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3090B -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3090B
CN113423090B CN202110827924.9A CN202110827924A CN113423090B CN 113423090 B CN113423090 B CN 113423090B CN 202110827924 A CN202110827924 A CN 202110827924A CN 113423090 B CN113423090 B CN 113423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79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3090A (zh
Inventor
郭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8279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3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3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3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3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3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控制用户设备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本申请为于2018年6月21日提交、申请号为201780005015.9、发明名称为“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所述母案申请的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4月20日,优先权日为2016年5月13日,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17/081206。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网络中的近距业务(ProSe)通信,例如设备至设备(D2D)通信,通常是指传输数据可以不经过网络中转而直接在终端之间传输用户数据的服务。特别地,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典型场景,D2D通信可以包括车辆间(V2V)通信等。
以V2V通信为例,其例如可以用于车辆系统内部以及近距车与车之间的行驶安全管理,旨在降低交通事故频度,现在演化为将车载通信设备组网,利用网络传递和分享信息,提高了行驶车辆的安全保证力度。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ITS(智能交通系统)工作组、IEEE 802.11p工作组都已经发布相应的智能交通技术标准。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LTE-A也已开始了LTE(长期演进)支持的车辆至其他设备(V2X)项目研究。车联网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车辆行驶状态或事故预警信息能够可靠快速地在车辆间交互,达到保证行驶安全、降低事故影响等目的。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其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控制用户设备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设备,其包括收发装置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收发装置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控制用户设备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根据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其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包括位置、运动方向、运动速率、或者目标运动路线);以及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基站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其包括收发装置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收发装置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即使在没有网络基础设施信号覆盖的区域用户设备也能够对参数进行自主调整以提高目标业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间进行的示例过程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间进行的示例过程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间进行的示例过程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失效率估计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间进行的示例过程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设备的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演进型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1是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处理电路110。处理电路110例如可以实现为特定芯片、芯片组或者中央处理单元(CPU)等。
处理电路110包括获取单元111、感知单元113和调整单元115。需要指出,虽然附图中以功能块的形式示出了获取单元111、感知单元113和调整单元115,然而应理解,获取单元111、感知单元113和调整单元115的功能也可以由处理电路110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而并不一定是通过处理电路110中分立的实际部件来实现。另外,虽然图中以一个框示出处理电路110,然而电子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并且可以将获取单元111、感知单元113和调整单元115的功能分布到多个处理电路中,从而由多个处理电路协同操作来执行这些功能。
获取单元111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
该预定区域例如可以是某个未被该用户设备所属的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从而用户设备能够利用所获取的基准信息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如后面将描述的相关操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设置上述预定区域,并且该预定区域可以包含被网络覆盖的区域。换句话说,即使在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也可以利用所获取的基准信息自主地进行相关操作。
特定频谱资源例如可以包括车联网专有的频谱资源(对应于用户设备是车辆的情况)或未授权频段的频谱资源。
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能够反映在该特定频谱资源上工作的其它用户设备的密度或数量,在当前用户设备在目标区域内利用该特定频谱资源进行近距业务通信时,这些其他用户设备是该近距业务通信的干扰源。所述基准信息可反映或包括所述参数的基准值与该特定频谱资源上信号强度的预定对应关系以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上述基准信息例如可包括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忍受的最大信号强度。。
近距业务通信例如可以包括:机器类通信(MTC)、设备至设备(D2D)通信、车辆与其他设备(V2X)通信、物联网(IOT)通信等。其中,V2X通信可以包括车辆与车辆(V2V)通信、车辆与行人(V2P)通信以及车辆与基础设施(V2I)通信等。
上述基准信息可以由基站保持和维护。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该基准信息,例如:可以根据整个网络的历史数据(用户设备的数量、分布、频谱资源使用情况、信号强度等)估计出预定区域内的该基准信息;或者,基站可以获取其服务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和运动信息,由此得出进入预定区域的车辆数量,根据通常业务模型估计该基准信息;又或者,用户设备分别将自己在目标区域的测量结果存储,在有信号时将该测量结果上报至基站,测量结果可以在基站间共享,从而该预定区域边缘处的基站可以基于该测量结果确定出该基准信息。
感知单元113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
如前所述,由获取单元111进行控制以从基站获取的基准信息例如是基于历史数据或统计数据得出的对该预定区域内的信号强度的估计,而由感知单元113进行控制以感知的信号强度对应于实际的测量值。感知单元113例如控制用户设备使用能量感知(energysensing)或者特征检测(feature detection)来进行信号感知。
调整单元115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基于所获取的基准信息以及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下列参数中的一项或更多项:用于接入特定频谱资源的空闲信道评估(CCA)阈值;通过近距业务通信发送的消息的频度和/或次数;近距业务通信的信号发射功率。
其中,CCA阈值以及消息的频度/次数能够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信号发射功率能够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传输可靠性。更具体地,在干扰强度一定的情况下,CCA阈值越低或者消息频度越高,则用户设备对于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概率越高。类似地,在干扰强度一定的情况下,信号发射功率越强,则近距业务通信的传输可靠性越高。
另外,前述基准信息包括采用当前参数(例如用户设备默认的参数或者从基站通知的基准参数)即可满足在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信号强度。
