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418B -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418B
CN113382418B CN202110644343.1A CN202110644343A CN113382418B CN 113382418 B CN113382418 B CN 113382418B CN 202110644343 A CN202110644343 A CN 202110644343A CN 113382418 B CN113382418 B CN 113382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s
candidate
selecting
beam set
codeb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43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2418A (zh
Inventor
孙夏夏
贺军平
袁毅
郑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43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包括: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球形空间,将所述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且每个所述区域均包括所述球心,所述N为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所述预波束集合包括n个波束,所述n为正整数,且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N;若所述n等于所述N,则根据所述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本发明中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避免天线模组在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在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的情况。

Description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率通信场景的增加,5G毫米波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由于毫米波自身具有的方向性好,在空间传输损耗高等特点,决定了要使用毫米波通信,其波束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通过预定义波束码本,选择一系列满足要求的波束,每个波束和唯一的波束码字一一对应,将波束码字存储在波束码本中,在通信中根据实际场景调用波束码字,以满足通信要求。波束码本的生成方法是,基于波束成形技术,通过对天线模组设置不同的组合状态,以及改变信号的相位,使天线模组能够发送/接收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波束,根据一定的约束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波束,每个波束对应一个波束码字,存储在波束码本中。波束码本可以看做是一组由波束码字代表的波束的集合。
在波束码本的制作过程中,筛选波束的约束条件,决定了波束码本所能实现的通信能力。目前主流做法是选择使得累计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或者互补累计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能够大于一定阈值的波束,作为波束码本中的波束。在传统的波束码本生成过程中,是基于整体波束取得CDF/CCDF大于一定阈值进行选择的,由于天线自身特性的原因,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在一些位置上波束幅度大,而某些方向上由于波束幅度过低,出现覆盖空洞。此类型的波束码本,在实际场景中表现为,天线模组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在个别方向上信号很差甚至断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避免天线模组在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在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包括: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球形空间,将所述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且每个所述区域均包括所述球心,所述N为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所述预波束集合包括n个波束,所述n为正整数,且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N;若所述n等于所述N,则根据所述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另外,所述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包括:确定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的波束密度,所述波束密度为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方向落在该区域内的候选波束的个数;根据所述每个所述区域内候选波束的波束幅度值和波束宽度、以及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波束密度,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
另外,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所述区域内候选波束的波束幅度值和波束宽度、以及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波束密度,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包括:若所述波束密度为0,则选取所述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一波束集合;若所述波束密度大于0,则选取所述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内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二波束集合;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和所述第二波束集合得到所述预波束集合。
另外,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和所述第二波束集合得到所述预波束集合,包括:对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和所述第二波束集合求并集得到所述预波束集合。
另外,所述波束宽度为所述候选波束的功率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功率点覆盖的范围。
另外,所述波束码本生成方法,还包括:若所述n小于所述N,则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根据所述总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另外,所述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包括:根据选取条件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候选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其中,所述选取条件包括:在所有所述候选波束组成的波束包络中,确定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并选取在所述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所处位置处、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波束码本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天线模组、以及上述波束码本生成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考虑了波束在空间中的能量分布,对天线模组所在的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并从划分的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使得每个区域内均能够选出一个在该区域所指向方向上的波束,从而避免了波束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导致某些方向上出现覆盖空洞的问题。如此,在根据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后,天线模组在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能够避免在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甚至断网的情况,保证了通信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的球形空间划分成多个区域在以球心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中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以球心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中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波束码本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球形空间,将所述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且每个所述区域均包括所述球心,所述N为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所述预波束集合包括n个波束,所述n为正整数,且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N;若所述n等于所述N,则根据所述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本实施例中考虑了波束在空间中的能量分布,对天线模组所在的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并从划分的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使得每个区域内均能够选出一个在该区域所指向方向上的波束,从而避免了波束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导致某些方向上出现覆盖空洞的问题。