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392B -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392B
CN113365392B CN202110905545.7A CN202110905545A CN113365392B CN 113365392 B CN113365392 B CN 113365392B CN 202110905545 A CN202110905545 A CN 202110905545A CN 113365392 B CN113365392 B CN 113365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switch
switch circuit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55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5392A (zh
Inventor
范颖椿
童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55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5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9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8205 priority patent/WO202301574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5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2Pulse-control circuits
    • H05B45/325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4Voltage stabilisation; Maintaining constan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45Current stabilisation; Maintaining constant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oost topology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该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恒压/恒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控制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恒压/恒流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与第一开关电路和光源电连接;恒压/恒流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依次第三开关电路、储能电路、第四开关电路以及光源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以及第四开关电路控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照明控制电路更加简易、高集成度,优化了照明控制电路结构,降低了照明控制电路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影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LED具有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亮度高、坚固耐用等有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作摄影或摄像用的照明。
然而在影视剧、广告、视频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灯具进行打光。并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对照明的亮度要求也不同,例如有些场景需要灯具常亮,但有些场景需要灯具闪烁(爆闪);要同时实现常亮和爆闪一般会使用两个完全独立的控制或驱动电路来实现,但这些照明控制或者电路都比较复杂、且集成度低,使用上的故障率也会较高。
因此,如何优化具有上述两种工作模式的照明控制电路结构,是当前摄影照明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如何优化照明控制电路结构。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照明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恒压/恒流电路、控制电路、储能电路以及第一开关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四开关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恒压/恒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恒压/恒流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光源电连接;
所述恒压/恒流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三开关电路、所述储能电路、所述第四开关电路以及光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三开关电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电路控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电路,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断开,以将所述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所述恒压/恒流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恒流至光源,从而实现所述光源的常亮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电路以及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至所述第四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导通,以将所述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压模式,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并通过所述第五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电路导通,以释放所述储能电路中的电能至所述光源,从而实现所述光源的爆闪状态,其中,所述光源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
其中,所述恒压/恒流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和PWM信号输入电路;
所述PWM信号输入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PWM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PWM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PWM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PWM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PWM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在所述恒压/恒流电路和所述第三开关电路之间,所述升压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开关管和电压调节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开关管连接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压调节电路之间,所述电压调节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开关管,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压调节电路以使得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
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TG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六开关管、第八开关管;
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升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九开关管、第十二开关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三端均与所述储能电容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光源的正极相连;
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五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三开关管、第十四开关管、第十五开关管及第十六开关管;
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六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四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十四开关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十五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十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十四电阻、第十七开关管、第十八开关管以及第十二二极管;
所述第三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1引脚对应的ISP引脚、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开关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开关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2引脚对应的ISN引脚相连;
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十八开关管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光源的正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六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第十三开关管以及第十七开关管的数量包括多个,且多个对应开关管之间相互并联。
