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3580B -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13580B CN113413580B CN202110773374.7A CN202110773374A CN113413580B CN 113413580 B CN113413580 B CN 113413580B CN 202110773374 A CN202110773374 A CN 202110773374A CN 113413580 B CN113413580 B CN 1134135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wling
- annular
- rail
- protective door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6/00—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学前教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包括设置有轨道的底座,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转动连接有环形爬轨,所述环形爬轨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和环形爬轨的内侧面之间围成爬行空间,婴幼儿在所述爬行空间内爬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环形爬轨沿着滑槽转动。本发明,通过环形爬轨与滑槽的转动连接,看护人只需将婴幼儿放进爬行空间内,在爬行的过程中,环形爬轨会自行转动,不需配合婴幼儿对该爬行训练装置进行不断调整,而防护栏的防护作用又可让看护人足够放心,不用时刻关注也可安全爬行,在体力和精神力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前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婴幼儿生长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通过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智力进行开发和刺激,可以使儿童的大脑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其中在婴幼儿的阶段,锻炼婴幼儿爬行是进行脑部开发的重要方式,通过爬行的方式进行学前教育,可以很好的扩大了孩子的视野范围和活动范围,极大的拓展了孩子采集信息的范围和渠道,对思维逻辑的创建有巨大帮助;而且可以促进孩子四肢协调动作的发展。
如申请号为CN201920731685.5,公开号为CN210355886U,名称为“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包括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设有爬行带,所述横板的前表面中心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底端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三根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板的左侧顶端设有转动机构,两个所述转动机构之间顶端设有玩具”,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横板、弯杆、辊筒、第二橡胶带、竖板、第一罩壳、旋钮、转杆和皮带之间的配合,使得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的占地面积得到了降低,将需要进行爬行训练的孩子放置在第二橡胶带的上表面,转动旋钮能够使第二橡胶带进行转动,从而使将需要进行爬行训练的孩子在第二橡胶带的上表面进行爬行,可以降低儿童的爬行面积,不需要看护人跟着孩子进行移动,进而降低了看护人的体力消耗。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与传统的爬行训练装置相比由于不需要看护人跟着婴幼儿一起移动,可以节省看护人的体力消耗,但是在操作时,虽然不用看护人跟着婴幼儿一起移动,可依然要看护人配合,看护人需要不断转动旋钮而且要控制转速,且在爬行时,看护人要时刻关注不能分心走神,否则婴幼儿很容易从第二橡胶带上爬出,有摔落的风险。因此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爬行训练装置在操作中,会使看护人有较大的体力和精神力的双重消耗,若转动旋钮的力度控制不好,或出现分心婴幼儿将会有从爬行训练装置上摔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包括设置有轨道的底座,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转动连接有环形爬轨,所述环形爬轨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和环形爬轨的内侧面之间围成爬行空间,婴幼儿在所述爬行空间内爬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环形爬轨沿着滑槽转动;
所述环形爬轨包括外圈的连接环和内圈的爬行环,所述连接环和爬行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轴向长度大于爬行环的轴向长度,且所述连接环与滑槽转动卡接;
