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5396A -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5396A
CN113415396A CN202110540271.6A CN202110540271A CN113415396A CN 113415396 A CN113415396 A CN 113415396A CN 202110540271 A CN202110540271 A CN 202110540271A CN 113415396 A CN113415396 A CN 113415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hell
oil cavity
oxyge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02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402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5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5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5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8Air supply
    • B63C11/22Air supply carried by d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2011/028Devices for underwater towing of divers or divers' sl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包括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救援装置包括壳体、保护背带,所述保护背带与壳体固定,所述保护背带为上下双层结构,下层所述保护背带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壳体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推进壳,所述推进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的底端套接有螺旋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呼吸机构,两组所述呼吸机构均包括呼吸罩、反应箱,所述呼吸罩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管、呼气管与呼吸罩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吸气管和呼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内部分别套接有氧气箱和二氧化碳箱,本发明,具有减轻救生员营救负担且救援成功后辅助救生员快速上浮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救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海边游泳潜水时常有溺水事故发生,而海中水流湍急人员生存条件恶劣,尤其是对于潜水探险爱好者,在对海中沉船进行探险被困时,可供呼吸的氧气不足且救援时间较长、被困位置较深,常规的水下救援装置难以满足救援需要,救生员需要背负两个氧气瓶进行潜水救援,为下潜救援以及救援成功后的上浮带来较大的负担,且一旦救援时间较长,氧气量不够,对救生员以及被困人员均会造成一定的危险。
因此,设计减轻救生员营救负担且救援成功后辅助救生员快速上浮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包括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救援装置包括壳体、保护背带,所述保护背带与壳体固定,所述保护背带为上下双层结构,下层所述保护背带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壳体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推进壳,所述推进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的底端套接有螺旋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呼吸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呼吸机构均包括呼吸罩、反应箱,所述呼吸罩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管、呼气管与呼吸罩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吸气管和呼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内部分别套接有氧气箱和二氧化碳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箱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反应箱的内部中央滑动连接有气板,所述气板为空心,所述气板的上端面中央开设有气孔,所述气板的下端面左侧焊接有磁块,所述气板的上方设置有过氧化钠颗粒,所述反应箱的内部位于气板的下方设置有氧气,所述二氧化碳箱的右端上方通过管路套接在反应箱的左端,所述氧气箱的底端通过管路套接在反应箱的左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氧气箱的内部底端套接有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的内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两侧与锥形口接触,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所述二氧化碳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二氧化碳箱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压力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碳箱的右端上方固定的管路与反应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球形出气口,所述球形出气口的一次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与球形出气口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所述挡板的左侧中央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