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0937B -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0937B
CN113420937B CN202110757220.9A CN202110757220A CN113420937B CN 113420937 B CN113420937 B CN 113420937B CN 202110757220 A CN202110757220 A CN 202110757220A CN 113420937 B CN113420937 B CN 113420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energy
hydrogen
pipeline
natur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72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0937A (zh
Inventor
焦亭
白宇
相洪涛
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7572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0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0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0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切换领域,所述方法及系统在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输送路径脆弱性的基础上,得到多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而后进行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最大传输功率和最小路径损耗的优化,确定最终切换方案,并上传到上位机的存储单元中,用于记录实际问题成因。本发明提供的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能够经济的切换脆弱性等级高的能源输送路径,更加可靠的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中输送路径切换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切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工业生产的命脉。几个世纪以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人类未来生存的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导致能源供需失衡,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能源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综合能源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转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各种能源的供需平衡。综合能源系统通过能量转换与利用、协同优化、耦合互补,提高终端能源效率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以满足不同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
综合能源系统在进行能源输送时,传输线路和管道等容易遭受到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及本体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和天然气等能源不能正常输送,甚至出现泄露爆炸等重大事故。因此,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应该着重考虑能源输送路径脆弱性对综合能源系统经济、稳定运行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中由输送介质、人为破坏和环境变化等影响能量正常传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多条影响综合能源输送路径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信息,能源输送路径包括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
步骤2,专家在线评估所述多个实时指标的信息,得到影响正常运行的各实时指标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
步骤3,将所述各实时指标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处理,得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
步骤4,对所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和评语集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当前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等级,遵循索引规则收寻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步骤5,根据所述的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相应的计算多个切换成本;
步骤6,从切换成本中选取最小切换成本,确定最优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并将其映射到综合能源切换系统被控对象的拓扑结构中。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索引规则为优先检索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脆弱性水平,然后对分布式能源设备的脆弱性水平进行检索,最后检索各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包括能源传输路径组合、能源传输配比组合、传输的能量功率以及切换时的路径损耗。
进一步,所述能源传输路径组合的数学模型根据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长度建立,具体如下:
T(k)=aSE(k)+bSH(k)+cSG(k)-dSGH(k);
其中,a、b、c分别为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d为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T(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路径组合,SE(k)、SH(k)、SG(k)分别为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实际长度,SGH(k)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长度;
所述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和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满足下面关系:
a+b+c-d=1。
进一步,所述能源传输配比组合的数学模型根据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实际通道数建立,具体如下:
P(k)=aBE(k)+bBH(k)+cBG(k)-dBGH(k);
其中,P(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路径组合,BE(k)、BH(k)、BG(k)分别为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实际通道数,BHG(k)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通道数,a、b、c分别为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d为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
所述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和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满足下面关系:
a+b+c-d=1。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切换成本由传输的能量功率和对应的电路损耗与氢气、天然气的体积和对应的管道损耗计算得到,包括输电线路切换成本、氢气管网切换成本、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
所述输电线路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EQ(k)=l×XP(k)+(1-l)×XS(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E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输电线路切换成本,XP(k)为传输的电能功率,XS(k)为切换的输电线路损耗。
所述氢气管网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HQ(k)=l×XP,H(k)+(1-l)×XS,H(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H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氢气管网切换成本,XP,H(k)为传输的氢气功率,XS,H(k)为切换的氢气管网损耗。
所述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GQ(k)=l×XP,G(k)+(1-l)×XS,G(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G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XP,G(k)为传输的天然气功率,XS,G(k)为切换的天然气管道损耗;
所述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GHQ(k)=l×XP,GH(k)+(1-l)×XS,GH(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GH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XP,GH(k)为传输的天然气氢气功率总和,XS,GH(k)为切换的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损耗。
一种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上位机、控制装置;