对于从基站通知基准参数的情况,根据一个实施例,处理电路110还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取参数的基准值。其中,参数的基准值例如是基站侧根据预定区域内的基准信号强度以及近距业务通信的目标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如果预定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干扰强度)为基准信号强度,并且用户设备采用了该基准参数,则能够满足目标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调整单元115可以被配置为以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而得到的偏置来调整参数。如前所述,由获取单元111获取的基准信息对应于该预定区域内的信号强度(潜在干扰水平)的估计,而感知单元113感知实际的信号强度,可以基于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与基准信息之间的差别来对参数进行偏置,从而使得能够在实际干扰水平的情况下仍然满足目标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另外,对于近距业务通信的不同资源池,可能有不同目标准入率/传输可靠性,或者准入率/传输可靠性与干扰强度的关系可能不同。相应地,可以针对不同资源池单独设置参数的基准值。
另外,可以对参数的调整的范围加以限制。根据一个实施例,调整单元115被配置为在预定范围内调整参数。以参数为CCA阈值的情况为例,例如可以设置CCA阈值的上限和下限,例如当达到CCA阈值的下限时,即使未满足目标准入率,也不再进一步减小CCA阈值。
例如,当多个系统或运营商共存的情况下,可以约定参数调整的范围,从而避免例如为了达到各自的准入率目标而过度减小CCA阈值,或者为了达到各自的传输可靠性而过度增大信号发射功率。
此外,近距业务通信可以包括不同业务优先级的部分。以V2X通信为例,与安全相关的通信可以具有较高优先级,例如交通拥堵消息等的通信可以具有一般优先级,而诸如广告等消息的通信可以具有较低优先级。
根据一个实施例,调整单元115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近距业务通信的业务优先级调整参数,使得高优先级业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达到预定水平。换句话说,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感知单元113和调整单元115可以周期性地进行感知和调整的操作,或者在满足预定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才进行感知和调整的操作。例如,在预定时间内未找获得用于近距业务通信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触发上述感知和调整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13说明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在该示例中,用户设备为车辆,近距业务通信为V2X通信,并且参数为CCA阈值。应理解,本实例中的一些方面也适用于其他应用场景。
图13示出了基站(eNB)或路边设备(RSU)1310与用户设备(UE)1320进行信息交互和操作示意图。
在过程(1),eNB/RSU 1310根据UE 1320(下文中也可以成为“目标节点”)的运动特征(例如车速、方向),判断其即将离开自己的信号覆盖范围,进入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的区域(下文中也可以成为“目标区域”)。
在过程(2),eNB/RSU 1310向UE 1320发送其即将进入的目标区域中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在本示例中,以目标区域内的用户设备的密度来反映目标区域内的干扰信号强度,相应地,基准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节点接收到的来自一个基准干扰源发出的干扰信号I,或者基准干扰源的发送信息及信道模型,以及用于CCA阈值调整所需其他信息,其他信息例如包括基准CCA阈值、对应的网络节点密度,基准CCA调整偏置。
在过程(3),V2X UE 1320在目标区域内基于信号测量进行密度估计。该操作的触发方式可以包括周期性触发或者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找不到可用资源的情况下触发。
此外,在过程(3)中,UE 1320可以选择与业务对应的资源池,例如在预先设定可用资源池中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资源池进行感知操作。
例如,一种资源池选择方案是,在相同条件下,较宽的带宽能够提高传输速率从而减少消息的传输时延,从而降低消息碰撞概率,可以将资源池按照单位资源带宽从宽到窄进行排序组成一个由最宽单位带宽为起始的环形序列,各业务按照该环形序列进行选择。选择资源池考虑以下几个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单独考虑也可以组合考虑:
(i)业务X的优先级表示为Rank(X),通常表征为获得资源的概率以及发送延迟的需求,优先级越高要求获得可用信道的概率越高,所需的消息发送延迟越短,相应地,优先级较高的业务起始选择的资源池单位资源带宽较宽,优先级较低的业务起始选择的资源池单位资源带宽较窄;
(ii)消息长度:消息较长的业务起始选择的资源池单位资源带宽较宽,消息较短的业务起始选择的资源池单位资源带宽较窄;
(iii)对信息接收的需求:通常设备仅装备一套收发装置,导致只能具有半双工的特性,即信息接收和发送不能同时进行,如果别的UE发送的信息在目标UE发送时到来就会由于半双工的特性导致信息无法接收,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是增加发送资源的带宽,减少所需时间,相应地,如果用户设备对于接收其它网络节点的消息需求较高,则起始选择的资源池单位资源带宽较宽;
在选定资源池后,UE对其中的资源进行信号感知。假设感知到的目标信道的信号强度为Eagg,空闲信道评估阈值CCATh,如果Eagg<CCATh则认为该信道为空闲资源,则可以直接使用;否则,如果一个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找不到可用资源,则说明干扰增强,考虑重设空闲信道评估阈值CCATh。此时可以选取一个信道的感知结果进行重设CCATh,包括可以选取信号强度最小的,信号强度居中的,或者随机选取,作为目标信道。
假设目标信道上感知到的信号强度为Eagg,网络设定的目标节点接收到的来自一个基准干扰源发出的干扰信号为I,并且N表示环境噪声,则干扰源的密度估计为或者,网络提供基准干扰源的信息及信道模型:发射功率pi,信道系数为hi,到目标节点的距离为d,路损指数α,则目标节点接收到的聚合干扰信号表示为Eagg(n)=n*pihid+N,可以求得n。ρ(n)表征网络中使用该资源的节点密度。
接下来,在过程(4)中,UE 1320进行CCA阈值调整。
假设密度ρ(n)对应的空闲信道评估阈值为CCATh(ρ(n)),则节点对于相应频谱资源的准入的概率计为Padm=Pr(Eagg(n)<CCATh(ρ(n))),当n增加时,Eagg(n)会增大。也就是说,对于一定区域,用户平均业务到达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用户个数增加,聚合干扰会增大,导致CCA阈值不变时准入概率降低。为了保持某特定业务或业务类型的准入概率Padm不变,需要相应调整不同业务CCA阈值相对高低。
以增加高优先级业务准入率,降低低优先级业务准入率为例,调整策略(该调整策略可以由eNB预先通知UE,并且各UE采用统一的调整策略)例如可以包括:
方式1:高优先级业务上调CCA阈值,低优先级业务CCA阈值不变。该方式的好处是高优先级业务可以更加地灵活地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整,代价是高优先级业务需要增加估计密度等操作带来的计算量增加。
方式2:低优先级业务下调CCA阈值,高优先级业务CCA阈值不变。该方式的好处是测量和下调CCA阈值的操作都由进行低优先级业务的UE执行,进行高优先级业务的UE不需要估计密度等操作,从而降低了计算量和接入延迟;代价是必须在低优先级业务调整CCA阈值使得聚合干扰下降以后,高优先级业务的准入率才会提升。
方式3:高优先级业务上调CCA阈值,低优先级业务下调CCA阈值;
方式4:高/低优先级业务同时上调CCA阈值,高优先级业务增加速度更快;
方式5:高/低优先级业务同时下调CCA阈值,低优先级业务减少速度更快。
具体的调整方式可以包括:预设对应单位密度变化的调整偏置CCAbias,以上调CCA阈值为例,设基准CCA阈值为CCATh,对应的基准密度为ρTh,对应密度为ρ(n)的CCA阈值可以设为:另外,对于不同优先级的业务可以设定不同的调整偏置,即CCAbias(Rank(X))是业务类型Rank(X)的函数,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定区域,在用户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用户平均业务到达率增加,平均干扰会增大,这也会导致CCA阈值不变时准入概率降低。该情形可以等效为平均业务到达率不变用户密度增加的情形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4说明另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在该示例中,用户设备为车辆,近距业务通信为V2X通信,并且参数为通过近距业务通信发送的的消息频度和/或次数。应理解,本实例中的一些方面也适用于其他应用场景。
如图14所示,在过程(1),eNB/RSU 1410判断UE 1420即将进入目标区域。
在过程(2),eNB/RSU 1410向UE 1420发送其即将进入的目标区域中用于密度估计的基准干扰源信息,以及用于消息控制调整所需基准信息。在本示例中,基准信息包括:消息发送的基准频度和次数、对应的网络节点密度、消息频度和次数的基准调整偏置。
在过程(3),UE 1420在没有网络覆盖区域基于信号测量进行密度估计,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前面参照图13说明的过程(3)。
在过程(4),UE 1420进行消息控制调整。具体地,通过调整业务消息发送的频度和次数来提高目标业务的准入率。消息发送的频度指单位时间内消息发送的次数,包括相同消息的频度和不同消息的频度。另外,对于同一消息的发送还可以设置次数限制。通过提高消息的频度以及发送次数可以提高业务对于资源的占用率;相反,降低消息的频度和次数都可以减小业务对于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别的业务对于同一资源的准入率。当密度估计值增加时,为了保持某特定业务或业务类型的准入概率Padm不变,需要相应调整不同业务频度和次数的相对高低。具体的调整策略和方式可以参考前面参照图13说明的过程(4)。
接下来,参照图15说明又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在该示例中,用户设备为车辆,近距业务通信为V2X通信,并且参数为信号发射功率。应理解,本实例中的一些方面也适用于其他应用场景。
如图15所示,在过程(1),eNB/RSU 1510判断UE 1520即将进入目标区域。
在过程(2),eNB/RSU 1510向UE 1520发送用于失效率估计的基准干扰源信息以及目标失效率。
在过程(3),UE 1520在没有网络覆盖区域基于信号测量估计失效率,该操作的触发方式可以包括定时触发或者在干扰信号测量结果发生变化时触发。失效率估计需要基于密度估计,以获得信干噪比SINR(Nd)中的n*pihidi ;或者只需要能量估计获得Eagg(n),其可以表达干扰和噪声之和,即,Eagg(n)=n*pihid+N。
如图16所示,设信号源为Ns,Ns的发射功率为ps,信道系数为hs,基准点Ni到Ns距离为d,发射功率为pi,信道系数为hi,Ns业务对应的有效信号范围是A,以Ns为圆心以r为半径,A中任何一点记作Nd,则Nd的信干噪比设正确解调信号的信干噪比阈值为SINRTh,则Ns业务有效范围内的失效率估计为Pfail=Pr(SINR(Nd)<SINRTh|Ns∈A),Pfail可以表示给定范围A内均匀分布的用户中无法正确接收Ns信号的用户和该范围内总用户的比值。
