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399B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399B
CN113348399B CN201980090247.8A CN201980090247A CN113348399B CN 113348399 B CN113348399 B CN 113348399B CN 201980090247 A CN201980090247 A CN 201980090247A CN 113348399 B CN113348399 B CN 113348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optical system
end state
objec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02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399A (zh
Inventor
槙田步
伊藤智希
三轮哲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48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 G02B15/146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2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for varying the objective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Abstract

变倍光学系统(ZL)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0<Mv4/Mv3<3.00其中,Mv3: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3透镜组(G3)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Mv4: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4透镜组(G4)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Description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倍光学系统、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以及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适合于照片用相机、电子静态相机、摄像机等的变倍光学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当实现变倍光学系统的高变倍化、广视场角化时,难以得到良好的光学性能,存在变倍光学系统变得大型化的倾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49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第1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第5透镜组以及第6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Mv4/Mv3<3.00
其中,Mv3: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3透镜组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4: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4透镜组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第2方式的光学设备,构成为搭载上述变倍光学系统。
第3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第5透镜组以及第6透镜组,其中,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在镜头镜筒内将各透镜配置成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Mv4/Mv3<3.00
其中,Mv3: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3透镜组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4: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4透镜组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4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7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8(A)和图8(B)分别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10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13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14(A)和图14(B)分别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15(A)和图15(B)分别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16是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17(A)和图17(B)分别是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18(A)和图18(B)分别是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19是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20(A)和图20(B)分别是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21(A)和图21(B)分别是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22是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23(A)和图23(B)分别是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24(A)和图24(B)分别是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25是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26(A)和图26(B)分别是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27(A)和图27(B)分别是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28是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29(A)和图29(B)分别是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30(A)和图30(B)分别是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31是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32(A)和图32(B)分别是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33(A)和图33(B)分别是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34是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35(A)和图35(B)分别是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36(A)和图36(B)分别是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37是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
图38(A)和图38(B)分别是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图39(A)和图39(B)分别是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
图40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结构的图。
图4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和光学设备进行说明。首先,根据图40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相机(光学设备)进行说明。该相机1是如图40所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来作为摄影镜头2的数码相机。在相机1中,来自未图示的物体(被摄体)的光通过摄影镜头2被聚光并到达拍摄元件3。由此,来自被摄体的光通过该拍摄元件3被拍摄,作为被摄体图像记录在未图示的存储器。由此,摄影者能够进行基于相机1的被摄体的摄影。另外,该相机可以是无反相机,也可以是具备快速复原反光镜的单反类型的相机。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摄影镜头)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变焦镜头)ZL的一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1)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由此,能够抑制变倍时的像散和球面像差的变动。
上述结构的基础下,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00<Mv4/Mv3<3.00…(1)
其中,Mv3: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3透镜组G3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4: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4透镜组G4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高变倍比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可以是图4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2),也可以是图7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3),也可以是图10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4),也可以是图13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也可以是图16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6),也可以是图19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7),也可以是图22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8),也可以是图25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9)。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也可以是图28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10),也可以是图31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11),也可以是图37所示的变倍光学系统ZL(13)。
条件式(1)规定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3透镜组G3的移动量与第4透镜组G4的移动量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1),从而能够抑制变倍时的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的变动。