如此,在根据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后,天线模组在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能够避免在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甚至断网的情况,保证了通信覆盖范围。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方式中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步骤101: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球形空间,将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且每个区域均包括球心,N为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
本实施例中天线模组可包括一个天线,也可包括多个不同方向上的天线。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一个球形空间,将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球心,且任意两个区域之间除球心这一点外没有重合。这里的N为波束码本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N为正整数。其中,预设长度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以方便划分球形空间为宜,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如图2和图3所示,若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即球心)作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建立的坐标系,其中,坐标原点为O,x轴和y轴构成水平方向上的平面,z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以预设长度为半径所形成的球星空间的球面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在该坐标系中可以记为(r,θ,φ),其中,r为球面上这一点距离球心的距离,θ为球面上这一点与z轴正半轴之间的夹角,φ为球面上这一点与x轴正半轴之间的夹角,其中,θ∈(0°,180°),φ∈(0°,360°)。
可选地,为保证选取后的波束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形空间中,确保每个区域内的通信覆盖质量和范围,该N个区域可为球形空间等分后得到的N个区域。等分后的这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所包括的弧面(球面的一部分)面积相等。
步骤102:确定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波束密度。
在解释波束密度之前,先引入波束方向D这一概念,波束方向D是指一个波束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方向,其中,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又称为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简称为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为无线电发射机供给天线的功率与在给定方向上天线绝对增益的乘积。各方向具有相同单位增益的理想全向天线,通常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天线。EIRP的定义为:EIRP=Pt*Gt,它表示同全向天线相比,可由发射机获得的在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上的发射功率。其中,Pt表示发射机的发射功率,Gt表示发射天线的天线增益。在无线通信工程中,通常用来衡量干扰的强度,以及发射机发射强信号的能力。
基于上述解释,我们可以将波束方向D理解为该波束的最大天线增益方向。一个波束有且仅有一个最大天线增益方向,可将其确定为该波束的波束方向D。如图3所示,在我们建立的三维坐标系中波束方向D用角度表示可记为(θ,φ)。
下面我们来解释波束密度,波束密度ρ是指某一个方向区间内,分布的波束方向D的个数。对应到我们划分的N个区域,可以理解为最大天线增益方向落在该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波束的个数。很明显,在一个区域内最大天线增益方向落在该区域内的波束的个数要么等于0,要么大于0。
步骤103:判断每个区域的波束密度是否大于0。若不大于0,则进入步骤104;若大于0,则进入步骤105。
步骤104:选取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一波束集合。
步骤105:选取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内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二波束集合。
针对上述步骤103至105具体地说,在根据每个区域内候选波束的波束幅度值和波束宽度、以及每个区域的波束密度,从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时,需分两种情况:
当某一区域内的波束密度不大于0,也就是该区域内的波束密度为0时,表明所有候选波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方向均未落在该区域内。为保证这一区域所对应方向上的通信质量,需选择该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所有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分别进行选取后得到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一波束集合{T0},假设第一波束集合{T0}中包含的波束的个数为n0
当某一区域内的波束密度大于0时,表明有候选波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方向落在该区域内。由于波束本身的特性,某一方向上波束幅度越大,相应的方向性越好,波束也越窄。而一个波束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方向为该波束幅度值最大的方向,因此波束在该方向上的波束宽度最窄。如果直接根据波束幅度值来选择候选波束,可能会导致该区域内波束覆盖范围较窄,无法完全覆盖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中综合考虑波束宽度和波束幅度值来选择波束,从该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内选取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在保证波束覆盖范围的基础上,选取EIRP最大的波束,以同时保证该区域内的通信质量和通信覆盖范围。所有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分别进行选取后得到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二波束集合{T1},假设第二波束集合{T1}中包含的波束的个数为n1。其中,第一预设宽度可有用户自行设置。
以下对波束宽度进行解释,相关技术中的波束宽度通常是指半功率波束宽度,即当波束的功率值为0.5倍总功率时所覆盖的范围,波束宽度通常同角度来表示,例如:60°、80°等。而本申请中的波束宽度是对半功率波束宽度的延伸定义,为候选波束的功率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功率点覆盖的范围。例如:第一预设值可以为1/3倍的总功率,或者4/5倍的总功率,该第一预设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总而言之,本实施例中在将天线模组所在的空间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后,综合考虑波束密度、波束幅度和波束宽度这三个因素,在每个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不仅避免了波束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导致某些方向上出现覆盖空洞的问题。而且对于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选取该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以保证这一区域所对应方向上的通信质量;对于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选取该区域内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以同时保证该区域内的通信质量和通信覆盖范围。避免了波束幅度和波束方向高度重合,某些方向出现波束幅度过低的情况。如此,在根据这些选取出的波束形成的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后,天线模组在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能够避免在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甚至断网的情况,既保证了每个区域内的通信质量又保证了通信覆盖范围。
步骤106:根据第一波束集合和第二波束集合得到预波束集合。
具体的,对第一波束集合{T0}和第二波束集合{T1}求并集得到预波束集合{T},{T}={T0}∪{T1}。预波束集合{T}包括n个波束,n为正整数,且n小于或等于N。由于一个波束的覆盖范围可能是我们划分的多个区域,因此,同一个波束可能被同时选入两个波束集合中,因此,对第一波束集合{T0}和第二波束集合{T1}求并集后得到的预波束集合{T}中的波束个数n≤N。
