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838A -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838A
CN113411838A CN202110721127.2A CN202110721127A CN113411838A CN 113411838 A CN113411838 A CN 113411838A CN 202110721127 A CN202110721127 A CN 202110721127A CN 113411838 A CN113411838 A CN 113411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identifier
header information
compression
feedback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11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838B (zh
Inventor
郝禺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11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压缩设备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上下文标识是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若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解压设备根据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解压设备向压缩设备发送包括上下文标识、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若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压缩设备从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压缩设备根据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以太网流标识匹配;压缩设备通过上下文标识对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本申请可以提高解压缩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常需要发送数据包。为了节约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资源,可以对数据包的头信息进行压缩之后发送。一种典型的压缩算法为EHC(ethernet header compression,以太网头信息压缩)算法,该算法可以通过一个上下文标识代替以太网数据包中的头信息。由于上下文标识所占用的字节数远远小于头信息所占用的字节数,从而实现了对数据包的压缩。
上述上下文标识可以被重复使用,也就是在时刻T1时,上下文标识C1用于对头信息H1进行压缩,而在时刻T2时,上下文标识C1用于对头信息H2进行压缩。由于在上下文标识被重复使用时,可能会导致压缩时将头信息H1替换为上下文标识C1,但解压缩时将上下文标识C1替换为H2的异常情况,从而,如何在上下文标识被重复使用时,提高解压缩的准确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以提高解压缩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应用于解压设备,包括:
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若所述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根据所述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
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压缩设备,包括:
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接收所述解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包;
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根据所述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压设备,包括:
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以太网流标识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根据所述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
扩展反馈包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设备,包括:
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反馈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解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包;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第三数据包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数据压缩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所述解压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所述压缩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的解压设备、和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压缩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解压设备可以在反馈包中再添加以太网流标识,该以太网流标识是根据第一数据包中的头信息生成的,与该头信息一一对应。从而该以太网流标识可以辅助压缩设备识别该反馈包是针对哪个第一数据包的,避免压缩设备将针对其余数据包回复的反馈包误认为对第一数据包的回复,保证压缩设备在接收到针对该第一数据包回复的反馈包之后,建立该第一数据包指定的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又由于解压设备在发送该反馈包之后也建立了该第一数据包指定的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压缩设备建立该对应关系之后,压缩设备采用该上下文标识压缩的头信息和解压设备采用该上下文压缩的头信息相同,提高了解压缩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以太网包的标准结构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图2对应的以太网包对应的一种完整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反馈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头信息被压缩的以太网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展反馈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压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0、图1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WiFi系统、未来的通信系统、或者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5G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mMTC)、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外联(vehicle toeverything,V2X)、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和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通信设备间的通信。通信设备间的通信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间的通信、和/或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通信”还可以描述为“传输”、“信息传输”、或“信号传输”等。传输可以包括发送和/或接收。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为例描述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该技术方案用于进行其它调度实体和从属实体间的通信,例如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的通信,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其中,调度实体可以为从属实体分配空口资源。空口资源包括以下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资源和空间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种可以是两种、三种、四种或者更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信息,和/或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和/或”可以用于描述关联对象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该“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110、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130和终端设备140)。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无线接入网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无线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无线接入网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无线接入网设备中或者和无线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可以部署在水面上;或者,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或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接入无线接入网设备,并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例如3个或6个等)小区,终端设备可以在该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接入无线接入网设备,并在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行传输资源向无线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以实现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下行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以实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
