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221B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221B
CN113347221B CN202010137093.8A CN202010137093A CN113347221B CN 113347221 B CN113347221 B CN 113347221B CN 202010137093 A CN202010137093 A CN 202010137093A CN 113347221 B CN113347221 B CN 113347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station
synchronized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70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221A (zh
Inventor
洪家明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70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该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通讯站的集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所述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所述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安全可靠地实现通讯站之间的基础数据同步。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个通讯站的集群网络中,所有通讯站需要共享一整套会发生变化的基础数据集。对于每个通讯站而言,其各自的基础数据都会不断发生变化,每个通讯站需要在发生变化之后更新自身的基础数据,并发送给网内的其他的通讯站,同时每个通讯站也需要实时接收其他通讯站变更的基础数据,更新到最新版本。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中,所有通讯站的基础数据量会很大,在每一个通讯站的子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时,其他通讯站都需要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通讯站更新整个通讯站的集群网络的基础数据集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影响通讯站的工作效率。
目前针对通讯站集群中基础数据的同步主要采用中心化网络的数据同步方式,通过设置一个网络中心服务器,网络中的各子通讯站基础数据发生变化时,先通知中心服务器,并将数据发往中心服务器,再由主中心服务器同步给其他的子通讯站,这种方式,当网络规模很大时效率低、延时高;并且容错率低,当中心服务器出问题时会导致全网基础数据瘫痪无法更新,中心服务器到子通讯站的网络路径唯一,当这一路径网络出问题时也会导致该通讯站基础数据无法更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及存储装置,能够安全可靠地实现通讯站之间的基础数据同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通讯站的集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所述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所述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讯站,所述通讯站包括:相互耦接的通信电路、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与其他通讯站之间进行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数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群系统,所述集群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多个通讯站;每个所述通讯站工作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并且将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上述任意通讯站只接收并执行与其相邻的通讯站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且只将数据同步指令向与其相邻的通讯站扩散,这种只向相邻的通讯站执行数据同步指令和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的分布式同步扩散方式,由于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路径不唯一,若某个通讯站或路径瘫痪,还可以从其他通讯站和路径扩散以实现通讯站的数据同步,不依赖于某一条网络路径、或者某一个通讯站,使通讯站之间的基础数据同步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各通讯站数据同步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步骤S202的一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步骤S202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源通讯站的数据更新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6c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另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各通讯站进行数据同步的时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讯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群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通讯站的集群系统,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
在多个通讯站的集群网络中,所有通讯站需要共享一整套会发生变化的基础数据集,对于每个通讯站而言,其各自的基础数据都会不断发生变化,每个通讯站需要在发生变化之后更新自身的基础数据,并发送给网内的其他的通讯站,同时每个通讯站也需要实时接收其他通讯站变更的基础数据,更新到最新版本。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通讯站更新整个通讯站的集群网络的基础数据集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影响通讯站的工作效率,故本申请采用通讯站只向相邻的通讯站执行数据同步指令和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的分布式同步扩散方式,即任意通讯站只接收并执行与其相邻的通讯站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且只将数据同步指令向与其相邻的通讯站扩散,因此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即第一通讯站通过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接收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源通讯站可以为第二通讯站,也可以是其他通讯站。
S102: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通讯站接收到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之后,由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因此第一通讯站可以根据该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自身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的同步,即将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自身数据的关于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中。
S103:将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同一集群系统中,当某一通讯站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则其他的通讯站均需要对该通讯站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因此在第一通讯站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之后,第一通讯站可以继续将该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其他相邻通讯站在接收到第一通讯站发送的该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后也能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最终实现同一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均能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即在分布式通讯站网络中实现全网基础数据同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是第一通讯站从第二通讯站处接收到的,故第一通讯站在转发该第一数据同步指令时不需要再转发给第二通讯站。