当条件式(1)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抑制变倍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通过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1.0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1.10、1.15、1.18、1.20、1.23、1.25、1.28、1.30、1.33,进一步可以设定为1.35。
当条件式(1)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广角端状态下的像面弯曲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2.8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2.50、2.30、2.00、1.80、1.65、1.62、1.60、1.58、1.55、1.53,进一步可以设定为1.5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0.00<Mv2/fw<10.00…(2)
其中,Mv2: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2透镜组G2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条件式(2)规定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2透镜组G2的移动量。另外,条件式(2)意味着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通过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
当条件式(2)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2)的下限值设定为0.0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2)的下限值设定为0.08、0.10、0.13、0.15、0.18、0.20、0.22,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24。
当条件式(2)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2)的上限值设定为8.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2)的上限值设定为5.00、3.00、2.50、2.20、2.00、1.80、1.50、1.30、1.10、0.95、0.90、0.85、0.80、0.75,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7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3.00<ft/fw<30.00…(3)
其中,ft:远焦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条件式(3)规定变倍光学系统ZL的变倍比。通过满足条件式(3),从而能够在高变倍比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实施方式的效果。通过将条件式(3)的下限值设定为3.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3)的下限值设定为3.50、4.00、4.50、5.00、6.0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7.00。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上限值设定为25.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3)的上限值设定为20.00、15.00、10.00、9.0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8.0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35.0°<ωw<75.0°…(4)
其中,ω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半视场角
条件式(4)规定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半视场角。通过满足条件式(4),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通过将条件式(4)的下限值设定为38.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4)的下限值设定为40.0°。另外,通过将条件式(4)的上限值设定为7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4)的上限值设定为60.0°、50.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45.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2.5°<ωt<15.0°…(5)
其中,ωt:远焦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半视场角
条件式(5)规定远焦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半视场角。通过满足条件式(5),从而能够在高变倍比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实施方式的效果。通过将条件式(5)的下限值设定为4.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5)的下限值设定为5.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5.5°。另外,通过将条件式(5)的上限值设定为1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5)的上限值设定为12.0°、11.0°、10.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9.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0.30<fw/f123w<0.60…(6)
其中,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f123w:广角端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
条件式(6)规定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与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的比。另外,条件式(6)意味着在广角端状态下,通过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基本上成为无焦。通过满足条件式(6),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广角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当条件式(6)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进行广角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6)的下限值设定为-0.28,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6)的下限值设定为-0.25、-0.20、-0.15,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12。
当条件式(6)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广角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6)的上限值设定为0.5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6)的上限值设定为0.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05。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1.50<ft/f123t<1.00…(7)
其中,ft:远焦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f123t:远焦端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
条件式(7)规定远焦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以及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的比。另外,条件式(7)意味着在远焦端状态下,通过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基本上成为无焦。通过满足条件式(7),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当条件式(7)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7)的下限值设定为-1.3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7)的下限值设定为-1.00、-0.9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80。
当条件式(7)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7)的上限值设定为0.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7)的上限值设定为0.20、0.10、-0.1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2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0.20<BFw/fw<0.60…(8)
其中,BFw:广角端状态下的从变倍光学系统ZL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到像面为止的距离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条件式(8)规定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后焦距与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8),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广角端状态下的像面弯曲的校正。
当条件式(8)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进行广角端状态下的像面弯曲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8)的下限值设定为0.2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8)的下限值设定为0.30、0.35、0.37,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40。
当条件式(8)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广角端状态下的像面弯曲的校正变得不充分。通过将条件式(8)的上限值设定为0.56,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8)的上限值设定为0.54、0.52,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50。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在进行对焦时,第5透镜组G5相对于像面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第5透镜组G5具备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至少一个负透镜。由此,能够抑制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1.00<(-f5)/fw<16.00…(9)
其中,f5:第5透镜组G5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条件式(9)规定第5透镜组G5的焦距与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9),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在进行对焦时产生的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当条件式(9)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抑制在进行对焦时产生的像面弯曲。另外,由于对焦时的第5透镜组G5的移动量变大,因此镜筒变得大型化。通过将条件式(9)的下限值设定为1.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9)的下限值设定为1.20、1.30、1.4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1.45。
