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647B - 用于传输数据的双向电流调制网络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输数据的双向电流调制网络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647B
CN113348647B CN201980090299.5A CN201980090299A CN113348647B CN 113348647 B CN113348647 B CN 113348647B CN 201980090299 A CN201980090299 A CN 201980090299A CN 113348647 B CN113348647 B CN 113348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02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647A (zh
Inventor
M.莱万多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filed Critical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34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9Detai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power status of a node according to activity on the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Galvanic isolation, e.g. by means of magnetic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通信系统(50),其具有通信总线(56)、经由通信总线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52)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在通信总线上生成恒定的偏置电压的偏置电压源(64),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捕获通信总线上的电流的电流测量装置(66),网络通信系统具有与多个第二通信设备并联布置的端接电阻(60),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调制由偏置电压和端接电阻设置的电流的第一调制装置(72),每个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用于调制由偏置电压和端接电阻设置的电流的第二调制装置(78),并且每个第二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捕获端接电阻处的电压的第二电压测量装置(8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网络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传输数据的双向电流调制网络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通信系统,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网络通信系统,其具有通信总线、经由通信总线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网络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该网络通信系统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网络通信系统,其具有通信总线、经由通信总线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各种类型的网络通信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的一种类型是称为1:N网络通信系统,其具有主网络节点(也简称为主节点)以及多个卫星网络节点(以下也称为从节点)。主节点可以向从节点传输信息,也可以从从节点接收信息。然而,从节点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在当前情况下,主节点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而从节点对应于第二通信设备。
经由作为电连接线或通信总线的传输介质,信息从主节点传输到从节点以及从每个单独的从节点传输到主节点。将要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上传输的信息在连接线上被调制或编码成电信号。因此,主节点调制由一个或多个从节点接收的数据,而从节点对数据进行解码。从节点同样调制要传输的数据,这些数据反过来由主节点接收和解码。
由于用于传输信息的连接线的物理特性,一旦连接线的电气状态开始改变,就会产生电磁辐射。一旦连接线上的电信号不再恒定,而是用数据调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以示例的方式,图1图示了这样的网络通信系统10。如上所述,网络通信系统10包括主节点12和多个从节点14,为了简化,图1中仅图示了其中的一个从节点14。主节点12和从节点14经由通信总线16彼此电连接。信号电流(交流电)可以从其流出的寄生电容18沿着通信总线16增加,从而产生电磁辐射。因此,从主节点12到从节点14的电流减少在每个寄生电容处流出的电流部分,结果,从主节点12处的输出电流i0开始,在从节点14处仅接收到输入电流in。与主节点12处的输出电流i0相比,出现如图1所示的通信总线16的不同段之间的减少的电流i1和i2
寄生电流的结果为I=C*dV/dt,其中“C”是寄生电容,“V”表示连接线对应部分上的电压。连接线的辐射R与dI/dt=C*d2V/dt2成正比,其中“dI/dt”是连接线的寄生电流的一阶导数,“d2V/dt2”是连接线的电压的二阶导数。因此,辐射R与总线电流中的改变速度成比例,或与总线电压的二阶导数成比例。
为了满足汽车EMC(电磁兼容)标准领域的高要求和单个OEM制造商的高要求,辐射必须低于在不同频率范围内定义的特定限值。为了符合标准,通常使用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连接线适配数据调制。
对于限制辐射,根据电流的一阶导数的准确适配的实现是相对容易的。因此,这种适配可以在使用电流调制数据(“电流整形”)的网络通信系统中容易地实现。然而,基于一个主节点N个从节点的1:N网络通信系统中传统电子电路的特殊特征,电流调制仅用于一个方向,即从相应的从节点到主节点的方向。
数据通常借助于电压调制编码在从主节点到从节点的方向上传输,其中相比于根据电流的一阶导数的适配,基于根据电压的二阶导数的适配的电压的最佳整形要复杂得多。此外,上面引用的等式仅适用于线性电子电路。如果通信总线还具有非线性阻抗,例如该总线不仅用于通信,则根据总线电压的二阶导数进行准确适配(如果实际上可能的话)变得非常困难。在实践中,因此不执行总线电压调制的这种精确适配,而是通常减慢数据传输。因此,从主节点到从节点的可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比从相应的从节点到主节点的数据传输速率低数倍。
图2中详细图示了这样的网络通信系统10。如先前参考图1所解释的,其中主节点12经由通信总线16连接到多个从节点14。
第一通信设备12包含电压源20,其可以被调制并且用于将要由第一通信设备12传输的数据调制成电压并将所述数据传递到通信总线16。然后,通过使用电压测量装置28,调制的电压能够被连接到通信总线16的所有从节点14捕获。因此,由主节点12传输的数据能够在每个从节点14中被相应地解码。
