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1962B -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1962B
CN113401962B CN202110590373.9A CN202110590373A CN113401962B CN 113401962 B CN113401962 B CN 113401962B CN 202110590373 A CN202110590373 A CN 202110590373A CN 113401962 B CN113401962 B CN 113401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iller
base
wind
blad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03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01962A (zh
Inventor
杨诺
徐振伟
彭桂龙
吉嘉骏
高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5903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1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1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1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01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1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 C02F1/043Deta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 C02F1/1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using solar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2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producing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8Seawater, e.g. for desal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8Water desalination using renewable energy
    • Y02A20/141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8Water desalination using renewable energy
    • Y02A20/142Solar thermal; Photovolta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8Off-grid powered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12Solar-powered wastewater sewage treatment, e.g. spray evapo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玻璃盖板、蒸馏器底座和风动扰流模块,玻璃盖板用于透射太阳光,蒸发的海水在玻璃盖板进行冷凝汇聚;风动扰流模块包括第一风动叶片、第一转动部件、第一扰流叶片以及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部件设于蒸馏器底座上,第一转动轴一端与第一风动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扰流叶片固定连接,第一风动叶片设于蒸馏器底座外部,第一扰流叶片设于蒸馏器底座内部,使得第一风动叶片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扰流叶片转动,以扰动所述玻璃盖板与蒸馏器底座之间的气流。本发明充分利用自然太阳能和风能进行高效率海水淡化、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海水淡化/净化污水等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缺乏淡水,中国更是缺水的国家。地球拥有巨大的海水资源,利用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利用常规能源进行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对人类十分不利。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因此,使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是改变地球目前淡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海水水槽:负责盛装海水;第二个部分是冷凝盖板:负责接受太阳辐射能和将海水产生的热蒸汽冷凝为液滴并为液滴滑落提供坡度;以及第三部分淡水收集装置:负责收集淡化完成的淡水。海水淡化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水槽的底部涂上黑色涂层,最大程度上吸收太阳能,水槽内海水受热蒸发变成热蒸汽向上运动,会遇到上方温度较低的冷凝盖板,热蒸汽冷凝出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玻璃盖板被淡水收集装置收集,最后变成淡水。这种传统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有很多缺点,例如:当水槽内部海水受热蒸发产生的热蒸汽在上部玻璃盖板冷凝时会产生许多液滴,液滴会产生挡光效应,并且会反射或折射走一部分太阳能,导致整个装置的效率降低。另外一方面,在装置内部,空气发生的是自然对流作用,导致蒸发表面与冷凝盖板温度相差不大,不易完成冷凝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学者提出可以在海水淡化装置内部增加机械部件产生扰动以强化对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会消耗电能或其他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如何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解决热蒸汽冷凝产生的液滴挡光问题和加强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对流传质作用是海水淡化领域目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基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本领域亟需对现有的海水淡化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以解决如何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解决热蒸汽冷凝产生的液滴挡光问题和加强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对流传质作用这一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中结合海水淡化装置的特征及其自然资源利用工艺特点,相应设计了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并对其关键组件如玻璃盖板、蒸馏器底座和风动扰流模块的结构及其具体设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太阳能和风力,并有效将太阳能和风能有机结合,使得风动扰流模块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以扰动玻璃盖板与蒸馏器底座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利用了风能带动整体玻璃盖板转动,相应的采用风动扰流模块对蒸馏器底座内部的空气和海水进行扰动,同时,使得玻璃盖板的转速与蒸馏器底座内部的空气和海水的转速不同,形成转速差,一方面可以通过冷凝盖板的旋转作用将内表面形成的淡水液滴带走至下部,加快淡水的收集,同时使得冷凝盖板上部时刻保持干燥不挡光状态,提高光能吸收效率,另一方面加快空气的对流换热作用,增大蒸发面与冷凝面的温差,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玻璃盖板、设于所述玻璃盖板底部的蒸馏器底座以及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上的风动扰流模块,其中,
