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4345A -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4345A
CN113364345A CN202110683564.XA CN202110683564A CN113364345A CN 113364345 A CN113364345 A CN 113364345A CN 202110683564 A CN202110683564 A CN 202110683564A CN 113364345 A CN113364345 A CN 113364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plate
electrode layer
frame
vibration energy
dimensional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35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召奇
丁建宁
程广贵
胡兴好
张忠强
胡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835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43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4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4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02N2/186Vibration harvesters

Landscapes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若干弹性线索、若干摩擦层以及若干电极层;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二横板位于第一横板的下方,且第二横板与第一横板固定连接;下框架与上框架结构相同,包括第三横板和第四横板;框架中每相邻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板表面中,其中一个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另一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和摩擦层,且电极层直接贴附在横板表面,摩擦层贴附于电极层上;第一横板与第四横板通过弹性线索连接,第二横板与第三横板通过若干弹性线索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空间任意方向的振动能量收集,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背景技术
张拉整体结构是由一组连续的受拉构件和一组离散的受压构件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平衡结构体系。它在受到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变形吸收强烈冲击力,产生微小的位移伴随内力重新分布,致使结构的形状和刚度在外载荷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张拉整体结构属于一种刚度可变的柔性大变形结构,其刚度由受拉的柔性索元和受压的刚性杆元配合共同控制。
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耦合原理的静电摩擦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在逐渐兴起,摩擦发电机能够将自然界各种形式的机械能包括机器振动、路面桥梁振动等转化为电能,这种多形式的能量收集在未来的工业监测、智能交通、偏远地区信号采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支架、框架、线圈和弹簧组成了电磁式可调频多方向振动能量采集器,该能量采集器的不足之处在于:采集器的整体设计采用了复杂机械结构,整体尺寸大且发电效率不高;另外由于电磁发电在低频区域的发电效率差,基于电磁式的能量收集器在低频、超低频状态发电效率较低甚至难以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可以实现空间任意方向的振动能量收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若干弹性线索、若干摩擦层以及若干电极层;
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包括第三横板和第四横板,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四横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横板与所述第四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四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方;
所述框架中每相邻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板表面中,其中一个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另一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和摩擦层,且电极层直接贴附在横板表面,摩擦层贴附于电极层上;
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四横板通过弹性线索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三横板通过若干弹性线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线索的根数为七根,所述第一横板和第四横板上均设有四个预留孔,所述第二横板和第三横板的中心线上均设有三个预留孔,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通过将弹性线索的两端固定在对应所述预留孔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上依次设有第四电极层和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五电极层,所述第四横板的上依次表面上设有第六电极层和第三摩擦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关于所述收集器的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层的材料为四氟乙烯或者聚偏氟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为金、银、铜、铂、铝、锡的其中一种或者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线索采用硅胶制成。
进一步的,通过调整弹性线索预紧力可调整所述收集器的固有频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收集器采用结构相同的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弹性线索将上框架和下框架连接,摩擦层和电极层置于框架内表面,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实现空间任意方向的振动能量收集,适用范围广。
2)本发明的收集器能够将收集的振动能并转化电能,变“废能”为宝,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剖切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张拉整体结构的振动能收集器的多维运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张拉整体结构的振动能收集器的整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请参阅图1至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包括框架、若干弹性线索、若干摩擦层以及若干电极层。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包括上框架1和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关于所述收集器的中心对称。所述上框架1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2包括第三横板和第四横板,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四横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横板与所述第四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四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方。
