CN113428975A -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8975A
CN113428975A CN202110786162.2A CN202110786162A CN113428975A CN 113428975 A CN113428975 A CN 113428975A CN 202110786162 A CN202110786162 A CN 202110786162A CN 113428975 A CN113428975 A CN 113428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water
untreated
flocculent
aerobic gra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61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8975B (zh
Inventor
姜维
孙临泉
田泽民
薛蔚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ed Technology Research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61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8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8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8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8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8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4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omprising a selector reactor for promoting floc-forming or other bac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诱导核、预处理污泥和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S2:对反应体系进行曝气作用315‑325mi n,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S3:重复步骤S2,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第一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90%;诱导核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5%;预处理污泥为将所含的微生物进行破壁处理后所得的污泥,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1500mg/L;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15000mg/L。水中引入钙离子、对污泥中部分微生物进行破壁处理,均能加速微生物分泌EPS,有利于污泥颗粒化以及颗粒化后保持其结构的稳定,且颗粒化时间加快30‑50%。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背景技术
好氧颗粒污泥是近20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国际上公认为“下一代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好氧颗粒污泥法具有沉降性优良、生物量高、对有毒物质以及有机负荷波动的耐受能力更强等优势。
目前,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主要为:水力剪切力、碳源有机负荷、pH值、游离氨浓度、反应温度、金属阳离子浓度以及污泥沉降时间等。综合以上因素,国内学者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提出四阶段说,其模型包括:(1)在重力、扩散力、热力学作用力(如布朗运动)、细菌自身运动和水力剪切力等作用下,发生细菌间的相互碰撞以及细菌与固体表面的黏附,得到最初的颗粒晶核;(2)在生物作用力(如离子键、氢键、细胞膜粘连溶融等)、物理作用力(如疏水作用、表面张力、范德华力、吸附架桥等)和化学作用力等的作用下,细胞间或细胞与固体悬浮物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稳定,因而使碰撞得到的微生物聚集颗粒晶核保持稳定并进一步形成微生物聚集体;(3)在微生物、微生物分泌胞外多聚物(EPS)、菌群的生长与优势竞争等作用下,生物聚集体内的微生物持续重复生长、繁殖、聚集,逐渐形成初生颗粒污泥;(4)在水力剪切力的强化作用下,初生颗粒污泥形成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
但由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对工艺运行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国内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原理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缺乏在其形成过程中关键步骤的理论知识,导致国内对于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启动方法还不成熟。目前,国内好氧颗粒污泥的启动周期较长,且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工艺不成熟、稳定性不高;对于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启动的方法,直接投放信号分子成本较高,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经济效益较低;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启动易导致其结构松散,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导致颗粒化解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培养时间缩短且结构稳定的好氧颗粒污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诱导核、预处理污泥和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曝气作用315-325min,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
S3:重复步骤S2,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所述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90%;所述诱导核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5%;所述预处理污泥为将所含的微生物进行破壁处理后所得的污泥,其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1500mg/L;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15000mg/L。
进一步地,还往所述第二水中添加钙离子,直至所述步骤S3中的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当添加钙离子时,所述第二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交替使用,其中,所述第一水为污水,所述第二水为污水或清水。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的碳氮比大于5,pH值为6.0-7.5。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时,曝气作用时间调节为319-321min,沉淀时间调节为9-11min;当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时,曝气作用时间调节为324-325min,沉淀时间调节为4-6min;曝气上升流速为1-2cm/s。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初始的曝气时间为315-316min,初始的沉淀时间为14-16min。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初始的曝气上升流速为1-1.2cm/s;待在所述步骤S3中,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时,曝气上升流速调节为1.7-2cm/s。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污泥由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经过预处理得到;所述预处理方法为:在20-25kHz的超声波作用下处理20-30min;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和所述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均为絮状好氧活性污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处理污泥添加完毕后,至少间隔1min后再添加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
进一步地,所述诱导核为活性碳颗粒或钢渣,粒径为0.3-0.6mm;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0-15000mg/L;所述反应腔为序批式反应器中的反应腔;所述序批式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15:1,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运行,所述第二水的换水时间为4-8min,沉淀完成后的排水时间为20-2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水中引入钙离子,促进第二信使c-di-GMP的形成,从而刺激微生物分泌EPS;预处理污泥中,由于将微生物的细胞壁打破,并释放出已经合成的信号分子,提高环境中信号分子的浓度,进而加速微生物分泌EPS。微生物分泌的EPS有利于污泥颗粒化以及颗粒化后保持其结构的稳定。与传统工艺比较,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加快了30-50%,且其结构稳定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以信号分子和诱导核为理论核心,通过促进微生物分泌EPS,快速启动形成结构稳定的好氧颗粒污泥。
