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1911B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1911B
CN113421911B CN202110712949.4A CN202110712949A CN113421911B CN 113421911 B CN113421911 B CN 113421911B CN 202110712949 A CN202110712949 A CN 202110712949A CN 113421911 B CN113421911 B CN 113421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29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1911A (zh
Inventor
谷朋浩
蔡宝鸣
张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29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1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1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1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1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1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ucture Of Receiv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背膜,基板,基板的一侧具有背板电路层,背板电路层位于基板远离背膜的一侧,基板具有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周边区内具有电路走线结构,其中,背膜上设置有天线组件,天线组件具有天线走线层,天线走线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周边区内。由此,可获得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逐渐成为屏幕的首选,其具有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保证屏幕具有一定柔性与可适应性。随着柔性显示屏幕的发展,人们对集成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对显示装置屏占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曲面屏往往需要弯曲到90°甚至更大的钝角来扩大显示面积,从而进一步压缩中框空间,使得中框上不再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天线组件的设置。
因此,目前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的发现而做出的:
曲面屏的发展使得显示装置的屏幕区域越来越大,曲面屏的边缘区域弧度可以做到 90°及以上,进而覆盖整个边缘区域以获得更大显示面积,发明人发现,为了满足屏幕边缘区域弧度越来越大的需求,显示装置的中框边缘需要变得更小或者中框需要整体内缩以进行内部支撑,从而将屏幕区域进一步扩大。部分天线组件可通过中框集成的方式进行设置,但是随着中框变小或内缩后,中框上可用于集成天线组件的区域变得极小,无法再在中框上进行天线组件的集成。
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膜,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背板电路层,所述背板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背膜的一侧,所述基板具有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内具有电路走线结构,其中,所述背膜上设置有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具有天线走线层,所述天线走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由此,可获得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背膜胶层,所述背膜胶层位于所述背膜的一侧,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电路层远离所述背膜胶层的一侧,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背板电路层的一侧,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盖板在和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对应处具有盖板油墨层。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功能天线和通信天线中的至少之一。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背膜远离背膜胶层的一侧,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背膜通过支撑件胶层相连。由此,可通过支撑件的设置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天线组件,包括:基膜,所述基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所述基膜具有外延区,所述外延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天线走线层,所述天线走线层位于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天线走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和所述外延区内,所述天线走线层包括:天线走线,所述天线走线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周边区内,所述第二端均位于所述外延区内,桥连电极,所述桥连电极将所述天线走线的所述第一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的第一端电连接。由此,可获得便于设置在显示模组上的天线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桥连电极与所述天线走线层位于所述基膜的同侧,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天线走线层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桥连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通孔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桥连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并覆盖所述桥连电极。由此,可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设置提高天线组件的使用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桥连电极与所述天线走线层位于所述基膜的异侧,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天线走线层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桥连电极通过贯穿所述基膜的通孔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桥连电极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并覆盖所述桥连电极。由此,可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设置提高天线组件的使用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离型膜,所述天线组件的最外侧均具有所述离型膜,基膜胶层,所述基膜胶层位于所述基膜和所述离型膜之间并位于远离所述天线走线层的一侧。由此,可通过离型膜和基膜胶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将天线组件设置在显示模组上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并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天线组件位于所述背膜远离背膜胶层的一侧,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背膜之间通过框胶层相连,所述天线组件远离所述背膜的一侧具有导磁材料层。