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2403B -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2403B
CN113422403B CN202110585563.1A CN202110585563A CN113422403B CN 113422403 B CN113422403 B CN 113422403B CN 202110585563 A CN202110585563 A CN 202110585563A CN 113422403 B CN113422403 B CN 113422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battery
voltage
controll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55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2403A (zh
Inventor
曾奕彰
易龙强
许勇枝
苏先进
陈四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55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2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2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2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02J7/007186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obtained with the battery disconnected from the charge or discharge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池装置与变流装置电气耦合并构成供电系统,其包括若干彼此并联的电池组串,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电池模组、DC/DC变换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DC/DC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其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且高压侧与其他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并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在对应电池模组异常时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本发明的电池装置和供电系统,不仅在对电池进行维护、操作时具有较高的人员安全性,还将第二控制器与DC/DC变换器建立控制关系,使得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共用DC/DC变换器的开关,减少了开关数量,降低了电池装置的成本,适于对供电系统扩容。

Description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及应用电池供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UPS被广泛采用。在市电异常时,UPS通常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来保证对负载的不间断电能供应。而随着负载水平的提升,UPS的输出功率也需要随之提升,这就要求在电池供电状态下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也能对应匹配。
现有UPS中,电池组件通常由多个电池包构成,在需要扩容时一般也是通过串联更多的电池包或采用具有更多单体电池的电池包来实现。但由于UPS内部的DC/DC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不大,使得在扩容时需要串入较多的电池导致电池组件的输出电压较高,这对操作和维护电池组件的人员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或问题,提供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供电系统适于通过使用该电池装置实现扩容,且具有较好的人员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电池装置,用于与变流装置电气耦合;所述电池装置包括若干彼此并联且均连接所述变流装置的电池组串;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电池模组,其包括若干彼此串接的电芯单元;DC/DC变换器,其为双向DC/DC变换器;其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且高压侧与其他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并接;第一控制器,其根据所述变流装置的运行需求控制所述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第二控制器,其在对应电池模组异常时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
进一步的,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BMS管理单元,其包括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BMS管理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电池模组的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在电池模组异常时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以控制对应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将PWM信号的占空比调整为0以关闭对应DC/DC变换器。
进一步的,各电池组串的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并接于一公共端;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公共端的电压;各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公共端电压低于一第一阈值时,控制对应的DC/DC变换器工作于放电方向,以使各电池模组向变流装置放电;各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公共端电压高于一第二阈值时,控制对应的DC/DC变换器工作于充电方向,以使各电池模组受变流装置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BMS管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对应电池模组的电量;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在所述电池模组被充满时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电池模组的最大输出电压均低于65V;各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单元数量相同,每一电芯单元由两个彼此并联的单体电池构成,所述单体电池为锂电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供电系统,其包括:电池装置,其如前述技术方案所述;其DC/DC变换器被定义为第一DC/DC变换器,各第一DC/DC变换器用以实现对应电池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端间的电压变换;所述公共端构成所述电池装置的外连接端;变流装置,其具有电池端并包括直流母线、第二DC/DC变换器和第三控制器;所述电池端连接所述电池装置的外连接端;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且