上述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过程中,数据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的,数据包包括头信息和数据内容。为了节约通信过程中占用的无线传输资源,可以将头信息进行压缩之后发送。
现有技术中,对头信息进行压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上下文标识替换数据包中的头信息,上下文标识所占用的字节数远远小于头信息所占用的字节数。
上述上下文标识是在一个可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例如,可选范围是一个字节对应的取值范围,从而上下文标识可以在0到255内取值。在需要发送头信息为H1的数据包时,使用上下文标识0对H1进行压缩,在需要发送头信息为H2的数据包时,使用上下文标识1对H2进行压缩。如此,不断递增,直至上下文标识为255。此时,所有的上下文标识已经被使用,从而可以从0开始再次开始,实现了上下文标识的重复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进行上述头信息压缩的设备称为压缩设备。相应地,接收到被压缩的数据包的设备需要进行解压缩处理,从而接收到被压缩的数据包的设备可以称为解压设备。
压缩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解压设备也可以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在上行通信过程中,也就是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终端设备为压缩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为解压设备。在下行通信过程中,也就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压缩设备,终端设备为解压设备。
压缩设备和解压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1至S103。
S101:压缩设备向解压设备发送完整数据包,该完整数据包中包括:上下文标识(CID,context identifier)、头信息和数据内容。上述完整数据包可以为以太网包。图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以太网包的标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以太网包包括了前导码、帧起始分隔符、目标地址、源地址、802Q标签、长度/类型、数据内容、帧校验序列、扩展字段。
其中,前导码用于进行压缩端和解压端之间的时钟同步,前导码可以为8个字节。在实际应用中,前导码未使用,也就是以太网包中可以不包括前导码。
帧起始分隔符用于表示一帧数据的开始,帧起始分隔符可以为1个字节。在实际应用中,帧起始分隔符未使用,也就是以太网包中可以不包括帧起始分隔符。
头信息包括:目标地址、源地址、802Q标签、长度/类型。
目标地址用于表示接收该数据包的设备的地址,也就是解压设备的网络地址。目标地址可以为6个字节。
源地址用于表示发送该数据包的设备的地址,也就是压缩设备的网络地址。源地址可以为6个字节。
802Q标签用于表示网络层使用的协议类型。
长度为以太网包包括的数据量,可以用字节表示。
数据内容用于表示以太网包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
帧校验序列,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通常情况下,该帧校验序列可以不使用,也就是以太网包中不包括该帧校验序列。
扩展字段是根据实际场景可使用的保留字段。通常情况下,该扩展字段可以不使用,也就是以太网包中不包括该扩展字段。
基于上述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以太网包通常包括的内容有:头信息和数据内容。为了将上述以太网包的头信息进行压缩,需要预先建立上下文信息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了建立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压缩设备需要在第一次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流的数据包时,为该头信息确定一个上下文标识,并向解压设备发送包括上下文标识、头信息和数据内容的完整数据包。图3示例性示出了图2对应的以太网包对应的一种完整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完整数据包中包括压缩标记、上下文标识、头信息和数据内容。
其中,压缩标记用于代表该完整数据包的头信息是否被压缩,在这里由于完整数据包的头信息未被压缩,从而压缩标记用于表示该完整数据包的头信息用于表示未被压缩。
上下文标识可以通过多个字节表示,例如,如图3所示,压缩标记可以占用第一个字节的1个比特,上下文标识可以占用第一个字节的剩余比特以及其余字节。
头信息与图2中的头信息相同,数据内容与图2中的数据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02:解压设备接收到上述完整数据包之后,需要从完整数据包中提取出来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并建立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解压设备确定本地已经记录有该上下文标识已经和其余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压设备会在建立上下文标识和该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前,删除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上下文标识只能对应唯一一个头信息,不可以对应两个或以上的头信息。从而保证在一个时刻上下文标识只能用于对一个头信息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保证了解压缩的准确度。
S103:解压设备在建立上述对应关系之后生成反馈包,并将反馈包发送给压缩设备,反馈包中包括上下文标识。
图4示例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反馈包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反馈包中包括:反馈标记和上下文标识。
其中,反馈标记用于表示该数据包为反馈包。
S104:压缩设备在接收到反馈包之后,建立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采用该对应关系对包括该头信息的以太网包的头信息进行压缩。
与解压设备侧相同,压缩设备建立的对应关系中,一个上下文标识只能对应唯一一个头信息,不可以对应两个或以上的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设备在发送完整数据包时,已经确定了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但需要在接收到解压设备发送的反馈包之后才能建立该对应关系,以通过该对应关系进行头信息压缩。
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头信息被压缩的以太网包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头信息被压缩的以太网包可以包括:压缩标记、上下文标识、数据内容。
其中,压缩标记用于表示该以太网包的头信息被压缩。
S105:解压设备接收到头信息被压缩的以太网包之后,根据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被压缩的以太网包中的上下文标识对应的头信息,并用该头信息替换该被压缩的以太网包中的上下文标识,得到解压缩之后的以太网包。
通过上述过程进行压缩和解压缩时,会存在以下一种场景:压缩设备在上下文标识被用完之后,会重复使用已使用过的上下文标识。如此,压缩设备可能会连续发送至少两个完整数据包,以建立同一个上下文标识与至少两个不同的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网络传输的延迟等问题,解压设备针对第一个完整数据包的反馈包可能在压缩设备发送第二个完整数据包之后被压缩设备接收到,如此导致压缩设备和解压设备两侧的对应关系不同。又由于压缩设备无法区分反馈包是针对哪个完整数据包的,从而压缩设备在发送完第二个完整数据包之后接收到该反馈包时,会建立第二个完整数据包中指定的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压缩设备和解压设备两端建立的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导致解压缩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解压缩错误的过程。
在T1时刻,压缩设备向解压设备发送了完整数据包PK1,包括上下文标识C1、头信息H1。
在T2时刻,解压设备接收到该完整数据包PK1,建立了C1和H1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向压缩设备回复了包括C1的反馈包PK2。
在T3时刻,压缩设备又发送了另一个完整数据包PK3,包括上下文标识C1、头信息H2,也就是说压缩设备又要通过C1对H2进行压缩,而不是对H1进行压缩。
