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1898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1898B
CN113421898B CN202110646634.4A CN202110646634A CN113421898B CN 113421898 B CN113421898 B CN 113421898B CN 202110646634 A CN202110646634 A CN 202110646634A CN 113421898 B CN113421898 B CN 113421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curved
opening
display module
function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66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1898A (zh
Inventor
张允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66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189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5215 priority patent/WO20222572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1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1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1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1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中框;主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主显示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连接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四周,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通过在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第一开口,避免高斯曲面受到应力产生褶皱,同时利用第一开口设置功能元件,充分利用空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变化及移动终端产品的发展,人们逐渐追求具有圆润曲线的手机终端外观,由此发展出双面曲显示技术。随着双曲面技术日趋完善,又衍生出弧线更加优美、差异化外观、屏占比更大的四面曲屏。
然而,在四曲面屏中,四个圆角区域为高斯三维曲面区。贴合于高斯三维曲面区的曲面屏受到三个方向的力,容易发生褶皱、气泡等现象。已知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将四曲面屏中的高斯曲面“截掉”,使其不存在高斯面。但高斯面被截去之后,会降低四曲面屏的屏占比,在俯视时,四个圆角区域显示图像缺失,四曲面屏的空间利用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中框;
主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主显示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连接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四周,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
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元件包括摄像头、按键、扬声器、传感器中的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辅助显示模组,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覆盖所述功能元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显示模组中开设有通孔,所述功能元件包括功能部,所述通孔用于暴露所述功能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可拆卸或者可翻开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元件可收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可拆卸或者可翻开地覆盖所述功能元件,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覆盖所述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下时,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远离所述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从所述第一开口内伸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显示区还包括第三曲面显示区和第四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和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所述功能元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中均设置有辅助显示模组,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中均设置有所述功能元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发光层,所述衬底包括曲面,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曲面上,所述发光层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层具有与所述曲面相匹配的弯曲表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中框;主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主显示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连接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四周,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通过在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第一开口,避免高斯曲面受到应力产生褶皱,同时利用第一开口设置功能元件,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通过在相邻两个子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开口,并设置辅助显示模组,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主显示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4(a)为第一开口中的功能元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b)为第二开口中的功能元件的示意图;图4(c)为第三开口中的功能元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辅助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三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中框、主显示模组和功能元件。主显示模组设置于中框上。主显示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曲面显示区连接于主显示区的四周。曲面显示区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第一曲面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曲面显示区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曲面显示区与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功能元件设置于中框上。功能元件位于第一开口中。
本申请的显示装的通过在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第一开口,避免高斯曲面受到应力产生褶皱,同时利用第一开口设置功能元件,充分利用空间。并且,主显示模组和功能元件均设置于中框上,通过中框进行支撑。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功能元件设置于边框上,能够起到缩窄边框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等中的任一种。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显示装置100包括中框10、主显示模组20以及功能元件30。主显示模组20以及功能元件30均设置于中框10上。
显示装置100通常包括前壳(未图示)、后盖(未图示)以及位于前壳和后盖之间的中框10。中框10上可以设置按键,或者开设扬声器孔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框10的在俯视时的形状为圆角矩形。中框10包括底壁11和围绕底壁11设置的侧壁12。底壁11和侧壁12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显示装置100的零部件。主显示模组20中框10的相邻两个侧壁12的交界处形成为圆角。在中框10的四个圆角处,相邻两个侧壁12之间各开设有一个挖槽10a。挖槽10a用于设置功能元件30。中框1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主显示模组20覆盖在中框10上。主显示模组20可以覆盖中框10的一部分侧壁12。主显示模组20为柔性显示模组。主显示模组20可以为主动发光型显示模组,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模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模组、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PMOLED)显示模组、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显示模组、微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 Diode,Micro-LED)显示模组和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Diode,Mini-LED)显示模组中的一种。