本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并且将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上述任意通讯站只接收并执行与其相邻的通讯站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且只将数据同步指令向与其相邻的通讯站扩散,这种只向相邻的通讯站执行数据同步指令和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的分布式同步扩散方式,由于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路径不唯一,若某个通讯站或路径瘫痪,还可以从其他通讯站和路径扩散以实现通讯站的数据同步,不依赖于某一条网络路径、或者某一个通讯站,使通讯站之间的基础数据同步更加安全可靠。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第一数据版本号,步骤S102包括:
S201:从本地数据中读取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并判断第二数据版本号是否不同于第一数据版本号。若是,则执行步骤S202,若否,则执行步骤S203。
在第一通讯站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接收到关于源通讯站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后,首先需要校验其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根据第二数据版本号和第一数据版本号来判断第一通讯站是否需要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下载更新。
S202:从第二通讯站中获取待同步数据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之间的第一差分数据,并利用第一差分数据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不同于第一数据版本号,则说明第一通讯站需要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下载更新,此时第一通讯站可以从第二通讯站中获取待同步数据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之间的第一差分数据,并利用该第一差分数据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S203:直接确定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与第一数据版本号相同,则说明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已是最新版本,即不需要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下载更新,此时可以直接确定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完成。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通讯站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接收到关于源通讯站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后,通过校验其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根据第二数据版本号和第一数据版本号来判断第一通讯站是否需要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下载更新,若数据版本号不一致,则第一通讯站可以从第二通讯站中获取待同步数据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之间的第一差分数据,并利用该第一差分数据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若数据版本号一致,则无需同步,通过先判断数据版本号是否一致,再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数据同步,使得数据同步过程更加保险,避免重复同步,可以提高各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效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各通讯站数据同步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讯站B接收与其相邻的通讯站A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其中,该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和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号;该源通讯站为通讯站A,即通讯站A在其基础数据发生变化时,生成了该数据同步指令,并向其相邻的通讯站B和通讯站C发送该数据同步指令。在通讯站B收到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之后,需对比通讯站B的本地数据中关于通讯站A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中的数据版本,发现数据版本不同,则通讯站B可以从通讯站A处下载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其中,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为通讯站B的本地数据中关于通讯站A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数据同步指令中通讯站A的待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之间的数据差。而在通讯站B在下载完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后,即可以利用该差分数据完成对通讯站A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此时通讯站B中已有通讯站A的当前最新数据,然后通讯站B可以将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进行扩散,将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发送给除通讯站A以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即通讯站D和通讯站E。而通讯站D和通讯站E从通讯站B接收到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同样需对比其本地数据中关于通讯站A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中的数据版本,发现数据版本不同后,通讯站D和通讯站E分别从通讯站B处下载自身与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于是通讯站D和通讯站E分别完成对通讯站A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通过上述方式,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通过相邻的通讯站逐渐扩散到全网,所有通讯站均通过相邻的通讯站下载自身与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使得所有的通讯站均完成对通讯站A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操作。
请参阅图4,图4是图2中步骤S202的一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进一步地,第一差分数据存放于第二通讯站的指定目录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还包括指定目录,步骤S202中从第二通讯站中获取待同步数据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之间的第一差分数据的步骤,包括:
S401:计算第一数据版本号与第二数据版本号之间的版本代差。
在第一通讯站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接收到关于源通讯站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并校验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不同于第一数据版本号后,可以计算出第一数据版本号与第二数据版本号之间的版本代差。
