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711A -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711A
CN113347711A CN202110901450.8A CN202110901450A CN113347711A CN 113347711 A CN113347711 A CN 113347711A CN 202110901450 A CN202110901450 A CN 202110901450A CN 113347711 A CN113347711 A CN 11334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portable terminal
speed
area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14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711B (zh
Inventor
赵元表
丁明正
金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o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o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o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on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14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其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包括速率自适应方法:S1.便携终端搜索信标信息;S2.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S3.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向网关发送包含信标信息的报文。便携终端能够根据自己所处位置的特征自适应传输速率,提高定位系统的定位距离,保证系统的定位精度,并且在满足各区域需求的同时,能够降低网关的布置成本,最大化地优化系统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固定速率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Description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员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人员定位系统的基本架构为固定部署定位基站,人员携带定位标签,定位基站接收来自人员携带的定位标签的信息,根据其场强、相位、标签序列码等信息进行识别与定位。这种架构存在系统庞杂,定位复杂且定位精度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人员定位系统[申请号:CN201310684121.8],包括人员定位网关、人员定位便携终端、定位信标和人员定位服务器,定位信标根据需要安装于固定位置,该定位信标具有与其安装位置信息关联的唯一编号,并周期性以无线方式向人员定位便携终端发送其编号信息;人员定位便携终端由人员携带,该人员定位便携终端实时接收各个定位信标发送的编号信息,处理得到当前位置信息向携带人员进行显示并发送给人员定位服务器。该方案所提供的定位系统组成简单,设备种类少,对于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区域可以加大信标的安装密度、降低定位信标的发射功率,对于定位精度低的区域可以减少定位信标的安装密度并提高信标的发射功率。
上述方案能够根据需要满足不同场景的定位精度要求。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上述人员定位系统灵活性不够,便携终端无论在哪里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向网关发送报文,但是实际应用中,一个定位系统的区域通常包含多个不同特征的区域,有的区域广阔但人流量少(如自动化车间),有的区域人流量却比较大,繁忙程度较高(如公共办公区,会议室等),另外,一个定位系统可能跨越几个距离较远的地区,如施工现场和办公区域,用户在这些繁忙程度不同的区域来回走动,若是固定为低速传输方式,则在高繁忙区域会导致报文冲突,网络拥挤等问题,若固定为高速传输方式,则会导致无法实现在大范围地区的精确定位,必须使用更多的网关,而这会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系统覆盖区域越大,成本增加地越多。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有企业想到采用折中的中速传输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最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终端自适应方法的人员定位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包括速率自适应方法:
S1.便携终端搜索信标信息;
S2.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
S3.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向网关发送包含信标信息的报文。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中,布置有信标的各个区域事先根据区域特征被划分为不同的传输速率;
每个区域与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被存储在便携终端中,步骤S2中,便携终端根据搜索到的信标信息确定当前区域,然后根据当前区域确定传输速率;
或者,根据信标所处的区域,相应的信标信息中被事先嵌入传输速率,步骤S2中,便携终端直接从搜索到的信标信息中确定传输速率。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中,布置有信标的各个区域事先根据区域的繁忙程度被划分为高速区域、中速区域或低速区域,处于高速区域的网关被设定为高速网关,处于中速区域的网关被设定为中速网关,处于低速区域的网关被设定为低速网关;
处于高速区域的便携终端以高速率向高速网关发送报文;处于中速区域的便携终端以中速率向中速网关发送报文;处于低速区域的便携终端以低速率向低速网关发送报文。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中,所述的网关具有多个通道,步骤S3中,便携终端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向网关的任意通道发送报文;
低速网关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低速率;中速网关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中速率;高速网关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高速率;
低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以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中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以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高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以长间隔时间进行发报。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中,所述的便携终端中存储有
默认的通道选择顺序,且步骤S3具体为:
S31.便携终端监听第一顺位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若繁忙程度低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则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通过第一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所述的报文,否则执行步骤S32;
S32.监听下一顺位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若繁忙程度低于相应通道的繁忙设定值,则以所述的传输速率通过下一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所述的报文,否则执行步骤S33;
S33.重复步骤S32,直到遍历所有通道。
