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8684A -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8684A
CN113408684A CN202110670847.0A CN202110670847A CN113408684A CN 113408684 A CN113408684 A CN 113408684A CN 202110670847 A CN202110670847 A CN 202110670847A CN 113408684 A CN113408684 A CN 113408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file
picture
identifier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08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时龙
江万鑫
黄岩
陈伟
纪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efu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efu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efu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efu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08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8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8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8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6Program or content traceability, e.g. by water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一标识,在背景图片上阵列第一标识,得到标识版图;获取第二标识以及获取第二标识的像素点的行列位置;保留标识版图上与所述行列位置对应的像素点,将标识版图上在所述行列位置外的像素点设置为透明;截取标识版图所述保留的像素点的区域的图像作为防伪图像;叠加所述防伪图像到文件图片上并生成防伪文件图片。本方案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生成特定的防伪图片,而后使得最终的防伪文件图片上具有该特定防伪标识,这样可以直观地通过肉眼对防伪文件图片上的信息进行真伪辨别。无需依托用于展示防伪文件图片信息的防伪服务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证照数据在应用时普遍采用图片格式进行使用,但证照图片很容易被篡改,存在造假的风险。低廉的造假成本,对证照领域的数据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
当前,证照图片所采用的防伪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防伪二维码方式来达到防伪的目的。但是,防伪二维码方式受限于服务端限制(扫码后打开服务端提供的查询页面展示详细的证照信息),一旦服务端的服务异常,会导致扫码后无法打开证照查询页面,无法进行防伪核验。针对目前的二维码防伪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几个缺点:
a、无法直观的通过肉眼对证照图片上的信息进行真伪辨别。
b、扫码后需要依托防伪服务器来展示证照信息。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证照图片的防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标识,在背景图片上阵列第一标识,得到标识版图;
获取第二标识以及获取第二标识的像素点的行列位置;
保留标识版图上与所述行列位置对应的像素点,将标识版图上在所述行列位置外的像素点设置为透明;
截取标识版图所述保留的像素点的区域的图像作为防伪图像;
叠加所述防伪图像到文件图片上并生成防伪文件图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标识为文字。
进一步地,所述在背景图片上阵列第一标识包括步骤:
相邻两个第一标识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第一标识后还包括步骤:
对第一标识进行角度调整或者色彩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防伪文件图片包括如下步骤:
在防伪文件图片上继续叠加文件内容的文字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缩小所述第一标识,使得所述第一标识的面积小于第二标识的面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生成特定的防伪图片,而后使得最终的防伪文件图片上具有该特定防伪标识,这样可以直观地通过肉眼对防伪文件图片上的信息进行真伪辨别。无需依托用于展示防伪文件图片信息的防伪服务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像素点设置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伪图像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伪文件图片的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纹路的防伪文件图片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到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本发明的文件可以是证照图片或者其他需要防伪的图片,本发明的关键在于生成一个不容易被篡改的标识。在进行防伪时,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获取第一标识,在背景图片上阵列第一标识,得到标识版图。其中,第一标识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可以是图形、图片或者文字,第一标识的文字可以是随机生成的。