在过程(4)中,基于目标失效率计算所需功率。具体地,假设对于业务X,其类型Rank(X)所要求的失效率为Pf(Rank(X)),若目标发射功率表示为ps=min{ps|Pfail≤Pf(Rank(X))},其表示满足目标失效率的最小发射功率,可以根据与目标失效率相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来进行功率调整。
上面分别给出了所调整的参数为CCA阈值、消息的频度和/或次数、以及信号发射功率的情况下的示例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中的具体细节。例如,在上述示例中以目标区域内的用户设备的密度来反映目标区域内的干扰信号强度,然而其实质上仍然是基于目标区域内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作为干扰源的)信号强度来进行参数调整,以实现期望的通信性能。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设备根据从基站获取的基准信息以及目标用户设备自身感知的信号强度来调整参数。然而,在基站侧能够获得目标区域内的用户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时间信息、位置和频谱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基站侧有条件更准确地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间相互干扰的情况,从而目标用户设备可以仅根据由基站侧提供的信息进行参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基站侧需要从用户设备获取相应的信息。用户设备可以将工作状态信息实时地发送给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该状态信息的时间也对应于使用频谱资源的时间。或者,用户设备可以在有网络覆盖之后再将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基站,在这种情况下,该时间信息可以表示使用频谱资源时的时间,而非发送该消息时的时间。另外,时间信息可以包括使用频谱资源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如图2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200包括处理电路210,处理电路210包括获取单元211、感知单元213、调整单元215以及上报单元217。获取单元211、感知单元213、调整单元215的配置与前面参照图1说明的获取单元111、感知单元113、调整单元115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上报单元217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处于其所属的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向其服务基站上报用户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用于近距业务通信的频谱资源。所上报的信息例如可以与其他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一起被基站用于确定目标区域内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从而用于提供给目标用户设备(不一定是电子装置200所对应的用户设备)来进行参数调整。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信息处理设备300包括收发装置310以及处理电路320,处理电路320包括获取单元321、感知单元323和调整单元325。
获取单元321被配置为控制收发装置310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感知单元323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处于该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调整单元325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该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所述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获取单元321、感知单元323、调整单元325的更详细的配置与前面参照图1说明的获取单元111、感知单元113、调整单元115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前面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显然还公开了一些过程和方法,接下来,在不重复前面描述过的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0,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
S420,在用户设备处于该预定区域内时,感知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
S430,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该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基站侧的设备和方法。
如图5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500包括处理电路510,处理电路510包括获取单元511和发送单元513。
获取单元511被配置为控制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
发送单元513被配置为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基站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该预定区域例如可以是某个未被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从而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利用所获取的基准信息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参数调整。特定频谱资源例如可以包括车联网专有的频谱资源或未授权频段的频谱资源。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能够反映在该特定频谱资源上工作的其它用户设备的密度或数量,在当前用户设备在目标区域内利用该特定频谱资源进行近距业务通信时,上述其他用户设备是该近距业务通信的干扰源。近距业务通信例如可以包括:MTC、D2D通信、V2X通信、IOT通信等。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CCA阈值、消息的频度和/或次数、信号发射功率等。
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上述基准信息,例如:可以根据整个网络的历史数据估计出预定区域内的该基准信息;或者,可以获取其服务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和运动信息,由此得出进入预定区域的车辆数量,根据通常业务模型估计该基准信息;又或者,用户设备分别将自己在目标区域的测量结果存储,在有信号时将该测量结果上报至基站,测量结果可以在基站间共享,从而该预定区域边缘处的基站可以基于该测量结果确定出该基准信息。
另外,如前所述,在基站侧能够获得目标区域内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和频谱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基站侧有条件比前述基准信息更准确地确定出目标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间相互干扰的情况,从而目标用户设备可以仅根据由基站侧提供的信息进行参数调整。
相应地,如图6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600包括处理电路610,处理电路610包括获取单元611、估计单元613和发送单元615。
与前面参照图5说明的获取单元51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获取单元611进一步被配置为控制基站从多个用户设备获取该多个用户设备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近距业务通信的频谱资源信息。
估计单元613被配置为基于所获取的工作状态信息估计预定区域内在特定频谱资源上工作的(除了目标用户设备之外的)其它用户设备的密度或数量。
与前面参照图5说明的发送单元513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615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所估计的密度或数量通知给目标用户设备。
从而,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在不必对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感知的情况下,根据基站侧提供的信息进行参数调整。
接下来,参照图17说明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在该示例中,用户设备为车辆,近距业务通信为V2X通信。应理解,本实例中的一些方面也适用于其他应用场景。
如图17所示,在过程(1)eNB/RSU 1710的信号覆盖区域内的UE 1720例如定期向eNB/RSU 1710上报工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或者还上报所使用的资源池信息。
在过程(2),eNB/RSU 1710根据工作状态信息等估算网络节点密度,更进一步,可以结合网络节点使用的资源池信息估计每个资源池网络节点密度。
在过程(3),eNB/RSU 1710将网路节点密度估算结果以及系统参数(例如CCA阈值、消息控制参数、功率控制参数)调整所需基准信息下发给UE 1720。
在过程(4),UE 1720利用网络节点密度信息,以及系统参数调整所需的基准信息对CCA阈值、消息控制或功率控制进行调整。具体的参数调整方式可以参考前面描述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如图7所示,信息处理设备700包括收发装置710以及处理电路720。处理电路720包括获取单元721和发送单元723。获取单元721被配置为控制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发送单元723被配置为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收发装置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
图8使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10,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