步骤107:若预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个数n等于N,则根据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具体的,若预波束集合{T}中的波束个数n=N,则可直接根据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完整的波束码本。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在将天线模组所在的空间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后,综合考虑波束密度、波束幅度和波束宽度这三个因素,在每个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不仅避免了波束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导致某些方向上出现覆盖空洞的问题。而且对于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选取该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以保证这一区域所对应方向上的通信质量;对于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选取该区域内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以同时保证该区域内的通信质量和通信覆盖范围。避免了波束幅度和波束方向高度重合,某些方向出现波束幅度过低的情况。如此,在根据这些选取出的波束形成的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后,天线模组在参考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能够避免在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甚至断网的情况,既保证了每个区域内的通信质量又保证了通信覆盖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之处在于,当预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个数小于N时,不再采用区域划分的方式进行选取,而是将所有候选波束组成的波束包络视为一个整体,直接确定波束幅度最小的点,并在该处添加此处波束幅度最大的波束,以进一步避免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1: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球形空间,将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且每个区域均包括球心,N为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
步骤202:确定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波束密度。
步骤203:判断每个区域的波束密度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进入步骤204;若不大于0,则进入步骤205。
步骤204:选取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一波束集。
步骤205:选取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内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二波束集合。
步骤206:根据第一波束集合和第二波束集合得到预波束集合。
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6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至步骤106大致相同,为避免重复,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见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步骤207:判断预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个数n是否等于N。若等于N,则进入步骤208;若不等于N,则进入步骤209。
步骤208:根据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具体的,若预波束集合{T}中的波束个数n=N,则可直接根据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完整的波束码本。
步骤209: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根据总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具体的,当第一波束集合{T0}和第二波束集合{T1}中存在相同的波束时,n<N。此时,可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保证总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个数等于N,此时,可根据总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本实施例中天线模组在参考根据总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的波束码本实现通信连接时,为进一步避免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的情况。本实施例中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包括:根据选取条件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候选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其中,选取条件包括:在所有候选波束组成的波束包络中,确定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并选取在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所处位置处、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
具体的,若预波束集合{T}中的波束个数n<N,则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根据选取条件选择N-n个波束。选取条件为:在现有的所有候选波束组成的波束包络中,确定波束幅度最小的点,该波束幅度最小的点所在方向为Dmin(θ,φ),选取在该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所处位置处、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然后循环此过程直到总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个数达到N个,如此,根据总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为完整的波束码本。
本实施例中在将天线模组所在的空间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后,在N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形成预波束集合。当预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个数小于N时,不再采用区域划分的方式进行选取,而是将所有候选波束组成的波束包络视为一个整体,直接确定波束幅度最小的点,并在该处添加此处波束幅度最大的波束,以进一步避免个别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差的情况。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波束码本生成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302;其中,存储器3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其中,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3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301。
处理器3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3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天线模组、以及上述波束码本生成装置,移动终端例如:电脑、IPad、电话手表等。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天线模组所在位置为球心、预设长度为半径形成球形空间,将所述球形空间划分为N个区域,且每个所述区域均包括所述球心,所述N为所需波束码字的个数;
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所述预波束集合包括n个波束,所述n为正整数,且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N;
若所述n等于所述N,则根据所述预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若所述n小于所述N,则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根据所述总波束集合所对应的波束码字生成波束码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包括:
确定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的波束密度,所述波束密度为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方向落在该区域内的候选波束的个数;
根据所述每个所述区域内候选波束的波束幅度值和波束宽度、以及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波束密度,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所述区域内候选波束的波束幅度值和波束宽度、以及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波束密度,从所述N个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内的候选波束中选取一个波束以形成预波束集合,包括:
若所述波束密度为0,则选取所述波束密度为0的区域内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一波束集合;