主显示模组20包括主显示区21和曲面显示区22。主显示区21设置于中框10的底壁11上方。主显示模组20的曲面显示区22贴合于中框10的侧壁12,并连接于主显示区21与中框10之间。曲面显示区22连接于主显示区21的四周。曲面显示区22至少包括两个子曲面显示区。主显示模组20可以具有四个子曲面显示区,即主显示模组20可以为四曲面显示屏。主显示模组20也可以具有四个以上子曲面显示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显示区21可以为矩形。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主显示区21也可以为圆角矩形、三角形、圆形、多边形等。曲面显示区22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221、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以及第四曲面显示区224。其中,第一曲面显示区221和第三曲面显示区223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曲面显示区222和第四曲面显示区224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交。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与第一曲面显示区221相对设置。第四曲面显示区224与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相对设置。第二曲面显示区222和第四曲面显示区224分别连接于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与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之间。
本申请不限定第一曲面显示区221、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以及第四曲面显示区224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位于显示装置100的下侧,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位于显示装置100的上侧,第二曲面显示区222位于显示装置100的右侧,第四曲面显示区224位于显示装置100的左侧。
第一曲面显示区221、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以及第四曲面显示区224各自在从靠近主显示区21向远离主显示区21的方向上,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弯曲轴DB弯曲。举例而言,第二曲面显示区222从靠近主显示区21向远离主显示区21的方向上,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弯曲轴DB弯曲。
请参考图3,图3是图1的主显示模组的俯视示意图。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与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201。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与第四曲面显示区224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二开口202。第二曲面显示区222与第三曲面显示区223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三开口203。第三曲面显示区223与第四曲面显示区224的交界处开设有第四开口204。每一开口对应于开设与中框10上的一个挖槽10a设置。当用一张柔性显示面板形成主显示区21、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以及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的情况下,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与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的交界处,朝向三个方向弯折,从而受到三个方向的弯折应力。在三个方向的弯折应力下,柔性显示面板的各膜层容易产生褶皱和气泡,影响显示效果。由此,在第一曲面显示区221与第二曲面显示区222的交界处开设第一开口201,防止此处形成褶皱,影响显示效果。本申请不限制开口的大小,只要第一开口201的范围覆盖受到三个方向的弯折应力的区域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的范围正好覆盖受到三个方向的弯折应力的区域。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也可以覆盖更大或者更小的范围。例如,第一开口201的范围不仅覆盖部分受到三个方向的弯折应力的区域,还覆盖受到三个方向的弯折应力的区域旁边的区域。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有可能存在三个以上的子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三个以上的子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会受到三个以上方向的弯折应力。为了防止此处形成褶皱,也可以在三个以上的子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形成开口。此外,第二开口202、第三开口203以及第四开口204的位置和大小与第一开口2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考图2,功能元件30设置于中框10上。功能元件3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框10上,也可以利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可拆卸地安装在中框10上。并且,功能元件30位于第一开口201和与第一开口201对应的挖槽10a中。由此,充分利用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第二开口202、第三开口203以及第四开口204中各设置有一功能元件30。请参考图4(a)至图4(c),图4(a)为第一开口中的功能元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b)为第二开口中的功能元件的示意图;图4(c)为第三开口中的功能元件的示意图。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开口204中的功能元件30与第三开口203中的相同,再次省略其示意图。具体地,第一开口201中设置有音量控制按键。第二开口202中设置有摄像头。第三开口203和第四开口204中均设置有扬声器。两个扬声器分别位于显示装置100上方的左右两侧,能够获得较好的扩音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只有一部分开口中设置有功能元件30。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203和第四开口204中设置有功能元件30。
功能元件30包括摄像头、按键、扬声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键可以是音量键、开机键或者用于游戏的方向控制键等。传感器可以是指纹识别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功能元件30包括一功能部。功能元件30的功能部是指功能元件30用于与外界交互,接收或传递信号从而发挥功能的部件。例如,摄像头的采光部,按键的物理按键部,扬声器的扬声孔,传感器的信号采集部等。功能元件30的功能部用于接收或者采集外界的信号,因此,功能部在使用状态下是暴露给用户的。
请一并参考图2、图3和图5,其中,图5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辅助显示模组40。辅助显示模组40设置于中框10上。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固定于中框10上,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0上。主显示模组20与辅助显示模组40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四曲面显示屏。主显示模组20与辅助显示模组40相配合组成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主显示模组20与辅助显示模组40拼接在一起。主显示模组20与辅助显示模组40通过连接件相连。主显示模组20与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连接至不同的驱动芯片,由不同的驱动芯片驱动,也可以连接至相同的驱动芯片,由同一驱动芯片统一驱动。
具体地,辅助显示模组40设置于第一开口201、第二开口202、第三开口203和第四开口204的至少一个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第二开口202、第三开口203和第四开口204中均设置有辅助显示模组40。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曲面显示区22包括四个以上的子曲面显示区。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子曲面显示区之间均设置有开口。多个开口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辅助显示模组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相邻两个子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开口,并设置辅助显示模组40,能够提高显示装置100的屏占比,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