低于繁忙设定值包含等于繁忙设定值的情况。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中,所述便携终端中存储的通
道选择顺序在出厂时被随机确定;
或者,所述的便携终端中具有随机散列算法,通道选择顺序通过随机散列算法随机确定。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中,还包括低功耗自适应方法:
A.便携终端根据振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判断自身所处状态;
B.便携终端在正常工作时进入静止状态的,静止时间长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C.若处于运动状态,但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未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第一次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D.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段未搜索到信标信息,且当前处于静止状态的,切换为睡眠状态;
在睡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第一次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处于休眠状态的便携终端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发送一次报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便携终端每隔第五预设时间段发送一次报文,第四预设时间段长度长于第五预设时间段长度;处于睡眠状态的便携终端不发报文。
一种基于上述终端自适应方法的人员定位系统,包括网关、便携终端及网格布置在地面的信标,所述的便携终端包括信标搜索模块和速率确定模块,所述的信标搜索模块用于搜索信标信息,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所述的网关具有多个通道;所述的便携终端还包括通道选择模块,通道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任一通道向网关发送包括信标信息的报文;
且所述的网关根据其所处区域的繁忙程度被设定为高速网关、中速网关或低速网关,高速网关的通道均被设定为高速通道,中速网关的通道均被设备定为中速通道,低速网关的通道均被设定为低速通道。
在上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所述的通道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选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高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时更换通道,直到成功向网关发送报文或遍历所有通道;
所述的便携终端还包括工作状态切换模块和振动传感器,工作状态切换模块根据振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振动信号确定便携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根据运动、静止状态及信标信息搜索情况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休眠状态或睡眠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根据各区域的繁忙程度特征,划分各区域为高速区域、中速区域或低速区域,便携终端能够根据自己所处位置的特征自适应传输速率,提高定位系统的定位距离和系统容量,满足各区域需求的同时,降低网关的布置成本,最大化地优化系统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固定速率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2、网关具有多个通道,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支持容量成倍增加,提高定位系统的性能;
3、便携终端通过随机选取任意通道,并且在一个通道繁忙时,用另一个通道发送报文,实现通道自适应,而且在一个通道满员的情况下,切换使用另外通道,能够提高系统通道利用率;
4、便携终端具有低功耗机制,能够同时根据运动状态和信标搜索情况自适应工作状态,并且根据运动情况和信标搜索情况分为三种状态模式,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最大化程度上降低便携终端的功耗;
5、赋予便携终端更强大的功能,能够实现配合各区域繁忙程度特征实现速率自适应,通过通道随机和通道繁忙程度监听实现通道自适应,以及通过运动状态检测实现工作状态自适应,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广的定位范围和更低的功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人员定位系统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便携终端速率自适应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传输速率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便携终端通过第一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报文的示意图;
图4b为便携终端通过第二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报文的示意图;
图4c为便携终端通过第三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报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便携终端的低功耗自适应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传输速率及网关的确定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网关1;便携终端2;信标3;信标搜索模块21;速率确定模
块22;通道选择模块23;工作状态切换模块24;振动传感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基于该终端自适应方法的人员定位系统。其中,人员定位系统包括布置在待定位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网关1、供用户携带的便携终端2及网格布置在地面的信标3,便携终端2可以为工牌、胸卡等专门终端,也可以集成在手环、手机等便携设备中。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网关1具有多个通道。便携终端2包括信标搜索模块21、速率确定模块22、通道选择模块23、工作状态切换模块24和振动传感器25,信标搜索模块21用于搜索信标信息,速率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通道选择模块23用于选择任一通道向网关1发送包括信标信息的报文,在发送之前监听所选通道当前的链路繁忙程度,当链路繁忙程度低于(包括等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时以该通道向网关发送报文,当链路繁忙程度高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时更换通道,直到已通过某个通道成功向网关发送报文或遍历所有通道。工作状态切换模块24根据振动传感器25接收到的振动信号确定便携终端2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根据运动、静止状态及信标信息搜索情况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休眠状态或睡眠状态,具体切换方式见后文。便携终端2处具有主控芯片,信标搜索模块21、速率确定模、通道选择模块23、工作状态切换模块24等模块连接于主控芯片或被嵌设在主控芯片中。
具体地,本人员定位系统的终端自适应方法包括速率自适应方法和低功
耗自适应方法,其中,如图2所示,速率自适应方法包括:
S1.便携终端2搜索信标信息;
S2.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
S3.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向网关1发送包含信标信息的报文。
