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588A - 电路板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588A
CN113382588A CN202010166732.3A CN202010166732A CN113382588A CN 113382588 A CN113382588 A CN 113382588A CN 202010166732 A CN202010166732 A CN 202010166732A CN 113382588 A CN113382588 A CN 113382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ner edge
fixing structure
board fixing
clamp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67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永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1667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25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2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58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4Card ca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02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固定结构,能够用于固定电路板。电路板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凹口、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凹口延伸至外壳的边缘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内缘与第二内缘,第一夹持部设置于凹口且垂直于第一内缘,第二夹持部设置于凹口且垂直于第二内缘。第二夹持部往外壳的内部延伸,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彼此不相对。

Description

电路板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实现主机内电路板在有限空间下固定的电路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例如服务器的电脑主机中,有许多不同的外壳以及电路板。外壳可以用以容纳不同的电子元件。当电路板设置于电脑主机内时,还需要进一步被固定,避免当电路板上的电线拔插时,造成电路板被拉起,或是电路板的底部没有被支撑到的情况。
通常电路板会使用螺丝固定。然而,电脑主机内可以运用的空间有限,并且电路板设计时因空间与走线的原因造成部分区域无法设置螺丝孔位作为支撑与锁附,同时也不见得有足够面积来设置螺丝孔并通过锁固的方式加以固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路板固定结构,以用在主机内通过壳体局部来限制电路板局部区域的上下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可上下夹持一电路板的电路板固定结构,使得该电路板固定结构可以利用钣金冲压成型工艺直接形成在机箱壳体中,以提供电路板局部的上、下支撑结构,进而在插拔电路板上的线材连接器时,可以减少电路板的变形,且能够省略此区域固定电路板的五金件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电路板上下夹持结构,以减少电路板固定所需的结构在电路板上所占据的空间,而避免对电路布局设计的干扰,或避开电路板上的结构物或电子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电路板固定结构能够用于固定电路板。电路板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凹口、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凹口延伸至外壳的边缘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内缘与第二内缘。第一夹持部设置于凹口且垂直于第一内缘。第二夹持部设置于凹口且垂直于第二内缘。第二夹持部往外壳的内部延伸。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在凹口内彼此不相对。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凹口的形状为矩形,相对的第一内缘与第二内缘彼此平行。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进一步包括延伸段,延伸段从第一内缘垂直往外壳内部延伸,延伸段具有面向第二内缘的延伸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还包括抵靠部,抵靠部自延伸段远离第一内缘的底端向第二内缘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抵靠部垂直于延伸段,抵靠部与延伸段形成L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抵靠部朝向凹口外的侧面上具有导引段,导引段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夹一个导引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相较第二夹持部远离外壳的内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部具有垂直于第二内缘的支撑段,支撑段往外壳内部延伸,支撑段具有面朝第一内缘的接触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部还具有连接段,连接段自第二内缘朝向第一内缘延伸。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的一个侧边对齐第二夹持部的一个侧边。
综上所述,电路板固定结构在不使用螺丝的前提下,可以仅使用电路板板边的小面积来将电路板做固定。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主机内部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电路板固定结构的透视图;
图5为图4的电路板固定结构的另一角度的视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插入电路板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号为:
100-电路板固定结构;110-外壳;120-凹口;130-第一内缘;135-第一夹持部;137-延伸段;139-抵靠部;140-导引段;150-第二内缘;155-第二夹持部;157-支撑段;158-接触面;160-连接段;200-电路板;300-主机;A,B-区段;W1-厚度;W2-宽度;θ-导引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列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于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另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本领域中、在本发明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发明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再者,在本文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一个或多个。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词汇,指明其所记载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与/或组件,但不排除其包含额外的其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与/或其中的群组。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主机300内部的透视图。主机300例如是一服务器主机。如图1所示,主机300内部具有外壳110与电路板200,并且电路板200与外壳110排列紧密。外壳110例如是各个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机壳。而在局部R1中,电路板固定结构100能够在有限空间下固定电路板200,具体请参照图2与图3。
图2为图1的局部R1的放大图。图3为图1的局部R1另一角度的放大图。如图2与图3所示,电路板固定结构100能够用于固定电路板200。
在图2与图3中,电路板固定结构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包括凹口120、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在本实施例中,凹口120实质为矩形,而具有相对的第一内缘130与第二内缘150。相对的第一内缘130与第二内缘150彼此平行。但本发明并不以此限制凹口120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凹口120实质为矩形,能够以此定义出一水平方向与一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可以定义为平行于第一内缘130与第二内缘150的方向。垂直方向则可以定义为平行于凹口120除第一内缘130与第二内缘150以外边缘的方向。如此,水平方向垂直于垂直方向。
