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0108A - 电灶 - Google Patents

电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0108A
CN113390108A CN202110189906.2A CN202110189906A CN113390108A CN 113390108 A CN113390108 A CN 113390108A CN 202110189906 A CN202110189906 A CN 202110189906A CN 113390108 A CN113390108 A CN 113390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isposed
cover
hole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99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津佑
曹正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390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0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on of cool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8Foundations or supports plates; Legs or pillars; Casings;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1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provisions for circulation of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6Protective guards, e.g.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heated pa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H05B6/42Cooling of co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灶。所述电灶在壳体的下部面形成贯通孔,并且配置形成有的狭缝的罩,所述狭缝以包围贯通孔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使送风效率最大化,并且能够降低电灶驱动时所产生的噪音,而且符合电灶的安全标准,还能防止壳体的下部面下垂。

Description

电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灶(Electric Range),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降低装置驱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并且有效地冷却装置的内部,而且可以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灶。
背景技术
在住宅或饭店中,会使用用于加热食物的各种形式的灶具。上述灶具包括使用燃气的燃气灶和使用电的电灶。
电灶大致划分为电阻加热方式和感应加热方式。
电阻方式是,通过对金属电阻线或如碳化硅的非金属发热体施加电流来产生热量,并通过辐射或传导所产生热量来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作为一例,锅、平底锅等的烹饪容器)的方式。
感应加热方式是,通过对线圈施加高频电力来在线圈周边产生磁场,并且利用在所产生的磁场上生成的涡流(eddy current)来对由金属组分形成的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方式。
下面,对感应加热方式的基本加热原理进行说明。若电流施加到工作线圈(Working Coil)或加热线圈,则被加热体被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并产生热量,被加热体会被所产生的热量加热。
电灶具备加热部和用于驱动其他部件的驱动电路部(作为一例,印刷电路基板(PCB)),加热部的驱动会导致电路部的温度上升。因此,为了防止因电路部的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火灾,在电灶内设置有用于降低装置内部的温度并冷却电路部的送风风扇。
另一方面,可能会发生用户的手指与送风风扇接触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因此,对于现有的送风风扇而言,为了符合安全标准且防止用户的手指与风扇发生接触,设置了如栅格(grill)等的构成要素。
然而,存在有因栅格而在送风风扇驱动时产生噪音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如下的问题,即,由送风风扇所产生的空气(即,风)会与栅格发生碰撞,在此情况下,将会降低送风风扇的送风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装置的内部产生噪音的电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送风效率最大化的电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壳体的下部面下垂的电灶。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并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会进一步清楚理解。
本发明的电灶,通过形成于壳体的下部面的复数个贯通孔来供应以及排出空气,由此能够使送风效率最大化。
本发明的电灶,将形成有复数个狭缝的罩以包围复数个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壳体的下端面的外部,由此能够符合电灶的安全标准。
本发明的电灶,将第一罩和第二罩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壳体的下端面的外部,由此能够增强壳体的下部面的刚性,并且能够防止壳体的下部面下垂(弯曲)。
本发明的电灶,使用了未形成有用于防止异物的接触的结构物的送风风扇,由此能够降低在电灶驱动时所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通过省略存在于现有的送风风扇中的栅格,具有降低噪音,并且使送风效率最大化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具备用于使空气穿过的狭缝的罩配置于壳体的下部面,能够符合电灶的安全标准。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罩来防止壳体因重量而出现下垂的现象。
在以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时,与上述效果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至图5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装置中省略了部分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从上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时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从下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时的仰视图。
图8是示出从下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与罩相结合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罩的立体图。
图10A至图10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送风效率的最大化的概念的图。
