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120A -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120A
CN113411120A CN202010188685.2A CN202010188685A CN113411120A CN 113411120 A CN113411120 A CN 113411120A CN 202010188685 A CN202010188685 A CN 202010188685A CN 113411120 A CN113411120 A CN 113411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ort
signal
link
fib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86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120B (zh
Inventor
李自亮
潘超
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86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0796 priority patent/WO20211852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获取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后,根据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和获取到的目标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该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编码信号由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本申请能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光纤链路的光纤端口的识别,本申请用于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多条光纤链路,以及连接至光纤链路的设备,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能够通过连接的光纤链路进行通信。
通信系统中的光纤链路往往较为复杂,且每条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也较多。因此,往往需要对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以准确地将设备连接至相应地光纤链路。
目前亟需一种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光纤链路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能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光纤链路的光纤端口的识别,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条光纤链路。该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该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
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获取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后,根据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以及获取到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其中,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该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上述多条光纤链路包括第一光纤链路,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由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识别方法中,由于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来自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确定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进而根据该排布规律对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改变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仅对通信系统中的部分结构进行轻微的更改,减小了改进成本,降低了工程实施的复杂度,从而方便后期的管理维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通过增加调光单元的排布方式,增加能够检测的光纤端口的数量,实现了对光纤链路和光纤端口均较多的通信系统的链路检测,从而能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通信系统。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调光单元的参数一致,因此,也无需在光纤链路上设置多种不同参数的调光单元;设备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的波长可以较少(比如唯一),使得设备无需发出多种不同波长的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能够自动实现对光纤端口的识别,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光纤端口的识别效率,减小了错误率。
可选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包括:所述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个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所述光纤链路上相邻所述调光单元的间隔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该排布规律包括: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个数,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光纤链路上相邻调光单元的间隔为例。
可选地,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所述每个光纤端口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多个光纤端口中除所述每个光纤端口之外的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在根据所述编码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时,第一设备可以首先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之后,第一设备再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其中,所述检测子信号由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可选地,所述光纤链路上具有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等间距排布的多个目标位置;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所述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第一设备在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时,可以根据单位时长以及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相邻目标位置间的光纤链路上传输所需的时长。
示例地,假设上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5个目标位置,则第一设备在识别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时,可以首先对编码信号进行第一个周期的检测。示例地,在每个周期的检测中,第一设备首先检测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中的第一个高电位。在检测到该第一个高电位后,第一设备可以对该编码信号中每隔单位时长的位置进行一次检测,并在第四次检测之后停止检测。在每次检测的过程中,第一设备需要确定该编码信号在当前时刻的电位为高电位还是低电位,在该第四次检测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第一个高电位,以及这四次检测的结果,生成第一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所对应的检测子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对编码信号中每隔单位时长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次数可以比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小1;本申请中以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5个目标位置为例,因此对编码信号中每隔单位时长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次数为4。之后,在上述第一个周期的检测结束后,第一设备可以继续对该编码信号进行第二个周期的检测,以得到第二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所对应的检测子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二个周期的检测结束后,第一设备仍然可以继续对编码信号进行更多周期的检测,直至将该编码信号全部检测完毕。
可选地,当各个光纤链路相互独立时,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目标方向包括: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设备的方向;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为:在所述目标方向上,所述光纤端口在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多个光纤端口中的次序;第一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时,在所述目标方向上,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一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则第一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一光纤端口,所述第一光纤端口为对应所述目标次序的任一光纤端口。
可选地,当各个光纤链路存在交叠时,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级支路,且每级支路包括多条支路;每条第1级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每条支路与多条下一级支路连接,且不同支路连接的下一级支路不同;所述光纤链路包括:所述多级支路中每级支路中的一条支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包括:每级支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光纤端口;不同第1级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同一支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其中,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以及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连接的前i-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i≥2;第一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时,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二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则第一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第j个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二光纤端口,所述第二光纤端口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上的任一光纤端口。
可选地,当各个光纤链路存在交叠时,所述多条第1级支路均通过初始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所述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另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所述光纤端口连接的支路上。
可选地,上述第一波段的信号可以是第二设备发送至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二设备,所述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号;其中,所述编码信号为:所述第二设备在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发送的信号,所述调光单元还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
可选地,上述第一波段的信号可以是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一光纤链路的。在所述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述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在所述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所述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同时,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可选地,在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编码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可选地,所述调光单元包括:光栅(如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chirped fiber bragggrating,CFBG))、半透半反膜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波段的带宽的范围为2纳米至10纳米,和/或,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之差的绝对值≤5纳米。这样一来,当第一波段的带宽较大,且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与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较为相近时,即便是调光单元受到环境影响导致调光单元反射的波段的中心波长偏移,依然能够保证调光单元能够对第二设备发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进行反射,避免了调光单元的功能受到环境影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条光纤链路,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中的任一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所述方法包括:第二设备首先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之后,第二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
可选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包括:所述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个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所述光纤链路上相邻所述调光单元的间隔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用于第一设备,该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的各个模块。
可选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滤波器和环形器;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滤波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编码信号,以及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编码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来自所述滤波器的所述编码信号。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用于第二设备,该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的各个模块。