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和所述电池端并用以实现二者间的电压变换;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保持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变流装置还包括A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的直流侧均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AC/DC变换器的交流侧接入交流电源,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输出交流电;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其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装置的电压采集器被定义为第一电压采集器;所述变流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压采集器,其用于采集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以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其在直流母线电压低于一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放电方向;其在直流母线电压高于一第四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充电方向;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小于等于第四阈值。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供电系统如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保持开启;所述第三控制器获取直流母线电压;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其中,在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放电方向;在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充电方向;在直流母线电压处于所述第三阈值与第四阈值之间时,保持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所述第一控制器获取所述公共端电压;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公共端电压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公共端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开启且工作于放电方向;在所述公共端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开启且工作于充电方向;在所述公共端电压处于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保持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控制器获取对应电池模组的电量、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且在对应电池模组被充满、温度异常、电压异常或电流异常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池装置包括若干DC/DC变换器,每一DC/DC变换器均与对应的电池模组耦合以将电池模组的输出电压变换后并联输出,从而无需通过大幅提高电池模组的输出电压来对应用该电池装置的供电系统实现扩容。换言之,在电池模组本身输出较低电压的情况下,上述电池装置在工作时仍能保持一定的输出电压以满足供电系统的需求;而在需要维护时,由于电池模组的输出电压不高,则可以较为安全地对电池模组进行维护操作。因而,上述结构有效提高了电池装置在维护和操作时的人员安全性。
由于电池装置的每一电池组串均对应设有双向DC/DC变换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电池装置进一步设置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变流装置控制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和输出电压,第二控制器根据对应的电池模组是否异常来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从而使得这一电池组串退出电池组串的并联网络以防止电池模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传统电池包中BMS管理系统的作用。
换言之,本发明通过将第二控制器与DC/DC变换器建立控制关系,得以将传统BMS管理系统所具有的电池接入开关取消,并与新增的DC/DC变换器共用开关。也就是说,根据电池状态控制电池模组(组串)是否接入工作的第二控制器与根据变流装置运行需求来控制DC/DC变换器的第一控制器共用了该DC/DC变换器所具有的开关,从而减少了电池装置所需设置的开关数量,提高了开关利用率,降低了电池装置的成本,为应用该电池装置的供电系统扩容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2)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BMS管理单元,其与现有的BMS管理系统功能相近,区别仅在于未设置专用的电池接入开关,而是通过所包含的第二控制器来控制电池模组(组串)是否接入工作,在具有较少开关数量的基础上实现了BMS的完整功能。
(3)通过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以及将PWM信号的占空比调整为0以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可适用于大多数DC/DC变换器,应用广泛且技术也较为成熟。
(4)由于电池装置的每一电池模组均对应地增设了双向DC/DC变换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进一步将各第一控制器配置为仅根据各DC/DC变换器高压侧并接所形成的公共端的电压与预设阈值的简单对比就能控制对应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并匹配变流装置的运行需求。具体而言,其中缘由在于,由于电池装置与变流装置电气耦合以向其放电或受其充电,且电池装置通过公共端连接了该变流装置从而构成了上述的供电系统以对外供电,使得变流装置的运行需求可映射至该公共端电压,从而使得第一控制器仅根据公共端电压便可以获取变流装置的运行需求并对应的控制动作以匹配该运行需求。
换言之,本发明的电池装置在实际应用时,电池装置中DC/DC的控制可独立于变流装置的控制,不需要与变流装置通过工业控制总线建立直接通讯连接且赋之予复杂的控制算法,就能使得电池装置得以匹配供电系统的运行需求,这在电池装置内的DC/DC变换器数量较为庞大时,尤其适于降低电池装置实际应用时在通讯层面和控制层面的复杂度,并降低现场接线的困难度,从而为应用该电池装置的供电系统扩容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此外,设置电压采集器,可稳定采集公共端电压并传送至第一控制器,使得第一控制器能够获取公共端电压。
(5)通过BMS管理单元获取对应电池模组的电量,并将第二控制器配置为在电池模组被充满时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可以防止电池过充,尤其适用于锂电池。
(6)各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单元数量相同,可一定程度防止并联环流情况的发生。每一电池模组的最大输出电压均低于65V,保证了人员维护的安全性。电芯单元由两个彼此并联的单体电池构成,提高了电芯单元所能负荷的电流水平,从而提升了电池装置的放电性能。电芯单元由锂电池构成,换言之,电芯单元内的单体电池均为锂电池,寿命长且放电稳定。
(7)供电系统包括前述的电池装置和变流装置,变流装置接入该电池装置以使电池模组通过两级DC/DC连接到直流母线,在电池模组本身输出较低电压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电池装置在工作时具有一定的输出电压以满足供电系统的需求,人员可以较为安全地对电池模组进行维护操作,因而供电系统以电池装置作为物质基础,继承并实现了其全部优势,适于扩容。此外,电池装置接入变流装置的电池端,而非直流母线,无需对现有变流装置进行改造,通用性较好。
