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4066A -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4066A
CN113364066A CN202010140333.XA CN202010140333A CN113364066A CN 113364066 A CN113364066 A CN 113364066A CN 202010140333 A CN202010140333 A CN 202010140333A CN 113364066 A CN113364066 A CN 113364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quipment
charged
instruction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03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子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zhi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zhi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zhi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zhi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03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40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4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4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包括: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充电设备通过智能充电方法控制充电器的定时充电,使得充电器的充电过程更安全、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子书等移动智能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电子设备由电池进行供电,由于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的增加,对这些电子设备的充电频率也日渐增加。
通常,每个电子设备都配备有匹配的充电器,充电时将充电器直接连接电子设备和电源。为了避免电量不足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很多用户都选择在晚上睡觉时间内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这样,电子设备在整晚会一直维持与电源之间充电连接。或者平常给电子设备充电,充满后也时长忘记及时拔掉,使得电子产品长时间处于过充状态,长期如此,一方面容易损伤电子设备的电池寿命,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远程或近程设置控制充电的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以及手机充电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
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状态查看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查看指令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
其中,还包括:
当检测到设定的工作状态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工作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之一:过载状态、过热状态、过流状态、短路状态。
其中,所述开始指令携带有目标充电输出口的标识信息,所述根据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所述开始指令控制所述目标充电输出口开启,对与所述目标充电输出口连接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停电时,记录所述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充电状态;
当检测到充电恢复时,根据所记录的充电状态恢复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停电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之前,还包括:
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电量信息,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包括:
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在充电设置界面中显示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基于所述充电设置界面获取工作指令,并将所述工作指令发送给云端,由云端将所述工作指令发送到通过wifi与云端连接的充电设备;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
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包括:
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身份信息及当前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不同充电模式下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
将可选充电模式信息以及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工作指令还包括充电模式信息,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相应的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监控充电设备当前的输出功率,当所述输出功率在设定时间段内低于阈值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充电设备发送指示灯开闭指令;
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指示灯开闭指令,相应控制指示灯点亮或关闭。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对目标充电设备的选定指令,根据所述选定指令切换至所述目标充电设备对应的参数设置页面,基于所述参数设置页面获取针对所述目标充电设备的参数。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对目标充电设备的选定指令之前,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显示充电设备列表,所述每一充电设备对应的列表信息包括充电设备标识及工作状态信息。
一种充电设备,包括用于产生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控制充电输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MCU、通讯模块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MCU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
一种手机充电器,包括用于产生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控制充电输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MCU、通讯模块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MCU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充电设备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指令中携带的开始指令和工作时长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长时,自动断开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连接,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智能设定充电器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待充电设备的工作时长,确保待充电设备可以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充电连接,便于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的保护,也避免了长时间充电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便利和环保节能的充电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的时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的可选应用场景图,包括充电设备20、通过所述充电设备20与市电电源连接以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10、对所述充电设备20进行充电控制的移动终端30和服务端4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30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智能充电方法的客户端程序,所述服务端40安装有相应的服务端程序。服务端40可以是云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30的客户端程序中的充电设置界面,设置充电设备20对相应待充电设备10的工作时长,控制所述充电设备20开启充电以及在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长时自动断开充电。所述移动终端30的客户端程序的获取可以是以下至少一种:加载微信小程序获得、通过在充电设备20上提供客户端程序的下载路径的二维码,移动终端30扫描二维码后加载获得、安装指定的应用获得。所述充电设备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充电输出口,以便能够适配一个或者多个待充电设备10,相应的,所述移动终端30可以通过智能充电方法的客户端程序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待充电设备10分别设定工作时长与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待充电设备10进行独立的充电控制,充电设备20可以通过WiFi建立与移动终端30之间的通信连接,移动终端30可以通过客户端程序向云服务端发送指令,再将所述指令发送给与网关连接的充电设备20,充电设备20响应指令而实现相应的智能充电定时控制。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充电设备20可以通过近场通信,如蓝牙、zigbee等移动终端3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30直接向充电设备20发送指令,由充电设备20响应指令执行对待充电设备10的智能定时充电控制。所述待充电设备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用户经常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充电设备20可以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充电输出口的充电器、充电宝等。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的可选应用场景图,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待充电设备10和所述移动终端30为同一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中,充电设备20将待充电设备10与市电电源连接,用户通过操作待充电设备10的客户端程序实施智能充电方法,进行远程或近程的智能充电控制。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的可选的流程图,可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充电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