可选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滤波器和环形器;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滤波器和环形器;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滤波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来自所述滤波器的信号;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所述编码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的信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以及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条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三方面提供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
可选地,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且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四方面提供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中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述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所述多条光纤链路包括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编码信号由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可选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包括:所述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个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所述光纤链路上相邻所述调光单元的间隔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所述每个光纤端口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多个光纤端口中除所述每个光纤端口之外的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检测子信号由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可选地,所述光纤链路上具有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等间距排布的多个目标位置;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所述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单位时长以及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相邻目标位置间的光纤链路上传输所需的时长。
可选地,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目标方向包括: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设备的方向;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为:在所述目标方向上,所述光纤端口在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多个光纤端口中的次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包括:在所述目标方向上,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一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则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一光纤端口,所述第一光纤端口为对应所述目标次序的任一光纤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级支路,且每级支路包括多条支路;每条第1级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每条支路与多条下一级支路连接,且不同支路连接的下一级支路不同;所述光纤链路包括:所述多级支路中每级支路中的一条支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包括:每级支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光纤端口;不同第1级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同一支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其中,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以及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连接的前i-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i≥2;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二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第j个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二光纤端口,所述第二光纤端口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上的任一光纤端口。
可选地,所述多条第1级支路均通过初始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所述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另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所述光纤端口连接的支路上。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光纤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且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设备,所述调光单元还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所述第二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述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在所述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所述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同时,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可选地,所述调光单元包括:光栅。
可选地,所述第一波段的带宽的范围为2纳米至10纳米,和/或,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之差的绝对值≤5纳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滤波器、环形器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滤波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包括: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所述环形器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所述滤波器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包括:所述滤波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编码信号;所述滤波器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编码信号;所述环形器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来自所述滤波器的所述编码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滤波器、环形器、第二发送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滤波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包括: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所述环形器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所述滤波器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包括:所述滤波器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所述滤波器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信号;所述环形器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来自所述滤波器的信号;所述第二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包括: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所述编码信号;所述滤波器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的信号。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的有益效果均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单元对光信号的反射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发出的编码信号的时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链路的故障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链路的故障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链路的故障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链路的故障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原理、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条光纤链路,以及该多条光纤链路连接的多个设备。
示例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以通信系统中的多条光纤链路可以相互独立为例。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中的多条光纤链路分别为:光纤链路a1至光纤链路a8,该通信系统中的多个设备包括设备10和设备11。
图1中以设备10和设备11均与光纤链路a1至光纤链路a8连接为例,可选地,通信系统中的每个设备均可以与该通信系统中的一条或多条光纤链路连接。比如,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中的多个设备包括:设备10至设备18,其中,设备10与光纤链路a1至光纤链路a8的一端均连接,设备11至设备18这八个设备与光纤链路a1至光纤链路a8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通信系统中的每条光纤链路上均可以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每条光纤链路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的光纤端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每条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且每个光纤端口均具有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为例。
示例地,在各个光纤链路相互独立的情况下,每条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可以包括:该光纤链路两端的两个光纤端口。如图1和图2所示,光纤链路a1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1和c1,光纤链路a2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2和c2,光纤链路a3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3和c3,光纤链路a4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4和c4,光纤链路a5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5和c5,光纤链路a6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6和c6,光纤链路a7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7和c7,光纤链路a8上的光纤端口包括:光纤端口b8和c8。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k,PON)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只要通信系统包括通过多条光纤链路连接的设备即可。其中,PON系统可以为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系统或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 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如图3所示,PON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OLT)、光纤配线架(optical dstribution frame,ODF)、入户线缆交接箱、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NT)(或者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UN),图3中以ONT为例)以及网络中的多个设备。需要说明的是,PON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OLT(图3中仅示出了一个OLT)和多个ONT(图3中仅示出了三个ONT),且每个OLT连接有多个ONT,当PON系统包括多个OLT时,该多个OLT之间可以存在连接关系。当通信系统可以是PON系统时,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可以包括:PON系统中通过多条光纤链路连接的设备,比如OLT和多个ONT,或者,OLT和ODF,或者,多个OLT。
目前通信系统中的光纤链路通常较为复杂,且每条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也较多。因此,往往需要对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以准确地将设备连接至相应地光纤链路。并且,光纤链路上往往设置有大量光纤无源器件,而光纤无源器件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而损坏(例如光纤端口损坏、光纤弯曲或者光纤断裂等),导致光纤链路故障,进而导致通信系统的光纤通信中断。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光纤链路的光纤端口识别,以及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多条光纤链路中的每条光纤链路上设置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以实现对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识别以及对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
示例地,在该通信系统中的某一设备需要对某一光纤链路(称为第一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进行识别以及对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时,该设备可以首先确定多条光纤链路上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之后,该设备需要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并根据之前获取的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和该编码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以及对该第一光纤链路进行故障检测。需要说明的是,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每条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上述编码信号可以是由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的信号,该信号能够反映第一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因此,该设备在将之前获取的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与该编码信号进行比对后,便可以识别出该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以及实现对该第一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