球形出气口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支撑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材质为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反应箱的右侧焊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处理箱的上下端面中央均焊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反应箱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箱的下端面中央套接,所述处理箱的上端面中央通过管路套接在氧气箱的左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油板,所述油板的上端面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开关一、开关二和开关三,所述油板板的内部位于开关二和开关三的下方分别开设有油腔一和油腔二,所述油腔一和油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汽油,所述油腔一和油腔二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短板,所述开关一的下方通过管路套接在油腔一的底端左侧,所述油腔一的底端右侧通过管路套接在油腔二的底端左侧,所述油腔二的底端右侧通过管路套接有爆炸仓,所述爆炸仓的一侧焊接有点火器,所述爆炸仓的底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气管一和气管二,所述气管一和气管二上均设置有第二压力阀,所述气管一和气管二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两侧的推进壳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爆炸仓的内部顶端焊接有调控壳,所述调控壳贯穿爆炸仓的底端,所述调控壳位于爆炸仓外侧的一端的内部焊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中央轴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位于调控壳的内部焊接有电机二,所述驱动轴上位于圆板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旋转块,圆板下方所述旋转块的内侧均匀固定有若干感压囊,圆板上方所述旋转块的内侧均匀滑动连接有若干配重球,所述配重球的一侧焊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另一端焊接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位于油腔二的底端右侧与爆炸仓连接的管路管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爆炸仓的材质为铝青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与保护背带固定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两组呼吸机构,避免救生员需要携带两人份的氧气瓶而造成的救援负担,且该呼吸机构在其内贮存的氧气被消耗完毕后自行生成氧气持续补氧,避免因救援时间过长导致氧气不足需要范围更换氧气瓶的情况;通过设置有油板以及三个开关以及爆炸仓,在救援完成后利用燃烧爆炸的推力辅助救生员以及被困人员进行上浮,避免因救援时间过长导致救生员体力不支无法上浮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三个开关保证装置启动的稳定性,避免海内水流冲击导致装置误启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人员佩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壳体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呼吸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油板及其内部部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调控壳俯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调控壳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油板;11、开关一;12、开关二;13、开关三;14、油腔一;15、油腔二;16、爆炸仓;17、点火器;2、呼吸罩;21、吸气管;22、呼气管;23、二氧化碳箱;231、球形出气口;232、挡板;24、推板;25、氧气箱;26、气囊;27、反应箱;28、气板;29、处理箱;3、推进壳;4、气管二;5、气管一;6、保护背带;7、调控壳;71、圆板;72、驱动轴;73、旋转块;74、感压囊;75、配重球;76、短杆;77、三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包括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下救援装置包括壳体1、保护背带,保护背带6与壳体1固定,保护背带6为上下双层结构,下层保护背带6上设置有卡扣,壳体1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推进壳3,推进壳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电机的底端套接有螺旋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呼吸机构;开始水下救援前救生员将保护背带的卡扣打开进行穿戴本装置,穿戴完毕后将卡扣扣上进行潜水救援,双层的保护背带的作用在于不管是下潜过程或是上浮过程,本装置均可牢固的连接在救生员的身上不会受力脱落,当进行下潜救援或救援完毕后上浮前启动电机一,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动力辅助下潜或上浮,缩减救援时间,保证被困人员的存活率。
两组呼吸机构均包括呼吸罩2、反应箱27,呼吸罩2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吸气管21和呼气管22,吸气管21、呼气管22与呼吸罩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吸气管21和呼气管2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内部分别套接有氧气箱25和二氧化碳箱23;开始救援前救生员将呼吸罩套在面部,通过吸气管从氧气箱内吸入氧气,呼出的气体穿过呼气管导入二氧化碳箱,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存放供后续机构使用,设置有两组呼吸机构的目的在于一组呼吸机构供救生员使用,另一组供被困人员使用,避免背负两套救援设备造成救援负担。
