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6038A -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6038A
CN107346038A CN201710425520.0A CN201710425520A CN107346038A CN 107346038 A CN107346038 A CN 107346038A CN 201710425520 A CN201710425520 A CN 201710425520A CN 107346038 A CN107346038 A CN 107346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deposit
alteration
large scale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55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46038B (zh
Inventor
韩润生
吴鹏
王峰
周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4255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60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6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6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46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6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找矿方法。通过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成矿构造精细解析、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及隐伏矿定位预测四个阶段的工作程序,进行深部矿床或矿体直接定位探测。该方法集成了“矿床模型预测、构造预测、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地球物理探测”的大比例尺(1:200~1:50000)递进式深埋藏矿床或矿体定位探测技术,实现了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的系统化。

Description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步式”隐伏矿床或矿体定位探测的找矿方法,具体为“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属于矿产资源勘查领域。
背景技术
深部找矿定位探测是当前找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与矿床勘查领域的主要难点和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未来矿产勘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传统的物化探找矿方法,主要利用围岩与矿石的物理性质参数、元素含量的差异性来间接推断深部是否存在隐伏矿床或矿体,但是物化探找矿预测方法往往因异常多解性强、受电磁干扰大等原因,单一的找矿技术在深部找矿预测中难以凑效,其找矿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构造在热液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就位提供了通道和空间,并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萃取、交换及运移提供驱动力和能量,而且控制着矿床、矿体(脉)的时空展布。同时,伴随着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热液蚀变的发生。因此,成矿构造与热液蚀变岩相的研究一直是热液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的基础。尽管不少学者主要针对大区域尺度中-小比例尺(1:50000~1:200000)矿产资源评价,总结了不同的成矿预测与评价理论与技术,如“三联式”矿产预测评价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2001,2003)、“三部式”找矿矿产资源评价方法(Donald A.Singer and W.DavidMenzie,2010;肖克炎等,2006)、GIS矿产预测方法技术(肖克炎等,2000)、预测普查组合方法(C.АИ·Кривцов,1989)、综合信息评价理论(王世称等,1992)等;叶天竺(2014)主要针对勘查区找矿方向的预测,提出了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然而,针对大比例尺(1:200~1:50000)或矿床(体)尺度的热液矿床深部隐伏矿床或矿体的定位探测,缺乏普适性的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即①通过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确定成矿地质体,厘定成矿构造结构面,揭示流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从而指出找矿方向;②通过成矿构造的精细解析,筛选有利的找矿区段;③通过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和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技术应用,圈定重点找矿靶区;④应用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深部探测技术,指出深部隐伏矿体的产状和埋深,探测深部矿床(体)赋存部位及矿化富集程度,以达到深部隐伏矿床或矿体定位探测的目的,由此形成“矿床模型预测、构造预测、蚀变岩相填图+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的递进式深埋藏矿床(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从而实现了大比例尺(1:200~1:50000)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系统化;尤其是对于资源危机矿山或空白勘查区的深部找矿意义重大。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矿床成矿规律分析阶段
主旨为建立热液矿床成矿模型,提出找矿方向,实现深部矿床(体)的“空间择向”的目的;
1)矿床成矿规律:根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叶天竺等,2014),从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流体作用特征标志三个方面总结热液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规律,进而构建热液矿床成矿模型;
2)找矿方向:根据热液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结合工作区控矿构造、岩性的主要控矿因素,指明工作区内深部三维空间区域的找矿远景区。
所述工作区是指矿区或勘查区。
第二步:矿床成矿构造解析阶段
关键是识别控制矿床或矿体的成矿构造,实现找矿远景区的“面中筛区”;
1)成矿构造类型识别
采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孙家骢、韩润生,2016),通过平面、剖面的构造测量,识别工作区内成矿构造类型;分析工作区内控制矿化蚀变带中断裂构造的空间几何学、运动学、力学、年代学、物质学(构造岩-蚀变岩石学)、动力学、应力作用方式,以及褶皱构造的类型、规模、产状、形态、空间组合,并将上述特征标注在地质图上;
2)成矿构造体系建立
通过工作区含矿断裂力学性质的鉴定和控矿构造型式分析,根据各方向断裂和褶皱结构面力学性质的转变过程,通过构造筛分,划分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总结矿体分布规律;