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可以设置在该光纤端口的附近。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该光纤端口的距离较近(比如小于距离阈值),且在光纤链路上具有多个光纤端口时,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该多个光纤端口中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较远(比如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比如,图1和图2中光纤端口b1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包括:光纤链路a1上靠近光纤端口b1的5个调光单元,光纤端口c1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包括:光纤链路a1上靠近光纤端口c1的5个调光单元,光纤端口b2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包括:光纤链路a2上靠近光纤端口b2的4个调光单元。
每条光纤链路上具有与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目标位置,且该多个目标位置等间距排布;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该光纤端口对应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该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该光纤端口对应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例如,如图1所示,光纤链路a1上设置有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目标位置,分别为位置w1至w5,这5个目标位置等间距排布,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可以位于这5个目标位置。同理,其他光纤链路上也可以设置有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5个目标位置,且这5个目标位置上可以是全部设置有调光单元,也可以是一部分目标位置上设置有调光单元,而另一部分目标位置上未设置有调光单元。但是,这5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均设置有调光单元。
多条光纤链路中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如图1或图2中8条光纤链路a1至a8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互不相同。其中,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包括: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个数,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光纤链路上相邻调光单元的间隔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该排布规律包括: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个数,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光纤链路上相邻调光单元的间隔为例。当两条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时,可以得知,这两条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个数、位置和间距中的至少一种不同。
示例地,在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的基础上,若多条光纤链路相互独立,则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该目标方向可以是任一方向。例如,如图1或图2所示,假设光纤链路中靠近设备10的光纤端口为第1个光纤端口,且通过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目标位置上是否设置有调光单元来表示该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那么,光纤链路a1上的第1个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可以表示为11111,表示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目标位置上均设置有调光单元。光纤链路a2上的第1个光纤端口b2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可以表示为11101,表示光纤端口b1对应的第1至3个目标位置以及第5个目标位置上均设置有调光单元,但第4个目标位置并未设置有调光单元。可以看出,光纤链路a1上的第1个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11111)与光纤链路a2上的第1个光纤端口b2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11101)并不相同。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具有独特的排布规律,因此,可以基于该排布规律实现对光纤链路进行光纤端口识别或故障检测。
又进一步地,在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以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时,光纤链路上对应同一光纤端口的不同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小,光纤链路上对应不同光纤端口的不同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大。如图1或图2所示,光纤链路a1上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间距均较小,但光纤链路a1上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与光纤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中仅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这些间距。往往光纤链路上对应同一光纤端口的不同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小,比如10厘米、20厘米等,往往光纤链路上对应不同光纤端口的不同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大,比如,100米、1000米、10000米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调光单元还可以用于透射第一波段外的信号。可以看出,调光单元是一种具有半透半反功能的结构,比如光栅(如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CFBG))、半透半反膜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半透半反”是指,透射一部分信号,并反射一部分信号,且透射的信号占比和反射的信号占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每条光纤链路上的所有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这样能够避免光纤链路上存在部分调光单元将第一波段的信号全部反射。这样一来,当该条光纤链路上传输有第一波段的信号时,该条光纤链路上的每个调光单元都能接收到第一波段的信号,都能够对该第一波段的信号进行反射。
可选地,每个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的范围为[1%,10%]。在光纤链路上传输有第一波段的信号时,将该反射率设置的较小,能够减少光纤链路上多个调光单元所反射的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叠加,减弱了调光单元反射信号之间的叠加所引起鬼影现象。
示例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单元对光信号的反射情况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反射情况示意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光信号的波长,纵坐标表示调光单元对相应波长的光信号的反射率。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波段可以包括1570纳米至1580纳米,调光单元对1570纳米至1580纳米的光的反射率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2%,该调光单元的中心波长为1575纳米。
多条光纤链路上各个调光单元的参数可以均相同。示例地,当调光单元为CFBG时,调光单元的参数包括:CFBG的长度(如1厘米、2厘米等)、啁啾系数等。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条光纤链路相互独立的通信系统(如图1或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该通信系统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如图5所示,该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包括:
S101、第一设备确定多条光纤链路上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
第一设备可以是通信系统中能够获取到多条光纤链路上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的任一设备,比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设备10。第一设备可以位于中心局(centeroffice,CO)内,中心局也称站点。当通信系统为PON系统时,第一设备可以是OLT。
多条光纤链路可以均与第一设备连接,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和调光单元的解释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设备在S101中需要确定其连接的多条光纤链路上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其中,每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该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每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可以是工作人员存入第一设备的。
示例地,每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可以用于表示该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比如,每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可以包括多个比特位,该多个比特位与该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目标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比特位的值用于表示对应的目标位置是否设置有调光单元。当比特位的值为1时,表示该比特位对应的目标位置设置有调光单元,当比特位的值为0时,表示该比特位对应的目标位置未设置有调光单元。
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根据该规律得到的图1中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415091530000111
Figure BDA0002415091530000121
S102、第二设备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该光纤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且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二设备,比如该第二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设备11。第二设备可以位于中心局内,如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位于同一中心局内,或者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位于不同的中心局内。第二设备也可以位于中心局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当通信系统为PON系统时,该第二设备可以是ONT、OUN、ODF与或第一设备不同的OLT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对第一光纤链路进行光纤端口识别为例,该第一光纤链路可以是上述多条光纤链路中的任一条光纤链路,对其他条光纤链路的光纤端口识别过程可以参考对第一光纤链路的光纤端口识别过程。
在需要对第一光纤链路进行光纤端口识别时,第二设备可以向该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如第一波段内某一波长的信号),以便于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在接收到该信号后能够将该信号反射回第二设备。并且,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回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能够反映该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因此,后续操作中可以根据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进行光纤端口的识别。
可选地,第一波段的带宽的范围可以为2纳米至10纳米,或者其他范围(如3纳米至12纳米等),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与第二设备发出的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之差的绝对值可以小于或等于5纳米。这样一来,由于第一波段的带宽较大,且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与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较为相近,因此,即便是调光单元受到环境影响导致调光单元反射的波段的中心波长偏移,依然能够保证调光单元能够对第二设备发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进行反射,避免了调光单元的功能受到环境影响。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设置的较小,比如反射率的范围为[1%,10%]。这样一来,在第二设备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的信号后,第一光纤链路上各个调光单元所反射的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叠加现象较少,从而减弱了由于信号的叠加所导致的鬼影现象。
可选地,第二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如图6所示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的结构,请参考图6,该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601、滤波器602、环形器603、第二发送模块604以及处理模块605(如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其中,处理模块605分别连接第一发送模块601、第二发送模块604和环形器603,环形器603连接滤波器602和第一发送模块601,滤波器602连接第二发送模块604和上述第一光纤链路。其中,第一发送模块601用于向环形器603发送信号;环形器603用于将来自第一发送模块601的信号发送至滤波器602,以及将来自滤波器602的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605;滤波器602用于将来自环形器603和第二发送模块604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光纤链路,以及将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信号发送至环形器603;处理模块605用于控制第一发送模块601向环形器603发送信号,以及控制第二发送模块604向滤波器602发送信号。第一发送模块601用于发出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第二发送模块604用于发出第一波段外的信号。
在S102中,第二设备中的处理模块605可以控制第一发送模块601向环形器603发送该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之后,该环形器603会向滤波器602发送来自第一发送模块601的信号,最后滤波器602会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这样就实现了将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光纤链路的目的。
S103、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假设第二设备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S103中,第二设备中的滤波器602会接收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并向环形器603发送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信号,之后环形器603会向处理模块605发送来自滤波器603的信号。这样就实现了第二设备中的处理模块605接收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S104、第二设备根据从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向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
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之后,便可以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向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并且,第二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第一波段外,上述调光单元还用于透射第一波段外的信号,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第二设备将编码信号成功传输至第一设备。示例地,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为1575纳米,带宽为10纳米,第二波段的中心波长可以为1310纳米。