当条件式(9)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在进行对焦时产生的像面弯曲的校正变得不充分。另外,由于对焦时的第5透镜组G5的移动量变大,因此镜筒变得大型化。通过将条件式(9)的上限值设定为15.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9)的上限值设定为10.00、8.00、5.00、4.00、3.00、2.45、2.38、2.33、2.28、2.25,进一步可以设定为2.10。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1.00<Mv5/Mv6<3.00…(10)
其中,Mv5: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5透镜组G5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6: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6透镜组G6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条件式(10)规定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5透镜组G5的移动量与第6透镜组G6的移动量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10),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当条件式(10)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抑制由第5透镜组G5产生的像面弯曲。通过将条件式(10)的下限值设定为1.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0)的下限值设定为1.20、1.3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1.40。
当条件式(10)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第5透镜组G5中的像面弯曲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10)的上限值设定为2.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0)的上限值设定为2.00、1.8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1.60。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在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移动。由此,能够得到高变倍比。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第1透镜组G1由三个以上的透镜构成。由此,特别是在远焦端状态下,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另外,能够得到高变倍比。
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0.30<Mv1/(ft-fw)<0.80…(11)
其中,Mv1: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第1透镜组G1的移动量(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ft:远焦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焦距
条件式(11)规定第1透镜组G1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焦距变化的移动量。通过满足条件式(11),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当条件式(11)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11)的下限值设定为0.32,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1)的下限值设定为0.33、0.34,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35。
当条件式(11)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远焦端状态下的像面弯曲的校正。另外,第1透镜组G1的直径变大,镜筒的重量变大。通过将条件式(11)的上限值设定为0.77,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1)的上限值设定为0.70、0.65、0.58、0.50、0.45,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40。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在第6透镜组G6设置有空气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0.00<(RAr2+RAr1)/(RAr2-RAr1)<2.00…(12)
其中,RAr1:第6透镜组G6的空气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
RAr2:第6透镜组G6的空气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12)规定设置于第6透镜组G6的空气透镜的形状系数。通过满足条件式(12),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
当条件式(12)的对应值低于下限值时,难以进行像面弯曲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12)的下限值设定为0.01,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2)的下限值设定为0.10、0.20、0.28、0.30、0.4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0.45。
当条件式(12)的对应值超过上限值时,难以进行像面弯曲的校正。通过将条件式(12)的上限值设定为1.9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可以将条件式(12)的上限值设定为1.70、1.50、1.20,进一步可以设定为1.00。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在进行变倍时,至少第1透镜组G1、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相对于像面移动。由此,能够使变倍时的各透镜组的倍率变动变大。另外,能够通过第4透镜组G4对在进行变倍时由第3透镜组G3产生的像差进行校正。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中,优选的是,在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向物体侧移动。由此,能够确保满足本实施方式的性能的充分的变倍比。
接着,参照图41,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ZL的制造方法进行概述。首先,从物体侧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步骤ST1)。并且,构成为,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步骤ST2)。另外,在镜头镜筒内将各透镜配置成至少满足上述条件式(1)(步骤ST3)。根据如上所述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高变倍比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
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进行说明。图1、图4、图7、图10、图13、图16、图19、图22、图25、图28、图31、图34、图37是示出第1~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ZL(1)~ZL(13)}的结构和光焦度分配的剖视图。另外,第1~第11实施例和第13实施例是与本实施方式对应的实施例,第12实施例是参考例。在各图中,通过箭头示出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的沿着光轴的移动方向。而且,与“对焦”这样的文字一起通过箭头示出对焦组从无限远对焦到近距离物体时的移动方向。与“防抖”这样的文字一起通过箭头示出第3透镜组G3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防抖组对像抖动进行校正时的移动方向。
在这些图(图1、图4、图7、图10、图13、图16、图19、图22、图25、图28、图31、图34、图37)中,通过符号G与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各透镜组,通过符号L与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各透镜。此时,为了防止符号、数字的种类和位数增大而变得复杂,对每个实施例分别独立使用符号与数字的组合来表示透镜组等。因此,即使在实施例间使用相同符号与数字的组合,也不意味着是相同的结构。
以下示出表1~表13,其中,表1是示出第1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2是示出第2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3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4是示出第4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5是示出第5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6是示出第6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7是示出第7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8是示出第8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9是示出第9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10是示出第10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11是示出第11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12是示出第12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表13是示出第13实施例中的各参数数据的表。在各实施例中,作为像差特性的计算对象而选择d线(波长λ=587.6nm)、g线(波长λ=435.8nm)。
在[整体参数]的表中,FNО表示F值,ω表示半视场角(单位为°(度)),Y表示像高。TL表示在无限远对焦时的光轴上的从透镜最前面到透镜最终面为止的距离加上BF而得到的距离,BF表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轴上的从透镜最终面到像面I为止的空气换算距离(后焦距)。另外,这些值是在广角端(W)、第1中间焦距(M1)、第2中间焦距(M2)、远焦端(T)的各变倍状态下分别示出的。另外,在[整体参数]的表中,f123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f123t表示远焦端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
在[透镜参数]的表中,面编号表示沿着光线行进的方向的从物体侧起的光学面的顺序,R表示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将曲率中心位于像侧的面作为正的值),D表示从各光学面到下一个光学面(或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即面间隔,nd表示光学部件的材质的对d线的折射率,νd表示光学部件的材质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曲率半径的“∞”表示平面或开口,(光圈S)表示孔径光阑。省略空气的折射率nd=1.00000的记载。在透镜面为非球面时,在面编号上附上*标记,在曲率半径R的栏中表示近轴曲率半径。
