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710A -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710A
CN113411710A CN202110729800.7A CN202110729800A CN113411710A CN 113411710 A CN113411710 A CN 113411710A CN 202110729800 A CN202110729800 A CN 202110729800A CN 113411710 A CN113411710 A CN 113411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voice
signal
sound signal
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98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强
王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sy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sy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sy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sy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98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涉及语音降噪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由用户发出第一语音指令,主耳机采集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将第一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得到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从耳机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将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语音信号和第二环境噪声信号。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再将第一语音信号通过编码后发送到语音服务器。具有当作环境音MIC使用的耳机可以随意调整噪声录取位置,提高降噪效果,降噪过程均由两只耳机参与,避免从耳机闲置对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服务器语音识别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降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TWS耳机在通话录音时候都是单耳机工作。耳机的通话降噪多是通过耳机的语音MIC和环境音MIC来配合降噪。现有的耳机降噪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首先降噪都是单只耳机在工作,另外一只耳机没有参与,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2)无线蓝牙耳机头的空间大小有限,语音MIC和环境音MIC的距离太近了导致通话MIC收音和环境音MIC的收音效果差分值较小,导致ENC语音降噪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具有使得环境音MIC可以随意调整位置,提高降噪效果,降噪过程均由两只耳机参与,避免从耳机闲置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包括:
由用户发出第一语音指令,上述主耳机采集上述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将上述第一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得到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一环境噪声信号;
上述从耳机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将上述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上述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语音信号和第二环境噪声信号;
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
再将上述第一语音信号通过编码后发送到语音服务器。
本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案需要双耳机来实现,但当用户将两个耳机均佩戴在耳朵上时候还是开启普通降噪模式,通过单个耳机的语音MIC和环境音MIC来配合降噪。当用户佩戴一只耳机,另外一只耳机没有佩戴时候,佩戴耳机做为录音MIC收集用户声音,另外一只耳机做为环境音MIC收集环境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利用运算公式计算:
VOC A-VOC N=(VVoice1+VNoise1)-(VVoice2+VNoise2)≈VVoice1。
其中,VOC A为第一声音信号,VVoice1为第一语音信号,VNoise1为第一环境噪声信号,VOC N为第二声音信号,VVoice2为第二语音信号,VNoise2为第二环境噪声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是否存在两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
若是,将其中一个耳机作为主耳机,另一耳机作为从耳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判断是否存在两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的步骤中,还包括:
若否,则判断是否存在任意一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若是,则选取处于佩戴状态的耳机作为主耳机,另一耳机为从耳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指定停用状态时任一耳机具有第一权重值,另一耳机具有第二权重值,第一权重值大于第二权重值;
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耳机的权重值不变,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耳机的权重值降为0;
判断工作状态时,两个耳机的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的大小,并选取权重值较大的耳机作为主耳机。
为了降低成本,左右耳机都只有1个MIC,当用户使用时候如果双耳机佩戴,其中主耳机做为录音MIC,副耳机做为环境音MIC使用。左右耳机均将录音传送都充电仓做降噪算法处理。然后得到降噪后的语音。如果只佩戴一只耳机另外一只耳机不佩戴,则佩戴耳机做为录音MIC,另外一只非佩戴做为环境音MIC。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将上述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的步骤中,包括:
将上述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至主耳机中,并经由主耳机的差分放大电路算法处理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
即,目前蓝牙耳机芯片本身的降噪也是可用,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以让两个耳机MIC一个做语音MIC,一个做环境音MIC,算法处理需要环境音MIC将蓝牙录音传送到语音MIC所在耳机,然后由耳机做降噪算法处理得到降噪后的语音然后发送给充电仓或手机。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的装置,包括:
主耳机,上述主耳机包括主耳机MIC模块和主耳机通信模块,上述主耳机MIC模块被设置用于采集上述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上述主耳机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于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
从耳机,上述从耳机包括从耳机MIC模块和从耳机通信模块,上述从耳机MIC模块被设置用于采集上述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上述从耳机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于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