图11A至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的下部面的下垂根据罩的配置与否而发生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前述目的、特征以及有优点,由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当判断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使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或相似的构成要素。
虽然,为了说明多个构成要素使用了第一、第二等术语,然而这些构成要素不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为了区别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而使用,从而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第一构成要素也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在构成要素的“上部(或下部)”或在构成要素的“上(或下)”配置有任意构成要素,不仅表示任意构成要素和所述构成要素的顶面(或底面)相接而配置,而且还表示在所述构成要素和所述构成要素上(或下)配置的任意构成要素之间可能会设置有其他构成要素。
另外,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于其它构成要素时,应该理解为上述构成要素可直接连结或连接上述其它构成要素,并且,也可以各构成要素之间“连结”、“结合”或“连接”另一构成要素。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各个构成要素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表示有另行的含义,单数的表达方式应包括复数的表达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构成”或“包括”等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必须将说明书中记载的各种构成要素或各种步骤全部包括,而应该被解释为也不可以不包括其中一部分构成要素或一部分步骤,或者还可以追加包括构成要素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A和/或B”表示A和B或A或B,并且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C至D”表示C以上且D以下。
以下,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的电灶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说明到的电灶,其概念将电阻方式的电灶和感应加热方式的电灶(即,感应加热装置)均涵盖。此时,为了便于说明,以作为加热部设置有工作线圈的感应加热装置为中心,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至图5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中省略了部分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作为参考,图2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中省略了盖板104的图,图3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装置中省略了盖板104和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的图,图4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中省略了盖板104、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以及底板108a、108b、108c的图,图5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中省略了盖板104、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底板108a、108b、108c以及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图。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包括:壳体(case)102;盖板(cover plate)104;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底板108a、108b、108c;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散热器112a、112b、112c,电源引入部114;过滤器电路部116a、116b、116c;送风风扇118a、118b、118c;以及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
壳体102可以发挥保护感应加热装置100内的构成要素的功能。作为一例,壳体102可以是铝材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另一方面,可以对壳体102进行隔热处理,以防止由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所产生的热量泄漏到外部。
盖板104可以结合于壳体102的上端并遮蔽壳体102的内部,被加热体(未图示,被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中的至少一个加热的对象体)可以配置于盖板104的顶面。
在盖板104的上部面可以配置有如烹饪容器的被加热体,由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所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由盖板104的上部面而传递到被加热体。
盖板104可以是玻璃材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盖板104的上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的输入界面1041。输入界面1041可以以嵌入的方式设置于盖板104的上部面,并且能够显示特定的图像。输入界面1041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而感应加热装置10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触摸输入而被驱动。
具体而言,输入界面1041是用于输入用户所期望的加热强度或加热时间等的模块,可以由物理按键或触摸面板等构成。另外,在输入界面1041可以显示有感应加热装置100的驱动状态。
作为一例,输入界面1041可以是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但是不限于此。
在盖板104的上部面,可以形成有光显示区域1042a、1042b、1042c。在盖板104的下部可以配置有光源单元1043a、1043b、1043c,从光源单元1043a、1043b、1043c射出的光可以穿过光显示区域1042a、1042b、1042c并传递至用户。
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是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其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内部。
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可以由以环形缠绕多次的导线构成,并且可以产生交流磁场。另外,在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的下侧可以依次配置有云母片(mica sheet)和铁氧体芯(ferrite core)。
铁氧体芯可以通过密封剂(sealant)固定于云母片,并且可以扩散由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所产生的交流磁场。云母片可以通过密封剂固定于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和铁氧体芯,并且能够防止由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铁氧体芯。