其中,移动终端上可以安装有智能充电方法的客户端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通过客户端程序中显示的充电设置界面输入工作指令发送到服务端,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之间可以通过wifi连接,由服务端将工作指令发送到与网关连接的对应的所述充电设备。作为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所述充电设置界面中至少可以包括工作时长的输入区域、启动充电的开始按键以及断开充电的关闭按键,移动终端基于充电设置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工作时长和确认开始的指令,形成工作指令发送给对应的充电设备。其中,工作时长可以是用户输入的表示一个时间段的时间数值,也可以是由用户输入的起始时间值和结束时间值所组成的一个时间段,如,用户可以输入60分钟作为工作时长,则充电设备从开始充电开始计时,在达到60分钟。
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获取充电关闭指令,根据所述充电关闭指令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移动终端远程控制充电器关闭,如当用户外出时才想起充电设备未关闭,从而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关闭。
可选的,所述充电开始指令中包含的工作时长的设置可以是指一个包括起始时间和关闭时间的选定时间段,或者是设定某天、某些天的一个或者多个选定时间段。例如,用户可以设置当天或者某些天的上午9至10点、以及下午2至3点开启,而其它时间关闭。当所述充电开始指令中包含的工作时长是选定时间段时,移动终端可以当选定时间段到达时,自动发送相应的指令给充电设备,以控制充电设备开启或关闭;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充电开始指令中包含的工作时长是选定时间段时,移动终端可以将充电开始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由充电设备的MCU进行计时,当选定时间段到达时,根据所述选定时间段开启或关闭。
步骤S103,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充电设备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后,充电设备控制充电输出开关电路连通,开始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步骤S105,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充电设备记录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则自动断开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可选的,工作时长的记录也可以是由移动终端进行记录,当移动终端记录充电设备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达到工作时长时,则发动停止充电指令到充电设备,使得充电设备控制充电输出开关电路断开,以断开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作为另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充电设备可以检测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电量,当充电时间未达到所述充电时且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量满足要求时,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充电设备进行工作时长的设定之后,在充电设备对待连接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向充电设备发送充电关闭指令,通过充电关闭指令控制充电设备提前断开充电;或者,用户还可以在充电设备对待连接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对充电设备的当前充电对应的工作时长等进行调整,充电设备根据所述调整指令更新充电相关参数,基于更新后的充电相关参数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上述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指令中携带的开始指令和工作时长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长时,自动断开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连接,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智能设定充电器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待充电设备的工作时长,确保待充电设备可以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充电连接,便于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的保护,也避免了长时间充电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便利和环保节能的充电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41,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状态查看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查看指令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充电设置界面发送工作状态查看指令,所述充电设置界面中可以设有工作状态查看的控件,用户通过触控该工作状态查看的控件向待充电设备发送查看指令。充电设备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状态查看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查看指令向所述移动终端返回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向用户展示。其中,充电设备的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可以是充电设备的相应充电输出口开启或关闭的状态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还可以是表征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是否异常的过载状态、过热状态、过流状态、短路状态等状态信息。
可选的,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当前工作状态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可以包括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的不同颜色或闪烁方式来反映不同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42,当检测到设定的工作状态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工作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之一:过载状态、过热状态、过流状态、短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在充电状态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向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了解到充电状态异常的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充电设备可以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充电输出口,当充电设备包括多个充电输出口分别向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充电设备可以对所述充电输出口进行独立控制,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工作状态可以是分别检测多个充电输出口的各自状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时,返回各个充电输出口对应的工作状态信息。可选的,所述工作状态还包括在线/离线状态、已开启、已关闭、充电中等,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所述充电设备当前所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始指令携带有目标充电输出口的标识信息,所述步骤S101,根据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所述开始指令控制所述目标充电输出口开启,对与所述目标充电输出口连接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多个充电输出口时,同时使用的充电输出口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充电输出口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各个充电输出口的编号。将当前使用的充电输出口作为目标充电输出口,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对充电设备进行智能定时控制时,发送的工作指令是指携带有目标充电输出口的标识信息的工作指令,以实现对各个充电输出口的分别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停电时,记录所述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充电状态;