此外,由于电池装置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共用第一DC/DC变换器的开关,因而供电系统也继承了相应的优势。
不仅如此,本发明的供电系统在应用上述电池装置时,还对其中的变流装置进行了关键配置,即通过第三控制器在变流器工作时控制第二DC/DC变换器保持开启,使得适于反映变流装置运行需求的直流母线电压可通过第二DC/DC变换器传递至电池装置的公共端电压,保证了电池装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取到能映射变流装置运行需求的有效公共端电压,并通过第一控制器对第一DC/DC变换器进行有效控制来匹配变流装置的运行需求,进而保障了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行。
(8)变流装置内具有A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使得供电系统实质上构成了适于扩容的UPS电源,在电池供电状态下能够稳定地为负载供电。
(9)第三控制器通过第二电压采集器采集直流母线电压来控制第二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稳定性高。
(10)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前述供电系统所具有的物质基础上,以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作为电池装置的主控方,以第三控制器作为变流装置的主控方,通过第三控制器保持第二DC/DC变换器开启,以分别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第二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继承了前述电池装置和供电系统全部优势。
此外,该控制方法还进一步限定了当公共端电压处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保持各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不变,使得DC/DC变换器在应对公共点电压波动时的方向切换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提升了电池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该优势同理也适用于变流装置的控制。进一步的,通过获取各电池模组的电量、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在被充满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可以防止电池过充,尤其适用于锂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池装置的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供电系统的拓扑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装置10;电池模组11;第一DC/DC变换器12;第一控制器13;第一电压采集器14;BMS管理单元15;第二控制器151;变流装置20;AC/DC变换器21;DC/AC变换器22;第二DC/DC变换器23;第三控制器24;第二电压采集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连接”,可以包含直接连接也可以包含间接连接;如使用术语“耦合”,指的是两电气模块在连接后具有特定的电路功能。
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电池装置10,该电池装置10用于与变流装置20电气耦合以向其放电或受其充电。本实施例中,所述变流装置20为UPS电源系统中除去传统蓄电池的其他部分,即包括整流、逆变和升压等部分,其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详述。不言而喻的,本实施例的变流装置20接入所述电池装置10后,二者共同构成了UPS供电系统以提供不间断的电能供应。
参照图1并回到本实施例的电池装置10,其包括若干彼此并联且均连接所述变流装置20的电池组串。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电池模组11、第一DC/DC变换器12、第一控制器13和第二控制器151。
所述电池模组11包括若干彼此串接的电芯单元。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12为双向DC/DC变换器且与所述电池模组11对应连接。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12均包括若干可控开关,其可采用现有的变换器且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DC/DC电路拓扑。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12的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模组11,且且高压侧与其他第一DC/DC变换器12的高压侧并接一公共端并通过该公共端连接所述变流装置20,并用以实现对应电池模组11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端间的电压变换。换言之,在电池模组11放电时,经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升压且由所述公共端输出,公共端是各电池模组11、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共同输出端;在电池模组11充电时,输入到所述公共端的电能经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降压,公共端是各电池模组11、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共同输入端。
所述第一控制器13根据所述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控制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方向。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具体包含两种情况:其一是变流装置20供给不足,需要电池装置10配合共同供电;其二是变流装置20供给过剩,无需电池装置10配合共同供电。换言之,根据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第一控制器13可控制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于放电方向(即工作于升压模式)或充电方向(即工作于降压模式)。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术语体系中,“充电方向”和“放电方向”均针对的是电池模组11,即对于任何DC/DC变换器,“充电方向”均指的是电能由变流装置20流向电池装置10的方向,反之,“放电方向”均指的是电能由电池装置10流向变流装置20的方向。
所述第二控制器151在对应电池模组11异常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模组11异常具体可以为电池模组11过温、过压、过流等异常情况。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BMS管理系统对相应电池组件的状态进行监控,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151也可以通过类似于传统BMS管理系统的方式,与相应的传感器信号连接来获取电池模组11的异常信息。
可以看出,电池装置10包括若干第一DC/DC变换器12,每一第一DC/DC变换器12均与对应的电池模组11耦合以将电池模组11的输出电压变换后并联输出,从而无需通过大幅提高电池模组11的输出电压来对应用该电池装置10的供电系统实现扩容。换言之,在电池模组11本身输出较低电压的情况下,上述电池装置10在工作时仍能保持一定的输出电压以满足供电系统的需求;而在需要维护时,由于电池模组11的输出电压不高,则可以较为安全地对电池模组11进行维护操作。因而,上述结构有效提高了电池装置10在维护和操作时的人员安全性。