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呈圆周排列的立柱以及与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环板,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环形爬轨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两两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爬行环上设置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环板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位于第二活动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槽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活动槽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扭簧可使防护门旋转,在扭簧的作用下,使防护门自行向内侧转动,并使防护门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内被限位机构自动锁定;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活动槽侧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凹槽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弹力件,所述防护门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内的行程,使得所述防护门撞击挡板转动,并使挡板与弹力件碰撞,在所述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使所述挡板反向转动,并将防护门的自由端锁定;
还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辅助爬梯,所述辅助爬梯靠近轨道的侧面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贯穿设置有槽口,当所述环形爬轨转动时,所述防护门的自由端可滑动进出槽口;
当婴幼儿没有看护人看护时,将所述防护门打开,并转动所述环形爬轨使防护门的自由端滑入槽口中,所述槽口将使防护门的自由端卡接,此时的防护门将成为辅助爬梯与环形爬轨之间的连接板,可供婴幼儿爬行,位于所述爬行空间内的婴幼儿开始爬行时,带动所述环形爬轨转动,使得所述防护门的自由端从槽口中滑出,所述防护门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内侧转动,所述防护门的自由端转动至第二活动槽内并被限位机构自动锁定。
上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所述爬行环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且所述爬行环的内部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填充有液体,且所述环形空腔内放置有浮力玩具,所述浮力玩具漂浮在液体的液面上。
上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所述滑槽中转动嵌入有多组滚珠,每组所述滚珠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滚珠与连接环的外壁转动连接。
上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所述连接环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滚珠相对应的环形槽,所述滚珠与环形槽转动连接。
上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所述轨道上螺纹插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手柄、螺纹杆以及挤压球,所述手柄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球转动嵌入在螺纹杆的另一端,旋转所述手柄可使挤压球挤压连接环的外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通过环形爬轨与滑槽的转动连接,当婴幼儿在爬行空间内爬行时,会带动环形爬轨沿着滑槽自动转动,而且防护栏可保护婴幼儿不会从爬行空间中爬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看护人只需将婴幼儿放进爬行空间内,在爬行的过程中,环形爬轨会自行转动,不需配合婴幼儿对该爬行训练装置进行不断调整,而防护栏的防护作用又可让看护人足够放心,不用时刻关注也可安全爬行,在体力和精神力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爬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爬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行环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辅助爬梯;3、轨道;4、环形爬轨;401、连接环;402、爬行环;5、环形槽;6、紧固件;601、手柄;602、螺纹杆;603、挤压球;7、凸块;8、吸附块;9、挡板;10、凹槽;11、弹力件;12、固定轴;13、防护栏;14、防护门;15、第一活动槽;16、第二活动槽;17、槽口;18、液体;19、浮力玩具;20、滚珠;21、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包括设置有轨道3的底座1,轨道3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转动连接有环形爬轨4,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护栏13,防护栏13和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之间围成爬行空间,婴幼儿在爬行空间内爬行的过程中,带动环形爬轨4沿着滑槽转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用于对婴幼儿进行爬行训练,可在室内室外使用。