其中,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十六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三十八电阻、第五电容、第十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十六电阻、所述第三十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储能电路中的电容组的正极,所述第三十六电阻相连、所述第三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和与光源电连接的上述的照明控制电路。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打开光源的电源电路开关;
当所述光源调整为常亮状态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断开,以将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所述恒压/恒流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恒流至光源,从而实现所述光源的常亮状态;
当所述光源进行爆闪时,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导通,以将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压模式,对储能电路进行充电;
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四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电路导通,以释放所述储能电路中的电能至所述光源,从而实现所述光源的爆闪状态,其中,所述光源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
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控制电路,该照明控制电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第一开关电路、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断开,以将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恒压/恒流电路、第一开关电路输出恒流至光源,从而实现光源的常亮状态;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以及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至第四开关电路,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断开第一开关电路、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导通,以将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压模式,对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并通过第五控制信号控制第四开关电路导通,以释放储能电路中的电能至光源,从而实现光源的爆闪状态,其中,光源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满足照明对常亮与爆闪的要求下,并通过将上述恒压/恒流电路、控制电路进行集成,优化了照明控制电路逻辑控制,使得照明控制电路更加简易,驱动或控制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控制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控制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恒压/恒流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包含升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开关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储能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四开关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五开关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容组电压检测电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降压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口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该照明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恒压/恒流电路、控制电路、储能电路以及第一开关电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恒压/恒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控制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恒压/恒流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恒压/恒流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恒压/恒流电路1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恒压/恒流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恒压/恒流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光源的相连,储能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相连;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光源一端相连,光源的另一端接地。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照明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0、恒压/恒流电路101、控制电路103、储能电路104以及第一开关电路106,控制电路10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7、第二开关电路108、第三开关电路109、第四开关电路110;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分别与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电源输入端、控制电路103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与第一开关电路106和光源105电连接;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依次与第三开关电路109、储能电路104、第四开关电路110以及光源105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07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106、第二开关电路108、第三开关电路109以及第四开关电路110控制连接。可以理解,照明控制电路可以不包括光源105,而是独立于光源存在,例如在空间上,照明控制电路位于第一基板上,但是光源105位于第二基板上,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两块不同的基板。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两者也可以位于同一块板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两者仍然属于两个不同的部件,即照明控制电路可以和光源连接,但可以不保含光源。可选地,照明控制电路也可以包括光源,即两者属于一个整体。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7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109,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导通第一开关电路106、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109断开,以将恒压/恒流电路101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恒压/恒流电路101、第一开关电路106输出恒流至光源105,从而实现光源105的常亮状态,其中光源可以是LED(发光二极管)、当然其它例如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类型的光源也是可行的。
第一控制单元107还用于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109以及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至第四开关电路110,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断开第一开关电路106、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109导通,以将恒压/恒流电路101调整为恒压模式,对储能电路104进行充电,并通过第五控制信号控制第四开关电路110导通,以释放储能电路104中的电能至光源105,从而实现光源105的爆闪状态,其中,所述光源105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可以理解,用户可以选择常亮或者爆闪状态,例如从常亮状态转换至爆闪状态,或者由关机到开机然后转换到爆闪状态,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光源10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多个串联的LED,或者多个串联成LED串然后相互并联的LED串,LED的颜色、色温以及封装类型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调节照明的照明模式,其照明模式具体包括常亮模式和爆闪模式。
在常亮模式下,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恒压/恒流电路101进入恒流模式,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导通以打开恒压/恒流电路101对第一开关电路106的控制,且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第三开关电路109断开(无法对储能电路中的电容组(简称储能电容)进行充电储能),电源输入的电流进入恒压/恒流电路101通过恒流模式由第一开关电路106输出恒流至LED常亮发光。