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可以是复数个。复数个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可以包括:第一工作线圈106a,其配置于壳体102的中央部;第二工作线圈106b和第三工作线圈106c,其配置于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右侧;以及第四工作线圈106d和第五工作线圈106e,其配置于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左侧。第二工作线圈106b和第三工作线圈106c可以在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右侧上下配置,第四工作线圈106d和第五工作线圈106e可以在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左侧上下配置。
作为一例,第一工作线圈106a可以是高输出双加热线圈,第二工作线圈106b、第三工作线圈106c、第四工作线圈106d以及第五工作线圈106e可以是单个加热线圈。作为双加热线圈的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重量较大,最大输出可以是7000kW。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也可以基于前述的构成和特征,具有无线电力传输功能。
即,由于目前已经开发了以无线方式供电的技术,并且将其应用于较多的电子装置。对于应用了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电子装置而言,可以在未连接有额外的充电连接器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放置于充电板上就能对电池进行充电。由于应用了无线电力传输的电子装置不需要线缆或充电器,因此能够提高便携性,并且尺寸和重量与现有的相比能够变小。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大致具有基于线圈的电磁感应方式、基于谐振的谐振方式、以及将电能转换为微波并传递的无线电波辐射方式等。其中,电磁感应方式是,利用设置于发送无线电力的装置的一次线圈(例如,工作线圈)、和设置于接收无线电力的装置的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来传输电力的技术。
从通过电磁感应来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方面来看,感应加热装置100的感应加热方式和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原理实质上相同。因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不仅可以发挥感应加热功能,而且还可以发挥无线电力传输功能。
底板108a、108b、108c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中端,复数个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可以配置在该底板108a、108b、108c的上部。底板108a、108b、108c可以发挥,对重量较大的复数个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进行真诚,并且使复数个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安置的功能。在底板108a、108b、108c的上部,还可以配置有输入界面1041和光源单元1043a、1043b、1043c。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板108a、108b、108c可以是复数个。另一方面,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壳体102的内部配置有一个底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复数个底板108a、108b、108c可以包括第一底板108a、第二底板108b以及第三底板108c。
第一底板108a、第二底板108b以及第三底板108c可以在壳体102的中端彼此并排配置。
第一底板108a可以位于壳体102的中端的中央部。在第一底板108a的上部可以配置有第一工作线圈106a。
在第一底板108a的上部,还可以配置有输入界面1041和与第一工作线圈106a对应的第一光源单元1043a。另一方面,在第一底板108a还可以形成有,用于配置输入界面1041和第一光源单元1043a的贯通孔A1081a。
第二底板108b可以在壳体102的中端配置于第一底板108a的右侧。在第二底板108b的上部,可以配置有第二工作线圈106b和第三工作线圈106c。
在第二底板108b的上部,还可以配置有与第二工作线圈106b和第三工作线圈106c对应的第二光源单元1043b。第二工作线圈106b、第三工作线圈106c以及第二光源单元1043b可以在第二底板108b的上部依次配置。另一方面,在第二底板108b可以形成有,用于配置第二光源单元1043b的贯通孔B1081b。
第三底板108c可以在壳体102的中端配置于第一底板108a的左侧。在第三底板108c的上部,可以配置有第四工作线圈106d和第五工作线圈106e。
在第三底板108c的上部,还可以配置有与第四工作线圈106d和第五工作线圈106e对应的第三光源单元1043c。第四工作线圈106d、第五工作线圈106e以及第三光源单元1043c可以在第三底板108c的上部依次配置。另一方面,在第三底板108c可以形成有,用于配置第三光源单元1043c的贯通孔C1081c。
在壳体10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有用于安置复数个底板108a、108b、108c的复数个安置部1021。即,复数个底板108a、108b、108c的边缘可以安置于复数个安置部1021的上部,因此,复数个底板108a、108b、108c能够位于壳体102的中端。
在壳体102的下端的中央部,可以配置有支架1022。支架1022可以配置于第一底板108a的下侧中央部,并且可以发挥防止因第一底板108a的重量而导致的底板108a的下部面下垂的功能。此时,第一底板108a的重量可以包含配置于第一底板108a的上部的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重量。
在支架1022的上部,可以配置有至少一个的弹性元件1025。作为一例,弹性元件1025可以是板簧。至少一个的弹性元件1025的上端可以与第一底板108a的下部面相接触,并且能够防止第一底板108a的下部面下垂。
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可以对作为加热部的复数个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还可以对输入界面1041等的感应加热装置100的部件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可以设置有与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的驱动相关的各种部件。各种部件可以包括:用于提供交流电的电源部;用于将电源部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的整流部;通过开关动作将被整流部整流了的直流电转换为谐振电流并提供给工作线圈106的逆变器部;对逆变器部和与其驱动相关的部件进行控制的微型计算机(即,微电脑);对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进行接通(turn-on)或关断(turn-off)的继电器或半导体开关等。
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第二驱动电路部110b以及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可以以支架1022为基准配置于壳体102的下端右侧,并能够控制第一工作线圈106a的驱动。第二驱动电路部110b可以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的右侧,并能够控制第二工作线圈106b和第三工作线圈106c的驱动。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可以以支架1022为基准配置于壳体102的下端左侧,并且能够控制第四工作线圈106d和第五工作线圈106e的驱动。
散热器112a、112b、112c可以配置于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的一部分的上部,并且可以发挥防止配置于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的一部分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的功能。