第一夹持部135设置于凹口120内,并且垂直于第一内缘130。第一夹持部135往外壳110的内部延伸。而相对于第一夹持部135,第二夹持部155也设置于凹口120内,并且第二夹持部155垂直于第二内缘150。如此一来,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能够共同夹持住电路板200。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以进一步说明电路板固定结构100的具体设计。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电路板固定结构100的透视图,并且为了说明的目的,未展示电路板200。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35具有垂直于第一内缘130而从第一内缘130延伸的延伸段137。延伸段137具有面向第二内缘150的延伸面,而延伸面垂直于第一内缘130。
在第一夹持部135的延伸段137远离第一内缘130的底端上,具有朝向第二内缘150延伸的抵靠部139。在本实施例中,抵靠部139实质垂直于延伸段137,因此延伸段137与抵靠部139共同形成L型结构。作为可选实施例,抵靠部139也可以不垂直于延伸段137,仅需确保抵靠部139往第二内缘150延伸即可。
如图4所示,抵靠部139具有厚度W1,借以能够抵靠电路板200。厚度W1例如是1.2公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55具有垂直于第二内缘150的支撑段157。支撑段157往外壳110内部延伸,并且支撑段157具有面朝第一内缘130的接触面158。如图4所示,接触面158实质垂直于第二内缘150。
在图4中,接触面158具有一宽度W2,以确保有足够面积支称电路板200。作为可选实施例,接触面158的宽度W2为2.2公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55还包括从第二内缘150延伸而出的连接段160。连接段160往第一内缘130延伸。在图4中,连接段160连接支撑段157至第二内缘150。而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段157与连接段160彼此垂直,因此能够形成L型的结构。
如此一来,请回到图3,外壳110的凹口120内的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便能够夹持住电路板200。具体而言,在图3中,当电路板200需要固定,则电路板200插入电路板固定结构100的外壳110的凹口120,以被凹口120内的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所夹持。第一夹持部135的抵靠部139抵靠在电路板200之上。而第二夹持部155的支撑段157以接触面158接触电路板200,以支撑电路板200。
再者,在前述延伸段137与抵靠部139共同形成L型结构的实施例中,可透过延伸段137调整抵靠部139对应电路板200的板边距离,以调节电路板200上的元件或线路布局;另外,或需避免因为电路板200安装公差或尺寸公差造成抵靠部139压在电路板200边缘最脆弱的区域,甚至没压到电路板200等问题。
当电路板200被第一夹持部135的抵靠部139与第二夹持部155的支撑段157所夹持住,电路板200将不易因线路的拔插而被拉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均设置于凹口120内,但两者在空间上彼此不相对,也即,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两者在水平方向上或与垂直方向上,彼此是不会重叠的。这说明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均能由外壳110来提供。换言之,可以认为第一夹持部135和第二夹持部155是分别位在凹口120内错开的二个区段A与区段B(如图4所示)。作为可选实施例,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可以通过钣金件工艺来制作。也因此,在设计面或制造面上,可以简化产品设计与模具设计而达到调整延伸段137的宽度、支撑段157的宽度、抵靠部139与连接段160之间的间距等。举例而言,当在主机300(如图1所示)内设置电路板固定结构100,则仅需标明外壳110,将外壳110裁切出凹口120,外壳110本体裁切出来的部分则往外壳110的内部弯折,即可以形成本发明的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该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皆取自外壳110的本体,因此设置所需成本低廉,并且第一夹持部135的抵靠部139与第二夹持部155的支撑段157能够提供与电路板200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有助于电路板200的固定。
如此一来,无需在电路板200上提供额外的锁固结构,通过对紧密排列的外壳110加工,将可以固定电路板200剩余的板边,不会占用电路板200太大的面积。
请参照图5与图6,以此说明电路板200如何固定在电路板固定结构100内。图5为图4的电路板固定结构100的另一角度的视图。图6为电路板200插入电路板固定结构100的示意图。
在图5中,第一夹持部135的一侧边与第二夹持部155的一侧边对齐,说明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确实能够以外壳110裁切出来的部分制成,而不需要其他额外的元件或材料。而第一夹持部135的一侧边与第二夹持部155的一侧边对齐,也使得电路板200为凹口120容置的部分都能够与第一夹持部135及第二夹持部155接触,有助提升夹持的强度。
而如图5所示,第一夹持部135的抵靠部139还包括导引段140。导引段140与水平方向所夹导引角θ,而导引段140能够用将电路板200导引至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之间。
当电路板200插入外壳110的凹口120时,电路板200并不一定会位在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之间相对应的垂直位置。此时,由于第一夹持部135相对于第二夹持部155远离外壳110的内部,电路板200的一端势必会先接触到第一夹持部135。若修正电路板200的垂直位置,使其大致位于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之间,电路板200将会先接触到抵靠部139的导引段140。由于导引段140与水平方向夹一导引角θ,导引段140实质上可以视作一个导引的斜面。一旦电路板200接触到导引段140,电路板200将会随着导引段140滑动到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之间,从而为第一夹持部135与第二夹持部155所夹持,如图6所示。
可选的,导引角θ例如为45度,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导引角θ的范围。作为可选实施例,导引角θ可以设置在0度到90度之间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主机的有限空间内固定电路板的电路板固定结构。通过本发明的电路板固定结构,电路板的固定不需要螺丝,也不需要电路板做螺丝孔的加工,从而省去电路板因加工被损坏的风险。电路板固定结构的夹持部可以是与外壳一体成型,夹持部由外壳本体加工而制成,制造成本低廉。夹持部与电路板有一定面积接触,故具有一定强度。而夹持部上更可以设置有导引段,以引导引电路板进入电路板固定结构的二个夹持部之间,便于安装固定。
基于前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其可应用于各种形式的电子计算器架构(ComputerArchitecture),例如网络通讯设备、工业计算机、服务器及其周边装置,并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运算、边缘(edge computing)运算、云端运算服务器、云端存储服务器、5G服务器或车联网服务器使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包括:
一凹口,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边缘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内缘与一第二内缘;
一第一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凹口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内缘,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往所述外壳的内部延伸;以及
一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凹口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内缘,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往所述外壳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凹口内彼此不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形状为一矩形,相对的所述第一内缘与第二内缘彼此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
