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5074A -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 Google Patents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5074A
CN113425074A CN202110577354.2A CN202110577354A CN113425074A CN 113425074 A CN113425074 A CN 113425074A CN 202110577354 A CN202110577354 A CN 202110577354A CN 113425074 A CN113425074 A CN 113425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frame
sliding
shoulder
groove
back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73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5074B (zh
Inventor
刘保伸
刘宥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773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5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5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3/08Carrying-frames; Frames combined with sack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包括:一背靠结构,具有相对二端,且该背靠结构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连结位置;一接合装置,接合于该背靠结构的该至少一连结位置,用于连接背包包体;一背肩带组,包括至少有一背肩结构以及一背肩绳带;其中,该背肩绳带至少有一部分通过该背肩结构设置在该接合装置上,一部分设置在该背靠结构的另一端上。本发明一架多包的应用满足各种不同目标的双肩背包使用,使得背架与包体通过本发明在各种不同用途的质量大弧提升,背架也不会因为迁就了包体而降低了用户负载背负的质量,有效降低使用者使用双肩的不舒适性,增加用途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用于承载各式各样的双肩背包。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肩背包,包括学生用书包、旅行用背包或背婴儿用背包等,均采用背肩绳带与包体为一体的形状。而采用一体设计的背包,存在以下不足:
1.包体样式及收纳物品方式无变化性,不利于现今时代多学科不同用途的装载分类,尤其学生们有不同课程装载需要时,背肩绳带与包体一体成形便无法多样式提供选择。另外色彩及外观也太单一化对于活泼的孩子们并不足以提供个性化的需要,不仅是学生们传统背肩书包如此,一般背肩包或背婴儿用背包都有结构性的单一化问题。
2.对于双肩背书包与人体靠背部位,也因为传统背肩包单一无法更替,当孩子们不断的成长下,其传统双肩背书包便无法适时替换符合孩子们成长人体姿态的需要。
3.厚重的双肩背书包及一般双肩背肩包更是无法充分透气,让使用者的背部闷热。
4.传统双肩背书包虽然有些靠背背板部位采用一些形状结构及加上内垫,不过这些都因为靠背背板与包体为一体成形,因此必须考虑通用尺寸关系,而无法提供更多尺寸的贴背柔软舒适需求。
5.对于荷重较重及学生活蹦跳动的行走移动,传统双肩背书包背在孩子身上将会随着走动蹦跳造成脊椎承受来自于荷重较重双肩背书包瞬间的压力,对孩子成长形成身体不利的影响,而对于有荷重较重的一般双肩背背包或越野双肩背背包等也会造成穿戴者的不舒适。
6.对于背婴儿用背包方面,传统背婴儿用背包也是有上列五项缺失,尤其在荷载婴儿方面无论是对婴儿或对使用者本身在穿载背婴儿用背包时,常因为行走晃动和长时间负载,对婴儿及用户本身都产生不舒适及疲劳这些也都需要大力改进。
7.传统的双肩背包,都是采用包体与背绳为一体,常因背绳宽松,使得背包虽然在靠背部做了一些结构性松软靠背安排,但常因为的使用材料大多都是使用纤维材料,整体较为平滑,材料也大多采用缝制成形,所以其的靠背部成形不足,无法满足实际人体需要,加上绳带松动后,会让背包靠背部不能如设计般贴合在人体背部的默认位置上,而失去了刻意依照人体背部设计的美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包括:
一背靠结构,具有相对二端,且该背靠结构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连结位置;
一接合装置,接合于该背靠结构的该至少一连结位置,用于连接背包包体;
一背肩带组,包括至少有一背肩结构以及一背肩绳带;其中,该背肩绳带至少有一部分通过该背肩结构设置在该接合装置上,一部分设置在该背靠结构的另一端上。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依照人体背部的凹凸形状所设计并一体成型。可选的,该背靠结构设有透气镂空的结构。
可选的,该背包包体的形状可为几何型、生物、卡通或人物形状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该背包包体设有置物空间且设有定位槽孔;
该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一螺母及至少一螺丝;其中该至少一螺丝穿过该背包包体的定位槽孔后通过该至少一螺母将该背包包体锁固在该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
可选的,该接合装置为一快速卡扣总成;该快速卡扣总成包括一接合本体和二卡扣;
该接合本体,具有二端,接合在该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上;
该二卡扣,分别具有挂钩结构,并各设于该接合本体的各一端,用于吊挂该背包包体;其中一卡扣为活动卡扣,可被有限度的在该接合本体的一端滑动。
可选的,该背架还包括一接合互扣机构;该接合互扣机构为与该卡扣活动扣挂的凹槽或孔或者为一体成型的吊挂单体,通过该接合互扣机构可将该背包包体挂到该快速卡扣总成的卡扣上。
可选的,该接合装置为一快速卡扣总成;该快速卡扣总成包括三卡扣;其中,该三卡扣分别具有挂钩结构,且呈倒三角分布;两卡扣固定于背靠结构;一卡扣为活动卡扣。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为双面结构,呈板状或者是呈几何形支架状。
可选的,几何形支架一端可改用可弯绕的一软支架构成。
可选的,该软支架可由可延展的弹性材料制成。
可选的,该背肩结构为一呈二端弯状的肩背倒勾弧状结构;该背肩结构为可采用抗变形的材料制成。
可选的,该背肩带组设为二组,其中各一背肩带组的背肩绳带一端与背靠结构或几何支架结构一端之间各加设一条状弹性体,以使该背架本体承载包体后产生缓震功效。
可选的,该条状弹性体与人体碰触之间设有肩靠垫,以使得条状弹性体更为顺滑。
可选的,将肩靠垫设计成隧道式约束构造而将条状弹性体限制在隧道里。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与身体接触部位之间,加设一隔离构造,该隔离构造至少具有一个凸出物。
可选的,该隔离构造至少设有一个至多个滚动装置。
可选的,该背肩带组设为二组,其中各一背肩带组的背肩绳带一端与包体内的适当位置衔接至少共享一至多条状弹性体,并在该包体上设有一隔离构造。
可选的,该背包包体与背靠结构成一体成型。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包括:一背架本体和一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其中,
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包括一滑动接合本体、二卡扣、一滑槽本体以及一弹性体;
该滑动接合本体,具有两端,且被限位在该滑槽本体上;
该二卡扣,分别都具有挂钩结构,并各设该滑动接合本体各一端,用于吊挂背包包体;其中一卡扣可以被有限度的在该滑动接合本体一端滑动;
该滑槽本体,接合于该背架本体,且设有一滑槽及一限位长槽;其中,该滑动接合本体在该滑槽内移动,并通过该限位长槽挡住,限制该滑动接合本体的移动范围;
该弹性体,与该滑动接合本体衔接,并带动该滑动接合本体产生回复性的运动。
可选的,该弹性体安置在该滑动接合本体一端下方的滑槽内,提供该滑动接合本体一端在滑槽内被弹性体抵住,以使该滑动接合本体在受到压力时能产生回复性的运动。
可选的,该滑动接合本体与滑槽本体之间设有润滑机构,该润滑机构可由滚珠或轴承构成。
可选的,该弹性体为一弹簧、一气压或油压总成。
可选的,该滑槽本体一端设有一档块,该档块上设有一松紧螺丝作为调整该弹性体弹力的结构。
可选的,该滑动接合本体及该滑槽本体为圆柱状。
可选的,该滑动接合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并在该凹槽内设一弹簧及一限位滑块。
可选的,该滑槽本体的槽内一开放端的槽内设有螺牙,提供一调整弹力螺栓在其内旋动,用于迫紧在该滑槽本体槽内的弹性体。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包括:一背架本体和一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其中,
该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包括一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二卡扣、一复位弹簧、一迫紧螺母、一滑轨本体、一弹性体、一润滑机构;