S402:根据版本代差和指定目录生成下载第一差分数据的地址链接,并通过地址链接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第一差分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指令中包括差分数据所存放的指定目录,由于第一通讯站已经计算出版本代差,因此可以根据版本代差和指定目录得到所需要下载的第一差分数据的地址,于是可以生成下载第一差分数据的地址链接,从而第一通讯站可以通过该地址链接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第一差分数据。
步骤S202中利用第一差分数据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的步骤,包括:
S403:将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中,并将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号更新为第一数据版本号。
在下载得到第一差分数据后,由于该第一差分数据为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的待同步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因此,第一通讯站在将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后,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便与源通讯站的最新数据的数据版本相同,即可以将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号更新为第一数据版本号。
请参阅图5,图5是图2中步骤S202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202具体包括:
S501:计算第一数据版本号与第二数据版本号之间的版本代差。
在本实施场景中,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步骤S501上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401基本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版本代差为N,且N大于1,上述步骤S402包括:
S502:根据版本代差和指定目录生成N个地址链接。
当版本代差为N大于1时,则说明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的待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之间相差了超过一个数据版本;可以理解的是,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每次更新后,均会生成与上一个版本数据的差分数据,存放在指定目录,即当版本代差为N时,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的待同步数据之间存在N个差分数据,每个差分数据对应相邻两个数据版本之间的数据差,因此第一通讯站需要下载该N个差分数据才能够实现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于是,由于第一数据指令中包括每个差分数据所存放的指定目录,因此可以根据版本代差N和指定目录得到所需要下载的N个第一差分数据的地址,即可以生成需要下载的N个第一差分数据的N个地址链接。
S503:通过N个地址链接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对应的N个第一差分数据。
在生成了需要下载的N个第一差分数据的N个地址链接后,第一通讯站可以通过该N个地址链接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对应的N个第一差分数据。
上述步骤S403包括:
S504:将N个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中,并将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号更新为第一数据版本号。
由于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的待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之间存在N个数据版本差,因此第一通讯站在将N个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后,本地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便与源通讯站的最新数据的数据版本相同,即可以将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号更新为第一数据版本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版本代差超过预设代差范围后,直接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关于源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通讯站的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的待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之间相差的数据版本超过预设范围,即版本代差超过预设代差范围,导致第一通讯站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版本代差对应的所有第一差分数据困难,可能由于第二通讯站中的部分第一差分数据已经超过预设保存时间长度而删除,或者代差过大导致下载复杂;此时,由于第一数据同步指令由第二通讯站发送,故第二通讯站中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为同步后的数据版本,故第一通讯站可以直接从第二通讯站中下载关于源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同样可以实现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采用以差分数据更新为主、全量基础数据更新为辅的更新数据方式,可以最大化减少更新数据时的传输总量,使得通讯站之间扩散、更新数据更加灵活。
请参阅图6a,图6a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源通讯站的数据更新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讯站A关于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集合的版本为Ver:1.0(版本1.0),在基础数据更新后,关于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集合的版本变为Ver:1.1,于是通讯站A生成版本Ver:1.1与版本Ver:1.0之间的差分数据压缩包,并将该差分数据压缩包存放于指定目录,然后通讯站A生成数据同步指令并发送给其相邻的通讯站。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每个通讯站在其基础数据更新后,该通讯站可以为源通讯站,也可以是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之后的通讯站,会生成与上一个版本数据的差分数据压缩包,存放在指定目录中,便于其他通讯站通过服务器(例如nginx服务)下载;并将该指定目录以及更新后的数据版本信息生成数据同步指令,发送给相邻的通讯站,以使相邻的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上述一定时间为基础数据的保护时间,保护时间可以根据基础数据的变化频率评估决定,可以是几秒也可以是几分钟;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行为由基础数据触发,例如当本通讯站内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并且到达保护时间(更新间隔)才进行扩散数据同步指令的行为。
请结合图6a与图6b,其中,图6b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B接收到了其相邻的通讯站A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于是通讯站B将数据同步指令中源通讯站的数据版本号与自身基础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版本号相同则通讯站B无需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此时通讯站B仅需重新生成由通讯站B发出的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并发送给与通讯站B相邻的、除通讯站A之外的其他通讯站;若版本号不同则计算版本代差(例如数据同步指令中源通讯站的数据版本号为Ver:1.1,自身基础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版本号为Ver:1.0),然后通讯站B根据版本代差和通讯站A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中的数据存放的指定目录来生成需要下载的差分数据的url(Uniform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链接,然后通讯站B根据该url链接从通讯站A中下载差分数据(Ver:1.1与Ver:1.0的差分数据压缩包),并存放到指定目录(可供其相邻的通讯站下载),然后解压差分数据压缩包后合入自身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中,并更新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的数据版本号为Ver:1.1;之后,通讯站B生成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并发送给与通讯站B相邻的、除通讯站A之外的其他通讯站。
