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903A -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1903A
CN113381903A CN202110470295.9A CN202110470295A CN113381903A CN 113381903 A CN113381903 A CN 113381903A CN 202110470295 A CN202110470295 A CN 202110470295A CN 113381903 A CN113381903 A CN 113381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registered
equipment
registration
registered
wireless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02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智浩
刘志远
何锐
冯晓群
朱林
何玉鹏
张金鹏
薛玉龙
王杰
胡宝宁
秦力
金海川
王晓康
王登擎
吉懿
马建文
王远兴
杜迎春
李文冬
何萍
张智
杨瑞亮
刘勃
虎俊
许明昌
魏晶平
马伟
寿绍安
陈万达
叶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Ltd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Wuzhong Power Supply Co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Ltd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Wuzhong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Ltd,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Wuzhong Power Supply Co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02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1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监控网络系统包括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网关设备,用于将无线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汇集服务器,用于对网关设备传输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确定配电网是否正常工作。其中,网关设备与汇集服务器连接,无线传感设备与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除自身外的其它无线传感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无线传感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该监控网络系统可有效提升网络传输性能,进而提升监控网络系统的监控功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综合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配电台区(台区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用户端的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需求之一是提升低压配电网状态感知、状态管控能力以及低压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因而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配电台区智能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配电台区的监测,保证配电台区内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配电台区智能系统通过安装在配电台区内的各个传感设备实时获得各个带电体的各项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来确定配电台区内各个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但由于目前配电台区智能系统内传感设备的连接方式不够灵活,在某个传感设备出现故障时,经常导致其它区域传感设备无法及时将参数传输至上级服务器服务器。因此,如何提升配电台区内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性能成为额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提升配电台区内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性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包括:
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网关设备,用于将所述无线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
汇集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网关设备传输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配电网是否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汇集服务器连接,所述无线传感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除自身外的其它无线传感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汇聚设备,用于获得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带电体的参数并传输至所述网关设备;
其中,单个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包括一个所述汇聚设备,所述汇聚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的汇聚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所述汇聚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汇聚设备直接连接,各个所述传感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汇聚设备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均为非侵入式传感设备,以在不接入所述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时检测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待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未注册设备,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在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时,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待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未注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传感器时,请求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可选地,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包括:
从所有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和所有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设备;
分别向各个所述待发送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信息返回的信道请求后,向所述待发送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接收所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返回的候选响应信息;
从各个已返回候选响应信息的待发送设备中确定一个目标设备;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以请求所述目标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响应于所述注册确认信息所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若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已注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未注册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信息;
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信息,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信道请求;