在爆闪模式下,第一控制单元107通过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使第一开关电路106恒关断,LED常亮恒流输出路径关闭,此时没有电流流过第一开关电路106,此时恒压/恒流电路101自动切换成恒压模式。可以理解,现有第一开关电路106一般都是直接连接到恒压/恒流电路101上,由于第一开关电路106始终由恒压/恒流电路101直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06的通断,因此恒压/恒流电路101将始终处于恒流状态,而无法实现恒压/恒流的切换进入恒压状态,因此通过第二开关电路108设置在恒压/恒流电路101和第一开关电路106之间,使得第一控制单元107来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从而间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06,可以实现让恒压/恒流电路101正常进入恒压模式给储能电容充电。其中,恒压/恒流电路101通过恒压输出的方式对储能电路104中的储能电容充电,输出的恒定电压大小可控,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电压档位(爆闪档位)来控制充电恒压值的大小,充电过程中第一控制单元107还可检测储能电容的电压是否达到设置的档位电压,如果储能电容达到档位电压,则第一控制单元107断开第三开关电路109不再进行充电,随后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第四开关电路110导通,完成一次爆闪。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不需要进行爆闪或者在从高档位到低档位切换时,可以对储能电容进行放电,降低储能电容电压,此时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第五开关电路111打开从而实现对储能电路104中的放电操作,可以理解第五开关电路111可以一端可以接到第一控制单元107,另一端直接接到地,从而可以将储能电路104的电放到地。
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控制电路,该照明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0、恒压/恒流电路101、控制电路103、储能电路104以及第一开关电路106,控制电路10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7、第二开关电路108、第三开关电路109、第四开关电路110;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分别与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电源输入端、控制电路103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与第一开关电路106和光源电连接;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依次与第三开关电路109、储能电路104、第四开关电路110以及光源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07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106、第二开关电路108、第三开关电路109以及第四开关电路110控制连接;其中,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7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109,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导通第一开关电路106、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109断开,以实现光源的常亮状态;并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7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109以及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至第四开关电路110,以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断开第一开关电路106、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109导通,实现对储能电路104进行充电,并通过第五控制信号控制第四开关电路110导通,以实现将光源的常亮状态切换为爆闪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满足照明对常亮与爆闪的要求下,并通过将上述恒压/恒流电路101、控制电路103进行集成,使得照明控制电路更加简易、高集成度,优化了照明控制电路结构,降低了照明控制电路的故障率。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7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本申请对MCU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本申请的控制功能即可,具体的,本申请以型号为GD32F103RET6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其型号为GD32F103RET6的MCU的1引脚至64引脚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MCU的1引脚对应的额VBAT引脚接入3.3V电源正极,该电源正极可以是由直流转直流的降压电路提供的;MCU的12引脚对应的VSSA引脚接地;MCU的13引脚对应的VDDA引脚分别与3.3V电源正极、第十七电容C30的一端、第十八电容C31的一端相连,第十七电容C3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C31的另一端相连且接地;MCU的16引脚对应的PA2/ADC012_IN2引脚提供Cap VCheck信号;MCU的17引脚对应的PA3/ADC012_IN3/TIM4_CH3引脚提供PWM信号;MCU的18引脚对应的VSS_4引脚接地;MCU的19引脚对应的VDD_4引脚接入3.3V电源正极;MCU的21引脚对应的PA5/DAC_OUT1引脚提供Voltage Adjust信号;
第四十七电阻R100的一端与MCU的28引脚对应的xx引脚相连,其另一端接地;MCU的31引脚对应的VSS_1引脚接地;MCU的32引脚对应的VDD_1引脚与3.3V电源正极相连;MCU的36引脚对应的PB15/TIM11_CH1引脚提供Normal Mode CTRL信号;MCU的37引脚对应的PC6/TIM7_CH0引脚提供Flash CTRL S2信号;MCU的41引脚对应的PA8/TIM0_CH0引脚提供的Discharge CTRL S4信号;MCU的46引脚对应的PA13/SWDIO引脚提供SWDIO信号;MCU的47引脚对应的VSS_2引脚接地;MCU的48引脚对应的VCC_2引脚与3.3V电源正极相连;MCU的49引脚对应的PA14/SWCLK引脚提供SWCLK信号;第四十八电阻R10的一端与MCU的60引脚对应的BOOT0引脚相连,其另一端接地;MCU的61引脚对应的PB8/TIM9_CH0引脚提供Charge CTRTS3信号;MCU的62引脚对应的PB8/TIM10_CH0引脚提供Charge CTRT S33信号;MCU的63引脚对应的VSS_3引脚接地;MCU的64引脚与3.3V电源正极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示出了MCU中的1至64引脚,并非所有引脚都被本实施例所使用到,其相关拓展功能虽然并未在本申请中进行展示,但是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做出其他功能的延展,都属于本申请中所要保护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电路100的输入可以是AC市电经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或者可充电电池(24-48v)等,电源电路100输入的直流电与恒压/恒流电路101连接,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00和第一控制单元107之间还可设置一降压电路116,如图11所示的直流转直流的降压电路,可以将48V的直流输入转成一个3.3V直流输出给第一控制单元107供电用。该降压电路116可以为现有的降压电路,具体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可选地,照明控制电路还可包括接口电路117,接口电路117与第一控制单元107连接,接口电路117用于给第一控制单元107烧录程序的,其中,接口电路包括第三十九电阻R90、第四十电阻R91、第一二极管组D50以及第二二极管组D51,D50是由两个相反设置的二极管连接而成,第一个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个二极管的阴极均与R90的一端、J单元的3引脚相连,第一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入电源3.3V,第二个二极管的阳极接地,R90的另一端接入电源3.3V、J单元的第四引脚相连,其D51的一端分别与J单元的2引脚、R91的一端相连,R91的另一端分别与J单元的1引脚相连并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电路除了具备常亮模式和爆闪模式外,还可在常亮模式下进行PWM调光,具体的,恒压/恒流电路101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12、PWM信号输入电路113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外围配置电路114。
PWM信号输入电路113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PWM信号输出端、第二控制单元112的PWM信号输入端相连。
PWM信号输入电路113包括第一电阻R30和第二电阻R32,第一电阻R30的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PWM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32的一端以及第二控制单元112的PWM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第二控制单元112所对应芯片是LT3795型号芯片,其LT3795型号芯片包括1引脚至29引脚,其各个引脚的电路连接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PWM信号经由R30接入第二控制单元112的14引脚对应的PWM引脚,第二电阻R32为下拉电阻,以实现PWM的初始状态是电平。第二控制单元112包括开关频率的设置脚RT与开关环路补偿网络脚VC等。