当检测到充电恢复时,根据所记录的充电状态恢复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停电提醒信息。
本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充电设备检测到停电时,记录所述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充电状态,以便于检测到充电恢复时,充电设备可以根据停电前所记录的充电状态进行恢复。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在断网后,在离线模式下继续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进行计时;
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所述充电设备可以在断网后,能够在离线模式下完成充电定时控制,可以确保当前充电的顺利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0,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电量信息,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充电设备对待充电设备电池进行充电时,在待充电设备处于不同剩余电量下进行充电时,用户工作时长的设置均可能不同,在用户进行工作时长设置之前,充电设备返回相应的充电所需时长给用户用于作为工作时长的参考,即简化了用户对待充电设备的定时充电控制的操作,且可以优化设置操作以保护电池性能。其中,所述充电设备还可以对每次充电过程进行记录,根据所述充电记录优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优化后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可选的,步骤S100,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电量信息,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包括:
当检测到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
根据所述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
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检测待充电设备之间连接的充电检测电路,当检测到充电设备将待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时,获取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所述电池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表征电池类型的标识信息、与电池标识匹配的充电曲线等信息,便于充电设备基于电池身份信息确定较佳的充电策略,再结合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所述表征电池类型的标识信息可以与待充电设备相对应,当充电设备可以适用于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充电设备时,不同的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的容量、是否支持快速充电模式等情况不同。当充电设备检测到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时,可以是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ID作为电池身份信息。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中,电池内预设有表征电池类型的编码信息,当充电设备检测到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时,也可以是获取所述电池的编码信息作为电池身份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该充电所需时长,基于该充电所需时长在充电设置界面中设置工作时长。充电设备在将待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时,计算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便于用户根据充电所需时长作为设置工作时长的参考。
充电设备对不同的待充电设备电池进行充电时,或者对相同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在不同剩余电量下进行充电时,用户工作时长的设置均可能不同,在用户进行工作时长设置之前,充电设备返回相应的充电所需时长给用户用于作为工作时长的参考,即简化了用户对待充电设备的定时充电控制的操作,且可以优化设置操作以保护电池性能。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电池在不同充电模式下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
将可选充电模式信息以及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这里,待充电设备电池可以支持的充电模式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充电设备检测到充电设备将待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时,根据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电池分别在多个充电模式下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并将该待充电设备电池支持的充电模式作为可选充电模式,将可选充电模式以及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在充电控制界面中,在可选充电模式中选定充电模式,并将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作为参考设置工作时长,移动终端基于充电设置界面接收用户选定的充电模式、输入的工作时长和确认开始的指令,形成工作指令发送给对应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接收到工作指令后,根据相应的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充电模式可以包括无线充电模式、智能充电模式、快速充电模式、普通充电模式等,不同充电模式可以适用于不同待充电设备电池,以及满足用户所需的不同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当前电量,当所述当前电量满足要求时,发送提醒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和/或
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电池进行充电的线路上的充电输出电压,根据所述充电输出电压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充电曲线上对应的额定充电电压的差值,调整所述充电输出电压。
其中,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进度与预期的充电进度可能存在差异,充电设备在向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当前电量,当电量已经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时,充电设备可以发送提醒消息显示于充电设置界面中,便于用户及时知晓。尤其是用户通过其他移动终端对一个或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以及时收到其关注的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进度。
充电设备对待充电设备电池进行充电的线路上的线阻通常是影响充电效率且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充电设备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充电线路上的充电输出电压,根据所述充电输出电压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充电曲线上对应的额定充电电压的差值,可以确定出充电线路的线阻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充电效率的影响,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充电输出电压,以达到优化充电策略的目的。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所述智能充电方法应用于智能充电系统,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结合参阅图5,所述智能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
步骤S203,所述移动终端在充电设置界面中显示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基于所述充电设置界面获取工作指令,并将所述工作指令发送给云端,由云端将所述工作指令发送到通过wifi云端连接的充电设备;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
步骤S205,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步骤S207,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可以是同一终端,也可以是不同的终端。
其中,充电设备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充电设备检测到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根据所述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