接收所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所述信道请求返回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的信道可用,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候选响应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所述候选响应信息返回的注册确认信息后,通过所述汇集服务器获得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结果信息;
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若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汇集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已注册设备发送的未注册设备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中包括所述未注册设备的临时分配地址、设备标识以及安全证书;
对所述安全证书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根据所述临时分配地址和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未注册设备构建地址表,生成会话秘钥,并通过所述已注册设备向所述未注册设备返回表示注册成功的注册结果信息;
若验证失败,通过所述已注册设备向所述未注册设备返回表示注册失败的注册结果信息。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监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监控网络系统的组建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中,监控网络系统可以包括无线传感设备、网关设备以及汇集服务器,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网关设备用于将无线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汇集服务器用于对网关设备传输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确定配电网是否正常工作。其中,网关设备与汇集服务器连接,无线传感设备与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除自身外的其它无线传感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无线传感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无线传感设备均为非侵入式传感设备,以在不接入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时检测各个带电体的参数。通过该监控网络系统,每一个无线传感设备均与除自身外的其它至少一个无线传感设备连接,使得无线传感设备可通过多种通道将自身采集的参数及时传输至网关设备及汇集服务器,防止无线传感设备只通过单一通道与汇集服务器连接时,该通道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无法及时将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的现象,提升了网络传输性能和监控网络系统对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的监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控网络的树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注册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的监控网络系统可以包括:
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网关设备,用于将所述无线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
汇集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网关设备传输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配电网是否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汇集服务器连接,所述无线传感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除自身外的其它无线传感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
在图1中,示例出了监控网络系统包括一个汇集服务器、两个网关设备(包括:网关设备1-网关设备2)和六个无线传感设备(包括:无线传感设备1-无线传感设备6)的情形。在实际实施场景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网关设备和无线传感设备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设备与汇集服务器连接,对于某一个无线传感设备,既可以直接连接到网关设备,也可以直接连接到某一个其它的无线传感设备。如果某个无线传感设备连接到另一个无线传感设备,而该另一个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到网关设备,那么该无线传感设备与该网关设备间接连接。
例如在图1中,无线传感设备1和无线传感设备2直接连接到网关设备,而无线传感设备3-无线传感设备6则连接到无线传感设备1或无线传感设备2上,因而无线传感设备3-无线传感设备6通过无线传感设备1或无线传感设备2间接连接到网关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无线传感设备还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例如在图1中,无线传感设备1还与无线传感设备2-无线传感设备4分别连接,无线传感设备4还与无线传感设备1、无线传感设备3以及无线传感设备5分别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每个无线传感设备可通过多种通道将自身采集的参数及时传输至网关设备及汇集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测量配电台区(台区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具备多种类型,可分别用于测量不同的参数,例如电压型传感设备可用于测量某个带电体的电压,再例如电流型传感设备可用于测量某个带电体的电流,本实施例对无线传感设备的类型和参数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
网关设备用于获得各个无线传感设备测量的参数,并将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网关设备既可以主动请求各个无线传感设备上传实时测量的参数,也可以等待各个无线传感设备主动上传实时测量的参数,本实施例对网关设备从各个无线传感设备中获得测量的参数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汇集服务器主要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网关设备在获得测量的参数后,立刻将这些参数上传至汇集服务器,汇集服务器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可确定出配电台区内配电网当前的工作状态,进而根据工作状态确定配电网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输出提示信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排除异常现象。因此,通过该监控网络系统,可实现对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保证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分别部署在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的不同位置,从而在多个位置采集电力线路的参数,进而实现对配电台区的不同位置的实时监控,保证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网络系统可以包括:无线传感设备、网关设备以及汇集服务器,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网关设备用于将无线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汇集服务器用于对网关设备传输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确定配电网是否正常工作。其中,网关设备与汇集服务器连接,无线传感设备与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除自身外的其它无线传感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无线传感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无线传感设备均为非侵入式传感设备,以在不接入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时检测各个带电体的参数。