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2828B -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2828B
CN113392828B CN202110375582.1A CN202110375582A CN113392828B CN 113392828 B CN113392828 B CN 113392828B CN 202110375582 A CN202110375582 A CN 202110375582A CN 113392828 B CN113392828 B CN 113392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code
image
certain rule
qu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55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2828A (zh
Inventor
周斌
金凯
周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un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Jun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Jun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Jun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55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2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2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2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2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2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该方法对任意大小的矩形区域,使用编码算法计算得出点码的密集编排信息,并将点码信息均匀铺设到矩形区域内;通过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在矩形区域内书写时,对包含笔尖在内的周围区域进行拍摄,并对拍摄的单帧图像进行解码计算,实现了笔尖书写位置的坐标信息还原,且经过对连续多帧图像的计算最终还原出笔尖的完整书写轨迹。该编码方法实现了对绝对坐标信息的高密度存储,抗干扰性强,定位精度的最小单位为单个点码,解码方法利用笔迹书写区域的码点排布信息,高效、精确地还原出笔迹的绝对坐标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与解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 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笔尖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对书写轨迹进行实时图 像采集时,需要书写区域上预先铺设了点码,通过摄像头采集笔尖周 围区域的点码图像,再进行解码计算,得到笔尖的坐标信息,从而实 现对智能笔的完整书写轨迹的还原。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对坐标信息 进行编码和解码,成为获取笔尖坐标信息的难点。上述缺陷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编码与解码方 法,用于解决对坐标信息进行高效编码和解码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 与解码方法。
步骤S0,定义矩形铺码区域Zone,并将Zone区域均匀切分为多 个13x13大小的网格;
步骤S1,对步骤S0中第i个网格单元,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得 出新的13x13的方阵Mi
步骤S2,将步骤S1中的所有方阵Mi,经过一定规则计算,生成 元素只有0和1、大小为Nrow×Ncol的铺码矩阵,再将铺码矩阵印刷到 书写介质表面(比如纸张),矩阵元素为0代表对应的位置为白色码 点(不印刷),矩阵元素为1代表对应的位置为黑色码点(印刷一个黑点);
步骤S3,用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在书写介质上的Zone范围 内书写,摄像头采集包含笔尖在内的周围区域的单帧图像,对其进行 一系列预处理,再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新的图像I1
步骤S4,从I1中提取包含完整网格的图像信息;
步骤S5,经过一定规则计算,从S4中得到的网格图像信息中提 取笔尖所在网格单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步骤S6,由步骤S5得到的横、纵坐标,经过一定规则的计算, 还原出笔尖书写位置的真实坐标,至此完成该帧图像中笔迹书写位置 的解码过程。
上述所述步骤S0包括:
步骤S01,定义矩形铺码区域Zone,按Nrow×Ncol个码点均匀铺满 Zone,每个Zone都有一个唯一id,id用长度为2个字节的字符串表示;
步骤S02,将Zone区域按照13×13大小的网格进行均匀切分:
步骤S03,以网格单元左上角码点的坐标作为网格单元坐标。
上述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对步骤S02得到的网格的每个网格单元,对应创建出 一个方阵,并初始化为零矩阵;
步骤S12,将步骤S11得到的方阵,置第一行、最后一行、第一 列、最后一列的元素为1,置主对角线除了第二行和第二列外的所有 元素为1;