3)有利找矿区段筛选
根据矿体定位规律,在找矿远景区范围内圈定有利的找矿区段,实现“面中筛区”。
第三步: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勘查阶段
关键是在有利的找矿区段中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实现“区中选点”的目的。
1)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
根据热液蚀变岩类型及其组合、蚀变强度、矿物共生关系、蚀变岩组构特征,编制蚀变岩相分带图,并对比分析不同中段、不同地段蚀变岩相分布、矿化蚀变强度和类型的变化特征,将强矿化的蚀变地段圈定为热液活动范围,即找矿靶区;
①矿化蚀变测量:在地表或坑道内以10~500米的点距,确定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的地质点,并采集矿化蚀变岩石样品,配合显微镜下进行岩矿鉴定,确定矿化蚀变岩的类型及特征矿物;
②将矿化蚀变岩岩石组合、蚀变岩分布、产状及其结构构造特征标注在地质图上;
③根据矿化蚀变岩石的特征矿物标志,确定各类蚀变的形成环境,如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例如,铁锰碳酸盐化、沸石化为典型的低温热液蚀变;高岭石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等特征的热液蚀变反映了热液从强酸性→近中性→强碱性条件的变化;在氧化条件下,常形成石膏化、重晶石化;在还原条件下,常形成黄铁矿化及金属硫化物矿化;
④根据不同矿化蚀变岩石的矿物组合及其结构构造特征(形成环境、特征矿物的晶形、大小、共生组合及其结构构造),圈定不同的矿化蚀变岩相带;
⑤根据工作区矿化蚀变岩相带分带特征,总结矿化蚀变岩相分带规律,进一步编制和对比不同中段、不同地段蚀变岩相分带图;根据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圈定矿化的自然边界和热液活动范围,进而确定找矿靶区;
2)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
根据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技术流程(韩润生,2013),在工作区开展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填图;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到与矿化密切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圈定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编制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
为了更精确厘定重点找矿靶区,可在1:5000-1:50000大比例尺构造地质化学填图的基础上,在其异常区进行更大比例尺(1:200-1:2000)的构造地球化学勘查。
①构造地球化学样品采集
在成矿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区地表或坑道中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构造岩和矿化蚀变岩的系统定点、观察,采集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样品,采样原则上按照10~500米点距进行,在含矿断裂构造处加密采样。
②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分析
分析测试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断裂构造岩和矿化蚀变岩样品,分析的主要的元素和氧化物,如:Al2O3、Na2O、MgO、MnO、TiO2、CaO、K2O、Fe、Ba、Sr、Zr、Cu、Zn、V、Ni、Cr、Co、Be、Sc、Ga、Ge、Rb、Y、Nb、Mo、Cd、In、Sn、Y、LREE、HREE、Ta、W、Pb、Th、U、Bi、Cs、Hf、Tl、Li、As、Sb、Hg等。
③圈定构造地球化学异常
运用Statistics软件对构造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数据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元素组合的因子得分等直线图,在因子得分高值区圈定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构造地球化学金属元素组合异常,编制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
3)圈定重点找矿靶区
根据蚀变岩相填图确定的有利找矿区段与构造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特点,圈定热液矿化中心,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即“点”。
第四步: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深部探测阶段
关键是探测重点找矿靶区内预测的深部矿床(体)的埋深、产状特征,实现“点上探深”的目的。
在圈定的重点找矿靶区内,采用大比例尺电磁和/或重力物探技术开展深部探测,推断隐伏矿体的埋深和产状,实现深部矿体的三维空间准确定位。
综合工作区深部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构造解析、蚀变岩相填图、构造地球化学勘查、物探探测成果,优选出可供验证的定位找矿靶区;通过工程验证与勘探,发现深部矿床或矿体,实现“点上探深”的目的。
文中所述的某一中段是指某一个高程的平面。
所述大比例尺是指1:200~1:50000的比例尺。
本发明方法如下:第一步,通过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总结,确定成矿地质体,厘定成矿构造结构面,揭示流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指出深部的找矿方向;第二步,通过成矿构造精细解析,筛选有利的找矿区段;第三步,通过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圈定重点找矿靶区;第四步,开展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应用,圈定定位靶区,指出预测的隐伏矿体的产状与埋深,提交工程验证,由此形成“矿床模型预测、构造预测、蚀变岩相填图+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的“四步式”大比例尺递进式深埋藏矿床(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从而实现深部热液矿床找矿勘查技术的系统化。
本发明方法中第一、二步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构造精细解析是本方法的基础,第三、四步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及地球物理深部探测技术应用是本方法的关键,最终实现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目标。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方法适用于井巷(全空间域)或地表半裸露-裸露岩石区(半空间域)中,直接进行隐伏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深部定位探测;
(2)解决了单一德物探、化探找矿技术方法因异常多解性强而导致矿体难以空间定位的难题;
(3)可排除地球物理探测中受电磁干扰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4)方法应用区间宽、探测准确度高、探测深度大,可适用1:200~1:50000比例尺的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定位探测;
(5)方法程序清楚,操作性强,工作成本较低;
