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84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81843A CN113381843A CN202010114901.9A CN202010114901A CN113381843A CN 113381843 A CN113381843 A CN 113381843A CN 202010114901 A CN202010114901 A CN 202010114901A CN 113381843 A CN113381843 A CN 1133818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ata packet
- function
- user plane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其中,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用于从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所述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CP/IP下探的集中式无线接入层协议栈的实现方案,能够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自洽(self-consistent)性,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遵循自洽性的,建立于客观基础上,反之则建立于主观之上,最终归属不可证伪与证明,一个不能够满足自洽性的理论或者方法显然是不攻自破的。
内生人工智能(Native AI)的概念目前被广泛提及,在无线网络中使用AI工具进行无线网络的无线资源优化。下一代无线网络面临着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如果能够运用AI工具更好的服务用户,能够极大的提高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提供了一种基于TCP/IP下探的集中式无线接入层协议栈的实现方案,能够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其中,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面功能,从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MAC层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由所述MAC层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由所述包处理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和/或接收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面功能,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利用所述用户面功能,对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MAC层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命令,以及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命令包括:链路功能选择命令和/或链路选择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由所述MAC层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由所述包处理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转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
层3的用户面功能;
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
层1的物理层功能;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用于从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所述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其中,
所述RRC层,用于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所述MAC层,用于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RRC层,还用于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MAC层,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包处理功能,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和/或接收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面功能,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
层3的用户面功能;
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
层1的物理层功能;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用于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所述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其中,
所述RRC层,用于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所述MAC层,用于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RRC层,还用于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MAC层,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包处理功能,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面功能,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转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通过将上述用户面功能设置于接入层,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兼顾移动性和低时延,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需求。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面向内生AI AS功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现IP层的下沉和复用并存,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TCP/UDP的0重传。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重构了L2结构,去除了L2的冗余设计。并且,本发明实施例还重新定义了L3结构,增加了数据处理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时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侧时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请参见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用户终端或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设备12可以是基站和/或核心网网元,其中,上述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基站可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与终端11通信,在各种示例中,基站控制器可以是核心网或某些基站的一部分。一些基站可通过回程与核心网进行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这些基站中的一些可以通过回程链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多个载波(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上的操作。多载波发射机能同时在这多个载波上传送经调制信号。例如,每条通信链路可以是根据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每个已调信号可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数据等。
基站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入点天线与终端11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可以为各自相应的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或微微基站)。基站也可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诸如蜂窝或WLAN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接入网或运营商部署相关联。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相同或不同无线电技术的覆盖区域、或属于相同或不同接入网的覆盖区域)可以交叠。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链路可包括用于承载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例如,从终端11到网络设备12)的上行链路,或用于承载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例如,从网络设备12到终端11)的下行链路。UL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而DL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类似地,上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有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
5G无线接入网协议栈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的调度实现了逻辑信道(业务)和空口资源的匹配,但是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保障参数等都是上层(核心网)制定,在制定优先级和QoS保障参数时并没有参考该逻辑信道(业务)所在的空口无线质量。
5G无线接入网中,当层2(L2,Layer 2)的数据发送失败后,需要依靠更高层的TCP/IP层进行重传,这样会导致TCP发送窗口的快速缩小和数据包重传时延的变长。对与TCP发送窗口的控制与低层发送匹配的问题已经研究很多年,通常是通过TCP根据低层信道质量进行重传和发送窗口的控制。