各个从节点14中的每个从节点还包含电流吸收器30,其可以被调制并且用于将要由从节点14传输的数据调制成电流,经由通信总线16,该电流由存在于主节点12中的电压源20使用电流测量设备26汲取。使用电流测量设备26捕获调制电流。因此,由相应的从节点14传输的数据能在主节点12中被解码。以这种方式建立的通信网络10可以以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来实施。
在这方面,WO03/053018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通信路径上、在至少两个通信参与者之间以信号形式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每个通信参与者具有至少一个可切换负载单元、分配给负载单元的至少一个可切换电流源单元和分配给负载单元的至少一个比较器单元,并且在传输数据时,每个通信参与者至少临时分配了发送器的功能或至少临时分配了接收器的功能,其中发送器的负载单元在发送信号之前被断开,发送器的电流源单元被相应地计时以生成要经由通信路径发送的信号,经由通信路径发送以这种方式生成的信号,使得比较器单元产生对应的输出信号分配给接收器,并且发送器的负载单元在传输之后再次被切换开启。
EP1371045B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车辆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之间传输数据的装置,其中使用第一数据电报将数据从相应的车辆传感器异步地传输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接口模块,该接口模块利用来自相应的车辆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对第一数据电报进行解码并且将其重新格式化为第二数据电报。接口模块将第二数据电报同步地传输至控制单元的处理器,其中接口模块具有用于缓存传感器数据的存储器。第二数据电报具有用于从相应的车辆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数据的年龄(age)比特,其中存储器具有用于旧的传感器数据的第一数据字段和用于每个车辆传感器的新的传感器数据的第二数据字段,并且处理器设置该年龄比特。
US9325245B2涉及一种双向隔离的DC/DC转换器,包括两个连接、两个电压隔离和电流隔离捕获单元、处理模块、两个滤波器电路单元和双向电流转换模块。两个端口之一选择性地用作双向隔离DC/DC转换器的输入连接,而两个端口中的另一个用作输出连接。两个电压隔离和电流隔离捕获单元分别连接到两个连接,以便对两个连接处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并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处理模块接收该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双向功率转换模块经由两个电压隔离和电流隔离捕获单元连接到两个连接,以便根据由处理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来对两个连接之间的不同电压执行转换。
US9496969B1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辐射发射水平的脉冲波形整形器。脉冲波形整形器包括第一积分器和第二积分器,其中第一积分器接收第一脉冲波形并生成第二脉冲波形,第二积分器耦接到第一积分器,第二积分器接收第二脉冲波形并生成具有脉冲波形幅值的第三脉冲波形。第一脉冲波形包含第一脉冲波形形状,第二脉冲波形包含第二脉冲波形形状,第三脉冲波形包含第三脉冲波形形状。当经由总线传输时,第三脉冲波形形状生成降低的辐射发射水平。
因此,从上面引用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基于规定上述类型的网络通信系统和方法的目的,其使能从主节点到相应的从节点以及从每个从节点到主节点两者的传输方向上进行快速有效的通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规定本发明的有利配置。
因此,本发明规定了一种网络通信系统,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网络通信系统,其具有通信总线、经由通信总线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在通信总线上生成恒定的偏置电压的偏置电压源,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捕获通信总线上的电流的电流测量装置,网络通信系统具有与多个第二通信并联布置的端接电阻,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调制由通信总线上偏置电压和的端接电阻设置的电流的第一调制装置,每个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用于调制由偏置电压和端接电阻设置的电流的第二调制装置,并且每个第二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捕获端接电阻处的电压的第二电压测量装置。
本发明还规定了一种用于在网络通信系统中基于电流调制的双向通信方法,该网络通信系统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网络通信系统,其具有通信总线、经由通信总线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以及与多个第二通信设备并联布置的端接电阻,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第一通信设备在通信总线上生成恒定的偏置电压,使用第一通信设备在通信总线上生成调制电流,使用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捕获在端接电阻处的、由使用第一通信设备调制的电流引起的电压,使用第二通信设备之一在通信总线上生成调制电流,以及使用第一通信设备捕获在通信总线上的、使用第二通信设备之一调制的电流。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第一通信设备(以下也称为主节点)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以下也称为从节点)之间的通信期间,双向地使用电流调制来调制要传输的数据。这样做的优势是,在电流调制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在从主节点到从节点的方向上的数据传输速率,该数据传输速率通常能够实现为电压调制的情形并且较慢。电流调制使得能够直接适配电流,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满足对网络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由于电磁辐射与电流的一阶导数成比例,即与电流的变化成比例,因此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调制,使得辐射能够降低到必要或期望的程度。与基于电压调制的通信相比,辐射的简单控制还使得能够提高和加速主节点与从节点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在电压调制情况下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其在现有技术中执行以限制电压调制期间的辐射。
通信总线通常设计有两条电线,其中一条电线可以接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与两条电线并联连接。