散热器112a、112b、112c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器112a、第二散热器112b以及第三散热器112c。第一散热器112a能够防止设置于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的一部分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第二散热器112b能够防止设置于第二驱动电路部110b的一部分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第三散热器112c能够防止设置于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的一部分的部件的温度上升。
电源引入部114可以执行将外部电源提供给感应加热装置100的功能。电源引入部114可以由接线盒实现。
电源引入部114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下端的边缘中的任意一个边缘。作为一例,电源引入部114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下端的左侧上端。
过滤器电路部116a、116b、116c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下端的边缘中的任意一个边缘,并且能够降低由复数个工作线圈106a、106b、106c、106d、106e所产生的噪音。
过滤器电路部116a、116b、116c可以包括第一过滤器电路部116a、第二过滤器电路部116b以及第三过滤器电路部116c。
第一过滤器电路部116a能够降低由第一工作线圈106a所产生的噪音。第二过滤器电路部116b能够降低由第二工作线圈106b和第三工作线圈106c所产生的噪音。第三过滤器电路部116c能够降低由第四工作线圈106d和第五工作线圈106e所产生的噪音。
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可以执行用于降低壳体102的内部温度的功能。因此,送风风扇118a、118b、118c能够降低设置于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的各种部件的温度。
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可以包括第一送风风扇118a、第二送风风扇118b以及第三送风风扇118c。
第一送风风扇118a可以冷却设置于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的各种部件,并且还可以发挥用于冷却第一光源单元1043a和输入界面1041的功能。尤其,第一送风风扇118a可以向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上部的第一散热器112a传递用于冷却的空气(风)。
第二送风风扇118b可以冷却设置于第二驱动电路部110b的各种部件,并且还可以发挥用于冷却第二光源单元1043b的功能。尤其,第二送风风扇118b可以向配置于第二驱动电路部110b上部的第二散热器112b传递用于冷却的空气。
第三送风风扇118c可以冷却设置于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的各种部件,并且还可以发挥用于冷却第三光源单元1043c的功能。尤其,第三送风风扇118c可以向配置于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的上部的第三散热器112c传递用于冷却的空气。
另一方面,在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可以未形成有,用于防止异物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发生接触的结构物。
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可以发挥对在送风风扇118a、118b、118c中所产生的空气进行引导的功能。
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可以包括第一空气引导件120a、第二空气引导件120b以及第三空气引导件120c。
第一空气引导件120a可以配置为包围设置于第一驱动电路部110a的一部分的第一散热器112a,并且可以将从第一送风风扇118a输出的空气引向(传递到)第一散热器112a。
第二空气引导件120b可以配置为包围设置于第二驱动电路部110b的一部分的第二散热器112b,并且可以将从第二送风风扇118b输出的空气引向第二散热器112b。
第三空气引导件120c可以配置为包围设置于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的一部分的第三散热器112c,并且可以将从第三送风风扇118c输出的空气引向第三散热器112c。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和特征。下面,对降低由送风风扇118a、118b、118c所产生的噪音、使送风效率最大化、符合安全标准、加强壳体102下部面的刚性的感应加热装置100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6是示出从上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102时的立体图。图7是从下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102时的仰视图。图8是从下部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与罩(cover)122a、122b相结合的壳体102时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罩122a、122b的立体图。
另一方面,为了便于说明,在图6中,仅示出了第三空气引导件120c在第三驱动电路部110c的上部配置于壳体102的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感应加热装置100的构成。
在壳体102的下端部,可以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和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除了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和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之外,壳体102的下端部可以具有被封堵的形状。
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可以发挥向送风风扇118a、118b、118c供给空气的通路的功能。
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可以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的下端相邻而形成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由此,可以向送风风扇118a、118b、118c供给空气。
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可以形成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的一侧。即,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可以形成于壳体102的边缘中的一侧边缘。
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的数量可以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的数量相同。即,第1-1贯通孔1023a可以提供向第一送风风扇118a供给空气的通路,第1-2贯通孔1023b可以提供向第二送风风扇118b供给空气的通路,第1-3贯通孔1023c可以提供向第三送风风扇118c供给空气的通路。第1-1贯通孔1023a、第1-2贯通孔1023b以及第1-3贯通孔1023c可以在壳体102的一侧边缘并排配置。