目前5G无线接入层(AS,Access Stratum)协议栈的数据处理面仍然延用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即L2进行空口链路的数据处理,与TCP/IP层并无互动。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极简网络(Lite Network)的设计目标,需要以上方式进行重新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需求,提出了基于TCP/IP下探的集中式无线接入层协议栈的相关方案。为了兼顾移动性和低时延性,本发明实施例引入了TCP/IP的探针功能(如下文中层3的用户面功能)。因为如果把整个TCP/IP下沉到AS层,会降低TCP/IP层数据能够路由的范围,即只能在一个AS层的范围内进行数据路由,这在切换时会造成大量数据的前转搬移(Data Forwarding)。而如果把TCP/IP靠近AS部署,则会缩短链路,降低往返时延(RTT,Round Trip Time)的长度。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式无线接入层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分别从终端侧和基站侧对上述结构进行说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各种功能,如用户面功能、包处理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等,也可以称作实体或功能实体,如用户面(功能)实体、包处理(功能)实体以及物理层(功能)实体等。本文中的RRC层、MAC层等,有时也可以称作RRC层实体或MAC层实体等。
终端侧:
在终端侧,终端包括有非接入层(NAS)和接入层(AS),其中,所述接入层(AS)包括有:
层3的用户面功能(UP);
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
层1的物理层功能(PHY)。
在数据传输时:
终端侧的用户面功能,用于从非接入层接收数据包(为了便于描述,这里将由高层向低层方向传输的数据称之为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数据包(为了便于描述,这里将由低层向高层方向传输的数据称之为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终端侧的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这里,为了便于描述,将AS层的L3的UP层记为:AS_L3_UP。NAS层的用户面功能(UPF,User Plane Function)负责分组数据和路由,AS_L3_UP把上层IP层的IP头修改后填写新的IP地址进行转发,不改变上层IP层数据包的数据内容。所以,AS_L3_UP仍然从UPF接收并向UPF发送数据。AS_L3_UP从功能上是对上层TCP/UDP/IP层功能的完善,不对UPF的功能产生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AS_L3_UP提供了上层数据包的第一次或者多于一次的发送功能,即具有新传和重传的基本功能。
通过以上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功能引入至终端的接入层的层3中,作为TCP/IP探针功能,通过将上述用户面功能设置于接入层,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兼顾移动性和低时延,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需求。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终端侧的接入层还包括有: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其中,
所述RRC层,用于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所述MAC层,用于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RRC层,还用于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除了具有根据空口数据收发质量组建MAC PDU的传统功能外,所述MAC层,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1)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2)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MAC发送测量信息给AS_L3_UP);这样,用户面功能(AS_L3_UP)可以根据新传或者重传数据信息,完成缓存清空或者数据重传功能。
3)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MAC直接通知AS_L3_UP进行清空,不上报测量信息)。
4)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MAC层还可以实现一种增强的HARQ功能,实现HARQ功能功能能够根据使用的不同的物理资源进行,实现对HARQ每个发送进程的状态参数的灵活控制(如能够实现5G中HARQ和ARQ共同的数据收发功能),比如:当重传达到一定次数后,直接把该进程的发送状态和参数置成初始状态。
5)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MAC层还可以具有空口链路选择功能,包括以下选择功能的至少一种:对MAC层到PHY层以及PHY层到空口的链路的选择;对发送端MAC层到接收端MAC层端对端链路的选择功能;对发送端PHY层到接收端PHY层端对端链路的选择功能。
6)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MAC层还可以具有MAC PDU回退并重组功能,即重传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包括重构成一个全新的MAC PDU等。
5G网络中,层2的包处理功能通常包括有SDAP/PDCP/RLC三个协议功能层,包括了传输通道的映射、数据包的分割和组合、头压缩和加解密等相关操作。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包处理功能,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1)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这里,包处理功能具有针对空口和业务特征的QoS指标或者参数生成功能,可以实现业务需求和空口传输特征相结合的QoS指标或者参数。
2)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这里,包处理功能可以基于QoS指标或者参数的要求实现对应的数据包处理功能,包括重传次数,复制传输的选择,包分割或者级联的选择,简化的空口标识等。
3)测量发送通道和/或接收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这里,通道状态的测量,可以包括通道上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数据包发送失败的次数、物理信道的接收功率等,所述包处理功能可以将测量结果上报给L3(RRC或/和AS_L3_UP)或者MAC。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面功能,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1)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对从上层接收的或者将发送给上层的IP层数据包进行缓存。
2)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在上层IP层数据包向低层发送时,选择用于传输的低层通道
3)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在上层IP层数据包向低层发送时,选择低层通道功能。
4)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同时在一个或者多个低层通道上发送上层IP层的数据包。
5)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对从一个或者多个低层通道接收的数据包,按照乱序或者顺序的方式发送给上层。
6)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对从一个或者多个低层通道接收的数据包,识别并剔除重复数据。
7)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具有对多个低层通道的选择功能。
8)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可以保存数据包(不丢弃数据包),直至数据成功发送到对端。
9)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用户面功能接收上层发送来的数据包后,经过AS_L3_UP处理后的数据包,无论是否增加数据包头,都需要保证IP数据包的数据包位置与从上层接收到该IP数据包时在数据包的位置相同。比如,从上层接收的IP包的IP报头在IP包的起始位置及以后的若干个字节,那么经过AS_L3_UP处理后,IP报头仍然在得到的数据包的起始位置及以后的若干个字节。
基站侧:
如图2所示,在基站侧,基站包括有接入层(AS),其中,所述接入层(AS)包括有:
层3的用户面功能(UP);
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
层1的物理层功能(PHY);
其中,所述基站侧的用户面功能,用于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所述基站侧的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通过以上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功能引入至基站的接入层的层3中,作为TCP/IP探针功能,通过将上述用户面功能设置于接入层,可以兼顾移动性和低时延,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需求。
请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侧的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其中,
所述RRC层,用于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所述MAC层,用于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RRC层,还用于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侧的MAC层,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下处理与终端侧的MAC层相类似,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前文的描述:
1)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2)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这样,用户面功能(AS_L3_UP)可以根据新传或者重传数据信息,完成缓存清空或者数据重传功能。
3)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MAC直接通知AS_L3_UP进行清空,不上报测量信息)。
4)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5)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6)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侧的包处理功能,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下处理与终端侧的包处理功能相类似,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前文的描述:
1)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2)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3)测量发送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侧的用户面功能,还用于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下处理与终端侧的用户面功能相类似,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前文的描述:
1)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2)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3)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4)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5)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6)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7)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8)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9)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转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时延无线协议栈的实现方案,其中,在AS层的L3(层3,5G系统中AS层的RRC层称之为3层协议)中引入用户面(UP,UserPlane)功能。在现有技术的3G/4G/5G系统中,位于AS层(终端侧通常称为AS层,对于网络侧通常称为RRC协议层)的通常只有控制面(CP,Control Plane),即只有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层(或者子层)。RRC协议层完成无线资源控制功能,并没有本发明实施例的UP的数据处理功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协议栈结构,对已有的AS层的L2的包处理(PacketProcessing)功能进行了重新设计,本发明实施例的L2的包处理功能主要是根据上层业务数据的特征,并结合低层空口的信道特征,形成兼顾空口和业务特征的QoS指标和操作。
另外,对于RRC层,除去传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外,本发明实施例新增了基于L3的UP功能对L2的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对于MAC层,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对L2的包处理功能的实时调度和控制功能。
通过以上的无线接入层协议栈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一种面向内生AI AS功能;另外,通过实现IP层的下沉和复用并存,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TCP/UDP的0重传。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重构了L2结构,去除了L2的冗余设计。并且,本发明实施例还重新定义了L3结构,增加了数据处理功能。
请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前文所述的终端侧,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其中,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1,通过所述用户面功能,从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步骤32,通过所述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MAC层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由所述MAC层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由所述包处理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和/或接收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前文所述的基站侧,所述基站包括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1,通过所述用户面功能,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步骤41,通过所述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的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MAC层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由所述MAC层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由所述包处理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一步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转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下面将进一步提供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
请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500包括:处理器501、收发机502、存储器503、用户接口504和总线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5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503并可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50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3的用户面功能,从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2的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1的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可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5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03可以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终端的接入层的层3的用户面功能,从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2的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所述终端的接入层的层1的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请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站600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存储器6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6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603并可在处理器601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基站的接入层中层3的用户面功能,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基站的接入层中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基站的接入层中层2的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所述基站的接入层中层1的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可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3可以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基站的接入层中层3的用户面功能,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基站的接入层中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基站的接入层中层2的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所述基站的接入层中层1的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其中,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面功能,从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对所述用户面功能和/或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MAC层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以及控制/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链路配置命令包括以下命令中的至少一种:链路功能选择命令、链路功能配置命令、链路选择命令和链路配置命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由所述MAC层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由所述包处理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和/或接收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层3的用户面功能;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层1的物理层功能;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面功能,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通过所述包处理功能,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以及,
层2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利用所述用户面功能,对所述包处理功能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MAC层调度和/或控制所述包处理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层,接收层2和/或层1发送的链路质量检测参数,产生链路控制命令,以及配置所述用户面以及对等的协议层功能,其中,所述链路控制命令包括:链路功能选择命令和/或链路选择命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由所述MAC层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监测层2发送的数据是否被对端设备成功接收;
将层2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失败的统计信息上报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根据层2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发送成功,通知所述用户面功能清空或不清空对应的数据包;
根据不同的物理资源,实现对应的HARQ进程,并控制每个HARQ进程的状态参数;
选择终端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
在重传数据包时,根据传输情况重构MAC PDU。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由所述包处理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生成空口和业务特征的服务质量QoS指标或参数;
根据QoS指标或参数的要求,对数据包执行对应的处理;
测量发送通道的状态并上报给层3或MAC层。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缓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或,缓存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的通道功能;