充电仓,上述充电仓包括充电仓本体、编解码模块和差分放大电路模块,上述差分放大电路模块被设置用于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上述充电仓本体被设置用于对上述主耳机和上述从耳机充电,上述编解码模块被设置用于将语音进行编码传输;
服务器,上述服务器被设置用于接受并识别语音。
使用本装置进行语音降噪装置时,主耳机的MIC模块采集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主耳机通信模块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从耳机MIC模块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从耳机通信模块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充电仓中的差分放大电路模块能够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径向处理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即降噪后的人声),再经由编解码模块,便可传递到服务器中进行识别,提高语音识别率。该装置利用智能蓝牙耳机的双耳机硬件优势,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更优的语音降噪方法让用户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或特殊的噪声环境中,利用非佩戴耳机做为定向噪声收集器来进行更加精准的语音降噪功能,让用户和服务器交互语音更加清晰,提高服务器的语音识别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主耳机MIC模块和上述从耳机MIC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上述主耳机内还设置有差分放大电路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处理器;
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后,计算机运行上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降噪均由两只耳机在工作,提高降噪效果,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2)无线蓝牙耳机头的空间大小有限,语音MIC和环境音MIC的距离太近了导致通话MIC收音和环境音MIC的收音效果差分值较小,导致ENC语音降噪效果不理想,但此处语音MIC和环境音MIC因为设置于不同的耳机上,所以其距离可调,易于提高其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中,100-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110-主耳机;120-从耳机;130-充电仓;140-服务器;600-电子设备;610-存储器;620-处理器;630-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装置”、“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词语。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装置。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100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100可以包括主耳机110,主耳机110包括主耳机110MIC模块和主耳机110通信模块,主耳机110MIC模块被设置用于采集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主耳机110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于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
从耳机120,从耳机120包括从耳机120MIC模块和从耳机120通信模块,从耳机120MIC模块被设置用于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从耳机120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于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
充电仓130,充电仓130包括充电仓130本体、编解码模块和差分放大电路模块,差分放大电路模块被设置用于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充电仓130本体被设置用于对主耳机110和从耳机120充电,编解码模块被设置用于将语音进行编码传输。
服务器140,服务器140被设置用于接受并识别语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于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100及其模块的描述,仅为描述方便,并不能把本说明书限制在所举实施例范围之内。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了解该装置的原理后,可能在不背离这一原理的情况下,对各个模块进行任意组合,或者构成子装置与其他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中披露的主耳机110、从耳机120及充电仓130可以是一个装置中的不同模块,也可以是一个模块实现上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的功能。例如,各个模块可以共用一个存储模块,各个模块也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存储模块。诸如此类的变形,均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可以由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100执行。例如,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可以以程序或指令的形式存储在存储装置中,当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100行该程序或指令时,可以实现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下面呈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的操作示意图是说明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一个或以上未描述的附加操作和/或未讨论的一个或以上操作来完成该过程。另外,图2中示出的和下面描述的流程的操作的顺序不旨在是限制性的。
S210,由用户发出第一语音指令,主耳机110采集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将第一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得到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一环境噪声信号。
本发明采用的是ENC降噪原理,ENC(Environment Noise Cancellation,环境噪音消除)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成本和性能各有优劣。但他们的核心和原理都是一样的:传感器(麦克风,骨传导等)+降噪算法加持。具体使用时,当我们在一个嘈杂的环境对主耳机110讲话时,会产生两个电信号,一个是第一语音信号VVoice1,一个是第一环境噪声信号VNoise1;同时从耳机120也会产生一个我们微弱的第二语音信号VVoice2,和一个第二环境噪声信号VNoise2。
因为主耳机110MIC模块和从耳机120MIC模块距离的原因,产生的VVoice1将会远远大于VVoice2;而与之相对的环境噪声,并不会有这个问题,所以VNoise1与VNoise2近似相等。系统内部就可以用一个差分放大电路通过运算:
VOC A–VOC N=(VVoice1+VNoise1)-(VVoice2+VNoise2)≈VVoice1,
其中,VOC A为第一声音信号,VVoice1为第一语音信号,VNoise1为第一环境噪声信号,VOC N为第二声音信号,VVoice2为第二语音信号,VNoise2为第二环境噪声信号。
通过双麦克采集配合差分放大电路的综合作用,就实现了清晰的拾音。
因此在步骤S210中,主耳机110中具有主耳机110MIC模块,其可以收集到第一声音信号VOC A,主耳机110通信模块再将该信号进行传输。
S220,从耳机120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将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语音信号和第二环境噪声信号。