在[非球面数据]的表中,关于[透镜参数]中所示的非球面,通过下式(A)表示其形状。X(y)表示从非球面的顶点处的切面到高度y处的非球面上的位置为止的沿着光轴方向的距离(凹陷量),R表示基准球面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径),κ表示圆锥常数,Ai表示第i次的非球面系数。“E-n”表示“×10-n”。例如,1.234E-05=1.234×10-5。另外,二次非球面系数A2为0,省略其记载。
X(y)=(y2/R)/{1+(1-κ×y2/R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A)
在[透镜组数据]的表中,示出各透镜组的各自的始面(最靠物体侧的面)和焦距。
在[可变间隔数据]的表示出在表示[透镜参数]的表中面间隔成为“可变”的面编号处的面间隔。此处,对对焦到无限远和近距离时分别示出广角端(W)、第1中间焦距(M1)、第2中间焦距(M2)、远焦端(T)的各变倍状态下的面间隔。在[可变间隔数据]中,f表示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β表示摄影倍率。
在[条件式对应值]的表中,示出与各条件式对应的值。
以下,在所有的参数值中,对于所记载的焦距f、曲率半径R、面间隔D、其他长度等,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一般使用“mm”,但是即使对光学系统进行比例放大或比例缩小也能够得到相同的光学性能,因此并不限定于此。
此处为止的表的说明在所有的实施例中相同,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例)
使用图1~图3以及表1对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1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附在各透镜组标号上的符号(+)或(-)表示各透镜组的光焦度,这一点在以下的所有的实施例中也相同。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负弯月形透镜L61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1中示出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0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1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2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3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402
条件式(2)Mv2/fw=0.364
条件式(3)ft/fw=7.848
条件式(4)ωw=42.587
条件式(5)ωt=6.130
条件式(6)fw/f123w=-0.114
条件式(7)ft/f123t=-0.726
条件式(8)BFw/fw=0.476
条件式(9)(-f5)/fw=1.581
条件式(10)Mv5/Mv6=1.535
条件式(11)Mv1/(ft-fw)=0.366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931
图2(A)和图2(B)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在图2(A)和图2(B)的各像差图中,FNO表示F值,Y表示像高。在球面像差图中示出与最大口径对应的F值的值,在像散图和畸变图中分别示出像高的最大值,在彗差图中示出各像高的值。在图3(A)和图3(B)的彗差图中示出各像高的值。另外,在各像差图中,d表示d线(波长λ=587.6nm),g表示g线(波长λ=435.8nm)。在像散图中,实线表示弧矢像面,虚线表示子午像面。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各实施例的像差图中,也使用与本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2实施例)
使用图4~图6以及表2对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设置有孔径光阑S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设置有孔径光阑S的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4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孔径光阑S、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负弯月形透镜L61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2中示出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2)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5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6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7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28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432
条件式(2)Mv2/fw=0.270
条件式(3)ft/fw=7.848
条件式(4)ωw=43.047
条件式(5)ωt=6.138
条件式(6)fw/f123w=-0.112
条件式(7)ft/f123t=-0.783
条件式(8)BFw/fw=0.455
条件式(9)(-f5)/fw=1.684
条件式(10)Mv5/Mv6=1.558
条件式(11)Mv1/(ft-fw)=0.360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291
图5(A)和图5(B)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6(A)和图6(B)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3实施例)
使用图7~图9以及表3对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图7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7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4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5的接合透镜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25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3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3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5的接合透镜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45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弯月形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31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3中示出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3)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1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2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3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4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357
条件式(2)Mv2/fw=0.276
条件式(3)ft/fw=7.850
条件式(4)ωw=41.948
条件式(5)ωt=5.962
条件式(6)fw/f123w=-0.047
条件式(7)ft/f123t=-0.652
条件式(8)BFw/fw=0.376
条件式(9)(-f5)/fw=2.040
条件式(10)Mv5/Mv6=1.516
条件式(11)Mv1/(ft-fw)=0.379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1.435图8(A)和图8(B)分别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9(A)和图9(B)分别是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4实施例)
使用图10~图12以及表4对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10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4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5的接合透镜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25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3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4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5的接合透镜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45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平面朝向像面I侧的平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正透镜L32与负弯月形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4中示出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4)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6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7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8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39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0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189
条件式(2)Mv2/fw=0.785
条件式(3)ft/fw=7.848
条件式(4)ωw=41.948
条件式(5)ωt=5.962
条件式(6)fw/f123w=0.242
条件式(7)ft/f123t=-0.126
条件式(8)BFw/fw=0.376
条件式(9)(-f5)/fw=2.017
条件式(10)Mv5/Mv6=1.286
条件式(11)Mv1/(ft-fw)=0.433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168
图11(A)和图11(B)分别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12(A)和图12(B)分别是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4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5实施例)
使用图13~图15以及表5对第5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3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5)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13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2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3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3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5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45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5中示出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5)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2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3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4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5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374