由此,可较为简便地获得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所述框胶层以及所述导磁材料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支撑件胶层的厚度之和一致。由此,可提高显示模组的表面平整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盖板为曲面盖板,所述天线组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由此,可提高显示模组的天线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天线走线层和所述电路走线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无重叠区域,且所述电路走线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天线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主体和导磁材料区,所述导磁材料区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围,所述导磁材料区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天线走线层的面积。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天线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主体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天线组件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5mm。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天线性能。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前面所述的显示模组,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中远离盖板的一侧,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显示模组的盖板通过粘接物相连,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主板及电池,所述显示模组的天线组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由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全部特征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言子,该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和较优的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膜;101:天线走线层;1011:第一部;1012:第二部;102:桥连电极;103:第一绝缘层;104:第二绝缘层;105:基膜胶层;106:离型膜;200:背膜;210:背膜胶层;300:基板:301:电路走线结构;400:发光功能层;500:功能层;600:盖板;601:盖板油墨层;700:支撑件;701:导磁材料区;702:支撑件主体;710:支撑件胶层;111:框胶层;112:导磁材料层;113:支撑件粘接物;800:中框;801:粘接物;810:主板; 811:焊盘;820:电池;900:后盖;1000:天线组件;2000:衬底;2100:绝缘无机层; 2200:有机平坦层;2300:像素定义层;2410:阳极;2420:薄膜晶体管;2430:阴极; 2500:封装膜层;3011:GOA电路;3012:VSS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参考图1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膜200,基板300,基板300的一侧具有背板电路层(图中未示出),背板电路层位于基板300远离背膜200的一侧,基板300具有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图中未示出),周边区内具有电路走线结构301,其中,背膜300上设置有天线组件1000,天线组件1000 具有天线走线层,天线走线层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位于周边区内。由此,可获得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显示模组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7,显示模组可进一步包括:背膜胶层210,背膜胶层210位于背膜200的一侧,发光功能层400,发光功能层400位于背板电路层远离背膜胶层210的一侧,功能层500,功能层500位于发光功能层400远离背板电路层的一侧,盖板600,盖板600位于功能层500远离发光功能层的一侧,盖板600在和基板300的周边区对应处具有盖板油墨层601,本发明通过将天线组件设计在盖板油墨层下方的对应区域内,解决了显示装置的屏幕显示区扩大后导致的中框缩小,无法进行天线设计的问题,并且通过对于背膜的有效利用,在不增加显示模组结构厚度和不影响显示模组显示性能的前提下,将天线功能集成在了显示模组的内部,令显示模组在具有较好显示性能的同时也具有了较优的天线功能,并且,由于天线组件设置在周边区而且在位于发光功能层的背面,形成天线组件的金属材料可以选择低方阻的金属材料,进一步降低天线组件的制备成本。通过直接将天线组件做在了显示模组的边框位置处,即实现了更大屏幕区,又获得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由于采用显示模组集成天线功能,相比基板集成,省去了对于透过率/干扰/金属材料选择电阻等问题。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首先对该显示模组可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原理进行简单说明:
随着全面屏发展,曲面需要弯曲到90°甚至更大的钝角来扩大显示面积,导致中框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使得原先可以在中框上的设计天线组件的空间极度缩小。发明人发现,显示模组盖板油墨层下方的对应区域为净空区,因此可以在盖板油墨层下方的对应区域进行天线的设计,解决了屏幕显示区扩大后导致的中框缩小,无法进行天线设计的问题。具体地,发明人将天线组件集成在背膜一侧,利用背膜边缘处(投影对应电路走线结构)进行天线组件的设置,设置在背膜上的天线组件可以穿透显示模组上的非金属层区,实现电磁信号交互的作用。例如,可以将本发明提出的天线组件直接贴合在背膜靠近支撑件一侧的边缘区域,可以令天线组件实现电磁信号交互。
总的来说,在本申请中,发明人通过将天线组件设置在显示模组的背膜上,获得了具有较好辐射性能,制作成本较低的具备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便于后续将该显示模组设置在显示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本发明中,“背膜上设置有天线组件”应做广义理解,即天线组件可以和背膜是同层设置的,例如如图7中所示出的。或者,参考图8中所示出的,天线组件1000也可以通过框胶层111设置在背膜的一侧。天线组件1000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天线组件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赘述。例如,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去除前述的天线组件中基膜的显示区,并将其设置在背膜上的方式设置,或者,前述的天线组件中的基膜在显示模组中可以作为背膜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背膜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背膜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至少之一。由此,即可将前述的天线组件直接集成在背膜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路走线结构的组成不受特别限制,例如电路走线结构可以包括像素驱动走线和边缘驱动走线,其中,形成像素驱动走线的材料可以为钼,形成边缘驱动走线的材料可以为铝。