S230,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
S240,再将第一语音信号通过编码后发送到语音服务器140。
本方法利用智能蓝牙耳机的双耳机硬件优势,提供了一种更优的语音降噪方法让用户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或特殊的噪声环境中,利用非佩戴耳机做为定向噪声收集器来进行更加精准的语音降噪功能,让用户和服务器140交互语音更加清晰,提高服务器140的语音识别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成本,左右耳机都只有1个MIC,当用户使用时候如果双耳机佩戴,其中主耳机110做为录音MIC,副耳机做为环境音MIC使用。左右耳机均将录音传送都充电仓130做降噪算法处理。然后得到降噪后的语音。如果只佩戴一只耳机另外一只耳机不佩戴,则佩戴耳机做为录音MIC,另外一只非佩戴做为环境音MIC。
其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进行实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
S300,判断是否存在两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
S310,若是,将其中一个耳机作为主耳机110,另一耳机作为从耳机120。其中,将其中一个耳机作为主耳机110的选择方法包括例如,固定左耳机为主耳机110,或者选择先佩戴上的那个耳机为主耳机110。
S320,在判断是否存在两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的步骤中,还包括:若否,则判断是否存在任意一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若是,则选取处于佩戴状态的耳机作为主耳机110,另一耳机为从耳机120。
此方法便能实现当用户使用时候如果双耳机佩戴,其中主耳机110做为录音MIC,副耳机做为环境音MIC使用。如果只佩戴一只耳机另外一只耳机不佩戴,则佩戴耳机做为录音MIC,另外一只非佩戴做为环境音MIC。以使左右耳机都只有1个MIC,节约成本。
同时,还可以采用下述的实施方式来实现。
指定停用状态时任一耳机具有第一权重值,另一耳机具有第二权重值,第一权重值大于第二权重值;
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耳机的权重值不变,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耳机的权重值降为0;
判断工作状态时,两个耳机的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的大小,并选取权重值较大的耳机作为主耳机110。
其中,停用状态,即指耳机没有佩戴时处于耳机仓的状态。工作状态,即指至少有一个耳机处于佩戴时的状态,通过引入权重值的比较,可以有效地实现主耳机110和从耳机120的选择,提高使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的步骤中,包括:
将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至主耳机110中,并经由主耳机110的差分放大电路算法处理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该实施方式中,主耳机110内也设置有差分放大电路,该方案基于目前蓝牙耳机芯片本身的降噪也是可用的,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以让两个耳机MIC模块,一个做语音MIC,一个做环境音MIC,算法处理需要环境音MIC将蓝牙录音传送到语音MIC所在耳机,然后由耳机做降噪算法处理得到降噪后的语音然后发送给充电仓130或手机。
图3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框图。
电子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10、处理器620和通信接口630,该存储器610、处理器620和通信接口630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61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2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10内的软件程序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该通信接口630可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
其中,存储器6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62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该处理器6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600还可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图3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装置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140,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由用户发出第一语音指令,主耳机110采集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将第一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得到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从耳机120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将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语音信号和第二环境噪声信号。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再将第一语音信号通过编码后发送到语音服务器14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应用于主耳机和从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用户发出第一语音指令,所述主耳机采集所述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得到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一环境噪声信号;
所述从耳机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第二语音信号和第二环境噪声信号;
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
再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通过编码后发送到语音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利用运算公式计算:
VOC A-VOC N=(VVoice1+VNoise1)-(VVoice2+VNoise2)≈VVoice1;
其中,VOC A为第一声音信号,VVoice1为第一语音信号,VNoise1为第一环境噪声信号,VOC N为第二声音信号,VVoice2为第二语音信号,VNoise2为第二环境噪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两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
若是,将其中一个耳机作为主耳机,另一耳机作为从耳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是否存在两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的步骤中,还包括:
若否,则判断是否存在任意一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若是,则选取处于佩戴状态的耳机作为主耳机,另一耳机为从耳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定停用状态时任一耳机具有第一权重值,另一耳机具有第二权重值,第一权重值大于第二权重值;
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耳机的权重值不变,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耳机的权重值降为0;
判断工作状态时,两个耳机的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的大小,并选取权重值较大的耳机作为主耳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声音信号通过蓝牙进行编码传输至主耳机中,并经由主耳机的差分放大电路算法处理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