条件式(2)Mv2/fw=0.575
条件式(3)ft/fw=7.848
条件式(4)ωw=42.611
条件式(5)ωt=6.138
条件式(6)fw/f123w=0.167
条件式(7)ft/f123t=-0.225
条件式(8)BFw/fw=0.376
条件式(9)(-f5)/fw=1.623
条件式(10)Mv5/Mv6=1.501
条件式(11)Mv1/(ft-fw)=0.390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490
图14(A)和图14(B)分别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15(A)和图15(B)分别是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5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6实施例)
使用图16~图18以及表6对第6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6是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16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2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3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4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5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45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6中示出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6)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8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49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0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1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365
条件式(2)Mv2/fw=0.584
条件式(3)ft/fw=7.848
条件式(4)ωw=42.680
条件式(5)ωt=6.148
条件式(6)fw/f123w=-0.181
条件式(7)ft/f123t=-0.902
条件式(8)BFw/fw=0.391
条件式(9)(-f5)/fw=1.502
条件式(10)Mv5/Mv6=1.489
条件式(11)Mv1/(ft-fw)=0.397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623
图17(A)和图17(B)分别是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18(A)和图18(B)分别是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6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7实施例)
使用图19~图21以及表7对第7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9是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7)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19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2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平面朝向像面I侧的平凹形状的负透镜L34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3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弯月形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7中示出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7)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3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4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5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6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158
条件式(2)Mv2/fw=1.017
条件式(3)ft/fw=7.890
条件式(4)ωw=42.272
条件式(5)ωt=6.042
条件式(6)fw/f123w=0.227
条件式(7)ft/f123t=-0.171
条件式(8)BFw/fw=0.375
条件式(9)(-f5)/fw=2.392
条件式(10)Mv5/Mv6=1.332
条件式(11)Mv1/(ft-fw)=0.439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1.872
图20(A)和图20(B)分别是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1(A)和图21(B)分别是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7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8实施例)
使用图22~图24以及表8对第8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2是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8)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22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2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8中示出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8)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59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0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1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2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295
条件式(2)Mv2/fw=0.688
条件式(3)ft/fw=7.854
条件式(4)ωw=42.505
条件式(5)ωt=6.103
条件式(6)fw/f123w=-0.056
条件式(7)ft/f123t=-0.599
条件式(8)BFw/fw=0.377
条件式(9)(-f5)/fw=2.030
条件式(10)Mv5/Mv6=1.533
条件式(11)Mv1/(ft-fw)=0.412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467
图23(A)和图23(B)分别是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4(A)和图24(B)分别是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8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9实施例)
使用图25~图27以及表9对第9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5是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9)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25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平面朝向像面I侧的平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弯月形透镜L2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4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5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31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负透镜L34的物体侧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1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3构成。正透镜L43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透镜L34与正弯月形透镜L35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9中示出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9)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4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5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6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67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123
条件式(2)Mv2/fw=0.889
条件式(3)ft/fw=7.887
条件式(4)ωw=42.272
条件式(5)ωt=6.042
条件式(6)fw/f123w=0.534
条件式(7)ft/f123t=0.179
条件式(8)BFw/fw=0.526
条件式(9)(-f5)/fw=2.298
条件式(10)Mv5/Mv6=1.244
条件式(11)Mv1/(ft-fw)=0.438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830
图26(A)和图26(B)分别是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27(A)和图27(B)分别是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9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10实施例)
使用图28~图30以及表10对第10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8是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10)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28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10中示出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0)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0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1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2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362
条件式(2)Mv2/fw=0.376
条件式(3)ft/fw=4.692
条件式(4)ωw=42.434
条件式(5)ωt=10.174