所述玻璃盖板用于透射太阳光,使得太阳光能照射至放置在所述蒸馏器底座内的海水上,同时,蒸发的海水在所述玻璃盖板进行冷凝汇聚;
所述风动扰流模块包括第一风动叶片、第一转动部件、第一扰流叶片以及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固定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一转动轴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动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动叶片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外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内部,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风动叶片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转动,以扰动所述玻璃盖板与蒸馏器底座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蒸馏器底座上还设有第二风动叶片,所述蒸馏器底座底部还设有支撑模块,该支撑模块用于支撑所述蒸馏器底座,且该支撑模块与蒸馏器底座可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风动叶片在外界风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蒸馏器底座沿所述支撑模块转动,以此方式,带动所述玻璃盖板转动,以使得凝聚于所述玻璃盖板上的水蒸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凝聚汇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包括滚动体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圈、中圈和外圈,所述滚动体设于内圈和中圈以及中圈和外圈之间,所述蒸馏器底座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中圈与所述支撑模块固定连接,且该中圈还用于支撑所述外圈。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蒸馏器底座内设有蒸馏器水槽,所述蒸馏器水槽用于放置海水,所述蒸馏器底座与所述蒸馏器水槽均平行与底面设置,所述蒸馏器水槽与所述蒸馏器底座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一端与所述中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蒸馏器水槽固定连接,以此方式,使得所述蒸馏器水槽固定不动,不随所述蒸馏器底座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蒸馏器水槽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第二扰流叶片,所述第二扰流叶片浸于放置于所述蒸馏器水槽中的海水中,以在所述第一风动叶片的作用转动,从而对所述蒸馏器水槽中的海水进行扰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二支撑座、支撑套筒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座上固定设有第二转动部件,所述第一转动轴不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周,且该支撑套筒与所述中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壁周向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支撑套筒,所述第一风动叶片设置在多个支撑杆围城的空间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蒸馏器水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蒸馏器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动叶片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风动叶片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风动叶片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风动叶片沿所述蒸馏器底座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布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蒸馏器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淡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所述玻璃盖板冷凝汇集的蒸馏水。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发明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太阳能和风力,并有效将太阳能和风能有机结合,使得风动扰流模块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以扰动玻璃盖板与蒸馏器底座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利用了风能带动整体玻璃盖板转动,相应的采用风动扰流模块对蒸馏器底座内部的空气和海水进行扰动,同时,使得玻璃盖板的转速与蒸馏器底座内部的空气和海水的转速不同,形成转速差,一方面可以通过冷凝盖板的旋转作用将内表面形成的淡水液滴带走至下部,加快淡水的收集,同时使得冷凝盖板上部时刻保持干燥不挡光状态,提高光能吸收效率,另一方面加快空气的对流换热作用,增大蒸发面与冷凝面的温差,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2.本发明巧妙利用风能驱动旋转结构运动。具体的旋转结构的运动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风叶驱动冷凝盖板的旋转,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加快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空气的对流作用,提高淡水的产量。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冷凝盖板的旋转作用将内表面形成的淡水液滴带走至下部,加快淡水的收集,同时使得冷凝盖板上部时刻保持干燥不挡光状态,提高光能吸收效率。第二种方式是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风叶的旋转,也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优点:第一个方面:海水上部的风叶可以产生扰流作用加快空气的对流换热作用,增大蒸发面与冷凝面的温差,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第二个方面,在海水内部旋转的叶片通过将机械能转换为热能,提高海水的温度,加快海水的蒸发。通过利用风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如何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解决热蒸汽冷凝产生的液滴挡光问题和加强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对流传质作用这一核心问题。