步骤S13,将步骤S02得到的每个网格单元,按其所在被切分行 的行号,与步骤S12得到的与该网格单元相对应的方阵经过一定规则 的计算,得到一个新方阵;
步骤S14,对步骤S02得到的每个网格单元,按其所在被切分列 的列号,与步骤S13得到的与该网格单元相对应的方阵进行一定规则 的计算,得到一个新方阵;
步骤S15,将步骤S01的id与步骤S14得到的与该网格单元相对 应的方阵经过一定规则的计算,得到一个新方阵。
上述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根据Zone生成铺码矩阵Mzone,按步骤S02的切分方式 将Mzone划分为多个分块子阵;则分块子阵和网格单元一一对应;
步骤S22,依次将步骤S15中网格单元对应的新方阵元素复制到 步骤S21中对应的分块子阵中去。
上述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用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在书写介质上的Zone范围 内书写,摄像头采集包含笔尖在内的周围区域的单帧图像,对其做预 处理,去除噪声,并灰度化,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I0
步骤S32,在I0中,运用图像检测方法通过一定规则找出图像中 的多个特殊点码图形;
步骤S33,根据步骤S32得到的多个特殊点码图形,计算出I0的 透视变换矩阵;
步骤S34,根据步骤S33中的透视变换矩阵,计算出图像I0矫正 后的正投影图像I1
上述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在步骤S34得到的图像I1中,运用图像检测方法找出 最靠近笔尖的对角线铺满码点的正方形区域Zquad,Zquad区域大小为 13×13;
步骤S42,建立大小为12×12的方阵Mquad,Mquad所有元素值与Zquad去除边界后的内部区域的所有点码灰度值一一对应,再将Mquad所有元 素值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二值化计算,得到新方阵Mquadbin
上述所述步骤S5包括:
步骤S51,从步骤S42得到的矩阵Mquadbin里,经过一定规则计算, 得出Zquad左上角点码横坐标值;
步骤S52,从步骤S42得到的矩阵Mquadbin里,经过一定规则计算, 得出Zquad左上角点码纵坐标值。
上述所述步骤S6包括:
步骤S61,在步骤S34得到的图像I1中,按照一定规则计算出笔 尖书写位置真实坐标与Zquad左上角点码坐标差;
步骤S62,根据步骤S51和S52得到的Zquad左上角点码坐标和步 骤S61得到的点码坐标差,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得到笔尖书写位置真 实坐标。
3.有益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结果是,编码过程中对矩形铺码区域划分网格,对 每个网格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出新的方阵,存放网格的坐标信息、矩形 铺码区域的id和方向信息,并将这些方阵按照一定规则生成铺码矩 阵进行铺码;解码过程中利用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在书写介质上 的矩阵铺码区域内书写,并通过摄像头采集包含笔尖周围区域的单帧 图像,经过预处理和透视变换后,从中提取笔尖所在网格单元的坐标, 再经过一定规则计算,还原出笔尖书写位置的真实坐标。其先进性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分辨率,通过合理的编码设计,实现了以单个码点为最 小单位的定位精度。
(2)抗干扰性,在编码中记录矩形铺码区域的方向信息,可以 当输入设备(摄像头)出现抖动、旋转时,对包含笔尖周围区域的单 帧图像做透视变换,还原出矫正后的正投影图像,从而保证解码正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编码和解码过程流程图;
图2为点码印刷示意图;
图3为预处理后的采集图像示意图;
图4为预处理后的采集图像进行图像检测的示意图;
图5为校正后图像上的正方形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该方法的总体流 程如图1所示,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步骤S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01中,定义矩形铺码区域Zone,以单个码点的直径为1 个最小单位,若需要Nrow×Ncol个码点均匀铺满Zone,则Zone的长为 Nrow,宽为Ncol
其中,Zone的左上角码点坐标为(1,1),右下角码点坐标为(Nrow,Ncol), Nrow和Ncol的取值需满足条件:
Nrow≤425984
Ncol≤425984
其中表示非负整数集;
每个Zone都有一个id,id用长度为2个字节的字符串表示,因此 id共有65536个,注意字符串包括不可见字符;
在步骤S02中,将Zone区域均匀切分为多个13×13大小的网格; 对于长为Nrow,宽为Ncol的Zone,切分出的网格数为:
在步骤S03中,定义网格单元坐标为网格单元左上角码点坐标, 对于第i行第j列的网格单元,其坐标为:
(13(i-1)+1,13(j-1)+1)
其中本发明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对于第i行第j列的网格单元,创建大小为13×13、 值为0的方阵Mij,其中
在步骤S12中,对步骤S11中的Mij,令Mij(m,n)=1,其中(m,n)满 足下列条件:
令Mij主对角线上除了下标为(2,2)的所有元素为1;用这条主对角 线表征Zone的方向信息,无论Zone所在平面发生旋转或倾斜,经过投 影变换后均可恢复Zone所在平面的初始状态;
在步骤S13中,对步骤S12中的Mij,将整数i写成二进制表示, 并在高位补零,变成15位二进制数,前8个二进制位依次记录在 Mij(3,4)至Mij(3,11)中;后7个二进制位依次记录在Mij(4,5)至Mij(4,11)中;
