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513A -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513A
CN113346513A CN202110254641.XA CN202110254641A CN113346513A CN 113346513 A CN113346513 A CN 113346513A CN 202110254641 A CN202110254641 A CN 202110254641A CN 113346513 A CN113346513 A CN 113346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voltage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subsynchronous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46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6513B (zh
Inventor
李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546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6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6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6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由实际系统所给定的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计算小信号模型的特征值并辨别哪些模态是属于次同步振荡模态;步骤3,计算直驱风机中所占主导的次同步间谐波频率;判别所计算次同步间谐波频率是否与次同步振荡模态相近;判别次同步振荡模态阻尼是否较弱;判别次同步间谐波的幅值是否足够大;在满足步骤4中的要求后,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为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重复步骤3‑4,直至统计完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本发明旨在判断直驱风电场发生强迫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为直驱风电场发生强迫次同步振荡提供判断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技术领域,是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已经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但大量风电机组变流器密集接入电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渐突出。在中国新疆哈密地区频繁发生直驱风电集群和弱交流电网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一度导致临近火电机组扭振保护动作切机。近期,英国大停电事故中发生了海上直驱风电场因次同步振荡脱网的现象,事故前风电场与陆上交流主网处于弱连接状态。直驱风电在弱电网下的次同步振荡风险大大增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对直驱风电次同步振荡发生机理的研究大多采用特征值法或阻抗法。同时传统观点认为直驱风电出现次同步振荡一般是由于直驱风机网侧变流器与弱交流电网交互作用引发的负阻尼失稳。同时现有的次同步振荡辨识方法也是就判别系统是否为负阻尼而进行讨论的。但实际现象中,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风电场所发出的间谐波去激励一个弱阻尼系统所引发的强迫次同步振荡,针对这种新能源强迫次同步振荡辨识方法目前还比较缺乏。因而本专利提出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通过建立直驱风机小信号模型,分析次同步振荡模态,同时计算直驱风机主导的次同步间谐波频率,综合振荡模态频率与阻尼大小以及间谐波频率与幅值大小之间的关系,得出该模态是否有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可能,从而判别该直驱风机系统在次同步频段内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实际系统所给定的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
步骤2,计算小信号模型的特征值并辨别哪些模态是属于次同步振荡模态;
步骤3,计算直驱风机中所占主导的次同步间谐波频率;
步骤4,判别所计算次同步间谐波频率是否与次同步振荡模态相近;判别次同步振荡模态阻尼是否较弱;判别次同步间谐波的幅值是否足够大。
步骤5,在满足步骤4的要求后,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为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重复步骤3-4,直至统计完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进一步,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在具体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下,建立小信号模型,主要是根据风电网络拓扑将系统的各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并建立数学模型;
步骤1.2,同时将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小信号模型,包括电网实际拓扑模型,直驱风机网侧变流器控制模型。
进一步,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由步骤1.2所建立的小信号模型求解特征值;
步骤2.2,筛选出所有特征值中哪些是次同步振荡模态。
进一步,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根据所选直驱风机的类型,利用开关函数的调制理论去推导间谐波公式;
步骤3.2,并选出哪些间谐波频率是在次同步频段内;
步骤3.3,同时选出占主导分量的间谐波。
进一步,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通过对比计算得到的间谐波频率与次同步振荡模态频率大小,若频率相近则进一步判别;
步骤4.2,在满足间谐波频率与次同步振荡模态频率相近下,去计算所得的次同步振荡模态的阻尼是否较小,若较小则进一步判别;
步骤4.3,在满足前两点前提下,再进一步判别间谐波分量是否足够大。
进一步,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若在满足步骤4下,则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属于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在标记该模态后,接着将其他模态进行判定,直至找出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包括:针对直驱风机可能会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该类问题,提出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旨在判断直驱风电场发生强迫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为直驱风电场发生强迫次同步振荡提供判断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2为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等效电路图;