在T4时刻,压缩设备才收到解压设备发送的反馈包PK2,此时,压缩设备将该反馈包PK2误认为是对PK3的回复。从而建立了C1和H2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T5时刻,解压设备接收到完整数据包PK3,建立了C1和H2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向压缩设备回复了包括C1的反馈包PK4。
可以看出,在T4时刻至T5时刻之间,解压设备侧的对应关系是C1和H1的对应关系,压缩设备侧的对应关系是C1和H2的对应关系。从而,若压缩设备在T4时刻至T5时刻之间接收到包括头信息H2的数据包,则压缩设备对该数据包进行压缩之后得到包括C1的数据包,并将其发送给解压设备。解压设备在接收到该包括C1的数据包,根据本地存储的C1和H1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C1对应的头信息是H1,从而解压得到的头信息为H1。如此,导致解压缩错误。
对导致上述解压缩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解压设备回复的反馈包中仅包括上下文标识。从而,若上下文标识是被重复使用的,则压缩设备在接收到反馈包之后,无法准确的确定该上下文标识是针对哪个完整数据包回复的。当压缩设备将针对完整数据包PK1的反馈包,确认为对完整数据包PK2的反馈包时,压缩设备采用该PK2指定的上下文标识C1对PK3指定的头信息H2进行压缩,但解压设备采用PK1指定的头信息H1对该上下文标识C1进行解压缩。如此,导致解压缩错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将上述完整数据包称为第一数据包。解压设备可以在反馈包中再添加以太网流标识,该以太网流标识是根据第一数据包中的头信息生成的,与该头信息一一对应。从而该以太网流标识可以辅助压缩设备识别该反馈包是针对哪个第一数据包的,避免压缩设备将针对其余数据包回复的反馈包误认为对第一数据包的回复,保证压缩设备在接收到针对该第一数据包回复的反馈包之后,建立该第一数据包指定的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又由于解压设备在发送该反馈包之后也建立了该第一数据包指定的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压缩设备建立该对应关系之后,压缩设备采用该上下文标识压缩的头信息和解压设备采用该上下文压缩的头信息相同,提高了解压缩的准确度。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解压缩正确的过程。
在T1时刻,压缩设备向解压设备发送了一个第一数据包PK1,包括上下文标识C1、头信息H1。
在T2时刻,解压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包PK1,建立了C1和H1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向压缩设备回复了包括C1的反馈包PK2。
在T3时刻,压缩设备又发送了另一个第一数据包PK3,包括上下文标识C1、头信息H2,也就是说压缩设备又要通过C1对H2进行压缩,而不是对H1进行压缩。
在T4时刻,压缩设备才收到解压设备发送的反馈包PK2。此时,压缩设备判断该反馈包PK2中包括的第二类型标识代表该反馈包为标准反馈包,也就是针对PK1的反馈。从而建立了C1和H1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T5时刻,解压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包PK3,建立了C1和H2之间的关系,并向压缩设备回复了包括C1和PRO的反馈包PK4。其中,PRO是根据H2生成的,与H2一一对应。
在T6时刻,压缩设备接收到反馈包PK4。此时,压缩设备判断该反馈包PK4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代表该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并且根据该扩展反馈包中包括的PRO确定对应的头信息为H2,也就确定该扩展反馈包是针对PK3的反馈。从而建立C1与H2的对应关系。
在通过上述过程建立对应关系之后,可以通过建立的对应关系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在T6时刻之后,压缩设备采用C1对包括头信息H2的数据包压缩为包括C1的数据包,并将其发送给解压设备。
对应的,解压设备在接收到包括C1的数据包之后,根据本地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C1对应的头信息是H2,通过H2对包括C1的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压缩前头信息和解压出的头信息一致,解压缩正确。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压缩设备和解压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至S206。
S201、压缩设备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上下文标识是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相应地,解压设备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包可以是前述图3所示的完整数据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头信息是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头信息。
具体地,压缩设备在第一次发送一个头信息的数据包时,生成并发送第一数据包。
S202:若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解压设备根据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
其中,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是在之前某时刻,解压设备接收到包括该其余头信息与该上下文标识的数据包时建立的。建立该对应关系就是记录该对应关系。若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则代表该上下文标识被重复使用。
上述扩展反馈包是反馈包的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包括以太网流标识的扩展包作为扩展反馈包,扩展反馈包的结构可以参照图7所示。参照图7所示,扩展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上下文标识和以太网流标识。
其中,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该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例如,第一类型标识为1。
以太网流标识可以是第一头信息,或将第一头信息输入到预设数学算法中进行计算得到的。预设数学算法的输入和输出是一一对应的,从而保证第一头信息和以太网流标识一一对应,避免不同的第一头信息生成不同的以太网流标识。
相应地,将不包括以太网流标识的扩展包作为标准反馈包,标准反馈包的结构与现有的反馈包的结构相同,具体可以参照图4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配置确定扩展反馈包是否允许被使用。具体过程包括:首先,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信息,相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消息。然后,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能力消息向终端设备发送不同的配置消息。
若能力消息中包括扩展支持标识,则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从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消息中包括扩展使用标识,扩展使用标识用于表示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
若能力消息中不包括扩展支持标识或包括扩展禁止标识,则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不支持扩展反馈包,从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消息中不包括扩展使用标识或包括扩展禁止标识,用于表示不允许使用所述扩展反馈包。
在上述确定扩展反馈包是否允许被使用的过程中,当解压设备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时,压缩设备为终端设备,从而解压设备执行无线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压缩设备执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当解压设备为终端设备时,压缩设备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解压设备执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压缩设备执行无线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能力消息是终端设备在出厂时确定的,是终端设备的固有属性。终端设备可以在开启时发送能力消息,或根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请求发送。配置消息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发送的。在终端设备接收到配置消息中包括扩展使用标识时,终端设备确定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在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包括扩展使用标识之后,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
S203:解压设备向压缩设备发送包括上下文标识、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
相应地,压缩设备接收解压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反馈包。
可以理解的是,该扩展反馈包的结构可以参照图7所示,具体可以参照前述对图7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204:若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压缩设备从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若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时,反馈包中同时也包括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S205:压缩设备根据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其中,第三数据包是待发送的数据包,也就是待发送的以太网包。