布置有信标3的各个区域事先根据区域的繁忙程度被划分为高速区域、中速区域或低速区域。具体为繁忙程度高,人流量大的区域被划分为高速区域,繁忙程度中等人流量中等的区域被划分为中速区域,繁忙程度低比较空闲人流量少的区域被划分为低速区域。繁忙程度高低人流量大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判断,如,自动化车间可以被划分为繁忙程度低,人流量少的低速区域,食堂可以被划分为繁忙程度高,人流量大的高速地方区域等。处于高速区域的网关1被设定为高速网关1,处于中速区域的网关1被设定为中速网关1,处于低速区域的网关1被设定为低速网关1;即,网关1根据其所处区域的繁忙程度被设定为高速网关1、中速网关1或低速网关1,且高速网关1的通道均被设定为高速通道,中速网关1的通道均被设备定为中速通道,低速网关1的通道均被设定为低速通道。
根据各区域自身的特征,为区域设定高速、中速或低速,便携终端2能够根据自己所处位置的特征自适应传输速率,满足各区域需求(如满足高速区域大容量,低速区域远距离,中速区域折中容量与距离)的同时能够降低网关布置成本(若全系统采用中速传输速率,则需要在低速区域需要布置更多的网关来满足更远距离的需求,在高速区域需要布置更多的网关来满足更大容量的需求),最大化地优化系统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固定速率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信标信息中携带的基本信息是表示其所处位置的位置信息。如图3所示,每个区域与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被存储在便携终端2中。步骤S2中,便携终端2根据搜索到的信标信息确定当前区域,然后根据当前区域确定传输速率,如图3中,若根据信标信息确定的区域为区域A,则确定使用高速率传输报文。具体为,处于高速区域的便携终端2以高速率向高速网关1发送报文;处于中速区域的便携终端2以中速率向中速网关1发送报文;处于低速区域的便携终端2以低速率向低速网关1发送报文,即图3中的区域A被划分为高速区域,区域B被划分为低速区域,区域C被划分为中速区域,处于区域A的便携终端以高速率向区域A中的高速网关发送报文,处于区域B的便携终端以低速率向区域B中的低速网关发送报文,处于区域C中的便携终端以中速率向区域C中的中速网关发送报文。
进一步地,在正常工作时,低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以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中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以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高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以长间隔时间进行发报。短间隔、中间隔、长间隔是相对而言的,具体的短间隔时间长度、中间隔时间长度和长间隔时间长度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优选多通道网关,低速网关1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低速率;中速网关1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中速率;高速网关1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高速率。
便携终端2中存储有默认的通道选择顺序,这里的便携终端2中存储的通道选择顺序在出厂时被随机确定,本实施例以网关具有通道A、通道B、通道C三通道为例,便携终端2被出厂的时候就随机存储有三个通道的选择顺序,如图4a、图4b、图4c中,通道A被选择为第一顺位通道,通道C被选择为第二顺位通道,通道B被选择为第三顺位通道。
如图4a、图4b、图4c,所以本实施例的步骤S3具体包括通道自适应方法:
S31.便携终端监听第一顺位通道(通道A)的链路繁忙程度,若繁忙程度低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则表示为空闲,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通过第一顺位通道(通道A)向网关发送包含信标信息的的报文,否则,表示该通道繁忙,执行步骤S32;
S32.监听下一顺位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若繁忙程度低于相应通道的繁忙设定值,则表示为空闲,以所述的传输速率通过下一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包含信标信息的的报文,否则表示该通道繁忙,执行步骤S33;
S33.重复步骤S32,直到遍历所有通道。具体到本实施例,即通道A若繁忙,则走通道C,通道C若繁忙则走通道A,通道A也繁忙的话,就不再发送。
针对各通道的繁忙设定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当最终成功发送报文时,如最终通过通道C发送报文,后续所发送的信标信息都往通道C发送,直到用户离开该网关1的通信范围或从休眠/睡眠后被唤醒。
具体地,如图5所示,低功耗自适应方法包括:
A.便携终端2根据振动传感器25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判断自身所处状态;
B.便携终端2在正常工作时进入静止状态,且静止状态持续的时间长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此过程适用于用户携带便携终端2在系统覆盖范围内静止不动的情形,如在工位上办公,在会议室开会等。
C.若处于运动状态,但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未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第一次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此过程适用于运动中的员工,当员工在系统覆盖范围内运动时,便携终端始终是正常工作的,当员工离开系统覆盖范围时,便携终端便无法搜索到信标信息,用户可能长时间离开,也可能短时间离开,还可能是从本系统的一个覆盖区域进入另一个覆盖区域,所以在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搜索到信标信息时便进入休眠状态,在用户回到覆盖范围内的时候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D.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段未搜索到信标信息,且当前处于静止状态的,切换为睡眠状态;这里也可以进一步限定为静止状态持续时间长于第六预设时间段再切换为睡眠状态;
在睡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时,切换为休眠状态;这里也可以优化为在睡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段再切换为休眠状态,能够避免短暂移动便携标签造成的干扰。
在休眠状态中第一次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此过程适用于上下班的用户,用户若是下班回家了,会长时间搜索不到信标信息,此时便可以切换为睡眠状态,进入深度低功耗模式。在用户携带上便携终端回来上班时,便携终端重新进入休眠状态,以便便携终端进入范围内的时候快速切换为工作状态,保证定位效果,反应速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便携终端的耗电量,减少充电频次,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处于休眠状态的便携终端2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发送一次报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便携终端2每隔第五预设时间段发送一次报文,第四预设时间段长度长于第五预设时间段长度;处于睡眠状态的便携终端2不发报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系统为不同区域设定了不同的速率,而不同速率具有不同的发报间隔,如低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以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中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以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高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以长间隔时间进行发报,所以不同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2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五预设时间段是不一样的。