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检测待充电设备之间连接的充电检测电路,当检测到充电设备将待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时,获取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所述电池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电池标识、与电池标识匹配的充电曲线等信息,便于充电设备基于电池身份信息确定较佳的充电策略,在结合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该充电所需时长,基于该充电所需时长在充电设置界面中设置工作时长。充电设备在将待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时,计算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便于用户根据充电所需时长作为设置工作时长的参考。充电设备对不同的待充电设备电池进行充电时,或者对相同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在不同剩余电量下进行充电时,用户工作时长的设置均可能不同,在用户进行工作时长设置之前,充电设备返回相应的充电所需时长给用户用于作为工作时长的参考,即简化了用户对待充电设备的定时充电控制的操作,且可以优化设置操作以保护电池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充电设备检测其处于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准备进行充电的状态时,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根据所述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在充电设置界面中获取用户输入的工作指令,并发送给充电设备;充电设备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指令中携带的开始指令和工作时长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长时,自动断开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连接。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智能设定充电设备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待充电设备的工作时长,确保待充电设备可以指定的工作时长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充电连接,便于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的保护,也避免了长时间充电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便利和环保节能的充电目的。
可选的,在步骤S201中,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包括:
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身份信息及当前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不同充电模式下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
将可选充电模式信息以及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可选的,工作指令还包括充电模式信息,所述步骤S205,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相应的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待充电设备电池可以支持的充电模式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可选的,充电模式可以包括智能充电模式、快速充电模式、普通充电模式等,不同充电模式可以适用于不同待充电设备电池,以及满足用户所需的不同充电场景。充电设备检测到充电设备将待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时,根据电池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电池分别在多个充电模式下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并将该待充电设备电池支持的充电模式作为可选充电模式,将可选充电模式以及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在充电控制界面中,在可选充电模式中选定充电模式,并将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作为参考设置工作时长,移动终端基于充电设置界面接收用户选定的充电模式、输入的工作时长和确认开始的指令,形成工作指令发送给对应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接收到工作指令后,根据相应的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当所述充电时间未达到所述工作时长且所述充电电流小于设置阈值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监控充电设备当前的输出功率,当所述输出功率在设定时间段内低于阈值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述输出功能在设定时间段内低于阈值可以是指,输出功率超过设定时间段,比如5分钟低于阈值,也可以是指输出功率一旦出现低于阈值的情况。
其中,工作时长可以作为对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充电时间的上限,充电设备可以根据设定的周期检测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小于设置阈值时,继续持续的充电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当所述充电时间未达到所述工作时长且所述充电电流小于设置阈值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充电设备发送指示灯开闭指令;
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指示灯开闭指令,相应控制指示灯点亮或关闭。
其中,充电设备包括指示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充电设备发送控制指示灯点亮或关闭的指令,充电设备根据接收到控制指令,相应控制指示灯点亮或关闭。比如,当充电设备处于离线或未配对状态时,指示灯为黄灯闪烁,当处于充电状态时为蓝灯长亮;当用户选择在晚上对待充电设备充电时,用户可以用移动终端关闭充电设备的指示灯,以避免灯亮时影响睡眠。需要说明的是,对充电设备的管理并不局限于一个移动终端,用户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移动终端分别加载实现本申请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的程序,并通过加入所述充电设备的信息,通过多个移动终端均可以分别实现对充电设备的管理。
可选的,一个移动终端也可以一个或者多个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管理。移动终端可以将待管理的多个充电设备采用列表的形式显示在管理页面中,所述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显示充电设备列表,每一充电设备对应的列表信息可以包括充电设备标识及工作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对目标充电设备的选定指令,根据所述选定指令切换至所述目标充电设备对应的参数设置页面,基于所述参数设置页面获取针对所述目标充电设备的参数。
其中,对充电设备进行设置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充电设备的名称、显示顺序、工作时长等。如,前述实施例中所指出的,对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进行监控时所对应的阈值,也可以作为对充电是进行设置的参数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请参阅图6,还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产生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23、控制充电输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24、MCU22、通讯模块26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21,所述MCU22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申请中应用于充电设备的智能充电方法。
其中,充电设备可以是对不同智能充电设备,如手机、平板等进行充电的充电器,也可以是充电宝。所述充电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充电输出口25,用于产生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23可以包括多个输出端,多个输出端可以分别输出不同充电电压并分别与不同的充电输出口25连接。其中,控制充电输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24分别与多个充电输出口25对应,以实现各个充电输出口25对一个或者多个待充电设备的独立充电控制。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也分别与多个充电输出口25对应,以实现各个充电输出口25对一个或者多个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独立计时。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充电设备可以与移动终端之间通过蓝牙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充电设备为手机充电器,用于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通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实现对手机充电过程中的定时充电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充电方法、实施所述智能充电方法的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在充电设备中加入物联模块,充电设备能通过云端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建立链接,手机等移动终端可发出指令给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会根据指令设定其工作,从而控制充电设备的开、关或定时开、关等。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随时查看统计充电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此,手机等移动终端可远程查看充电设备的状态,并可对充电设备进行管理和设置,可有效解决带电池消费类产品的电池过充电问题,延长电池寿命,并避免电池因过充而引发的火灾,达到节能环保和安全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4)

1.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