条件式(6)fw/f123w=-0.257
条件式(7)ft/f123t=-1.323
条件式(8)BFw/fw=0.473
条件式(9)(-f5)/fw=1.714
条件式(10)Mv5/Mv6=1.356
条件式(11)Mv1/(ft-fw)=0.603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492
图29(A)和图29(B)分别是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30(A)和图30(B)分别是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10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11实施例)
使用图31~图33以及表11对第11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1是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1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31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在第6透镜组G6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11中示出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5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6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7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78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472
条件式(2)Mv2/fw=0.247
条件式(3)ft/fw=3.438
条件式(4)ωw=43.525
条件式(5)ωt=13.665
条件式(6)fw/f123w=0.010
条件式(7)ft/f123t=-0.579
条件式(8)BFw/fw=0.473
条件式(9)(-f5)/fw=1.616
条件式(10)Mv5/Mv6=1.517
条件式(11)Mv1/(ft-fw)=0.746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671
图32(A)和图32(B)分别是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33(A)和图33(B)分别是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1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12实施例)
使用图34~图36以及表12对第12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4是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1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以及第5透镜组G5沿着光轴向图34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5透镜组G5一体地移动。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5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6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负透镜L46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5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2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51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在第5透镜组G5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4透镜组G4中的正透镜L45与负透镜L46的接合透镜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变倍时,作为对焦组的正透镜L45与负透镜L46的接合透镜,相对于第4透镜组中的正透镜L41与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与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以不同的移动量移动。在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变倍时,第4透镜组G4的全部透镜一体地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12中示出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2)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0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1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2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3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614
条件式(2)Mv2/fw=0.350
条件式(3)ft/fw=7.848
条件式(4)ωw=42.970
条件式(5)ωt=6.088
条件式(6)fw/f123w=-0.083
条件式(7)ft/f123t=-0.974
条件式(8)BFw/fw=0.476
条件式(9)(-f5)/fw=15.051
条件式(11)Mv1/(ft-fw)=0.369
图35(A)和图35(B)分别是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36(A)和图36(B)分别是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1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第13实施例)
使用图37~图39以及表13对第13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7是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图。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ZL(1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G5、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组G6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7透镜组G7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以及第6透镜组G6沿着光轴向图37的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另外,在进行变倍时,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及第6透镜组G6一体地移动。另外,在进行变倍时,第7透镜组G7对于像面I被固定。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4构成。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1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2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3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4的接合透镜构成。正透镜L44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2的接合透镜构成。负透镜L52的像面I侧的透镜面为非球面。
第6透镜组G6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6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2构成。在负弯月形透镜L61与正透镜L62之间形成有空气透镜。
第7透镜组G7由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71构成。在第7透镜组G7的像侧配置有像面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5透镜组G5向像面I侧移动,从而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从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的对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3透镜组G3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32与正透镜L33的接合透镜构成能够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防抖组,对由手抖等引起的成像位置的位移(像面I上的像抖动)进行校正。
在以下的表13中示出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3)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5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6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71
Figure GDA0003672130510000881
[条件式对应值]
条件式(1)Mv4/Mv3=1.430
条件式(2)Mv2/fw=0.347
条件式(3)ft/fw=7.852
条件式(4)ωw=42.970
条件式(5)ωt=6.088
条件式(6)fw/f123w=-0.102
条件式(7)ft/f123t=-0.730
条件式(8)BFw/fw=0.429
条件式(9)(-f5)/fw=1.583
条件式(10)Mv5/Mv6=1.541
条件式(11)Mv1/(ft-fw)=0.375
条件式(12)(RAr2+RAr1)/(RAr2-RAr1)=-0.651
图38(A)和图38(B)分别是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图39(A)和图39(B)分别是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进行了抖动校正时的彗差图。通过各像差图可知,第13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根据各实施例,能够实现球面像差等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的变倍光学系统。
此处,上述各实施例示出本申请发明的一具体例,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能够在不损坏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的范围内适当采用以下的内容。
作为变倍光学系统的数值实施例,虽然示出了5组、6组以及7组结构,但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构成其他的组结构(例如,4组或8组等)的变倍光学系统。具体地讲,也可以是在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或最靠像面侧增加了透镜或透镜组的结构。另外,透镜组表示被进行变倍时变化的空气间隔分离的、具有至少一个透镜的部分。
透镜面可以由球面或平面形成,也可以由非球面形成。在透镜面为球面或平面时,透镜加工和组装调整变得容易,防止由加工和组装调整的误差引起的光学性能的劣化,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即使在像面偏移的情况下,描绘性能的劣化也少,因此是优选的。
在透镜面为非球面时,非球面可以是基于研磨加工的非球面、通过模具将玻璃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铸非球面、在玻璃的表面将树脂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复合型非球面中的任意一种非球面。另外,透镜面也可以是衍射面,也可以使透镜为折射率分布型透镜(GRIN透镜)或塑料透镜。
在各透镜面上,为了减轻眩光和重影并实现高对比度的光学性能,也可以施加在宽波长区域中具有高透射率的增透膜。由此,能够减轻眩光和重影,并实现高对比度的高光学性能。
