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1112A -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1112A
CN113361112A CN202110645645.0A CN202110645645A CN113361112A CN 113361112 A CN113361112 A CN 113361112A CN 202110645645 A CN202110645645 A CN 202110645645A CN 113361112 A CN113361112 A CN 113361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old mine
exploration
computer
g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56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强斌
徐厚生
兰初宜
杨军伟
杨申奎
任佩聪
刘伟
周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Faende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Faende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Faende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Faende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56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1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1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3Feature extraction, e.g. by transforming the feature space; Summarisation; Mappings, e.g. subspace methods
    • G06F18/2135Feature extraction, e.g. by transforming the feature space; Summarisation; Mappings, e.g. subspace methods based on approximation criteria, e.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基于现有已有金矿探矿及采掘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机根据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得出成矿规律的地质条件,以计算机分析出的成矿规律地质条件为依据,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本发明利用计算机及探矿软件技术,通过充分挖掘现有金矿在勘探、采矿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弥补了现有探矿理论的不足,拓宽了探矿范围,使国内实际真实赋存但仍然无法探明的金矿具有了新的探测方法,增加了国内黄金资源的储备;同时该方法具有探矿结果准确、工程量较小的优点,因此降低了探矿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有悠久的采金历史,但对金矿成矿的研究开始较晚,并且由于国内独特的地质环境,导致国内金矿床具有不同于国外的地质特点,这对于国内金矿的成矿模式、探矿思路都与国外有较明显的区别。
现有国内金矿探矿理论是基于变质地质体中构造控制的脉型金矿系列组成了后生贵金属矿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增生构造有关,因而称之为造山型金矿床。矿床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的增生体上,是在碰撞造山带的挤压和转换挤压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在全球范围内,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布较广,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分布。Groves et al(1998)总结了板块汇聚边缘造山型金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并同时表明了其他类型金矿床的产出位置。国内由于独特的地质环境,对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控矿构造、矿体与岩浆岩的关系等关键问题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争议,基于现有探矿理论并不能勘探出国内实际真实赋存的所有金矿,因此仍存在较大的金矿资源探矿空间。但由于受到现有金矿探矿理论的限制,国内实际真实赋存的许多金矿仍然无法探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首先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初步确定探矿区域;基于现有已有金矿探矿及采掘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机根据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得出成矿规律的地质条件,以计算机分析出的成矿规律地质条件为依据,对初步确定的探矿区域进行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初步预测生成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成矿几率较高的拐点坐标中心及周边区域确定为远景靶区;再对远景靶区实施工程验证和勘探作业,得到的地层岩石的各特征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模拟建立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最后根据计算机模拟建立的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实施地表验证钻探工程,进一步验证或修正计算机模拟建立矿体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同时进一步查明矿体规模和延伸情况,最终实现矿体形态和空间产状的控制;本发明利用计算机及探矿软件技术,通过充分挖掘现有金矿在采矿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弥补了现有探矿理论的不足,拓宽了探矿范围,使国内实际真实赋存但仍然无法探明的金矿具有了新的探测方法,增加了国内黄金资源的储备;同时该方法具有探矿结果准确、工程量较小的优点,因此降低了探矿成本。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基于现有已有金矿探矿及采掘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机根据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得出成矿规律的地质条件,以计算机分析出的成矿规律地质条件为依据,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是通过矿业专业软件MICROMINE实现;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以及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的特征信息。
进一步的,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以及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的特征;在已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对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所包含的多维数据进行PCA分析,得出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以及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
通过计算机PCA分析建立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以及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进而得到实际成矿时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各特征和地层岩石的各特征;实际探矿时,以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根据金矿勘探作业结果,以地层岩石各特征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预测金矿主要赋存区段。
进一步的,圈定勘探区域分为地质资料收集、远景靶区确定、工程验证三个阶段;
地质资料收集是对探测区域进行1:10000地质简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进行数据采集;
远景靶区确定是将地质资料收集所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初步预测生成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成矿几率较高的拐点坐标中心及周边区域确定为远景靶区;
工程验证是针对已确定远景靶区进行1:10000地质修测和网度100*20-100*80的原生晕或次生晕测量,必要时辅助施工少量地表钻对金矿体成矿有利地段或主要Au异常进行查证;工程验证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与地质资料收集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合并输入到计算机中,由于合并后的数据更加详尽,因此可以得到较为详尽、准确的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
进一步的,金矿勘探作业是根据工程验证结果所提供的较为详尽、准确的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制定详细的地表钻探计划,利用地表钻探获取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特征的数据。
进一步的,将金矿勘探作业得到的地层岩石的各特征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模拟建立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