(6)可形成大比例尺递进式深埋藏热液矿床的定位探测成套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岩浆热液型矿床,如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与中高温岩浆热液型钨、锡、铜、稀有元素等金属矿床,而且也适用于非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定位探测,如构造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复合热液型的铜、铅、锌、金、铁、稀散元素等多金属矿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某矿床成矿模型图;图中1-三叠系;2-二叠系上统玄武岩;3-二叠系下统;4-石炭系;5-石炭系中上统;6-寒武系;7-震旦系灯影组;8-中元古界;9-斜冲断层带(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10-矿体及矿化蚀变带(流体作用标志);
图3是本发明中滇东地区某铅锌矿床600m中段蚀变岩相分带及找矿预测图;图中:1-中二叠统;2-下二叠统;3-下石炭统威宁组;4-下石炭统大塘组;5-上泥盆统宰格组;6-主断裂带及运动方向;7-压扭性断裂及产状;8-蚀变分带及编号;9-矿体及编号;10-深部找矿靶区;11-地层界线;12-勘探线及编号;13-巷道;14-背斜;15-工作区;
图4是本发明中滇东地区某铅锌矿床地表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简图;
图5是本发明中滇东地区某铅锌矿床600中段Ⅰ矿体分布区元素组合异常-地质图;
图6是本发明中滇东地区某铅锌矿区物探综合异常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中滇东地区某铅锌矿区110号勘探线物探剖面解译图;
图8是本发明中某铅锌勘查区矿化-蚀变岩相带-地质图;
图9是本发明中某铅锌勘查区成矿模型;图中:1-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2-二叠系下统;3-石炭系;4-泥盆系;5-寒武系;6-震旦系上统;7-主断层带及推断断层带(成矿地质体与成矿构造);8-地质界线;9-矿体;
图10是本发明中某铅锌勘查区蚀变测量剖面图;图中:I.铅锌矿带;II.铅锌矿化黄铁矿带;III-IV.黄铁矿化、铅锌矿化灰白色孔洞状粗晶白云岩带;V.米黄色粗晶白云岩带;VI.肉红色粗晶白云岩带;VII.蚀变残留体带;VIII.弱白云石化带;
图11是本发明中某铅锌勘查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及重力异常综合地质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某铅锌勘查区重点找矿靶区与工程部署图;图中:Ⅰ-石炭系下统摆佐组中的重点找矿靶区;Ⅱ、Ⅲ-震旦系灯影组中的重点找矿靶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实例中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云南某铅锌矿床深部定位找矿预测
1、工作背景
某铅锌矿山矿产资源处于严重危机,面临常规找矿方法难以奏效的处境,找矿预测难度加大。尽管采用了TEM、IP物探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得到的电阻率、高极化率异常推断解释多解性强,而且含水断层、含煤地层、地表高压线及矿山地下轨道设施等均可引起与矿体类似的异常,很难区分获得的异常是矿致异常还是非矿异常;化探方法圈定的异常同样具有多解性,难以确定深部隐伏矿体的空间位置。
该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矿床,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方解石化等热液蚀变发育且强烈,为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勘查进行找矿预测奠定了基础。
2、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矿床成矿规律分析阶段
a、应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矿床成矿地质作用、构造成矿系统及流体作用标志,得出该矿床成矿地质体为控制矿化蚀变带的冲断褶皱构造带;断裂、褶皱构造是该矿床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矿化蚀变、矿物组合分带是该矿床的流体作用标志;从而概括出该矿床的成矿规律为:构造分级控矿系统、典型的矿化结构、矿物组合分带及矿化蚀变岩相组合,进而构建热液矿床成矿模型(图2);
b、根据该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结合矿区控矿构造(断层和褶皱)、岩性(蚀变白云岩)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该区的找矿方向为冲断褶皱构造的上盘地段(找矿远景区)。
2)矿床成矿构造精细解析
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在矿区地表和深部600中段坑道内进行剖面测量,剖析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的空间几何学、运动学、力学、年代学、物质学(构造岩-蚀变岩岩石学)特征,同时研究褶皱构造的类型、规模、产状、形态、空间组合,并将上述特征标注坑道平面地质图上(图3);识别出北东向冲断褶皱构造和派生的北东向褶皱和北东向层间断裂及近南北向、近东西向断裂为成矿期构造,北西向断裂为成矿后构造;
根据各方向断裂和褶皱结构面力学性质的转变过程,通过构造筛分,划分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北东向构造带,从而得出矿体分布于主控断裂上盘的北东向层间压扭性断裂带及其附近的矿化蚀变带中,并将这些构造标注在1:200地质图上(图3),由此筛选出找矿靶区为主控断裂上盘的层间压扭性断裂带及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
3)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勘查
1)蚀变岩相填图
①在坑道内以10米的点距,确定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点,并采集各类蚀变岩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矿区内主要的蚀变岩为强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针孔状粗晶白云岩、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粗晶白云岩、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含灰岩溶蚀角砾的中粗晶白云岩及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细晶灰岩(表1);
表1不同矿化蚀变岩相带主要特征
②将这些蚀变和铅锌矿化及矿体详细标注在平面地质图上(图3),发现这些矿化蚀变岩石呈带状沿成矿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岩具自形-半自形晶粗晶、交代等结构和网脉状、细脉状等构造(表1);
③根据蚀变岩石的特征矿物标志,确定其蚀变的形成环境
根据矿区的蚀变岩类型、蚀变强度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特征矿物(黄铁矿、石英、白云石、方解石)典型的结构构造标志,反映这些蚀变岩是成矿热液从中高温-中性→中温-酸性→低温-碱性的演化产物(表1);
④根据蚀变岩的特征矿物组合及其结构构造等特征,划分不同的热液蚀变岩相带,总结蚀变岩相分带规律:从矿体到围岩,依次出现铅锌矿石带(Ⅰ)、强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针孔状粗晶白云岩带(Ⅱ)、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含灰岩溶蚀角砾的中粗晶白云岩带(Ⅲ)、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细晶灰岩带(Ⅳ)(图3);