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与主显示模组20相互独立,分别进行显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显示模组20显示可以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或者图像。而辅助显示模组40独立显示天气、时间、电量等信息。在主显示模组20打开,显示用户界面或者图像的情况下,辅助显示模组40显示天气、时间、电量等信息。在主显示模组20关闭的情况下,辅助显示模组40仍然显示天气、时间、电量等信息。
辅助显示模组40也可以与主显示模组20共同显示画面。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主显示模组20打开,显示用户界面或者图像的情况下,辅助显示模组40与主显示模组20共同显示完整画面。在主显示模组20关闭的情况下,辅助显示模组40也关闭。当显示装置100接收到辅助显示模组40的唤醒命令的情况下,辅助显示模组40独立显示天气、时间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辅助显示模组4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开口201中。
通过将辅助显示模组40设置为可拆卸,当辅助显示模组40出现故障时,便于进行更换。辅助显示模组40与中框1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扣合、磁铁或螺丝的方式相互固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0的中框10上可以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围绕第一开口201设置。可拆卸的辅助显示模组40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槽相卡接的安装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辅助显示模组40可翻开地安装于第一开口201中。通过将辅助显示模组40设置为可翻开,可以在辅助显示模组40下方隐藏设置其他元件。辅助显示模组40与中框1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扣合、磁铁或螺丝的方式相互固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翻开的辅助显示模组40的一端与中框10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为刚性显示模组。即,辅助显示模组40具有预设的固定形状,不能进行弯折或折叠。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为主动发光型显示模组,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和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中的一种。
请参考图6,图6为辅助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辅助显示模组40包括衬底41、驱动电路层42以及发光层43。衬底41包括曲面CS。驱动电路层42设置于曲面CS上。发光层43电连接于驱动电路层42远离衬底41的一侧。驱动电路层42和发光层43具有与曲面CS相匹配的弯曲表面。
具体地,衬底41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或者塑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玻璃热弯及抛光等加工工艺形成曲面玻璃。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注塑成形成具有曲面塑料。对于衬底41的其他表面的形状不作限定,其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
驱动电路层42包括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栅极GE、栅极绝缘层GI、有源层CL、源极SE以及漏极DE。具体地,栅极GE设置于曲面上。栅极绝缘层GI覆盖栅极GE以及衬底41。有源层CL位于栅极绝缘层GI远离衬底41的一面。有源层CL对应于栅极GE设置。源极SE和漏极DE位于有源层CL远离栅极GE的一面,并分别与有源层CL的两端连接。驱动电路层42通过在曲面上利用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形成驱动电路形成。
发光层43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芯片、微发光二极管芯片、亚毫米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的一种。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为微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层43利用巨量转移技术将发光元件绑定至驱动电路层42上而形成。
此外,辅助显示模组40还包括封装层44和曲面盖板45。封装层44封装发光层43。曲面盖板45覆盖于封装层44远离衬底41的一面上。
由于衬底41具有曲面,在曲面上形成驱动电路层42以及发光层43时,驱动电路层42以及发光层43根据曲面的形状,形成与曲面相匹配的曲面形状,在将辅助显示模组40与主显示模组20和中框10组装成显示装置100时,不需要进行弯折,从而避免了褶皱的产生。
请再次参考图4(a)至图4(c),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显示模组40中开设有通孔40a。通孔40a用于暴露功能元件30的功能部。通过在辅助显示模组40中开设通孔40a来暴露功能元件30的功能部,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显示装置100四角处的空间利用。本申请中的通孔40a的大小可以根据显示需求设置,以使在正视屏幕时,呈现在用户视野中的屏幕为完整的全面屏,功能元件30被辅助显示模组40覆盖或遮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辅助显示模组40可拆卸或可翻开地安装于第一开口201中。辅助显示模组40覆盖功能元件30。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用于保护功能元件30,并且在功能元件30发生故障时,便于进行维修。显示装置1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进行显示也可以不进行显示,功能元件30被辅助显示模组40遮蔽。第二状态下,辅助显示模组40可以进行显示也可以不进行显示,功能元件30从辅助显示模组40下方暴露出来。请参考图5,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下时,功能元件30位于第一开口201内,辅助显示模组40覆盖功能元件30。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下时,辅助显示模组40处于翻开状态时,功能元件30从第一开口201暴露出来。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功能元件30可收缩地设置于第一开口201内。而辅助显示模组40可拆卸或者可翻开地覆盖功能元件30。请参考图5,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下时,功能元件30位于第一开口201内,辅助显示模组40覆盖功能元件30。显示装置100还具有第三状态。第三状态下,功能元件30可以从第一开口201内伸出,执行其功能。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处于第三状态下的示意图。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三状态下时,辅助显示模组40处于翻开状态时,功能元件30从第一开口201内伸出。例如,当功能元件30为摄像头时,在第三状态下,摄像头可以从第一开口201内伸出进行拍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第二开口202、第三开口203以及第四开口204中各设置有一辅助显示模组40。每一辅助显示模组40下面均设置有一功能元件30。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一部分开口中设置有辅助显示模组40,另一部分开口中设置有功能元件30。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与第二开口202中设置有辅助显示模组40,第三开口203和第四开口204中设置有功能元件30。第一开口201与第二开口202中的辅助显示模组40相对地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左右两侧,第三开口203与第四开口204中的功能元件30也相对地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计更便于用户操作。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01、第二开口202、第三开口203以及第四开口204中各设置有一功能元件30。功能元件30上方不覆盖辅助显示模组40。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中框;主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主显示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连接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四周,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通过在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第一开口,避免高斯曲面受到应力产生褶皱,同时利用第一开口设置功能元件,充分利用空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
主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主显示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所述曲面显示区连接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四周,所述曲面显示区包括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