外围配置电路114包括第六电容C9、第七电容C10、第八电容C11、第九电容C12、第十电容C13、第十一电容C14、第四十四电阻R31、第四十五电阻R38,其中,第六电容C9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8引脚对应的VC引脚相连,其另一端与第四十五电阻R38的一端相连,第四十五电阻R38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十四电阻R31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12引脚对应的RT引脚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10的一端相连并接地,第七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11引脚对应的SS引脚相连;第九电容C12的一端以及第八电容C11的一端均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20引脚对应的INTVCC引脚和INTVCC2端相连,第九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第八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十电容C13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5引脚对应的ISMON引脚相连,第十一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13引脚对应的RAMP引脚相连,第十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4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第二控制单元112的4引脚对应的GND引脚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112中的23引脚对应的VIN(供电)引脚依次与第十二电容C3、第十三电容C4、第十四电容C7、第十五电容EC2的一端以及与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第十二电容C3、第十三电容C4、第十四电容C7、第十五电容EC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四十六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中的10引脚对应的VREF引脚相连,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单元112中的6引脚对应的CTRL2引脚、9引脚对应的CTRL1相连;第十六电容C8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中的28引脚对应的IVINCOMP相连,其另一端接地;第二控制单元112中的29引脚对应的PAD引脚与21引脚对应的GND引脚相连并接地;第二控制单元112中的22引脚对应的GND引脚接地;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中示出了第二控制单元112(U2)中的1至29引脚,并非所有引脚都被本实施例所使用到,其相关拓展功能虽然并未在本申请中进行展示,但是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做出其他功能的延展,都属于本申请中所要保护的内容。
具体的,在常亮模式下,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恒压/恒流电路101进入恒流模式,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08导通以打开恒压/恒流电路101对第一开关电路106的控制,且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第三开关电路109断开(无法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储能),电源输入的电流进入恒压/恒流电路101通过恒流模式由第一开关电路106输出恒流至LED常亮发光,进一步的,第一控制单元107可以输出PWM信号至恒压/恒流电路101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06的导通/关断,进而控制LED电源路径的通断,实现对LED的PWM调光,即实现对LED的恒流调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恒压/恒流电路101还可包括电压保护电路,电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9、第四电阻R14以及第五电阻R21,第三电阻R9的一端与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R9的另一端与分别与第四电阻R14的一端和第二控制单元112的24引脚对应的EN/UVLO引脚相连,第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21的一端、第二控制单元112的25引脚对应的OVLO引脚相连,第五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电压保护电路通过一定比例的分压输入到第二控制单元112,配合主控电路内部的比较器实现输入电源的过压保护与欠压保护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108包括第一开关管Q6、第二开关管Q9、第六电阻R33、第七电阻R37、第八电阻R29、第九电阻R27。
第八电阻R29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Q6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9的第三端相连。
第一开关管Q6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3引脚对应的TG引脚相连,第一开关管Q6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27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电路106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第六电阻R33的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第六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37的一端以及第二开关管Q9的第一端相连。
第二开关管Q9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R37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第二开关管Q9的第一端为基极、第二端为发射极、第三端为集电极,第二开关管Q9的第一端为栅极、第二端为漏极、第三端为源极。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对应信号为Normal_Mode_CTRL。当用户选择常亮模式时(例如通过常亮/爆闪切换按键开关输入),第一控制单元107检测到相应的切换信号,从而将Normal_Mode_CTRL拉高到Q9基极使其导通,进而将Q6的栅极拉低,从而将Q6导通,即将第二控制单元112的TG脚与Q7和Q8的栅极相连,进而通过Q9和Q6打开第二控制单元112对Q7、Q8的控制。
当需要调光时,第一控制单元107输出PWM信号到第二控制单元112,再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12的TG脚输出对应的PWM信号到Q7和Q8的栅极,控制Q7和Q8的通断来控制LED电流路径的通断,以PWM的方式实现对LED恒定电流大小的调节,由此实现对LED的恒流调光。
当用户选择爆闪模式时(例如通过常亮/爆闪切换按键开关输入),第一控制单元107检测到相应的切换信号,从而将Normal_Mode_CTRL拉低到Q9基极使其关断,Q6栅极因R27上拉到其源极,Q6也处于关断状态,此时第二控制单元112的TG脚与Q7、Q8的栅极断开,又Q7、Q8栅极经由R28上拉到源极,故也处于关断状态,LED电流通路被断开,若此时第一控制单元107输出的PWM信号为高电平,则该恒压/恒流电路101此时为恒压状态,可恒压对储能电路104中的电容组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电路还可包括升压电路102,升压电路102连接在恒压/恒流电路101和第三开关电路109之间,升压电路102包括驱动电路1021、第十九开关管Q4和电压调节电路1022,驱动电路1021与第二控制单元112连接,第十九开关管Q4连接在驱动电路1021和电压调节电路1022之间,电压调节电路1022连接到第一控制单元107,驱动电路1021用于驱动第十九开关管Q4,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电压调节电路1022以使得升压电路102的输出电压可调。其中升压电路102可以属于恒压/恒流电路101中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是独立于恒压/恒流电路101。其中升压电路102还可包括一些外围电路例如:第十电阻R15、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4、第十三电阻R7、第十四电阻R22、第十五电阻R23、第十六电阻R24、第三第十九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假负载R6、第一电容EC1、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6以及第一电感L1。
可选地,驱动电路1021可包括第十七电阻R8、第十八电阻R12、第四开关管Q5,其中,第四开关管Q5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例如包括第四开关管Q5A和第五开关管Q5B并联。第十七电阻R8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GATE引脚相连,第十七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八电阻R12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5A的第一端、以及第五开关管Q5B的第二端相连,第十八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5A的第二端与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管Q5A的第三端、第五开关管Q5B的第二端以及第十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五开关管Q5B的第三端和第十电阻R15的另一端均接地。
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三第十九开关管Q4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第十九开关管Q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第三第十九开关管Q4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18引脚对应的SENSE引脚、第三电容C6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22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23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6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22的另一端、第十五电阻R23的另一端以及第十六电阻R24的另一端均接地且与第二控制单元112 的17引脚对应的GND引脚相连。
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4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7的一端以及第二控制单元112的26引脚对应的IVIN引脚相连,第十二电阻R4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R7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控制单元112的27引脚对应的IVINP引脚均与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