编码信号是根据第一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反射的信号所生成的,因此,编码信号能够反映第一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
第二设备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编码信号的过程中,第二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至少一种处理。比如,第二设备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光电转换,以将接收到的信号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第二设备再对该电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处理,得到在时域上编码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第一光纤链路上各个调光单元所反射的信号的时域信息;最后,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该在时域上编码的电信号,生成上述第一波段外的编码信号。
示例地,以第一光纤链路为图1中的光纤链路a1,第一设备为设备10,第二设备为设备11为例。若第一光纤链路并无故障,则第二设备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能够传输至每个调光单元,第二设备发出的该编码信号的时序图可以如图7所示。请参考图7,该时序图中共存在10个高电位,且这10个高电位可以对应光纤链路a1上的10个调光单元,每个调光单元对应的高电位用于表征该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的信号到达设备11。
由于光纤链路a1中光纤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距离设备11较近,而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距离设备11较远,因此,这10个高电位中,前5个高电位用于表征光纤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的信号到达设备11,后5个高电位用于表征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的信号到达设备11。并且,由于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各个调光单元的距离较近,且光纤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与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相距较远,因此,前5个高电位中各个高电位的时延较小,后5个高电位中各个高电位的时延也较小,且前5个高电位和后5个高电位之间的时延较大。
假设第二设备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S104中,第二设备中的处理模块605可以根据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控制第二发送模块604向滤波器602发送上述编码信号,以便于滤波器602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第二发送模块602的信号。这样就实现了将该编码信号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发送至第一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设备需要对从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和时钟数据恢复处理,则如图6所示,该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光电转换模块606和时钟数据恢复模块607,光电转换模块606和时钟数据恢复模块607串连在环形器603和处理模块605之间。光电转换模块606用于对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并将光电转换后的信号发送至时钟数据恢复模块607;时钟数据恢复模块607用于对来自光电转换模块606的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处理,并将时钟数据恢复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605。此时,处理模块605可以基于来自时钟数据恢复处理模块607的信号,控制第二发送模块604发送上述编码信号。
可选地,图6中的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电开关608,处理模块605可以通过电开关608选择第一发送模块601和第二发送模块604中需要控制的模块。
另外,在第二设备需要向第一设备传输数据时,第二设备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向第一设备发送承载有该数据的数据信号(属于第一波段外的信号)。示例地,处理模块605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控制第二发送模块604向滤波器602发送该数据信号,以便于滤波器602将该数据信号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发送至第一设备。
S105、第一设备根据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和编码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示例地,S105可以包括:
S1051、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编码信号后,可以首先对编码信号进行处理,以识别该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由该光纤端口对应的所有调光单元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可选地,光纤链路上具有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等间距排布的多个目标位置;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多个目标位置中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多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第一设备在识别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时,可以根据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相邻目标位置间的光纤链路上传输所需的时长(称为单位时长),以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确定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
以图1所示的光纤链路a1为第一光纤链路为例,请参考图1和图7,第一设备在识别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时,可以首先对编码信号进行第一个周期的检测。示例地,在每个周期的检测中,第一设备首先检测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中的第一个高电位(如图7中从左往右的第一个高电位)。在检测到该第一个高电位后,第一设备可以对该编码信号中每隔单位时长的位置进行一次检测,并在第四次检测之后停止检测。在每次检测的过程中,第一设备需要确定该编码信号在当前时刻的电位为高电位还是低电位,在该第四次检测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第一个高电位,以及这四次检测的结果,生成第一个光纤端口(c1)对应的调光单元所对应的检测子信号,如1111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对编码信号中每隔单位时长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次数可以比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小1;图1中以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5个目标位置为例,因此对编码信号中每隔单位时长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次数为4。
之后,在上述第一个周期的检测结束后,第一设备可以继续对该编码信号进行第二个周期的检测,以得到第二个光纤端口(b1)对应的调光单元所对应的检测子信号,如11111。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二个周期的检测结束后,第一设备仍然可以继续对编码信号进行更多周期的检测,直至将该编码信号全部检测完毕。图7对应的编码信号在经过两个周期的检测后,便结束检测。
S1052、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第一设备在得到通信系统中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以及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之后,便可以将这两部分信号进行比对,以识别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各个光纤端口。
示例地,在多个光纤链路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目标方向包括:靠近或远离第一设备的方向。此时,第一设备不仅需要获取到通信系统中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还需要确定各个光纤端口中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其中,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为:在上述目标方向上,该光纤端口在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多个光纤端口中的次序。
第一设备在S1052中需要将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次序(在目标方向上的次序)的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通信系统中对应该次序的每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进行比对,以确定该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该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是否一致。在目标方向上,若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一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时,第一设备将第一光纤链路上该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识别为该第一光纤端口。其中,该第一光纤端口为对应目标次序的任一光纤端口。
仍然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该通信系统中各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可以如表2所示,表2中以目标方向为靠近设备10的方向为例,此时靠近设备11的光纤端口为第一个光纤端口。当然,该目标方向也可以是远离设备10的方向,此时靠近设备10的光纤端口为第一个光纤端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表2
光纤端口 目标信号 次序
b1 11111 2
b2 11101 2
b3 11011 2
b4 10111 2
b5 11001 2
b6 10011 2
b7 10101 2
b8 10001 2
c1 11111 1
c2 11101 1
c3 11011 1
c4 10111 1
c5 11001 1
c6 10011 1
c7 10101 1
c8 10001 1
根据S1051可知,在目标方向(如靠近设备10的方向)上,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1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为11111,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2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为11111。第一设备可以将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1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11111,与表2中次序1对应的光纤端口c1至c8的目标信号进行比较;以及将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2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11111,与表2中次序2对应的光纤端口b1至b8的目标信号进行比较。
经过比较可知,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1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11111所反映的排布规律,与光纤端口c1的目标信号11111所指示的排布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确定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1的光纤端口为光纤端口c1。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2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11111所反映的排布规律,与光纤端口b1的目标信号11111所指示的排布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确定光纤链路a1上次序为2的光纤端口为光纤端口b1。所以,在S7502中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在靠近设备10的方向上,光纤链路a1上的第一个光纤端口为c1,第二个光纤端口为b1,从而实现了对光纤链路a1上光纤端口的识别。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识别方法中,由于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来自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确定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进而根据该排布规律对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改变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仅对通信系统中的部分结构进行轻微的更改,减小了改进成本,降低了工程实施的复杂度,从而方便后期的管理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以及多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为例。可选地,光纤链路上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光纤端口,以及该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此时,由于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因此,不同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第一设备可以基于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对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通过增加调光单元的排布方式,增加能够检测的光纤端口的数量,实现了对光纤链路和光纤端口均较多的通信系统的链路检测,从而能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通信系统。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调光单元的参数一致,因此,也无需在光纤链路上设置多种不同参数的调光单元;设备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的波长可以较少(比如唯一),使得设备无需发出多种不同波长的信号。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对光纤端口的识别。进一步地,基于对光纤端口的识别结果可以判定设备连接的光纤端口是否正确。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检测装置对设备连接的光纤端口是否正确的判定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采用额外的检测装置,灵活性较差;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借助额外的检测装置,灵活性较高。相关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纸质标签、电子身份标识(electronic identity,eID)或者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光纤端口的标签标识,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检测光纤链路的两端的光纤端口上的标签标识,对光纤端口进行识别。但是人工的错误率较高,且效率低下。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能够自动实现对光纤端口的识别,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光纤端口的识别效率,减小了错误率。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端口识别方法,依次对通信系统中每条光纤链路上的端口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出的每条链路上的端口,生成该通信系统的拓扑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备接收到的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是第二设备发送的为例。当然,该端口识别方法也可以不包括第二设备执行的操作,如S102、S103和S104,且第一设备在S105之前,需要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并接收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作为上述编码信号。此时,该编码信号的波长可以位于第一波段内,第二设备也可以不包括图6中的第一发送模块601和环形器603,并且第一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6。示例地,第一设备在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时,处理模块605可以控制第一发送模块601向环形器603发送第一波段的信号,之后环形器603向滤波器602发送来自第一发送模块601的信号,滤波器602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第一设备在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时,滤波器602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并向环形器603发送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之后环形器603向处理模块605发送来自滤波器602的编码信号。
