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448B -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448B
CN113411448B CN202110667376.8A CN202110667376A CN113411448B CN 113411448 B CN113411448 B CN 113411448B CN 202110667376 A CN202110667376 A CN 202110667376A CN 113411448 B CN113411448 B CN 1134114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pressure
infrared signal
screen
correc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73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448A (zh
Inventor
童庆
任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73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1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距离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下设置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压力传感器,方法包括: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显示屏受到的压力;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Description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手机等电子产品依靠红外距离传感器来检测距离,实现控制屏幕的亮灭(如手机靠在耳朵上打电话时屏幕熄灭)。
而由于手机的红外传感器,其发射端和接收端依靠隔断泡棉实现遮光。而实际情况中,隔光泡棉无法100%的隔绝光线,尤其是屏幕变形时,会造成隔光泡棉的隔光效果降低,从而形成底噪,导致红外传感器读数不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信号处理距离检测方法和、距离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红外传感器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下设置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压力传感器,包括:
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矫正模块,用于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和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屏幕压力数据,并根据压力数据确定噪声变化,也即噪声光数据,从而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修正,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因外力导致屏幕形变产生的底噪变化,实现避免因屏幕变形导致的红外信号检测不准的问题,提高了通过红红外信号来进行距离检测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利用距离检测来实现的手机功能的可靠性,避免因距离检测数据不准导致的屏幕误动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300电子设备,302屏幕,304距离传感器,3042红外发射器,3044红外接收器,3046隔光挡板,306压力传感器,3062压感材料,3064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102,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步骤104,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首先采集屏幕的压力数据,该压力数据具体反映了屏幕收到外力的大小,根据压力数据确定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中的噪声光部分,对该噪声光部分进行算法上的抹除,从而得到不包含噪声数据的、更加准确的第二红外信号。
其中,具体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构成为一个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之间设置隔光挡板,在理想状态下,该隔光挡板能够隔绝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射线,使得该红外射线无法直射入红外接收器。当距离传感器的正面存在物体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被该物体反射,从而使得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光,而由于物体距离红外发射器(也即距离传感器)越近,光路越短,光衰越小,因此发射光强度越大。因此通过反射光读数,即可准确判断出物体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但实际应用中,隔光挡板的隔光泡棉无法100%隔绝红外线,同时手机屏幕的上、下端之间存在反射,屏幕层间(液晶层、触控层、玻璃层等)存在着反射等情况,因此红外发射器发出的部分红外线会在这些反射、折射的影响下,到达红外接收器,形成底噪。一般的,可以通过出厂标定的方式,来对距离传感器进行调零,从而消除底噪影响。
但是,如果屏幕在外力影响下发生了形变,导致隔光泡棉的漏光率发生变化,上述由于屏幕导致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和角度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导致底噪的变化,出厂前进行的调零矫正会因此失效,造成红外信号的读数不准。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手机屏幕的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数据动态地确定噪声光数据,即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工作过程中动态调零,因此能够保证红外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具体地,可以在手机的屏幕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屏幕和距离传感器之间,如与屏幕内侧贴合。当屏幕受到外力挤压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力数据,通过压力数据在预存储的数据表中查找对应的噪声光数据,在结合当前距离传感器的红外接收器获取的反射光读数,即可准确地得到距离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线,经外部物体反射后进入红外接收器的实际、准确的反射光强度,从而实现对距离的准确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屏幕压力数据,并根据压力数据确定噪声变化,也即噪声光数据,从而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修正,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因外力导致屏幕形变产生的底噪变化,实现避免因屏幕变形导致的红外信号检测不准的问题,提高了通过红红外信号来进行距离检测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利用距离检测来实现的手机功能的可靠性,避免因距离检测数据不准导致的屏幕误动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隔光挡板,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根据压力,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获取与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的隔光挡板,用于隔绝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直接光路,从而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无法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保证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均是来自外部反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隔光挡板(一般为隔光泡棉)无法100%的隔绝光线,会导致有部分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形成底噪。因此,红外接收器实际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总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经外部物体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其二是由于隔光挡板漏光导致的第一底噪。