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的形状,可以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的下部面的形状相对应。即,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的形状可以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内部的风扇的形状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可以发挥用于将由送风风扇118a、118b、118c输出的空气朝向壳体102的外部排出的通路的功能。即,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可以将壳体102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在壳体102的下端,可以配置有发挥对在送风风扇118a、118b、118c所产生的空气进行引导的功能的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一端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相邻配置,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接触并其与连接。
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可以形成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另一侧。即,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可以形成于壳体102的边缘中的另一侧边缘。
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可以与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另一端相连接,由此,能够将空气排出到壳体102的外部。
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的形状可以与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另一端的形状相对应。即,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的形状可以与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另一端的形状相同。
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的数量可以与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数量相同。第2-1贯通孔1024a可以与第一空气引导件120a连接并提供用于排出空气的通路,第2-2贯通孔1024b可以与第二空气引导件120b连接并提供用于排出空气的通路,第2-3贯通孔1024c可以与第三空气引导件120a连接并提供用于排出空气的通路。第2-1贯通孔1024a、第2-2贯通孔1024b以及第2-3贯通孔1024c可以在壳体102的另一侧边缘并排配置。
第一罩122a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外部,并且配置为包围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即,第一罩122a可以配置为,包围在壳体102的一侧边缘并排配置的第1-1贯通孔1023a、第1-2贯通孔1023b以及第1-3贯通孔1023c。另外,在第一罩122a可以形成有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第一罩122a可以是铝材质,但不限于此。
更详细地说,第一罩122a可以包括第一狭缝部1221a、复数个第一延伸部1222a以及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
在第一狭缝部1221a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第一狭缝部1221a可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对而配置,并具有四边形形状。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的形状可以相同,并且可以在第一狭缝部1221a的内部并排配置。
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可以发挥,用于防止异物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发生接触的功能。异物可以是用户身体的末端部,作为一例,可以是用户的手指。即,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可以发挥用于防止用户的手指进入到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内的功能。因此,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的宽度小优选于用户手指的宽度。
复数个第一延伸部1222a可以从第一狭缝部1221a的复数个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在第一狭缝部1221a为四边形的情况下,复数个第一延伸部1222a可以包括:第一左侧延伸部,其从第一狭缝部1221a的左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第一右侧延伸部,其从第一狭缝部1221a的右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第一上侧延伸部,其从第一狭缝部1221a的上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一下侧延伸部,其从第一狭缝部1221a的下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复数个第一延伸部1222a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
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分别可以从复数个第一延伸部1222a的每一个弯折(作为一例,以90°弯折)。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可以与壳体104的下部面的外部相接而配置。在第一狭缝部1221a为四边形的情况下,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可以包括:第一左侧弯折部,其从第一左侧延伸部朝向第一狭缝部1221a的外部方向弯折;第一右侧弯折部,其从第一右侧延伸部朝向第一狭缝部1221a的外部方向弯折;第一上侧弯折部,其从第一上侧延伸部朝向第一狭缝部1221a的外部方向弯折;以及第一下侧弯折部,其从第一下侧延伸部朝向第一狭缝部1221a的外部方向弯折。
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可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连接。在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的每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结合孔1225a,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和壳体102的下部面可以通过螺纹结合相连接。
第二罩122b可以配置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外部,并且配置成包围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即,第二罩122b可以配置成,包围在壳体102的一侧边缘并排配置的第2-1贯通孔1024a、第2-2贯通孔1024b以及第2-3贯通孔1024c。另外,在第二罩122b可以形成有复数个第二狭缝1224b。第二罩122b可以是铝材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更详细地说,第一罩122a可以包括第一狭缝部1221a、复数个第一延伸部1222a以及复数个第一弯折部1223a。
在第一狭缝部1221a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复数个第一狭缝1224a。第一狭缝部1221a可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对而配置,并且具有四边形形状。