附图3为直驱风电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框图;
附图4为锁相环控制框图;
附图5为直驱风机结构图;
附图6为直驱风机间谐波频率分布图;
附图7为强迫振荡有功功率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针对直驱风机所引发的强迫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用于判别系统稳定性。附图1为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实际系统所给定的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
步骤2,计算小信号模型的特征值并辨别哪些模态是属于次同步振荡模态;
步骤3,计算直驱风机中所占主导的次同步间谐波频率;
步骤4,判别所计算次同步间谐波频率是否与次同步振荡模态相近;判别次同步振荡模态阻尼是否较弱;判别次同步间谐波的幅值是否足够大。
步骤5,在满足上面三点要求后,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为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重复步骤3-4,直至统计完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1、本发明首先获取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小信号模型。整个风电并网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ut和is为风电机组输出电压和电流,upcc为汇流母线电压,ipcc为输入电网电流,us为电网电压,LT为箱变等效电感,Ccom为无功补偿固定电容,Lg和Rg为升压变和输电线路等效电感和电阻之和。同时给出控制系统结构以及锁相环结构如图3 和图4所示,控制系统采用dq坐标系双闭环控制,外环为定直流电压和定交流电压控制,内环为电流控制,基于同步参考坐标系的锁相环提供电网电压矢量定向角度。其小信号建模过程如下:
根据图2给出电网动态方程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41
式中,ipccd和ipccq为输入电网电流ipcc的dq轴分量;upccd和upccq为汇流母线电压upcc的dq 轴分量;isd和isq为风电机组输出电流is的dq轴分量;utd和utq为风电机组输出电压ut的 dq轴分量;usd和usq为电网电压us的dq轴分量,m为直驱风机台数,ω为电网基频角频率,LT为箱变等效电感,Ccom为无功补偿固定电容,Lg和Rg为升压变和输电线路等效电感和电阻之和。
根据图5,风机交流侧动态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42
式中,icd和icq为网侧变流器GSC出口电流ic的dq轴分量;ucd和ucq为GSC出口电压uc的dq轴分量;usd和usq为电网电压us的dq轴分量;utcd和utcq为滤波电容Cf两端电压utc的dq轴分量,Lc与Rc为变流器出口侧滤波电感与电阻。
风机直流侧动态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43
Pin为来自机侧变流器的输入功率,Cdc为直流母线电容,udc为直流母线电压,icd和icq为 GSC出口电流ic的dq轴分量;ucd和ucq为GSC出口电压uc的dq轴分量。
根据图3以及图4给出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方程: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51
式中,kp1和ki1为d轴电流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kp2和ki2为q轴电流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cdref为d轴电流参考值;icqref为q轴电流参考值,ω0为在控制系统下电网基频角频率,zi1和zi2为中间变量,Lc为变流器出口侧滤波电感,utd和utq为风电机组输出电压ut的dq轴分量。
直流电压外环动态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52
式中,kp3和ki3为直流电压外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cdref为d轴电流参考值,udcref为直流电压参考值,udc为直流母线电压实际值,zi3为中间变量。
交流电压外环动态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53
式中,kp4和ki4为交流电压外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cqref为q轴电流参考值,upccref为交流电压参考值,upccd和upccq为汇流母线电压upcc的dq轴分量,zi4为中间变量。
根据图2-7,锁相环动态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54
式中,kp5和ki5为锁相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ω为锁相环输出角频率,ω0为控制系统下基频。
联立式1至式7,可以得到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函数f表示: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55
其中x为状态变量,u为控制变量,d为微分因子。
将上述状态空间方程线性化可得到相应的小信号动态模型: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56
式中,A为状态矩阵,B为输入矩阵,△x和△u分别为状态变量x和控制变量u的变化量,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变量为x=[zi1,zi2,zi3,zi4,θ,ω,ipccd,ipccq, upccd,upccq,icd,icq,isd,isq,utcd,utcq,udc]T;输入变量为u=[udcref,upccref]T
2、当直驱风机台数为140时,线路阻抗为ZL1=0.03+j0.59时,用步骤1中的公式计算得到直驱风机系统中有一对次同步振荡模态特征值为-3.93±j33.7*2π,阻尼比1.86%,处于弱阻尼状态。
3、利用开关函数调制理论得到直驱风机的间谐波频率关系,由于激励系统的直驱风机采用被动整流,经过计算同时考虑同步发电机转速和频率之间满足关系f1=ngpg/60,可以进一步得到低频间谐波频率fint表达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194449990000061
式中:ng为永磁同步电机转速;pg为电机极对数;f0为电网基频。式(10)建立了风机低频间谐波频率与发电机转速之间的数学关系,直观地体现了间谐波频率的时变特性,由于发电机的转速主要受到风速影响,因此,风速的波动变化是风机间谐波频率呈现时变特性的根本原因。根据式(10)可以计算出该型风机在不同工况下,间谐波频率的具体分布情况。这里考虑含量较高的v=1,2,3时对应的间谐波分量,其频率随风机转速的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其中红色代表该间谐波分量为负序。能够激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扰动应为次同步频段的正序间谐波及其耦合的超同步频段的正序间谐波,如图6中蓝色段所示。