由偏置电压源生成的恒定的偏置电压使得能够在通信总线上生成恒定的静态电流,在通信总线上数据由第一通信设备和每个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或相应的第二调制设备从静态电流开始执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地,第二通信设备能够从静态电流开始执行它们的电流调制,例如借助于电流的导数,使得它们不必要需要它们自己的电流源。
为了捕获在通信总线上由第一通信设备执行的电流的调制,由第二通信设备使用端接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的变化来确定通信总线上的电流。因此,通过第一通信设备的电流调制能够被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捕获,以便对由第一通信设备调制的数据进行解码。由于第二通信设备与通信总线并联连接,因此通过第二通信设备的直流测量将是困难的。然而,每个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以并联方式测量端接电阻处的电压,从而导致电流变化。利用端接电阻的知识,能够确定通信总线上的电流。原则上,确定电流的调制的准确值是不必要的。例如,增加或降低的电平能够对单独的数字状态进行编码,而无需准确确定调制电流。
数据从第一通信设备传输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一个并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传输到第一通信设备,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并且基本上以任何期望的时间顺序。只需要避免两个通信设备希望同时传输数据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电流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电阻和用于捕获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的第一电压测量装置,其中,由第二通信设备调制的电流流经该测量电阻。例如,测量电阻是具有1欧姆以下的小电阻值的分流器的形式。作为这种分流器的结果,通信总线上的电流仅受到轻微影响。使用分流器的电压测量能够非常容易和可靠地执行。
在本发明的替代配置中,电流测量装置可以具有电流镜和电流表,其中,由第二通信设备调制的电流流经该电流镜。因此,特别地,电流表能够使用电流镜精确测量通信总线上的电流或总线电流。由于使用了电流镜,电流测量不会对电路的其余部分产生任何影响。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偏置电压源和第一调制装置并联布置在第一通信设备中,并且二极管连接在偏置电压源的上游并且阻止从第一调制装置到偏置电压源的电流。因此,二极管防止调制电流被偏置电压源平滑甚至完全吸收。静态电流和调制电流相加形成总电流,其包括调制形式的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偏置电压源和电流测量装置串联连接。因此,第一通信设备能够具有简单结构。偏置电压源能够与电阻(例如端接电阻)一起在通信总线上提供静态电流。在这种情况下,电流能够流经电压源,因此还能够流经电流测量设备。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偏置电压源是恒压源的形式。因此,恒压源不用于调制通信总线上的数据。通过选择恒压源和端接电阻来设置静态电流。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第一调制设备与第一电压源串联连接。第一电压源预设第一调制设备。执行电路适配以确保第一调制设备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第一调制装置和/或第二调制装置被设计用于静态电流的模拟调制。因此,根据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来执行电流调制,使得基于其来调制静态电流。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第一调制装置和/或第二调制装置被设计用于电流的数字调制,优选具有多个不同的调制电流电平。例如,在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调制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其数据传输期间以主导数据电平驱动电流,也就是说将所述电流馈入通信总线,并且阻止在被动数据电平的电流,也就是说静态电流没有改变。结果,调制数据出现在通信总线上位于静态电流之上,并且因此端接电阻处的电压大于恒压源的电压。如果使用多个调制电流电平,因此与二进制数据传输相比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端接电阻布置在第一通信设备中。无需在通信总线上单独布置端接电阻,从整体上简化了网络通信系统。总线电阻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布置使得所有第二通信设备能够具有相同的结构。这有利于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和维护。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端接电阻布置在第二通信设备之一中。无需在通信总线上单独布置端接电阻,从整体上简化了网络通信系统。
在本发明的有利配置中,端接电阻直接布置在通信总线上。这使得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能够无需端接电阻。因此,能够以相同的方式生产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
优选地,第二调制设备为电流吸收器的形式。因此,基于借助第一通信设备预设的通信总线上的静态电流,通过借助电流吸收器来降低静态电流以执行调制。因此,由第一通信设备设置的静态电流的较低部分流经端接电阻,结果是施加到后者的电压相应地下降。由于不需要主动提供电流,很容易实现具有电流吸收器的每个第二通信设备的实施方式。在使用电流吸收器时,所有电流吸收器需要在不使用时执行阻挡,也就是说它们自身不调制任何数据到通信总线上的静态电流上,以防止流经端接电阻的不期望的流动。
下面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所示出的特征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单独地和组合地代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转移到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通信网络的示意图,其具有经由连接线彼此连接的主节点和从节点,其中连接线具有寄生电容;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通信网络的具体配置,其中主节点具有可调制的电压源,并且每个从节点具有可调制的电流吸收器,
图3A示出了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网络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其具有与通信总线并联连接的端接电阻、多个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
图3B示出了根据第二替代实施例的网络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其具有基于电流镜的电流测量装置,