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功能层的组成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功能层可包括封装膜层,以及偏光层或触控膜层中的至少之一,具体地,当功能膜层仅包括封装膜层时,功能层可以起到封装效果,防止外界水氧进入显示装置内部;当功能层包括封装膜层、触控膜层和偏光层时,偏光层可位于功能层中靠近盖板的一侧,封装膜层和触控膜层可以同层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偏光层的设置方式和位置均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偏光层可以为偏光片,偏光片可以设置在直接集成在盖板上,也可以通过粘接层与盖板相粘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封装膜层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封装膜层可以为具有多层结构的无机封装层,具体地,封装膜层可以为具有氮氧化硅\亚克力\氮化硅三层结构的无机封装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天线组件的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天线组件可以包括功能天线和通信天线中的至少之一。具体地,功能天线可以包括NFC、无线充电中的至少之一,通信天线可以为4G、5G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8,显示模组可以进一步包括:支撑件700,支撑件 700位于背膜200远离背膜胶层210的一侧,支撑件700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内,支撑件700与背膜200通过支撑件胶层710相连。通过支撑件的设置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支撑件胶层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支撑件胶层的材料可以为丙烯酸酯、泡胶棉中的至少之一。具体地,形成支撑件胶层的材料可以为三层材料,其中第一层为聚丙烯酸,第二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乙烯,第三层为聚丙烯酸,由此可令支撑件胶层实现双向黏附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参考图8,天线组件也可以是集成于背膜200远离基板300的一侧的,例如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胶层等结构固定在背膜200的一侧。此时的天线组件可以是具有可自支撑的膜层,由此便于天线组件的运输和贴装,具体地可以在该显示模组完成背膜200朝向发光功能层400一侧的结构的制备之后,对天线组件进行切割以及贴装而组装在例如图8所示出的位置中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4(天线组件的俯视图),上述可自支撑的天线组件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天线组件可包括:基膜100,基膜100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周边区内,基膜100具有外延区,外延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周边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天线走线层101,天线走线层101位于基膜100的一侧,天线走线层101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周边区和外延区内,天线走线层101包括:天线走线,天线走线具有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图1中未示出,参考图4),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周边区内,第二端均位于外延区内,桥连电极102,桥连电极102将天线走线的第一部1011的第一端与第二部1012的第一端电连接。通过将显示模组的背膜上的基材层作为天线组件的基膜,并将天线走线层和桥连电极集成在基膜(即背膜)上,可较为简便地获得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当将显示模组内部的背膜作为上述的基膜时,即可将具有通信功能的天线集成在背膜上,进而获得一种具有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并且当在背膜上进行上述天线走线层及桥连电极的设置时,可以在将背膜装配显示模组内部之先前对天线组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天线功能进行调试,由此可进一步减少材料的损耗,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获得具有良好天线功能的显示模组。此外,位于外延区内的天线走线层可以在显示装置的后续装配过程中与主板相连,从而实现天线功能。并且,该天线组件的基膜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因此可以和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区和周边区对应,令天线走线层在装配于显示模组中时,位于周边区的位置,从而可以简便的获得集成有天线组件的显示模组,进而可以解决大曲面屏中框内缩而导致的缺乏天线设置空间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天线走线层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天线走线层的材料可以为铜、银、铝中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基膜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基膜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桥连电极与天线走线层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2,桥连电极102可以与天线走线层101位于基膜100的同一侧,此时,天线组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103和第二绝缘层104,第一绝缘层103位于天线走线层101远离基膜100的一侧,桥连电极102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103的通孔与天线走线层101的两个第一端相连,第二绝缘层104位于桥连电极102远离第一绝缘层103的一侧并覆盖桥连电极102。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设置可保证桥连电极与天线走线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外界电场对于天线组件的干扰,并且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设置,可便于在天线走线层和桥连电极上形成较为平坦的表面,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装配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桥连电极与天线走线层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5,桥连电极102与天线走线层101可位于基膜100的异侧,此时,天线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103和第二绝缘层104,第一绝缘层103位于天线走线层101远离基膜100 的一侧,桥连电极102通过贯穿基膜100的通孔与天线走线层10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绝缘层104位于桥连电极102远离基膜100的一侧并覆盖桥连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设置可保证桥连电极与天线走线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外界电场对于天线组件的干扰,并且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设置,可便于在天线走线层和桥连电极上形成较为平坦的表面,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装配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有机绝缘胶,具体地,有机绝缘胶可以包括亚力克或OCA胶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丙烯酸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天线组件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参考图3和图5,天线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离型膜106,其中,天线组件的最外侧均可具有离型膜106,基膜胶层105,基膜胶层105位于基膜100和离型膜106之间并位于远离天线走线层101的一侧。