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7705A -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57705A CN113357705A CN202110299950.9A CN202110299950A CN113357705A CN 113357705 A CN113357705 A CN 113357705A CN 202110299950 A CN202110299950 A CN 202110299950A CN 113357705 A CN113357705 A CN 1133577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ir
- valve
- fan
- d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包括前端主机,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之间设有前面板,中心隔板用于将后腔壳体分割为进风路和出风路,进风路内设有进风风机模块,出风路设有排风风机模块,后腔壳体的底部设有外部排风口和外部进风口,前面板上设有内部排风口、内部进风口和风阀控制模块,内部排风口上设有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上设有内部进风口阀,进风风机模块与内部进风口阀连通,排风风机模块与内部排风口阀连通,前腔壳体的两侧设有室内进排风口,前腔壳体的内侧设有热交换室,热交换室连接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阀,热交换室内设有热交换体。本发明达到了智能、易用、节能的目的,确保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通风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行的新风系统多为管道安装系统,按照通风方式分为单向流、双向流、带热交换的双向流系统等;安装时需要在室内铺设管道,在顶部铺设时需要房间具有足够高度,即使是使用地送风扁管铺设,也会降低房间高度,同时必须在装修施工前完成。而且采用扁管送风由于管道截面积小,送风效果是达不到空气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的热交换主机出风静压较小,送风距离有限,而采用地送风多的欧洲市场是使用高静压的专门风机。传统新风的全热交换在北方地区工作时,虽然可以回收热量和湿度,但热交换器前端进气风路和热交换器冷凝和结冰也是常见问题。
2014年后市场也出现部分无管道新风系统,采用单管道进风、排风控制,但是目前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基本需要在外墙开180mm圆孔,大部分新建楼盘考虑美观问题都有施工难度,还会破坏建筑外立面和保温层。单向流无管道系统由于不具备热交换功能,会损失房间冷热量,不能做到绿色节能,在北方地区使用会降低舒适度。往复式单风路无管道系统也存在过滤方式的问题,系统工作是按照进风排风间歇工作,由于进风、排风都通过同一个滤芯,空气流动是经过滤芯的内外两面,会造成在排风时将空气携带的微小颗粒:如织物纤维及人的皮屑等累积在滤芯内部,在进风时自然会将微尘再度吹入室内。双向流无管道系统墙壁安装,进排风入口太近会产生风短路,降低效率,也不符合国家标准。另外无管道系统受单机风量原因,多为单房间换气,无法管理整个生活区域空气质量。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包括前端主机,所述前端主机包括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所述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之间设有前面板,所述后腔壳体的中部设有中心隔板,所述中心隔板用于将后腔壳体分割为进风路和出风路,所述进风路内设有进风风机模块,所述出风路设有排风风机模块,所述后腔壳体的底部设有外部排风口和外部进风口,所述外部排风口与排风风机模块连通,所述外部进风口与进风风机模块连通,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内部排风口、内部进风口和风阀控制模块,所述内部排风口上设有内部排风口阀,所述内部进风口上设有内部进风口阀,所述进风风机模块与内部进风口阀连通,所述排风风机模块与内部排风口阀连通,所述前腔壳体的两侧设有室内进排风口,所述前腔壳体的内侧设有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连接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阀,所述热交换室内设有热交换体。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机模块和内部进风口阀、排风风机模块和内部排风口阀均受智能程序控制分时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进风口与进风风机模块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后腔壳体与前腔壳体之间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阀位于热交换室进风流向的前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央控制主机,所述前端主机内设有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电机控制板和传感器接口,所述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上设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前端主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中央控制主机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通过风阀控制模块连接内部排风口阀和内部进风口阀,所述电机控制板还连接进风风机模块和排风风机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括与预备安装位置的玻璃尺寸大小一致的亚克力板材,所述亚克力板材设有开孔,主机固定条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亚克力板材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固定条的上端向前面板一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主机为控制面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主机支持区域智能组网,多个前端主机通过联网实现联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主机还用于状态及空气质量参数的上传,由中央控制主机集中管理、控制及进行数据收集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双风机双风路,双风机设计提高了运转效率,进排风风机模块分时运转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同时双风机模块实现更好的出入风压,提升了通风效果;电子风阀的设计能够实现更好的密封性能;双风路工作彻底解决了滤芯内部污染和电机长期运转动平衡变差的问题;前端主机固定条采用倾斜设计,不但解决了雨水倒流,而且解决行业中普遍的了冷凝问题;底部进排风口的设计,解决了大风量高风速时雨水吸入的问题,也减少了大质量杂质吸入的可能;前端主机配置无线连接模块,可以由中央控制主机对通风过程进行管理,既实现了整个安装环境通风的气流管理,又实现了不同通风模式及组合时间控制,达到了智能、易用、节能的目的,确保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本发明还采用标准化的通用安装构件,可以对不同的房间外窗轻易的实现窗式安装,大大节约了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双风机双风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多前端智能联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腔壳体;2.