由于电池装置10的每一电池组串均对应设有双向DC/DC变换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电池装置10进一步设置有第一控制器13和第二控制器151,第一控制器13根据所述变流装置20控制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方向和输出电压,第二控制器151根据对应的电池模组11是否异常来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从而使得这一电池组串退出电池组串的并联网络以防止电池模组11进一步恶化,起到了传统电池包中BMS管理系统的作用。
换言之,本发明通过将第二控制器151与第一DC/DC变换器12建立控制关系,得以将传统BMS管理系统所具有的电池接入开关取消,并与新增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共用开关。也就是说,根据电池状态控制电池模组11(组串)是否接入工作的第二控制器151与根据变流装置20运行需求来控制第一DC/DC变换器12的第一控制器13共用了该第一DC/DC变换器12所具有的开关,从而减少了电池装置10所需设置的开关数量,提高了开关利用率,降低了电池装置10的成本,为应用该电池装置10的供电系统扩容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具体结构中,所述电池装置10的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BMS管理单元15,其包括所述第二控制器151。所述BMS管理单元15与现有的BMS管理系统功能相近,均用于检测对应电池模组11的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区别仅在于其未设置专用的电池接入开关,而是通过所包含的第二控制器151在电池模组11异常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从而控制电池模组11(组串)是否接入工作,因而在具有较少开关数量的基础上实现了BMS的完整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13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以控制对应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器151将PWM信号的占空比调整为0以关闭对应第一DC/DC变换器12,可适用于大多数DC/DC变换器,应用广泛且技术也较为成熟。由于采用PWM调制来控制DC/DC变换器已为现有技术手段,故本发明不再具体阐述其具体过程和原理。
优选的,所述电池装置10还包括第一电压采集器14,其设于所述公共端并用于采集所述公共端电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3在公共端电压低于一第一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工作于放电方向,以使对应的电池模组11向变流装置20放电;所述第一控制器13还在公共端电压高于一第二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工作于充电方向,以使对应的电池模组11受变流装置20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等于第二阈值,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控制器13根据所述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控制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具有一定差值,以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
由此可见,由于电池装置10的每一电池模组11均对应地增设了双向DC/DC变换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进一步将各第一控制器13配置为仅根据各第一DC/DC变换器12高压侧并接所形成的公共端的电压与预设阈值的简单对比就能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方向并匹配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具体而言,其中缘由在于,由于电池装置10与变流装置20电气耦合以向其放电或受其充电,且电池装置10通过公共端连接了该变流装置20从而构成了上述的供电系统以对外供电,使得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可映射至该公共端电压,从而使得第一控制器13仅根据公共端电压便可以获取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并对应的控制动作以匹配该运行需求。
换言之,本发明的电池装置10在实际应用时,电池装置10中第一DC/DC的控制可独立于变流装置20的控制,不需要与变流装置20通过工业控制总线建立直接通讯连接且赋之予复杂的控制算法,就能使得电池装置10得以匹配供电系统的运行需求,这在电池装置10内的第一DC/DC变换器12数量较为庞大时,尤其适于降低电池装置10实际应用时在通讯层面和控制层面的复杂度,并降低现场接线的困难度,从而为应用该电池装置10的供电系统扩容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此外,设置电压采集器,可稳定采集公共端电压并传送至第一控制器13,使得第一控制器13能够获取公共端电压。
优选的,所述BMS管理单元15还用于检测对应电池模组11的电量,所述第二控制器151还在所述电池模组11被充满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以防止电池过充,尤其适用于锂电池。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池模组11的最大输出电压均低于65V。各电池模组11内的电芯单元数量相同,每一电芯单元由两个彼此并联的单体电池构成,所述单体电池为锂电池。可以理解的,各所述电池模组11内的电芯单元数量相同,可一定程度防止并联环流情况的发生。每一电池模组11的最大输出电压均低于65V,保证了人员维护的安全性。电芯单元由两个彼此并联的单体电池构成,提高了电芯单元所能负荷的电流水平,从而提升了电池装置10的放电性能。电芯单元由锂电池构成,换言之,电芯单元内的单体电池均为锂电池,寿命长且放电稳定。
接下来参照图2,基于前述实施例所介绍的电池装置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供电系统,其包括所述电池装置10和所述变流装置20。
所述电池装置10所述电池装置10的公共端构成其外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气设备。
所述变流装置20具有电池端并包括直流母线、第二DC/DC变换器23和第三控制器24。所述电池端连接所述电池装置10的外连接端。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为双向DC/DC变换器且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和所述电池端并用以实现二者间的电压变换。所述第三控制器2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保持开启。
本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包括前述的电池装置10和变流装置20,变流装置20接入该电池装置10以使电池模组11通过两级DC/DC连接到直流母线,在电池模组11本身输出较低电压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电池装置10在工作时具有一定的输出电压以满足供电系统的需求,人员可以较为安全地对电池模组11进行维护操作,因而供电系统以电池装置10作为物质基础,继承并实现了其全部优势,适于扩容。此外,电池装置10接入变流装置20的电池端,而非直流母线,无需对现有变流装置20进行改造,通用性较好。
不仅如此,本发明的供电系统在应用上述电池装置10时,还对其中的变流装置20进行了关键配置,即通过第三控制器24在变流器工作时控制第二DC/DC变换器23保持开启,使得适于反映变流装置20运行需求的直流母线电压可通过第二DC/DC变换器23传递至电池装置10的公共端电压,保证了电池装置10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取到能映射变流装置20运行需求的有效公共端电压,并通过第一控制器13对第一DC/DC变换器12进行有效控制来匹配变流装置20的运行需求,进而保障了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行。