第一预设时间段、第二预设时间段、第三预设时间段、第四预设时间段、第五预设时间段、第六预设时间段、第七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确定。如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段设定为5分钟,第二预设时间段设定为10分钟,第三预设时间段设定为10分钟,第四预设时间段设定为5分钟,第五预设时间段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分别确定,如高速率传输时第五预设时间段设定为5s,中速率传输时第五预设时间段设定为8s,高速率传输时第五预设时间段设定为3s。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每个区域、传输速率及网关的对应关系被存储在便携终端2中,如图6所示,便携终端2根据信标信息确定当前区域,然后根据当前区域确定传输速率,同时根据当前区域确定作为报文发送对象的网关1。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不同速率的区域临近的情况,所以有可能出现便携终端的定位位置在某个高速区域,但是由于网关布置,位置临近等原因,便携终端更靠近低速区域的低速网关,此时就容易出现直接向该低速网关发送报文而导致发送不成功的问题。本实施例将区域与网关的关系绑定在便携终端中,便携终端直接根据区域确定网关即可,能够有效避免便携终端自适应调整的当前速率不匹配当前报文发送对象的网关所适配的通道速率。
此外,一个区域可能只有一个网关,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网关,此时便携终端挑选最近的网关作为报文发送对象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但是确定速率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本实施例中,根据信标3所处的区域,相应的信标信息中被事先嵌入传输速率,步骤S2中,便携终端2直接从搜索到的信标信息中确定传输速率。当便携终端2搜索到多个信标信息,且多个信标信息中携带不同的传输速率时,以最先搜索到的信标信息中的传输速率为最终确定的传输速率。
优选地,信标信息中可以同时携带相应区域中网关的网关信息,以供便携终端2快速确定作为报文发送对象的网关,当一个区域中有多个网关时,便携终端挑选最近的网关作为报文发送对象即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通道选择顺序不是在出厂前被随机确定的,而是在便携终端2中设置随机散列算法,通道选择顺序通过随机散列算法随机确定。假如为三通道网关,便携终端通过随机散列算法从三个通道中随机选取一个通道为第一顺位通道、另一个通道为第二顺位通道,剩余的一个通道为第三顺位通道,终端被生产以后,可以只进行一次随机,也可以不定期进行随机,如每次从休眠/睡眠后被唤醒后随机一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网关1;便携终端2;信标3;信标搜索模块21;速率确定模块22;通道选择模块23;工作状态切换模块24;振动传感器2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速率自适应方法:
S1.便携终端搜索信标信息;
S2.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
S3.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向网关发送包含信标信息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有信标的各个区域事先根据区域特征被划分为不同的传输速率;
每个区域与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被存储在便携终端中,步骤S2中,便携终端根据搜索到的信标信息确定当前区域,然后根据当前区域确定传输速率;
或者,根据信标所处的区域,相应的信标信息中被事先嵌入传输速率,步骤S2中,便携终端直接从搜索到的信标信息中确定传输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有信标的各个区域事先根据区域的繁忙程度被划分为高速区域、中速区域或低速区域,处于高速区域的网关被设定为高速网关,处于中速区域的网关被设定为中速网关,处于低速区域的网关被设定为低速网关;
处于高速区域的便携终端以高速率向高速网关发送报文;处于中速区域的便携终端以中速率向中速网关发送报文;处于低速区域的便携终端以低速率向低速网关发送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关具有多个通道,步骤S3中,便携终端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向网关的任意通道发送报文;
低速网关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低速率;中速网关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中速率;高速网关的所有通道均被适配为高速率;
低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以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中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以中间隔时间进行发报,高速率传输的便携终端以长间隔时间进行发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终端中存储有默认的通道选择顺序,且步骤S3具体为:
S31.便携终端监听第一顺位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若繁忙程度低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则以步骤S2中确定的传输速率通过第一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所述的报文,否则执行步骤S32;
S32.监听下一顺位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若繁忙程度低于相应通道的繁忙设定值,则以所述的传输速率通过下一顺位通道向网关发送所述的报文,否则执行步骤S33;
S33.重复步骤S32,直到遍历所有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终端中存储的通道选择顺序在出厂时被随机确定;
或者,所述的便携终端中具有随机散列算法,通道选择顺序通过随机散列算法随机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功耗自适应方法:
A.便携终端根据振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判断自身所处状态;
B.便携终端在正常工作时进入静止状态,且静止时间长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C.若处于运动状态,但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未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第一次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D.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段未搜索到信标信息,且当前处于静止状态的,切换为睡眠状态;
在睡眠状态中检测到振动信号或振动信号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段时,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中第一次搜索到信标信息时,切换回正常工作状态;
处于休眠状态的便携终端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发送一次报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便携终端每隔第五预设时间段发送一次报文,第四预设时间段长度长于第五预设时间段长度;处于睡眠状态的便携终端不发报文。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自适应方法的人员定位系统,包括网关、便携终端及网格布置在地面的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终端包括信标搜索模块和速率确定模块,所述的信标搜索模块用于搜索信标信息,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标信息确定传输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关具有多个通道;所述的便携终端还包括通道选择模块,通道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任一通道向网关发送包括信标信息的报文;
且所述的网关根据其所处区域的繁忙程度被设定为高速网关、中速网关或低速网关,高速网关的通道均被设定为高速通道,中速网关的通道均被设备定为中速通道,低速网关的通道均被设定为低速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选通道的链路繁忙程度高于相应的繁忙设定值时更换通道,直到成功向网关发送报文或遍历所有通道;