可以理解的是,解压设备根据头信息预设数学算法生成以太网流标识之后,压缩设备可以根据该数学算法的逆算法计算以太网流标识对应的头信息,并将包括该头信息的数据包作为第三数据包。通过数学算法的逆算法计算的太网流标识对应的头信息和该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S206:压缩设备通过上下文标识对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
具体地,将第三数据包中的上述头信息替换为该上下文标识,得到压缩后的数据包。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若解压设备中未记录有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或,不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则解压设备向压缩设备发送包括上下文标识和第二类型标识的反馈包,第二类型标识表示反馈包为标准反馈包。
相应地,对于压缩设备,在接收到反馈包中之后,若反馈包中包括第二类型标识,或不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则确定反馈包为标准反馈包,从而从反馈包中提取上下文标识;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上下文标识对应的头信息,第二对应关系是压缩设备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生成的,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表示上下文标识和头信息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待建立;通过上下文标识对包括对应的头信息的数据包进行压缩。
其中,标准反馈包可以参照图4所示的反馈包,反馈标记的取值为第二类型标识。例如,第二类型标识为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对应关系是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上下文标识和第一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压缩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目的是:通知解压设备建立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上下文标识和第一头信息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此时第三对应关系待建立。
在压缩设备接收到扩展反馈包之后,代表解压设备已建立好上下文标识和第一头信息之间的关系,第三对应关系用于通过上下文标识对包括对应的头信息的数据包进行压缩。此时,代表第三对应关系建立成功,该第三对应关系可以用于对后续被压缩的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具体地,接收到被压缩的数据包之后,从该数据包中提取上下文标识,并从第三对应关系中获取该上下文标识对应的头信息,以将该头信息替换上下文标识得到解压后的数据包。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解压设备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后,从第一数据包中提取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上下文标识和第一头信息。若解压设备未记录有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直接建立上下文标识和第一头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若解压设备已记录有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则需要将上下文标识和第一头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替换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
上面建立的第一对应关系用于通过第一头信息对包括对应的上下文标识的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第二数据包是压缩设备发送的。也就是,在接收到第二数据包之后,从第二数据包中提取上下文标识,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上下文标识对应的第一头信息,从而将该第一头信息替换掉第二数据包中的上下文标识,得到解压缩后的数据包。
对应于上述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压设备的结构框图。参照图8所示,解压设备300包括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301、以太网流标识生成模块302和扩展反馈包发送模块303:
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以太网流标识生成模块302,用于若所述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根据所述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
扩展反馈包发送模块303,用于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
可选地,解压设备300还包括:
标准反馈包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解压设备中未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或,不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则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和第二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二类型标识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标准反馈包。
可选地,当所述解压设备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解压设备300还包括:
配置消息发送模块,用于若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扩展使用标识,所述扩展使用标识用于表示允许使用所述扩展反馈包。
可选地,当所述解压设备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解压设备300还包括能力消息接收模块和扩展支持确定模块:
能力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消息。
扩展支持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能力消息中包括扩展支持标识,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
可选地,当所述解压设备为终端设备时,解压设备300还包括配置消息接收模块和扩展允许模块:
配置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消息。
扩展允许模块,用于若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扩展使用标识,则确定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
可选地,当所述解压设备为终端设备时,解压设备300还包括:
能力消息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则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消息,所述能力消息中包括扩展支持标识,所述扩展支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扩展反馈包。
可选地,解压设备300还包括:
第一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所述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后,建立所述上下文标识和所述第一头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替换所述上下文标识和所述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头信息对包括对应的所述上下文标识的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压缩设备发送的。
上述解压设备的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解压设备执行的步骤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有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详细说明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于上述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设备的结构框图。参照图9所示,压缩设备400包括:
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401,用于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反馈包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所述解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包。
信息提取模块403,用于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第三数据包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数据压缩模块405,用于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