为了进一步论述本发明构思的可行性,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诱导核、预处理污泥和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在室温下,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曝气作用315-325min,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
S3:重复步骤S2,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所述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90%;所述诱导核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5%;所述预处理污泥为将所含的微生物进行破壁处理后所得的污泥,其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1500mg/L;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15000mg/L。优选地,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0-15000mg/L。
在水中引入钙离子,促进第二信使c-di-GMP的形成,从而刺激微生物分泌EPS;预处理污泥中,由于将微生物的细胞壁打破,并释放出已经合成的信号分子,提高环境中信号分子的浓度,进而加速微生物分泌EPS。微生物分泌的EPS有利于污泥颗粒化以及颗粒化后保持其结构的稳定。与传统工艺比较,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加快了30-50%,且其结构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2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往所述第二水中添加钙离子,直至所述步骤S3中的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避免由于过多的信号分子释放而导致胞外聚合物分泌过剩,避免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处理能力;当添加钙离子时,所述第二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
实施例3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交替使用,其中,所述第一水为污水,所述第二水为污水或清水。所述污水的碳氮比大于5,pH值为6.0-7.5。
交替进水的方式有利于为微生物创造饥饿环境,刺激微生物产生对恶劣环境的应激反应,释放信号分子AI-2,进而促进其分泌胞外聚合物(EPS)。
实施例4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序批式反应器的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诱导核和预处理污泥,至少间隔1min后,继续加入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曝气作用315-325min,沉淀分层,排水20-25min后加入第二水,加水时间为4-8min;
S3:重复步骤S2,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所述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90%;所述诱导核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5%;所述预处理污泥为将所含的微生物进行破壁处理后所得的污泥,其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1500mg/L;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0-15000mg/L。
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交替使用,其中,所述第一水为污水,所述第二水为污水或清水。所述污水的碳氮比大于5,pH值为6.0-7.5。还往所述第二水中添加钙离子,直至所述步骤S3中的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当添加钙离子时,所述第二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
在所述步骤S2中,初始的曝气时间为315-316min,初始的沉淀时间为14-16min;初始的曝气上升流速为1-1.2cm/s。
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时,曝气作用时间调节为319-321min,沉淀时间调节为9-11min,曝气上升流速调节为1.7-2cm/s;当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时,曝气作用时间调节为324-325min,沉淀时间调节为4-6min。
所述预处理污泥由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经过预处理得到;所述预处理方法为:在20-25kHz的超声波作用下处理20-30min;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和所述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均为絮状好氧活性污泥。
所述诱导核为活性碳颗粒或钢渣,粒径为0.3-0.6mm;所述序批式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15: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合以下试验例进行说明:
在进行试验例1至3前,先做以下准备:
污水准备:污水的COD浓度为1200mg/L,TN浓度为82mg/L,NH4-N浓度为72mg/L。
清水准备:采用污水处理系统中二次沉淀时从沉淀池中分离出来的上清液。
第一水准备:往上述污水中加入Ca2+,Ca2+浓度为50mg/L,调节pH值至6-7.5。
第二水(1)准备:往上述污水中加入Ca2+,Ca2+浓度为50mg/L,调节pH值至6-7.5。
第二水(2)准备:将上述污水调节pH值至6-7.5。
第二水(3)准备:往上述清水中加入Ca2+,Ca2+浓度为50mg/L,调节pH值至6-7.5。
第二水(4)准备:将上述清水调节pH值至6-7.5。
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准备:絮状活性污泥。
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准备:絮状活性污泥。
预处理污泥准备:将上述的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在功率为100W、频率为20kHz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0min。
试验例1至3采用的反应条件如下:
曝气条件(1):曝气时间为315min,沉淀时间为15min;曝气上升流速为1.2cm/s。
曝气条件(2):曝气时间为320min,沉淀时间为10min,曝气上升流速为1.7cm/s。
曝气条件(3):曝气时间为325min,沉淀时间为5min,曝气上升流速为1.7cm/s。
其他条件:在序批式反应器的反应腔内反应,高径比为10:1,温度设置为25℃,加水时间为5min,排水时间为22min。
试验例1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活性碳颗粒和预处理污泥,间隔1min后,继续加入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0:所述反应体系在曝气条件(1)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1)或第二水(3);
S21:重复步骤S20,直至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出现颗粒化;
S22:当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出现颗粒化时,在曝气条件(2)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23:重复步骤S22,直至反应体系中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
S24:当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在曝气条件(3)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3:重复步骤S24,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所述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所述活性碳颗粒的粒径为0.3mm,其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所述预处理污泥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mg/L;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mg/L。
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交替使用,其中,在步骤S20中,第二水(1)和第二水(3)交替使用;在步骤S22和S24中,第二水(2)和第二水(4)交替使用。
在试验例1中,絮状活性污泥在第5天开始出现颗粒化,粒径范围在0.2mm-0.5mm之间,平均粒径为0.37mm。11天后,絮状活性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粒径范围在0.6-0.8mm之间,平均粒径为0.68mm。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外观轮廓清晰;SVI30/SVI5=1.07,即沉降性能良好;完整性系数99.3%,即强度较高。COD去除率达到99.4%,氨氮去除率达到98.6%,总氮去除率达到96.7%。