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辅助显示模组,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中,且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覆盖所述功能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包括摄像头、按键、扬声器、传感器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显示模组中开设有通孔,所述功能元件包括功能部,所述通孔用于暴露所述功能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可拆卸或者可翻开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可收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可拆卸或者可翻开地覆盖所述功能元件,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覆盖所述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下时,所述辅助显示模组远离所述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从所述第一开口内伸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区还包括第三曲面显示区和第四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和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与所述第四曲面显示区的交界处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所述功能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中均设置有辅助显示模组,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中均设置有所述功能元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显示模组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发光层,所述衬底包括曲面,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曲面上,所述发光层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层具有与所述曲面相匹配的弯曲表面。
CN202110646634.4A 2021-06-10 2021-06-1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21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6634.4A CN113421898B (zh) 2021-06-10 2021-06-10 显示装置
PCT/CN2021/115215 WO2022257277A1 (zh) 2021-06-10 2021-08-30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6634.4A CN113421898B (zh) 2021-06-10 2021-06-10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1898A CN113421898A (zh) 2021-09-21
CN113421898B true CN113421898B (zh) 2023-05-09

Family

ID=77788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6634.4A Active CN113421898B (zh) 2021-06-10 2021-06-1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1898B (zh)
WO (1) WO202225727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502A (zh) * 2019-02-28 2019-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实现其高屏占比的方法
CN110867472A (zh) * 2019-11-26 2020-03-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7330A (zh) * 2020-05-11 2020-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显示屏组件
CN112071198A (zh) * 2020-09-09 2020-12-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33733A (zh) * 2020-09-29 2020-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20896A (zh) * 2020-11-10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2445274A (zh) * 2019-08-30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9203A (zh) * 2017-08-10 2017-11-07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面屏且发光亮度均匀的背光源
CN208079138U (zh) * 2018-01-16 2018-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10075395U (zh) * 2019-08-02 2020-02-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785738B (zh) * 2020-07-15 2022-06-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40165B (zh) * 2021-04-14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502A (zh) * 2019-02-28 2019-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实现其高屏占比的方法
CN112445274A (zh) * 2019-08-30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110867472A (zh) * 2019-11-26 2020-03-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7330A (zh) * 2020-05-11 2020-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显示屏组件
CN112071198A (zh) * 2020-09-09 2020-12-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33733A (zh) * 2020-09-29 2020-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20896A (zh) * 2020-11-10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7277A1 (zh) 2022-12-15
CN113421898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2505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expanded edges
CN105892568B (zh) 移动终端
US2022040857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6495784B2 (en) Step keys, step key assembly, and terminal having the step key assembly
CN108139772A (zh) 具有延伸有效区域的电子设备显示器
KR102167928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1194544A (zh) 移动终端
CN106331229A (zh) 移动终端
US20160366255A1 (en) Smartphone
US116015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CN108600425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10291915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US10848605B2 (en) Terminal
CN110795058B (zh) 显示装置
CN113421898B (zh) 显示装置
CN208156631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7091957B2 (en) Directional pad having integrated acoustic system and lighting system
US20230208948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elastic means
US202302630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Curved Displays With Supporting Frames
JP3178772U (ja) 保護ケー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式電子装置
CN107613184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372448B2 (en) Waterproof expans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unctional module
CN116569539A (zh) 包括通风口的电子装置
US748372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4134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ealing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