S820,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示例。电子装置900包括:获取单元910,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感知单元920,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调整单元930,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图10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信息处理设备1000包括:收发单元1040;获取单元1010,其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单元1040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感知单元1020,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处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用户设备感知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调整单元1030,被配置为控制用户设备基于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通信性能。其中,该参数影响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图11示出了根据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1100包括:获取单元1110,被配置为控制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发送单元1120,被配置为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基站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图12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1200包括:收发单元1230;获取单元1210,被配置为控制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发送单元1220,被配置为在基于运动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收发装置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和/或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的基准值。
作为示例,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以及上述装置的各个组成模块和/或单元可以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8所示的通用计算机2000)安装构成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在图18中,运算处理单元(即CPU)20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20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20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20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20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2001、ROM 2002和RAM2003经由总线2004彼此链路。输入/输出接口2005也链路到总线2004。
下述部件链路到输入/输出接口2005:输入部分20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20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20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20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20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2010也可链路到输入/输出接口2005。可拆卸介质20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20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20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20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8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2011。可拆卸介质20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2002、存储部分20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涉及以下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用于基站侧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演进型节点B(eNB),诸如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另外,下面将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可以通过暂时地或半持久性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工作。
电子设备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情况下,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此外,电子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或多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关于终端设备的应用示例]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25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2500包括处理器2501、存储器2502、存储装置2503、外部连接接口2504、摄像装置2506、传感器2507、麦克风2508、输入装置2509、显示装置2510、扬声器2511、无线通信接口25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515、一个或多个天线2516、总线2517、电池2518以及辅助控制器2519。
处理器25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25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25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5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25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25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2500的接口。
摄像装置25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25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25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25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25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5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5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25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2511将从智能电话25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25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5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2513和射频(RF)电路2514。BB处理器25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5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5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513和RF电路25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513和多个RF电路2514。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5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2513和多个RF电路25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5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513或单个RF电路25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2513和RF电路2514。
天线开关25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5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5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5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5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智能电话25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516。虽然图21示出其中智能电话2500包括多个天线25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25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516。