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具有二端的穿透槽状,并穿套在滑轨本体外移动;
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呈槽孔状并穿套在滑轨本体外移动;
复位弹簧具有二端,设在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一端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之间并穿套在滑轨本体外使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相互产生互斥;
滑槽本体呈具有二端圆柱条状,提供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穿套在上移动;
弹性体,呈长条状并具有二端并套入在滑轨本体外,并顶在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一端;
润滑机构,设在在第一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槽内,该润滑机构可由多个滚珠或至少一个至多个轴承构成。
可选的,该背架本体包括:
一背靠结构,该背靠结构具有相对二端,其至少设有一连结位置,该连结位置固定于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
一背肩带组,包括至少有一背肩结构、一背肩绳带。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设有透气镂空的结构。
可选的,该背肩带组至少有一部分通过该背肩结构设置在该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上,一部分设置在该背靠结构。
可选的,该背肩带组的背肩结构为一呈二端弯状的肩背倒勾弧狀结构;其中,该背肩结构为可抗变形的材料制成。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依照人体背部的凹凸形状所设计并一体成型。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为双面结构,呈板状或者几何形支架状。
可选的,该背靠结构还包括一靠垫,该靠垫呈几何型的两面状,具有一体成型的弹性材料构成。
可选的,该靠垫设有透气镂空的结构。
可选的,该背包包体的形状为几何型、生物、卡通或者人物形状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该背包包体为可承载婴儿的包体,可用于婴儿躺卧或者坐立。
可选的,该背包包体通过至少一个锁固螺丝固定在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上。
可选的,该背架还包括一接合互扣机构;该接合互扣机构为与卡扣活动扣挂的凹槽或孔,或者为一体成型的吊挂单体,通过该接合互扣机构可将该背包包体挂到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的卡扣上。
可选的,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还加设一动能转化机构,该动能转化机构利用回复性运动来产生动能。
可选的,该动能转化机构至少由一齿轮构成,该滑动接合本体一侧设有搭配的直式齿条;其中,该齿轮的外缘齿槽部被直式齿条牵引而产生动能发电。
可选的,在该背靠结构背架本体上设一风扇,该风扇利用该动能转化机构产生的动能来产生空气流动。
可选的,在该背靠结构背架本体上至少加设一电子无线设备或电子装置。
可选的,该电子无线设备或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
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可实现独立快速便捷的替换设计,并提供多种选择有利于舒适靠背的一体成型且软硬可控的技术及缓震结构设计,可成为现在及未来多样性背包或背婴儿用背包等包体设计的使用载体,其中直观的靠背形状及透气方案可以让穿戴者更舒适并且有效降底背负的闷热,另外本发明更提供了给不同场合使用的多种缓震减重设计等,用于双肩背书包、双肩背背包、越野旅行背肩包和背婴儿用背包等,甚至不拘泥于背包包体形式等不同目的,做到一架多包的应用满足各种不同目标的双肩背包使用,使得背架与包体通过本发明在各种不同用途的质量大弧提升,背架也不会因为迁就了包体而降低了用户负载背负的质量,有效降低使用者使用双肩的不舒适性,增加用途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侧视剖面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不同背包包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背包包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部分零件的正侧二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快速卡扣总成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6至12实施例部分零件正侧二视剖图;
图13为本发明第8实施例中快速卡扣总成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13实施例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14实施例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15实施例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13至15实施例部分零件第一示意剖面图;
图18为本发明第13至15实施例部分零件第二示意剖面图;
图19为本发明第16实施例部分零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17实施例部分零件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第18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第18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第19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4为其它缓震书包第一示意图;
图25为其它缓震书包第二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第20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7为本发明第21实施例的部分零件侧视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第22、23、24、25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9为本发明第26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0为本发明第26、27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第22、23、24、25、26、27、28综合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第29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第30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4为本发明第30实施例的一面透视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第30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6为本发明第31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7为本发明第31实施例的正视透视图;
图38为本发明第32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9为本发明第32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0为本发明第33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41为本发明第34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42为本发明第35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第36、37、38、39实施例背面视图;
图44为本发明第36、37、38、39实施例侧视图;
图45为本发明第40实施例背面视图;
图46为本发明第41实施例的背面视图;
图47为本发明第42实施例的一面及一顶视剖面图;
图48为本发明第42实施例的一零件侧面剖图;
图49为本发明第43实施例的一面及一顶视剖面图;
图50为本发明第43实施例侧视图;
图51为本发明第43实施例一面视图;