进一步的,根据计算机模拟建立的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实施地表验证钻探工程,进一步验证或修正计算机模拟建立矿体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同时进一步查明矿体规模和延伸情况,最终实现矿体形态和空间产状的控制。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在现有探矿理论指导下,基于现有已有金矿探矿及采掘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机根据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得出成矿规律的地质条件,以计算机分析出的成矿规律地质条件为依据,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本发明利用计算机及探矿软件技术,通过充分挖掘现有金矿在采矿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弥补了现有探矿理论的不足,拓宽了探矿范围,使国内实际真实赋存但仍然无法探明的金矿具有了新的探测方法,增加了国内黄金资源的储备;同时该方法具有探矿结果准确、工程量较小的优点,因此降低了探矿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基于现有已有金矿探矿及采掘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机根据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得出成矿规律的地质条件,以计算机分析出的成矿规律地质条件为依据,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
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以及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的特征;
在已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分析建立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以及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进而得到实际成矿时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各特征和地层岩石的各特征;
实际探矿时,以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根据金矿勘探作业结果,以地层岩石各特征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预测金矿主要赋存区段;
圈定勘探区域分为地质资料收集、远景靶区确定、工程验证三个阶段;
地质资料收集是对探测区域进行1:10000地质简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进行数据采集;
远景靶区确定是将地质资料收集所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初步预测生成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成矿几率较高的拐点坐标中心及周边区域确定为远景靶区;
工程验证是针对已确定远景靶区进行1:10000地质修测和网度100*20的原生晕或次生晕测量;工程验证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与地质资料收集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合并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得到较为详尽、准确的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
金矿勘探作业是根据工程验证结果所提供的较为详尽、准确的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制定的详细地表钻探计划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因此地表钻探工程量小、成本低;利用地表钻探获取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特征的数据;
将金矿勘探作业得到的地层岩石的各特征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模拟建立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
根据计算机模拟建立的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实施地表验证钻探工程,进一步验证或修正计算机模拟建立矿体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同时进一步查明矿体规模和延伸情况,最终实现矿体形态和空间产状的控制。
本企业月亮沟矿区位于豫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在2000-2006年经过了系统的普查、详查工作,查明该地为一大型铅锌银矿床,严格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薄脉型矿床;自2007年建矿以来,结合矿区生产勘探工作,采用地表钻探、坑内钻探、沿脉坑道对矿脉深部进行生产勘探与控制,查明了该区含矿构造中矿体的特征及赋存规律,同时查明矿区西北部1:5万Au异常,圈定了S18E、S7-2等数条金矿脉或含金铅锌银矿脉;随着金矿的生产和持续勘探,公司积累了大量的金矿勘探和采矿数据;为充分挖掘公司所控矿山的金矿资源,利用积累的金矿勘探和采矿数据,结合矿业专业软件MICROMINE构建了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公司现有月亮沟矿区的东北部实施勘探,经地质资料收集后,由计算机自动圈定远景靶区,再经对远景靶区工程验证,最终圈定了S8、S11、S11E缓倾斜金矿脉;金矿体产状受构造破碎带控制,赋存在构造蚀变带硅化带中,倾角一般为50°—75°之间,矿体厚度薄、连续性差、品位变化大,最后经表验证钻探工程的实施,彻底查明了中浅部构造形态规模、及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S8、S11、S11E等数条金矿脉或含金铅锌银矿脉因矿体厚度薄、连续性差、品位变化大,以原有探矿理论和方法较难探测到,同时探测成本较高,采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后,不仅成功成功探测到了上述金矿脉,同时极大降低了探矿成本,增加了公司实控金矿资源。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基于现有已有金矿探矿及采掘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机根据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得出成矿规律的地质条件,以计算机分析出的成矿规律地质条件为依据,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以及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的特征;
在已构建全数据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分析建立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以及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进而得到实际成矿时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的各特征和地层岩石的各特征;
实际探矿时,以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圈定勘探区域进行金矿勘探作业;根据金矿勘探作业结果,以地层岩石各特征为依据,由计算机自动预测金矿主要赋存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圈定勘探区域分为地质资料收集、远景靶区确定、工程验证三个阶段;
地质资料收集是对探测区域进行1:10000地质简测,包括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铅、锌、银、金元素丰度及分布的特征进行数据采集;
远景靶区确定是将地质资料收集所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初步预测生成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成矿几率较高的拐点坐标中心及周边区域确定为远景靶区;
工程验证是针对已确定远景靶区进行1:10000地质修测和网度100*20-100*80的原生晕或次生晕测量,必要时辅助施工少量地表钻对金矿体成矿有利地段或主要Au异常进行查证;工程验证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与地质资料收集采集到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数据合并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表浅层或裸露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得到较为详尽、准确的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其特征是:金矿勘探作业是根据工程验证结果所提供的较为详尽、准确的探测区域拐点坐标及对应成矿几率,制定详细的地表钻探计划,利用地表钻探获取地层层序、岩石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变质、蚀变,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及分布特征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金矿勘探作业得到的地层岩石的各特征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已建立的地层岩石各特征与实际成矿之间的规律,模拟建立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计算机模拟建立的矿体的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实施地表验证钻探工程,进一步验证或修正计算机模拟建立矿体连续性和赋存规律,同时进一步查明矿体规模和延伸情况,最终实现矿体形态和空间产状的控制。
CN202110645645.0A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Pending CN113361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645.0A CN113361112A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645.0A CN113361112A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1112A true CN113361112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3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5645.0A Pending CN113361112A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11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6950A (zh) * 2021-10-12 2022-01-18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快速圈定金矿找矿靶区的方法