3.本发明玻璃盖板可以为多种材质,例如:玻璃、亚力克板等。外部风叶可以设计成多种方式,所在区域风速较大时可以设置一组风叶,风速较小可设置为多组风叶,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4.本发明内部风叶安装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安装在海水中、海水上部、海水淡化装置的侧面、底面等,具有适应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合工业化普及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涉及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中的第一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玻璃盖板,2-蒸馏器底座,3-海水,4-风动扰流模块,401-第一风动叶片,402-密封组件,403-第一转动部件,404-第一扰流叶片,405-第一转动轴,406-第二风动叶片,407-第二扰流叶片,408-第一支撑座,409-第二转动部件,410-连杆,5-蒸馏器水槽,6-淡水收集组件,7-支撑模块,701-第二支撑座,702-支撑杆,703-支撑套筒,4031-内圈,4032-中圈,4033-外圈,4034-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玻璃盖板1、设于所述玻璃盖板1底部的蒸馏器底座2以及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的风动扰流模块4,其中,所述玻璃盖板1用于透射太阳光,使得太阳光能照射至放置在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的海水上,同时,蒸发的海水在所述玻璃盖板1进行冷凝汇聚。即当海水3受热蒸发变为热蒸汽,热蒸汽向上运动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盖板1释放出冷凝潜热变为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玻璃盖板1的坡度流至淡水收集组件6。为了保证在一天当中接收到最多的太阳能,应该根据当地区域在地球的不同维度,选取合适的玻璃盖板的倾斜角度。在本发明中,玻璃盖板为与水平面成指定角度的斜面,也可为具有指定角度的多棱锥或者圆锥。玻璃盖板与蒸馏器底座固定密封连接,蒸馏器底座2课根据玻璃盖板的形状进行选择,如玻璃盖板为斜面,则蒸馏器底座设置为具有内部空腔的立体结构,以此方式,使得玻璃盖板1与蒸馏器底座2之间能形成一个可以放置水槽的密封空间。亦或者玻璃盖板为多棱锥,那么,蒸馏器底座2可以为一平面结构,也可以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立体结构。
为了强化内部的蒸气的对流作用,同时不消耗电能或者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在海水淡化装置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风动叶片401,第一风动叶片401可以将外部的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装置内部的内部风叶进行旋转,产生扰流作用,强化对流换热,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动扰流模块4包括第一风动叶片401、第一转动部件403、第一扰流叶片404以及第一转动轴405,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固定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外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部,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转动,以扰动所述玻璃盖板1与蒸馏器底座2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在该实施例中,风动扰流模块4可设置于蒸馏器底座的任何一个侧面或者底面上,以实现扰动所述玻璃盖板1与蒸馏器底座2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
更具体的,与装置内部设置的第一扰流叶片404相连接的是第一转动轴405,其作用是传输第一风动叶片401产生的旋转机械能并且起到支撑第一风动叶片401和第一扰流叶片404的作用。第一转动轴405可为固定钢管或者其他具有刚性强度的圆柱杆状物,第一转动轴405的中部套设有第一转动部件403,其可以保证只有第一风动叶片401、第一转动轴405以及第一扰流叶片404的旋转角速度保持一致。为了避免热蒸汽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轴承转珠之间的缝隙散失,有必要做密封处理。密封装置可以是多种结构:与第一转动部件403相连接的地方可以设置为轴承密封圈,其圆环形的一个端面上向上延伸着两个成圆形的凸起,所述的直径较小的凸起的内径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内圈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直径较大的凸起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滚珠圈外径相配合;所述的密封圈的内孔径不小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内圈的内孔径。在轴承密封圈的外部可以涂抹一层密封胶,增强气密性,最大限度上防止内部蒸汽泄漏。为了保证整个海水淡化装置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蒸馏器水槽5的底面涂有黑色涂层,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吸收太阳能辐射,另外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止海水腐蚀的效果。蒸馏器水槽5的侧面和底面应该做保温措施,可以用XPS(extruded polystyrene)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风动扰流模块4设置于蒸馏器底座平行于水平面的底板上,更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件403包括滚动体4034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圈4031、中圈4032和外圈,4033所述滚动体4034设于内圈4031和中圈4032以及中圈4032和外圈4033之间,所述蒸馏器底座2与所述外圈40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与所述内圈4031固定连接,支撑模块7与中圈固定连接,同时,中圈4032还用于支撑所述外圈4033,以此方式,使得外圈4033能相对中圈4032转动,而中圈4032保持不动。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中圈4032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上端盖、竖直壁以及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均垂直于竖直壁设置,同时,外圈设置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竖直壁则与支撑模块7固定连接。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设有蒸馏器水槽5,所述蒸馏器水槽5用于放置海水,所述蒸馏器底座2与所述蒸馏器水槽5均平行与底面设置,所述蒸馏器水槽5与所述蒸馏器底座2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408,所述第一支撑座408一端与所述中圈40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蒸馏器水槽5固定连接,以此方式,使得所述蒸馏器水槽5固定不动,不随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转动而转动。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408固定设置在上端盖上,以此方式,使得第一支撑座408与上端盖一样,固定不动,以保持蒸馏器水槽5不动。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蒸馏器水槽5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上设有第二扰流叶片406,所述第二扰流叶片406浸于放置于所述蒸馏器水槽5中的海水中,以在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的作用转动,从而对所述蒸馏器水槽5中的海水进行扰动。