图52至图55为本发明的多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针对上述传统双肩背包等问题,本发明对双肩的使用方式进行了突破及创新改变,采用的背架与包体分离式简捷的替换方法,让不同使用场景的包体也能互换,比如旅行用包体与背婴儿用的背包包体简捷的互换,并设计出多种多样性选择和舒适背包靠背板的结构,及设计出直观的靠背透气方案和不同场合使用的多种缓震减重设计等。本发明可用于双肩背包,包括双肩背书包、越野旅行背肩包和背婴儿用背包等,甚至不拘泥于更多其他不同使用目的包体。此外,本发明更符合时代的应用,能以电子、再生能源、和电子传输作为各类数据载体等产生积极主动的机能,更符合新时代高效率及健康需要。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第1实施例)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包括背架本体、一接合装置20和一背包包体40。该背架本体包括一背靠结构10和一背肩带组30。
背靠结构10呈两面板状101、102,且具有相对的二端10A、10B,其中适当位置至少设有一连结位置103。该连结位置103是以多个平面、穿孔、凹槽或凸槽构成,而本实施例是采用二穿孔103A,该穿孔103A设计在背靠结构10近一端10A的位置。背靠结构10的另一端设有二背肩带槽10C1、10C2,提供背肩带组30穿套背靠,背靠结构10采用各种可成型的材料制成,比如质轻的金属或碳纤维、纺织纤维、塑料化合物、发泡塑料、发泡橡胶、发泡橡胶化合物或其它能成形物质。其中,背靠结构10依照人体背部的凹凸形状所设计,且采用能一体成型的材料构成。
接合装置20,用于连接背包包体40。该接合装置采用胶合、锁合、铆合或者缝合中的任一种方式与背包包体40接合;接合装置20在本实施例是采用四组螺丝20A,其中每一组螺丝20A均设有螺丝20A1及迫紧螺母20A2构成,该螺丝20A1分别穿过一护圈T1后,穿过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103A后,再穿入将背包包体40所配合的穿孔401及护圈T2后,将背包包体40锁合在背靠结构10一面102上,(如图2所示)护圈T1及T2主要是起到保护背靠结构10的穿孔103A及背包包体40穿孔401免于受到背包包体40荷重时的摇晃而损伤,其中迫紧螺母20A2与螺丝20A1位置也可以互换。
背肩带组30包括一背带结构301和一背肩绳带302;背带结构301是接合在螺丝20A1上,背带结构301主要提供背肩绳带302一端3021A穿套后进行荷载背负作用,而背肩绳带302另一端3021B则穿绕过背靠结构10的背肩带槽10C1绕过板状102面再从背肩带槽10C2另穿出(如图3及4所示)形成对称的双背肩带组,其中穿孔103A也可以独立的不与组螺丝20A相互装配设计提供背包包体40的接合用途,该背肩带组30可以采用已习知双肩背包绳带及绳带扣的相关技术构成,以达成相符的背负稳妥的目的,在此就不予赘述。
请参阅图5至图8(第2至4实施例)借由分离活动接合的方式让背包包体40在结构上更容易被便宜的生产,和更能被设计出多元化的储存空间方便生产,也可以选用更多元化的材料来制作,比如采用透明柔软质地的塑料化合物,让背包包体40从外就可以识别出装在其内的物品而且方便清洗速干,再者,或采用一体成型的塑料成形技术,制作出规整的储物空间,更可以采用各种多样式的几何型、生物、卡通或人物设计等形状(如图5及图6的第2实施例)所示,如此设计便可以提供一种单一背靠结构10搭配多种形状及不同需求储存空间的背包包体40,以几个为一组一起打包贩卖,或分别提供只卖背包包体40,贩卖给买过的同一消费者应不同时期及场合的需要,并且背包包体40成本易控,制作简易。
另外,背靠结构10也是具有多样可变性,其多样可变性至少有二方面,第一是背靠结构10贴着人体背部的一面可设计成各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软质凹凸结构(如图7的第3实施例),提供使用者穿戴背肩包的舒适性,此外背靠结构10更以透气镂空H的设计(如图8所示的第4实施例)该镂空的形状及数量和位置均可依照需要来设计,形成较为凉爽并减少材料的重量提供本发明使用;另,背包包体40与背靠结构10分离设计,当背包包体40从背靠结构10取下后,其两者就没有了凹凸不平的结构,很容易平放及收纳。所以,当背包包体40平放在桌面上就很方便取放背包包体40内的物品,更可以采用多个背包包体40归类放置物品或课本,方便出门实时快速更换背包包体40,以上为本实施例目的。
请参阅图9至图11(第5实施例)所示;由第1至4实施例构成的本发明的基础下,本实施例中接合装置20采用的是一组快速卡扣总成50,该组快速卡扣总成50包括一接合本体501、二卡扣502及503、一弹簧504以及一螺栓505:
接合本体501呈条状,具有二端5011、5012,分别在各一端设有定位孔5013、5014提供锁固或卯合定位在背靠结构10连结位置103A上。另,接合本体501近一端5012设有T型滑槽5015及定位槽5016;
卡扣502及503,其中卡扣502及503剖面设计呈L或T型形成挂钩状,而卡扣502也可与接合本体501近一端5011处呈一体成形,而本实施例的卡扣502是采用T型并以锁固的方式,锁在接合本体501的近一端5011上,另一卡扣503则是以其一凹槽5031被马蹄形定位环U1活动的接合在T型滑槽5015内限位滑动;
弹簧504,设在接合本体501的定位槽5016与卡扣503侧面5033之间,并通过一螺栓505穿过卡扣503侧面穿孔5032,该螺栓505一端则被定位在接合本体501的定位槽5016内。
如图11所示,快速卡扣总成50,通过弹簧504使卡扣503在接合本体501一端受到T型滑槽5015限位,形成具有往复弹性移动的自动机制,是为了能提供简易快速将背包包体40取下或安装的目的,而对于背靠结构10与快速卡扣总成50的接合方式,可以采用锁合、胶合、铆合完成。而本实施例采用的是锁合C1,以上为本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12至图17(第6至15实施例)为配合第5实施例快速卡扣总成50的设计,需要再特别提供与卡扣501、502搭配的设计,方便将装有快速卡扣总成50的背靠结构10与背包包体40相互稳固快速接合,因而设计多种不同接合互扣机构X,如图12所示,其中只要在背包包体40与背靠结构10的快速卡扣总成50的卡扣501、502相对位置,分别各置设一挂扣开口X11(第6实施例),或缝制一挂扣结构X12即可,这种方式适合于较强的帆布材料或相似强度的其它材料(第7实施例)。
优选的,可采用成型的金属挂扣X3,其上设有挂扣凹槽X31及边缘X32和多个固定槽孔X33;相同的,该金属挂扣X3被设计在背包包体40相对位置上(如图13所示),能与快速卡扣总成50卡扣502、503快速卡合。金属挂扣X3固定在背包包体40,可采用胶合、锁合、铆合、缝合及其它习知技术结合(第8实施例)。
优选的,依金属挂扣X3可再将另一方向的金属挂扣X3采用一体成形的金属挂扣X4设计方式完成并如上述方式安置在背包包体40相对位置上(第9实施例)。
优选的,金属挂扣X5(第10实施例)、X6(第11实施例)、X7(第12实施例)可加一底板X0的设计方式,并如上述方式以缝合、锁合、铆合及其它习知技术结合在背包包体40相对位置上(如图13所示),其中各金属挂扣有设或没设底板X0在于金属挂扣会产生高度差Y。
优选的,具有底板X0的金属挂扣X5、X6、X7可将另一方向的相同或不相同金属挂扣用底板X0相互连接成一体成形并以胶合、缝合、锁合、铆合及其它习知技术结合在背包包体40相对位置上,如图14(形成第13实施例)及如图15(形成第14实施例)及图16(形成第15实施例),也可在较强的帆布材料或相似强度的其它材料,或以缝合、胶合、锁合、铆合及其它习知技术结合;已锁安置在背包包体40相对位置上(如图17所示)。
如上述通过多种不同接合互扣机构X装置,方便定位在以各种不同材质制作的背包包体40适当位置后,使背包包体40与快速卡扣总成50相互吊挂匹配,让背包包体40从背靠结构10快速又简易的取放(如图18所示)。
请参阅图19至图20(第16及第17实施例)所示,背包包体40与背靠结构10的快速卡扣总成50相对位置可设计成凹槽状Y1,让接合互扣机构X能固定其内(如图19所示);其中只要背包包体40所使用材料强度够,也可以将接合互扣机构X以一体成形(如图20所示)设计在与背包包体40与背靠结构10的快速卡扣总成50相对位置,直接提供快速卡扣总成50的卡扣502及503的卡位。
参照图21至22(第18实施例)接合装置20采用的快速卡扣总成50进一步简化,并且背靠结构采用的不同的形状。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快速卡扣总成50包括卡扣502、卡扣502S和卡扣503。其中,卡扣502、卡扣502S固定在背架本体10,卡扣503则为活动卡扣。背架本体10设计成几何形支架GX并具有二端GXA、GXB,其中又在该二端GXA、GXB分别设有背肩带组30契接位置GXA1、GXA2及GXB1、GXB2。而本实施例采用近似Y型(如图22所示)或其它几何形状,并具有二面GX1、GX2(如图22所示)。其中增列卡扣502S,卡扣502可移至与卡扣502S平行位置(如箭头)配合可滑动的卡扣503形成三点活动卡扣机能;三卡扣除了能更方便将包体快速稳固拆卸及固定外,也提供让背靠结构10与人体背部具有空气气流的更通透性。在几何形支架GX一面GX1设计有符合人体背部舒适的软垫GX11该软垫GX11可依照不同人体需要做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凹凸弧度设计,让穿戴者舒适。此外,本实施例也能有效降低成本。
另请在参照图22及23(第19实施例)由第5实施例构成的本发明的基础下,除了背架本体10外,并设有二背肩带组30,其中各一背肩带组30的各一背肩绳带302的一端3021A与几何形支架GX一端GXA二契接位置GXA1、GXA2之间各加设一条状弹性体QA。该条状弹性体QA各具有二端QA1、QA2,而背肩绳带302一端3021A及条状弹性体QA一端QA1是契接在一肩靠垫PX并具有二端PX1、PX2的一端PX1上,肩靠垫PX上还设有约束构造PX3、PX4,该约束构造主要是将条状弹性体QA限位在特定的位置上,使本实施例产生简易的缓震的功效;另,背带结构301可以设计成不易变形倒勾状的刚性材料制造。其中,该肩靠垫PX可以采用软性材料或不易变形倒勾状的刚性材料制造,该倒勾状的刚性材料可较为刚性不易变形的金属或采用可容许稍有弹力但还能维持倒勾状的塑胶化合物构成,并形成直下式的重力方向(如箭头),让背包背负传统的杠杆支点YZ位置发生改变(如图25所示)。