所述上位机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比较单元;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影响综合能源输送路径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整合专家在线评估多个实时指标的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计算得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和评语集的标准值,得出当前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遵循索引规则收寻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放评语集的标准值、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以及其余单元运算时的数据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逻辑运算单元、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所述逻辑运算单元的输入端与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根据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相应的计算多个切换成本值,在计算的多个切换成本值中选择最小切换成本值,最终确定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逻辑运算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将最终确定的最优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映射到综合能源切换系统被控对象的拓扑结构中。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比较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来直观的显示当前每一条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及系统在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输送路径脆弱性的基础上,得到多个初步切换方案,而后进行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最大传输功率和最小路径损耗的优化,确定最终切换方案,上传到上位机的存储单元中,用于记录实际问题成因,更好的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中输送路径切换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某输送线路或输送管道出现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的切换,并考虑切换后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运行,有利于增强综合能源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输送路径能源泄露对周围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装设有考虑路径脆弱性切换控制器的综合能源系统典型结构图;
图2为根据优选实施例给出的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为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结构图;
图4为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仿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装设有考虑路径脆弱性切换控制器的综合能源系统典型结构,图1为装设有考虑路径脆弱性切换控制器的综合能源系统典型结构图。换句话说,实施例1介绍了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
主要包含三种能源输送路径:输电线路1、氢气输送管网2、天然气氢气输送管道3和天然气输送管道4,并且输送途中的四种能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增强了能源之间的耦合性,其中CHP表示热电联产机组、PV和WT分别表示光伏发电和风轮机发电。
当输电线路1、氢气输送管网2、天然气氢气输送管道3和天然气输送管道4都处于无脆弱性和低脆弱性时,综合能源系统以成本最低为目标正常工作;
当输电线路1、氢气输送管网2、天然气氢气输送管道3和天然气输送管道4的一处或几处为中脆弱性和高脆弱性时,立刻停止运行,确定一种切换成本最低的切换方案,使得综合能源系统正常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主要是对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天然气氢气输送管道及分布式能源进行投切操作,以获得最优能源传输路径组合和能源传输配比组合,保证综合能源系统工作的经济型和可靠性。
实施例2
图2为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获取多条影响综合能源输送路径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信息,能源输送路径包括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
步骤2,专家在线评估所述多个实时指标的信息,得到影响正常运行的各实时指标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
步骤3,将所述各实时指标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处理,得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
步骤4,对所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和评语集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当前能源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等级,遵循索引规则收寻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索引规则为优先检索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脆弱性水平,然后对分布式能源设备的脆弱性水平进行检索,最后检索各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
所述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包括能源传输路径组合、能源传输配比组合、传输的能量功率以及切换时的路径损耗;
所述能源传输路径组合的数学模型根据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实际长度建立,具体如下:
T(k)=aSE(k)+bSH(k)+cSG(k)-dSGH(k);
其中,a、b、c分别为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d为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T(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路径组合,SE(k)、SH(k)、SG(k)分别为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实际长度,SGH(k)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长度;
所述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和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满足下面关系:
a+b+c-d=1。
所述能源传输配比组合的数学模型根据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实际通道数建立,具体如下:
P(k)=aBE(k)+bBH(k)+cBG(k)-dBGH(k);
其中,P(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路径组合,BE(k)、BH(k)、BG(k)分别为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实际通道数,BHG(k)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通道数,a、b、c分别为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d为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
所述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和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满足下面关系:
a+b+c-d=1。
步骤5,根据所述的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相应的计算多个切换成本;
所述切换成本由传输的能量功率和对应的电路损耗与氢气、天然气的体积和对应的管道损耗计算得到,包括输电线路切换成本、氢气管网切换成本、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
所述输电线路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EQ(k)=l×XP(k)+(1-l)×XS(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E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输电线路切换成本,XP(k)为传输的电能功率,XS(k)为切换的输电线路损耗。
所述氢气管网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HQ(k)=l×XP,H(k)+(1-l)×XS,H(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H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氢气管网切换成本,XP,H(k)为传输的氢气功率,XS,H(k)为切换的氢气管网损耗。
所述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GQ(k)=l×XP,G(k)+(1-l)×XS,G(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G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XP,G(k)为传输的天然气功率,XS,G(k)为切换的天然气管道损耗;
所述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GHQ(k)=l×XP,GH(k)+(1-l)×XS,GH(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GH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XP,GH(k)为传输的天然气氢气功率总和,XS,GH(k)为切换的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损耗。