通过本实施例的监控网络系统,每一个无线传感设备均与除自身外的其它至少一个无线传感设备连接,使得无线传感设备可通过多种通道将自身采集的参数及时传输至网关设备及汇集服务器,防止无线传感设备只通过单一通道与汇集服务器连接时,该通道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无法及时将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的现象,提升了网络传输性能,进而提升了监控网络系统对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的监控的稳定性。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在电力线路的某个位置处,可能需要多个传感设备进行参数采集,例如某些传感设备负责采集电压,某些传感设备负责采集电流。或者,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在电力线路的某个区域内,需要大量传感设备进行参数采集。在这些场景下,如果某个位置处只由单个无线传感设备负责采集,显然无法较好完成参数采集工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某个无线传感设备替换为多个传感设备组合的形式,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更好地监测,具体如图2所示。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传感设备进一步可以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汇聚设备,用于获得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带电体的参数并传输至所述网关设备。
其中,单个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包括一个所述汇聚设备,所述汇聚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的汇聚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所述汇聚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汇聚设备直接连接,各个所述传感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汇聚设备直接连接。
在图2中,符号AP表示汇聚设备,符号S表示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某个需要监控(采集参数)的区域,可以采用一个汇聚设备加多个传感器的组合方式。其中,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汇聚设备用于从各个与自身相连的传感器中获得测量的参数,并将获得的参数上传至网关设备。
其中,对于某个汇聚设备,既可以与网关设备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汇聚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每一个汇聚设备还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汇聚设备直接连接,使得汇聚设备可以具备多种通道向网关设备上传测量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传感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汇聚设备直接连接,例如某个传感器在与汇聚设备X直接连接时,还可以与汇聚设备Y直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每一个传感器均与其它多个汇聚设备直接连接,那么每一个传感器可具备多种通道将自身采集的参数传输至网关设备和汇集服务器,避免单一通道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上传测量的参数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某个需要监控的区域,可采用一个汇聚设备加多个传感器进行组合的方式实现参数采集,由于每一个传感器可与多个汇聚设备直接连接,因此,可防止传感器只通过单一通道与汇聚设备连接时,该通道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无法及时将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输性能和监控网络系统对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的监控的稳定性。
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传感设备可以采用非侵入式传感设备,以在不接入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时检测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相关技术中的配电台区智能系统,对于台区内参数的检测,大多采用侵入式、有线传输的方式直接感知带电体的各项参数。而侵入式测量方法均需要将测量设备接入电力线路中,不但对输送电流电压造成干扰,带来损耗,而且由于电力线路电压电流变化带来的冲击,还会对测量设备的安全性、绝缘性、准确性等带来严重影响。其次,侵入式测量方法的测量设备安装调试复杂,存在因数据传输线脱落造成电气设备短路故障的事故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无线传感设备、每一个传感器均可以采用非侵入式传感设备。非侵入式传感设备可用于实现非侵入式测量。非侵入式测量是指在测量配电台区内的各个带电体的参数时,无需将测量设备接入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中,可提升测量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无线传感设备均采用非侵入式传感设备,可以在不接入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时实现对各个带电体的参数的非侵入式检测,与相关技术中的侵入式检测相比,可具备如下多个优点:
一、避免对输送电流电压造成的干扰,降低对电力线路的损耗,提升测量设备(传感设备)的安全性。
二、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三、降低测量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度,避免因数据传输线脱落造成电气设备短路故障的事故隐患,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控网络的树状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各个设备以节点表示。网关节点GW(对应网关设备)为树的根节点。所有的传感节点(对应传感器)S为整个监控网络的最低层的子节点。一个传感节点S作为子节点时具有至少一个汇聚节点(对应汇聚设备)AP作为其父节点。一个汇聚节点AP作为子节点时,其父节点既可以为网关节点GW,也可以为其余的至少一个汇聚节点AP。各节点的多父节点结构构成了多父节点树监控网络,由汇集服务器指定多父节点树的层数。
具体地,在图3中,标号为nj的传感节点S,有一个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AP作为其父节点,同时还有其它汇聚节点AP作为其父节点。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AP,其父节点包括标号为n2的汇聚节点AP、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AP以及标号为ni+1的汇聚节点AP。标号为n2的汇聚节点AP的父节点为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GW。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AP,能够通过标号为n2的汇聚节点AP连接到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GW1,也可以通过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AP连接到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GW1,还可以通过标号为ni+1的汇聚节点AP连接到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AP后,再连接到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GW1。其中,虚线的GW2表示备用的网关节点。
在监控网络中,如果没有网关节点GW,则由汇集服务器作为网关节点GW。地址掩码表示监控网络的层级结构,即多父节点树的层数,由汇集服务器指定。默认的掩码规则分配为:2b.4b.4b.4b.4b.4b.10b,表示最多可以有4个网关节点GW,16个第一至第五层的汇聚节点AP,每一个汇聚节点AP下面可以有1024个传感节点S。其中各地址段全1为广播地址,全零为父节点地址。
监控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被分配至少一个访问地址。网关节点的地址由汇集服务器分配。从网关节点开始,给它的子节点分配第一个汇聚节点段(b1H,b1L)的地址,每个子节点再给它的子节点分配下一个汇聚节点段(b2H,b2L)的地址,以此类推,直到分配完最后一个汇聚节点段。每一个汇聚节点,无论是在哪一个树层的节点,都可以为通过它接入的传感节点分配地址。
一个监控网络包括设定数量的多个网关节点GW,由汇集服务器为各网关节点GW分配网段和地址,任何直接接入网关节点GW的汇聚节点AP都继承其地址段。
在监控网络建立初期,先按默认掩码分配方案分配地址给各层节点,如果某些层地址不够而另一些层地址较多,可调整掩码分配方案。如果无论怎么调整都有部分码段长度不够,则必须增加汇集服务器,即网络超载,必须另外再建一个网络,两个网络无需协调,完全采用随机碰撞共享2.4GHz频段。