第一二极管D2和第二二极管D3的阴极均与假负载R6的一端、第一电容EC1的正极、第二电容C1的正极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09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假负载R6的另一端、第一电容EC1的负极以及第二电容C1的负极均接地。
电压调节电路1022可包括第四十一电阻R17、第四十二电阻R25及第四十三电阻R19,其中第四十一电阻R17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2和第二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十一电阻R17另一端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25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控制单元112(U2)的反馈管脚(7引脚对应的FB引脚)连接到第四十一电阻R17和第四十二电阻R25之间,第四十三电阻R19一端连接在第四十一电阻R17和第四十二电阻R25之间,第四十三电阻R19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电压调节端(Volume Adjust),通过对第一控制单元107写入软件控制,可以实现对升压电路102最终输出的电压可调。
该升压电路102的工作原理为:输入的直流电经由输入电流检测电阻R4和R7流入L1,L1为功率电感,Q4为功率开关管,D2为续流二极管,EC1、C1为输出电容,具体的,L1的另一端分别与Q4的漏极和D2、D3的阳极相连;其中R8、R12、Q5A、Q5B共同组成一个图腾柱的驱动电路,作用是放大第二控制单元112的19引脚对应的GATE脚出来的驱动电流,因为开关管功率大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同时减少第二控制单元112的发热;Q4的栅极经R11和驱动电路相连,源极经R22、R23、R24、C6到地;D2、D3的阴极连接到输出R6和EC1、C1的正极。在恒压/恒流电路101工作时,升压电路102会以设定的开关频率对Q4执行开关动作,Q4导通时,电源输入经过L1和Q4到R22、R23、R24、C6下地,L1储存能量,当Q4关断时,电源输入经过功率电感和D2、D3到输出R6和输出电容EC1、C1的正极,同时功率电感之前储存的能量也会经D2、D3释放到输出R6和EC1、C1的正极,两股能量叠加,完成输入电源的升压,当需要调节不同的电压时,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R19与第四十一电阻R17、第四十二电阻R25的分压比例,从而实现不同的电压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电路109包括第十九电阻R1、第二十电阻R2、第二十一电阻R3、第二十二电阻R5、第六开关管Q1、第八开关管Q3。
第二十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第十九电阻R1的一端、第六开关管Q1的第一端,第二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八开关管Q3的第三端相连。
第六开关管Q1的第二端及第十九电阻R1的另一端均与升压电路102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第六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其中第六开关管Q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例如包括第六开关管Q1和第七开关管Q2,第六开关管Q1和第七开关管Q2相互并联。
第八开关管Q3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一电阻R3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八开关管Q3的第二端、第二十二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对应充电控制端(charge_ctrls3),即Q3的基极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充电控制端(charge_ctrls3)连接,Q3的集电极连接到Q1-Q2,Q1和Q2并联(相比单个Q)可以降低单个管子上的功耗,减少发热,同时可承受更大的瞬时功率,应当理解,本申请的第二开关电路108、第四开关电路110和第五开关电路111都采用了开关管并联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承受更大的电流(功率),减少发热,Q1和Q2并联的源极共同连接到恒压/恒流电路101的输出端,Q1和Q2并联的漏极连接到储能电路104的输入端,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Q3的导通/关断进而可以控制Q1和Q2的导通/关断从而实现对储能电路104的充电控制。
可以理解,由于第一控制单元的电压调节端连接到电压调节电路1022上,本申请实施例的升压电路102的输出电压可以进行调节且具有多个档位(即不同程度的爆闪档位),例如50v、70v、80v、90v,用户可以选择期望达到的爆闪档位;而恒压/恒流电路101也可设置输出大于所有各档位的电压,例如100v,即通过设置大于所要到达的档位电压的充电电压,可以有效提升储能电容的充电效率(即充电电压越大充的速度越快),同时在给储能电容充电时,第一控制单元107还要实时采集电容的电压,当充电电压达到预期选择的档位时,第一控制单元107则会控制Q3的断开进而可以控制Q1和Q2的断开,从而停止给储能电容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电路104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电容,其数量可以是3个、4个、5个、6个、8个甚至更多等。
其中,该多个并联设置的电容构成电容组,电容组中的电容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开关电路110中Q10、Q11、Q13的源极,电容组中的电容的负极共同接地,电容组中的电容可以是大容量电容等,具体电容的数量根据对爆闪时的平均功率需求而定,总电容容量越大,爆闪过程中电容输出的平均功率越高,例如可以为C17-C22六个电容,当然具体电容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开关电路110包括第二十三电阻R51、第二十四电阻R54、第二十五电阻R56、第二十六电阻R58、第九开关管Q10、第十二开关管Q17、第三二极管D9、第四二极管D10。应当理解,第九开关管Q1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包括第九开关管Q10、第十开关管Q11、第十一开关管Q13相互并联,下面的关于第四开关电路110的描述以三个并联的开关管为例。
第二十四电阻R54的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十三电阻R51的一端、第九开关管Q10的第一端、第十开关管Q11的第一端、第十一开关管Q13的第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第十二开关管Q17的第三端相连。
第四二极管D10的阴极、第二十三电阻R51的另一端、第九开关管Q10的第三端、第十开关管Q11的第三端、第十一开关管Q13的第三端均与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九开关管Q10的第二端、第十开关管Q11的第二端及第十一开关管Q13的第二端均与第三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9的阴极与光源的正极相连。
第二十五电阻R56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56的另一端分别于第十二开关管Q17的第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58的一端相连,第十二开关管Q17的第二端、第二十六电阻R58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对应的信号为Flash_CTRL_S2,D10为稳压管,Q17的集电极通过一个R54连接到Q10、Q11、Q13的栅极,Q10、Q11、Q13的源极共同连接到电容组的正极,Q10、Q11、Q13的漏极通过一个二极管D9连接到LED的正极,另Q10、Q11、Q13的源极通过一个R51和一个D10共同连接到它们的栅极;如前,如果第一控制单元107检测到电容组电压达到期望的档位电压时,第一控制单元107通过将控制信号Flash_CTRL_S2拉高来控制Q17导通从而使Q10、Q11、Q13的栅极位被拉低,实现Q10、Q11、Q13的导通,打开了储能电容组对LED的放电通路,又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Flash_CTRL_S2信号仅维持高电平8ms,以此完成一个预设时长的放电爆闪过程,该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可以时8ms、20ms。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3还包括第五开关电路111,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五开关电路1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电路111的电源输出端接地,其中,第五开关电路111包括第二十七电阻RC1、第二十八电阻R49、第二十九电阻R50、第三十电阻R52、第三十一电阻R53、第三十二电阻R55、第三十三电阻R57、第十三开关管Q12、第十四开关管Q14、第十五开关管Q15及第十六开关管Q16。应当理解,第十三开关管Q12的数量可以是2个,包括第十三开关管Q12和第十五开关管Q15相互并联,下面的关于第五开关电路111的描述以2个并联的开关管为例。
第三十一电阻R5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十九电阻R50的一端、第十四开关管Q14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十一电阻R53的另一端与第十六开关管Q16的第三端相连。
第二十八电阻R49的一端与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九电阻R50的另一端、第十四开关管Q14的第二端相连,第十四开关管Q14的第三端分别与第十三开关管Q12的第一端、第十五开关管Q15的第一端及第三十电阻R52的一端相连,第十三开关管Q12的第三端、第十五开关管Q15的第三端、第三十电阻R52的另一端均接地。
第二十七电阻RC1的一端与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C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三开关管Q12的第二端、第十五开关管Q15的第二端相连。
第三十二电阻R55的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三十二电阻R5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三电阻R57的一端、第十六开关管Q16的第一端相连,第十六开关管Q16的第二端、第三十三电阻R57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对应信号为Discharge_CTRL_S4,第一控制单元107的控制信号Discharge_CTRL_S4通过R55连接到Q16的基极,Q16的集电极通过R53连接到Q14的栅极,Q16的发射极接地,Q14的源极通过R49连接到电源10.5V,漏极与Q12、Q15的栅极相连接,Q12、Q15的漏极通过RC1与电容组的正极连接,Q12、Q15的源极连接到地;当第一控制单元107的控制信号Discharge_CTRL_S4拉高,Q16就被导通,Q14的栅极位被拉低,Q14被导通,电源10.5V通过R49连通道Q12、Q15的栅极,进而将Q12、Q15导通,从而将电容组的能量通过RC1经由Q12、Q15泄放到地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106包括第三十四电阻R28、第十七开关管Q7、第十八开关管Q8以及第十二二极管D8。应当理解,第十七开关管Q7的数量可以是2个,包括第十七开关管Q7和第十八开关管Q8相互并联,下面的关于第一开关电路106的描述以2个并联的开关管为例。