⑤根据蚀变岩相分带规律,编制600m中段1:200比例尺蚀变岩相分带图(图3);根据Ⅲ带与Ⅳ带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圈定矿化的自然边界在Ⅲ带与Ⅳ带的界面上,并将强矿化蚀变地段圈定为热液活动范围,即圈定矿化范围在Ⅱ带内,推断隐伏矿体分布于Ⅱ带与Ⅲ带的蚀变岩相转化面上,据此确定94-84勘探线间、108-114勘探线间的深部找矿靶区(图3)。
2)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
①通过地表1:10000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构造岩和蚀变岩系统定点、观察及构造地球化学样品采集,按照100米点距进行地球化学样品采样,在含矿断裂构造处加密采样;
②分析断裂构造岩和矿化蚀变岩样品中的元素和氧化物,如Al2O3、Na2O、MgO、MnO、TiO2、CaO、K2O、Fe、Ba、Sr、Zr、Cu、Zn、V、Ni、Cr、Co、Be、Sc、Ga、Ge、Rb、Y、Nb、Mo、Cd、In、Sn、Y、LREE、HREE、Ta、W、Pb、Th、U、Bi、Cs、Hf、Tl、Li;
③运用Statistics软件对分析数据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元素组合的因子得分等直线图,在矿区及近外围地表圈定E-1,F-1,A-1,A-2,A-3,D-1,D-2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特别是E-1、F-1、A-3异常(图4);主体异常延伸方向呈NE-SW向,不同元素组合异常叠加显著;
③为了精细研究E-1和F-1两个异常,在600中段进行1:500坑道构造地球化学填图(图5),获得Zn-Fe-Pb-Cu-Cd-Tl-In-As-Sb-Hg、Bi-Th-U、Fe-Cr-Co-Ni-Mo元素组合异常。确定110~114(a-1)、94-84(a-3)及94-104(a-2)勘探线间的异常是重点找矿靶区(图5),其异常变化特征指示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为从SW向到NE向;Bi-Th-U代表中高温热液的元素组合异常,其异常走向NE-SW,与6号矿体平行,是深部矿体的异常反映;Fe-Cr-Co-Ni-Mo因子元素组合均具较强的亲铁性和亲硫性,因此代表黄铁矿化的元素组合。
第四步:大比例尺物探技术应用
在地表圈定的1:2000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区内,进行了大比例尺瞬变电磁、激电综合测量,圈定了JD-3、JD-2激电异常和Sb-3、Sb-4号TEM异常(图6);在地表优选出E-1、F-1重点找矿靶区(对应600中段a-1、a-2、a-3定位靶区),通过物探解译(图7),推断深部存在向南东向倾斜的脉状隐伏矿体,矿体走向NE、倾向为SE向、倾角78°;F-1靶区深部矿体延深340m,E-1靶区深部矿体延深260m。
综合成矿地质条件和矿田构造解析、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构造地球化学、物探勘查成果,通过坑钻工程验证,在600中段a-2靶区发现6号隐伏矿体后,相继在a-3、a-1定位靶区深部发现8、10号等隐伏矿体,取得了深部及外围找矿的重大突破。其中6号矿体平均厚度15.2m,Pb+Zn品位25.3%;8号矿体平均厚度34.15m,Pb+Zn平均品位29.97%。截至目前,初步统计共新增铅锌金属资源量330多万吨,从而使该铅锌矿床成为大型富铅锌矿床。
实施例2:某铅锌勘查区深部定位找矿探测
1、工作背景
某铅锌勘查区开展了不少地质工作,但找矿工作一直停滞不前,找矿进展无大,仅前期发现一些小型的脉状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白云岩中,受右行扭压性构造控制的特征明显。勘查区石炭系中粗晶白云岩中发育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方解石化、硅化等热液蚀变,具有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的条件。
2、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矿床成矿规律分析阶段
勘查区前期发现的脉状小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白云岩中,受左行扭压性构造控制的特征明显,勘查区中东侧的石炭系中粗晶白云岩中发育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方解石化、硅化等热液蚀变,无任何侵入体分布(图8)。根据这些特征,判断该勘查区分布碳酸盐岩容矿的热液型铅锌矿床。应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表明,该区的成矿地质体为控制中粗晶白云岩、针孔状粗晶白云岩蚀变体的构造系统;断裂构造与矿化蚀变岩相转化结构面为主要成矿结构面;矿体中矿物共生分异和蚀变分带规律是隐伏矿床(体)存在的成矿流体作用的关键标志。据此,构建该矿床的成矿模型(图9),推断勘查区的找矿方向是主构造的上盘断裂构造系统。
2)矿床成矿构造精细解析
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剖主构造的上盘断裂构造系统,认为北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它是由一系列右列式“多字型”北北东向褶皱和压扭性断裂组成,控制了该地区铅锌矿床的分布,将这些构造标注在1:10000地质图上(图8),从而提出有利的找矿区段为构造上盘背斜翼部发育的层间断裂带。
3)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勘查
1)蚀变岩相填图
①首先在主断裂带上的典型矿床进行剖面蚀变岩相填图,发现主要的蚀变岩相带为铅锌矿石带、强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针孔状粗晶白云岩带、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粗晶白云岩带、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含灰岩溶蚀角砾的中粗晶白云岩带(图10);再对照在该勘查区以50米的点距,确定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点,并采集各类蚀变岩样品;通过岩矿鉴定,发现该区内出现铅锌矿化带、强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粗晶白云岩带,铅锌矿化沿粗晶白云岩裂隙发育(图8)。
②将这些蚀变和铅锌矿化详细标注在平面地质图上(图8),发现这些矿化蚀变岩石呈带状沿成矿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岩具自形-半自形晶粗晶、交代等结构和网脉状、细脉状等构造。
③根据蚀变岩石的特征矿物标志,确定其蚀变的形成环境。根据勘查区的蚀变岩类型、蚀变强度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特征矿物(黄铁矿、铁白云石、白云石、方解石)典型的结构构造标志,反映这些蚀变岩是成矿热液从中温-酸性→低温-碱性的演化产物。
④根据蚀变岩相分带规律,提出找矿靶区为构造上盘发育的强白云石化-强黄铁矿化粗晶白云岩带与白云石化-中粗晶白云岩带的过渡的深部。
2)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
①按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勘查技术流程(韩润生,2006),进行地表1:10000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构造岩和蚀变岩的系统定点、观察,并进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按照50米点距进行地球化学样品采样,采样不受断裂等构造限制加密进行;
②通过249件构造地球化学样品、42个元素和氧化物进行R型因子分析,得到Zn-Cd-Pb、Cu-Cr-V元素组合异常,在勘查区共圈定A1~A5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图11)。
根据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成果,结合构造、岩性2个主要控矿因素,圈定I、II、III重点找矿靶区(图12)。
4)大比例尺物探技术应用