因此,可表示为:红外接收器读数=反射光数据+隔断泡棉底噪
其中,红外接收器读数即上述第一红外信号,反射光数据是第一红外信号,隔断泡面底噪为上述第一底噪。其中第一底噪的部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屏幕压力确定。
为了去除第一底噪,本申请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其中,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隔光挡板漏光的多少,因此,根据距离,就能够确定出于隔光挡板漏光导致的第一底噪,从而得到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即可去除其中的噪声部分,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从而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根据压力,确定显示屏的形变量;
获取与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通过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的隔光挡板,用于隔绝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直接光路,从而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无法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保证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均是来自外部反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为玻璃材质,因此有部分红外线会经玻璃屏幕的反射、折射来到红外接收器,因此红外接收器实际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总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于屏幕折、反射导致的第二底噪,第三部分才是经外部物体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即在距离检测中使用的第二红外信号。
因此,可以表示为:红外接收器读数=反射光数据+屏幕底噪。
其中,红外接收器读数即上述第一红外信号,反射光数据是第一红外信号,屏幕底噪即第二底噪。第二底噪的部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数据确定。
为了去除第二底噪,从而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本申请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确定隔屏幕的形变量。其中,屏幕的形变量则决定了屏幕折、返射红外线的多少。因此,根据屏幕形变量,由于屏幕折、反射导致的第二底噪,从而得到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通过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即可去除其中的噪声部分,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从而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隔光挡板,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包括:根据压力,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并确定显示屏的形变量;
获取与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并获取与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和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的隔光挡板,用于隔绝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直接光路,从而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无法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保证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均是来自外部反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隔光挡板(一般为隔光泡棉)无法100%的隔绝光线,会导致有部分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同时,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为玻璃材质,因此还有部分红外线会经玻璃屏幕的反射、折射来到红外接收器,因此红外接收器实际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总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于隔光挡板漏光导致的第一底噪,第二部分是由于屏幕折、反射导致的第二底噪,第三部分才是经外部物体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即在距离检测中使用的第二红外信号。
因此,可以表示为:红外接收器读数=反射光数据+屏幕底噪+隔断泡棉底噪。
其中,红外接收器读数即上述第一红外信号,反射光数据是第一红外信号,屏幕底噪即第二底噪,隔断泡面底噪为上述第一底噪。第一底噪和第二底噪的部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数据确定。
为了去除第一底噪和第二底噪,从而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本申请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以及屏幕的形变量。其中,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隔光挡板漏光的多少,屏幕的形变量则决定了屏幕折、返射红外线的多少。因此,根据距离,就能够确定出于隔光挡板漏光导致的第一底噪,从而得到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根据屏幕形变量,由于屏幕折、反射导致的第二底噪,从而得到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和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即可去除其中的噪声部分,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从而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与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校正值包括:
根据距离,在第一预设对照表中确定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建立屏幕压力与屏与隔光挡板之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以及距离与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对应关系的数据表。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出厂标定时,按照设定好的预设压力,对手机的屏幕进行按压处理,并获取在每个预设压力下,屏幕与隔光挡板之间的距离。能够理解的是,在该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光强度不变,或在暗箱中进行标定。其中,对照表为数据表,其中存储有不同压力数据与不同距离的映射关系,以及不同距离与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的关系。
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同步获取屏幕的压力数据和距离传感器的反射光读数,根据压力数据,在对照表中查找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并通过红外底噪矫正值对反射光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去除了因屏幕变形导致的底噪干扰,从而提高了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与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包括:
根据形变量,在第二预设对照表中确定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建立屏幕压力与屏幕的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以及形变量与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对应关系的数据表。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出厂标定时,按照设定好的预设压力,对手机的屏幕进行按压处理,并获取在每个预设压力下屏幕的形变量。能够理解的是,在该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光强度不变,或在暗箱中进行标定。其中,对照表为数据表,其中存储有不同压力数据与不同形变量的映射关系,以及不同形变量与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的关系。
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同步获取屏幕的压力数据和距离传感器的反射光读数,根据压力数据,在对照表中查找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并通过红外底噪矫正值对反射光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去除了因屏幕变形导致的底噪干扰,从而提高了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运算,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压力区间,每个压力区间对应一个红外底噪矫正值。对于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先标定多个压力区间的端点,如[A1,A2),[A2,A3),[A3,A4)等,在每个压力区间内,以[A1,A2)为例,首先对屏幕施加A1的压力,得到红外底噪矫正值B1,然后逐渐提高对屏幕施加的压力,但保证压力小于A2,从而得到B2…Bn,然后计算B1至Bn的平均值Bx,该Bx即压力数据处于[A1,A2)的区间内时,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首先采集屏幕的实际压力数据,并确定该压力数据对应的压力区间,获取所在压力区间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即该压力数据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行多次标定,即进行多次按压,得到多个红外底噪矫正值,并以按压的预设压力为x坐标,以每个预设压力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为y坐标,得到多个坐标点,将这些坐标点拟合成红外底噪矫正值随屏幕压力变化的变化曲线。具体地,对屏幕施加压力A1时,得到A1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B1,则得到点(A1,B1),同理,逐渐提高对屏幕施加的压力,直至达到最大值,因此可以得到n个点(An,Bn),将这些点拟合成曲线,得到f(An)=Bn。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首先采集屏幕的时机压力数据,并确定将该压力数据带入f(An)=Bn,从而得到阈值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得到红外底噪矫正值之后,通过当前实际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对距离传感器的反射光读数进行动态的修正,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红外信号处理装置200包括:
采集模块202,用于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矫正模块204,用于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首先采集屏幕的压力数据,该压力数据具体反映了屏幕收到外力的大小,根据压力数据确定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中的噪声光部分,对该噪声光部分进行算法上的抹除,从而得到不包含噪声数据的、更加准确的第二红外信号。
其中,具体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构成为一个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之间设置隔光挡板,在理想状态下,该隔光挡板能够隔绝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射线,使得该红外射线无法直射入红外接收器。当距离传感器的正面存在物体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被该物体反射,从而使得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光,而由于物体距离红外发射器(也即距离传感器)越近,光路越短,光衰越小,因此发射光强度越大。因此通过反射光读数,即可准确判断出物体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但实际应用中,隔光挡板的隔光泡棉无法100%隔绝红外线,同时手机屏幕的上、下端之间存在反射,屏幕层间(液晶层、触控层、玻璃层等)存在着反射等情况,因此红外发射器发出的部分红外线会在这些反射、折射的影响下,到达红外接收器,形成底噪。一般的,可以通过出厂标定的方式,来对距离传感器进行调零,从而消除底噪影响。
但是,如果屏幕在外力影响下发生了形变,导致隔光泡棉的漏光率发生变化,上述由于屏幕导致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和角度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导致底噪的变化,出厂前进行的调零矫正会因此失效,造成红外信号的读数不准。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手机屏幕的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数据动态地确定噪声光数据,即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工作过程中动态调零,因此能够保证红外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具体地,可以在手机的屏幕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屏幕和距离传感器之间,如与屏幕内侧贴合。当屏幕受到外力挤压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力数据,通过压力数据在预存储的数据表中查找对应的噪声光数据,在结合当前距离传感器的红外接收器获取的反射光读数,即可准确地得到距离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线,经外部物体反射后进入红外接收器的实际、准确的反射光强度,从而实现对距离的准确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屏幕压力数据,并根据压力数据确定噪声变化,也即噪声光数据,从而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修正,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因外力导致屏幕形变产生的底噪变化,实现避免因屏幕变形导致的红外信号检测不准的问题,提高了通过红红外信号来进行距离检测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利用距离检测来实现的手机功能的可靠性,避免因距离检测数据不准导致的屏幕误动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隔光挡板,红外信号处理装置200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06,用于根据压力,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一获取单元208,用于获取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矫正模块204还用于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的隔光挡板,用于隔绝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直接光路,从而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无法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保证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均是来自外部反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隔光挡板(一般为隔光泡棉)无法100%的隔绝光线,会导致有部分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形成底噪。因此,红外接收器实际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总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经外部物体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其二是由于隔光挡板漏光导致的第一底噪。
因此,可表示为:红外接收器读数=反射光数据+隔断泡棉底噪
其中,红外接收器读数即上述第一红外信号,反射光数据是第一红外信号,隔断泡面底噪为上述第一底噪。其中第一底噪的部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屏幕压力确定。