可选地,压缩设备400还包括上下文标识提取模块、头信息确定模块和数据压缩模块。
上下文标识提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二类型标识,或不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上下文标识。
头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下文标识对应的头信息,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是所述压缩设备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生成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下文标识和所述头信息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待建立。
数据压缩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包括对应的所述头信息的数据包进行压缩。
可选地,压缩设备400还包括:
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为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用于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包括对应的所述头信息的数据包进行压缩。
上述压缩设备的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压缩设备执行的步骤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有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详细说明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压缩设备和上述解压设备均为电子设备,图10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和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存储器502。当所述处理器501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所述电子设备500实现前述方法。
此外,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器503和发送器504,接收器503用于接收从其余装置或设备的信息,并转发给处理器501,发送器504用于将信息发送到其余装置或设备。
进一步地,图1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900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简称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简称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11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9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9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9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9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908;以及通信装置909。通信装置9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9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11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9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908被安装,或者从ROM9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9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压缩设备和解压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运行时,实现前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解压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若所述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根据所述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
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解压设备中未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或,不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则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和第二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二类型标识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标准反馈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解压设备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还包括:
若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扩展使用标识,所述扩展使用标识用于表示允许使用所述扩展反馈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消息;
若所述能力消息中包括扩展支持标识,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解压设备为终端设备时,还包括:
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消息;
若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扩展使用标识,则确定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扩展反馈包,则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能力消息,所述能力消息中包括扩展支持标识,所述扩展支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扩展反馈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建立所述上下文标识和所述第一头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替换所述上下文标识和所述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头信息对包括对应的所述上下文标识的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压缩设备发送的。
8.一种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压缩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接收所述解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包;
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根据所述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二类型标识,或不允许使用扩展反馈包,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上下文标识;
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下文标识对应的头信息,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是所述压缩设备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生成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下文标识和所述头信息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待建立;
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包括对应的所述头信息的数据包进行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为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用于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包括对应的所述头信息的数据包进行压缩。
11.一种解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以太网流标识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解压设备中已记录有所述上下文标识和其余头信息的对应关系,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根据所述第一头信息生成以太网流标识;
扩展反馈包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压缩设备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标识、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和第一类型标识的反馈包,所述第一类型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反馈包为扩展反馈包。
12.一种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向解压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头信息和上下文标识,所述上下文标识是所述第一头信息压缩后的标识;