在步骤S14中,对步骤S13中的Mij,将整数j写成二进制表示, 并在高位补零,变成15位二进制数,前8个二进制位依次记录在 Mij(4,3)至Mij(11,3)中;后7个二进制位依次记录在Mij(5,4)至Mij(11,4)中;
在步骤S15中,将步骤S01的id每一个字符都转为8位Ascii码, 第一个字符的Ascii码高四位从高到低依次记录在Mij(6,8)至Mij(6,11)里, 低四位从高到低依次记录在Mij(7,8)至Mij(7,11)里;第二个字符的Ascii 码高四位从高到低依次记录在Mij(8,6)至Mij(11,6)里,低四位从高到低 依次记录在Mij(8,7)至Mij(11,7)里;例如Zone id为字符串“WY”时,M23值为:
本发明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根据Zone生成铺码矩阵Mzone,其大小为Nrow×Ncol, 初始元素值均为0;
在步骤S22中,按照(1)式,将步骤S15中的矩阵Mij的元素值依 次复制到子阵Mzoneij中;
Mzone(13(i-1)+m,13(j-1)+n)=Mij(m,n) (1)
其中1≤m≤13,1≤n≤13;
在步骤S23中,铺码印刷的码点为圆形,图2为点码印刷示意图, 注意,图中用白色圆圈表示白色点码(不用印刷),图中黑框部分为 Mzone23印刷的码点;
本发明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智能笔在书写介质上的Zone范围内书写,摄像头 采集包含笔尖周围区域的单帧图像,该原始采集图像需要进行以下预 处理:
(1)灰度化,将三通道图像变为一通道图像,像素取值范围为 [0,255]且为整数;
(2)去除噪声,用自适应阈值二值化的方法消除光照的影响, 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去除高频噪声;
预处理后得到图像I0,图3为预处理后的图像示意图,设图中右 下角为笔尖;
在步骤S32中,首先采用边缘检测方法检测椭圆,并找出n组由 9个椭圆点按井字排列的图形,记为Ei(i≤n),如图4灰圈所示,注意, 必须满足n≥4的条件,这需要智能笔的摄像头有足够的视角;
获得所有Ei的中心点坐标(x1,y1),(x2,y2),(x3,y3),...,(xn,yn);
该坐标为Ei居中椭圆的中心点坐标;
以离笔尖最近的E1中心点为起点,找出与其最近的m个Ei,其中 m≤8,并找出一个四边形使其中一个顶点为E1中心点,另外三个点为3个与E0最近的Ei中心点;将这个四边形四个顶点坐标按逆时针方向 记为(xq1,yq1),(xq2,yq2),(xq3,yq3),(xq4,yq4),其中(xq1,yq1)是E0的中心;
图4为图3进行上述操作的示意图,其中灰圈部分为检测到的Ei图形,共找出了6个这样的图形;黑框部分为找到的四边形,该四边 形距离笔尖(图片右下角)最近;
在步骤S33中,通过步骤S32求得的坐标 (xq1,yq1),(xq2,yq2),(xq3,yq3),(xq4,yq4)可以通过透视变换求出图像I0矫正后的 正投影图像I1
透视变换的公式为:
其中xq和yq为输入图像I0的坐标,且w=1,a33=1,通过透视变 换后在输出图像I1坐标为x,y;
设I0上坐标为(xq1,yq1),(xq2,yq2),(xq3,yq3),(xq4,yq4)的点通过投影变换得 到了图像I1上坐标为(14,14),(14,0),(0,0),(0,14)的四点,将这两组坐标代入 方程(2),可求出透视变换矩阵
在步骤S34中,把I0中所有点的坐标(xq,yq)代入(2)式,可得坐标 (x,y),创建图像I1,使I1中(x,y)的值与I0中(xq,yq)的值一一对应。
本发明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1中,用步骤S32里的方法,可在图像I1上找到最靠近 笔尖的对角线铺满码点的正方形区域Zquad;这个正方形区域大小为 13×13,图5为示意图,图中黑框为Zquad
在步骤S42中,将建立大小为12×12的方阵Mquad,Mquad所有元素 值与Zquad去除边界后的内部区域的所有点码灰度值一一对应;
用下列式子对方阵Mquad元素二值化并对新方阵Mquadbin赋值:
本发明步骤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51中,对步骤S42中的Mquadbin做如下处理:
读取Mij(3,4)至Mij(3,11)中8个数字作为二进制编码高8位,读取 Mij(4,5)至Mij(4,11)中7个数字作为低7位,将这15位二进制编码转为 10进制数i,可求出Zquad左上角点码在Zone里横坐标为:13(i-1);
在步骤S52中,对步骤S42中的Mquadbin做如下处理:
读取Mij(4,3)至Mij(11,3)中8个数字作为二进制编码高8位,读取Mij(5,4) 至Mij(11,4)中7个数字作为低7位,将这15位二进制编码转为10进 制数j,可求出Zquad左上角点码在Zone里纵坐标为:13(j-1)。
本发明步骤S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61中,设笔尖在步骤S34得到的图像I1上坐标为(x,y), 由步骤S33知Zquad左上角点码在I1上坐标为(0,0),则求出笔尖书写位 置真实坐标与Zquad左上角点码坐标差为(x,y);
在步骤S62中,由步骤S51、S52得出的Zquad左上角点码坐标为 (13(i-1),13(j-1)),可求出笔尖书写位置在Zone里真实坐标为:
(13(i-1)+x,13(j-1)+y)。

Claims (5)

1.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定义矩形铺码区域Zone,并将Zone区域均匀切分为多个13×13大小的网格;
步骤S1,对步骤S0中第i个网格单元,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得出新的13x13的方阵Mi
步骤S2,将步骤S1中的所有方阵Mi,经过一定规则计算,生成元素只有0和1、大小为Nrow×Ncol的铺码矩阵,再将铺码矩阵印刷到书写介质表面,矩阵元素为0代表对应的位置为空白码点,矩阵元素为1代表对应的位置为黑色码点;