另外,在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向第二设备发送承载有该数据的数据信号(属于第一波段外的信号)。示例地,处理模块605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控制第二发送模块604向滤波器602发送该数据信号,以便于滤波器602将该数据信号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以上实施例中均以通信系统中多条光纤链路相互独立为例,可选地,该多条光纤链路也可以存在交叠。比如,该多条光纤链路是由多条支路通过级联的方式连接后形成的。
示例地,如图8所示,设备10连接有多级支路,该多级支路中的每级支路包括多条支路,图8中以多级支路包括第1级支路和第2级支路,且每级支路包括8条支路为例。其中,第1级支路包括:支路a11至支路a18,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21至支路a28,支路a31至支路a38,支路a41至支路a48,支路a51至支路a58,支路a61至支路a68,支路a71至支路a78,支路a81至支路a88,以及支路a91至支路a98。
在该多级支路中,每条第1级支路均与设备10连接,每条支路与多条下一级支路连接,且不同支路连接的下一级支路不同。请参考图8,支路a11至支路a18中的每条支路(第1级支路)均与8条第2级支路连接,且支路a11至支路a18所连接的第2级支路不同。其中,支路a1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21至支路a28;支路a12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31至支路a38;支路a3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41至支路a48;支路a4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51至支路a58;支路a5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61至支路a68;支路a6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71至支路a78;支路a7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81至支路a88;支路a81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包括:支路a91至支路a98。
可选地,通信系统中各个支路之间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分路器连接。
通信系统中的每条光纤链路包括:上述多级支路中每级支路中的一条支路。比如,支路a11与支路a21可以用于形成一条光纤链路,支路a11与支路a28可以用于形成一条光纤链路,以此类推,图8中的每个第1级支路与连接的8条第2级支路共用于形成8条光纤链路,图8中的两级支路共用于形成64条光纤链路。
对于多级支路中的每个最后一级支路,该支路可以连接至一个设备,不同最后一级支路所连接的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请继续参考图8,最后一级支路为第2级支路,64个第二级支路与64个设备一一对应连接,其中,这64个设备包括:设备11至设备18,设备21至设备28,设备31至设备38,设备41至设备48,设备51至设备58,设备61至设备68,设备71至设备78,以及设备81至设备88。当然,不同最后一级支路所连接的设备也可以相同,比如类似图1,图8中的所有第2级支路也可以均连接至设备11(图8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通信系统中的每条光纤链路上均可以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在各个光纤链路存在交叠的情况下,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包括:该光纤链路中每级支路上靠近第1级支路所连接的设备的光纤端口。如图8所示,支路a11和支路a21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包括:支路a11上靠近设备10的光纤端口b1,以及支路a21上靠近设备10的光纤端口c21。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k,PON)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只要通信系统包括通过多条光纤链路连接的设备即可。在各个光纤链路存在交叠的情况下,若通信系统是PON系统,则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可以包括:PON系统中通过多条光纤链路连接的设备,比如OLT和多个ONT。
在各个光纤链路存在交叠的情况下,也可以参考各个光纤链路相互独立的情况,通过在多条光纤链路中的每条光纤链路上设置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以实现对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识别以及对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
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可以设置在该光纤端口的附近。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该光纤端口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在光纤链路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时,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示例地,图8中光纤端口b1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包括:支路a11上靠近光纤端口b1的5个调光单元,光纤端口a21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包括:支路a21上靠近光纤端口a21的5个调光单元,光纤端口c28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包括:支路a28上靠近光纤端口c28的4个调光单元。
可选地,在多条光纤链路存在交叠的情况下,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至少部分调光单元位于该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比如图8中以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有调光单元均位于该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为例。当然,也可以是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该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而另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该支路外。比如,如图8所示,多条第1级支路均通过初始支路a0与第一设备连接,在图8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可以将每个调光单元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中的一部分调光单元(如4个调光单元)设置在该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而将另一部分调光单元(如1个调光单元)设置在该光纤端口连接的支路上。其中,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所连接的支路为初始支路,非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连接的支路为该支路的前一级支路。
每条光纤链路上具有与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目标位置,且该多个目标位置等间距排布;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该光纤端口对应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该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该光纤端口对应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
多条光纤链路中不同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如图8中64条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互不相同。示例地,不同第1级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同一支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例如,如图8所示,八个第1级支路a11至a18上的八个光纤端口b1至b8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比如,b1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可以表示为11111,b2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可以表示为11101。第2级支路a21至a28上八个光纤端口c21至c28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比如,c21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可以表示为11111,c28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可以表示为11101。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具有独特的排布规律,因此,可以基于该排布规律实现对光纤链路进行光纤端口识别或故障检测。
又进一步地,在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以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时,光纤链路上对应同一光纤端口的不同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小,光纤链路上对应不同光纤端口的不同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大。如图8所示,支路a11和支路a21所在的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间距均较小,但该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与光纤端口c2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间距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光单元可以参考多条光纤链路相互独立的实施例中的调光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条光纤链路存在交叠的通信系统(如图8或图9所示的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该通信系统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示例地,该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也是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之后在由第一设备根据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以及该编码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但此时,第一设备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的过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的过程不同。
示例地,各条光纤链路存在交叠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在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前,还需要确定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其中,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该光纤端口;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该光纤端口,以及该光纤端口连接的前i-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i≥2。
第一设备在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时,可以将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与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进行比对。其中,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可以由:该端口组中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按照这些光纤端口的排布顺序依次排布而成。当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二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时,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第一设备的第j个光纤端口识别为该第二光纤端口。其中,该第二光纤端口为多条光纤链路上的任一光纤端口。
以图8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图8中示出的各个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以及端口组的目标信号均可以如表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有部分光纤端口通过省略号表示且并未示出,表3中并未示出这些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这些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以及这些端口组的目标信号。
表3
Figure BDA0002415091530000191
Figure BDA0002415091530000201
假设第一光纤链路包括:初始支路a0、支路a11以及支路a21,第一设备为设备10,第二设备为设备11。若编码信号的时序图也如图7所示,则根据S1051可知,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第1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为11111,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第2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为11111。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第1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与表3中每个端口组的目标信号进行比较;以及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前两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也与表3中每个端口组的目标信号进行比较。