反应箱27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反应箱27的内部中央滑动连接有气板28,气板28为空心,气板28的上端面中央开设有气孔,气板28的下端面左侧焊接有磁块,气板28的上方设置有过氧化钠颗粒,反应箱27的内部位于气板28的下方设置有氧气,二氧化碳箱23的右端上方通过管路套接在反应箱27的左端,氧气箱25的底端通过管路套接在反应箱27的左端;由上述步骤可知,当救生员进行吸气时,反应箱内部位于气板下方的氧气补入氧气箱内,进入吸气管供救生员吸入,而救生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箱内后通过管路,将其导入空心气板内,从气板上端面开设的气孔排出与过氧化钠颗粒反应生成氧气作为备用供救生员使用,且当救生员持续呼吸的过程中,气板下方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气板在反应箱内持续滑动下移,由图3可知,气板中央上下为凸起状,当气板中央下方的凸起与反应箱内壁底端接触时为最终位置。
氧气箱25的内部底端套接有锥形口,锥形口的内侧设置有气囊26,气囊26的两侧与锥形口接触,气囊26的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二氧化碳箱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4,二氧化碳箱23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压力阀;由上述步骤可知,在气板逐渐下移的过程中,吸气管吸收氧气箱内的氧气,氧气箱通过管路从反应箱底端抽取氧气,被抽取的氧气穿过锥形扣与气囊接触,此时磁流变液为液态且未充满气囊,由图3可知,气囊与锥形口的接触点位于磁流变液的下方,气囊受吸气管的吸力,其内气体被压缩,锥形口被打开,当气板下方贮存的氧气消耗完毕,即气板滑动至最终位置时,磁块离气囊最近,其内的磁流变液遇磁变硬,此时锥形口无法打开,由上述步骤中,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氧气供给救生员呼吸,呼气管导入二氧化碳箱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增加推动推板上移,推板上方的空气通过第一压力阀被排出。
二氧化碳箱23的右端上方固定的管路与反应箱27的连接处设置有球形出气口231,球形出气口231的一次开设有锥形槽,锥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232,挡板232的左侧与球形出气口231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挡板232的左侧中央焊接有连接杆,球形出气口23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连接杆贯穿支撑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挡板232的材质为铁;由上述步骤可知,当气板下方氧气被消耗完毕,即气板处于最终位置时,磁块位于挡板右侧,吸引铁质挡板右移,连接杆在支撑杆上滑动保证挡板位移稳定,当挡板被磁块吸引右移,不再堵塞球形出气口内的锥型槽,同时此时二氧化碳箱内的二氧化碳通过其右端的管路进入空心的气板内,从气板上端面的气孔排出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用于备用,避免出现救援时间过长导致氧气不够用的情况,给救生员以及被困人员的呼吸提供保障。
壳体1的内部位于反应箱27的右侧焊接有处理箱29,处理箱29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箱29的上下端面中央均焊接有第二单向阀,反应箱27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箱29的下端面中央套接,处理箱29的上端面中央通过管路套接在氧气箱25的左端;由上述步骤可知,当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颗粒反应生成氧气后,通过其顶端的管路导入处理箱内,从处理箱底端进入,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上一步骤中未被吸收完全的二氧化碳,避免与氧气混合一同被吸入,最终过滤完的氧气通过处理箱顶端的管路进入氧气箱内,进入吸气管,供救生员和被困人员呼吸。
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油板10,油板10的上端面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开关一11、开关二12和开关三13,油板板10的内部位于开关二12和开关三13的下方分别开设有油腔一14和油腔二15,油腔一14和油腔二15的内部均设置有汽油,油腔一14和油腔二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短板,开关一11的下方通过管路套接在油腔一14的底端左侧,油腔一14的底端右侧通过管路套接在油腔二15的底端左侧,油腔二15的底端右侧通过管路套接有爆炸仓16,爆炸仓16的一侧焊接有点火器17,爆炸仓16的底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气管一5和气管二4,气管一5和气管二4上均设置有第二压力阀,气管一5和气管二4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1两侧的推进壳3固定;当救生员将被困人员救出后,率先按压开关一,开关一将其下方管路内的汽油挤压,汽油推开油腔一内底端的短板,将其顶开,此时再按压开关二,由于开关一以按压,油腔一内的汽油通过油腔一底端右侧的管路,推开油腔二内底端的短板,最后按压开关三,与上述同理,油腔二内的汽油通过油腔二底端右侧的管路进入爆炸仓内,此时手动启动点火器,对进入爆炸仓内的汽油进行点燃产生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流推开第二压力阀,进入气管一和气管二,从壳体两侧的推进壳内喷出,辅助螺旋桨进行推进,该步骤通过设置三个开关,使得本装置必须按照规定的按压顺序才可启动辅助推进,避免救生员在进行营救的过程中由于海内水流冲击而导致装置误启动。
爆炸仓16的内部顶端焊接有调控壳7,调控壳7贯穿爆炸仓16的底端,调控壳7位于爆炸仓16外侧的一端的内部焊接有圆板71,圆板71的中央轴承连接有驱动轴72,驱动轴72的一端位于调控壳7的内部焊接有电机二,驱动轴72上位于圆板71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旋转块73,圆板71下方旋转块73的内侧均匀固定有若干感压囊74,圆板71上方旋转块73的内侧均匀滑动连接有若干配重球75,配重球75的一侧焊接有短杆76,短杆76的另一端焊接有三角块77,三角块77位于油腔二15的底端右侧与爆炸仓16连接的管路管口;由上述步骤可知,当开关三被按压后,汽油在油腔二底端右侧的管路内流通暂存,此时启动电机二,使得驱动轴进行旋转,驱动轴带动圆板上下侧的旋转块进行旋转,由图5可知,位于圆板下方的旋转块内侧固定的感压囊大部分与调控壳接触,产生一定的旋转阻力,旋转块以及驱动轴的旋转速度较慢,此时圆板上方的旋转块旋转较慢,其内侧滑动连接的配重球受惯性较小,在旋转块内侧滑动距离较短,带动配重球一侧的短杆位移较短,由图6可知,配重球的数量未三个,三根短杆另一端焊接的三块三角块原本处于闭合状态,当短杆移动后,三块三角块相互分离产生缝隙不再堵塞管路,管路内的汽油可流下进入爆炸仓内,当被困人员处于较深的水域时,水下压强较大,对感压囊的压力较大,感压囊被压缩,减小与调控壳的接触面积,则对圆板下方的旋转块的阻力减小,驱动轴转速增加,圆板上方旋转块转速增加,其内侧滑动连接的配重球受惯性较大,短杆与配重球位移较长,则三块三角块背离距离较大,打开的缝隙较大,通过管路流进爆炸仓的汽油就较多,启动点火器点燃爆炸的推力就较大,该步骤实现了针对被困人员所处的水下位置深浅,调节导入爆炸仓内的汽油含量,若位置较浅,则导入较少的汽油进行点燃爆炸进行助力,节约汽油的使用,若被困人员处于较深的位置,则导入较多的汽油点燃爆炸,产生较大的助推力,避免救生员在营救后导致体力不支难以携带被困人员进行上浮。