底座1用于与放置面接触,起到稳定和支撑爬行训练装置的作用,轨道3与底座1固定连接,用于为环形爬轨4提供支撑和转动轨道,轨道3可为圆环形、半圆环形等形状,轨道3上的滑槽形状与环形爬轨4的形状相适配,需保证环形爬轨4可沿着滑槽稳定转动,防护栏13为两组,分别固定安装在环形爬轨4内侧面的轴向两侧,使得防护栏13和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之间围成一个环形的爬行空间,该爬行空间为婴幼儿爬行区域,利用防护栏13的防护作用,使婴幼儿不会从爬行空间中爬出,当婴幼儿在爬行空间中沿着环形爬轨4的内壁爬行时,将会带动环形爬轨4沿着滑槽转动,使婴幼儿可一直反复爬行,其中环形爬轨4可沿着滑槽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从而婴幼儿可向两个方向爬行。本实施例中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婴幼儿放置在爬行空间内后,婴幼儿可沿着环形爬轨4的内壁向左侧或右侧爬行,而爬行时在婴幼儿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对环形爬轨4具有向下的拉力,当婴幼儿爬行的高度使得该拉力可克服环形爬轨4与滑槽之间的转动摩擦力时,环形爬轨4将沿着滑槽转动,此时婴幼儿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可继续爬行,周而复始,永远不会爬到尽头,而防护栏13对婴幼儿进行保护,即使没有看护人监督,婴幼儿也不会从爬行空间中爬出。现有技术中,婴幼儿爬行时,需要看护人一直在旁边配合操作,看护人需要不断转动旋钮并控制适当的转速,且在爬行时,看护人要时刻关注婴幼儿的爬行速度和爬行位置,一旦粗心或者分心走神,都会很容易造成婴幼儿脱离爬行轨道,造成摔落。本发明的创新的在于,将婴幼儿的爬行轨道设计成可周而复始转动的环形,并有防护栏13做安全防护,使婴幼儿可一直安全地爬行,在爬行时,不需要看护人一直配合操作,也无需过多的集中精力的关注,更加省力省心。
本实施例中,通过环形爬轨4与滑槽的转动连接,当婴幼儿在爬行空间内爬行时,会带动环形爬轨4沿着滑槽自动转动,而且防护栏13可保护婴幼儿不会从爬行空间中爬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看护人只需将婴幼儿放进爬行空间内,在爬行的过程中,环形爬轨4会自行转动,不需配合婴幼儿对该爬行训练装置进行不断调整,而防护栏13的防护作用又可让看护人足够放心,不用时刻关注也可安全爬行,在体力和精神力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
本实施例中,环形爬轨4包括外圈的连接环401和内圈的爬行环402,连接环401和爬行环402固定连接,连接环401的轴向长度大于爬行环402的轴向长度,防护栏13与爬行环40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环401与滑槽转动卡接。因为连接环401的轴向长度大于爬行环402的轴向长度,使得环形爬轨4在转动时,连接环401在滑槽中转动,且不会与滑槽脱离,而爬行环402不与轨道3接触,使得婴幼儿在爬行时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连接环401和爬行环402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材质制成,为了使连接环401在滑槽中稳定长久的滑动,连接环401可使用硬度更大且耐磨损的的材质制成如金属,而为保证婴幼儿爬行时的舒适性,爬行环402可采用硬度相对偏低的材质制成如塑料,因为爬行环402不会与轨道3接触,所以环形爬轨4转动时不会造成爬行环402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防护栏13包括多个呈圆周排列的立柱以及与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环板,立柱用于建设防护栏13的高度,并完成对婴幼儿的阻挡,其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但需超过婴幼儿爬行时的身体高度,确保婴幼儿不会从立柱的顶部爬出爬行空间,环板用于将各个立柱的顶部连接在一起,可增加立柱的牢固性,同时可保证立柱的顶部不会碰伤婴幼儿,立柱的另一端与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多个立柱两两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可更加方便看护人从外侧对爬行空间内的婴幼儿进行观察,即使从远处也能一眼看到婴幼儿的爬行情况,而且婴幼儿也能从爬行空间中看到外部的情况,减少婴幼儿的焦虑,给予其安全感,间隙的宽度可控制在2-3cm,在不会影响视线的同时,确保婴幼儿的脚不会从间隙中穿过,提高婴幼儿的安全性,因为婴幼儿对脚的控制力偏弱,一旦插入到间隙中很容易蹩脚,造成脚踝或小腿的损伤。
为保证婴幼儿有爬行的动力,需要使用玩具等小物品进行吸引,为此,进一步的,爬行环402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且爬行环402的内部形成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填充有液体18,且环形空腔内放置有浮力玩具19,浮力玩具19漂浮在液体18的液面上。通过在环形空腔内填充液体18,在液体18重力的作用下,液体18不会随着环形爬轨的转动而转动,只会在环形空腔的下半部来回晃动,而浮力玩具19始终漂浮在液面上,从而浮力玩具19会随着液面的晃动而晃动,晃动的浮力玩具19对婴幼儿具有很好的吸引作用;