从3个重点找矿靶区中优选重点找矿靶区Ⅰ为定位找矿靶区(图12),并进行地表1:2000重力剖面探测,得到具有找矿意义的异常Δg-2、Δg-3、Δg-4、Δg-5(图11)。通过异常解释,4个重力异常为深部同一矿体所引起,并推断隐伏矿体埋深500-560m,倾向SW,倾角较陡(60-70°)。通过在110号线、115线部署钻探验证,发现深部隐伏矿体。

Claims (3)

1.一种“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矿床成矿规律分析阶段
1)矿床“三位一体”成矿规律:应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结主要的成矿地质条件,概括热液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热液矿床成矿模型;
2)找矿预测方向:根据热液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结合工作区控矿构造、岩性的主要控矿因素,指明工作区内深部三维空间区域的找矿远景区;
(2)矿床成矿构造解析阶段
1)成矿构造类型识别
采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平面、剖面的构造精细测量,识别工作区内成矿构造类型;分析工作区内控制矿化蚀变带中断裂构造的空间几何学、运动学、力学、年代学、物质学、动力学、应力作用方式,以及褶皱构造的类型、规模、产状、形态、空间组合,并将上述特征标注在地质图上;
2)成矿构造体系建立
通过工作区含矿断裂力学性质的鉴定和控矿构造型式分析,根据各方向断裂和褶皱结构面力学性质的转变过程,通过构造筛分,划分矿区或勘查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总结构造控矿规律与矿体或蚀变带分布规律;
3)筛选成矿有利区段
根据构造控矿规律与矿体或蚀变带分布规律,圈定找矿的有利区段,实现“面中筛区”;
(3)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与构造地球化学勘查阶段
1)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
根据热液蚀变岩类型及其组合、蚀变强度、矿物共生关系、蚀变岩组构特征,编制蚀变岩相分带图,并对比分析不同中段、不同地段蚀变岩相分布、矿化蚀变强度和类型的变化特征,将强矿化蚀变地段圈定为热液活动范围,即找矿靶区;
2)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
根据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技术流程,在工作区开展大比例尺的构造地球化学填图;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到与矿化密切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圈定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编制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
3)圈定重点找矿靶区
根据蚀变岩相填图圈定的找矿靶区与构造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特点,圈定重点找矿靶区;
(4)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深部探测阶段
在圈定的重点找矿靶区内,采用大比例尺电磁和/或重力物探技术开展深部探测,推断隐伏矿体的埋深和产状,实现深部矿体的三维空间定位,提交工程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步式”大比例尺深部定位探测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比例尺是指1:200~1:50000的比例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步式”大比例尺深部定位探测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中,首先在1:5000-1:50000大比例尺构造地质化学勘查的基础上,在其圈定的异常区再进行更大比例尺1:200-1:2000的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
CN201710425520.0A 2017-06-08 2017-06-08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Active CN1073460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5520.0A CN107346038B (zh) 2017-06-08 2017-06-08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5520.0A CN107346038B (zh) 2017-06-08 2017-06-08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6038A true CN107346038A (zh) 2017-11-14
CN107346038B CN107346038B (zh) 2019-02-19

Family

ID=6025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5520.0A Active CN107346038B (zh) 2017-06-08 2017-06-08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6038B (zh)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1669A (zh) * 2017-12-25 2018-06-19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热点作用区铀成矿识别定位方法
CN108535791A (zh) * 2018-03-12 2018-09-14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用于检查评价干旱荒漠景观区铜铅锌异常的新方法
CN10868096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浅覆盖区快速找矿方法
CN109188560A (zh) * 2018-09-12 2019-01-11 中山大学 矿产重点预测区异常查证方法
CN109725367A (zh) * 2019-03-15 2019-05-07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铯铷共伴生矿的地球化学岩相学查定方法
CN109991681A (zh) * 2019-04-17 2019-07-09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一种基于地质及地球物理技术的稀有金属矿床找矿方法
CN110187387A (zh) * 2019-05-27 2019-08-30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立体成矿单元划分方法
CN110400230A (zh) * 2019-07-29 2019-11-0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基于大比例尺剖面沉积微相分析的稀土找矿方法
CN110569607A (zh) * 2019-09-11 2019-12-1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预测喷流沉积矿床热液喷口位置的方法
CN110967311A (zh) * 2019-11-25 2020-04-07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
CN111310365A (zh) * 2020-04-09 2020-06-19 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铅锌品位比值判断成矿流体来源的方法
CN112327369A (zh) * 2020-11-02 2021-02-05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基于钻孔中低阻矿化蚀变带延伸方向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3075729A (zh) * 2021-03-19 2021-07-06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断裂渗流交代型矿化深部矿床赋矿位置三维定位方法