爆炸仓16的材质为铝青铜;铝青铜具有良好的抗震防爆能力,提高爆炸仓的使用寿命。
壳体1与保护背带6固定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垫;弹性垫的作用在于对背负壳体的救生员提供一定的爆炸缓冲,避免处于较深的水域,爆炸仓内反应剧烈导致壳体剧烈晃动撞击身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包括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救援装置包括壳体(1)、保护背带(6),所述保护背带(6)与壳体(1)固定,所述保护背带(6)为上下双层结构,下层所述保护背带(6)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壳体(1)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推进壳(3),所述推进壳(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的底端套接有螺旋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呼吸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呼吸机构均包括呼吸罩(2)、反应箱(27),所述呼吸罩(2)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吸气管(21)和呼气管(22),所述吸气管(21)、呼气管(22)与呼吸罩(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吸气管(21)和呼气管(2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内部分别套接有氧气箱(25)和二氧化碳箱(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27)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反应箱(27)的内部中央滑动连接有气板(28),所述气板(28)为空心,所述气板(28)的上端面中央开设有气孔,所述气板(28)的下端面左侧焊接有磁块,所述气板(28)的上方设置有过氧化钠颗粒,所述反应箱(27)的内部位于气板(28)的下方设置有氧气,所述二氧化碳箱(23)的右端上方通过管路套接在反应箱(27)的左端,所述氧气箱(25)的底端通过管路套接在反应箱(27)的左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箱(25)的内部底端套接有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的内侧设置有气囊(26),所述气囊(26)的两侧与锥形口接触,所述气囊(26)的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所述二氧化碳箱(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4),所述二氧化碳箱(23)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压力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箱(23)的右端上方固定的管路与反应箱(27)的连接处设置有球形出气口(231),所述球形出气口(231)的一次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232),所述挡板(232)的左侧与球形出气口(231)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所述挡板(232)的左侧中央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球形出气口(23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支撑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挡板(232)的材质为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反应箱(27)的右侧焊接有处理箱(29),所述处理箱(29)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处理箱(29)的上下端面中央均焊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反应箱(27)的顶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箱(29)的下端面中央套接,所述处理箱(29)的上端面中央通过管路套接在氧气箱(25)的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油板(10),所述油板(10)的上端面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开关一(11)、开关二(12)和开关三(13),所述油板板(10)的内部位于开关二(12)和开关三(13)的下方分别开设有油腔一(14)和油腔二(15),所述油腔一(14)和油腔二(15)的内部均设置有汽油,所述油腔一(14)和油腔二(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短板,所述开关一(11)的下方通过管路套接在油腔一(14)的底端左侧,所述油腔一(14)的底端右侧通过管路套接在油腔二(15)的底端左侧,所述油腔二(15)的底端右侧通过管路套接有爆炸仓(16),所述爆炸仓(16)的一侧焊接有点火器(17),所述爆炸仓(16)的底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气管一(5)和气管二(4),所述气管一(5)和气管二(4)上均设置有第二压力阀,所述气管一(5)和气管二(4)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1)两侧的推进壳(3)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仓(16)的内部顶端焊接有调控壳(7),