步骤6,从切换成本中选取最小切换成本,确定最优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并将其映射到综合能源切换系统被控对象的拓扑结构中。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的结构图,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10、上位机20、控制装置30、显示装置50;
所述上位机20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比较单元;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10用于获取影响综合能源输送路径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整合专家在线评估多个实时指标的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计算得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和评语集的标准值,得出当前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遵循索引规则收寻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放评语集的标准值、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以及其余单元运算时的数据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30包括逻辑运算单元、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所述逻辑运算单元的输入端与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根据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相应的计算多个切换成本值,在计算的多个切换成本值中选择最小切换成本值,最终确定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逻辑运算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将最终确定的最优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映射到综合能源切换系统被控对象40的拓扑结构中。
所述显示装置50与比较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来直观的显示当前每一条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
实施例4
图4为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仿真结构图,也可以认为,本实施例是所述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的应用实例,其中包含有热电联产机组CHP、电转氢H2P、氢转电H2P、气转氢G2H和氢转气H2G技术。
由图4中知,L1、L2、L3、L4、L5、L6为输电线路,L7、L8、L9、L10为氢气输送管网,L11、L12、L13、L14、L15为天然气输送管道,L16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
以某一段天然气输送管道为例,如L11中的某一条管道进行脆弱性评估,获取该管道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信息,结合15位专家对该管道的评分情况计算各指标权重。
表1为输气管道脆弱性等级标准及该等级下的意义
Figure GDA0003866864180000111
表2为各指标权重值
Figure GDA0003866864180000112
表3为专家对各指标评价表
Figure GDA0003866864180000113
Figure GDA0003866864180000121
将表2中评价表的数值分别处以专家人数,得到隶属度矩阵R,其转置为:
Figure GDA0003866864180000122
综合隶属度向量S等于组合权重W×隶属度矩阵R,通过换算为百分制得到综合评估值V。
因此,按照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系统整体及各部分综合评估值,并与得到划分的脆弱性等级结果,见表4。
表4脆弱性等级结果
Figure GDA0003866864180000123
根据表4可知,该管道处于中脆弱性水平,应该暂停使用并检修整改,在整改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环境因素对该管道的影响。
因此,需要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并计算相应的切换成本值,选取最小切换成本值的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切换此管道,使得综合能源系统能够经济、稳定的运行。

Claims (5)

1.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多条影响综合能源输送路径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信息,能源输送路径包括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
步骤2,专家在线评估多个实时指标的信息,得到影响正常运行的各实时指标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
步骤3,将所述各实时指标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处理,得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
步骤4,对所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和评语集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当前能源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等级,遵循索引规则收寻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所述索引规则为优先检索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脆弱性水平,然后对分布式能源设备的脆弱性水平进行检索,最后检索各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所述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包括能源传输路径组合、能源传输配比组合、传输的能量功率以及切换时的路径损耗;所述能源传输路径组合的数学模型根据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实际长度建立,具体如下:
T(k)=aSE(k)+bSH(k)+cSG(k)-dSGH(k);
其中,a、b、c分别为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d为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T(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路径组合,SE(k)、SH(k)、SG(k)分别为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实际长度,SGH(k)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长度;
所述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和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满足下面关系:
a+b+c-d=1;
步骤5,根据所述的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相应的计算多个切换成本;
步骤6,从切换成本中选取最小切换成本,确定最优能源路径切换方案并将其映射到综合能源切换系统被控对象的拓扑结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传输配比组合的数学模型根据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的实际通道数建立,具体如下:
P(k)=aBE(k)+bBH(k)+cBG(k)-dBGH(k);
其中,P(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路径组合,BE(k)、BH(k)、BG(k)分别为输电线路、氢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实际通道数,BHG(k)为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实际通道数,a、b、c分别为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d为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
所述输送路径中电、氢、气通道配比系数和气、氢共用管道配比系数满足下面关系:
a+b+c-d=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切换成本由传输的能量功率和对应的电路损耗与氢气、天然气的体积和对应的管道损耗计算得到,包括输电线路切换成本、氢气管网切换成本、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和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
所述输电线路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EQ(k)=l×XP(k)+(1-l)×XS(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E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输电线路切换成本,XP(k)为传输的电能功率,XS(k)为切换的输电线路损耗;
所述氢气管网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HQ(k)=l×XP,H(k)+(1-l)×XS,H(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H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氢气管网切换成本,XP,H(k)为传输的氢气功率,XS,H(k)为切换的氢气管网损耗;
所述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GQ(k)=l×XP,G(k)+(1-l)×XS,G(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G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天然气管道切换成本,XP,G(k)为传输的天然气功率,XS,G(k)为切换的天然气管道损耗;
所述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采用下式来计算得到:
GHQ(k)=l×XP,GH(k)+(1-l)×XS,GH(k);
其中,l为权重系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GHQ(k)为第k个初步能源切换方案的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切换成本,XP,GH(k)为传输的天然气氢气功率总和,XS,GH(k)为切换的天然气氢气共用管道损耗。