通过离型膜的设置可便于在天线组件的主体结构制备完成后进行后续的转移操作,对天线组件的主体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基膜胶层的设置,可便于后续将天线组件设置在显示模组内部,可以理解的是,基膜胶层可以直接设置在天线组件上,再将天线组件粘接到显示模组内部对应的位置处,也先将基膜胶层设置在显示模组内部对应粘接天线组件的位置处,再将天线组件粘贴到对应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天线走线层和桥连电极在基膜上的设置方式不受特别限制,具体地,参考图4,当天线走线层101和桥连电极102均设置基膜100的同侧时,天线走线层101的第一部1011在基膜上的正投影和第二部1012的在基膜上的正投影之间无重叠区域,且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的形状被配置为可令电信号自第一部1011的第二端或第二部1012的第二端一侧流经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并在周边区形成至少的两周环形回路,且至少两周环形回路中相同位置处的电信号的流动方向相平行(如图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其中第一部1011的形状可以形成两周回路;类似地,参考图6中的a和b,当天线走线层101和桥连电极102设置基膜100的异侧时,天线走线层101的第一部1011 在基膜上的正投影和第二部1012的在基膜上的正投影之间无重叠区域,且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的形状被配置为可令电信号自第一部1011的第二端或第二部1012的第二端一侧流经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并在周边区形成至少的两周环形回路,且至少两周环形回路中相同位置处的电信号的流动方向相平行(如图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其中第一部1011的形状可以形成1.75周的回路,第二部1012的形状可以形成0.25周的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的形状在周边区形成环形回路数不受特别限制,具体地,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的形状在周边区形成环形回路数应不小于2周。当第一部1011和第二部1012的形状在周边区形成环形回路数小于两周,天线的电感量过低,天线功能较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天线组件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8,天线组件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位于周边区内并环绕显示区,天线组件位于背膜200远离背膜胶层210的一侧,天线组件与背膜200之间通过框胶层111相连,天线组件远离背膜210 的一侧具有导磁材料层112。具体地,天线组件可以为薄膜天线或箔带天线。通过采用框贴天线组件的方式,可以满足更多厚度及不同功能化定制需求,进而获得具有更为优异天线功能的天线组件。当采用环背膜周边区框贴天线组件的方式时,既可以采用由柔性线路板形成的天线组件,也可以采用前述的由基膜、天线走线层以及桥连电极形成的天线组件,只需要在粘贴前对基膜显示区对应位置内的基膜结构进行去除即可。
需要特别说明是,参考图8,当采用在背膜200的边缘区域框贴的方式进行天线组件 1000的设置时,支撑件700的面积应小于背膜200的面积。在将天线组件1000框贴在背膜200的边缘区域后,天线组件1000与支撑件700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等于零,当天线组件1000与支撑件700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即天线组件1000与支撑件7000之间存在间隙时,可通过填充支撑件粘接物113的方式将该间隙填满,以进一步固定天线组件和支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8,天线组件1000、框胶层111以及导磁材料层112 的厚度之和,与支撑件700和支撑件胶层710的厚度之和可以一致。由此,可使两者的厚度接近,获得近似平坦的表面,便于后续进行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其它结构的设置和装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盖板的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11,盖板600可以为曲面盖板,其中,天线组件的设置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天线组件1000在基板 300上的正投影应位于周边区内。盖板600在和基板300的周边区对应处具有盖板油墨层 601,在盖板油墨层601向下的对应区域内,仅包含电路走线结构301,即仅具有很少的金属膜层,因此天线组件1000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可位于周边区内,即在盖板油墨层601 向下的对应区域内可进行天线组件的集成,且将天线组件集成在盖板上,工序极为复杂,而且不便于进行天线组件的功能调试,故可将天线组件集成在背膜上,通过较为简单的制作工艺获得天线组件,而且背膜与盖板油墨层在周边区内对应的间隔结构均不具有金属或极少金属,对天线辐射性能损失极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9,天线走线层和电路走线结构301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即天线组件与电路走线结构301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 a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天线走线层和电路走线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可以无重叠区域,即a不小于零,且电路走线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位于靠近显示区一侧。由此,既可以使得天线组件的信号发射不受干扰,也无需对电路走线结构的原有设计位置进行改动,简化了显示模组的制作流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支撑件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9,支撑件可以包括支撑件主体702和导磁材料区701,其中,导磁材料区701位于支撑件的外围,导磁材料区701的面积可不小于天线走线层的面积,由此,可通过导磁材料区的设置对天线组件起到吸磁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天线组件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支撑件的设置方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将支撑件进行接地,由此,可利用集成在背膜上的天线组件的天线走线层作为正极,由接地的支撑件作为接地电极,即负极,从而形成天线辐射微带天线,令上述天线组件进一步具有通信天线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支撑件的方向上,支撑件与天线走线层之间的距离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支撑件与天线走线层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00-200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支撑件主体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支撑件主体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复合材料,具体地,形成支撑件主体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钢箔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导磁材料区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形成导磁材料区的材料可以为高磁导率材料,具体地,形成导磁材料区的材料可以为非晶、纳米晶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9,支撑件700在基板3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天线组件1000在基板300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b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支撑件主体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天线组件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b的范围可以为0-5mm。