背景图片用于第一标识阵列作用,可以是全部白色或者全部透明的背景图片。阵列即在背景图片平铺该第一标识,可以是水平排列多个成一排后,再竖直将一排的第一标识排列成多排。而后在步骤S102获取第二标识以及获取第二标识的像素点的行列位置。第二标识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可以是图形、图片或者文字。第二标识的像素点对应第二标识上面的图像或者文字的像素点,即有颜色的区域,非白色或者透明,通过该第二标识像素点可以看到第二标识的图像或文字内容。而后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标识的像素点的行列位置,对标识版图进行内容提取。具体为步骤S103保留标识版图上与所述行列位置对应的像素点,将标识版图上在所述行列位置外的像素点设置为透明。而后在步骤S104截取标识版图所述保留的像素点的区域的图像作为防伪图像。这样标识版图上的第一标识就被保留出来,而且保留出的第一标识其整体形状如图3所示。最后步骤S105叠加所述防伪图像到文件图片上并生成防伪文件图片。这样可以在防伪文件图片看到防伪图像,而后防伪图像上看到第二标识的图形或者文字内容,又可以从防伪图像的第二标识内部看到第一标识,而且第一标识被不规律地保留,这样的标识修改起来难度很大,实现防伪,如果有修改,通过肉眼即可以分辨出来。同时极大地增加了仿造的难度。
其中,第二标识的像素点的获取可以通过判断像素点的颜色来实现,如非白色和透明即为像素点的位置。像素点的行列位置即为像素点的XY坐标值,该坐标可以直接对应到标识版图的坐标或者可以等比例地放大或者缩小。而后可以对标识版图进行像素点处理,如图2所示,将标识版图对应的像素点的XY坐标值的像素保持不动,其他非像素点的XY坐标值的像素设置为100%透明即可。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阵列的时候,相邻两个第一标识的间距相同。这样可以形成整齐的第一标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的间距可以预设一个范围,而后在该范围内进行随机取值,而后进行间距排列,可以提高防伪安全级别,即增加可能被修改的难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每相邻两个第一标识的随机的间距存储在服务器并与防伪文件图片标识信息关联,后续可以进行防伪文件图片真实性验证。通过间距的存储减少存储数据量,也进一步加强后续防伪文件图片的校验能力。
在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时候,如果第一标识不满足预设的角度或者色彩要求,可以对第一标识进行角度调整或者色彩调整,如旋转第一标识角度和调整第一标识的色彩,使得第一标识是满足要求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标识不满足大小要求,还可以对第一标识进行缩小处理。则本发明还包括步骤:缩小所述第一标识,使得所述第一标识的面积小于第二标识的面积。在某些实施例中,缩小的比例可以是:第一标识的文字一个字的宽度的等于第二标识中一个文字的竖直笔画的宽度。而后排列的时候第一标识可以是水平排列,第二标识也可以是水平显示,这样第一标识的字可以在第二标识的笔画内显示完整,便于查看。在生成标识版图后,可以将标识版图进行缩放等,使得标识版图可以符合大小要求。如图3和4所示,图3的标识版图缩小后放置在图4的左上角。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成防伪文件图片包括如下步骤:在防伪文件图片上继续叠加文件内容的文字信息,文字信息即如图4中的成立日期等。叠加的时候文字是覆盖在防伪文件图片上的,防伪文件图片原先的像素点会被覆盖,这样可以保持文字的突出显示,不影响文字的正常阅读。在某些实施例中,文件内容的文字信息也可以作为第二标识进行生成,提高防伪安全级别。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本防伪系统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生成特定的防伪图片,而后使得最终的防伪文件图片上具有该特定防伪标识,这样可以直观地通过肉眼对防伪文件图片上的信息进行真伪辨别。无需依托用于展示防伪文件图片信息的防伪服务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标识防伪叠加到证照上后还可以进一步与立体纹路和色彩过渡防伪技术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升证照图片的防伪安全级别。
具体地,如图5所示,色彩过渡的立体纹路文件防伪的关键在于在证件或者其他防伪图片上叠加上不同颜色的线条,这样对文字或者图像信息的修改势必影响到线条以及线条上颜色的完整性,从而可以通过人眼防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生成线条,横向间距排列和纵向间距排列多条所述线条,横向和纵向的线条交叉形成立体纹路;这里的线条的长度应当大于或者等于需要防伪的图片文件的长度,这样可以实现整个图片的防伪。间距排列即线条与线条之间具有间距,优选地,线条的间距小于等于防伪图片上文字信息的高度,这样一个文字必然会有直线穿过,实现防伪。当然,如果文字信息的高度不同,可以选择最小文字信息的高度。当然,间距也不宜过小,不然防伪图片上线条数量过多,会影响防伪图片的正常显示。最小的间距不宜小过文字信息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同时线条自身的线宽也不宜过宽,可以设定为文字信息的笔画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之间的一个宽度即可。上述这些值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置。将立体纹路的不同区域的线条上叠加不同的颜色,即不同区域的线条的颜色是不同的。而后叠加具有不同颜色的立体纹路到文件图片上并生成防伪文件图片。这样,防伪文件上的图形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可以与不同颜色的线条叠加起来(如左侧是红色、右侧绿色),这样要修改防伪文件上的信息时会造成直线的破坏,这样可以直观地通过肉眼对防伪文件图片上的信息进行真伪辨别。无需依托用于展示防伪文件图片信息的防伪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不同区域包括:根据文件图片的大小划分成多个大小相等的区域,如划分成8个区域,上半部并排四个区域,下半部并排四个区域。这样颜色分区整齐,用户体验性好。