如图23所示,采用不易变形倒勾弧状刚性材料制造的肩靠垫PX,其长度也可以设计从肩膀处跨至穿戴者胸前或只垫在胸前的位置,因为背肩带组30若有刚性的弧形的背带结构301则会降低背肩绳带302较为松软的影响,使该刚性的弧形的背带结构301两端均受到背肩绳带302的拉力,并用人体的构造阻隔,不致将刚性的弧形垫肩结构301翻过肩膀,因此能有利将背肩绳带302稳固在位置不致移位过大,让包体40不至于滑往屁股位置并卡在该处,不会看起来好是垂吊在肩膀上的包体被屁股挡着,用刚性的弧形垫肩结构301可以增加舒适性及让绳带不会因包体承载较重时,绳带被拖曳脱离默认的位置还美观的将包体稳固背在人体背上,使得用于双肩书包时,减少对孩子身体的影响。
若肩靠垫PX采用倒勾状刚性材料制造时,可让所承载的背包不会因为背肩带组30没扣定位或绳带较松时,背包还能在背上的有利准确位置不滑位,若采用倒勾状刚性材料时可再加设一较柔软的靠肩垫PV,垫在使用者肩膀与刚性肩靠垫PX之间。
如图23所示,使用时,该背包10及背架本体10会借着条状弹性体QA具备的回复力,借由背负者移动行走所产生的重力改变形成缓震的功效,也因为条状弹性体QA设置的长度是从靠垫PX一端PX1延跨靠垫PX的长度,因此该弹性体QA的延展性较长(如弧形箭头L所示),因此所获得的缓震功效较佳,条状弹性体QA的弹性寿命也较长,其中弹性体QA一端QA1也可以与背肩带组30的背肩绳带一端3021A契接或一体成形。
另请参照图24至图25,市面上的缓震书包1所使用弹性体2都置于背肩带3下方,因为该缓震书包1采用的弹性体2的结构问题会让该缓震书包1下缘11与身体大面积接触,而造成缓震效果不佳,尤其背载着该缓震书包1弯腰时,其缓震功效就失去的特别明显,另外,也因为该弹性体2的位置问题,而导致该背包包体无法贴背SP。
如图26至图27所示,为避免第19实施例产生(图25)相同问题,本实施例除了采用直下式的缓震效果,而不致产生如图25所示的该背包包体无法贴背SP的现象外,特别又在背靠结构10与身体接触部位之间,加设一隔离构造W,该隔离构造W可以设置在背包包体适当部位或独立成为另依构造而契接在该背包包体或穿戴在人体与背包包体相关配合的位置上,其中该隔离构造W的形状及使用材料均是能减少背包包体接触身体产生的阻力形状及构造,如图至少是一个至多个凸出物W1(如图26所示),或是具可弯绕的构造体W2(如图27所示)来构成,其中也能让软垫GX11也能贴背。
请在参照图28所示优选的,(第22实施例)其中隔离构造W上至少可以加设一个至多个滚动装置W1,该滚动装置W1可具有减少阻力的构造或较滑顺的材料构成,而本实施例是采用滚动的滚轮W11或滚珠W12来构成,借以更积极来排除背包包体下缘接触身体的该处阻力让缓震更加顺畅。
优选的,如图28所示,(第23实施例),如(第19实施例)所述的具有二端QA1、QA2的条状弹性体QA,其中一端QA2契接在几何形支架GX二契接位置GXA1、GXA2上,条状弹性体QA,另一端QA1可跨过穿戴者肩膀延长至穿戴者胸前的位置,如此设计主要是让条状弹性体QA有较长的延展性及更柔软的缓震性。
优选的,如图28所示,(第24实施例),其中在几何形支架GX一面GX1所设的软垫GX11可由一个至多个几何形状的软垫GX12来构成,让软垫GX11提供不同人体身材的背靠具有选择的适用性,该几何形状的软垫GX12可采用扣合、锁合、卡合、胶合等方式契接在几何形支架GX一面GX1上。
请在参照图28、29、30所示,(优选的,第25实施例),其中几何形支架GX的一端GXB可改用一软支架GXC构成,该软支架GXC可由各种具备可弯绕性材料构成并具有两面GXC1、GXC2,如此设计主要是让几何形支架GX变缩小体积便于收纳(图30所示);其中软支架GXC一面GXC1提供隔离构造W结合其上,另一面GXC2设有至少一个互扣机构GXC3,该互扣机构GXC3可与背包包体40的相关位置相互设置互扣,该互扣机构GXC3可采用扣合、锁合、卡合、胶合等方式与背包包体40相互活动契接。
如图30所示,(优选的,第26实施例),其中几何形支架GX的一端GXB设有一软支架GXC,并借由软支架GXC使得背靠结构10所形成的几何形支架GX能够被弯折后减少收藏时的体积,此外该软支架GXC可采用具有延展性的弹性材料GXC4构成,采用延展性的弹性材料GXC4是为了使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并设有互扣机构GXC3的包体40都能使用,这可以避免通用尺寸的生产制造和供需要问题有效降低种类成本,以及提供时刻都在成长的孩子需要,因为孩子们不断的成长,通常是人小买大,等孩子大些后,传统的双肩书包就已经变形不堪适用,结果是孩子是一直在使用不合身的书包。
优选的,如图30所示,(第27实施例),其中肩靠垫PX上还设有约束构造PX3、PX4可以在肩靠垫PX上相互衔接成一隧道式约束构造PX5,该隧道式约束构造PX5配合肩靠垫PX将条状弹性体QA收纳其内,这是为保护条状弹性体QA所设计。
优选的,如图31所示,(第28实施例),本实施例是采用将支架结构GX与包体40成一体成形,这有助于本发明的多样性。
再参照图31,第22至28实施例使用时,借由条状弹性体QA所设置的位置,让条状弹性体QA将契接在支架结构GX上的包体40,产生往使用者背部方向的拉力作用(如箭头V1),这会让穿戴者背部靠在所设计的舒适软垫GX11上:另,再借着隔离构造W及滚轮W3或滚珠W4,更会让该处阻力大幅减少,有效增加包体的移动缓震效果,不会像(如图25)所示般弹性体2位置所造成的问题,该缓震书包若绳带绑的较松时,就会因为包体内里的书偏摆及重量问题,而形成书包向背部非靠背方向的外拉现象(如箭头)而形成包体无法贴背SP。此外更会让书包下缘抵住在近臀部位置形成阻力,大大的降低了该缓震效果,若将该缓震书包的绳带梆紧,则又会出现缓震阻力抵住背部面积加大及过紧问题,更影响其缓震效果;此外,以上(第22至28实施例)能借着条状弹性体QA的设计位置,使条状弹性体QA的长度具有选择性的延长长度,另,也借着条状弹性体QA因为弹性延长了背肩带组30的整体长度,使绳带增加包体40摆动所需要的距离,不会被绳带的长度限制缓震所需的距离,而使缓震柔软性得到更佳。
再参照图32(第29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中的隔离构造W装在书包上,能减少书包下缘的阻力,并以该双肩背缓震书包作为有利实施之一。
请参阅图33至图35(第30实施例)所示,由第5实施例构成的本发明的基础下,除了背架本体外,还特别设计成一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目的是让本发明在穿戴走动时能降低荷重,减轻背包包体40上下摆动所产生的瞬间重力;
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包括一滑动接合本体601、二卡扣602及603、一弹簧604、一螺栓605、一滑槽本体70、一弹性体Z1、一档块M;
滑动接合本体601呈具有二端6011、6012的条状,并在一端6011设有定位孔6013。另,滑动接合本体601近一端6012设有T型滑槽6015及定位槽6016;
二卡扣602及603,其中卡扣602及603剖面设计呈L或T型形成挂钩状,而卡扣602也可与滑动接合本体601近一端6011处呈一体成形,而本实施例的卡扣602是采用T型并以锁固的方式,锁在滑动接合本体601的近一端6011上,另一卡扣603则是以其一凹槽6031被马蹄形定位环U2活动的接合在T型滑槽6015内限位滑动;
弹簧604,设在滑动接合本体601的定位槽6016与卡扣603侧面6033之间,并通过一螺栓605穿过卡扣603侧面穿孔6032,该螺栓605一端则被定位在滑动接合本体601的定位槽6016内;
滑槽本体70(如图34所示),呈条状具有相对二端701、702,其上设有一滑槽703及一限位长槽704,主要是提供条状的T型滑动接合本体601在滑槽703内移动,而限位长槽704是将T型接合本体601的凸起部位606挡住,限制移动的范围;
请参阅图36及37图(第31实施例)所示,为了让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其上的滑动接合本体601与滑槽本体70更为润滑,特别设有润滑机构AW在滑动接合本体601接近两端处6011、6012各设一滑轮60W,该滑轮60W也可以改用其它有润滑做用的材料或轴承或结构来完成,而为了搭配滑轮60W让滑动接合本体601更无阻力的在滑槽本体70的滑槽703移动,特别在滑动接合本体601的两侧6017、6018的一面设有多个滚珠B,该滚珠B也可以改用其它有润滑做用的材料或轴承或结构来完成。
使用时,借由滑轮60W及滚珠B使得滑动接合本体601能很润滑的在滑槽本体70的滑槽703内移动,并借着弹性体Z1使得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在承受背包包体40的重力时将更无阻力的顺滑,让本发明缓震的目的更为显著,而且滑动接合本体601是垂直移动滑轮60W及滚珠B不会长期受压因此不易磨损,以上为本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38至图39(第32实施例)所示,本实施例与第30实施例目的相同,主要是以不同的构造提供实施的选择;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除了采用第30实施例的扁平状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来配合需要,其中以圆柱型作为本实施例说明;
即,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包括一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二卡扣A602及A603、一弹簧A604、一滑槽本体A70、一弹性体AZ1、一调整弹力螺栓AM;