经过比较可知,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第1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11111所反映的排布规律,与光纤端口b1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11111所指示的排布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确定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第1个光纤端口为光纤端口b1。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前两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1111111111所反映的排布规律,与光纤端口c21对应的端口组(b1、c21)的目标信号1111111111所指示的排布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确定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设备10的第2个光纤端口为光纤端口c21。从而实现了对第一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识别。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也可以获取多条光纤链路中每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并根据该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和该编码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进行故障检测。其中,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该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在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该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同时,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一方面,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该通信系统中各个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可以如表4所示,第一设备可以将上述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每个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进行比较。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光纤链路并未故障,则该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会与表4中某一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相同。若该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所有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相同,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表4
光纤链路 参考信号
a1 1111111111
a2 1110111101
a3 1101111011
a4 1011110111
a5 1100111001
a6 1001110011
a7 1010110101
a8 1000110001
比如,如图10所示,假设第一光纤链路为光纤链路a1,且光纤链路a1上两部分调光单元之间的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0中的设备11发出,且设备11能够根据光纤链路a1上调光单元反射的信号向设备10发送编码信号。由于光纤链路a1上故障的部分无法传输信号,因此,设备11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而无法传输至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设备11发出的编码信号反映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且设备11发出的编码信号也无法传输至设备10。因此,设备10由于无法接收到任何信号,因此可以认为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0000000000,该编码信号用于指示光纤链路a1上并未排布有任何调光单元。该编码信号与表4中每个参考信号均不同,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判定光纤链路a1故障。
又比如,如图10所示,假设第一光纤链路为光纤链路a1,且光纤链路a1上两部分调光单元之间的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0中的设备10发出,且设备10能够接收到光纤链路a1上调光单元反射的编码信号。由于光纤链路a1上故障的部分无法传输信号,因此,设备10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而无法传输至端口c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设备10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1111100000,反映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该编码信号与表4中每个参考信号均不同,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判定光纤链路a1故障。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之后,还可以根据该编码信号确定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以图10为例,假设第一光纤链路为光纤链路a1,且光纤链路a1上两部分调光单元之间的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0中的设备10发出,且设备10能够接收到光纤链路a1上调光单元反射的编码信号。如前所述,设备10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1111100000,反映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将该编码信号与表4中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可知,该编码信号与光纤链路a1对应的参考信号1111111111相似度最高,并且设备10可以确定光纤链路a1上靠近设备10的第五个调光单元和第六个调光单元之间的链路段故障。
以图11为例,假设第一光纤链路为光纤链路a1,且光纤链路a1上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中,靠近端口b1的第三个调光单元和第四个调光单元之间的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1中的设备10发出,且设备10能够接收到光纤链路a1上调光单元反射的编码信号。则设备10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只能传输至靠近端口b1的前三个调光单元,而无法传输至靠近端口b1的后两个调光单元,以及端口c1对应的五个调光单元。设备10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1110000000,将该编码信号与表4中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可知,该编码信号与光纤链路a1对应的参考信号1111111111相似度最高,并且设备10可以确定光纤链路a1中位于该第三个调光单元和第四个调光单元之间的链路段故障。
另一方面,以图9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图9中示出的各个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可以如表5所示,第一设备可以将上述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每个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进行比较。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光纤链路并未故障,则该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会与表5中某一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相同。若该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所有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相同,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表5
光纤链路 参考信号
支路a0、支路a11、支路a21 1111111111
支路a0、支路a11、支路a28 1111111101
支路a0、支路a12、支路a31 1110111101
支路a0、支路a12、支路a38 1110111011
支路a0、支路a13、支路a41 1101111011
支路a0、支路a13、支路a48 1101111001
支路a0、支路a14、支路a51 1100111001
支路a0、支路a14、支路a58 1100110111
支路a0、支路a15、支路a61 1011110111
支路a0、支路a15、支路a68 1011110101
支路a0、支路a16、支路a71 1110110101
支路a0、支路a16、支路a78 1110110011
支路a0、支路a17、支路a81 1001110011
支路a0、支路a17、支路a88 1001110001
支路a0、支路a18、支路a91 1000111111
支路a0、支路a18、支路a98 1000110001
比如,如图12所示,假设第一光纤链路包括支路a0、支路a11和支路a21,且第一光纤链路上两部分调光单元(光纤端口b1对应的调光单元和光纤端口c21对应的调光单元)之间的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2中的设备11发出,且设备11能够根据第一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反射的信号向设备10发送编码信号。由于第一光纤链路上故障的部分无法传输信号,因此,设备11发出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端口c2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而无法传输至端口b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设备11发出的编码信号反映端口c21对应的5个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且设备11发出的编码信号也无法传输至设备10,因此,设备10由于无法接收到任何信号,因此可以认为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0000000000,该编码信号用于指示第一光纤链路上并未排布有任何调光单元。该编码信号与表5中每个参考信号均不同,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判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可选地,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之后,还可以根据该编码信号确定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以图12为例,假设第一光纤链路包括支路a0、支路a11和支路a21,且第一光纤链路上两部分调光单元(光纤端口b1对应的调光单元和光纤端口c21对应的调光单元)之间的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2中的设备11发出,且设备11能够根据第一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反射的信号向设备10发送编码信号。如前所述,设备10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0000000000。若设备11至设备18均向设备10发送了编码信号,且这些编码信号均为0000000000,此时,设备10可以确定设备11至设备18连接的8条光纤链路中共用的链路段(支路a11)故障。
以图13为例,假设第一光纤链路包括支路a0、支路a11和支路a21,且支路a21上的某一部分故障,且该部分无法传输任何信号;第一波段内的信号由图13中的设备11发出,且设备11能够根据第一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反射的信号向设备10发送编码信号。设备10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为0000000000。若设备18也向设备10发送了编码信号,且设备18发送的编码信号为1111111101,该编码信号与表5中的参考信号1111111101相同。此时,设备10可以确定支路a0、支路a11以及支路a28所在的光纤链路并未故障,但支路a0、支路a11以及支路a21所在的光纤链路故障,进而可以确定支路a21为故障的链路段。
可以看出,当光纤链路未故障时,该光纤链路上的每个调光单元均能够反射第一波段的信号。当光纤链路故障时,至少部分调光单元无法反射第一波段的信号。来自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能够反映该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情况,因此,第一设备能够基于编码信号,确定光纤链路是否故障,以及定位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从而实现对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
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暗光纤”对光纤链路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光纤链路附近设置一根暗光纤,暗光纤不与任何设备连接。在需要检测光纤链路是否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对该暗光纤的性能进行测试,以确定暗光纤是否出现故障。当确定该暗光纤故障时,确定该光纤链路故障。但是设置暗光纤会占用一定的光纤资源,在光纤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无法适用,且需要工作人员对暗光纤进行性能测试,因此,自动化程度低、错误率高且效率低。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设备能够自动对光纤链路进行故障检测,自动化程度较高、正确率较高且效率较高,并且无需设置暗光纤,避免了光纤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纤链路连接有设备,附图中均以光纤链路位于连接的设备外,且光纤链路上设置的调光单元也位于该设备外为例。可选地,光纤链路也可以有一部分伸入连接的设备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时,光纤链路上设置的调光单元可以位于光纤链路连接的设备内也可以位于该设备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可以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设备,如图14所示,该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605,用于获取多条光纤链路中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
接收模块609,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多条光纤链路包括第一光纤链路,编码信号由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处理模块605还用于根据编码信号,以及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可选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每个光纤端口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多个光纤端口中除每个光纤端口之外的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处理模块605用于:确定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检测子信号由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根据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可选地,光纤链路上具有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等间距排布的多个目标位置;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多个目标位置中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多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处理模块605用于:根据单位时长以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确定编码信号中对应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单位时长为: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在多个目标位置中相邻目标位置间的光纤链路上传输所需的时长。
可选地,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目标方向包括:靠近或远离第一设备的方向;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确定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为:在目标方向上,光纤端口在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多个光纤端口中的次序;处理模块605用于:在目标方向上,若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一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则将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识别为第一光纤端口,第一光纤端口为对应目标次序的任一光纤端口。