请结合图6c,图6c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另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在另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B接收到的通讯站A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中源通讯站的数据版本与其自身基础数据中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版本之间的版本代差大于1,即通讯站B需要下载跨版本的差分数据以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例如,通讯站B现有的源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的版本是V1.0,若要更新升级到源通讯站的最新的全量基础数据版本V1.3,则需要从通讯站A处下载3个差分数据包V1.1.1、V1.2.1、V1.3.1,再合入现有的V1.0中,即可变成V1.3。而与通讯站B相邻的通讯站D为新加入集群系统的通讯站,通讯站D中没有关于源通讯站的历史全量基础数据,或者通讯站D的本地数据中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与通讯站B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之间的版本代差过大,通讯站D无法通过下载差分数据包并结合到历史全量基础数据中的方式来合成最新的全量基础数据时,通讯站D可以直接下载通讯站B中关于源通讯站的当前最新的全量基础数据V1.3。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通讯站D中只存有源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因此通讯站D在扩散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时,也只能提供源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来供相邻的通讯站下载;因此可以设置优先级别机制,各通讯站可以优先从加入集群系统的时间更长或者其存储的差分数据更多的通讯站来下载差分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通过地址链接下载第一差分数据失败后,重新通过地址链接对第一差分数据进行下载;和/或,在通过地址链接下载第一差分数据失败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后,终止下载第一差分数据;和/或,在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之后,判断第一差分数据的保存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达到,则将第一差分数据删除。可以理解的是,若由于下载超时等情况导致第一通讯站通过地址链接下载第一差分数据失败后,第一通讯站可以重新通过地址链接对第一差分数据进行下载。进一步地,若第一通讯站在通过地址链接下载第一差分数据失败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后,则应终止下载第一差分数据。另外,在第一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之后,可以判断第一差分数据的保存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达到,则将第一差分数据删除;当然也可以判断自身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小于预设存储空间,若小于,则将第一差分数据删除。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的过程中,若接收到与其相邻的第三通讯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则将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加入等待队列;在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后,根据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应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可以理解的是,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是通过相邻的通讯站之间逐渐扩散到全网的,因此,在第一通讯站正在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同步时,如果其又收到了与其相邻的第三通讯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即第二数据同步指令为第三通讯站转发的关于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则需要等待当前的数据同步操作完成并更新数据版本信息后,再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后来收到的数据同步指令。即每个通讯站正在下载差分数据的时候,若收到了新的数据同步指令,则需将新的数据同步指令加入等待队列,等待下载差分数据完成后再进行该新的数据同步指令的校验。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一应用场景中各通讯站进行数据同步的时序示意图。在一应用场景中,通讯站A为源通讯站,在通讯站A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后,通讯站A向其相邻的通讯站B发送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通讯站B在接收到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后,需要校验是否需要下载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若需要下载,则通讯站B可以通过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从通讯站A直接下载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然后再将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扩散到与通讯站B相邻的通讯站;同样地,与通讯站B相邻的通讯站在接收到通讯站B发送的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后,需要校验是否需要下载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若需要下载,则与通讯站B相邻的通讯站可以通过http从通讯站B直接下载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然后再将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扩散到与其相邻的其他通讯站。可以理解的是,每个通讯站从其相邻的通讯站接收到某个通讯站(例如为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先校验版本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对通讯站A的数据进行下载更新;若无需下载,则向除向其发送该指令的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发送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若需要下载,则根据通讯站A的数据同步指令中的版本号信息,以及向其发送该指令的通讯站的本地已下载完成的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的地址,组成url链接,然后通过http从向其发送该指令的通讯站中下载通讯站A的差分数据。另外,每个通讯站正在下载的时候,若收到了其他通讯站发送的新数据同步指令,需将该新数据同步指令加入等待队列,等待下载完成后再进行该新数据同步指令的校验。若下载差分数据失败,例如超时等情况,则可以尝试重新下载,若下载失败超过一定次数,则终止下载。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的效率高、数据版本迭代总耗时少;且数据同步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数据扩散不依赖于某一条网络路径、或者某一个通讯站,若有某个通讯站损毁,仅仅影响该通讯站的数据版本的更新,并不会影响其他的通讯站,特别适用于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分布式网络集群系统。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中,例如在通讯站B第一次从通讯站A收到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会记录下收到过源通讯站的某一版本的数据同步指令,并记录将该数据同步指令扩散给了哪几个相邻的通讯站,下次再收到源通讯站的该版本的数据同步指令,则判断为重复指令,不会重复发送给已经扩散过的那几个相邻的通讯站,而只发送给未扩散过的相邻通讯站。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类似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路由策略,一个sip消息每经过一个节点(Proxy),都会被加上一个Via头域(标志了用于事务传输的传输设备,并且也标志了应答送回的地址),当消息到达被叫后,Via头域会记录请求消息经过的完整路径,使用类似策略,若通讯站A将要把数据同步指令发送给通讯站B时,而通讯站B已在该数据同步指令所经历的路径中,则通讯站B对于通讯站A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不做接收。当集群系统全网中所有的通讯站都收到了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后,没有可再需要扩散的通讯站,此时源通讯站的数据同步指令自然就消亡了,于是,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解决了数据同步指令形成回路的问题。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01: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