步骤S3,用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在书写介质上的Zone范围内书写,摄像头采集包含笔尖在内的周围区域的单帧图像,对其进行一系列预处理,再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新的图像I1
步骤S4,从I1中提取包含完整网格的图像信息;
步骤S5,经过一定规则计算,从S4中得到的网格图像信息中提取笔尖所在网格单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步骤S6,由步骤S5得到的横、纵坐标,经过一定规则计算,还原出笔尖书写位置的真实坐标,至此完成该帧图像中笔迹书写位置的解码过程;
上述所述步骤S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定义矩形铺码区域Zone,按Nrow×Ncol个点码均匀铺满Zone,每个Zone都有一个唯一id,id用长度为2个字节的字符串表示;
步骤S02,将Zone区域按照13×13大小的网格进行均匀切分:
步骤S03,每个网格单元左上角点码的坐标作为该网格单元的坐标;
上述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对步骤S02得到的每个网格单元,对应创建出一个方阵,并初始化为零矩阵;
步骤S12,将步骤S11得到的方阵,置第一行、最后一行、第一列、最后一列的元素为1,置主对角线除了第二行和第二列外的所有元素为1;
步骤S13,将步骤S02得到的每个网格单元,按其所在被切分行的行号,与步骤S12得到的与该网格单元相对应的方阵经过一定规则的计算,得到一个新方阵;
步骤S14,对步骤S02得到的每个网格单元,按其所在被切分列的列号,与步骤S13得到的与该网格单元相对应的方阵进行一定规则的计算,得到一个新方阵;
步骤S15,将步骤S01的id与步骤S14得到的与该网格单元相对应的方阵经过一定规则的计算,得到一个新方阵;
上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用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智能笔在书写介质上的Zone范围内书写,摄像头采集包含笔尖在内的周围区域的单帧图像,对其做预处理,去除噪声,并灰度化,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I0
步骤S32,在I0中,运用图像检测方法通过一定规则找出图像中的多个特殊点码图形;
步骤S33,根据步骤S32得到的多个特殊点码图形,计算出I0的透视变换矩阵;
步骤S34,根据步骤S33中的透视变换矩阵,计算出图像I0矫正后的正投影图像I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根据Zone生成铺码矩阵Mzone,按步骤S02的切分方式将Mzone划分为多个分块子阵;则分块子阵和网格单元一一对应;
步骤S22,依次将步骤S15中网格单元对应的新方阵元素复制到步骤S21中对应的分块子阵中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在步骤S34得到的图像I1中,运用图像检测方法找出最靠近笔尖的对角线铺满码点的正方形区域Zquad,Zquad区域大小为13×13;
步骤S42,建立大小为12×12的方阵Mquad,Mquad所有元素值与Zquad去除边界后的内部区域的所有点码灰度值一一对应,再将Mquad所有元素值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二值化计算,得到新方阵Mquadb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从步骤S42得到的矩阵Mquadbin里,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得出Zquad左上角点码横坐标值;
步骤S52,从步骤S42得到的矩阵Mquadbin里,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得出Zquad左上角点码纵坐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在步骤S34得到的图像I1中,按照一定规则计算出笔尖书写位置真实坐标与Zquad左上角点码坐标差;
步骤S62,根据步骤S51和S52得到的Zquad左上角点码坐标和步骤S61得到的点码坐标差,经过一定规则计算,得到笔尖书写位置真实坐标。
CN202110375582.1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Active CN113392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5582.1A CN113392828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5582.1A CN113392828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2828A CN113392828A (zh) 2021-09-14
CN113392828B true CN113392828B (zh) 2024-01-26

Family

ID=77617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5582.1A Active CN113392828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2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7120B (zh) * 2022-07-14 2022-11-08 青岛罗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阵码、点码解码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257146B (zh) * 2023-05-15 2023-07-14 北京一起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编码、解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382A (ja) * 1982-06-30 1984-01-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描画像の符号化方式