此外,智能电话25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5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515可以从智能电话25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2517将处理器2501、存储器2502、存储装置2503、外部连接接口2504、摄像装置2506、传感器2507、麦克风2508、输入装置2509、显示装置2510、扬声器2511、无线通信接口2512以及辅助控制器2519彼此连接。电池2518经由馈线向图10所示的智能电话25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25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25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9所示的智能电话2500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信息处理设备的收发装置或收发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512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或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电路和/或各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501或辅助控制器2519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由辅助控制器2519执行处理器2501的部分功能而减少电池2518的电力消耗。此外,处理器2501或辅助控制器2519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器2502或存储装置2503中存储的程序而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或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电路和/或各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
[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eNB2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2310以及基站设备2320。基站设备2320和每个天线2310可以经由射频(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23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23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0所示,eNB 23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310。例如,多个天线2310可以与eNB 23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20示出其中eNB 2300包括多个天线2310的示例,但是eNB 23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310。
基站设备2320包括控制器2321、存储器2322、网络接口23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2325。
控制器23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23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23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23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23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23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23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23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23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23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2320连接至核心网23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23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23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eNB 23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23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23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2325使用的频带相比,网络接口2323可以使用较高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23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2310来提供到位于eNB 23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23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326和RF电路2327。BB处理器23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2321,BB处理器23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23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23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23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23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3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2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3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3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2326可以与eNB 23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如图2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3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2327。例如,多个RF电路23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2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3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2326和多个RF电路23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3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326或单个RF电路2327。
在图20所示的eNB 2300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收发装置或收发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325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侧的电子装置或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电路和/或各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2321实现。例如,控制器2321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322中的程序而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侧的电子装置或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电路和/或各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
[关于汽车导航设备的应用示例]
图2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120包括处理器2121、存储器21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2124、传感器2125、数据接口2126、内容播放器2127、存储介质接口2128、输入装置2129、显示装置2130、扬声器2131、无线通信接口21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136、一个或多个天线2137以及电池2138。
处理器21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1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1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1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1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1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1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1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2128中。输入装置21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1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1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1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1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1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BB处理器21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1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1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1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134和多个RF电路2135。虽然图21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1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134和多个RF电路21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1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134或单个RF电路21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