网关节点GW的地址由汇集服务器进行分配,如果只有一个网关节点GW,则其地址与汇集服务器的地址相同,汇集服务器发送一个默认的全网络掩码,供网关节点GW给汇聚节点AP分配地址使用。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组建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具体地,当监控网络系统包括汇集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无线传感设备时,组建方法可如下所示:
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在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时,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未注册设备为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监控网络系统中所有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的注册均由汇集服务器执行。但是如果所有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直接向汇集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将会造成汇集服务器压力过大。因此,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向已注册的网关设备以及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再由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及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将注册请求信息层层上传至汇集服务器,并由汇集服务器完成该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的注册。
示例地,以图1为例,监控网络系统中所有已注册的汇集服务器、已注册的网关设备以及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构成了一个监控网络,如果要将某个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接入该监控网络,可以由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向任意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任意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者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完成注册(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者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通过汇集服务器完成注册),当完成注册时,表示该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成功接入了监控网络系统,即成为了监控网络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在一次操作中可以向多个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但是在接收到这些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后,根据各个响应信息只能选择一个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作为最终的目标设备,并向该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以请求该目标设备完成注册。在一次操作后,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已与目标设备建立了连接,此时已经接入了监控网络系统,成为了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接着,该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还可以继续执行多次操作,与多个其它目标设备分别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在请求目标设备完成注册时,目标设备请求汇集服务器执行注册步骤,然后接收汇集服务器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再将注册结果信息返回至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本申请中所有的未注册设备的注册均由汇集服务器完成,目标设备用于数据转发。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对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进行注册,可有效提升无线传感设备的注册效率,进而提升监控网络的组网效率,使得监控网络可在较短时间内扩展为较大规模的监控网络,可实现对配电台区电力线路的大规模及时监控,增强了监控性能,进一步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组建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具体地,当监控网络系统包括汇集服务器、网关设备、汇聚设备以及传感器时,组建方法可如下所示:
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传感器时,请求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在本实施例中,待接入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未注册设备可以是汇聚设备,或者传感器。
由于汇聚设备既可以与网关设备直接连接,也可以与其它汇聚设备直接连接,因此,未注册的汇聚设备可以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注册。
由于传感器可以与多个不同的汇聚设备分别连接,因此未注册的传感器可以请求多个不同的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注册。
在本实施例中,未注册设备在一次操作时,可以向多个已注册设备分别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得到多个响应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响应信息选择一个目标设备,并请求该目标设备完成注册。具体地,未注册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由目标设备将注册确认信息发送至汇集服务器,汇集服务器完成注册,并通过目标设备向未注册设备返回注册结果信息。在一次操作后,未注册设备可以与一个已注册设备建立连接,此时已经接入了监控网络系统,成为了已注册设备。接着,该已注册设备还可以继续执行多次操作,从而与多个其它已注册设备分别建立连接。即本实施例中,已注册设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例如在预设连接次数上限之下)仍可以与其它已注册设备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对未注册的汇聚设备进行注册,可通过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对未注册的传感器进行注册,可有效提升未注册设备的注册效率,进而提升监控网络的组网效率,使得监控网络可在较短时间内扩展为较大规模的监控网络,可实现对配电台区电力线路的大规模及时监控,增强了监控性能,进一步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未注册设备进行注册的具体方法,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册方法的流程图。以未注册设备为汇聚设备为例,未注册设备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注册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41:从所有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和所有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1-步骤S47是指未注册设备进行一次注册操作时所需执行的步骤。
在步骤S41中,针对未注册的汇聚设备,可以从所有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和所有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设备,本实施例对确定待发送设备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直接将所有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和所有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作为待发送设备,也可以仅选择某个区域内的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和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作为待发送设备。
步骤S42:分别向各个所述待发送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
在步骤S42中,在确定出各个待发送设备后,可以直接向各个待发送设备分别发送注册请求信息。