S802: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S803:将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在本实施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801-S803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3基本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与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方法还包括步骤:
S804:检测到自身数据发生变化,生成包含自身标识信息的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并将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发送给与其相邻的第四通讯站,以使第四通讯站根据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第一通讯站的数据同步,并将第三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一通讯站以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804并非需要在步骤S803之后进行执行;第一通讯站接收到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是要更新关于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而第一通讯站自身数据发生变化,是自身数据中关于自身站点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两者并不影响。因此,在第一通讯站更新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的过程中,若自身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可以生成包含自身标识信息的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并将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发送给与其相邻的第四通讯站,以使第四通讯站根据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第一通讯站的数据同步,并且第四通讯站会将第三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一通讯站以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另外,本实施例中第四通讯站是指与第一通讯站相邻的一类通信站,当第一通讯站自身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时,第一通讯站向所有的与其相邻的通讯站发送第三数据同步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到自身新加入集群系统,生成并向与其相邻的第五通讯站发送数据下载指令,以请求第五通讯站反馈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通讯站检测到自身新加入集群系统,则此时第一通讯站中没有其他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此时第一通讯站可以生成数据下载指令,并向与其相邻的第五通讯站发送该数据下载指令,以请求第五通讯站反馈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于是新加入集群系统的第一通讯站可以获取并保存其他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当然,第一通讯站可以只向与其相邻的某个第五通讯站发送该数据下载指令,也可以向与其相邻的多个第五通讯站发送该数据下载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与其相邻的第六通讯站发送的数据下载信令,并生成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并发送给第六通讯站进行保存。可以理解的是,若第六通讯站为新加入集群系统的通讯站,此时第六通讯站可以给与其相邻的第一通讯站发送数据下载信令,第一通讯站在接收到与其相邻的第六通讯站发送的数据下载信令后,可以生成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并发送给第六通讯站进行保存。另外,各通讯站无需每次更新基础数据都准备全量基础数据包,只有当收到相邻通讯站的下载全量基础数据包的请求时才临时生成全量基础数据包。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生成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之后,判断全量基础数据包的保存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则将全量基础数据包删除。为了避免通讯站生成并保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占用通讯站的存储空间,在生成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之后,通讯站可以判断全量基础数据包的保存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则将全量基础数据包删除。
本申请关于差分数据以及全量基础数据的删除策略可以从时间或者空间来判断,时间可以考虑保存一周、几周或一个月,空间可以考虑通讯站的磁盘剩余空间,当达到两者之一时,可进行删除旧的差分数据包或者全量基础数据包,从而可以节省存储空间,避免空间长时间占用或者过度占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到自身为废弃通讯站,向与其相邻的第七通讯站发送数据删除指令,以使第七通讯站根据数据删除指令将本地存储的第一通讯站的数据删除,并将数据删除指令转发给其相邻通讯站;和/或,接收相邻的第八通讯站发送数据删除指令,并基于数据删除指令将本地存储的对应源通讯站的数据进行删除,并将数据删除指令转发给除第八通讯站以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和/或,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九通讯站的更新,则删除自身存储的关于第九通讯站的数据。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通讯站检测到自身为废弃通讯站,则此时其他通讯站需要将关于第一通讯站的基础数据进行删除,此时第一通讯站可以生成数据删除指令,并向与其相邻的第七通讯站发送该数据删除指令,以使第七通讯站根据数据删除指令将本地存储的第一通讯站的数据删除,并将数据删除指令转发给其相邻的其他通讯站。同样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八通讯站为废弃通讯站时,此时第八通讯站可以给与其相邻的第一通讯站发送数据删除信令,第一通讯站在接收到与其相邻的第八通讯站发送的数据删除信令后,可以基于数据删除指令将本地存储的对应源通讯站的数据进行删除,此时,该对应源通讯站即为第八通讯站,并将数据删除指令转发给除第八通讯站以外的其他相邻的通讯站。本申请中,废弃通讯站需要生成数据删除指令,在通讯站即将废弃之前,将数据删除指令与数据同步指令的相同的方式扩散到全网,以使所有通讯站删除废弃通讯站的基础数据。另外,本申请还可以增加基础数据超时机制,若某个通讯站的基础数据超过一定时间(如一周、一个月)没有刷新,即没有基础数据变化、没有通讯站内设备上下线状态变化,则可以判断该通讯站已废弃,此时集群系统全网内其他的通讯站需要删除各自通讯站内关于废弃通讯站的基础数据。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讯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通讯站90包括相互耦接的通信电路900、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4;通信电路900用于与其他通讯站之间进行通信;存储器902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处理器904执行该程序数据,用于实现上述的任意一种数据同步方法。