前腔壳体;3.进风风机模块;4.排风风机模块;5.室内进排风口;6.外部排风口;7.外部进风口;8.内部排风口;9.过滤装置;10.内部进风口;11.热交换体;12.风阀控制模块;13.热交换室;14.前面板;15.中心隔板;16主机固定条;17.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18.电机控制板;19.固定螺钉;20.亚克力板材;21.前端主机;22.中央控制主机;23.传感器接口;24.内部排风口阀;25.内部进风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包括前端主机21,前端主机21包括后腔壳体1和前腔壳体2,后腔壳体1和前腔壳体2之间设有前面板14,后腔壳体1的中部设有中心隔板15,中心隔板15用于将后腔壳体1分割为进风路和出风路,进风路内设有进风风机模块3,出风路设有排风风机模块4,后腔壳体1的底部设有外部排风口6和外部进风口7(与室外产生空气交换),外部排风口6与排风风机模块4连通,外部进风口7与进风风机模块3连通,前面板14上设有内部排风口8、内部进风口10和风阀控制模块12,内部排风口8上设有内部排风口阀24,内部进风口10上设有内部进风口阀25,进风风机模块3与内部进风口阀25连通,排风风机模块4与内部排风口阀24连通,前腔壳体2的两侧设有室内进排风口5,前腔壳体2的内侧设有热交换室13,热交换室13连接内部排风口阀24、内部进风口阀25,热交换室13内设有热交换体11。
风阀控制模块12对风门按照智能程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开闭控制,内部进风口阀25和内部排风口阀24不同时开启,内部进风口阀25、内部排风口阀24至外部进风口7、外部排风口6设置有两条风路,其中一条风路为进风路,另一条为出风路,由中心隔板15分隔、互不相通,即双风路。
后腔壳体1的底部设有外部排风口6和外部进风口7,分别用于排出室内和吸入室外的空气,通过下置外部排风口6和外部进风口7的设计,可以减少进风空气中部分质量大的杂物吸附在滤芯上,同时也防止了雨水的吸入。
所述的外部进风口7与进风风机模块3之间设有过滤装置9,用于过滤吸入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过滤装置设置于进风风机模块3之前,能够保证风机叶轮长时间运转而不粘附灰尘,使风机长时间保持优良动平衡,也就是长时间运转也不会增加振动噪音。
风机模块(进风风机模块3和排风风机模块4)采用后置布置,安装于内部进排风口和电子风阀之后,风阀使用电力驱动,降低风阀漏风率,结合双风机模块短风路设计,提高了进排风压,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而通过双风机设计,使进、排风风机模块都能发挥最好效率,提升排风静压,提高风量减少了运转能耗。同时进风风机模块3和排风风机模块4交替分时工作,大大提高工作寿命,风机模块承诺MBT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6万小时。
所述进风风机模块3和内部进风口阀25、排风风机模块4和内部排风口阀24均受智能程序控制分时工作;内部排风口阀24、内部进风口阀25为电子互锁,内部排风口阀24、内部进风口阀25不同时开启,进风风机模块3和排风风机模块4同时连接内部进风口阀和内部排风口阀,电子风阀连接内部进排风口的一侧为单风路,相同由于采用短风道设计,通风量大大超出传统热交换器新风机。进风风机模块3和排风风机模块4分别设置为室内进风和室内排风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通过合理控制不同卧室进排风的流向,实现房间之间强制对流,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所述的后腔壳体1和前腔壳体2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后腔壳体1与前腔壳体2之间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由于中心隔板15与右侧被分隔形成出风路,联通内部排风口阀至外部排风口6,中心隔板15与左侧被分隔形成进风路,联通内部进风口阀至外部进风口7。
所述的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阀位于热交换室13进风流向的前段,进排风气流通路在此共用,下端热交换体11,进排风气流经热交换体11进出室内进排风口。
内部进风口阀、内部排风口阀由程序控制分时开闭,实现进排风功能,进风风机模块和排风风机模块分时运转、不同时工作,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中心程序或传感器检测状态智能控制指定进排风方向及进风风机模块3、排风风机模块4调速配以不同风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交换体11的材质为陶瓷。
本实施例还包括中央控制主机22,前端主机21内设有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17、电机控制板18和传感器接口23,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上设有无线连接模块,前端主机21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中央控制主机22连接,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17通过风阀控制模块12连接内部排风口阀和内部进风口阀,电机控制板18还连接进风风机模块3和排风风机模块4。传感器接口23设于前端主机21的内部进排风口处,能够根据空调或其他通风设备如油烟机等的运行监控信号,进行智能联动,确保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构件,安装构件包括与预备安装位置的玻璃尺寸大小一致的亚克力板材20,亚克力板材20和前腔壳体2上均设有开孔,主机固定条16通过固定螺钉19安装在亚克力板材20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机固定条16与前面板14设计有垂直方向约2-8度夹角,所述的主机固定条16的上端向前面板14一侧倾斜,通过倾斜2-8度解决窗式安装夏季雨水倒流渗入的问题,同时、倾斜安装和内部结构的结合,解决冷凝排水和结冰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控制主机22为控制面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
所述的前端主机21支持区域智能组网,多个前端主机21通过联网实现联动控制。通过编程或或远程控制,若风机模块分别设置为室内进风和室内排风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及不同的风量组合。
所述的前端主机21还用于状态及空气质量参数的上传,由中央控制主机集中管理、控制及进行数据收集分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对进风风机模块3和排风风机模块4的程序控制,分别实现进风和排风功能,在后腔壳体1外部,进风和排风实际使用底部相邻不同风口,即外部排风口6和外部进风口7,但在前腔壳体2内部,新风进风通过外部进风口7、内部进风口10及内进风口阀到达室内进排风口5,污风排风通过室内进排风口5、内部排风口8及内部排风口阀到达室外部排风口6,中央控制主机22通过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17来控制内部进风口阀10和内部排风口阀8的开启与闭合,实现了双风机双风路功能,有效解决了滤芯内部污染的问题,并且通过合理控制不同房间中进排风的流向,实现房间之间强制对流,改善了室内空气环境,同时使用陶瓷体实现热交换,达到对排气热量及冷量的回收,而且系统采用窗式安装,解决了需要在墙体开大孔的问题,实现了便利安装。