步骤S43:在接收到所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信息返回的信道请求后,向所述待发送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在步骤S43中,每一个待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注册请求信息后,可以向未注册设备发送信道请求,该信道请求包含对应的待发送设备的地址信息。未注册设备在接收到信道请求,获得自身当前的信道状态(空闲或占用),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响应于该信道请求向对应的待发送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如果是空闲状态,则可用,如果是占用状态,则不可用。
步骤S44:接收所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返回的候选响应信息。
在步骤S44中,待发送设备在接收到信道状态信息后,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可用,向未注册设备返回候选响应信息,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不可用,向未注册设备发送请求失败信息。
步骤S45:从各个已返回候选响应信息的待发送设备中确定一个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待发送设备返回候选响应信息,表示待发送设备可以作为未注册设备的父节点(如图3所示),如果多个待发送设备均返回候选响应信息,表示多个待发送设备均可以作为未注册设备的父节点。
由于在一次注册操作中未注册设备只能与一个已注册设备建立连接,因此,未注册设备需要在多个返回了候选响应信息的待发送设备中确定一个目标设备,确定一个目标设备的目的是请求该目标设备作为未注册设备的父节点,以建立与该目标设备的连接。
步骤S46: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以请求所述目标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在步骤S46中,在确定目标设备后,可以直接向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以请求目标设备将注册确认信息发送至汇集服务器,使汇集服务器完成注册,将目标设备作为未注册设备的父节点,从而建立未注册设备与目标设备的父子连接关系。
步骤S47: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响应于所述注册确认信息所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若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在步骤S47中,汇集服务器对未注册设备进行注册,并通过目标设备返回注册结果信息。如果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注册通过,则原来的未注册设备成为了已注册设备。如果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注册失败,则原来的未注册设备仍未注册成功,可再次申请注册。
实际上,某个未注册设备可以执行多次注册操作,与多个目标设备建立父子连接关系。示例地,未注册的汇聚设备X经过步骤S41-步骤S47与网关设备M建立了连接,成为网关设备M的子设备,接着,汇聚设备X还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41-步骤S47与汇聚设备N建立连接,成为网关设备N的子设备,或者继续执行步骤S41-步骤S47与汇聚设备O建立连接,成为网关设备N的子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注册的传感器请求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注册的过程,与未注册的汇聚设备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注册的过程相同。
具体地,对于未注册的传感器,其请求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注册的过程可以如下:
从所有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设备;
分别向各个待发送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
在接收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注册请求信息返回的信道请求后,向待发送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未注册的传感器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接收待发送设备响应于信道状态信息返回的候选响应信息;
从各个已返回候选响应信息的待发送设备中确定一个目标设备;
向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使目标设备将注册确认信息发送至汇集服务器,由汇集服务器完成注册并获得注册结果信息;
接收目标设备响应于注册确认信息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未注册设备进行注册的具体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升未注册设备的注册效率,进而提升监控网络的组网效率,使得监控网络可在较短时间内扩展为较大规模的监控网络,可实现对配电台区电力线路的大规模及时监控,增强了监控性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应用于监控网络系统中的已注册设备,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该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1:接收未注册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信息;
步骤S5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信息,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信道请求;
步骤S53:接收所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所述信道请求返回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步骤S54: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的信道可用,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候选响应信息;
步骤S55:在接收到所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所述候选响应信息返回的注册确认信息后,通过所述汇集服务器获得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结果信息;
步骤S56: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若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已注册设备为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时,可以接收未注册的汇聚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信息。已注册设备为已注册的汇聚设备时,可以接收未注册的汇聚设备或未注册的传感器发送的注册请求信息。
已注册设备在接收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候选响应信息返回的注册确认信息后,可将注册确认信息发送至汇集服务器,由汇集服务器进行注册,获得注册结果信息。汇集服务器再将注册结果信息发送至已注册设备,由已注册设备将注册结果信息返回至未注册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应用于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汇集服务器,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6,该组建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61:接收已注册设备发送的未注册设备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中包括所述未注册设备的临时分配地址、设备标识以及安全证书;
步骤S62:对所述安全证书进行验证;
步骤S63:若验证通过,根据所述临时分配地址和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未注册设备构建地址表,生成会话秘钥,并通过所述已注册设备向所述未注册设备返回表示注册成功的注册结果信息;
步骤S64:若验证失败,通过所述已注册设备向所述未注册设备返回表示注册失败的注册结果信息。
其中,设备标识即设备ID。
下面将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组件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当一个未注册汇聚节点AP请求一个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一个已注册汇聚节点AP进行注册时的注册过程可以如下:
步骤1:未注册汇聚节点AP通过一个广播信道,向一个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一个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发送注册请求信息。注册请求信息中包括未注册汇聚节点ID、安全证书以及初始地址,初始地址为全1或全0。
步骤2:未注册汇聚节点AP接收该广播信道返回的应答信息,如果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应答信息,则通过下一个广播信道继续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否则进入步骤3。
步骤3:如果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接收到应答信息,且此信息为信道请求,未注册汇聚节点AP根据自身当前的信道状态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并回复。其中,信道请求中包括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发送者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发送者的地址Ai,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发送者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发送者的地址Ai。
步骤4: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未注册汇聚节点AP的信道是否可用,如果不可用(未注册汇聚节点AP的信道被占用),放弃回复对此次注册请求信息的候选响应信息。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5:如果未注册汇聚节点AP的信道可用(未注册汇聚节点AP的信道空闲),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向未注册汇聚节点AP发送候选响应信息。该候选响应信息中包括黑白信道表、候选节点地址、未注册汇聚节点临时分配地址Ak、信号RSSI(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和工作信道。未注册汇聚节点临时分配地址Ak由候选响应信息发送者选定。
步骤6:未注册汇聚节点AP向不同的已注册的网关节点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分别发送注册请求信息,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5,可收到至少一个候选响应信息。各候选响应信息中包括各自的临时分配地址。
步骤7:未注册汇聚节点AP根据各个候选响应信息发送者的层级、黑白信道表、候选响应信息发送者与自己之间的信息RSSI,选择一个最佳的候选响应信息发送者作为候选父节点。向候选父节点发送注册确认信息,注册确认信息中包括候选父节点选择的临时分配地址、未注册汇聚节点ID、接收信号RSSI。
步骤8:未注册汇聚节点AP接收从候选父节点转发来的注册结果信息,若注册成功,候选父节点被确定为父节点,该汇聚节点被确定为子节点,临时分配地址被确定为为该汇聚节点分配的地址。
步骤9:经过多次注册请求过程,可以得到多个父节点,从而建立与多个汇聚节点的父子关系。
在实施上述步骤1-步骤9时,一个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一个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采用退避机制回复候选响应信息给未注册汇聚节点AP。根据退避机制,回复候选响应信息的时刻与其层级数成正式,与信息RSSI成反比,从而保证数值小、层级高和信号强的节点优先响应。
在步骤8中,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AP如果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接收到未注册汇聚节点AP的注册确认信息,则作为候选父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转发未注册汇聚节点AP的注册信息,该注册信息中包括未注册汇聚节点的临时分配地址、未注册汇聚节点ID和安全证书。注册信息经过父节点的父节点层层转发后,最终到达网关节点,最后再到汇集服务器。
汇集服务器在接收到网关节点转发来的注册信息后,为未注册汇聚节点构建地址表、验证安全证书、生成密钥,地址表中绑定未注册汇聚节点ID、临时分配地址和N个副地址,其中,N小于或等于3。如果安全证书验证通过,则注册成功,如果未通过,则注册失败,验证安全证书后,向网关节点发送注册结果信息,注册结果信息中包括密钥、注册是否成功标志位、分配地址。
汇集服务器将注册结果信息发送给网关节点,网关节点按原路转发注册结果信息,一直到候选父节点的父节点,再到候选父节点,最后到请求注册的未注册汇聚节点。候选父节点接收从自己的父节点转发来的注册结果信息,如果注册成功,则候选父节点被确定为父节点,将密钥、分配地址绑定,转发给未注册汇聚节点,未注册汇聚节点被确定为注册节点。如果注册失败,候选父节点放弃绑定临时分配地址。
在监控网络中所有的汇聚节点都注册成功后,监控网络采用相同的注册方法,注册信道备用父节点(即一个汇聚节点可以请求与其它多个汇聚节点连接)。在此过程中,汇集服务器只需要确认请求节点的安全证书已被验证过,即确认注册成功。
未注册的直接传感节点请求已注册的汇聚节点进行注册的过程可以如下:传感节点在多个已注册的汇聚节点中确定一个候选父节点(具体过程可参照步骤1-步骤7),由该候选父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转发未注册的直接传感节点的注册信息,该注册信息中包括未注册的直接传感节点的临时分配地址、未注册直接传感节点的ID和安全证书。注册信息经过父节点的父节点层层转发后,最终到达网关节点,最后再到汇集服务器,由汇集服务器处理(具体可参照前文所述),得到注册结果信息。汇集服务器将注册结果信息发送给网关节点,网关节点按原路转发注册结果信息,一直到候选父节点的父节点,再到候选父节点,最后到请求注册的未注册的直接传感节点。
当一个未注册汇聚节点AP请求一个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一个已注册汇聚节点AP进行注册时,该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已注册汇聚节点AP的内部处理过程可以如下所示:
步骤1’:接收未注册汇聚节点的注册请求信息。
步骤2’:选择临时地址,利用自己的地址生成信道请求,并将信道请求发送给未注册汇聚节点。
步骤3’:接收未注册汇聚节点返回的信道状态信息。若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未注册汇聚节点的信道空闲,进入步骤4’,否则放弃回复注册请求信息。
步骤4’:向未注册汇聚节点发送候选响应信息,候选响应信息包括为未注册汇聚节点选择的临时地址。
步骤5’:判断是否接收到未注册汇聚节点发送的注册确认信息,若是,进入步骤6’,若否,进入步骤10’。
步骤6’:作为候选父节点,将未注册汇聚节点的注册信息发送给自己的父节点,直到发送到汇集服务器,由汇集服务器根据注册信息获得注册结果信息。注册信息中包括分配地址、分配ID和安全证书。
步骤7’:候选父节点接收从自己的父节点处转发的注册结果信息。
步骤8’:候选父节点根据注册结果信息,判断注册是否成功,若是,进入步骤9’,若否,进入步骤10’。
步骤9’:候选父节点作为注册父节点,转发注册结果信息给未注册汇聚节点,未注册汇聚节点成为注册父节点的子节点。
步骤10’:结束本此注册。
经过多次注册请求信息后,已注册的网关节点或已注册的汇聚节点成为多个子节点的父节点。
其中,已注册的网关节点GW或已注册汇聚节点AP处理未注册的传感器的过程,与处理未注册的汇聚节点的过程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已注册设备对未注册设备进行注册,可有效提升未注册设备的注册效率,进而提升监控网络的组网效率,使得监控网络可在较短时间内扩展为较大规模的监控网络,可实现对配电台区电力线路的大规模及时监控,增强了监控性能。
下面将以图3为例,以一个具体例子对本申请的设备注册过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注册过程示意图。
在图7中,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通过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完成注册。其中,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地址A0是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的地址(默认为0)。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已经注册且地址为Ai。采用默认网络掩码。
Step1:注册时,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向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发送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携带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ID(即图7中的IDk)、安全证书和初始地址(即图7中的A0)。
Step2: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接收注册请求,暂时为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分配地址Ak,利用地址Ak生成信道请求,将信道请求发送给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
Step3: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根据自身当前的信道状态生成信道状态信息,该信道状态信息含地址Ak