为了去除第一底噪,本申请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其中,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隔光挡板漏光的多少,因此,根据距离,就能够确定出于隔光挡板漏光导致的第一底噪,从而得到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即可去除其中的噪声部分,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从而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红外信号处理装置2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210,用于根据压力,确定显示屏的形变量;
第二获取单元212,用于获取与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矫正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的隔光挡板,用于隔绝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直接光路,从而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无法直射到红外接收器上,从而保证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均是来自外部反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为玻璃材质,因此有部分红外线会经玻璃屏幕的反射、折射来到红外接收器,因此红外接收器实际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总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于屏幕折、反射导致的第二底噪,第三部分才是经外部物体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即在距离检测中使用的第二红外信号。
因此,可以表示为:红外接收器读数=反射光数据+屏幕底噪。
其中,红外接收器读数即上述第一红外信号,反射光数据是第一红外信号,屏幕底噪即第二底噪。第二底噪的部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数据确定。
为了去除第二底噪,从而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本申请通过检测屏幕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确定隔屏幕的形变量。其中,屏幕的形变量则决定了屏幕折、返射红外线的多少。因此,根据屏幕形变量,由于屏幕折、反射导致的第二底噪,从而得到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通过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即可去除其中的噪声部分,得到纯净的第二红外信号,从而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206还用于根据第一距离,在第一预设对照表中确定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建立屏幕压力与屏与隔光挡板之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以及距离与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对应关系的数据表。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出厂标定时,按照设定好的预设压力,对手机的屏幕进行按压处理,并获取在每个预设压力下,屏幕与隔光挡板之间的距离。能够理解的是,在该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光强度不变,或在暗箱中进行标定。其中,对照表为数据表,其中存储有不同压力数据与不同距离的映射关系,以及不同距离与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的关系。
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同步获取屏幕的压力数据和距离传感器的反射光读数,根据压力数据,在对照表中查找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并通过红外底噪矫正值对反射光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去除了因屏幕变形导致的底噪干扰,从而提高了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210还用于根据形变量,在第二预设对照表中确定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建立屏幕压力与屏幕的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以及形变量与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对应关系的数据表。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出厂标定时,按照设定好的预设压力,对手机的屏幕进行按压处理,并获取在每个预设压力下屏幕的形变量。能够理解的是,在该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光强度不变,或在暗箱中进行标定。其中,对照表为数据表,其中存储有不同压力数据与不同形变量的映射关系,以及不同形变量与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之间的关系。
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同步获取屏幕的压力数据和距离传感器的反射光读数,根据压力数据,在对照表中查找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并通过红外底噪矫正值对反射光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去除了因屏幕变形导致的底噪干扰,从而提高了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运算,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压力区间,每个压力区间对应一个红外底噪矫正值。对于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先标定多个压力区间的端点,如[A1,A2),[A2,A3),[A3,A4)等,在每个压力区间内,以[A1,A2)为例,首先对屏幕施加A1的压力,得到红外底噪矫正值B1,然后逐渐提高对屏幕施加的压力,但保证压力小于A2,从而得到B2…Bn,然后计算B1至Bn的平均值Bx,该Bx即压力数据处于[A1,A2)的区间内时,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首先采集屏幕的实际压力数据,并确定该压力数据对应的压力区间,获取所在压力区间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即该压力数据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行多次标定,即进行多次按压,得到多个红外底噪矫正值,并以按压的预设压力为x坐标,以每个预设压力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为y坐标,得到多个坐标点,将这些坐标点拟合成红外底噪矫正值随屏幕压力变化的变化曲线。具体地,对屏幕施加压力A1时,得到A1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B1,则得到点(A1,B1),同理,逐渐提高对屏幕施加的压力,直至达到最大值,因此可以得到n个点(An,Bn),将这些点拟合成曲线,得到f(An)=Bn。在距离传感器工作时,首先采集屏幕的时机压力数据,并确定将该压力数据带入f(An)=Bn,从而得到阈值对应的红外底噪矫正值。
在得到红外底噪矫正值之后,通过当前实际的红外底噪矫正值,对距离传感器的反射光读数进行动态的修正,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的读数不会因屏幕形变而产生偏移、不准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红外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因此,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红外信号处理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还包括:
屏幕302;
距离传感器304,位于屏幕302内侧;
压力传感器306,与屏幕302相贴合,且位于屏幕302和距离传感器304之间,压力传感器306用于检测屏幕302的压力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300包括屏幕302,屏幕302用于显示信息。距离传感器304位于屏幕302内侧,可选地,屏幕302包括多层结构,具体包括玻璃层、触控层、液晶层和背光层。其中,在屏幕302上可以设置透光部,透光部贯穿触控层、液晶层和背光层,以使光线能够透过玻璃层和透光部。
进一步地,距离传感器304为红外线反射距离传感器304,距离传感器304透过透光部向屏幕302正对的方向发射红外光线,该红外光线被物体反射后,距离传感器304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判断物体与屏幕302之间的距离。