4.一种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装置、上位机、控制装置;
所述上位机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比较单元;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影响综合能源输送路径正常工作的实时指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整合专家在线评估多个实时指标的权重信息和脆弱性评分表,计算得到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各实时指标综合评估值和评语集的标准值,得出当前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遵循索引规则收寻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放评语集的标准值、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以及其余单元运算时的数据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逻辑运算单元、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所述逻辑运算单元的输入端与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根据数个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相应的计算多个切换成本值,在计算的多个切换成本值中选择最小切换成本值,最终确定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
所述逻辑运算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输电线路投切单元、输送管道投切单元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控制单元将最终确定的最优初步能源路径切换方案映射到综合能源切换系统被控对象的拓扑结构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比较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来直观的显示当前每一条输送路径的脆弱性水平。
CN202110757220.9A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420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7220.9A CN113420937B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7220.9A CN113420937B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0937A CN113420937A (zh) 2021-09-21
CN113420937B true CN113420937B (zh) 2022-12-30

Family

ID=7772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7220.9A Active CN113420937B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09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425A (zh) * 2014-06-11 2016-01-20 凯文·李·弗里斯特 具有集成能源供给、存储设备和混合控制系统的五重效果发电多循环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
CN109687496A (zh) * 2018-11-20 2019-04-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直流混联柔性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方法
CN109993445A (zh) * 2019-04-04 2019-07-0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光伏预测误差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10570028A (zh) * 2019-08-22 2019-12-1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并网模式到应急自治模式的切换方法
CN110889594A (zh) * 2019-11-04 2020-03-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管廊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11444593A (zh) * 2020-03-02 2020-07-24 浙江大学 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元件脆弱性改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7037B2 (en) * 2006-02-04 2011-03-15 Evigia Systems, Inc. Micro-electro-mechanical module
CN112836968A (zh) * 2021-02-03 2021-05-2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425A (zh) * 2014-06-11 2016-01-20 凯文·李·弗里斯特 具有集成能源供给、存储设备和混合控制系统的五重效果发电多循环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
CN109687496A (zh) * 2018-11-20 2019-04-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直流混联柔性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方法
CN109993445A (zh) * 2019-04-04 2019-07-0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光伏预测误差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10570028A (zh) * 2019-08-22 2019-12-1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并网模式到应急自治模式的切换方法
CN110889594A (zh) * 2019-11-04 2020-03-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管廊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11444593A (zh) * 2020-03-02 2020-07-24 浙江大学 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元件脆弱性改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建模与规划运行研究综述";乔铮;《全球能源互联网》;20200125;14-26 *
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及脆弱性评估研究;吕彩艳等;《计算机仿真》;20180515(第05期);106-111 *
基于综合介数的电网脆弱线路辨识;刘小丽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0117(第02期);116-1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0937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rgun et al. Transmission system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large-scale offshore wind integration
CN109473992B (zh) 一种提高配电网韧性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6201645B (zh) 一种数据文件转换方法
CN101557106A (zh)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
CN111339475B (zh) 一种基于主配协同、多维度智能电网规划评价系统
CN101562339A (zh) 基于成功流的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CN105512783A (zh) 用于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4485660A (zh) 一种基于有向关系图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9217291A (zh) 考虑削峰填谷模型的电气互联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02354953A (zh) 电炉变压器继电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7332236A (zh) 一种基于全局搜索的电网负荷转供方法
CN108681522A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档位识别算法
CN104506137A (zh) 一种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
Wang et al. A novel index for assessing the robustness of integrated electrical network and a natural gas network
CN103887792B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建模方法
CN103617572A (zh) 一种电网输电线路容量充裕度的评价方法
CN115347562A (zh) 一种ai技术下配电网抢修快速抵达方法
CN110320878B (zh) 一种公共信息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3420937B (zh) 一种考虑输送路径脆弱性的综合能源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7274054B (zh) 基于同层设备最大可供能力的配电网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CN105552880A (zh) 基于状态枚举法的电力系统典型故障集确定方法
CN112836957A (zh) 一种考虑供电可靠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CN113507116B (zh) 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22054A (zh) 一种基于图计算的电力系统拓扑实时计算方法
Liu et al. Research on text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equipment faul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