本申请通讯站90实施例的具体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数据同步方法实施例中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群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集群系统10包括互相连接的多个通讯站100;每个通讯站100工作时实现上述的任意一种数据同步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集群系统包括第一通讯站、与第一通讯站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和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第二通讯站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到第一通讯站,其中,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第一通讯站用于接收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并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以及将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其他相邻通讯站用于接收第一通讯站转发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根据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本申请中,集群系统10中的任意通讯站100只接收并执行与其相邻的通讯站100发送的数据同步指令、且只将数据同步指令向与其相邻的通讯站100扩散,这种只向相邻的通讯站100执行数据同步指令和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的分布式同步扩散方式,由于数据同步指令的扩散路径不唯一,若某个通讯站100或路径瘫痪,还可以从其他通讯站100和路径扩散以实现通讯站100的数据同步,不依赖于某一条网络路径、或者某一个通讯站100,使通讯站100之间的基础数据同步更加安全可靠。
本申请提供的集群系统实施例的具体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数据同步方法实施例中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存储装置11中存储有程序数据110,程序数据110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该存储装置11可以是通讯站中的存储芯片、SD卡等可读写存储的工具,也可以是通讯站等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及存储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结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通讯站的集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讯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为所述源通讯站的基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所述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所述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第一数据版本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的步骤,包括:
从本地数据中读取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第二数据版本号,并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版本号是否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版本号;
若是,则从所述第二通讯站中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与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之间的第一差分数据,并利用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若否,则直接确定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完成;
其中,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存放于所述第二通讯站的指定目录中;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还包括所述指定目录;
所述从所述第二通讯站中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与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之间的第一差分数据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版本号与所述第二数据版本号之间的版本代差;
根据所述版本代差和所述指定目录生成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的地址链接,并通过所述地址链接从所述第二通讯站中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中,并将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的数据版本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数据版本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版本代差为N,N大于1,所述根据所述版本代差和所述指定目录生成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的地址链接,并通过所述地址链接从所述第二通讯站中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版本代差和所述指定目录生成N个地址链接;
通过所述N个地址链接从所述第一通讯站中下载对应的N个第一差分数据;
所述将所述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N个第一差分数据更新至本地存储的关于所述源通讯站的已同步数据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版本代差超过预设代差范围后,直接从所述第二通讯站中下载关于所述源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地址链接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失败后,重新通过所述地址链接对所述第一差分数据进行下载;
和/或,
在通过所述地址链接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失败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后,终止下载所述第一差分数据;
和/或,
在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之后,判断所述第一差分数据的保存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达到,则将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删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的过程中,若接收到与其相邻的第三通讯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加入等待队列;
在所述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应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自身数据发生变化,生成包含自身标识信息的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并将所述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发送给与其相邻的第四通讯站,以使所述第四通讯站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第一通讯站的数据同步,并将所述第三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所述第一通讯站以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自身新加入所述集群系统,生成并向与其相邻的第五通讯站发送数据下载指令,以请求所述第五通讯站反馈所述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与其相邻的第六通讯站发送的数据下载信令,并生成所述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第六通讯站进行保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生成所述集群系统中的所有通讯站的全量基础数据包之后,判断所述全量基础数据包的保存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是,则将所述全量基础数据包删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自身为废弃通讯站,向与其相邻的第七通讯站发送数据删除指令,以使所述第七通讯站根据所述数据删除指令将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一通讯站的数据删除,并将所述数据删除指令转发给其相邻通讯站;和/或