一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呈具有二端A6011、A6012的条状,并在一端A6011设有定位位置A6013,另一端A6012设有凹槽A6014,并在该凹槽A6014上设有一开口滑槽A6015;
二卡扣A602及A603,其中卡扣A602及A603剖面设计呈L或T型形成挂钩状,而卡扣A602也可与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近一端A6011处呈一体成形,而本实施例的卡扣A602是采用T型并以锁固的方式,锁在圆形滑动接合本体A601的近一端A6011定位位置A6013上,另一卡扣A603则是接合在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一端A6012凹槽A6014内的限位滑块AT的一端AT1上,并被限位在凹槽A6014内滑动;
弹簧A604具有二端,是设在圆形滑动接合本体A601一端A6012凹槽A6014内,其弹簧A604一端抵住在限位凹槽A6014底部,弹簧A604另一端则抵住在滑块AT的一端AT2上,弹簧A604主要是提供卡扣A603在圆形滑动接合本体A601上具有弹力的回复移动机能;
滑槽本体A70,呈条状具有相对二端A701、A702,其上设有一弧形滑槽A703及一限位长槽A704,主要是提供条状的圆形滑动接合本体A601在弧形滑槽A703内移动,而限位长槽A704是限制二卡扣A602及A603的移动范围;
弹性体AZ1,安置在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一端A6012下方的弧形滑槽A703内,并利用一调整弹力螺栓AM,将弹性体AZ1限位,让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在弧形滑槽A703内被弹性体AZ1抵住,使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在受到压力时能产生回复性的运动,此外在该滑槽本体A70一端A702内设有能与调整弹力螺栓AM配合的螺牙A7021,借此提供调整弹力螺栓AM的位移来调整弹性体AZ1对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的弹力大小,其中弹性体AZ1可改用气压或油压总成或强磁体Z2来做为弹力源,也可以将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与滑槽本体A70互呈相斥的强磁源做为弹力源。
请参阅图40至图41(第33及34实施例)所示,依第32实施例本,实施例将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与弧形滑槽A703之间设有多个润滑装置BZ。该润滑装置BZ是以线性滑动轴承使用,也可以在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外缘上装置复数个滚珠B或改用其它有润滑做用的材料或轴承或结构来完成,使得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A601在弧形滑槽A703内滑动的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42(第35实施例)所示,如第32至34实施例相同目的但滑动位置互换,本实施例主要是采用滑轨方式形成一组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Q60,其中滑轨相关构造可以采用其它形状来配合需要,而本实施例是采用圆形作为本实施例说明;
即,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Q60包括一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二卡扣Q602及Q603、一复位弹簧Q604、一迫紧螺母Q605、一滑轨本体Q70、一弹性体QZ1;
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呈具有二端Q6011、Q6012的条穿透槽Q6014状并穿套在滑轨本体Q70外,并在一端Q6011设有定位位置Q6013;
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呈槽孔状Q601S1并具有二端Q601S2、Q601S3并穿套在滑轨本体Q70外,其上提供一位置Q601S4让卡扣Q603衔接其上:
二卡扣Q602及Q603,其中卡扣Q602及Q603剖面设计呈L或T型形成挂钩状,而卡扣Q602也可与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近一端Q6011处呈一体成形,而本实施例的卡扣Q602是采用T型并以锁固的方式,锁在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的近一端Q6011定位位置Q6013上,另一卡扣Q603则是接合在第二槽式圆柱型滑动接合本体Q601S的位置Q601S3上;
一复位弹簧Q604具有二端,是设在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一端Q6012下方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之间并穿套在滑轨本体Q70外,令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与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之间产生相排斥的弹力;
滑槽本体Q70呈圆柱条状,具有相对二端Q701、Q702并借用这二端的顶部设计设计有契接部QV。该契接部QV可采用锁合、卡合、套合或用采用其它配件用来与背靠结构10或支架结构AGX契接在适当处衔接,另,也设有一限位滑槽Q704,主要是提供二卡扣Q602及Q603的固定桩端部Q602A、Q603A被限位凹槽Q704左右限位以垂直向移动;
弹性体QZ1,呈长条状并具有二端QZ11、QZ112并套入在滑轨本体Q70外,并顶住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一端、Q601S3;
一迫紧螺母Q605,是装在滑轨本体Q70一端Q702所搭配设计的螺牙Q7021上,并顶在弹性体QZ1一端QZ12,借此调整弹性体QZ1对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的压力;
另,在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条穿透槽Q6014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S呈槽孔状Q601S1二者与滑槽本体Q70外围之间均设有润滑装置BZ,该润滑装置BZ是以线性滑动轴承使用,也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Q601及Q601S槽内Q6014、Q601S1,各装置复数个滚珠B或改用其它有润滑做用的材料或轴承或结构来完成;
本实施例的使用及目的相同于第33及34实施例,主要目的是使本发明更具有完备的选用性。
请参阅图43至图44(36、37、38、39实施例)如实施例所示,其中可将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或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Q60(42图所示)等择一种,装置在背架本体的背靠结构10设计成支架结构AGX上,其中支架结构AGX的适当位置设有契接构造AGX1,该契接构造AGX1可采用的槽、孔或利用卡合、锁合、铆合、胶合等习知技术将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定位在该契接构造AGX1上,而本实施例是采用在支架结构AGX开一穿透槽AGX2提供安置,并用穿透槽AGX2所设的一凸块AGX3卡入在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的滑槽本体A70一端A701内,而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的滑槽本体A70一端A702则通过一异形块TK被锁在穿透槽AGX2内为(第36实施例);
优选的,其中支架结构AGX可依需要分别以不同形状构成,并依照荷重需要以一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或二组或更多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装置在支架结构AGX上;
优选的(第37实施例),设二背肩带组A30,该各一背肩带组A30各包括一垫肩结构A301和一背肩绳带302;垫肩结构A301主要提供背肩绳带A302一端A3021A套用后与支架结构AGX一端AGXA二契接位置AGXA1、AGXA2其中一处相互衔接,背肩绳带A302另一端背肩绳带A3021B则与支架结构AGX另一端AGXB衔接,其中所使用的背肩带组A30可以采用已习知双肩背包绳带及绳带扣垫肩的相关技术构成,以达成相符的背负稳妥的目的,在此就不予赘述;
优选的(如图44所示)(第38实施例),其中该垫肩结构A301可以采用软性材料或不易变形倒勾弧状的刚性材料制造,若垫肩结构A301采用倒勾弧状刚性材料制造时,可让所承载的背包不会因为背肩带组A30没扣定位或绳带较松时,背包还能在停留在背上的有利准确位置不滑位,该倒勾弧状的刚性材料可较为刚性不易变形的金属或采用可容许稍有弹力但还能维持倒勾弧状的塑胶化合物构成,并形成背包包体40直下式的重力及缓震方向(如箭头)(如图44所示)。