其中,由于屏幕302的上、下端之间存在反射,屏幕302层间(液晶层、触控层、玻璃层等)存在着反射等情况,因此红外发射器3042发出的部分红外线会在这些反射、折射的影响下,到达红外接收器3044,形成底噪。一般的,可以通过出厂标定的方式,来对距离传感器304进行调零,从而消除底噪影响。
但是,如果屏幕302在外力影响下发生了形变,上述由于屏幕302导致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和角度会随之变化,最终导致底噪的变化,出厂前进行的调零矫正会因此失效,造成传感器读数不准。
本申请实施例在屏幕302内侧设置压力传感器306,当屏幕302受到外力挤压时,压力传感器306能够检测到压力数据,通过压力数据在预存储的数据表中查找对应的噪声光数据,在结合当前距离传感器304的红外接收器3044获取的反射光读数,即可准确地得到距离传感器304的红外发射器3042发出的红外光线,经外部物体反射后进入红外接收器3044的实际、准确的反射光强度,从而实现对距离的准确检测。
其中,压力传感器306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屏幕302集成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306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压力传感器306包括压感材料3062和柔性电路板3064(Flexible Printed Circuit,PFC)。柔性电路板3064贴合屏幕302设置,在屏幕302收到外力挤压而产生形变时,屏幕302会对压力传感器306形成相同的挤压,使得柔性电路板3064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压感材料3062被拉伸或挤压,压感材料3062的电阻就发生了变化,通过惠斯通桥将电阻变化转化为电压信号进行输出,从而得到了屏幕302的压力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距离传感器304包括:
红外发射器3042,用于发射红外线光;
红外接收器3044,用于接收红外线光的反射光,以生成对应的反射光读数;
隔光挡板3046,位于红外发射器3042和红外接收器3044之间,用于阻挡红外线光,压力传感器306与隔光挡板3046相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304包括红外发射器3042、红外接收器3044和隔光挡板3046,其中红外发射器3042和红外接收器3044并排设置,隔光挡板3046位于红外发射器3042和红外接收器3044之间,从而阻挡红外发射器3042射出的红外线光,使得红外发射器3042射出的红外线光无法直射到红外接收器3044。压力传感器306与隔光挡板3046相连接,具体为设置在隔光挡板3046和屏幕302之间,使得屏幕302、压力传感器306和隔光挡板3046依次贴合,由于隔光挡板3046为泡棉隔光挡板3046,因此在屏幕302发生形变时,隔光挡板3046能够跟随屏幕302和压力传感器306同步形变,一方面能够保证压力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屏幕302收到的压力数据,另一方面使得隔光挡板3046能够更好的阻挡红外发射器3042发出的红外光线,从而提高压力检测的精确度,避免手机等电子设备300因为距离检测不准而误动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02,存储器504,存储在存储器504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2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2001、网络模块2002、音频输出单元2003、输入单元2004、传感器2005、显示单元2006、用户输入单元2007、接口单元2008、存储器2009、以及处理器20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2011(比如电池),电源20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2010用于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根据压力,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可选地,处理器2010还用于根据压力,确定隔光挡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并确定显示屏的形变量;
获取与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并获取与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通过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和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可选地,处理器2010还用于获取与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校正值,并获取与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校正值,包括:
根据距离,在预设对照表中确定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根据形变量,在预设对照表中确定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屏幕压力数据,并根据压力数据确定噪声变化,也即噪声光数据,从而对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修正,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因外力导致屏幕形变产生的底噪变化,实现避免因屏幕变形导致的红外信号检测不准的问题,提高了通过红红外信号来进行距离检测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利用距离检测来实现的手机功能的可靠性,避免因距离检测数据不准导致的屏幕误动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2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5082和麦克风5084,图形处理器5082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显示单元2006可包括显示面板512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122。用户输入单元2007包括触控面板5142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144。触控面板5142,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5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514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2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2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0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设置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根据所述压力,对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隔光挡板,所述根据所述压力,对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根据所述压力,确定所述隔光挡板和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获取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通过所述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对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对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根据所述压力,确定所述显示屏的形变量;
获取与所述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通过所述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校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在第一预设对照表中确定所述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形变量,在第二预设对照表中确定所述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6.一种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设置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显示屏受到的压力;