现有技术中吸引婴幼儿爬行的玩具一般是固定挂在一个位置,而固定不动的玩具对婴幼儿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亦或者是通过看护人对玩具进行晃动,该方式会增加看护人的工作量;亦或者是通过额外的电力设备进行驱动,该方式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电能消耗。现有技术都不能满足玩具的自行晃动,而该实施例中的浮力玩具19既能晃动提高对婴幼儿的吸引力,又不需要看护人或者其它电力设备的驱动,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其中,爬行环402上设置有与环形空腔相连通的液体灌入口,液体灌入口可封闭可打开,封闭时液体18不会从液体灌入口中流出,打开时,看护人可通过该液体灌入口将液体18灌入环形空腔中,或者将液体18从环形空腔中倒出,从而可根据婴幼儿的实际高度以及爬行训练的难易度,灵活控制与婴幼儿相适应的液面高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而液体18可为无色的水,为了增加观赏性液体18也可为彩色的水,当天冷时,为了保证婴幼儿的舒适性,液体18可为温水,保证婴幼儿不会着凉,即液体18可根据需求随时进行调换,灵活性较高。
为保证环形爬轨4沿着滑槽转动时的顺畅性,减少转动磨损,再进一步的,滑槽中转动嵌入有多组滚珠20,滚珠20的组数不少于三组,每组滚珠20的数量有多个,具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滚珠20与连接环401的外壁转动连接。当环形爬轨4沿着滑槽转动时,环形爬轨4的外侧面不与滑槽内壁接触,而是与滚珠20接触,且环形爬轨4的转动会带动滚珠20转动,通过滚珠20可大大减少环形爬轨4与滑槽转动时的摩擦力,提高转动顺畅性的同时避免了环形爬轨4转动时的磨损。
在提高了环形爬轨4转动顺畅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环形爬轨4转动的稳定性,使环形爬轨4的侧面与滑槽的侧面不会碰撞,为此,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连接环40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滚珠20相对应的环形槽5,滚珠20与环形槽5转动连接,环形槽5用于对滚珠20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多个环形槽5,使得各个滚珠20位于对应的环形槽5中,并与环形槽5转动连接,滚珠20的转动方向为环形爬轨4的转动方向,在环形槽5的作用下,可限制滚珠20向其它方向转动,从而当环形爬轨4出现侧向的作用力时,滚珠20与环形槽5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环形爬轨4向侧面移动,避免环形爬轨4的侧面与滑槽的侧面碰撞,保证环形爬轨4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因为有防护栏13的阻挡,当将婴幼儿放入爬行空间时,很不方便,为提高婴幼儿进入爬行空间的便利性,再进一步的,爬行环402上设置有第一活动槽15,第一活动槽15的宽度不大于爬行环402宽度的三分之一,保证液体18在环形空腔中的顺利流动不受影响,环板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槽16,第一活动槽15位于第二活动槽16的正下方,第二活动槽16上设置有限位机构,第一活动槽15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4,防护门14为扇形,可提高整体协调性,扭簧可使防护门14旋转,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16内,并被限位机构锁定。通过设置防护门14,在限位机构解锁的状态下,可对防护门14施加作用力,将防护门14向外侧转动,从而将其打开,婴幼儿可从防护门14的开口处爬入或爬出爬行空间,从而可提高婴幼儿进入爬行空间以及爬出爬行空间的便利性;当婴幼儿爬入爬行空间时,去除对防护门14的作用力,在扭簧的作用下,即可使防护门14自行向内侧转动,并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16内被限位机构自动锁定,没有外力的作用,限位机构也不会自行打开,提高防护门14的牢固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活动槽16侧面上的凹槽10,凹槽10的内部通过固定轴12转动连接有挡板9,凹槽10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弹力件11,弹力件11可为弹簧或弹片,用于反弹挡板9,防护门14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16内的行程,使得防护门14撞击挡板9转动,并使挡板9与弹力件11碰撞,在弹力件11的弹力作用下,使挡板9反向转动,并将防护门14的自由端锁定。该限位机构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二活动槽16的两个侧面,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9之间的距离小于防护门14自由端的长度,当挡板9向内侧转动时,两个挡板9之间的距离增大,并可让防护门14的自由端穿过。
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防护门14向内侧转动时,防护门14自由端的两侧分别撞击两个挡板9,两个挡板9绕着固定轴12向内侧转动,使得两个挡板9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供防护门14的自由端穿过并进入到第二活动槽16中,防护门14在扭簧的作用下,其自由端进入第二活动槽16中后,防护门14自由端的内侧面将与第二活动槽16的内壁挤压接触,防护门14自由端的反弹力极小,而防护门14的自由端进入第二活动槽16中后,两个挡板9继续向内侧转动,直至与弹力件11碰撞后反转,反转后的挡板9恢复自然状态,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防护门14自由端的锁定;
为使挡板9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初始位置,以及不会受到防护门14向外侧的挤压力后致使挡板9向外侧转动,第二活动槽1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附块8,吸附块8可由永磁铁制成,挡板9由可与吸附块8吸附连接的金属制成,在自然状态下,吸附块8与挡板9的外侧面相吸附,对挡板9进行固定,防止挡板9晃动;同时吸附块8与固定轴12相互错开,吸附块8相对于固定轴12更加靠近凹槽10的开口处,当婴幼儿从内侧挤压到防护门14时,挡板9将受到防护门14向外侧的挤压力,此时在吸附块8的作用下,将对挡板9进行限位,防止挡板9向外侧转动,提高防护门14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确保婴幼儿在爬行空间内的安全;当需要打开防护门14时,通过外力向内侧按压两个挡板9即可将防护门14向外侧转动打开。