Step4: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后,如果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信道被占用,放弃向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返回候选响应信息。如果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信道未被占用,向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返回候选响应信息,该候选响应信息中携带黑白信道表、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的地址、临时分配的地址Ak、信号RSSI和工作信道。
Step5: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重复Step1-Step4,获得多个候选响应信息。
Step6: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根据多个候选响应信息,确定一个最佳的候选父节点,即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
Step7: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向候选父节点,即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发送注册确认信息。注册确认信息中包括候选父节点选择的临时分配地址Ak、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IDk、接收信号RSSI。
Step8: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将注册确认信息通过自身的父节点发送至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由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将注册确认信息继续发送至汇集服务器(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自身为汇集服务器时则无需继续发送,可直接处理)。
Step9:汇集服务器(或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在接收到注册确认信息后,为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构建地址表、验证安全证书以及生成密钥。地址表中绑定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IDk、分配地址Ak和N个副地址,其中,N小于或等于3。如果安全证书验证通过,则注册成功,如果未通过,则注册失败,验证安全证书后,获得注册结果信息。注册结果信息中包括密钥、注册是否成功标志位、分配地址Ak
Step10:汇集服务器将注册结果信息发送至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由标号为n0的网关节点将注册结果信息发送至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
Step11:标号为ni的汇聚节点将注册结果信息发送至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此时注册结果信息包含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IDk、分配地址Ak以及秘钥Sk。在图7中,Sk是汇集服务器为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的分配的会话秘钥,Setion Key=f(Sk)表示对秘钥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会话秘钥。
Step12:标号为nk的汇聚节点重复Step1-Step10,获得多个父节点。
通过Step1-Step12,可快速对未注册节点进行注册,有效提升未注册节点的注册效率,进而提升监控网络的组网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监控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传感设备,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网关设备,用于将所述无线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参数传输至汇集服务器;
汇集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网关设备传输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配电台区内配电网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配电网是否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汇集服务器连接,所述无线传感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除自身外的其它无线传感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直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台区内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汇聚设备,用于获得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带电体的参数并传输至所述网关设备;
其中,单个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包括一个所述汇聚设备,所述汇聚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直接连接,或通过其它无线传感设备的汇聚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各个所述汇聚设备分别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其它汇聚设备直接连接,各个所述传感器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汇聚设备直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设备均为非侵入式传感设备,以在不接入所述配电台区的电力线路时检测各个带电体的参数。
4.一种组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待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未注册设备,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未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无线传感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在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时,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5.一种组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待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未注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传感器时,请求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未注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请求已注册的网关设备或已注册的汇聚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包括:
从所有已注册的网关设备和所有已注册的汇聚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设备;
分别向各个所述待发送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信息返回的信道请求后,向所述待发送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接收所述待发送设备响应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返回的候选响应信息;
从各个已返回候选响应信息的待发送设备中确定一个目标设备;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注册确认信息,以请求所述目标设备完成对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响应于所述注册确认信息所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若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7.一种组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已注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未注册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信息;
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信息,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信道请求;