当支撑件主体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天线组件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0mm时,导磁材料区与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天线组件在基板上正投影相重合,导磁材料区的吸磁导向效果较差,当支撑件主体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天线组件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5mm时,导磁材料区的吸磁导向效果较好,但支撑件整体宽度过宽,不利于扩大盖板边缘区域的显示面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显示模组还可以具有以下结构:参考图10,支撑件为可以分段设计,包括支撑件主体702和导磁材料区702,支撑件胶层710位于支撑件的一侧;桥连电极102与天线走线层101可位于基膜(在显示模组中可直接将背膜作为基膜进行天线组件的集成,即该处的基膜可以为背膜200)的异侧,此时,天线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103和第二绝缘层104,第一绝缘层103位于天线走线层101远离背膜200的一侧,桥连电极102通过贯穿背膜200的通孔与天线走线层10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绝缘层104位于桥连电极102远离背膜200的一侧并覆盖桥连电极,其中,第一绝缘层103通过支撑件胶层710与支撑件相连;基膜胶层105(即背膜胶层)位于第二绝缘层 104远离背膜200的一侧,衬底2000通过基膜胶层105与天线组件相连。衬底2000远离背膜200的一侧具有绝缘无极层2100,其中,绝缘无机层2100在周边区对应位置处为栅状设计,在显示区对应位置处,绝缘无机层2100远离衬底2000的一侧具有GOA电路(栅极电路)3011和VSS电路(源极电路)3012,在GOA电路和VSS电路远离绝缘无机层2100 的一侧具有有机平坦层2200,在有机平坦层2200远离绝缘无机层2100的一侧具有阳极 2410,阴极2430和薄膜晶体管2420,阳极2410和阴极2430可通过薄膜晶体管2420电连接,封装膜层2500覆盖位于绝缘无机层上的阳极、阴极、薄膜晶体管以及有机平坦层暴露的表面,其中图10中所示出的a即为图9中所示出的天线组件与电路走线结构301在基板 3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a,图10中所示出的b即为图9中所示出的支撑件700在基板 3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天线组件1000在基板300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b。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参考图1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显示模组为前述的显示模组,中框800,中框800位于显示模组中远离盖板600的一侧,后盖900,后盖900与显示模组的盖板600通过粘接物801相连,后盖900朝向中框800的一侧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具有主板810及电池820,显示模组的天线组件1000与主板电连接。由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全部特征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而言之,该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和较优的天线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主板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参考图12,主板810上可具有焊盘811,位于天线组件1000的外延区上的天线走线层与焊盘811电连接,由此可通过焊盘811将天线组件1000的电感信号传输至主板上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膜,
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背板电路层,所述背板电路层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背膜的一侧,所述基板具有显示区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内具有电路走线结构,
其中,所述背膜上设置有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具有天线走线层,所述天线走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背膜远离背膜胶层的一侧,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背膜通过支撑件胶层相连,
所述天线组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并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天线组件位于所述背膜远离背膜胶层的一侧,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背膜之间通过框胶层相连,所述天线组件远离所述背膜的一侧具有导磁材料层,
所述天线组件、所述框胶层以及所述导磁材料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支撑件胶层的厚度之和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背膜胶层,所述背膜胶层位于所述背膜的一侧,
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电路层远离所述背膜胶层的一侧,
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背板电路层的一侧,
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盖板在和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对应处具有盖板油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功能天线和通信天线中的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基膜,所述基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所述基膜具有外延区,所述外延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天线走线层,所述天线走线层位于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天线走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和所述外延区内,所述天线走线层包括:天线走线,所述天线走线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周边区内,所述第二端均位于所述外延区内,
桥连电极,所述桥连电极将所述天线走线的所述第一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的第一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连电极与所述天线走线层位于所述基膜的同侧,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天线走线层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桥连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通孔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桥连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并覆盖所述桥连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连电极与所述天线走线层位于所述基膜的异侧,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天线走线层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桥连电极通过贯穿所述基膜的通孔与所述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桥连电极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并覆盖所述桥连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离型膜,所述天线组件的最外侧均具有所述离型膜,