CN117576335A (zh) * 2024-01-19 2024-02-20 长安大学 面向矿产区域勘查的三维空间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680A (zh) * 2007-04-29 2007-09-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三维建模的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
CN106934858A (zh) * 2017-03-14 2017-07-0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一种矿集区尺度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7346038A (zh) * 2017-06-08 2017-11-14 昆明理工大学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CN110334882A (zh) * 2019-07-17 2019-10-1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隐伏矿体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899338A (zh) * 2020-08-05 2020-11-06 芯元(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区地层岩性三维建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680A (zh) * 2007-04-29 2007-09-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三维建模的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
CN106934858A (zh) * 2017-03-14 2017-07-0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一种矿集区尺度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7346038A (zh) * 2017-06-08 2017-11-14 昆明理工大学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CN110334882A (zh) * 2019-07-17 2019-10-1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隐伏矿体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899338A (zh) * 2020-08-05 2020-11-06 芯元(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区地层岩性三维建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AN FANGYAN等: "Use of Multispectral Data Extracting Information of Gold Ore Bearing Rocks by MPH Technique in Hatu Gold Occurrence Area in Western China", 《 IGARSS 2008 -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
侯志刚: "河北迁安二马铁矿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及应用", 《现代矿业》 *
向中林等: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在危机矿山找矿中的应用研究――以沂南金矿为例", 《地球与环境》 *
向中林等: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大比例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及应用:以内蒙古柳坝沟矿区为例", 《地质前缘》 *
坚润堂等: "西藏白容―岗讲铜(钼)矿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 《金属矿山》 *
姚晓峦: "基于GIS的藏南江孜一隆子地区扎西康式锑矿成矿预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学科辑》 *
朱威等: "立体地质填图三维建模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
耿国帅等: "东昆仑东段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处理中因子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金属矿山》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6950A (zh) * 2021-10-12 2022-01-18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快速圈定金矿找矿靶区的方法
CN113946950B (zh) * 2021-10-12 2023-03-14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快速圈定金矿找矿靶区的方法
CN117576335A (zh) * 2024-01-19 2024-02-20 长安大学 面向矿产区域勘查的三维空间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576335B (zh) * 2024-01-19 2024-04-26 长安大学 面向矿产区域勘查的三维空间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ao et al. GIS-based 3D prospectivity mapping: A case study of Jiama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ibet, China
Tsoutrelis et al. Study of the rock mass discontinuity system using photoanalysis
Payne et al. From 2D to 3D: Prospectivity modelling in the Taupo volcanic zone, New Zealand
CN113361112A (zh)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US99165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geophysical data
CN110133736B (zh) 一种覆盖区继承性断裂构造的金矿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23000257A1 (zh) 一种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部位地质-地震三维预测方法
CN110596778B (zh) 一种热液型铀矿勘查方法
CN106248672A (zh) 一种基于dic技术的现场孔内岩体裂纹扩展模式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254802A (zh) 一种受次级断裂构造影响的金属矿床边界的圈定方法
Dominy et al. Grade and geological continuity in high-nugget effect gold–quartz reefs: implications for resource estimation and reporting
Chanderman et al. 3D geological modelling and resource estimation for a gold deposit in Mali
CN113885082A (zh) 一种类卡林型金矿深部探测方法
Sotoudeh et al. Application of sequential Gaussian conditional simulation to underground mine design under grade uncertainty
Goulet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geotechnical database and associated analysis tools for excavation design in seismically active underground mines
CN115081685A (zh) 一种金属矿床深部资源三维可视化定位预测方法
Vujić et al. Multiattribute prediction of terrain stability above underground mining operations
CN112285773B (zh) 一种隐伏断层二元结构定量表征方法
CN114152995A (zh) 一种适用于南秦岭高切割浅覆盖区的金矿快速找矿方法
Kumar Resource modelling of iron ore deposit using surpac software
Masoumi et al. Assessment of an ore body internal dilution based on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 using exploratory drill hole data
RU2386032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держания полез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во взорванной горной массе при ее выемке на карьерах
Semenova et al. Creation of a numerical geomechanical model for the Zhdanovskoe ore deposit
Cai et al. Development of fractal-fuzzy evaluation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seismic hazards assessment us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n coal mining
Miller et al. Regional prospectivity modelling in data-poor areas: The Kumasi Basin, Gha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