反馈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解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包;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包中包括第一类型标识,且扩展反馈包被允许使用,则从所述反馈包中提取以太网流标识和上下文标识;
第三数据包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以太网流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头信息与所述以太网流标识匹配;
数据压缩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下文标识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压缩。
13.一种解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所述解压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所述压缩设备实现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解压设备、和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压缩设备。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21127.2A 2021-06-28 2021-06-28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3411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1127.2A CN113411838B (zh) 2021-06-28 2021-06-28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1127.2A CN113411838B (zh) 2021-06-28 2021-06-28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838A true CN113411838A (zh) 2021-09-17
CN113411838B CN113411838B (zh) 2022-10-28

Family

ID=7767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1127.2A Active CN113411838B (zh) 2021-06-28 2021-06-28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183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26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头压缩确认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0198359A1 (en) * 2019-03-27 2020-10-01 Apple Inc. Ethernet header compression
WO2021026939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帧头的压缩、解压方法和装置
CN112469084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769743A (zh) * 2019-11-06 2021-05-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报头压缩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805979A (zh) * 2019-02-01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头压缩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1091181A1 (ko) * 2019-11-06 2021-05-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기반 이더넷 헤더 압축 또는 압축 해제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또는 장치
WO2021087923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26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头压缩确认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805979A (zh) * 2019-02-01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头压缩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0198359A1 (en) * 2019-03-27 2020-10-01 Apple Inc. Ethernet header compression
WO2021026939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帧头的压缩、解压方法和装置
CN112769743A (zh) * 2019-11-06 2021-05-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报头压缩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091181A1 (ko) * 2019-11-06 2021-05-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기반 이더넷 헤더 압축 또는 압축 해제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또는 장치
WO2021087923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9084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838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1155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86357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19801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extracting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received signal and transmitting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20130084898A1 (en) Group messaging at mobile terminal in autonomous network
CA3086722C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9309964B (zh)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246908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411838B (zh) 基于头信息压缩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1516874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207095B (zh) 执行群组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EP3979743B1 (en) Sidelink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US11963245B2 (en) Identifier update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225256A (zh) 一种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394198B1 (ja) 配信サーバ、配信サーバの制御方法、及び配信サーバ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144797B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4093939A1 (zh) 信号配置方法、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WO2017107815A1 (zh)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2312426B (zh) 核心网网关的选择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网关设备
US11755389B2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ss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11436086B (zh) 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JP610794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6506978A (zh) 用于网络切片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4073081A (ja) 配信サーバ、配信サーバの制御方法、及び配信サーバ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3550889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通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およびチップ
CN116233825A (zh) 定位辅助数据的传输方法、终端、定位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