所述调控壳(7)贯穿爆炸仓(16)的底端,所述调控壳(7)位于爆炸仓(16)外侧的一端的内部焊接有圆板(71),所述圆板(71)的中央轴承连接有驱动轴(72),所述驱动轴(72)的一端位于调控壳(7)的内部焊接有电机二,所述驱动轴(72)上位于圆板(71)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旋转块(73),圆板(71)下方所述旋转块(73)的内侧均匀固定有若干感压囊(74),圆板(71)上方所述旋转块(73)的内侧均匀滑动连接有若干配重球(75),所述配重球(75)的一侧焊接有短杆(76),所述短杆(76)的另一端焊接有三角块(77),所述三角块(77)位于油腔二(15)的底端右侧与爆炸仓(16)连接的管路管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仓(16)的材质为铝青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保护背带(6)固定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垫。
CN202110540271.6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Pending CN113415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0271.6A CN113415396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0271.6A CN113415396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5396A true CN113415396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1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271.6A Pending CN113415396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539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68031U (zh) * 2015-01-28 2015-08-19 珠海市奔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万向潜水推进系统的潜水器
CN205730008U (zh) * 2016-06-07 2016-11-30 胥嘉璐 一种安防逃生救援空气呼吸器
CN106628062A (zh) * 2017-01-12 2017-05-10 王甲林 一种带制氧功能的煤矿透水自救器
CN107571982A (zh) * 2017-05-29 2018-01-12 王志贵 水中遨游器
CN108342745A (zh) * 2018-04-02 2018-07-31 威洁(石狮)中水回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水供氧潜水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9731242A (zh) * 2019-01-10 2019-05-10 郑璇 一种落水快速氧气供给的呼吸设备
CN212738468U (zh) * 2020-04-07 2021-03-19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深潜自救型潜水面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68031U (zh) * 2015-01-28 2015-08-19 珠海市奔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万向潜水推进系统的潜水器
CN205730008U (zh) * 2016-06-07 2016-11-30 胥嘉璐 一种安防逃生救援空气呼吸器
CN106628062A (zh) * 2017-01-12 2017-05-10 王甲林 一种带制氧功能的煤矿透水自救器
CN107571982A (zh) * 2017-05-29 2018-01-12 王志贵 水中遨游器
CN108342745A (zh) * 2018-04-02 2018-07-31 威洁(石狮)中水回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水供氧潜水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9731242A (zh) * 2019-01-10 2019-05-10 郑璇 一种落水快速氧气供给的呼吸设备
CN212738468U (zh) * 2020-04-07 2021-03-19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深潜自救型潜水面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3362A (en) Snorkelling device
US9789941B2 (en)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CN205891193U (zh) 一种安全自救的水下空气呼吸器
CN106965911A (zh) 一种便携式自供气潜水装置
US2483116A (en)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CN110901577A (zh) 汽车落水救生气囊
CN107380372A (zh) 一种便携式潜水设备
NO162412B (no) Dykkredder.
AU580829B2 (en) Secondary life support system
US6170483B1 (en) Self-contained diving equipment
CN113415396A (zh) 一种保护性强的水下救援装置
CN109552574A (zh) 俯卧式救援浮舟
CN206719503U (zh) 一种便携式自供气潜水装置
CN206552232U (zh) 鼻吸式潜水装置
CN102120065B (zh) 防水防烟救生呼吸器与氧空气压缩气瓶装置
CN114084317A (zh) 一种消防潜水浮力背心
CN210391046U (zh) 汽车落水救生器
CN207747997U (zh) 具有呼吸功能的折叠式救生衣
CN207747998U (zh) 一种可以用于潜水时能自主生氧的化学氧呼吸器
JPH0620537Y2 (ja) 呼吸装置
RU2155700C2 (ru) Способ спасения подводников из аварийной подводной лод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8248795A (zh) 一种游泳及潜水组合装置
KR100571579B1 (ko) 부유형 휴대 급기장치
CN215205317U (zh) 一种用于潜水呼吸器的扳手单向呼吸阀
JPH082079Y2 (ja) 呼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