天线开关21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1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1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1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1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1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1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137。虽然图21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120包括多个天线21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1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1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1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1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1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138经由馈线向图21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1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21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信息处理设备的收发装置或收发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133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或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电路和/或各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121实现。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120、车载网络2141以及车辆模块21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2140。车辆模块21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141。
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上述实施例和示例中,采用了数字组成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各个步骤和/或单元。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附图标记只是为了便于叙述和绘图,而并非表示其顺序或任何其他限定。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按照说明书中描述的时间顺序来执行,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时间顺序地、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构成限制。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了披露,但是,应该理解,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和示例均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这些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也应当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
在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预定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感知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
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预定区域为未被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反映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工作的其它用户设备的密度或数量,其中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作为所述近距业务通信的干扰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下列参数中的一项或更多项:
用于接入所述特定频谱资源的空闲信道评估阈值;
通过所述近距业务通信发送的消息的频度和/或次数;
所述近距业务通信的信号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调整包括:在预定范围内调整所述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调整包括:以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而得到的偏置来调整所述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调整包括:根据所述近距业务通信的业务优先级调整所述参数,使得高优先级业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达到预定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特定频谱资源包括车联网专有的频谱资源或未授权频段的频谱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参数的基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参数的基准值是针对不同资源池单独设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周期性地或者在满足预定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感知和所述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触发条件包括:
在预定时间内未找获得用于所述近距业务通信的频谱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用户设备处于其所属的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向其服务基站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预定区域内时的工作状态信息,该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用于近距业务通信的频谱资源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时间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频谱资源的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近距业务通信包括:机器类通信MTC、设备至设备D2D通信、车辆与其他设备V2X通信、物联网IOT通信。
16.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收发装置;以及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收发装置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
在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预定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感知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
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调整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17.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基站获取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
感知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以及
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传输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18.一种用于基站侧的电子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
控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的基准值,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所述基准值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所述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基站从多个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处于所述预定区域内时各自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近距业务通信的频谱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工作状态信息估计所述预定区域内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所述参数的基准值;以及