颜色的生成有多种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不同颜色通过RBG三原色生成,相邻区域的颜色仅为一个原色不同。这样可以实现颜色的平滑过渡,不会出现很大的不同。优选地,所述一个原色的变换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如10,全部变化范围为0-254)。这样通过可以体现出颜色变化,又不会产生大的变化,提高整体视觉效果。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同颜色的变化可以采取小于第一预设值的随机值,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的图片的颜色不同。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值可以根据文件图片加密值以及根据该加密值来获取,如可以将文件图片叠加文件信息后的MD5值(也可以在文件图片上再叠加一个验证图标后生成MD5值,验证图标只作为MD5值生成作用,不作为后续文件与立体纹路叠加使用)的前几位作为颜色的变化值(变化值如果大于第一预设值,则可以减去预设值的倍数,直到变化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这样可以实现与文件图片的关联,便于校验。而且每个文件图片由于文件上的信息是不同的都是不同的,则颜色也是不同的,实现不同颜色的防伪和加密。优选地,所述随机值为对应的区域中心的颜色值,区域其他部分的颜色值为相邻两个区域中心值随着距离线性变化,当然,相邻的两个区域的颜色值应当不同。如一个区域中心颜色为R255G255B200,另一个区域中心颜色值为R255G255B100,则两个区域之间的部分颜色由一个区域中心向另一个区域中心随着距离线性变化,如两个区域中间接壤处为R255G255B150,靠近该一个区域中心距离为两个间距的1/4处则为R255G255B175,靠近该另一个区域中心距离为两个间距的1/4处则为R255G255B125,以此类推。当然,每个区域可能有多个相邻的区域,则区域内确定颜色时可以以相邻区域中心中最近的中心来确定。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有区域的不同颜色在不同区域间为循环变化。如有四个区域,则可以1区域第一种颜色,2区域第二种颜色,3区域回到第一种颜色,4区域回到第二种颜色这样循环。这样颜色变化相对有规律性,视觉效果更好。在某些实施例中,循环变化的值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MD5值)的随机值。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线条包括直线或者曲线。本发明中,线条的间距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条的间距为在预设的间距范围内的随机选取。预设范围如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可以在文字信息的高度与高度的三分之一之间进行随机选取。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对随机进行进一步控制,可以确定一个间距值较大的第一随机范围和一个间距值较小的第二随机范围,第一随机范围的值大于第二随机范围内的值,而后将线条的间距依次循环在第一随机范围选取多个第一预设数量后在第二随机范围内选取多个第二预设数量,这样可以形成如图3所示的,线条的间距一区域较密,另一区域较疏,相对整齐的排列,不会出现随意进行随机造成的线条间距十分杂乱的现象,既起到了随机间距的作用,又实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为了实现较好的视觉效果,所述横向排列的线条之间不交叉或者所述纵向排列的线条之间不交叉,即行排列(线条长度方向是纵向的)的线条不交叉以及列排列(线条长度方向横向的)的线条不交叉,优选地,行排列的线条可以是平行的,列排列的线条可以是平行的。这里的随机值也可以采用颜色处的随机值,即随机值与文件图片关联。
上述实施例在叠加的时候,如果防伪图片上有文字和信息,可以直接将立体纹路叠加上去。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对防伪文件图片上的文字信息的影响,可以先叠加标识、而后叠加有颜色的立体纹路,而后再叠加文字。则本发明还包括步骤:在防伪文件图片上继续叠加文件内容的文字信息。这样叠加的时候,文字信息的笔画的像素点直接覆盖下方的防伪图片或者立体纹路,实现突出显示。而后防伪直线的像素点可以穿过文字笔画像素点空白的地方,增加了防伪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标识,在背景图片上阵列第一标识,得到标识版图;
获取第二标识以及获取第二标识的像素点的行列位置;
保留标识版图上与所述行列位置对应的像素点,将标识版图上在所述行列位置外的像素点设置为透明;
截取标识版图所述保留的像素点的区域的图像作为防伪图像;
叠加所述防伪图像到文件图片上并生成防伪文件图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标识为文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背景图片上阵列第一标识包括步骤:
相邻两个第一标识的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标识后还包括步骤:
对第一标识进行角度调整或者色彩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防伪文件图片包括如下步骤:
在防伪文件图片上继续叠加文件内容的文字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缩小所述第一标识,使得所述第一标识的面积小于第二标识的面积。
7.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到6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70847.0A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3408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0847.0A CN113408684A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0847.0A CN113408684A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8684A true CN113408684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0847.0A Pending CN113408684A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868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9709A (zh) * 2005-06-13 2005-12-21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防复印底纹的安全文档的打印方法