第三十四电阻R28的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12的ISP引脚、第三开关电路109的输入端、第四电容C5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第三十四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七开关管Q7的第一端、第十八开关管Q8的第一端及第二开关电路108的输出端相连,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十七开关管Q7的第二端、第十八开关管Q8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控制单元112的ISN引脚相连。
第十二二极管D8的阳极分别与第十七开关管Q7的第三端、第十八开关管Q8的第三端相连,第十二二极管D8的阴极与光源的正极相连。
其中,Q7与Q8并联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减少发热。Q7与Q8的栅极连接到Q6的源极,它们的源极连接到恒压/恒流电路101的输出端,它们的漏极通过D8连接到LED的正极。R18是设定LED恒流驱动恒流值的电阻,第二控制单元112需要提取R18两端的电压差,配合内部电路完成恒定输出LED电流的作用,C5可以稳定输入滤除干扰。
结合参阅图5、6、8和9,其中,所述第六开关管Q1、第九开关管Q10、第十三开关管Q12以及第十七开关管Q7的数量包括多个,且多个对应开关管之间相互并联。可以理解,第六开关管Q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例如包括第六开关管Q1和第七开关管Q2,第六开关管Q1和第七开关管Q2相互并联;第九开关管Q1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例如包括第九开关管Q10、第十开关管Q11和第十一开关管Q13,第九开关管Q10、第十开关管Q11和第十一开关管Q13相互并联;第十三开关管Q1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例如包括第十三开关管Q12和第十五开关管Q15,第十三开关管Q12和第十五开关管Q15相互并联;第十七开关管Q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例如包括第十七开关管Q7和第十八开关管Q8,第十七开关管Q7和第十八开关管Q8相互并联。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有效分担通过开关管的电流,降低开关管的发热。
可以理解,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由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驱动电压较小(例如只有3.3v),如果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7(MCU芯片)无法直接驱动例如第六开关管Q1、第九开关管Q10、第十四开关管Q14等mos型大功率器件,另外针对大功率器件,如果直接使用较大电压与第一控制单元107连接,容易导致芯片过压烧坏,本申请通过前级开关管(例如对应的第八开关管Q3、第十二开关管Q17、第十六开关管Q16)来实现间接控制各开关电路的通断,也即上述例如第三开关电路109、第四开关电路110和第五开关电路111都是采用了间接的控制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护第一控制单元107(MCU芯片)免受大功率器件影响而损坏,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7(MCU芯片)的小电压实现大功率器件的驱动,增强了驱动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组电压检测电路115,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十六电阻R59、第三十七电阻R60、第三十八电阻R61、第五电容C23、第十三二极管D11。
第三十六电阻R59、第三十七电阻R60的一端与储能电路104中的电容组的正极,第三十六电阻R59相连、第三十七电阻R60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三十八电阻R61的一端、第五电容C23的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1的阴极及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三十八电阻R61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23的另一端及第十三二极管D11的正极均接地。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对应为第一控制单元107的ADC输入脚(MCU的16引脚对应的PA2/ADC012_IN2引脚),第一信号为Cap VCheck信号,R59和R60的一端连接到储能电路104中的电容组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R61和C23,同时这端连接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ADC输入脚,R61和C2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地;电容组电压检测电路115通过按一定比例电阻分压的方式,得到储能电容组的电压检测信号(小于第一控制单元107的供电电压),并把检测信号输入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ADC口,又软件按电阻分压网络的分压比还原出储能电容组的电压,以此达到时刻监测储能电路104中电容组电压的目的。
应当理解,上述开关电路可以是Nmos、Pmos、NPN型或者PNP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做出相应的开关管的类型调整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构思,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电路,在照明控制电路基础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和与光源连接的照明控制电路,该光源可以是LED光源,光源分别电性连接到第一开关电路106、第四开关电路110。例如,LED光源可以连接到第一开关电路106的,第十二二极管D8,还可以连接到第四开关电路110的第三二极管D9。该照明控制电路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照明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更好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电路,在照明控制电路基础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打开光源的电源电路开关。
202、当光源调整为常亮状态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第一开关电路、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断开,以将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恒压/恒流电路、第一开关电路输出恒流至光源,从而实现光源的常亮状态。
203、当光源进行爆闪时,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断开第一开关电路、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电路导通,以将恒压/恒流电路调整为恒压模式,对储能电路进行充电。
204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四开关电路,通过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四开关电路导通,以释放储能电路中的电能至光源,从而实现光源的爆闪状态,其中,光源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满足照明对常亮与爆闪的要求下,优化了照明控制电路逻辑控制,使得照明控制电路更加简易,驱动或控制效率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100)、恒压/恒流电路(101)、控制电路(103)、储能电路(104)以及第一开关电路(106),所述控制电路(10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7)、第二开关电路(108)、第三开关电路(109)、第四开关电路(110);
所述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103)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和光源(105)电连接;
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所述储能电路(104)、所述第四开关电路(110)以及光源(105)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电路(110)控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断开,以将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输出恒流至光源(105),从而实现所述光源(105)的常亮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还用于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以及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至所述第四开关电路(110),通过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断开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导通,以将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调整为恒压模式,对所述储能电路(104)进行充电,并通过所述第五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电路(110)导通,以释放所述储能电路(104)中的电能至所述光源(105),从而实现所述光源(105)的爆闪状态,其中,所述光源(105)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