将所估计的基准信息和基准值通知给所述目标用户设备。
21.一种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收发装置;以及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基站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
在基于所述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收发装置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的基准值,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所述基准值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所述参数。
23.一种用于基站侧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目标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以及
在基于所述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要进入预定区域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特定频谱资源上的信号强度的基准信息,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内进行近距业务通信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近距业务通信的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
其中,所述基准信息反映采用当前所述参数的基准值工作并且满足在所述特定频谱资源上的近距业务通信的预定准入率和/或传输可靠性时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参数的基准值,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基准信息、所述基准值和所感知到的信号强度来配置或重配置所述参数。
25.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当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23或2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827924.9A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23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7924.9A CN113423090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92820 2016-05-13
CN201610319282.0A CN107371119A (zh) 2016-05-13 2016-05-13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PCT/CN2017/081206 WO2017193784A1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827924.9A CN113423090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CN201780005015.9A CN108605198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015.9A Division CN108605198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3090A CN113423090A (zh) 2021-09-21
CN113423090B true CN113423090B (zh) 2024-05-10

Family

ID=6026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9282.0A Pending CN107371119A (zh) 2016-05-13 2016-05-13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827924.9A Active CN113423090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CN201780005015.9A Active CN108605198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9282.0A Pending CN107371119A (zh) 2016-05-13 2016-05-13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015.9A Active CN108605198B (zh) 2016-05-13 2017-04-20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721583B2 (zh)
EP (1) EP3457720B1 (zh)
JP (1) JP6504318B2 (zh)
KR (1) KR102328300B1 (zh)
CN (3) CN107371119A (zh)
AU (1) AU2017262128B2 (zh)
CA (1) CA3023184A1 (zh)
RU (1) RU2742926C2 (zh)
WO (1) WO2017193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76036A (ko) * 2016-11-18 2019-07-0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DE102017217312A1 (de) 2017-09-28 2019-03-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Stabilisierung von halogenfreien thermoplastischen Kunststoff-Rezyklaten sowie stabilisierte Kunststoffzusammensetzungen und hieraus hergestellte Formmassen und Formteile
US11064057B2 (en) * 2017-11-30 2021-07-13 Intel Corporation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translation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ssages
CN110572236B (zh) * 2018-06-05 2020-12-2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154391A (ja) * 2019-03-18 2020-09-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206641B2 (en) * 2019-03-29 2021-1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feedback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1637613B1 (en) * 2019-05-21 2023-04-2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receiver beam in a co-existence cognitive radio
CN111628781B (zh) * 2020-06-17 2023-07-14 玉林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rs232串口通信的矩阵键盘
CN112584477B (zh) * 2020-12-21 2023-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14093A (zh) * 2021-04-21 2021-10-19 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安全仪表调试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778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ssi的通信功率控制方法、通讯设备以及通讯系统
CN103621157A (zh) * 2011-06-13 2014-03-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的方法
CN104105181A (zh) * 2013-04-10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传输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4105185A (zh) * 2013-04-03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02821A (zh) * 2014-03-20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干扰避免方法和装置
WO2015113444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mixed cellular and d2d network and ue
WO2016037364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cca scheme with interface control for 802.11 hew standard an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3154B2 (en) 2002-06-28 2007-12-25 Harris Corporation TDD frame format
CN1735222A (zh) * 2004-08-10 2006-02-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离线点到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77146A (zh) 2007-03-28 2008-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的方法及装置及设备
EP2088805A1 (en) * 2008-02-06 2009-08-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lexible sharing of measurement gaps
US8817702B2 (en) * 2009-07-22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due to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HUE049267T2 (hu) * 2010-02-24 2020-09-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hálózattársításra beacon jel használatával