CN1912920A (zh) * 2005-08-11 2007-02-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KR100980442B1 (ko) * 2010-03-12 2010-09-07 한국조폐공사 위변조 방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제품
CN105814621A (zh) * 2013-10-17 2016-07-27 数高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信息验证系统及信息验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9709A (zh) * 2005-06-13 2005-12-21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防复印底纹的安全文档的打印方法
CN1912920A (zh) * 2005-08-11 2007-02-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KR100980442B1 (ko) * 2010-03-12 2010-09-07 한국조폐공사 위변조 방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제품
CN105814621A (zh) * 2013-10-17 2016-07-27 数高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信息验证系统及信息验证方法
US20160307005A1 (en) * 2013-10-17 2016-10-20 Sooku Technology Limited Label,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21173C2 (ru)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 компоновка пикселей 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применительно к матрицам микролинз с круглыми и квадратными основаниями для достижения в полном объеме трехмерности и много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CN101739720B (zh) 三维动态验证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EP3311336B2 (en) Authentication feature in a barcode
JPWO2004084125A1 (ja) ドットパターンを用いた情報入出力方法
KR101840261B1 (ko) 표면이 복수의 이미지들을 보여주는데 적합한 영역을 포함하는 물체
CN107103225A (zh) 一种生成图形验证码的方法
DE102013103613B3 (de) Erzeugung und Erkennung von fälschungssicher druckbaren Bildinformationsdaten
CN108369749A (zh) 对用于形成增强现实环境的装置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8307189A (zh) 三维内容提供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8334879A (zh) 一种区域提取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MX2013013233A (es) Arreglo de pixeles para marcar una imagen de color por laser.
JP4973207B2 (ja) 立体模様が表現された回折格子記録媒体の作成方法
CN103714355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方法
JP6381686B2 (ja) 偽造防止画像の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JP2018192729A (ja) 偽造防止印刷物作成方法及び偽造防止印刷物作成用プログラム
CN113392664B (zh) 防伪二维码生成方法、验伪方法和装置
JP5254250B2 (ja) ベクトルグラフィックをラスター化するプロセスにおいて境界を発生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システ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5701391A (zh) 动态验证码图片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408684A (zh) 一种基于标识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US200201759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overlapped graphical objects using depth parameters
CN108073964B (zh) 一种透视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186073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structure of image file
CN104736347A (zh) 制造安全标记的设备与方法以及安全标记
CN113313783B (zh) 一种基于色彩过渡的文件防伪方法和系统
CN107451640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防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