具体的,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变流装置20为UPS系统中除去传统蓄电池的其他部分,即该变流装置20还包括AC/DC变换器21和DC/AC变换器22。所述AC/DC变换器21和DC/AC变换器22的直流侧均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AC/DC变换器21的交流侧接入交流电源,所述DC/AC变换器22的交流侧输出交流电。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的高压侧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其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端。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流电源为市电。由于UPS系统中的整流、逆变等变换过程已为现有技术,故本发明不再对其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变流装置20还包括第二电压采集器25,其用于采集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所述第三控制器24为第三控制器24,其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25以获取直流母线电压。所述第三控制器24在直流母线电压低于一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工作于放电方向。所述第三控制器24还在直流母线电压高于一第四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工作于充电方向,所述第三阈值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本实施例中,第三阈值与第四阈值具有一定差值。因而,本实施例通过采集直流母线电压来控制第二DC/DC变换器23的工作方向,稳定性高。
接下来仍参照图2,基于前述实施例所介绍的供电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该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控制器24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保持开启。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的保持开启指的是在变流装置20的各常规工作情况下均保持开启,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变流装置20正常运行时,无论市电正常与否,无论电池装置10需要充电与否,第二DC/DC变换器23均保持开启。但不言而喻的,在系统发生较为严重的故障时,第二DC/DC变换器23仍可能被关闭。
所述第三控制器24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器24通过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25获取直流母线电压。
所述第三控制器24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的工作方向。具体而言,在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第三控制器24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工作于放电方向;在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第三控制器24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工作于充电方向;在直流母线电压处于所述第三阈值与第四阈值之间时,第三控制器24不进行控制动作,从而保持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23的工作方向。
所述第一控制器13获取所述公共端电压。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控制器13均通过所述第一电压采集器14来获取所述公共端电压。
所述第一控制器13根据所述公共端电压控制各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状态。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公共端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各第一控制器13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开启且工作于放电方向。在所述公共端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各第一控制器13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开启且工作于充电方向。在所述公共端电压处于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各第一控制器13不进行控制动作,从而保持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器151获取对应电池模组11的电量、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且在对应电池模组11被充满、温度异常、电压异常或电流异常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
本实施例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前述供电系统所具有的物质基础上,以第一控制器13和第三控制器24分别作为电池装置10和变流装置20的主控方,通过第三控制器24保持第二DC/DC变换器23开启,分别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状态和第二DC/DC变换器23的工作方向,继承了前述电池装置10和供电系统全部优势。
此外,该控制方法还进一步限定了当公共端电压处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保持各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状态不变,使得DC/DC变换器在应对公共点电压波动时的方向切换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提升了电池装置10工作时的稳定性,该优势同理也适用于变流装置20的控制。进一步的,通过获取各电池模组11的电量、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在被充满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可以防止电池过充,尤其适用于锂电池。
最后,以一个典型过程来示例性地介绍本实施例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优选结构、方法及优势产生更为清晰的理解。
在市电正常且电池装置10的各电池模组11均被充满时,电池装置10内的第一DC/DC变换器12被关闭,变流装置20内的第二DC/DC变换器23开启并工作于充电方向,以保证直流母线电压可以通过第二DC/DC变换器23映射到所述公共端。
在市电掉电时,变流装置20的AC/DC变换器21不工作,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快速且大幅下降,此时,第三控制器24控制第二DC/DC变换器23切换到放电方向,以试图通过一定程度的自调节来抬升直流母线电压。但由于此时发生的是市电掉电,而非市电的常规波动,因而直流母线电压的降低能够映射到公共端电压的下降,当公共端电压下降至第一阈值之下时,各第一控制器13便开启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并使其工作于放电方向,电池装置10开始为变流装置20提供电能以向其放电。