图4示出了具有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示例性时序图,其具有在使用二进制数字调制时的在端接电阻处的电压分布,
图5示出了具有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示例性时序图,其具有当使用具有三个不同信号电平的数字调制时的在端接电阻处的电压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图3A示出了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网络通信系统50。
第一实施例的网络通信系统50包括第一通信设备52、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以及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52与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的通信总线56。使用两条电线58来体现通信总线56。
通信总线56还具有端接电阻60,其与通信设备52、54并联地连接到通信总线56。在替代实施例中,端接电阻60能够与恒定端接电压源62串联布置,结果,端接电阻60的值可以保持较低。
第一通信设备52包括用于在通信总线56上生产恒定的偏置电压的偏置电压源64。恒定的偏置电压生成流经端接电阻60的静态电流。本文中,偏置电压源64是恒电源64的形式。
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包括用于调制通信总线56上的吸收器电流的第二调制装置78和用于测量端接电阻60处的电压的第二电压测量装置80。通过使用第二电压测量装置80测量端接电阻60处的电压,利用端接电阻60的知识(knowledge),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能够确定通信总线56上的总电流。
第一通信设备52包括与偏置电压源64串联连接的电流测量装置66。在图3A的实施例中,电流测量装置66包括测量电阻68,静态电流与通过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56的电流吸收器78调制的电流一起流经测量电阻68。此电流对应于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第一通信设备52或电流测量设备66还包括用于测量该测量电阻68两端的电压降的第一电压测量装置70。利用测量电阻值68的知识,能够确定通信总线56上的调制电流的值。
在替代实施例中,电流测量装置66还能够使用其他部件来实现,而不具有测量电阻68和电压测量装置70。例如,在第二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B中所示,能够使用电流镜69和电流表71来实施电流测量装置66。因此,电流测量装置66包括电流镜69,其中,静态电流与由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54的电流吸收器78调制的电流一起流经该电流镜69。此电流也对应于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或总线电流。第一通信设备52或电流测量装置66还包括电流表71,电流表71用于经由电流镜测量通信总线上的电流。由于使用了电流镜,电流测量不会对电路的其余部分产生任何影响。
以下描述涉及图3A中的实施例和图3B中的实施例。第一调制装置72与第一电源电压源74串联布置,并且与偏置电压源64和电流测量装置66并联。在当前情况下,第一调制装置72为电流源的形式,其可以被调制。第一电源电压源74使得电流源72能够被调制以允许除了恒定静态电流之外的调制电流流入通信总线56。
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76串联地连接在包括偏置电压源64和电流测量装置66的电路的上游,并且阻止电流从第一调制装置72流到偏置电压源64。因此,二极管76确保由第一调制装置72调制的电流仅流入通信总线56,并没有被偏置电压源64平滑或者甚至完全吸收。静态电流和调制电流相加形成总电流(总线电流),其中包括传输的数据。
在操作期间,来自第一通信设备52的通信总线56上的恒定的静态电流首先由网络通信系统50中的偏置电压源64生成。第一通信设备52的第一调制装置72和所有的第二通信设备54不活跃(active),也就是说,除了静态电流之外没有电流在通信总线56上生成或汲取。在此基础上,如下文详细解释的,通过第一通信设备52和第二通信设备54中的每一个能够使用电流调制以时间偏移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调制。
如果第一通信设备52希望传输数据至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则第一通信设备52使用第一调制装置72将其数据调制成调制电流,并允许除了恒定的静态电流之外的调制电流流入通信总线56。第二通信设备54的第二调制装置78保持不活跃。结果,流经通信总线56的电流,即静态电流连同由第一调制装置72调制的电流,完全流过端接电阻60。与静态电流相比,由第一调制装置72调制的电流引起端接电阻60两端的附加电压降。第二通信设备54使用其相应的第二电压测量装置80来测量端接电阻60处的电压,由此以便能够解码调制的数据。因此,由第一通信设备52调制的数据能够在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中被解码。
因此,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能够使用对应的第二调制装置78从通信总线56汲取调制电流,以便将数据传输到第一通信设备52。通过偏置电压和产生的静态电流使得这成为可能,结果是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的第二调制装置78能够汲取调制的吸收器电流,这相应地增加了从偏置电压源64流出的静态电流。
由相应的第二调制装置78汲取的调制吸收器电流引起测量电阻68两端的电压降的变化,该变化响应由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调制的电流。第一通信设备52测量测量电阻68处的电压,由此能够解码由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调制的数据。
数据从第一通信设备52传输到第二通信设备54中的一个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54中的每一个传输到第一通信设备52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并且基本上以任何期望的时间顺序。仅需要避免通信设备52、54中的两个想要同时传输数据的情况。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由第一通信设备52或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对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进行的调制。在第一传输阶段82期间,第一通信设备52传输数据,该数据是具有主导电平(dominant level)和被动电平(passive level)的二进制数字数据。因此,通过第一调制装置72提高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以调制主导电平。结果,通信总线56上的电压瞬时值也增加,其能够使用第二电压测量装置80捕获和解码。在被动电平的情况下,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保持不变;第一调制装置72利用零(0)对被动电平进行数字编码。在活跃电平的情况下,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相应地改变;第一调制装置72利用一(1)对活跃电平进行数字编码。这同样适用于从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到第一通信设备52的数据调制和传输。当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使用其第二调制装置78调制其数据时,由偏置电压源64所汲取的总电流增加。由于串联连接的测量电阻68,通信总线56的电压的瞬时值减小。