CN113156531A (zh) * 2021-03-12 2021-07-23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一种隐伏锰矿床勘查方法
CN113189671A (zh) * 2021-05-24 2021-07-30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特大型金铀钨铜有色稀有金属矿床实用高效找矿勘查方法
CN113361112A (zh) * 2021-06-10 2021-09-07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CN113488117A (zh) * 2019-04-27 2021-10-08 烟台市牟金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深部金矿床成矿找矿方法
CN113588919A (zh) * 2021-07-23 2021-11-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花岗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勘查的预测方法
CN113609645A (zh) * 2021-07-07 2021-11-05 杨建云 一种金矿勘探靶区预测方法
CN114266179A (zh) * 2021-12-23 2022-04-01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有限单元的矿床钻探信息处理及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4325867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安徽铜冠(庐江)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深埋陡倾斜矿体勘探方法
CN114415244A (zh) * 2022-01-13 2022-04-29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海相沉积型锰矿勘查方法
CN114814978A (zh) * 2022-04-15 2022-07-2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深度尺度的花岗岩区钨锡矿勘探方法
CN115016015A (zh) * 2021-12-27 2022-09-06 昆明理工大学 受构造控制的后生热液矿床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确定方法
CN115113297A (zh) * 2022-07-25 2022-09-27 昆明理工大学 确定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侧伏向和空间定位的方法
CN115128698A (zh) * 2021-12-27 2022-09-30 昆明理工大学 确定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田或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方法
NL2030656B1 (en) * 2022-01-23 2022-12-30 Univ China Geosciences Beijing Method for tracing center of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chlorite trace element variation
CN117115360A (zh) * 2023-10-19 2023-11-2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寻找花岗岩型锡铌钽锂矿床有利成矿部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17471546A (zh) * 2023-10-31 2024-01-30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黑色岩系型金矿找矿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995A (zh) * 2019-04-29 2019-08-13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一种隐伏多金属矿找矿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329A (zh) * 2011-07-11 2013-01-16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水云母蚀变综合填图方法
CN104076393A (zh) * 2014-07-10 2014-10-0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花岗岩型铀矿隐伏成矿构造带识别方法
CN104156601A (zh) * 2014-08-13 2014-11-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热液矿床的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定位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329A (zh) * 2011-07-11 2013-01-16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水云母蚀变综合填图方法
CN104076393A (zh) * 2014-07-10 2014-10-0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花岗岩型铀矿隐伏成矿构造带识别方法
CN104156601A (zh) * 2014-08-13 2014-11-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热液矿床的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定位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润生: "隐伏矿定位预测的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方法", 《地质通报》 *

Cited B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1669A (zh) * 2017-12-25 2018-06-19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热点作用区铀成矿识别定位方法
CN108535791A (zh) * 2018-03-12 2018-09-14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用于检查评价干旱荒漠景观区铜铅锌异常的新方法
CN10868096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浅覆盖区快速找矿方法
CN109188560A (zh) * 2018-09-12 2019-01-11 中山大学 矿产重点预测区异常查证方法
CN109725367A (zh) * 2019-03-15 2019-05-07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铯铷共伴生矿的地球化学岩相学查定方法
CN109991681A (zh) * 2019-04-17 2019-07-09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一种基于地质及地球物理技术的稀有金属矿床找矿方法
CN113488117B (zh) * 2019-04-27 2023-11-03 烟台市牟金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深部金矿床成矿找矿方法