若所述波束密度大于0,则选取所述波束密度大于0的区域内波束宽度大于第一预设宽度、且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的候选波束,形成第二波束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和所述第二波束集合得到所述预波束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和所述第二波束集合得到所述预波束集合,包括:
对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和所述第二波束集合求并集得到所述预波束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宽度为所述候选波束的功率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功率点覆盖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包括:
根据选取条件从未被选取的候选波束中选取N-n个候选波束加入所述预波束集合形成总波束集合;
其中,所述选取条件包括:在所有所述候选波束组成的波束包络中,确定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并选取在所述波束幅度值最小的点所处位置处、波束幅度值最大的候选波束。
7.一种波束码本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模组、以及上述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装置。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CN202110644343.1A 2021-06-09 2021-06-09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82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343.1A CN113382418B (zh) 2021-06-09 2021-06-09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343.1A CN113382418B (zh) 2021-06-09 2021-06-09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18A CN113382418A (zh) 2021-09-10
CN113382418B true CN113382418B (zh) 2023-03-14

Family

ID=7757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4343.1A Active CN113382418B (zh) 2021-06-09 2021-06-09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241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385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075033A (zh) * 2018-05-25 2020-12-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5g终端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630B (zh) * 2010-10-18 2012-11-21 武汉大学 球面矢量量化编解码方法
US8885569B2 (en) * 2011-12-19 2014-11-1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Beamform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735066B2 (en) * 2017-12-22 2020-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beam codebook generation for the 5G terminals
US10764766B2 (en) * 2018-03-27 2020-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radio front-end beam sweeping for 5G terminals
US10892807B2 (en) * 2018-06-27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book adapt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033A (zh) * 2018-05-25 2020-12-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5g终端的波束码本生成方法
CN110166385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am Codebook Design for 5G mmWave Terminals;Jianhua Mo,Boon Loong Ng,etc.;《IEEE Access ( Volume: 7)》;20190722;98387-98404 *
R1-155077 "Codebook Design for 16 ports 2D antenna arrays";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50926;全文 *
RP-170376 "Status Report of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TT DOCOMO等;《3GPP tsg_ran\TSG_RAN》;20170228;全文 *
冯森林 ; ,李勇朝,等.多用户MIMO系统中非均匀码本的构建.《 CNKI 新型工业化》.2013, *
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混合波束成形综述;束锋等;《数据采集与处理》;20170515(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18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84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roadcast beam weighted val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012948B2 (en) Uplink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power control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290995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35441B (zh) 确定波束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737714A (zh) 轨道角动量模态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EP3732797B1 (en) Beam training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US9706415B2 (en) Method for RF management, frequency reuse and increasing overall system capacity using network-device-to-network-device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tandard beamforming techniques
WO2019179305A1 (zh) 信号接收方法及信号接收装置
CN110784251B (zh) 天线阵列
US1107026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adapted to radiate antenna beams of different types
EP3565358A1 (en) Inter-cell beam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5632913A (zh)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382418B (zh)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10143657A1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link between a mobile earth station and a satellite of m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519357B1 (ko) O-RAN 프론트홀의 5G mmWave 광대역 빔포밍 MIMO 서비스 방법과 그 장치
CN1119030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300494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을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4070432A (zh) 锁定发射状态的方法及设备
CN109121208B (zh) 一种波束扫描方法和相关设备
Armeniakos et al. Angular Distance-Base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mWave Cellular Networks
US202401463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CN112825490B (zh) 一种虚拟天线映射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23016116A1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403065A1 (en) Communication using a dual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20240072847A1 (e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entralized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