更详细地说,第二罩122b可以包括第二狭缝部1221b、复数个第二延伸部1222b以及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
在第二狭缝部1221b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复数个第二狭缝1224b。第二狭缝部1221b可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对而配置,并且具有四边形形状。复数个第二狭缝1224b的形状可以相同,并且可以在第二狭缝部1221b的内部并排配置。
复数个第二狭缝1224b也发挥,用于防止异物与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发生接触的功能。即,复数个第二狭缝1224b可以发挥用于防止用户的手指进入到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内的功能。因此,复数个第二狭缝1224b的宽度优选小于用户手指的宽度。
复数个第二延伸部1222b可以从第二狭缝部1221b的复数个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在第二狭缝部1221b为四边形的情况下,复数个第二延伸部1222b可以包括:第二左侧延伸部,其从第二狭缝部1221b的左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右侧延伸部,其从第二狭缝部1221b的右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第二上侧延伸部,其从第二狭缝部1221b的上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二下侧延伸部,其从第二狭缝部1221b的下侧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复数个第二延伸部1222b的高度可以相同。
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分别可以从复数个第二延伸部1222b的每一个弯折(作为一例,以90°弯折)。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可以与壳体104的下部面的外部相接而配置。在第二狭缝部1221b为四边形的情况下,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可以包括:第二左侧弯折部,其从第二左侧延伸部朝向第二狭缝部1221b的外部方向弯折;第二右侧弯折部,其从第二右侧延伸部朝向第二狭缝部1221b的外部方向弯折;第二上侧弯折部,其从第二上侧延伸部朝向第二狭缝部1221b的外部方向弯折;以及第二下侧弯折部,其从第二下侧延伸部朝向第二狭缝部1221b的外部方向弯折。
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可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连接。在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的每一个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二结合孔1225b,复数个第二弯折部1223b和壳体102的下部面可以通过螺纹结合相连接。
在壳体102的下部面的一侧边缘可以配置有第一罩122a,在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另一侧边缘可以配置有第二罩122b,第一罩122a和第二罩122b可以彼此相对而配置。
第一罩122a的高度和第二罩122b的高度可以相同。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的数量和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的数量可以相同,第2-1贯通孔1024a、第2-2贯通孔1024b以及第2-3贯通孔1024c分别可以与相对应的第1-1贯通孔1023a、第1-2贯通孔1023b以及第1-3贯通孔1023c相对而配置。
下面,通过与现有的感应加热装置进行比较,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现有的感应加热装置内的送风风扇,形成有用于防止用户的手指与送风风扇发生接触的结构物、即栅格。但是,当送风风扇进行驱动时,会因形成于送风风扇的栅格而产生噪音,这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但是,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使用未形成有栅格的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因此,不会产生由栅格所引起的噪音。从而,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可以降低驱动时所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现有的感应加热装置内的送风风扇中,由于空气与栅格发生碰撞,因此存在有无法轻松地向送风风扇供给空气的问题。
但是,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采用了未形成有栅格的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并且在壳体102的下部面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因此,空气不会与栅格发生碰撞,并且空气能够有效地经由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传递到送风风扇118a、118b、118c。即,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能够使送风效率最大化。
以下,参照如下的表1、图10A至图10C,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100的送风效率的最大化的概念进行说明。
在表1、图10A至图10C中,实例1是,在壳体102的下部面形成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形成有用于防止异物的接触的结构物,并且第一罩122a并没有与壳体102的下部面连接的情形。实例2是,在壳体102的下部面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并且高度为6mm的第一罩122a连接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的情形。实例3是,在壳体102的下部面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并且高度为12mm的第一罩122a连接于壳体102的下部面的情形。另外,在图10A至图10C中示出了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内的空气的流向。
表1
Figure BDA0002943509810000161
参照表1、图10A至图10C,可以确认到:在实例3的情况下,送风风扇118a、118b、118c的输出端流量和空气引导件120a、120b、120c的另一端的流量达到了最大。因此,在使用高度较高的罩122a、122b的情况下,送风效率形成为最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中,形成于罩122a、122b的复数个狭缝1224a、1224b替代了形成于现有的感应加热装置内的送风风扇的栅格。
即,形成于罩122a、122b的复数个狭缝1224a、1224b的宽度可以形成小于用户手指的宽度,因此,用户手指无法进入到送风风扇118a、118b、118c的内部。从而,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能够满足安全标准。即,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100能够通过触指试验(fingertest)。
进一步地,在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外部配置有具有规定高度的罩122a、122b。此时,罩122a、122b可以是如铝等的金属材质,狭缝部1221a、1221b通过延伸部1222a、1222b和弯折部1223a、1223b来与壳体102的下部面相对而配置。因此,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刚性能够通过罩122a、122b的材质和高度来得到了加强,并且能够防止壳体102的下部面下垂。