本发明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双风机双风路,解决了滤芯内部污染问题;前端主机配置无线连接模块,可以由中央控制主机对通风过程进行管理,既实现了整个安装环境通风的气流管理,又实现了不同通风模式及组合时间控制,达到了智能、易用、节能的目的,确保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本发明还采用标准化的通用安装构件,可以对不同的房间外窗轻易的实现窗式安装,大大节约了安装时间。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包括前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主机包括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所述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之间设有前面板,所述后腔壳体的中部设有中心隔板,所述中心隔板用于将后腔壳体分割为进风路和出风路,所述进风路内设有进风风机模块,所述出风路设有排风风机模块,所述后腔壳体的底部设有外部排风口和外部进风口,所述外部排风口与排风风机模块连通,所述外部进风口与进风风机模块连通,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内部排风口、内部进风口和风阀控制模块,所述内部排风口上设有内部排风口阀,所述内部进风口上设有内部进风口阀,所述进风风机模块与内部进风口阀连通,所述排风风机模块与内部排风口阀连通,所述前腔壳体的两侧设有室内进排风口,所述前腔壳体的内侧设有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连接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阀,所述热交换室内设有热交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机模块和内部进风口阀、排风风机模块和内部排风口阀均受智能程序控制分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进风口与进风风机模块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壳体和前腔壳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后腔壳体与前腔壳体之间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排风口阀、内部进风口阀位于热交换室进风流向的前段。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主机,所述前端主机内设有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电机控制板和传感器接口,所述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上设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前端主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中央控制主机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及无线主板通过风阀控制模块连接内部排风口阀和内部进风口阀,所述电机控制板还连接进风风机模块和排风风机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括与预备安装位置的玻璃尺寸大小一致的亚克力板材,所述亚克力板材设有开孔,主机固定条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亚克力板材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固定条的上端向前面板一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主机为控制面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主机支持区域智能组网,多个前端主机通过联网实现联动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主机还用于状态及空气质量参数的上传,由中央控制主机集中管理、控制及进行数据收集分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99950.9A CN113357705A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99950.9A CN113357705A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7705A true CN113357705A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24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99950.9A Pending CN113357705A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5770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3315A (zh) * | 2018-07-19 | 2018-10-02 | 山西刚正信息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
2021
- 2021-03-22 CN CN202110299950.9A patent/CN11335770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3315A (zh) * | 2018-07-19 | 2018-10-02 | 山西刚正信息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CN108613315B (zh) * | 2018-07-19 | 2023-12-22 | 山西刚正信息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以及室内进排风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13500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13357705A (zh) |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
CN216522027U (zh) | 一种双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 | |
CN101846375A (zh) | 多腔消声型带热回收双向通风器 | |
CN108613315B (zh) | 一种单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以及室内进排风控制系统 | |
CN208205324U (zh) | 新风机的双向流构建用机箱 | |
CN201652692U (zh) | 多腔消声型带热回收双向通风器 | |
CN208475548U (zh) | 一种单风机双风路无管道系统以及室内进排风控制系统 | |
CN211876227U (zh) | 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 |
CN208205323U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11977154U (zh) | 一种高效自除尘新风机 | |
CN20921399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385246Y (zh) | 换新风式分体空调器 | |
CN208205376U (zh) | 一种新风机的新风过滤结构 | |
CN205747185U (zh) | 与窗户相结合的蒸发制冷空调机组 | |
CN2881417Y (zh) | 移动式家用环保节能空调 | |
CN219656189U (zh) | 风管机及空调机组 | |
CN216384456U (zh) | 动物实验室恒温恒湿新风系统 | |
CN214619880U (zh) | 双冷源高效除湿空调机组 | |
CN221728735U (zh) | 一种机房空气处理机组 | |
CN213931316U (zh) | 一种厂房通风降温降噪装置 | |
CN214943767U (zh) | 一种新型全铝扇通风消声器 | |
CN2380836Y (zh) | 对两房制冷的单室内机组的分体式空调 | |
CN201715626U (zh) | 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 |
CN213778066U (zh) | 一种嵌装式的空气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