EP2798891B1 (en) * 2011-12-29 2019-0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nd a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WO2014048486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network based control of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US9078179B2 (en) * 2012-11-16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RAT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in TD-SCDMA
GB2508353B (en) * 2012-11-28 2015-07-22 Broadcom Corp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49170B (zh) * 2013-01-03 2022-06-17 苹果公司 改进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EP2785092B1 (en) * 2013-03-28 2015-09-23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99246A4 (en) * 2013-05-12 2016-1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ALIZING PROXIMITY SERVICE AND DEVICE THEREOF
US10135759B2 (en) * 2013-06-12 2018-11-20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text and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proximity services
JP6310208B2 (ja) * 2013-08-08 2018-04-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US9185635B2 (en) * 2013-09-26 2015-11-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US20150119055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2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method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9253662B1 (en) * 2013-11-04 2016-02-02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ctivating a relay
CN103595589B (zh) * 2013-11-26 2017-04-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质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78A (zh) * 2013-12-18 2016-09-07 英特尔公司 针对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传输功率
CN104780525B (zh) * 2014-01-15 2020-11-03 索尼公司 调整终端到终端通信传输功率的方法、设备、组头和系统
WO2015114052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f d2d communications in different coverage scenarios
US20160050049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oft buffer in td-hsdpa for dual sim dual standby (dsds) device
WO2016043561A2 (en) * 2014-09-19 2016-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2d communication
WO2016070911A1 (en) * 2014-11-05 2016-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oactive admission control for multi-coverage d2d communications
US9596689B2 (en) * 2014-12-18 2017-03-14 Alcatel-Lucent Usa Inc.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DE102015217568A1 (de) * 2015-09-15 2017-03-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ndgeräte-zu-Endgeräte Kommunikation in einem zellularen Mobilfunknetz und ein diesbezügliches System
CN107182023A (zh) * 2016-03-09 2017-09-1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171909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Intel Corporation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for vehicle-to-vehicle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07889205B (zh) * 2016-09-30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45936B (zh) * 2017-05-04 2023-08-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Ue组,ue组管理者ue和ue组成员u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157A (zh) * 2011-06-13 2014-03-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的方法
CN103188778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ssi的通信功率控制方法、通讯设备以及通讯系统
CN104105185A (zh) * 2013-04-03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05181A (zh) * 2013-04-10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传输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15113444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mixed cellular and d2d network and ue
CN104202821A (zh) * 2014-03-20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干扰避免方法和装置
WO2016037364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cca scheme with interface control for 802.11 hew standard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7720A1 (en) 2019-03-20
KR20190007407A (ko) 2019-01-22
AU2017262128A1 (en) 2018-07-19
RU2018144063A (ru) 2020-06-15
AU2017262128B2 (en) 2022-04-14
CA3023184A1 (en) 2017-11-16
JP6504318B2 (ja) 2019-04-24
WO2017193784A1 (zh) 2017-11-16
KR102328300B1 (ko) 2021-11-19
US20180376281A1 (en) 2018-12-27
JP2019506786A (ja) 2019-03-07
CN108605198B (zh) 2021-08-31
US20200296539A1 (en) 2020-09-17
US10721583B2 (en) 2020-07-21
CN107371119A (zh) 2017-11-21
CN113423090A (zh) 2021-09-21
EP3457720B1 (en) 2022-12-14
EP3457720A4 (en) 2019-05-22
US10917742B2 (en) 2021-02-09
RU2742926C2 (ru) 2021-02-11
RU2018144063A3 (zh) 2020-08-14
CN108605198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3090B (zh)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US202201737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22008587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RU2732994C2 (ru) Абонентский терминал,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US1169624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212708B2 (en) Relay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0268767B (zh) 终端设备、基站、方法和记录介质
US1079873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CN106535198B (zh) 频谱管理装置及方法、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CN111316733A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22009446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747247A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91328A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电子设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