其中采用不易变形倒勾弧状刚性材料制造的肩靠垫PX,其长度也可以设计从肩膀处跨至穿戴者胸前或只垫在胸前的位置,因为肩绳带组A30若有刚性的弧形垫肩结构A301则会降低背肩绳带302较为松软的影响,使该刚性的弧形垫肩结构A301两端均受到背肩绳带302的拉力,并用人体的构造的阻隔,不致将刚性的弧形垫肩结构A301翻过肩膀,因此能有利将背肩绳带302稳固在位置不致移位过大,让包体40不至于滑往屁股位置并卡在该处,不会看起来好是垂吊在肩膀上的包体被屁股挡着,用刚性的弧形垫肩结构A301可以增加舒适性及让绳带不会因包体承载较重时,绳带被拖曳脱离默认的位置还美观的将包体稳固背在人体背上,使得用于双肩书包时,减少对孩子身体的影响。
若采用倒勾状刚性材料时可再加设一较柔软的靠肩垫AGXP,垫在肩膀与刚性垫肩结构A301之间;优选的(如图44所示),可加设一至多个背垫A80装置在支架结构AGX的一面AGX11上(第39实施例),该背垫A80的人体靠背面的表面形状,可以依照人体背靠的舒适性做各种不同设计来选择使用。
上述第30至35实施例在使用时,(如图44所示),背包包体40通过接合互扣机构X将背包包体40挂到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上后,便能提供本发明其中的背包包体40在受背负时,取得缓震功效,有效避免背包包体40上下摆动所产生重量加速度的瞬间重力,这对于长期需要背负沉重书包的学生而言,本实施例将产生明显有效的缓震功效,这对于成长中孩子们的身体会减轻影响,另外对于荷重较重的越野旅行及军人行军的体力都很有帮助,尤其在有不同任务需求时,本实施例除了提供缓震目的以外,更能提供高效替换背包包体40的功能。
如图44所示,若有较强烈的防止背包包体40在恶劣环境中从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中脱落,例如:背着本实施例在翻滚跌落等的环境中时,本发明可以加设一锁固螺丝锁N锁在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圆柱型其上卡扣602或卡扣A602所配合的螺孔602A内防止脱落,其中若无特殊需要设计下,本实施例是采用一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一组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如图33所示。
请参阅图45(第40实施例)所示,相似于图21(第18实施例)本实施例将卡扣502设计成往原卡扣502往两侧延伸呈二卡扣502T,这二卡扣502T协同卡扣503则形成三点的到三角位置,其中该卡扣502T也可设计成较宽的各种倒勾有利挂物的形状,如此的设计主要是以一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一组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提供背包包体40更稳固的被安置在背靠结构10或支架结构AGX上,其中背靠结构10或支架结构AGX可以选用材料强度较强的刚性材料制成其中以重量轻的材料为优选。
请参阅图46(第41实施例)所示,其中可将背靠结构10或支架结构AGX设计成几何形状提供多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或多组圆柱型快速卡扣缓震总成A60或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Q60(如42图所示)等择一种,衔接其上,让本发明荷载重量有更多的选择性,另外也能提供靠垫80以较大面积契接其上,用以增加人体背靠的舒适性。其中该靠垫80可以以、一个至多个各种几何形状靠垫80B或镂空或穿孔80A来增加透气及柔软性,其材料可以选用柔软度较佳的材料制作,如乳胶(LATEX)、橡胶发泡材料EVA(Ethylene-vinyl acetatecopolymer)、PE、PU(POLY URETHANE)、发泡硅胶、硫化橡胶(TPEE聚酯)及它的塑料或橡胶化合物等等,用来均匀的承受背包包体40所产生背部压力而达到减轻疲劳的目的。
请参阅图47至图48(第42实施例)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是提供以上数种快速卡扣缓震总成的弹性体Z1,因此设计了蜗式弹性体Z4安置在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的一侧,其中蜗式弹性体Z4一端Z41则是装入滑动接合本体601约一端6012为其所设的插槽6012C内,蜗式弹性体Z4另一端Z42则是固定在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的滑槽本体70一侧为其所设的一平台70A的固定结构70A1上,当滑动接合本体601在滑槽本体70内移动时,便取得弹力,为本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49至51(第43实施例)所示,借由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缓震所赋予的移动机能,特别将该动能机能转化成其他有助于更舒适主动功能及小型发电,特别加设一动能转化机构P1,该动能转化机构P1可以使用习知的磨擦发电机组或各种习知的发电技术用来发电,而本实施例是采用齿轮90与具有移动的快速卡扣缓震总成60中的滑动接合本体601一侧直式齿条601K与齿轮90搭配,而齿轮90同28实施例相似的接合在一平台70A,其中齿轮90外缘齿槽部901是被齿条601K牵引,而产生动能来牵引动能转化机构发电或带动风扇W(如图50至51所示),让靠背结构10借由动能转化机构P1,主动产生使用者背部空气的流动,而积极的让使用者的背部凉爽,也通过背靠结构10靠背面101可依背部各种人体工学设计101S,以服贴的形状提供使用。
如图51所示,此外也在背靠结构10一侧可以设计至少一USB接口KB,用来对外物充电或作为电子娱乐或信息的接口目的成为(第43实施例)的特色(如图51所示),USB接口KB也可由其它对外服务的电子无线设备或电子装置替代。
请参阅图52至54所示,本实施例是将上述各实施例的背架使用于背婴儿的背包。除了具有上列各项目之外,主要是提供给婴儿缓震的舒适性和缓顺摇动的娱乐性及安抚性。其婴儿用背包包体BA,除了采用习知技术的婴儿用背包结构体或婴儿背袋来构成外,也可以依需要采用符合不同婴儿大小的人体工学来设计,如蛋壳型的外观装上符合婴儿不同型态下的人体,采用坐姿(如图53)或躺卧(如图54)的内装设计等。
此外图52至图55所示,本发明目的是将背架做了独立的设计,舒适性的背靠结构10可应用于各种使用目的不同的包体上,充分以一背架提供多种用途包体衔接其上被应用的功能,例如:以充分舒适质量佳的背架同时在用于婴儿后,又可不浪费的用于其它用途的背包包体上等(如图54及55所示)背包包体之间的互换。
基于上述可知,让背肩书包及背肩包,其背包与背绳袋为一体时,常因为背绳袋宽松,使得背包虽然在靠背部做了一些结构性松软靠背安排,但常因为背包的使用材料大多都是使用纤维材料,整体较为平滑,材料也大多采用缝制成形,所以其背包的靠背部成形不足,无法满足实际人体需要,加上绳带松动让背包包体荷重后因为重力关系,使得整体背包降至挂在人体背部最下缘,让背包靠背部不能如设计般,贴合在人体背部的默认位置上,而失去了刻意依照人体背部设计的美意,不过通过背肩倒勾以倒挂在人体肩上的设计,就能完全避免背包包体下滑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5)

1.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靠结构,具有相对二端,且该背靠结构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连结位置;
一接合装置,接合于该背靠结构的该至少一连结位置,用于连接背包包体;
一背肩带组,包括至少有一背肩结构以及一背肩绳带;其中,该背肩绳带至少有一部分通过该背肩结构设置在该接合装置上,一部分设置在该背靠结构的另一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依照人体背部的凹凸形状所设计并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设有透气镂空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包体的形状可为几何型、生物、卡通或人物形状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包体设有置物空间且设有定位槽孔;
该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一螺母及至少一螺丝;其中该至少一螺丝穿过该背包包体的定位槽孔后通过该至少一螺母将该背包包体锁固在该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接合装置为一快速卡扣总成;该快速卡扣总成包括一接合本体和二卡扣;
该接合本体,具有二端,接合在该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上;