标号说明
G1 第1透镜组 G2 第2透镜组
G3 第3透镜组 G4 第4透镜组
G5 第5透镜组 G6 第6透镜组
G7 第7透镜组
I 像面 S 孔径光阑

Claims (16)

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以及第6透镜组构成,或者,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第6透镜组以及第7透镜组构成,
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5透镜组相对于像面移动,
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f5)/fw<16.00
1.00<Mv4/Mv3<3.00
1.00<Mv5/Mv6<2.00
其中,f5:所述第5透镜组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Mv3: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3透镜组的移动量,此外,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4: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4透镜组的移动量,此外,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5: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5透镜组的移动量,此外,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Mv6: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6透镜组的移动量,此外,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0<Mv2/fw<10.00
其中,Mv2: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2透镜组的移动量,此外,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00<ft/fw<30.00
其中,f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5.0°<ωw<75.0°
其中,ω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半视场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5°<ωt<15.0°
其中,ω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半视场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30<fw/f123w<0.60
其中,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f123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及所述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50<ft/f123t<1.00
其中,f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f123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及所述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20<BFw/fw<0.60
其中,BFw:广角端状态下的从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到像面为止的距离,
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5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至少一个负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进行变倍时,所述第1透镜组相对于像面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由三个以上的透镜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30<Mv1/(ft-fw)<0.80
其中,Mv1: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所述第1透镜组的移动量,此外,设向物体侧的移动量的符号为+,
f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6透镜组设置有空气透镜,
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0<(RAr2+RAr1)/(RAr2-RAr1)<2.00
其中,RAr1:所述第6透镜组的所述空气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
RAr2:所述第6透镜组的所述空气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进行变倍时,至少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3透镜组、所述第4透镜组、所述第5透镜组以及所述第6透镜组相对于像面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向物体侧移动。
16.一种光学设备,构成为搭载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
CN201980090247.8A 2019-01-31 2019-01-31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Active CN1133483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3359 WO2020157904A1 (ja) 2019-01-31 2019-01-31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399A CN113348399A (zh) 2021-09-03
CN113348399B true CN113348399B (zh) 2022-10-04

Family

ID=7184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0247.8A Active CN113348399B (zh) 2019-01-31 2019-01-31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21021A1 (zh)
JP (1) JP7120330B2 (zh)
CN (1) CN113348399B (zh)
WO (1) WO2020157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8153B2 (ja) * 2018-11-02 202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7179594B2 (ja) * 2018-11-29 2022-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8933A (ja) * 2008-01-11 2009-07-30 Tamro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1090099A (ja) * 2009-10-21 2011-05-06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4145960A (ja) * 2013-01-30 2014-08-14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5145914A (ja) * 2014-01-31 2015-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6461921A (zh) * 2014-04-21 2017-02-22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6821B2 (ja) 2014-04-21 2019-01-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及び光学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8933A (ja) * 2008-01-11 2009-07-30 Tamro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1090099A (ja) * 2009-10-21 2011-05-06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4145960A (ja) * 2013-01-30 2014-08-14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5145914A (ja) * 2014-01-31 2015-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6461921A (zh) * 2014-04-21 2017-02-22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57904A1 (ja) 2021-10-07
JP7120330B2 (ja) 2022-08-17
US20220121021A1 (en) 2022-04-21
CN113348399A (zh) 2021-09-03
WO2020157904A1 (ja)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0592B (zh) 变焦光学系统
CN109804292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3348398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3741017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光学设备
CN112867953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0832376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13820841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CN109791273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3589500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8369329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光学设备
CN109964161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CN113348399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8604003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光学设备
CN109983385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8139571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光学设备
CN109983386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CN112840258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4008508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13056693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2136068B (zh) 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1480103B (zh) 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4270237A (zh)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9952523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7615130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3056694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