在市电恢复时,变流装置20的AC/DC变换器21得以重新工作,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快速且大幅抬升,此时,第三控制器24控制第二DC/DC变换器23切换到充电方向以使得公共端电压也对应抬升,当公共端电压抬升至第二阈值之上时,各第一控制器13便切换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并使其工作于充电方向,电池装置10开始接受变流装置20提供的电能以受其充电,直至对应的电池模组11充满电,各第二控制器151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从而回到市电正常且电池装置10的各电池模组11均被充满的情况。
不严而言的,在任何情况下,当电池模组11发生异常时,第二控制器151均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12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可以理解的,无论是在电池装置10的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抑或是在各第一DC/DC变换器12未被开启的情况下,在公共端电压处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第一控制器13均不进行对应控制,以保持各第一DC/DC变换器12的工作状态。此外,在电池装置10对变流装置20放电的过程中,由于负载功率波动而导致的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电池装置10也同样通过对应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增加或降低输出功率,从而匹配变流装置20更多的运行需求。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装置和变流装置;
电池装置用于与变流装置电气耦合;所述电池装置包括若干彼此并联且均连接所述变流装置的电池组串;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电池模组、DC/DC变换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彼此串接的电芯单元;DC/DC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其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且高压侧与其他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并接;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变流装置的运行需求控制所述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第二控制器在对应电池模组异常时关闭对应的DC/DC变换器;其DC/DC变换器被定义为第一DC/DC变换器,各电池组串的第一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并接于一公共端,各第一DC/DC变换器用以实现对应电池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端间的电压变换;所述公共端构成所述电池装置的外连接端;每一所述电池模组的最大输出电压均低于65V;
变流装置具有电池端并包括直流母线、第二DC/DC变换器和第三控制器;所述电池端连接所述电池装置的外连接端;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且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和所述电池端并用以实现二者间的电压变换;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保持开启;
所述变流装置还包括A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
所述A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的直流侧均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AC/DC变换器的交流侧接入交流电源,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输出交流电;
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高压侧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其低压侧连接所述电池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的电压采集器被定义为第一电压采集器;
所述变流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压采集器,其用于采集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
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以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其在直流母线电压低于一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放电方向;其在直流母线电压高于一第四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充电方向;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小于等于第四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电池组串均包括BMS管理单元,其包括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BMS管理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电池模组的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在电池模组异常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以控制对应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将PWM信号的占空比调整为0以关闭对应第一DC/DC变换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公共端的电压;各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公共端电压低于一第一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工作于放电方向,以使对应的电池模组向变流装置放电;各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公共端电压高于一第二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工作于充电方向,以使对应的电池模组受变流装置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管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对应电池模组的电量;
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在所述电池模组被充满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单元数量相同,每一电芯单元由两个彼此并联的单体电池构成,所述单体电池为锂电池。
8.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保持开启;
所述第三控制器获取直流母线电压;
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其中,在直流母线电压低于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放电方向;在直流母线电压高于第四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工作于充电方向;在直流母线电压处于所述第三阈值与第四阈值之间时,保持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向;