7.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耳机,所述主耳机包括主耳机MIC模块和主耳机通信模块,所述主耳机MIC模块被设置用于采集第一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一声音信号,所述主耳机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于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
从耳机,所述从耳机包括从耳机MIC模块和从耳机通信模块,所述从耳机MIC模块被设置用于采集环境语音指令,并拾取第二声音信号,所述从耳机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于将信号编码后进行传输;
充电仓,所述充电仓包括充电仓本体、编解码模块和差分放大电路模块,所述差分放大电路模块被设置用于运算后得到独立的第一语音信号,所述充电仓本体被设置用于对所述主耳机和所述从耳机充电,所述编解码模块被设置用于将语音进行编码传输;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被设置用于接受并识别语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耳机MIC模块和所述从耳机MIC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主耳机内还设置有差分放大电路模块。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处理器;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后,计算机运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方法。
CN202110729800.7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411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800.7A CN113411710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800.7A CN113411710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710A true CN113411710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9800.7A Pending CN113411710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17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157A (zh) * 2021-10-28 2022-02-01 中北大学 一种智能降噪通信耳机
CN117590916A (zh) * 2024-01-17 2024-02-2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降噪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211A (zh) * 2018-09-3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33555A (zh) * 2019-12-19 2020-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ws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和装置
CN210431819U (zh) * 2019-11-18 2020-04-28 深圳市中力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主动降噪无线耳机
CN111277933A (zh) * 2020-02-28 2020-06-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211A (zh) * 2018-09-3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0431819U (zh) * 2019-11-18 2020-04-28 深圳市中力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主动降噪无线耳机
CN110933555A (zh) * 2019-12-19 2020-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ws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和装置
CN111277933A (zh) * 2020-02-28 2020-06-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157A (zh) * 2021-10-28 2022-02-01 中北大学 一种智能降噪通信耳机
CN117590916A (zh) * 2024-01-17 2024-02-2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降噪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7590916B (zh) * 2024-01-17 2024-04-16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降噪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0634B2 (en) Ear-borne audio device conversation recording and compressed data transmission
JP5080558B2 (ja) 無線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用のオフロード処理
CN113411710A (zh) 一种基于双耳机协作的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
CN109348334B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环境监听方法和装置
CN113840211A (zh) 自动调节蓝牙耳机音量的方法、装置及蓝牙耳机
CN113542479B (zh) 录音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2954530B (zh)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CN111696562B (zh) 语音唤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238419A1 (en) Binaural method and binaural configuration for voice control of hearing devices
WO2022140928A1 (zh) 用于抑制回声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228710B (zh) 听力装置中的声源分离及相关方法
WO2022262410A1 (zh) 录音方法和装置
CN113411417A (zh) 无线扩音系统及终端
CN112235683B (zh) 一种受送话器和环境声音降噪方法
US20230319497A1 (en) Senso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10944261B (zh) 一种耳机音效控制方法及头戴式耳机
CN109511036B (zh) 一种耳机自动静音方法及可自动静音的耳机
CN111083250A (zh) 移动终端及其降噪方法
CN113196800B (zh) 无线头戴式耳机的混合麦克风
JP5243372B2 (ja) ハンズフリー音声通話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ズフリー音声通話ユニット、ハンズフリー音声通話方法
CN212970064U (zh) 一种基于骨传导技术的通话抗风噪的耳机
CN115278429A (zh) 耳机系统、耳机盒、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055715A (ko) 청력 장치의 환경 오디오 신호를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러한 청력 장치
CN215935104U (zh) 语音识别助听器
US11696065B2 (en) Adaptiv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based on m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