挡板9的外侧面可设计为向内侧弯曲的倾斜面,当防护门14的自由端从外侧碰撞挡板9时,挡板9外侧面的倾斜设计,可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更加顺利地进入第二活动槽16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辅助爬梯2,爬梯2的截面成三角形,爬梯2的底面和底座1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可增大该爬行训练装置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同时爬梯2可用于供婴幼儿爬行使用,即不需要看护人辅助或者抱着婴幼儿,婴幼儿就可自行进入爬行空间内,辅助爬梯2靠近轨道3的侧面形成有凸块7,凸块7上贯穿设置有槽口17,槽口17用于对防护门14的自由端进行限位,当环形爬轨4转动时,防护门14的自由端可滑动进出槽口17。
当婴幼儿没有看护人看护时,可将防护门14打开,并转动环形爬轨4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滑入槽口17中,之后停止转动环形爬轨4,槽口17将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卡接,此时的防护门14将成为辅助爬梯2与环形爬轨4之间的连接板,可供婴幼儿爬行,且环形爬轨4不再转动时,防护门14将始终处于该状态,此时婴幼儿可从地面爬行到辅助爬梯2上,再经过防护门14爬入爬行空间内,位于爬行空间内的婴幼儿开始爬行时,带动环形爬轨4转动,此时防护门14跟着转动,使得防护门14的自由端从槽口17中滑出,没有槽口17的限位后,防护门14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内侧转动,防护门14的自由端转动至第二活动槽16内并被限位机构自动锁定。从而即使在看护人不进行看护时,婴幼儿也可自己爬入爬行空间,且防护门14会在婴幼儿爬行时自动锁定,可保证安全。
本实施例中,槽口17的内壁呈圆弧形,该弧形的弧度与防护门14的自由端旋转时的转动弧度相匹配,确保防护门14的自由端可以在槽口17中顺利转动。
且凸块7的长度小于辅助爬梯2侧面的长度,通过减少凸块7的长度,使得槽口17的长度缩短,从而当环形爬轨4转动幅度更小时,防护门14的自由端就可从槽口17中滑出,可提高防护门14被锁定的及时性。
每当婴幼儿的爬行训练结束时,最好使防护门14可以位于下半部,使防护门14打开时,其自由端刚好位于槽口17的一侧,可更加方便地将防护门14的自由端滑入槽口17中。为此爬行环40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配重块21,两个配重块21分别位于防护门14的左右两侧,在配重块21的作用下,使得整个环形爬轨4的重心被改变,当婴幼儿不在爬行空间内时,在配重块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环形爬轨4缓慢转动,直至使防护门14打开时,其自由端刚好位于槽口17的一侧,当然配重块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为三个、四个、五个等,只要可以克服环形爬轨4转动时的转动阻力,使防护门14打开时,其自由端刚好位于槽口17的一侧即可。
因为各个婴幼儿的爬行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婴幼儿的爬行能力会随着爬行训练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所以可根据实际需要,为婴幼儿增加不同程度的爬行难度,使婴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爬行训练。为此,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轨道3上螺纹插接有紧固件6,紧固件6包括手柄601、螺纹杆602以及挤压球603,手柄601与螺纹杆602固定连接,挤压球603转动嵌入在螺纹杆602的另一端,旋转手柄601可使挤压球603挤压连接环401的外壁。通过旋转手柄601可使挤压球603不断靠近或者远离连接环401的外壁,从而可通过紧固件6灵活调节环形爬轨4转动时的阻力,当挤压球603与连接环401外壁挤压接触时,连接环401的转动会带动挤压球603在螺纹杆602中转动,而因为螺纹杆602与轨道3螺纹连接,使得螺纹杆602和手柄601不会随着连接环401的转动而发生位移。
通过上述结构,当旋转手柄601使挤压球603不断靠近连接环401的外壁时,连接环401的外壁与挤压球603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环形爬轨4转动阻力增大,使得婴幼儿可以在爬行空间内爬行更高的位置之后环形爬轨4才会克服转动阻力而转动,而爬行高度越高婴幼儿爬行时的爬行面就越陡峭,爬行难度就越大,从而通过设置紧固件6的方式,可非常方便地改变婴幼儿爬行的难易程度,使婴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爬行训练。
其中紧固件6的数量可为多个,以此来更大程度的增加环形爬轨4的转动阻力,使婴幼儿的爬行高度有更大的可调节空间。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包括设置有轨道(3)的底座(1),所述轨道(3)上设置有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中转动连接有环形爬轨(4),所述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护栏(13),所述防护栏(13)和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之间围成爬行空间,婴幼儿在所述爬行空间内爬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环形爬轨(4)沿着滑槽转动;