可选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级支路,且每级支路包括多条支路;每条第1级支路与第一设备连接,每条支路与多条下一级支路连接,且不同支路连接的下一级支路不同;光纤链路包括:多级支路中每级支路中的一条支路;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包括:每级支路上靠近第一设备的光纤端口;不同第1级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同一支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确定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其中,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以及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连接的前i-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i≥2;处理模块605用于:在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二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时,将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第一设备的第j个光纤端口识别为第二光纤端口,第二光纤端口为多条光纤链路上的任一光纤端口。
可选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二设备,接收模块609用于:接收第二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的编码信号;其中,编码信号为:第二设备在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发送的信号,调光单元还用于透射第一波段外的信号,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第一波段外。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14,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601,用于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可选地,处理模块605还用于:确定每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在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同时,确定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可选地,处理模块605还用于:根据编码信号,确定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可选地,第一波段的带宽的范围为2纳米至10纳米,和/或,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与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之差的绝对值≤5纳米。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此时,上述接收模块609包括:图6中的滤波器602和环形器603;在图6中,处理模块605分别连接第一发送模块601和环形器603,环形器603连接滤波器602和第一发送模块601,滤波器602连接第一光纤链路;处理模块605用于控制第一发送模块601向环形器603发送第一波段的信号;环形器603用于向滤波器602发送来自第一发送模块601的信号,滤波器602用于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滤波器6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以及向环形器603发送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环形器603用于向处理模块605发送来自滤波器601的编码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可以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设备,如图15所示,该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601,用于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接收模块609,用于接收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604,用于根据从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第一光纤链路向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第一波段外。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此时,上述接收模块609包括:图6中的滤波器602和环形器603;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605,处理模块605分别连接第一发送模块601、第二发送模块604和环形器603,环形器603连接滤波器602和第一发送模块601,滤波器602连接第二发送模块604和第一光纤链路;处理模块605用于控制第一发送模块601向环形器603发送第一波段的信号;环形器603用于向滤波器602发送来自第一发送模块601的信号;滤波器602用于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滤波器602用于接收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向环形器603发送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信号;环形器603用于向处理模块605发送来自滤波器602的信号;处理模块605用于根据来自环形器603的信号,控制第二发送模块604向滤波器602发送编码信号;滤波器602用于向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第二发送模块604的信号。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的任一设备(如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如图16所示,该网络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02和存储器201,其中,存储器201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202用于调用存储器201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相应的方法或功能。可选地,如图16所示,该网络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204。存储器201、处理器202以及通信接口203通过通信总线204通信连接。其中,通信接口203用于在处理器202的控制下与其他装置通信,处理器20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204调用存储器201中存储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的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装置。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和装置实施例等不同类型的实施例均可以相互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操作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操作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相应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装置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构成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描述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条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中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述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
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所述多条光纤链路包括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编码信号由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根据所述编码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包括:所述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个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所述光纤链路上相邻所述调光单元的间隔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所述每个光纤端口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多个光纤端口中除所述每个光纤端口之外的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编码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包括:
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检测子信号由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链路上具有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等间距排布的多个目标位置;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所述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
所述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包括:
根据单位时长以及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相邻目标位置间的光纤链路上传输所需的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目标方向包括: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设备的方向;
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为:在所述目标方向上,所述光纤端口在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多个光纤端口中的次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包括:
在所述目标方向上,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一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一光纤端口,所述第一光纤端口为对应所述目标次序的任一光纤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级支路,且每级支路包括多条支路;每条第1级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每条支路与多条下一级支路连接,且不同支路连接的下一级支路不同;所述光纤链路包括:所述多级支路中每级支路中的一条支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包括:每级支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光纤端口;不同第1级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同一支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其中,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以及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连接的前i-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i≥2;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包括:
在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二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时,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第j个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二光纤端口,所述第二光纤端口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上的任一光纤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1级支路均通过初始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
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所述光纤端口所在的支路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另一部分调光单元位于所述光纤端口连接的支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二设备,所述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号;
其中,所述编码信号为:所述第二设备在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发送的信号,所述调光单元还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述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
在所述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所述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同时,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编码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单元包括:光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段的带宽的范围为2纳米至10纳米,和/或,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之差的绝对值≤5纳米。
14.一种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条光纤链路,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中的任一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
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根据从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包括:所述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个数,所述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位置,以及所述光纤链路上相邻所述调光单元的间隔中的至少一种。
16.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条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
所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中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述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在所述光纤链路上的排布规律;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链路的编码信号,所述多条光纤链路包括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所述编码信号由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多个光纤端口,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与所述每个光纤端口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多个光纤端口中除所述每个光纤端口之外的其他光纤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检测子信号由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反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以及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对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光纤端口进行识别。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链路上具有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等间距排布的多个目标位置;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所述多个调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至少部分目标位置上,且所述至少部分目标位置包括: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的第一个目标位置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单位时长以及所述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位置的数量,确定所述编码信号中对应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其中,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在所述多个目标位置中相邻目标位置间的光纤链路上传输所需的时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目标方向上,不同光纤链路上相同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目标方向包括: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设备的方向;