所述框架中每相邻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板表面中,其中一个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另一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和摩擦层,且电极层直接贴附在横板表面,摩擦层贴附于电极层上。单独电极层既作为电极层又作为摩擦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上依次设有第一电极层5和第一摩擦层6,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上设有第二电极层7,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上设有第三电极层8,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上依次设有第四电极层11和第二摩擦层9,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上设有第五电极层11,所述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依次上设有第六电极层13和第三摩擦层12。上述电极层加摩擦层的组合与单独电极层组成的摩擦发电单元,只作为一种摩擦发电方式,满足摩擦发电的电极层与摩擦层的排布都在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弹性线索的根数为七根,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横板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一横板和第四横板的四个顶角上均设有四个预留孔,所述第二横板和第三横板的中心线上均设有三个预留孔,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上的预留孔一一对应,如图1所示,四根边缘弹性线索3穿过上框架1和下框架2在四个角的预留孔并在端点打结固定,如图2所示,三根中心弹性线索4穿过上框架1的下端面中心预留孔和下框架2的上端面中心预留孔并在端点打结固定,通过七根弹性线索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连接为一体构成张拉整体。
如图3所示,所有电极层关于三根中心弹性线索4所在的平面呈前后对称分布,所有摩擦层关于三根中心弹性线索4所在的平面呈前后对称分布。
在受到多维振动作用时,本发明的能量收集器的运动可以分解为如图4所示的三个方向的周期性运动,具体如下:
水平方向的运动包括水平的前后运动和水平的左右运动,两者能量收集的原理相同,具体表现为:在水平方向的振动条件下,水平方向的重心发生偏移,上框架1首先向左或者向前运动,此时边缘线索3和中心线索4都被拉伸,上框架1的向左或向前运动会使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与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与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与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之间的正对面积减小,进而导致第一摩擦层6与第二电极层、第二摩擦层9与第三电极层8和第三摩擦层12与第五电极层11的正对面积变小;随后中心继续偏移,在边缘线索3与中心线索4共同作用下上框架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与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面、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与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与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正对面积恢复初始状态;这个过程中第一摩擦层6与第二电极层、第二摩擦层9与第三电极层8和第三摩擦层12与第五电极层11正对面积变大,之后在重心偏移作用下上框架1向右或向后运动此时边缘线索3和中心线索4都被拉伸,上框架1的向左或向前运动会使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与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面、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与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与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的正对面积再次减小,且在振动作用下重复上述过程产生电输出,实现振动能量收集。
其中,所述电极层与摩擦层水平往复滑动发电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竖直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在竖直方向的振动作用下由于竖直方向上的重心偏移,上框架1首先向下运动,此时边缘线索3被压缩、中心线索4被拉伸,使得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靠近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远离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靠近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致使第一摩擦层6与第二电极层7接触、第二摩擦层9与第三电极层8分离、第三摩擦层与第五电极层11接触;随后在重心偏移和中心线索4的共同作用下上框架1向上运动此时边缘线索3被拉伸、中心线索4被压缩,使得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远离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靠近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远离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从而导致第一摩擦层6与第二电极层分离、第二摩擦层9与第三电极层8接触、第三摩擦层12与第五电极层11分离,随后在重心偏移和弹性线索3作用下上框架1向下运动,并在振动作用下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发电。
其中,所述电极层与摩擦层接触分离发电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将本发明的多维振动能收集器所获得的电能通过图5所示的整流电路储存到储能元件当中,可用于为小功率电子设备如传感器等供电。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整体尺寸40×40×20mm,第一横板和第四横板的尺寸为40×40mm、第二横板和第三横板的尺寸为25×35mm、所有横板的厚度为3mm,材料选用聚乙酸,在第一横板和第四横板的对应边缘以及第二横板和第三横板的中心预留直径2mm孔径供弹性线索穿过,上框架1和下框架2可利用3D打印成型。在框架贴附电极层对应位置先贴附一层1mm厚亚克力胶带作为柔性衬底,该作用是优化能量收集装置的效率。
将两片15×25×0.1mm铝箔贴附于第一横板的下表面1A上,两片铝箔关于中心弹性线索4呈前后对称分布,两片15×25×0.1mm硅胶薄膜贴附于该铝箔之上;两片15×25×0.1mm铝箔贴附于第二横板的上表面2C上,两块铝箔关于中心弹性线索4呈前后对称分布;两片15×25×0.1mm铝箔贴附于第二横板的下表面2B上,两片铝箔关于中心弹性线索4呈前后对称分布;两片15×25×0.1mm铝箔贴附于第三横板的上表面1B,两块铝箔关于中心弹性线索4呈前后对称分布,两片15×25×0.1mm硅胶贴附于该铝箔之上;两片15×25×0.1mm铝箔贴附于第三横板的下表面1C,两片铝箔关于中心弹性线索4呈前后对称分布;两片15×25×0.1mm铝箔贴附于第四横板的上表面2A,两片铝箔关于中心弹性线索4呈前后对称分布,两片15×25×0.1mm硅胶贴附于该铝箔之上。
选用直径0.3mm的弹力橡胶皮筋线穿过上下框架的预留孔,并在终端打结固定,将上下框架连接整体构成张拉整体结构,通过调节线索长度达到调节预应力的目的,最终实现调频。
经测试,在5Hz的周期性振动激励下振动能收集器可以产生10V的开路电压,可以满足小功率元器件如发光二极管LED、传感器等供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若干弹性线索、若干摩擦层以及若干电极层;
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包括第三横板和第四横板,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四横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横板与所述第四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四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方;
所述框架中每相邻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板表面中,其中一个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另一横板表面上设有电极层和摩擦层,且电极层直接贴附在横板表面,摩擦层贴附于电极层上;