WO2004097723A1 (en) * 2003-04-29 2004-11-11 Anoto Ip Lic Hb Methods,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osition decoding
CN111695372A (zh) * 2019-03-12 2020-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点读方法及点读数据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9247B2 (en) * 2007-01-24 2011-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gmenting an image according to a cost function and/or feature vector and/or receiving a signal representing the segmented image in an image coding and/or decod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382A (ja) * 1982-06-30 1984-01-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描画像の符号化方式
WO2004097723A1 (en) * 2003-04-29 2004-11-11 Anoto Ip Lic Hb Methods,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osition decoding
CN111695372A (zh) * 2019-03-12 2020-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点读方法及点读数据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2828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2828B (zh)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点阵的编码与解码方法
CN105095935B (zh) 一种融合了混沌加密技术的低密度、高编码容量点阵二维码
JP3133403B2 (ja) 近隣ブロック予測ビット圧縮法
Mohammad et al.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implementation using pattern matching
EP1456811B1 (en) Reconstruction of virtual raster
WO2017133532A1 (zh) 一种点阵二维码的编码和识读方法
WO2004084125A1 (ja) ドットパターンを用いた情報入出力方法
AU2004326049B2 (en)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method using dot pattern
US6839450B2 (en) Detecting halftone modulations embedded in an image
CN112001469A (zh) 一种二维码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二维码
CN106909869B (zh) 一种矩阵式二维码的采样网格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1122995A (zh) 二值图像中数字水印的嵌入、提取方法和装置
Zenati et al. SSDIS-BEM: A new signature steganography document image system based on beta elliptic modeling
CN111507356A (zh) 一种金融票据小写金额手写字符的分割方法
CN105654009A (zh) 标记的生成设备、识别设备、生成方法、识别方法及程序
JPH0792820B2 (ja) 文字認識方法
JP4541995B2 (ja) 図形認識方法
Rodríguez-Díaz et al. Refined fixed double pass binary object classification for document image compression
CN111598198B (zh) 基于lsb信息隐藏的图像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读取方法
CN111428534B (zh) 一种基于点阵隐写信息编码的解密识别方法
KR102193403B1 (ko) 도면 상에서 외곽선 및 표제 제거 방법을 포함하는 딥러닝 기반 학습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및 학습 데이터 생성 시스템
CN113642573B (zh) 一种基于栅格的图片分离方法
CN117236283B (zh) 一种字库文件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Kar et al. An Approach for Word Segmentation from a Line Segment in Odia Text Using Quartiles
CN113361492B (zh) 一种基于正交三角分解的光照不变特征提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