CN113488117A (zh) * 2019-04-27 2021-10-08 烟台市牟金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深部金矿床成矿找矿方法
CN110187387A (zh) * 2019-05-27 2019-08-30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立体成矿单元划分方法
CN110400230A (zh) * 2019-07-29 2019-11-0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基于大比例尺剖面沉积微相分析的稀土找矿方法
CN110400230B (zh) * 2019-07-29 2022-08-0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基于大比例尺剖面沉积微相分析的稀土找矿方法
CN110569607A (zh) * 2019-09-11 2019-12-1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预测喷流沉积矿床热液喷口位置的方法
CN110569607B (zh) * 2019-09-11 2024-02-2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预测喷流沉积矿床热液喷口位置的方法
CN110967311A (zh) * 2019-11-25 2020-04-07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
CN110967311B (zh) * 2019-11-25 2021-11-30 东华理工大学 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
CN111310365A (zh) * 2020-04-09 2020-06-19 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铅锌品位比值判断成矿流体来源的方法
CN112327369A (zh) * 2020-11-02 2021-02-05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基于钻孔中低阻矿化蚀变带延伸方向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2327369B (zh) * 2020-11-02 2024-03-1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基于钻孔中低阻矿化蚀变带延伸方向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3156531A (zh) * 2021-03-12 2021-07-23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一种隐伏锰矿床勘查方法
CN113156531B (zh) * 2021-03-12 2022-02-22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一种隐伏锰矿床勘查方法
CN113075729B (zh) * 2021-03-19 2022-12-27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断裂渗流交代型矿化深部矿床赋矿位置三维定位方法
CN113075729A (zh) * 2021-03-19 2021-07-06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断裂渗流交代型矿化深部矿床赋矿位置三维定位方法
CN113189671A (zh) * 2021-05-24 2021-07-30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特大型金铀钨铜有色稀有金属矿床实用高效找矿勘查方法
CN113189671B (zh) * 2021-05-24 2022-09-27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特大型金铀钨铜有色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勘查方法
CN113361112A (zh) * 2021-06-10 2021-09-07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现有金矿勘探采矿数据辅助实现金矿资源探测的方法
CN113609645A (zh) * 2021-07-07 2021-11-05 杨建云 一种金矿勘探靶区预测方法
CN113609645B (zh) * 2021-07-07 2024-01-26 杨建云 一种金矿勘探靶区预测方法
CN113588919A (zh) * 2021-07-23 2021-11-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花岗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勘查的预测方法
CN114266179A (zh) * 2021-12-23 2022-04-01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有限单元的矿床钻探信息处理及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4266179B (zh) * 2021-12-23 2023-08-04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有限单元的矿床钻探信息处理及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4325867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安徽铜冠(庐江)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深埋陡倾斜矿体勘探方法
CN115016015A (zh) * 2021-12-27 2022-09-06 昆明理工大学 受构造控制的后生热液矿床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确定方法
CN115128698A (zh) * 2021-12-27 2022-09-30 昆明理工大学 确定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田或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方法
CN115016015B (zh) * 2021-12-27 2023-08-18 昆明理工大学 受构造控制的后生热液矿床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确定方法
CN115128698B (zh) * 2021-12-27 2023-10-27 昆明理工大学 确定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田或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方法
CN114325867B (zh) * 2021-12-27 2024-04-09 安徽铜冠(庐江)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深埋陡倾斜矿体勘探方法
CN114415244A (zh) * 2022-01-13 2022-04-29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海相沉积型锰矿勘查方法
NL2030656B1 (en) * 2022-01-23 2022-12-30 Univ China Geosciences Beijing Method for tracing center of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chlorite trace element variation
CN114814978A (zh) * 2022-04-15 2022-07-2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深度尺度的花岗岩区钨锡矿勘探方法
CN115113297A (zh) * 2022-07-25 2022-09-27 昆明理工大学 确定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侧伏向和空间定位的方法