所述环形爬轨(4)包括外圈的连接环(401)和内圈的爬行环(402),所述连接环(401)和爬行环(4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401)的轴向长度大于爬行环(402)的轴向长度,且所述连接环(401)与滑槽转动卡接;
所述防护栏(13)包括多个呈圆周排列的立柱以及与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环板,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环形爬轨(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两两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爬行环(402)上设置有第一活动槽(15),所述环板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槽(16),所述第一活动槽(15)位于第二活动槽(16)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槽(16)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活动槽(15)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4),所述扭簧可使防护门(14)旋转,在扭簧的作用下,使防护门14自行向内侧转动,并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16内被限位机构自动锁定;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活动槽(16)侧面上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通过固定轴(12)转动连接有挡板(9),所述凹槽(10)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弹力件(11),所述防护门(14)的自由端旋转至第二活动槽(16)内的行程,使得所述防护门(14)撞击挡板(9)转动,并使挡板(9)与弹力件(11)碰撞,在所述弹力件(11)的弹力作用下,使所述挡板(9)反向转动,并将防护门(14)的自由端锁定;
还包括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辅助爬梯(2),所述辅助爬梯(2)靠近轨道(3)的侧面形成有凸块(7),所述凸块(7)上贯穿设置有槽口(17),当所述环形爬轨(4)转动时,所述防护门(14)的自由端可滑动进出槽口(17);
当婴幼儿没有看护人看护时,将所述防护门(14)打开,并转动所述环形爬轨(4)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滑入槽口(17)中,所述槽口(17)将使防护门(14)的自由端卡接,此时的防护门(14)将成为辅助爬梯(2)与环形爬轨(4)之间的连接板,可供婴幼儿爬行,位于所述爬行空间内的婴幼儿开始爬行时,带动所述环形爬轨(4)转动,使得所述防护门(14)的自由端从槽口(17)中滑出,所述防护门(14)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内侧转动,所述防护门(14)的自由端转动至第二活动槽(16)内并被限位机构自动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环(402)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且所述爬行环(402)的内部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填充有液体(18),且所述环形空腔内放置有浮力玩具(19),所述浮力玩具(19)漂浮在液体(18)的液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中转动嵌入有多组滚珠(20),每组所述滚珠(20)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滚珠(20)与连接环(401)的外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0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滚珠(20)相对应的环形槽(5),所述滚珠(20)与环形槽(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上螺纹插接有紧固件(6),所述紧固件(6)包括手柄(601)、螺纹杆(602)以及挤压球(603),所述手柄(601)与螺纹杆(602)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球(603)转动嵌入在螺纹杆(602)的另一端,旋转所述手柄(601)可使挤压球(603)挤压连接环(401)的外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3374.7A CN113413580B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3374.7A CN113413580B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13580A CN113413580A (zh) | 2021-09-21 |
CN113413580B true CN113413580B (zh) | 2022-06-03 |
Family
ID=7772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73374.7A Active CN113413580B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1358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58734B1 (fr) * | 1990-02-23 | 1993-02-12 | Lebreton Roger | Echelle a grimper polyvalente. |