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由第一通信设备52对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的调制。这里要调制的数据可以具有三个不同的电平,两个主导电平和一个被动电平。因此,根据第一或第二主导电平,通过第一调制装置72增加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以便调制通信总线56上的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能够使用多个调制电平在两个方向上编码要传输的数据,并且能够在另一端在接收之后相应地解码。
在替代实施例中,端接电阻60被布置在第一通信设备52或第二通信设备54中。
基于在网络通信系统50中专门使用电流调制来传输数据,能够适配调制电流的配置以满足对于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为了减少网络通信系统50的EMC辐射而对调制进行的实际适配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在此不作解释。在当前情况下,提供网络通信系统50以便能够执行调制的这种适配。
附图标记:
10网络通信系统(现有技术)
12主节点(现有技术)
14从节点(现有技术)
16通信总线(现有技术)
18寄生电容(现有技术)
20可调制电压源(现有技术)
22测量电阻(现有技术)
24第一电压表(现有技术)
26电流测量装置(现有技术)
28第二电压表(现有技术)
30电流调制装置,可调制的电流吸收器(现有技术)
In由从节点调制的电流(现有技术)
UM由主节点调制的电压(现有技术)
50网络通信系统
52第一通信设备,主节点
54第二通信设备,从节点
56 通信总线
58 电线
60 端接电阻
62端接电压源,恒压源
64偏置电压源,恒压源
66 电流测量装置
68 测量电阻
69 电流镜
70 第一电压测量装置
71 电流表
72第一调制装置,可调制的电流源
74 电源电压源
76 二极管
78第二调制装置,可调制的电流吸收器
80 第二电压测量装置
82 第一传输阶段
84 第二传输阶段
IM 由主节点调制的电流。

Claims (13)

1.一种网络通信系统(50),所述网络通信系统(50)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具有通信总线(56)、经由所述通信总线(56)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52)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包括用于在所述通信总线(56)上生成恒定的偏置电压的偏置电压源(64),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包括用于捕获所述通信总线(56)上的电流的电流测量装置(66),
所述网络通信系统(50)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并联布置的端接电阻(60),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包括用于调制由所述通信总线(56)上的所述端接电阻(60)和所述偏置电压设置的电流的第一调制装置(72),
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包括用于调制由所述偏置电压和所述端接电阻(60)设置的电流的第二调制装置(78),以及
每个第二通信设备(54)具有用于捕获所述端接电阻(60)处的电压的第二电压测量装置(80),
其中所述偏置电压源(64)与所述电流测量装置(66)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测量装置(66)具有测量电阻(68)以及用于捕获所述测量电阻(68)两端的电压降的第一电压测量装置(70),其中,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54)调制的电流流经所述测量电阻(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测量装置(66)具有电流镜(69)和电流表(71),其中,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54)调制的电流流经所述电流镜(69)。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电压源(64)和所述第一调制装置(72)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中并联设置,并且
二极管(76)连接在所述偏置电压源(64)的上游并且阻止电流从所述第一调制装置(72)流入所述偏置电压源(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电压源(64)是恒压源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制装置(72)与第一电压源(74)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制装置(72)和/或所述第二调制装置(78)被设计用于电流的模拟调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制装置(72)和/或所述第二调制装置(78)被设计用于具有多个不同调制电流电平的电流的数字调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接电阻(60)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接电阻(60)被布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接电阻(60)被直接布置在所述通信总线(56)上。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制装置(78)是能够被调制的电流吸收器的形式。
13.一种用于在网络通信系统(50)中基于电流调制进行双向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通信系统(50)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网络通信系统(50),其具有通信总线(56)、经由所述通信总线(56)彼此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52)和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与所述多个第二通信设备(54)并联布置的端接电阻(6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在所述通信总线(56)上生成恒定的偏置电压,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在所述通信总线(56)上生成调制电流,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54)中的每一个捕获在所述端接电阻(60)处的、由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调制的电流引起的电压,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在所述通信总线(56)上生成调制电流,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52)捕获所述通信总线(56)上的、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54)之一调制的电流。