一延伸段,从所述第一内缘垂直往所述外壳内部延伸,所述延伸段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内缘的一延伸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
一抵靠部,自所述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一内缘的一底端向所述第二内缘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垂直于所述延伸段,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延伸段形成一L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朝向所述凹口外的一侧面上具有一导引段,所述导引段的延伸方向与一水平方向之间夹一导引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较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外壳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内缘的一支撑段,所述支撑段往所述外壳内部延伸,所述支撑段具有面朝所述第一内缘的一接触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具有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自所述第二内缘朝向所述第一内缘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边对齐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边。
CN202010166732.3A 2020-03-10 2020-03-10 电路板固定结构 Withdrawn CN113382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6732.3A CN113382588A (zh) 2020-03-10 2020-03-10 电路板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6732.3A CN113382588A (zh) 2020-03-10 2020-03-10 电路板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588A true CN113382588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6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6732.3A Withdrawn CN113382588A (zh) 2020-03-10 2020-03-10 电路板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258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1862A1 (en) * 2010-10-05 2012-04-05 Inventec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fixing circuit board
CN103687407A (zh) * 2012-08-28 2014-03-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限位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103687410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单元和电子装置
CN10382352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背板夹持结构以及服务器
CN205546409U (zh) * 2016-02-01 2016-08-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屏蔽夹及其屏蔽装置
CN208141272U (zh) * 2017-02-16 2018-11-2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固持机构与电脑机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1862A1 (en) * 2010-10-05 2012-04-05 Inventec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fixing circuit board
CN103687407A (zh) * 2012-08-28 2014-03-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限位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103687410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单元和电子装置
CN10382352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背板夹持结构以及服务器
CN205546409U (zh) * 2016-02-01 2016-08-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屏蔽夹及其屏蔽装置
CN208141272U (zh) * 2017-02-16 2018-11-2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固持机构与电脑机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4540B1 (en) 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means for positioning a circuit board
US7742291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dapted for mou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fer cards
US7361043B2 (en) Apparatus including card element, device inserted into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the card element
US5781414A (en) Expansion card stabilizer for a circuit board edge connector
JP5667436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KR20180046886A (ko) 기판용 커넥터
US8634197B2 (en) Board module and printer
US10617019B2 (en) Board holding apparatus
US6979211B1 (en) Expansion device with a masking bracket for a card bus connector
US5980275A (en)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interface mounting bracket
EP2418557B1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optional input
CN113382588A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
US7400516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d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20230163500A1 (en) Robus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129997B2 (en) Guide assembly for proper electrical blind mating of a module in an enclosure
TWI725774B (zh) 電路板固定結構
US720934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2825392B (zh) 具有M12连接器的PCIe或PCI扩充卡组件
US10905024B1 (en) Expansion card holding mechanism with a flow-guiding through hole aligned with a vent of a flow guiding structure in a device casing
US6948957B1 (en) Socket for retaining in-line modules
US7403398B2 (en) Positioning member for securing in position add-on board
US20220377894A1 (en) Motherboard
US11245233B2 (en) Cable concentr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069993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shield
CN216623131U (zh) PCI或PCIe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