其中,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升压电路(102),所述升压电路(102)连接在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和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12)和PWM信号输入电路(113);
所述PWM信号输入电路(113)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PWM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2)的PWM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PWM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30)和第二电阻(R32),所述第一电阻(R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PWM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32)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2)的PWM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升压电路(102),所述升压电路(102)连接在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和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之间,所述升压电路(102)包括驱动电路(1021)、第十九开关管(Q4)和电压调节电路(1022),所述驱动电路(1021)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2)连接,所述第十九开关管(Q4)连接在所述驱动电路(1021)和所述电压调节电路(1022)之间,所述电压调节电路(1022)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所述驱动电路(1021)用于驱动第十九开关管(Q4),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控制所述电压调节电路(1022)以使得所述升压电路(102)的输出电压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包括第一开关管(Q6)、第二开关管(Q9)、第六电阻(R33)、第七电阻(R37)、第八电阻(R29)、第九电阻(R27);
所述第八电阻(R2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6)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27)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9)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管(Q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2)的TG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Q6)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R2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阻(R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R37)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管(Q9)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Q9)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37)的另一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包括第十九电阻(R1)、第二十电阻(R2)、第二十一电阻(R3)、第二十二电阻(R5)、第六开关管(Q1)、第八开关管(Q3);
所述第二十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九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Q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十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Q3)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六开关管(Q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九电阻(R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升压电路(102)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六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所述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八开关管(Q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开关管(Q3)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电路(110)包括第二十三电阻(R51)、第二十四电阻(R54)、第二十五电阻(R56)、第二十六电阻(R58)、第九开关管(Q10)、第十二开关管(Q17)、第三二极管(D9)、第四二极管(D10);
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5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51)的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Q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开关管(Q17)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四二极管(D10)的阴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51)的另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Q10)的第三端均与所述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九开关管(Q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9)的阴极与所述光源(105)的正极相连;
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5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5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二开关管(Q17)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5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开关管(Q1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58)的另一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103)还包括第五开关电路(111),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电路(1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电路(111)的电源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五开关电路(111)包括第二十七电阻(RC1)、第二十八电阻(R49)、第二十九电阻(R50)、第三十电阻(R52)、第三十一电阻(R53)、第三十二电阻(R55)、第三十三电阻(R57)、第十三开关管(Q12)、第十四开关管(Q14)、第十五开关管(Q15)及第十六开关管(Q16);
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5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50)的一端、所述第十四开关管(Q1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六开关管(Q16)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49)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50)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四开关管(Q14)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十四开关管(Q14)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开关管(Q12)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十电阻(R5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开关管(Q12)的第三端、所述第十五开关管(Q15)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十电阻(R52)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C1)的一端与所述储能电路(104)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开关管(Q12)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5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5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第十六开关管(Q16)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六开关管(Q16)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57)的另一端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包括第三十四电阻(R28)、第十七开关管(Q7)、第十八开关管(Q8)以及第十二二极管(D8);
所述第三十四电阻(R2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2)的ISP引脚、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的输入端、第四电容(C5)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1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十四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Q7)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开关管(Q8)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Q7)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开关管(Q8)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2)的ISN引脚相连;