所述支撑模块7包括第二支撑座701、支撑套筒703以及支撑杆702,所述第二支撑座701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座701上固定设有第二转动部件409,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不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部件409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409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70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的外周,且该支撑套筒703与所述中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02沿所述支撑套筒703的外侧壁周向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支撑套筒703,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置在多个支撑杆702围城的空间内。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与所述蒸馏器水槽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与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402。
更具体的,蒸馏器水槽5盛有海水,当受热太阳能的照射时,温度升高发生蒸发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热蒸汽向上运动遇到温度较低的圆锥状玻璃盖板1会释放出冷凝潜热变为小液滴,然后顺着圆锥状玻璃盖板1的盘坡度流到淡水收集组件6被收集。在圆锥状玻璃盖板1的外部布置有三个第二风动叶片406,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动叶片406之间的角度是120°。第二风动叶片406的作用是将外部的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圆锥状玻璃盖板1的旋转。蒸馏器水槽5是固定不动的,其内部涂有黑色涂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收太阳能,并且其外表面用XPS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防止热量的散失。当圆锥状玻璃盖板1旋转时会增强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对流作用,同时旋转作用会加快冷凝液滴的下滑,削弱挡光带来的负面影响。蒸馏器水槽固定在第一支撑座408上面。第一支撑座408的作用是固定蒸馏器水槽,限制其发生旋转。第一支撑座408下面是第一转动部件403,第一转动部件403为双层转动轴承,转动轴承是一个机械结构,为圆锥状玻璃盖板1的旋转提供支点。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密封性,最大程度上保障热蒸汽的不外泄,转动轴承的四周必须进行密封。密封装置可以是多种结构:与第一转动部件403相连接的地方可以设置为轴承密封圈,其圆环形的一个端面上向上延伸着两个成圆形的凸起,所述的直径较小的凸起的内径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内圈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直径较大的凸起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滚珠圈外径相配合;所述的密封圈的内孔径不小于第一转动部件403的内圈的内孔径。在轴承密封圈的外部可以涂抹一层密封胶,增强气密性,最大限度上防止内部蒸汽泄漏。第一风动叶片401将外部的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第一转动轴405传输至上部第一扰流叶片与下部第二扰流叶片。第一扰流叶片发生旋转作用,产生扰流,加快装置内部的对流换热。第二扰流叶片在海水4中旋转,使其温度上升,加快蒸发作用。由于第一风动叶片与小第二风动叶片的受风面积差别较大,即第二风动叶片的面积大于第一风动叶片的面积,因此,圆锥状玻璃盖板1与内部扰流叶片的转速不一致,可以进一步增大蒸发面与冷凝面的温差,提高系统效率。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玻璃盖板1、设于所述玻璃盖板1底部的蒸馏器底座2以及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的风动扰流模块4,其中,所述玻璃盖板1用于透射太阳光,使得太阳光能照射至放置在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的海水上,同时,蒸发的海水在所述玻璃盖板1进行冷凝汇聚。
在本实施例中,玻璃盖板为与水平面成指定角度的平面玻璃板,该玻璃板与蒸馏器底座2的顶部固定密封连接,相应的,在玻璃盖板1的下方、蒸馏器底座的内侧壁靠近所述玻璃盖板1的上部,设有淡水收集组件6,该淡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在玻璃盖板1处冷凝汇聚的蒸馏水。
在本法实施例中,风动扰流模块4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一个竖向设置的侧壁上,该风动扰流模块4包括第一风动叶片401、第一转动部件403、第一扰流叶片404以及第一转动轴405,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固定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外部,且第一风动叶片的设置有三个,且第一风动叶片设置有流线曲面,增加风力驱动的面积。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部,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转动,以扰动所述玻璃盖板1与蒸馏器底座2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
相应的,在第一转动轴405与所述蒸馏器底座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以此方式,使得整个玻璃盖板与蒸馏器底座包围的空间密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玻璃盖板1、设于所述玻璃盖板1底部的蒸馏器底座2以及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的风动扰流模块4,所述玻璃盖板1用于透射太阳光,使得太阳光能照射至放置在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的海水上,同时,蒸发的海水在所述玻璃盖板1进行冷凝汇聚。
在本实施例中,玻璃盖板1为圆锥形或者多棱锥,蒸馏器底座2沿水平面布置,该蒸馏器底座上设置有坡度结构,该坡度结构的最底部设有淡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蒸馏的蒸馏水。
在本实施例中,风动扰流模块4垂直于蒸馏器底座2布置。所述风动扰流模块4包括第一风动叶片401、第一转动部件403、第一扰流叶片404以及第一转动轴405,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固定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外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部,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转动,以扰动所述玻璃盖板1与蒸馏器底座2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
相应的,蒸馏器底座2上还设有第二风动叶片406,所述蒸馏器底座2底部还设有支撑模块7,该支撑模块7用于支撑所述蒸馏器底座2,且该支撑模块7与蒸馏器底座2可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风动叶片406在外界风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蒸馏器底座2沿所述支撑模块7转动,以此方式,带动所述玻璃盖板1转动,以使得凝聚于所述玻璃盖板1上的水蒸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凝聚汇集。