接收所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所述信道请求返回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当前的信道是否可用;
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的信道可用,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候选响应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未注册设备响应于所述候选响应信息返回的注册确认信息后,通过所述汇集服务器获得所述未注册设备的注册结果信息;
向所述未注册设备发送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若所述注册结果信息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注册成功,表示所述未注册设备接入所述监控网络系统。
8.一种组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网络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监控网络系统中的汇集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已注册设备发送的未注册设备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中包括所述未注册设备的临时分配地址、设备标识以及安全证书;
对所述安全证书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根据所述临时分配地址和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未注册设备构建地址表,生成会话秘钥,并通过所述已注册设备向所述未注册设备返回表示注册成功的注册结果信息;
若验证失败,通过所述已注册设备向所述未注册设备返回表示注册失败的注册结果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或如权利要求5-6,或如权利要求7,或如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或如权利要求5-6,或如权利要7,或如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470295.9A 2021-04-28 2021-04-28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381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0295.9A CN113381903A (zh) 2021-04-28 2021-04-28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0295.9A CN113381903A (zh) 2021-04-28 2021-04-28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903A true CN113381903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0295.9A Pending CN113381903A (zh) 2021-04-28 2021-04-28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190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302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网络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加入网络的方法
CN102484834A (zh) * 2009-09-01 2012-05-30 贺利实公司 在读表无线网状网络及相关联系统中的新节点注册
CN103296749A (zh) * 2012-02-24 2013-09-11 江苏省帕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电网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4028167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a backup network topology without service disruption
CN107907332A (zh) * 2017-11-24 2018-04-1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轴承振动监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834A (zh) * 2009-09-01 2012-05-30 贺利实公司 在读表无线网状网络及相关联系统中的新节点注册
CN102202302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网络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加入网络的方法
CN103296749A (zh) * 2012-02-24 2013-09-11 江苏省帕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电网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4028167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a backup network topology without service disruption
CN105052205A (zh) * 2013-03-15 2015-11-11 思科技术公司 提供无服务中断的备份网络拓扑
CN107907332A (zh) * 2017-11-24 2018-04-13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轴承振动监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军: "《无线传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财富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8460B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及系统
US9104565B2 (en) Fault trac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aintenance
US11515725B2 (en) Autonomous topology validation for electrical supply network
KR20150087354A (ko) 기기 간 통신 중 그룹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882459B2 (en) Determination of distribution of Wi-Fi devices within a local network
CN109921925A (zh) 一种拨测方法及装置
JP2021522722A5 (zh)
KR20190005990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2737939A (zh) 基于物联网协作通信的网络自愈方法及网络架构
CN112702219B (zh) 物联网网络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09820B (zh) 台区拓扑识别的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信号编码方法
CN113805019A (zh) 基于网关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和介质
CN113381903A (zh) 监控网络系统、组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7802A (zh) 一种用户标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48909B (zh) 网络运维方法及装置
CN114173396B (zh) 终端联网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360217B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和时间的数据上报方法及系统
KR101265715B1 (ko) 스마트 단말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831335A (zh)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监控终端、存储介质及数据监控系统
CN104853377A (zh) 一种检测wifi网络接入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56435A1 (zh) 用于异常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00669B (zh) 一种输电线路的无线自组网方法及系统
CN107426044B (zh) 一种串线检测方法、装置及操作维护服务器
CN105325025B (zh) 一种HetNet网络测量任务的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5866070B (zh) 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