所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上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次序为:在所述目标方向上,所述光纤端口在所在的光纤链路上的多个光纤端口中的次序;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对应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一光纤端口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目标次序的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一光纤端口,所述第一光纤端口为对应所述目标次序的任一光纤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级支路,且每级支路包括多条支路;每条第1级支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每条支路与多条下一级支路连接,且不同支路连接的下一级支路不同;所述光纤链路包括:所述多级支路中每级支路中的一条支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的光纤端口包括:每级支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光纤端口;不同第1级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同一支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上光纤端口对应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
所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确定每个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其中,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包括: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以及所述每个第i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连接的前i-1级支路上的光纤端口,i≥2;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前j个光纤端口的检测子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第二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组的目标信号所指示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一致时,将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设备的第j个光纤端口识别为所述第二光纤端口,所述第二光纤端口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上的任一光纤端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二设备,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号;
其中,所述编码信号为:所述第二设备在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后发送的信号,所述调光单元还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任一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每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述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光纤链路上所有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
在所述编码信号所反映的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与所述多条光纤链路的参考信号所指示的排布规律均不同时,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故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编码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中故障的链路段。
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任一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段的带宽的范围为2纳米至10纳米,和/或,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之差的绝对值≤5纳米。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滤波器和环形器;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滤波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链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
所述滤波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编码信号,以及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所述编码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来自所述滤波器的所述编码信号。
27.一种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有多条光纤链路,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为所述多条光纤链路中的任一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透射所述第一波段外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
所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编码信号,所述编码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第一波段外。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滤波器和环形器;所述光纤端口识别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滤波器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一光纤链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
所述滤波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链路上的调光单元反射的所述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以及向所述环形器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光纤链路的信号;所述环形器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来自所述滤波器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环形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向所述滤波器发送所述编码信号;所述滤波器用于向所述第一光纤链路发送来自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的信号。
2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以及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条光纤链路,所述光纤链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以及所述光纤端口对应的多个调光单元,且不同光纤链路上所述调光单元的排布规律不同;所述调光单元用于反射第一波段内的信号,且所述光纤链路上调光单元对所述第一波段的信号的反射率之和小于或等于1;
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至26任一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且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纤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装置。
3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3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端口识别方法。
CN202010188685.2A 2020-03-17 2020-03-17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Active CN113411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685.2A CN113411120B (zh) 2020-03-17 2020-03-17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PCT/CN2021/080796 WO2021185204A1 (zh) 2020-03-17 2021-03-15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685.2A CN113411120B (zh) 2020-03-17 2020-03-17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120A true CN113411120A (zh) 2021-09-17
CN113411120B CN113411120B (zh) 2023-07-11

Family

ID=77677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8685.2A Active CN113411120B (zh) 2020-03-17 2020-03-17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1120B (zh)
WO (1) WO2021185204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0913A1 (zh) * 2010-05-11 2011-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支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源光网络和分光器
CN103297126A (zh) * 2013-06-07 2013-09-11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光学标记法的pon线路故障监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80749A (zh) * 2013-11-27 2014-02-12 东南大学 含地址标记分路器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4579459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187130A (zh) * 2015-08-17 2015-12-23 东南大学 一种光纤布拉格光栅级联式分路编码装置及编解码方法
CN110474678A (zh) * 2019-08-22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编码的获取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4871B (zh) * 2020-09-08 2022-11-29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链路监测功能的wdm-pon远端分路节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0913A1 (zh) * 2010-05-11 2011-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支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源光网络和分光器
CN103297126A (zh) * 2013-06-07 2013-09-11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光学标记法的pon线路故障监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79459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580749A (zh) * 2013-11-27 2014-02-12 东南大学 含地址标记分路器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5187130A (zh) * 2015-08-17 2015-12-23 东南大学 一种光纤布拉格光栅级联式分路编码装置及编解码方法
CN110474678A (zh) * 2019-08-22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编码的获取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5204A1 (zh) 2021-09-23
CN113411120B (zh)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4390B2 (en) Fiber link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933531A (zh) 一种端口检测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07100992A1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failing or failed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s) on a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P4075688A1 (en) Optical distribution devi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method
CN205017358U (zh) 一种单向隔离光闸
CN102007712A (zh) 升级版码字锁定状态机
US8089372B2 (e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an HVDC transmission installation
CN103947136A (zh) 使用故障注入到线路监测系统基线中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11012B (zh) 机顶盒升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4506970A (zh) 基于光预编码的轮询式无源光网络光层检测方法
CN113411120A (zh)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US20080310835A1 (en) System for validating installation of optical network devices
CN111665520B (zh) 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38023A (zh) 光伏系统
WO2017206371A1 (zh) 光纤网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15791B (zh) 一种光纤型激光能量分配网络系统及分配方法
KR102013225B1 (ko) 광 커넥터 접속 인식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접속 인식방법
US973586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optical fibres
CN104065495A (zh) 判断长发光onu的方法、装置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KR101462230B1 (ko) 스마트 배전 연계 게이트웨이
CN102111686A (zh) 一种分支光纤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617600B (zh) 基于pon链路故障识别的探测脉冲波形自调试系统和方法
CN218162462U (zh) 一种可区分识别分光器、拓扑网络及识别系统
WO2017193383A1 (zh) 无源光网络传输光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22336A (zh) 一种故障的智能诊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