基膜胶层,所述基膜胶层位于所述基膜和所述离型膜之间并位于远离所述天线走线层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曲面盖板,所述天线组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周边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走线层和所述电路走线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无重叠区域,且所述电路走线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主体和导磁材料区,所述导磁材料区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围,所述导磁材料区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天线走线层的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主体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天线组件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5mm。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中远离盖板的一侧,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显示模组的盖板通过粘接物相连,
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主板及电池,
所述显示模组的天线组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CN202110712949.4A 2021-06-25 2021-06-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21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949.4A CN113421911B (zh) 2021-06-25 2021-06-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949.4A CN113421911B (zh) 2021-06-25 2021-06-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1911A CN113421911A (zh) 2021-09-21
CN113421911B true CN113421911B (zh) 2023-08-29

Family

ID=77717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2949.4A Active CN113421911B (zh) 2021-06-25 2021-06-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191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671188U (zh) * 2019-10-30 2020-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585005A (zh) * 2019-04-25 2020-08-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且用于无线通信的显示装置结构
CN112201677A (zh) * 2020-09-27 2021-0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35528A (zh) * 2020-12-18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33997B1 (ko) * 2019-07-12 2024-02-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005A (zh) * 2019-04-25 2020-08-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且用于无线通信的显示装置结构
CN210671188U (zh) * 2019-10-30 2020-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201677A (zh) * 2020-09-27 2021-0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35528A (zh) * 2020-12-18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1911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9795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9506771A (ja) Nfc通信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US20190278130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663550B1 (ko)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10004101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Display Panel
KR20200021582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3516924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667428B (zh) 显示装置
CN113161373A (zh) 一种驱动背板、其制作方法及发光基板
CN113067141A (zh) 一种薄膜天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028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68419A1 (zh)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342191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2041056A1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050506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Borderless Displays
CN113130610A (zh)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09376124U (zh) 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US20200356142A1 (en) Flexible display,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23124146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162316U (zh) 散热绝缘胶带、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2837623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048342A1 (zh) 电子设备
CN112272445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47550A1 (zh) 触控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4566791A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