接收相邻的第八通讯站发送数据删除指令,并基于所述数据删除指令将本地存储的对应源通讯站的数据进行删除,并将所述数据删除指令转发给除所述第八通讯站以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和/或
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九通讯站的更新,则删除自身存储的关于所述第九通讯站的数据。
11.一种通讯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站包括:相互耦接的通信电路、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与其他通讯站之间进行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数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多个通讯站;每个所述通讯站工作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系统包括第一通讯站、与所述第一通讯站相邻的第二通讯站和除所述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
所述第二通讯站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到所述第一通讯站,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中包括待同步数据的源通讯站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通讯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讯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以及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转发给除所述第二通讯站之外的其他相邻通讯站,以使所述其他相邻通讯站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其他相邻通讯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讯站转发的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同步指令完成对所述源通讯站的待同步数据的同步。
14.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37093.8A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Active CN113347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093.8A CN113347221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093.8A CN113347221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221A CN113347221A (zh) 2021-09-03
CN113347221B true CN113347221B (zh) 2023-05-12

Family

ID=77467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7093.8A Active CN113347221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317B (zh) * 2022-06-22 2023-09-1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表项下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8816A1 (zh) * 2009-02-06 2010-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98342A (zh) * 2011-01-31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务级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61861A (zh) * 2011-04-27 2012-10-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信息的更新系统
CN106254099A (zh) * 2016-07-26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元设备的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8816A1 (zh) * 2009-02-06 2010-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98342A (zh) * 2011-01-31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务级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61861A (zh) * 2011-04-27 2012-10-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信息的更新系统
CN106254099A (zh) * 2016-07-26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元设备的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221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93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synchronicity
JP4087271B2 (ja) 代理応答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2118263A (zh) 配置信息的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9547524B (zh) 基于物联网的用户行为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262369B (zh) 调度服务器的主备实现方法及调度服务器
US20130139178A1 (en) Clust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10110434B2 (en) Cloud orchestrated cloud connector upgrades
WO2017162079A1 (zh) 一种数据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299526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24723A (zh) 一种应用于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法
US20220326940A1 (en) Service Upgrad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159233A (zh) 分布式缓存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47221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讯站、集群系统和存储装置
CN109802995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91288B2 (en) Ordered execution of tasks
CN110138753B (zh) 分布式消息服务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9903B (zh) 分布式聚合系统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314221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10327B (zh) 用于共同训练模型的训练参与端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KR101367265B1 (ko) 푸시 서버, 푸시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6708881B (zh) 基于网络文件系统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5244912A (zh) 文件分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49631B (zh) 客户端容灾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766829A (zh) 通信处理方法和通信节点
CN113900728A (zh) 同步配置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