该二卡扣,分别具有挂钩结构,并各设于该接合本体的各一端,用于吊挂该背包包体;其中一卡扣为活动卡扣,可被有限度的在该接合本体的一端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架还包括一接合互扣机构;该接合互扣机构为与该卡扣活动扣挂的凹槽或孔或者为一体成型的吊挂单体,通过该接合互扣机构可将该背包包体挂到该快速卡扣总成的卡扣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接合装置为一快速卡扣总成;该快速卡扣总成包括三卡扣;其中,该三卡扣分别具有挂钩结构,且呈倒三角分布;两卡扣固定于背靠结构;一卡扣为活动卡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为双面结构,呈板状或者是呈几何形支架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几何形支架一端可改用可弯绕的一软支架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软支架可由可延展的弹性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肩结构为一呈二端弯状的肩背倒勾弧状结构;该背肩结构为可采用抗变形的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肩带组设为二组,其中各一背肩带组的背肩绳带一端与背靠结构或几何支架结构一端之间各加设一条状弹性体,以使该背架本体承载包体后产生缓震功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条状弹性体与人体碰触之间设有肩靠垫,以使得条状弹性体更为顺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将肩靠垫设计成隧道式约束构造而将条状弹性体限制在隧道里。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与身体接触部位之间,加设一隔离构造,该隔离构造至少具有一个凸出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隔离构造至少设有一个至多个滚动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肩带组设为二组,其中各一背肩带组的背肩绳带一端与包体内的适当位置衔接至少共享一至多条状弹性体,并在该包体上设有一隔离构造。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包体与背靠结构成一体成型。
20.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架本体和一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其中,
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包括一滑动接合本体、二卡扣、一滑槽本体以及一弹性体;
该滑动接合本体,具有两端,且被限位在该滑槽本体上;
该二卡扣,分别都具有挂钩结构,并各设该滑动接合本体各一端,用于吊挂背包包体;其中一卡扣可以被有限度的在该滑动接合本体一端滑动;
该滑槽本体,接合于该背架本体,且设有一滑槽及一限位长槽;其中,该滑动接合本体在该滑槽内移动,并通过该限位长槽挡住,限制该滑动接合本体的移动范围;
该弹性体,与该滑动接合本体衔接,并带动该滑动接合本体产生回复性的运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安置在该滑动接合本体一端下方的滑槽内,提供该滑动接合本体一端在滑槽内被弹性体抵住,以使该滑动接合本体在受到压力时能产生回复性的运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接合本体与滑槽本体之间设有润滑机构,该润滑机构可由滚珠或轴承构成。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一弹簧、一气压或油压总成。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滑槽本体一端设有一档块,该档块上设有一松紧螺丝作为调整该弹性体弹力的结构。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接合本体及该滑槽本体为圆柱状。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接合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并在该凹槽内设一弹簧及一限位滑块。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滑槽本体的槽内一开放端的槽内设有螺牙,提供一调整弹力螺栓在其内旋动,用于迫紧在该滑槽本体槽内的弹性体。
28.如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架本体包括:
一背靠结构,该背靠结构具有相对二端,其至少设有一连结位置,该连结位置固定于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
一背肩带组,包括至少有一背肩结构、一背肩绳带。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设有透气镂空的结构。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肩带组至少有一部分通过该背肩结构设置在该背靠结构的连结位置上,一部分设置在该背靠结构。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肩带组的背肩结构为一呈二端弯状的肩背倒勾弧狀结构;其中,该背肩结构为可抗变形的材料制成。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依照人体背部的凹凸形状所设计并一体成型。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为双面结构,呈板状或者几何形支架状。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结构还包括一靠垫,该靠垫呈几何型的两面状,具有一体成型的弹性材料构成。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靠垫设有透气镂空的结构。
3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包体的形状为几何型、生物、卡通或者人物形状中的任一种。
3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包体为可承载婴儿的包体,可用于婴儿躺卧或者坐立。
3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包体通过至少一个锁固螺丝固定在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上。
3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背架还包括一接合互扣机构;该接合互扣机构为与卡扣活动扣挂的凹槽或孔,或者为一体成型的吊挂单体,通过该接合互扣机构可将该背包包体挂到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的卡扣上。
4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快速卡扣缓震总成还加设一动能转化机构,该动能转化机构利用回复性运动来产生动能。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动能转化机构至少由一齿轮构成,该滑动接合本体一侧设有搭配的直式齿条;其中,该齿轮的外缘齿槽部被直式齿条牵引而产生动能发电。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在该背靠结构背架本体上设一风扇,该风扇利用该动能转化机构产生的动能来产生空气流动。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在该背靠结构背架本体上至少加设一电子无线设备或电子装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无线设备或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
45.一种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架本体和一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其中,
该滑轨式快速卡扣缓震总成包括一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二卡扣、一复位弹簧、一迫紧螺母、一滑轨本体、一弹性体、一润滑机构;
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具有二端的穿透槽状,并穿套在滑轨本体外移动;
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呈槽孔状并穿套在滑轨本体外移动;
复位弹簧具有二端,设在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一端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之间并穿套在滑轨本体外使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相互产生互斥;
滑槽本体呈具有二端圆柱条状,提供第一槽式滑动接合本体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穿套在上移动;
弹性体,呈长条状并具有二端并套入在滑轨本体外,并顶在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一端;
润滑机构,设在在第一及第二槽式滑动接合本体槽内,该润滑机构可由多个滚珠或至少一个至多个轴承构成。