所述第一控制器获取所述公共端电压;
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公共端电压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公共端电压低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开启且工作于放电方向;在所述公共端电压高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开启且工作于充电方向;在所述公共端电压处于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保持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器获取对应电池模组的电量、温度、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且在对应电池模组被充满、温度异常、电压异常或电流异常时,关闭对应的第一DC/DC变换器。
CN202110585563.1A 2021-05-27 2021-05-27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422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5563.1A CN113422403B (zh) 2021-05-27 2021-05-27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5563.1A CN113422403B (zh) 2021-05-27 2021-05-27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403A CN113422403A (zh) 2021-09-21
CN113422403B true CN113422403B (zh) 2023-10-27

Family

ID=7771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5563.1A Active CN113422403B (zh) 2021-05-27 2021-05-27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240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25720A1 (en) * 2015-04-01 2016-10-01 Isolated Parallel Inc. Direct current isolated-parallel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9066964A (zh) * 2018-08-29 2018-12-21 微控物理储能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飞轮储能与在线式高频双变换ups集成系统、控制方法
CN209375234U (zh) * 2018-12-19 2019-09-10 上海欧控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不间断电源
CN110601272A (zh) * 2019-10-28 2019-12-20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2231161U (zh) * 2020-06-25 2020-12-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供电系统和数据中心
CN112234702A (zh) * 2020-09-30 2021-01-15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源装置及up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25720A1 (en) * 2015-04-01 2016-10-01 Isolated Parallel Inc. Direct current isolated-parallel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9066964A (zh) * 2018-08-29 2018-12-21 微控物理储能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飞轮储能与在线式高频双变换ups集成系统、控制方法
CN209375234U (zh) * 2018-12-19 2019-09-10 上海欧控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不间断电源
CN110601272A (zh) * 2019-10-28 2019-12-20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2231161U (zh) * 2020-06-25 2020-12-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供电系统和数据中心
CN112234702A (zh) * 2020-09-30 2021-01-15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源装置及u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403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4214B1 (ko) 계통 연계형 전력 저장 시스템 및 전력 저장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US11462933B2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1953016B (zh) 一种移动式多能源微电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786455B (zh) 一种用于ups的正负锂电池并机系统
WO2023124502A1 (zh) 一种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682626A (zh) 适用于储能柜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0539668B (zh) 一种动车组应急牵引系统
US11689117B2 (en) Power system with an add-on power module
CN112803085B (zh) 智慧电池
CN104882936A (zh)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CN113422403B (zh) 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CN113422421B (zh) 一种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CN215772577U (zh) 供电系统
CN212162838U (zh) 电池均衡管理电路
CN113422402B (zh) 电池装置及其供电系统
CN113328490A (zh) 供电系统
WO2019073652A1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CN204761067U (zh)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JP4177710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WO2013005804A1 (ja) 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CN110932333A (zh) 一种配电系统
RU2766312C1 (ru) Самодиагностируемая система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бесперебойного питания бортовой аппаратуры
CN221467398U (zh) Dc-dc自增压电路及直流供电系统
CN221263373U (zh) 设有基本电池组和增压电池组的直流供电系统
CN113437791B (zh) 一种光伏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