矫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对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信号进行校正,以得到第二红外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隔光挡板,所述红外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确定所述隔光挡板和所述显示屏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所述矫正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对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确定所述显示屏的形变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形变量对应的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所述矫正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对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进行矫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在第一预设对照表中确定所述第一红外底噪矫正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形变量,在第二预设对照表中确定所述第二红外底噪矫正值。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67376.8A 2021-06-16 2021-06-16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11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7376.8A CN113411448B (zh) 2021-06-16 2021-06-16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7376.8A CN113411448B (zh) 2021-06-16 2021-06-16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448A CN113411448A (zh) 2021-09-17
CN113411448B true CN113411448B (zh) 2022-06-24

Family

ID=77684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7376.8A Active CN113411448B (zh) 2021-06-16 2021-06-16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14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600453D0 (en) * 2015-01-13 2016-02-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diagonal proximity sensors and mode switching functionality
CN107943345A (zh) * 2017-11-22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923865A (zh) * 2018-07-06 2018-11-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40032A (zh) * 2019-01-24 2019-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89956A (zh) * 2020-01-21 2020-06-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底噪校准方法
EP3748940A1 (en) * 2018-03-09 2020-12-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421B (zh) * 2018-03-09 2020-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600453D0 (en) * 2015-01-13 2016-02-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diagonal proximity sensors and mode switching functionality
CN107943345A (zh) * 2017-11-22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748940A1 (en) * 2018-03-09 2020-12-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23865A (zh) * 2018-07-06 2018-11-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40032A (zh) * 2019-01-24 2019-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89956A (zh) * 2020-01-21 2020-06-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底噪校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448A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072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電子装置、ベースライン値の更新方法および更新プログラム
KR100619584B1 (ko) 터치패널의 세부좌표측정방법 및 오차보정방법
US8669951B2 (en) Optical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input method thereof
US9652070B2 (en) Integrating multiple different touch based inputs
US8482536B1 (en) Compensation of signal values for a touch sensor
US9069399B2 (en) Gain correction for fast panel scanning
EP224923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touch operation
US20030132922A1 (en) Touch screen detection apparatus
KR102520695B1 (ko) 능동형 스타일러스 펜과 그를 포함한 터치 센싱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170205937A1 (en) Forc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Force Touch Control Method
US200801005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touch screen
US9886153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oiding display noises
US20150070297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touch panel
US201202063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ignals of Touch Panel
US9104265B2 (en) Touch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182396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3D Man-Machine Interface (MMI)
CN107463897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062952A1 (en) Reducing common mode noise in touch applications
US20140225863A1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touched position
JP7353505B2 (ja) 電子機器とノイズフロア較正方法
US10884563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hange of initial distance of sensing electrode
US20150363043A1 (en) Touch panel device and touch panel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13411448B (zh) 红外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92664B1 (ko) 차동 터치 센싱 시스템의 좌표 선택 회로 및 방법
CN106354304B (zh)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