在向层2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时,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并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或者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所述非接入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从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识别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重复数据;
从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标传输通道;
保存所述第一数据包,直至对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转发之前,在保持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已有字段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
层3的用户面功能;
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
层1的物理层功能;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用于从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非接入层;
所述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发送;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层,所述接入层包括:
层3的用户面功能;
层2的包处理功能;以及,
层1的物理层功能;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用于从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接收第一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向层2发送至少一次;以及,从层2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非接入层;
所述包处理功能,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物理层功能进行转发;以及,从物理层功能接收第二数据包,并转发给所述用户面功能。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4901.9A CN113381843B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PCT/CN2021/076700 WO2021169835A1 (zh) | 2020-02-25 | 2021-02-18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4901.9A CN113381843B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1843A true CN113381843A (zh) | 2021-09-10 |
CN113381843B CN113381843B (zh) | 2023-09-08 |
Family
ID=7749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4901.9A Active CN113381843B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81843B (zh) |
WO (1) | WO202116983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42786A (zh) * | 2021-09-14 | 2023-03-2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4187382A1 (zh) * | 2023-03-14 | 2024-09-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4679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恢复程序的装置及方法 |
CN108029060A (zh) * | 2015-10-09 | 2018-05-11 | 英特尔Ip公司 |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
CN108809584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
US20190373666A1 (en) * | 2018-05-29 | 2019-12-05 | Phazr,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 in a Virtualized Radio Base Stations Network |
CN110831258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040301A1 (zh) * | 2012-09-17 | 2014-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10114901.9A patent/CN113381843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18 WO PCT/CN2021/076700 patent/WO202116983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9060A (zh) * | 2015-10-09 | 2018-05-11 | 英特尔Ip公司 |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
CN107454679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恢复程序的装置及方法 |
CN108809584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
US20190373666A1 (en) * | 2018-05-29 | 2019-12-05 | Phazr,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 in a Virtualized Radio Base Stations Network |
CN110831258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ERICSSON: "Architecture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R2-1801022", 《3GPP TSG-RAN WG2 NR AH1801》 * |
ERICSSON: "R2-1801022,Architecture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3GPP TSG-RAN WG2 NR AH1801》 * |
HUAWEI等: "Protocol design for architecture 2a,R2-1808687", 《3GPP TSG-RAN WG2 #10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42786A (zh) * | 2021-09-14 | 2023-03-2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4187382A1 (zh) * | 2023-03-14 | 2024-09-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1843B (zh) | 2023-09-08 |
WO2021169835A1 (zh) | 2021-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4540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849361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2695458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1879969B1 (ko)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EP3672128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1323996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098669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20230209627A1 (en) |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via multiple cells | |
WO2018126449A1 (zh) | 数据传输窗口变换的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 |
US11825358B2 (en) |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 |
WO2023051032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449348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3381843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08964945B (zh)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 |
US2023035411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ditional pscell change procedure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20509689A (ja) | アクティベーション命令の確認装置、データ伝送モードの報告装置及び方法 | |
KR20200114968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rlc 계층 장치의 활성화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2656608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노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23024964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9227280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022649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 |
WO2020216013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52598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KR102597038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노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10083652A (ko) |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갭을 요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