US5411279A (en) * | 1993-12-17 | 1995-05-02 | Magid; Sidney H. | Multiple-belt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flat top surface |
CN101020110A (zh) * | 2006-03-04 | 2007-08-22 | 王先全 | 环形跑步机 |
CN101058018A (zh) * | 2007-04-10 | 2007-10-24 | 王佐良 | 跑步机 |
FR2938197B1 (fr) * | 2008-11-10 | 2012-10-19 | Gymnova | Socles pour agres |
CN201734313U (zh) * | 2010-04-28 | 2011-02-09 | 宁艳茹 | 一种护婴围栏 |
KR101260861B1 (ko) * | 2010-07-09 | 2013-05-06 | 주식회사 한국표준공사 | 쳇바퀴형 런닝머신 |
CN204395313U (zh) * | 2015-02-16 | 2015-06-17 | 黑河学院 | 一种环式跑步机 |
CN204485196U (zh) * | 2015-03-17 | 2015-07-22 | 徐州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环形跑步机 |
CN105561584B (zh) * | 2015-09-18 | 2017-06-13 | 徐金明 | 宽摆幅多模式智能儿童摇摆机 |
CN208260084U (zh) * | 2018-04-02 | 2018-12-21 | 成都东软学院 | 一种新型户外跑步机 |
CN108669917B (zh) * | 2018-05-07 | 2020-01-03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婴儿爬行训练装置 |
CN109316713A (zh) * | 2018-10-15 | 2019-02-12 | 付桂艳 | 一种儿童行走训练装置 |
KR101988519B1 (ko) * | 2019-02-15 | 2019-06-12 | 한국코스믹라운드(주) | 애완동물용 트레드밀 |
CN212679955U (zh) * | 2020-06-12 | 2021-03-12 | 山东英才学院 | 一种盘式跑步运动器械 |
CN111759126A (zh) * | 2020-07-13 | 2020-10-13 | 祝甜 | 一种儿童用防止受惯性力伤害的学步机 |
CN112569545B (zh) * | 2020-11-20 | 2022-04-01 | 沈阳体育学院 | 一种具有防碰伤功能的幼儿体能训练装置及方法 |
-
2021
- 2021-07-08 CN CN202110773374.7A patent/CN1134135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13580A (zh) | 202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33682A (en) | Infant exerciser and activity center | |
US10478736B1 (en) | Child's swing seat with cover | |
CN111839095A (zh) | 一种基于光感控制的儿童床防摔装置 | |
CN113413580B (zh) |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 |
US4340216A (en) | Bearing and support | |
CN203762710U (zh) | 床护栏 | |
CN109172178A (zh) | 一种新型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 |
CN111387757A (zh) |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婴儿摇床防止婴儿跌落的装置 | |
US4275880A (en) | Bearing and support | |
US2843379A (en) | Amusement apparatus | |
CN201200782Y (zh) | 空翻训练器械 | |
CN113855425A (zh) | 一种儿科防护病床 | |
CN214906253U (zh) | 一种儿科护理教学用洗澡装置 | |
Caulfield | Physic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two years | |
CN207169033U (zh) | 一种游乐滑梯 | |
CN213605535U (zh) | 儿童围栏的连接机构 | |
CN213031087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术后病床护理架 | |
CN218357209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爬行训练装置 | |
Stoiljković | Fun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children playgrounds in the housing estates | |
CN215913962U (zh) | 学步车 | |
CN213432947U (zh) | 一种新型儿童滑梯 | |
CN108970029B (zh) | 婴幼儿爬行功能训练用辅助装置 | |
RU2056783C1 (ru) | Детский манеж | |
RU2144408C1 (ru) | Безопасные качели л.а.каргаева | |
CN219782074U (zh) | 一种亲子活动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