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状态查看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查看指令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设定的工作状态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工作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之一:过载状态、过热状态、过流状态、短路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始指令携带有目标充电输出口的标识信息,所述根据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所述开始指令控制所述目标充电输出口开启,对与所述目标充电输出口连接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停电时,记录所述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充电状态;
当检测到充电恢复时,根据所记录的充电状态恢复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停电提醒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工作指令之前,还包括:
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电量信息,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7.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包括:
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在充电设置界面中显示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基于所述充电设置界面获取工作指令,并将所述工作指令发送给云端,由云端将所述工作指令发送到通过wifi与云端连接的充电设备;所述工作指令包括开始指令、工作时长;
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当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工作时长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所需时长,将所述充电所需时长发送到移动终端,包括:
充电设备检测对应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身份信息及当前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身份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电量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不同充电模式下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
将可选充电模式信息以及对应的充电所需时长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工作指令还包括充电模式信息,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开始指令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接收所述工作指令,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及相应的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监控充电设备当前的输出功率,当所述输出功率在设定时间段内低于阈值时,所述充电设备断开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充电设备发送指示灯开闭指令;
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指示灯开闭指令,相应控制指示灯点亮或关闭。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对目标充电设备的选定指令,根据所述选定指令切换至所述目标充电设备对应的参数设置页面,基于所述参数设置页面获取针对所述目标充电设备的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对目标充电设备的选定指令之前,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显示充电设备列表,所述每一充电设备对应的列表信息包括充电设备标识及工作状态信息。
13.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控制充电输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MCU、通讯模块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MCU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
14.一种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控制充电输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MCU、通讯模块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MCU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充电方法。
CN202010140333.XA 2020-03-03 2020-03-03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Pending CN113364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333.XA CN113364066A (zh) 2020-03-03 2020-03-03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333.XA CN113364066A (zh) 2020-03-03 2020-03-03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4066A true CN113364066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0333.XA Pending CN113364066A (zh) 2020-03-03 2020-03-03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406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4658A1 (en) * 2011-10-19 2016-12-15 Zeco Systems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CN108777330A (zh) * 2018-05-29 2018-1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7406A (zh) * 2018-08-16 2019-01-15 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和充电座
CN110556896A (zh) * 2019-09-29 2019-12-10 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识别码的无线充电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4658A1 (en) * 2011-10-19 2016-12-15 Zeco Systems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CN108777330A (zh) * 2018-05-29 2018-1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7406A (zh) * 2018-08-16 2019-01-15 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和充电座
CN110556896A (zh) * 2019-09-29 2019-12-10 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识别码的无线充电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冬: "多信息融合下电动汽车充电路径规划", 《电测与仪表》, vol. 57, no. 22, 25 November 2020 (2020-11-25), pages 24 - 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93381A1 (en) Energy saving cable assembly
CN103683400B (zh) 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716750B (zh) 一种低耗能无线供电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
CN202587074U (zh) 一种双电池供电的智能手机
CN114844191A (zh) 智能补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993181A (zh) 一种无尾家电的充电方法、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系统
CN107168087A (zh) 一种检测断电的智能家居参数保存及恢复的插座控制系统
CN207382046U (zh) 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切换装置
CN203434637U (zh) 蓄能系统
US11742675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power station equipped with multiple battery packs
WO2016074449A1 (zh) 电源控制系统及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
CN105305650A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无线充电器及可穿戴设备
CN104901325A (zh) 基于电价峰谷差的智能家居微网系统
CN104457129A (zh) 一种app智能调节冰箱工作状态的方法
CN203871920U (zh) 备用发电装置
CN105071514A (zh) 无线电气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和无线充电系统
CN112910038A (zh) 电源转换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TW202046552A (zh) 供電系統及供電方法
CN113364066A (zh) 智能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及手机充电器
CN105634088A (zh) 一种远程可遥控的不断电排插
CN205123290U (zh) 无尾家电的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CN102938570B (zh) 供电系统及供电装置
CN21241278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户外充电装置
CN2932508Y (zh) 刷卡式电动车智能充电站
CN206628878U (zh) 一种基于峰谷电价的智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