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四横板通过弹性线索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三横板通过若干弹性线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线索的根数为七根,所述第一横板和第四横板上均设有四个预留孔,所述第二横板和第三横板的中心线上均设有三个预留孔,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通过将弹性线索的两端固定在对应所述预留孔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上依次设有第四电极层和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五电极层,所述第四横板的上依次表面上设有第六电极层和第三摩擦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关于所述收集器的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的材料为四氟乙烯或者聚偏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为金、银、铜、铂、铝、锡的其中一种或者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线索采用硅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弹性线索预紧力可调整所述收集器的固有频率。
CN202110683564.X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Pending CN1133643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3564.XA CN113364345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3564.XA CN113364345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4345A true CN113364345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5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3564.XA Pending CN113364345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43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3949A (zh) * 2021-09-29 2021-12-24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座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381A (zh) * 2013-08-02 2015-02-11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摩擦发电机的风力发电装置及系统
CN104426420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插齿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
KR20160120465A (ko) * 2015-04-08 2016-10-1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에너지 하비스터
CN106787930A (zh) * 2017-01-06 2017-05-31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弹性结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KR20180038317A (ko) * 2016-10-06 2018-04-16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찰 발전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429428A (zh) * 2018-03-08 2018-08-21 北京大学 电磁摩擦复合式多方向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43962A (zh) * 2017-07-26 2019-04-16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发电元件
CN110601331A (zh) * 2019-09-27 2019-12-20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手机自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381A (zh) * 2013-08-02 2015-02-11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摩擦发电机的风力发电装置及系统
CN104426420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插齿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
KR20160120465A (ko) * 2015-04-08 2016-10-1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에너지 하비스터
KR20180038317A (ko) * 2016-10-06 2018-04-16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찰 발전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787930A (zh) * 2017-01-06 2017-05-31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弹性结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CN109643962A (zh) * 2017-07-26 2019-04-16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发电元件
CN108429428A (zh) * 2018-03-08 2018-08-21 北京大学 电磁摩擦复合式多方向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01331A (zh) * 2019-09-27 2019-12-20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手机自充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3949A (zh) * 2021-09-29 2021-12-24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座架
CN113833949B (zh) * 2021-09-29 2023-01-06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座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4555B (zh) 一种多频段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
CN110572076B (zh) 一种多方向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CN113364345A (zh)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变刚度多维振动能量收集器
CN109245597B (zh) 一种具有高输出性能的耐腐蚀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电方法
CN108988684A (zh) 一种吸振与振动能量采集一体化装置
CN111130389A (zh) 一种无源型介电弹性体风能采集装置及其应用
KR101060667B1 (ko) 압전발전장치
CN111146852A (zh) 一种伸缩式介电弹性体能量采集装置及其应用
CN207304406U (zh) 等强度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
CN115378220A (zh) 电磁与摩擦复合式能量收集器
CN101728974A (zh) 多层梁式压电发电机及其发电方法
CN111049425A (zh) 以液体作为俘能介质的新型低频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CN114039510A (zh) 多方向宽频压电能量收集装置
CN111865142A (zh) 一种基于多悬臂梁能量采集器的自供能传感器
CN202385033U (zh) 一种单晶片悬臂式压电振动发电机
CN111271222A (zh)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风能发电装置
CN108900110B (zh) 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
CN110401326B (zh) 一种线缆能量收集装置
CN110193169B (zh) 一种具有振动收集和发电功能的健身踏板
KR20170049830A (ko) 압전 에너지 하베스터
CN110518833B (zh) 一种正四棱柱状多方向压电能量收集器
CN114001115A (zh) 一种基于机-电转换的梯度减振结构和减振方法
CN111865141A (zh) 一种基于振动能采集器的自供电传感器
CN211266562U (zh) 一种伸缩式介电弹性体能量采集装置和发电装置
CN107408622A (zh) 压电发电机、按钮、无线电模块和制造压电发电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