同时,蒸馏器底座2内设有蒸馏器水槽5,所述蒸馏器水槽5用于放置海水,所述蒸馏器底座2与所述蒸馏器水槽5均平行与底面设置,所述蒸馏器水槽5与所述蒸馏器底座2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408,所述第一支撑座408一端与所述中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蒸馏器水槽5固定连接,以此方式,使得所述蒸馏器水槽5固定不动,不随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蒸馏器水槽5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上设有第二扰流叶片406,所述第二扰流叶片406浸于放置于所述蒸馏器水槽5中的海水中,以在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的作用转动,从而对所述蒸馏器水槽5中的海水进行扰动。支撑模块7包括第二支撑座701、支撑套筒703以及支撑杆702,所述第二支撑座701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座701上固定设有第二转动部件409,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不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部件409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409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70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的外周,且该支撑套筒703与所述中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02沿所述支撑套筒703的外侧壁周向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支撑套筒703,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置在多个支撑杆702围城的空间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盖板(1)、设于所述玻璃盖板(1)底部的蒸馏器底座(2)以及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的风动扰流模块(4),其中,
所述玻璃盖板(1)用于透射太阳光,使得太阳光能照射至放置在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的海水上,同时,蒸发的海水在所述玻璃盖板(1)进行冷凝汇聚;
所述风动扰流模块(4)包括第一风动叶片(401)、第一转动部件(403)、第一扰流叶片(404)以及第一转动轴(405),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固定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外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设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部,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在外界的风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转动,以扰动所述玻璃盖板(1)与蒸馏器底座(2)之间的气流,提高海水的蒸发速度;
所述蒸馏器底座(2)上还设有第二风动叶片(406),所述蒸馏器底座(2)底部还设有支撑模块(7),该支撑模块(7)用于支撑所述蒸馏器底座(2),且该支撑模块(7)与蒸馏器底座(2)可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风动叶片(406)在外界风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蒸馏器底座(2)沿所述支撑模块(7)转动,以此方式,带动所述玻璃盖板(1)转动,以使得凝聚于所述玻璃盖板(1)上的水蒸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凝聚汇集;
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包括滚动体(4034)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内圈(4031)、中圈(4032)和外圈(4033),所述滚动体(4034)设于内圈(4031)和中圈(4032)以及中圈(4032)和外圈(4033)之间,所述蒸馏器底座(2)与所述外圈(40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与所述内圈(4031)固定连接,所述中圈(4032)与所述支撑模块(7)固定连接,且该中圈(4032)还用于支撑所述外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内设有蒸馏器水槽(5),所述蒸馏器水槽(5)用于放置海水,所述蒸馏器底座(2)与所述蒸馏器水槽(5)均平行与底面设置,所述蒸馏器水槽(5)与所述蒸馏器底座(2)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408),所述第一支撑座(408)一端与所述中圈(40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蒸馏器水槽(5)固定连接,以此方式,使得所述蒸馏器水槽(5)固定不动,不随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转动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穿过所述蒸馏器水槽(5)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上设有第二扰流叶片(407),所述第二扰流叶片(407)浸于放置于所述蒸馏器水槽(5)中的海水中,以在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的作用转动,从而对所述蒸馏器水槽(5)中的海水进行扰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7)包括第二支撑座(701)、支撑套筒(703)以及支撑杆(702),所述第二支撑座(701)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座(701)上固定设有第二转动部件(409),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不与所述第一扰流叶片(404)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部件(409)且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409)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70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的外周,且该支撑套筒(703)与所述中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02)沿所述支撑套筒(703)的外侧壁周向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支撑套筒(703),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置在多个支撑杆(702)围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05)与所述蒸馏器水槽(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403)与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风动叶片(401)沿所述第一转动轴(405)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风动叶片(406)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风动叶片(406)沿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器底座(2)的底部还设有淡水收集组件(6),用于收集所述玻璃盖板(1)冷凝汇集的蒸馏水。