图11A至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壳体102的下部面的下垂根据罩122a、122b的配置与否而发生变化的图。
更详细地说,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在罩122a、122b未配置于壳体102下部面的外部的情况下的壳体102的下部面发生下垂的图;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了在罩122a、122b配置于壳体102下部面的外部的情况下的壳体102的下部面发生下垂的图;图13是,示出了壳体102下部面的下垂程度随着负荷和罩122a、122b的配置与否而发生变化的曲线的图。
尤其,参照图11B,在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和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之间,配置有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散热器112a、112b、112c等。因此,在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和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之间的部位上,因驱动电路部110a、110b、110c、散热器112a、112b、112c等的重量而发生1.683mm的下垂。
然而,参照图12B,在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的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外部,配置有第一罩122a;而在形成有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的壳体102下部面的外部,配置有第二罩122b。由于第一罩122a和第二罩122b将会增强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刚性,因此,第一贯通孔1023a、1023b、1023c和第二贯通孔1024a、1024b、1024c之间的部位上,将会发生1.376mm的下垂。
因此,与罩122a、122b未配置于壳体102下部面的外部的情况相比,本发明能够增强壳体102的下部面的刚性,并且能够降低壳体102下部面发生下垂。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且,即便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没有明确记载根据本发明结构的作用效果,通过该结构能够预测到的效果也应被认可。

Claims (10)

1.一种电灶,其中,包括:
壳体;
送风风扇,冷却所述壳体的内部;
第一贯通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面,并且向所述送风风扇供给空气;以及
第一罩,以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的外部包围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有复数个第一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一贯通孔形成于所述送风风扇的下端,
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形状与所述送风风扇的下部面的形状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一贯通孔为复数个,
复数个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的一侧边缘并排配置,
所述第一罩以包围复数个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一罩包括:
第一狭缝部,形成有复数个所述第一狭缝;
复数个第一延伸部,分别从所述第一狭缝部的复数个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以及
复数个第一弯折部,分别从复数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每一个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一狭缝部以与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
复数个所述第一弯折部通过螺纹结合与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灶,其中,还包括:
第二贯通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面,并且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
第二罩,以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的外部包围所述第二贯通孔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有复数个第二狭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灶,其中,
还包括空气引导件,所述空气引导件引导由所述送风风扇产生的空气,
所述空气引导件的一端与所述送风风扇相邻配置,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接,
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另一端的形状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二贯通孔为复数个,
复数个所述第二贯通孔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的另一侧边缘并排配置,
所述第二罩以包围复数个所述第二贯通孔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二罩包括:
第二狭缝部,形成有复数个所述第二狭缝;
复数个第二延伸部,分别从所述第二狭缝部的复数个末端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以及
复数个第二弯折部,分别从复数个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每一个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灶,其中,
所述第一罩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的一侧边缘,
所述第二罩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面的另一侧边缘,
所述第一罩和所述第二罩彼此相对配置。
CN202110189906.2A 2020-03-12 2021-02-18 电灶 Pending CN1133901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30920 2020-03-12
KR1020200030920A KR20210115329A (ko) 2020-03-12 2020-03-12 전기 레인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0108A true CN113390108A (zh) 2021-09-14

Family

ID=7450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9906.2A Pending CN113390108A (zh) 2020-03-12 2021-02-18 电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6647B2 (zh)
EP (1) EP3879927A1 (zh)
KR (1) KR20210115329A (zh)
CN (1) CN11339010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8930A (ja) * 2006-06-06 2007-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1004040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20120305544A1 (en) * 2011-06-02 2012-12-06 Howard James Oagley Induction cooktop cooling kit