CN202110577354.2A 2021-05-26 2021-05-26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Active CN113425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7354.2A CN113425074B (zh) 2021-05-26 2021-05-26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7354.2A CN113425074B (zh) 2021-05-26 2021-05-26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5074A true CN113425074A (zh) 2021-09-24
CN113425074B CN113425074B (zh) 2023-04-11

Family

ID=77802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7354.2A Active CN113425074B (zh) 2021-05-26 2021-05-26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50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807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吴颖卓 一种可拆卸多功能背副结构
WO2023240808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吴颖卓 一种多功能背包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8474A (en) * 1974-04-24 1976-12-21 Hannes Marker Safety ski-binding
US20100308095A1 (en) * 2008-11-21 2010-12-09 Ricky Hon Hung Lam Backpack with 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adjusting inflation aircushion and a pneumatic shock absorber system
CN204541176U (zh) * 2015-04-24 2015-08-12 耿茹 一种凉爽背包装置
CN105231638A (zh) * 2015-11-03 2016-01-13 惠州宏丰手袋实业有限公司 适合人体背部特征的舒适性双肩背包
TWM540060U (zh) * 2016-10-14 2017-04-21 Li-Zhen Chen 兒童安全座椅
US20170231370A1 (en) * 2016-02-11 2017-08-17 Douglas D. Crimaldi Backpack system
CN108708837A (zh) * 2018-04-16 2018-10-26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人体振动能量收集的自发电书包
CN208566102U (zh) * 2018-05-04 2019-03-01 显同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led租赁屏搭建支架的抗震结构
CN209557396U (zh) * 2019-02-18 2019-10-29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拆卸圆形卡扣装置
CN209694354U (zh) * 2019-04-08 2019-11-29 广州壳罗沃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背带和减震的背包
CN210299967U (zh) * 2019-07-10 2020-04-14 丰盛創意企業有限公司 一种缓震背包
CN112244474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负载转移式悬浮背包
CN217337717U (zh) * 2021-05-26 2022-09-02 刘保伸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8474A (en) * 1974-04-24 1976-12-21 Hannes Marker Safety ski-binding
US20100308095A1 (en) * 2008-11-21 2010-12-09 Ricky Hon Hung Lam Backpack with 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adjusting inflation aircushion and a pneumatic shock absorber system
CN204541176U (zh) * 2015-04-24 2015-08-12 耿茹 一种凉爽背包装置
CN105231638A (zh) * 2015-11-03 2016-01-13 惠州宏丰手袋实业有限公司 适合人体背部特征的舒适性双肩背包
US20170231370A1 (en) * 2016-02-11 2017-08-17 Douglas D. Crimaldi Backpack system
TWM540060U (zh) * 2016-10-14 2017-04-21 Li-Zhen Chen 兒童安全座椅
CN108708837A (zh) * 2018-04-16 2018-10-26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人体振动能量收集的自发电书包
CN208566102U (zh) * 2018-05-04 2019-03-01 显同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led租赁屏搭建支架的抗震结构
CN209557396U (zh) * 2019-02-18 2019-10-29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拆卸圆形卡扣装置
CN209694354U (zh) * 2019-04-08 2019-11-29 广州壳罗沃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背带和减震的背包
CN210299967U (zh) * 2019-07-10 2020-04-14 丰盛創意企業有限公司 一种缓震背包
CN112244474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负载转移式悬浮背包
CN217337717U (zh) * 2021-05-26 2022-09-02 刘保伸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807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吴颖卓 一种可拆卸多功能背副结构
WO2023240808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吴颖卓 一种多功能背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5074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5074B (zh)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RU253214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комфорта в поездках
US8485601B2 (en) Multi-use seat liner
US9756920B2 (en) Backpack with removable straps and adjustable belts
US6186381B1 (en) Child carrier
KR200469068Y1 (ko) 힙시트가 구비된 아기띠
CN217337717U (zh) 快速组装结构暨缓震结构的背架
US20160015547A1 (en) Adjustable back support device
US20210145189A1 (en) Baby Carrier
US8403413B2 (en) Multi-mode portable booster seat
US78375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child in a swing
JP2019188125A (ja) 運搬システム
KR101963879B1 (ko) 농사용 방석형 작업의자
US8822011B2 (en) Multi-layer foam structure
US9095227B2 (en) Hands-free shoulder carrier for children
KR20170105908A (ko) 힙시트 겸용 아기띠
US20130119104A1 (en) Ergonomic Backpack
KR200461464Y1 (ko) 이동형 아동용 의자
CA2960478A1 (en) Adjustable harness for backpack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20090008618U (ko) 다용도 등받이
US8495776B1 (en) Toy sleeve
JP2004033529A (ja) 車椅子のシート
US10071658B2 (en) Disengagable head restraint apparatus
US11109662B2 (en) Backpack
TWM537853U (zh) 腰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