CN201980090299.5A 2018-12-13 2019-11-18 用于传输数据的双向电流调制网络通信系统 Active CN113348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32024.8 2018-12-13
DE102018132024.8A DE102018132024A1 (de) 2018-12-13 2018-12-13 Netzwer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bidirektionaler Strommodulation zur Datenübertragung
PCT/EP2019/081575 WO2020120071A1 (de) 2018-12-13 2019-11-18 Netzwer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bidirektionaler strommodulation zur datenübertrag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647A CN113348647A (zh) 2021-09-03
CN113348647B true CN113348647B (zh) 2023-07-28

Family

ID=68731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0299.5A Active CN113348647B (zh) 2018-12-13 2019-11-18 用于传输数据的双向电流调制网络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2334B2 (zh)
EP (1) EP3895383A1 (zh)
JP (1) JP7253620B2 (zh)
KR (1) KR102650792B1 (zh)
CN (1) CN113348647B (zh)
DE (1) DE102018132024A1 (zh)
WO (1) WO20201200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6857B2 (en) * 2013-01-25 2020-08-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igital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89A (zh) * 2013-07-31 2015-02-11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in总线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1769A (en) 1994-07-27 1996-01-31 Motorola Inc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vola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DE19900869C2 (de) * 1999-01-12 2000-11-30 Ic Haus Gmbh Steuer- und Datenübertragungsanlage
JP3620338B2 (ja) 1999-04-19 2005-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装置
JP2001127740A (ja) * 1999-08-19 2001-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双方向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2002067846A (ja) * 2000-09-04 2002-03-08 Takata Corp 双方向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そのユニット、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シートベルト巻取装置
DE10111265B4 (de) 2001-03-09 2005-12-01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Fahrzeugsensoren und einem Prozessor eines Steuergeräts
DE10161656A1 (de) 2001-12-14 2003-06-26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drektionalen Übertragen von Daten
DE10306444A1 (de) 2003-02-17 2004-09-02 Micronas Gmbh 2-Leitungs-Bussystem
DE10335905B4 (de) 2003-08-06 2018-07-0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idirektionalen Eindraht-Datenübertragung
CN1859015A (zh) * 2005-05-02 2006-11-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接收电路、差动信号接收电路、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
KR100682830B1 (ko) * 2005-08-10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락 검출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지연 동기 루프
US7688113B2 (en) 2008-03-31 2010-03-3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urrent driver suitable for use in a shared bus environment
US9110108B2 (en) * 2012-05-04 2015-08-18 Landis+Gyr, Inc. Power managemen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in a utility meter
DE102012110732B3 (de) * 2012-11-09 2013-06-13 R.Stahl Schaltgeräte GmbH Bus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EP2765713B1 (de) * 2013-02-08 2016-11-30 Elmos Semiconducto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Strom für mindestens einen an ein Busgerät angeschlossenen Verbraucher und Vor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en Verbraucher