所述第十二二极管(D8)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Q7)的第三端、所述第十八开关管(Q8)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十二二极管(D8)的阴极与所述光源(105)的正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管(Q1)的数量包括多个,且多个对应开关管之间相互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组电压检测电路(115),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15)包括第三十六电阻(R59)、第三十七电阻(R60)、第三十八电阻(R61)、第五电容(C23)、第十三二极管(D11);
所述第三十六电阻(R59)、所述第三十七电阻(R60)的一端与所述储能电路(104)中的电容组的正极,所述第三十六电阻(R59)相连、所述第三十七电阻(R60)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十八电阻(R61)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2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1)的阴极及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7)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十八电阻(R61)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23)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三二极管(D11)的正极均接地。
1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05)和与所述光源(105)电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
12.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打开光源(105)的电源电路(100)开关;
当所述光源(105)调整为常亮状态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电路(109),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导通第一开关电路(106)、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断开,以将恒压/恒流电路(101)调整为恒流模式,使得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所述恒压/恒流电路(101)、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输出恒流至光源(105),从而实现所述光源(105)的常亮状态;
当所述光源(105)进行爆闪时,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通过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108)断开所述第一开关电路(106)、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109)导通,以将恒压/恒流电路(101)调整为恒压模式,对储能电路(104)进行充电;
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第四开关电路(110),通过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电路(110)导通,以释放所述储能电路(104)中的电能至所述光源(105),从而实现所述光源(105)的爆闪状态,其中,所述光源(105)在爆闪状态时的亮度大于在常亮状态时的亮度。
CN202110905545.7A 2021-08-09 2021-08-09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365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5545.7A CN113365392B (zh) 2021-08-09 2021-08-09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PCT/CN2021/128205 WO2023015742A1 (zh) 2021-08-09 2021-11-02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5545.7A CN113365392B (zh) 2021-08-09 2021-08-09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392A CN113365392A (zh) 2021-09-07
CN113365392B true CN113365392B (zh) 2021-11-09

Family

ID=7754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5545.7A Active CN113365392B (zh) 2021-08-09 2021-08-09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5392B (zh)
WO (1) WO20230157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392B (zh) * 2021-08-09 2021-11-09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CN117440555B (zh) * 2023-12-20 2024-03-05 杭州方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led频闪爆闪的电路和补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7975U (zh) * 2010-01-06 2010-11-17 珠海市集利发展有限公司 多功能摄影摄像补光灯
DE102010003797A1 (de) * 2010-04-09 2011-10-13 Tridonic Ag Modulares LED-Beleuchtungssystem mit Notlichtfunktion
CN101801145B (zh) * 2010-04-23 2013-08-1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CN201772298U (zh) * 2010-07-19 2011-03-23 东莞市贻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流恒压的led照明灯
CN202385356U (zh) * 2011-12-24 2012-08-15 林璧光 一种具有调光和闪光功能的led驱动装置
CN202738224U (zh) * 2012-09-11 2013-02-13 深圳颂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频闪和爆闪功能的led补光灯
CN205450529U (zh) * 2016-02-04 2016-08-10 谢曼华 摄影补光背景板
CN110519879A (zh) * 2018-05-21 2019-11-29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2.4g遥控调光调色的led驱动电源
CN209881490U (zh) * 2019-06-19 2019-12-3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切换电路及电源装置
CN211352536U (zh) * 2019-08-13 2020-08-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恒流负载电路、背光调节电路、驱动板卡及电子设备
CN113365392B (zh) * 2021-08-09 2021-11-09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5742A1 (zh) 2023-02-16
CN113365392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5392B (zh) 照明控制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控制方法
AU2014379985B2 (en) A driv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OLED
CN103177698B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模组
CN105163431B (zh) 驱动电路、发光电路和移动终端
CN201018696Y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控制电路
CN104037884A (zh) 一种兼容快充和usb充电规范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12519502U (zh) 遥控器控制电路、线路板及遥控器
CN103198809A (zh) Led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16980093U (zh) 显示驱动芯片和led灯板
CN109327934A (zh) 一种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CN209517566U (zh) 一种电容快速放电电路
CN101418767B (zh) 机载型航空模型电热式发动机智能点火装置
CN107148119B (zh) 一种闪光灯模组及终端
CN211240210U (zh) 一种led灯具保护电路
CN209765239U (zh) 一种摄影用led闪光灯
CN209402776U (zh) 低功耗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9070952U (zh) 一种led高效率恒流驱动装置
CN218183558U (zh) 一种灯光控制器
CN207678051U (zh) 一种恒流调光保护电路、恒流驱动装置及电视机
CN208079446U (zh) 一种带有电池及通市电复位的led电路
CN203884057U (zh) 控制充电工作灯可调光的电路
CN206389585U (zh) 一种大功率led光源模块的驱动电路及led光源模块
CN217135191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灯具及灯具系统
CN117440555B (zh) 一种用于控制led频闪爆闪的电路和补光装置
CN209016726U (zh) 一种高精度降压型充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0 floors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floors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