CN205102187U (zh) * 2015-11-12 2016-03-23 苏州西顿家用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灶的风道系统
CN205842817U (zh) * 2016-07-25 2016-12-28 刘新 油烟净化一体灶台
CN207050011U (zh) * 2017-05-27 2018-02-27 中山市韩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静音电磁炉
WO2018058929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
CN109579158A (zh) * 2018-12-29 2019-04-05 珠海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倒水的除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5816A (ja) * 1982-12-07 1984-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機器内への異物侵入防止装置
US7049552B2 (en) * 2004-06-04 2006-05-23 Maytag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JP4337695B2 (ja) * 2004-09-03 2009-09-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060083780A (ko) * 2005-01-18 2006-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리장치
US8872077B2 (en) * 2005-08-01 2014-10-28 Western Industries, Inc. Low profile induction cook top with heat management system
KR101291428B1 (ko) * 2006-12-14 2013-07-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JP2009301990A (ja) * 2008-06-17 2009-12-24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TWI367719B (en) * 2009-03-02 2012-07-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 device and circling dissipa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ES2412104B1 (es) * 2011-03-10 2014-05-21 BSH Electrodomésticos España S.A. Placa de soporte para un soporte de circuito de un aparato doméstico, disposición con una placa de soporte de tal tipo, y campo de cocción por inducción con una disposición
US9612022B2 (en) * 2011-03-29 2017-04-04 Fancy Food Service Equipment Co., Ltd. Teppanyaki assembly
US9841196B2 (en) * 2012-07-11 2017-12-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cooktop
KR102363540B1 (ko) * 2015-07-13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리 기기
KR101864488B1 (ko) 2016-09-01 2018-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이드 덕트가 통합된 팬 및 이것이 설치된 가전기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8930A (ja) * 2006-06-06 2007-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1004040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20120305544A1 (en) * 2011-06-02 2012-12-06 Howard James Oagley Induction cooktop cooling kit
CN205102187U (zh) * 2015-11-12 2016-03-23 苏州西顿家用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灶的风道系统
CN205842817U (zh) * 2016-07-25 2016-12-28 刘新 油烟净化一体灶台
WO2018058929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
CN207050011U (zh) * 2017-05-27 2018-02-27 中山市韩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静音电磁炉
CN109579158A (zh) * 2018-12-29 2019-04-05 珠海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倒水的除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15329A (ko) 2021-09-27
EP3879927A1 (en) 2021-09-15
US11946647B2 (en) 2024-04-02
US20210289590A1 (en)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1550B1 (e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structure
US11672055B2 (e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ferrite core shape
KR102060150B1 (ko) 냉각 구조가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장치
EP3651549A1 (e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insulation structure
US20240011640A1 (en) Electric range
EP3737212B1 (e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assemblability and cooling performance
CN113390108A (zh) 电灶
EP3654735B1 (e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structure for compact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and ease of assembling
CN113390109B (zh) 电灶及包括在该电灶中的空气引导件
EP3879930A1 (en) Electric range and air guide included in the same
EP3879931A1 (en) Electric range
EP4096354A1 (en) Home appliance and heat sink installed therein
US20220381442A1 (en) Home appliance
EP3930425A1 (en) Cooking appliance
KR20210115330A (ko) 전기 레인지
KR20240076756A (ko) 조립성 및 냉각 성능이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장치
KR20230099250A (ko) 전기 레인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