CN104868731B (zh) 2014-02-21 2017-09-29 东莞钜威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DE102014015308B4 (de) * 2014-10-16 2016-12-15 Audi Ag Datenkommunikation über die Versorgungsspan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N204374293U (zh) * 2014-12-26 2015-06-03 杭州晋鼎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的电流检测模块
US9496969B1 (en) 2015-06-26 2016-11-1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Double integrator pulse wave shaper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15111112B3 (de) 2015-07-09 2017-01-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Datenübertragungssystem zur strommodulierten Datenübertragung
US9688221B2 (en) * 2015-08-18 2017-06-2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urrent loop sensor interface using a terminated symmetrical physical layer
DE102016118004A1 (de) * 2016-09-23 2018-03-29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strommodulierten Datenübertragung über eine Stromschleife
CN106803340A (zh) * 2017-02-28 2017-06-06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Mbus通信电路、通信方法及其制成的计量仪表
EP3570176B1 (en) * 2018-05-17 2021-03-10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data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89A (zh) * 2013-07-31 2015-02-11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in总线模块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SI.Technical Report ;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 *
Part 4: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EN 301 545-2.ETSI.2014,全文. *
Second Generation DVB Interactive Satellite System (DVB-RCS2) *
能量可回收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研究;刘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00691A (ko) 2021-08-17
KR102650792B1 (ko) 2024-03-22
US11722334B2 (en) 2023-08-08
JP2022512487A (ja) 2022-02-04
DE102018132024A1 (de) 2020-06-18
US20220052873A1 (en) 2022-02-17
WO2020120071A1 (de) 2020-06-18
JP7253620B2 (ja) 2023-04-06
EP3895383A1 (de) 2021-10-20
CN113348647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1031B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s of a transceiver circuit
US99654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ow emission network
CN103425046B (zh) 状态数据与测量数据集成的隔离器系统
US7860173B2 (en) Common field bus for data and energy transfer
CN111711442A (zh) 接口电路以及用于操作接口电路的方法
US6756881B2 (en) Multiplex bus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wer and data
US930675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200027021A (ko) 버스 시스템용 송수신 장치, 그리고 전도성 방출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JPH0865196A (ja) 双方向通信システム
CN113348647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双向电流调制网络通信系统
JP2019135830A5 (zh)
CN100520848C (zh) 自动化技术设备
US8855216B2 (en) Method for supplying at least one bus user
CN104281120A (zh) 传感器接口系统和方法
US10880115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data communication
CN106301296B (zh) 双积分器脉冲波整形器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8139999B (zh) 用于调谐通用串行总线电力递送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JP2005513872A (ja) データの双方向伝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068503B (zh) 设置模块地址的方法
EP1597677B1 (en) Arrangement for compensation of ground offset in a data bus system
US20210135465A1 (en) Transmitter circui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system
Aradi et al. Development of vehicle on-boar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rsh environment
CN107070761B (zh) 用于耦合连接现场设备的总线耦合器
KR20200086090A (ko) 전원공급 및 다중접속이 가능한 2선식 디지털 데이터 통신방법
CN107113217A (zh) 用于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调节总线系统的发送信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