试验例2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活性碳颗粒和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0:所述反应体系在曝气条件(1)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1)或第二水(3);
S21:重复步骤S20,直至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出现颗粒化;
S22:当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出现颗粒化时,在曝气条件(2)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23:重复步骤S22,直至反应体系中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
S24:当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在曝气条件(3)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3:重复步骤S24,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所述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所述活性碳颗粒的粒径为0.3mm,其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mg/L。
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交替使用,其中,在步骤S20中,第二水(1)和第二水(3)交替使用;在步骤S22和S24中,第二水(2)和第二水(4)交替使用。
在试验2中,絮状活性污泥在第9天开始出现颗粒化,粒径范围在0.1mm-0.3mm之间,平均粒径为0.21mm。17天后,絮状活性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粒径范围在0.4-0.8mm之间,平均粒径为0.52mm。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外观轮廓清晰;SVI30/SVI5=1.23,即沉降性能良好;完整性系数98.7%,即强度较高。COD去除率达到98.3%,氨氮去除率达到96.9%,总氮去除率达到95.2%。
试验例3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二水(2)、活性碳颗粒和预处理污泥,间隔1min后,继续加入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0:所述反应体系在曝气条件(1)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21:重复步骤S20,直至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出现颗粒化;
S22:当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出现颗粒化时,在曝气条件(2)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23:重复步骤S22,直至反应体系中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
S24:当反应体系中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在曝气条件(3)下进行曝气作用,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2)或第二水(4);
S3:重复步骤S24,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二水(2)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所述活性碳颗粒的粒径为0.3mm,其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所述预处理污泥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mg/L;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mg/L。
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第二水(2)和第二水(4)交替使用。
在试验例3中,絮状活性污泥在第7天开始出现颗粒化,粒径范围在0.2mm-0.4mm之间,平均粒径为0.33mm。15天后,絮状活性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粒径范围在0.7-1.1mm之间,平均粒径为0.84mm。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外观轮廓清晰;SVI30/SVI5=1.01,即沉降性能良好;完整性系数98.9%,即强度较高。COD去除率达到99.3%,氨氮去除率达到97.5%,总氮去除率达到95.8%。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在水中引入钙离子,促进第二信使c-di-GMP的形成,从而刺激微生物分泌EPS;预处理污泥中,由于将微生物的细胞壁打破,并释放出已经合成的信号分子,提高环境中信号分子的浓度,进而加速微生物分泌EPS;交替进水的方式有利于为微生物创造饥饿环境,刺激微生物产生对恶劣环境的应激反应,释放信号分子AI-2,进而促进其分泌胞外聚合物(EPS)。微生物分泌的EPS有利于污泥颗粒化以及颗粒化后保持其结构的稳定。与传统工艺比较,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加快了30-50%,且其结构稳定性更好。
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往反应腔中依次加入第一水、诱导核、预处理污泥和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得到反应体系;
S2: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曝气作用315-325min,沉淀分层,排水后加入第二水;
S3:重复步骤S2,直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所述第一水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80-90%;所述诱导核的添加量为反应腔有效体积的1-5%;所述预处理污泥为将所含的微生物进行破壁处理后所得的污泥,其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1500mg/L;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6000-15000mg/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往所述第二水中添加钙离子,直至所述步骤S3中的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开始颗粒化;当添加钙离子时,所述第二水中钙离子浓度为20-50mg/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交替使用,其中,所述第一水为污水,所述第二水为污水或清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的碳氮比大于5,pH值为6.0-7.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和/或预处理污泥开始颗粒化时,曝气作用时间调节为319-321min,沉淀时间调节为9-11min;当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的颗粒化程度大于50%时,曝气作用时间调节为324-325min,沉淀时间调节为4-6min;曝气上升流速为1-2cm/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初始的曝气时间为315-316min,初始的沉淀时间为14-16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初始的曝气上升流速为1-1.2cm/s;待在所述步骤S3中,所添加的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和/或预处理污泥开始颗粒化时,曝气上升流速调节为1.7-2cm/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污泥由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经过预处理得到;所述预处理方法为:在20-25kHz的超声波作用下处理20-30min;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和所述第二未处理絮状污泥均为絮状好氧活性污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处理污泥添加完毕后,至少间隔1min后再添加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核为活性碳颗粒或钢渣,粒径为0.3-0.6mm;所述第一未处理絮状污泥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2000-15000mg/L;所述反应腔为序批式反应器中的反应腔;所述序批式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15:1,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运行,所述第二水的换水时间为4-8min,沉淀完成后的排水时间为20-25min。
CN202110786162.2A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Active CN113428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6162.2A CN113428975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6162.2A CN113428975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8975A true CN113428975A (zh) 2021-09-24
CN113428975B CN113428975B (zh) 2023-02-03

Family