CN117115360B (zh) * 2023-10-19 2024-01-0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寻找花岗岩型锡铌钽锂矿床有利成矿部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17115360A (zh) * 2023-10-19 2023-11-2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寻找花岗岩型锡铌钽锂矿床有利成矿部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17471546A (zh) * 2023-10-31 2024-01-30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黑色岩系型金矿找矿方法
CN117471546B (zh) * 2023-10-31 2024-04-02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黑色岩系型金矿找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6038B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6038B (zh) “四步式”大比例尺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
Allibone et al. Structural controls on gold mineralization at the Ashanti deposit, Obuasi, Ghana
Bergman et al. Chapter 3 Archean (> 2.6 Ga) and Paleoproterozoic (2.5–1.8 Ga), pre-and syn-orogenic magmatism, sediment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rbotten and Överkalix lithotectonic units, Svecokarelian orogen
Baker et al. The geology of the Kişladağ porphyry gold deposit, Turkey
Gustafson et al. Post-Kombolgie metasomatism at Jabiluka,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high-grad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Lower Proterozoic rocks
Cohen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Tedeschi et al. The Karouni gold deposit, Guyana, South America: Part I. Stratigraphic setting and structural controls on mineralization
Oliver et al. Structure, stratigraphy, U-Pb geochronology, and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at the Detour Lake gold deposit, Ontario, Canada
Wouters et al. Late orogenic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domain of the Karagwe-Ankole Belt (Central Africa): Auriferous quartz veins from the Byumba deposit (Rwanda)
Harris et al. Geologic Evolution of Late Ordovician to Early Silurian Alkalic Porphyry Au-Cu Deposits at Cadia,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resnell et al.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Barneys Canyon gold deposit, Utah
Bell et al. Assessment of lith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ontrols on gold distribution in the Nalunaq gold deposit, South Greenlan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implicit modelling
Bagas et al. Palaeoproterozoic evolution of the Killi Killi Formation and orogenic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Granites–Tanami Orogen, Western Australia
AU2021106825A4 (en) Method for exploring skarn-hydrothermal vein iron polymetallic ore in plateau desert area
Yigit et al. Structural controls on Carlin-typ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Gold Bar district, Eureka County, Nevada
Jin et 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Ordos Basin, Northwest China
Lindborg et al. The Taivaljärvi Ag-Au-Zn deposit in the Archean TipasjÄrvi greenstone belt, eastern Finland
Altankhuyag et al. Uranium Deposits
Couëslan Re-exami-nation of drillcore from southern Phillips Lak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nickel-mineralization–hosting sequence in the Thomp-son nickel belt, central Manitoba (part of NTS 63O1)
Laverov et al. The Antei uranium deposit: a natural analogue of an SNF repository and an underground geodynamic laboratory in granite
Wang et al. Structural controls on formation of the Xiayu vein-hosted Ag–Pb–Zn–Au orefield during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e et al. Metallogeny of the Neoarchean Malartic Gold Camp, Québec, Canada
Gürgen A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distinct intrusion-related mineralization styles at the Çubuklu prospect (Yahyalı, Central Anatolia)
Derbyshire The Structural Architecture of the Barsele Area, Sweden: Characterising the deformation events and mineralisation
Burtt FINAL TECHNICAL REPORT FOR EPM 18671 (BULONGA) QUEENSL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