CN202110590373.9A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Active CN113401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0373.9A CN113401962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0373.9A CN113401962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1962A CN113401962A (zh) 2021-09-17
CN113401962B true CN113401962B (zh) 2022-05-17

Family

ID=7767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0373.9A Active CN113401962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196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7200A1 (fr) * 1986-04-04 1989-01-04 Hernandez de Los Angeles, Manuel Procédé et appareil éolien-solaire pour l'obtention directe de l'eau par condensation de celle contenue dans la vapeur d'eau de l'air atmosphérique
CN1733614A (zh) * 2005-07-28 2006-02-15 程显超 节能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102564181A (zh) * 2011-12-23 2012-07-11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止无功补偿晶闸管阀室的换热装置
CN206624664U (zh) * 2017-03-07 2017-11-10 陈晨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低压蒸馏装置
CN207845202U (zh) * 2017-12-19 2018-09-11 天津市诺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船舶用海水淡化收集机
CN208054956U (zh) * 2017-12-19 2018-11-06 天津市诺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民用高效海水淡化设备
CN109867340A (zh) * 2017-12-02 2019-06-11 刘敏 一种节能的过滤器
CN110307512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彭乃仁 一种具有清除水雾功能的散热型风力发电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3937B (zh) * 2015-11-05 2017-06-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7200A1 (fr) * 1986-04-04 1989-01-04 Hernandez de Los Angeles, Manuel Procédé et appareil éolien-solaire pour l'obtention directe de l'eau par condensation de celle contenue dans la vapeur d'eau de l'air atmosphérique
CN1733614A (zh) * 2005-07-28 2006-02-15 程显超 节能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102564181A (zh) * 2011-12-23 2012-07-11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止无功补偿晶闸管阀室的换热装置
CN206624664U (zh) * 2017-03-07 2017-11-10 陈晨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低压蒸馏装置
CN109867340A (zh) * 2017-12-02 2019-06-11 刘敏 一种节能的过滤器
CN207845202U (zh) * 2017-12-19 2018-09-11 天津市诺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船舶用海水淡化收集机
CN208054956U (zh) * 2017-12-19 2018-11-06 天津市诺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民用高效海水淡化设备
CN110307512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彭乃仁 一种具有清除水雾功能的散热型风力发电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1962A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531B (zh) 半浸没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CN102167413B (zh) 一种带聚光功能的多效套管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器
CN112978834B (zh) 一种水面漂浮式冷凝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WO2008142459A2 (en) Composite solar tower chimney
CN107986368A (zh) 基于碟式聚光的太阳能风能互补驱动多效含盐水淡化装置
CN112340799B (zh) 一种双面加热式太阳能光伏/热海水淡化装置
CN111704187B (zh) 一种荧光聚光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109611296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进行发电和产水的系统
JP2007046520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101344020A (zh) 太阳能塔式聚焦高温集热蒸汽锅炉-汽轮机发电装置
CN111453802A (zh) 一种高效热蒸发海水淡化装置
CN101240779A (zh) 用于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的集热器
CN113816454A (zh) 苦咸水蒸发除盐装置
US20190186473A1 (en) Augmentation of solar chimney for power production using fresnel lens
CN105253937B (zh)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CN113401962B (zh) 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
CN20662466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低压蒸馏装置
US11148958B2 (en) Desalination device
CN206232423U (zh) 一种联合风压式通风装置的太阳能发电及海水淡化装置
CN202072503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风力喷雾制作盐和蒸馏水的装置
CN216106100U (zh) 旋转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11445118U (zh) 温差冷凝太阳能光热水蒸发装置
CN102464368B (zh) 利用太阳能风力喷雾制作盐和蒸馏水的装置
KR20110112659A (ko) 태양열 발전장치
CN113943026A (zh) 一种旋转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