所述的便携终端还包括工作状态切换模块和振动传感器,工作状态切换模块根据振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振动信号确定便携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根据运动、静止状态及信标信息搜索情况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休眠状态或睡眠状态。
CN202110901450.8A 2021-08-06 2021-08-06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13347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1450.8A CN113347711B (zh) 2021-08-06 2021-08-06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1450.8A CN113347711B (zh) 2021-08-06 2021-08-06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711A true CN113347711A (zh) 2021-09-03
CN113347711B CN113347711B (zh) 2021-11-09

Family

ID=7748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1450.8A Active CN113347711B (zh) 2021-08-06 2021-08-06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7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908A (zh) * 2013-12-13 2014-03-12 顾伟 一种人员定位系统
CN104125605A (zh) * 2014-08-06 2014-10-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建立wifi连接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8880751A (zh) * 2018-06-12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965581A (zh) * 2018-06-12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552248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终端、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US20190327580A1 (en) * 2018-04-23 2019-10-24 Uber Technologies, Inc. Lo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908A (zh) * 2013-12-13 2014-03-12 顾伟 一种人员定位系统
CN104125605A (zh) * 2014-08-06 2014-10-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建立wifi连接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552248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终端、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US20190327580A1 (en) * 2018-04-23 2019-10-24 Uber Technologies, Inc. Lo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CN108880751A (zh) * 2018-06-12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965581A (zh) * 2018-06-12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711B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64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scan parameters for a network connection
US20200396580A1 (en) Resource Control For Network Devices
CN101444130B (zh) 在wlan中扫描信标传输的方法
CN102090114B (zh) 响应于移动距离调节rf发送器/接收器的功率占空比
JP4168029B2 (ja) 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情報を中継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4005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life extension for nodes within beaconing networks
KR101078155B1 (ko) 멀티-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타깃 페이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40254980A1 (en) Ser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ositional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ethod for call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0209234A (ja) 無線地域情報ネットワ―ク用デ―タレ―ト制御方法
US20060171305A1 (en) Access point channel forecasting for seamless station association transition
CN101512973A (zh) 在多个无线局域网中同时操作
KR20140100569A (ko) 액세스 포인트 전력 절약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378286B (zh) 集中式网络的频谱切换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和系统
Zhang et al. Enabl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green Internet of Things: Data-driven adaptation in LPWA networking
EP1844615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ustering mobile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1630902A (zh) 超低功率网格网络
Lee et al. MAC sleep mode control considering downlink traffic pattern and mobility
KR100956642B1 (ko) 듀티 사이클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347711B (zh) 人员定位系统中终端自适应方法及其系统
US9668158B2 (en) Differentation between mobile and fixed mobile radio terminals
CN100411354C (zh) 用于优化网络中站点的能量消耗的方法
EP27122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scan parameters for a network connection
US20110028154A1 (en) Method for multihierarchical addressing of cell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 et al. A distributed efficient clustering approach for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CN101137186B (zh) 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