ID=77760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6162.2A Active CN113428975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89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210A (zh) * 2021-10-09 2021-12-28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45211A (zh) * 2021-10-09 2021-12-28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9289A (zh) * 2010-01-15 2010-06-30 杨国靖 一种处理城市污水生物营养物用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CN102442725A (zh) * 2010-10-12 2012-05-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处理氨氮污水颗粒污泥驯化效率的方法
CN103420482A (zh) * 2012-12-06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基于猪场养殖废水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启动方法
KR20150022188A (ko) * 2013-08-22 2015-03-04 한양대학교 에리카산학협력단 호기성 입상 슬러지의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연속회분식 장치
CN106865749A (zh) * 2017-01-12 2017-06-2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添加钙离子调理回流污泥快速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CN108773899A (zh) * 2018-06-11 2018-11-09 郑州大学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及培养基质
WO2019195918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University Of Manitoba Desig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continuous flow reactors
CN110437497A (zh) * 2019-08-12 2019-11-12 北京建筑大学 剩余污泥中胞内与胞外高分子聚合物同时回收的方法
CN110482835A (zh) * 2019-08-20 2019-11-22 广西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9289A (zh) * 2010-01-15 2010-06-30 杨国靖 一种处理城市污水生物营养物用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CN102442725A (zh) * 2010-10-12 2012-05-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处理氨氮污水颗粒污泥驯化效率的方法
CN103420482A (zh) * 2012-12-06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基于猪场养殖废水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启动方法
KR20150022188A (ko) * 2013-08-22 2015-03-04 한양대학교 에리카산학협력단 호기성 입상 슬러지의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연속회분식 장치
CN106865749A (zh) * 2017-01-12 2017-06-2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添加钙离子调理回流污泥快速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WO2019195918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University Of Manitoba Desig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continuous flow reactors
CN108773899A (zh) * 2018-06-11 2018-11-09 郑州大学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及培养基质
CN110437497A (zh) * 2019-08-12 2019-11-12 北京建筑大学 剩余污泥中胞内与胞外高分子聚合物同时回收的方法
CN110482835A (zh) * 2019-08-20 2019-11-22 广西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凯军等: "《发酵工业废水处理》", 30 September 200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许志茹等: "《活性污泥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 31 July 20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210A (zh) * 2021-10-09 2021-12-28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45211A (zh) * 2021-10-09 2021-12-28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8975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0019B (zh) 一种强化除磷与污泥减量型污水处理工艺
CN113428975B (zh)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工艺
CN101186909B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混培物包埋固定化方法
CN113149213B (zh)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及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3060830B (zh) 一种利用电气石为晶核加速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Cao et al. Comparison of Mg 2+-and Ca 2+-enhancing anaerobic granulation in an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bed reactor
CN111252893A (zh) 铁碳和水解颗粒污泥耦合预处理难降解污水技术
CN110655183B (zh) 一种弱磁场强化好氧污泥颗粒化及除污性能的方法
CN102775026A (zh) 一种利用改性粉煤灰处理沼液的方法
CN110550737A (zh) 颗粒污泥制备方法及反应器
CN113698052A (zh) 一种市政污泥有机质浓缩回收利用工艺
Cheng et al. Towards advanced simultaneous nitrogen removal and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digestion effluent based on anammox-hydroxyapatite (HAP) process: Focusing on a solution perspective
CN107337275B (zh) 一种低温下高脱氮能力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
CN113371820A (zh) 铁碳微电解耦合内源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CN107235553B (zh) 一种基于污泥焚烧灰的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
Cao et al. The stability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under low 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granular size distribution by a novel internal component
CN108358311B (zh) 一种生物炭耦合微电流强化废水厌氧生物除磷的方法
CN113526811B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系统
Jin et 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produced by landfill
CN116216919B (zh) 一种含磷农村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复合材料
CN116534990B (zh) 一种利用富铁红壤土强化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CN114684924B (zh) 一种含盐废水的脱氮处理方法
CN112209567B (zh) 一种畜禽废水的吸附净化方法
CN111547837A (zh) 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14804330A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果皮混凝剂外加碳源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j395, floor 3, port building, maritime center, No. 59, Linhai Avenue,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China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ed Technology Research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