4、当考虑系统次同步振荡模式特征值为-3.93±j33.7*2π,阻尼比1.86%,处于弱阻尼状态。同时当发电机转速为11.68rpm时,间谐波频率为35Hz时间谐波频率与次同步振荡模态频率相近,由于误差原因,这一频率更为接近。同时激励源的直驱风机台数有40台,其幅值足够满足要求。所以在满足次同步间谐波频率与次同步振荡模态相近;次同步振荡模态阻尼较弱以及次同步间谐波的幅值足够大这三个条件后,系统发生强迫振荡,并网点有功波形如图7所示,振荡幅值超过2%。所以该次同步振荡模态是能够引发系统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
5、在满足上面三点要求后,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为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重复步骤3-4,直至统计完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首先由实际系统所给定的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其次计算小信号模型的特征值并辨别哪些模态是属于次同步振荡模态;再者计算直驱风机中所占主导的次同步间谐波频率;判别所计算次同步间谐波频率是否与次同步振荡模态相近;判别次同步振荡模态阻尼是否较弱;判别次同步间谐波的幅值是否足够大。在满足上面三点要求后,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为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最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统计完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实际系统所给定的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
步骤2,计算小信号模型的特征值并辨别哪些模态是属于次同步振荡模态;
步骤3,计算直驱风机中所占主导的次同步间谐波频率;
步骤4,判别所计算次同步间谐波频率是否与次同步振荡模态相近;判别次同步振荡模态阻尼是否较弱;判别次同步间谐波的幅值是否足够大;
步骤5,在满足步骤4中的要求后,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为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重复步骤3-4,直至统计完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在具体风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参数下,参数包括风电系统中电网电压电流以及电网线路阻抗,风电汇集处的电压电流以及变压器等效阻抗,固定电容器组的电容值,直流母线电压以及直流母线电容值,变流器出口侧电压电流,滤波器的阻抗以及并网点电压电流;控制系统下的直流电压控制环节的直流参考电压以及比例积分参数,交流电压控制环节的交流参考电压以及比例积分参数,电流控制环节的电流参考值以及比例积分参数;在确定以上参数后并建立小信号模型,主要是根据风电网络拓扑将系统的各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并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电网动态方程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11
式中,ipccd和ipccq为输入电网电流ipcc的dq轴分量;upccd和upccq为汇流母线电压upcc的dq轴分量;isd和isq为风电机组输出电流is的dq轴分量;utd和utq为风电机组输出电压ut的dq轴分量;usd和usq为电网电压us的dq轴分量,m为直驱风机台数,ω为电网基频角频率,LT为箱变等效电感,Ccom为无功补偿固定电容,Lg和Rg为升压变和输电线路等效电感和电阻之和;
风机交流侧动态方程为: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21
式中,icd和icq为网侧变流器GSC出口电流ic的dq轴分量;ucd和ucq为GSC出口电压uc的dq轴分量;usd和usq为电网电压us的dq轴分量;utcd和utcq为滤波电容Cf两端电压utc的dq轴分量,Lc与Rc为变流器出口侧滤波电感与电阻;
风机直流侧动态方程为: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22
Pin为来自机侧变流器的输入功率,Cdc为直流母线电容,udc为直流母线电压,icd和icq为GSC出口电流ic的dq轴分量;ucd和ucq为GSC出口电压uc的dq轴分量;
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方程: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23
式中,kp1和ki1为d轴电流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kp2和ki2为q轴电流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cdref为d轴电流参考值;icqref为q轴电流参考值,ω0为在控制系统下电网基频角频率,zi1和zi2为中间变量,Lc为变流器出口侧滤波电感,utd和utq为风电机组输出电压ut的dq轴分量;
直流电压外环动态方程为: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24
式中,kp3和ki3为直流电压外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cdref为d轴电流参考值,udcref为直流电压参考值,udc为直流母线电压实际值,zi3为中间变量;
交流电压外环动态方程为: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31
式中,kp4和ki4为交流电压外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cqref为q轴电流参考值,upccref为交流电压参考值,upccd和upccq为汇流母线电压upcc的dq轴分量,zi4为中间变量;
锁相环动态方程为: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32
式中,kp5和ki5为锁相环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ω为锁相环输出角频率,ω0为控制系统下基频;
联立式1至式7,可以得到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函数f表示: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33
其中x为状态变量,u为控制变量,d为微分因子;
将上述状态空间方程线性化可得到相应的小信号动态模型: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34
式中,A为状态矩阵,B为输入矩阵,△x和△u分别为状态变量x和控制变量u的变化量,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变量为x=[zi1,zi2,zi3,zi4,θ,ω,ipccd,ipccq,upccd,upccq,icd,icq,isd,isq,utcd,utcq,udc]T;输入变量为u=[udcref,upccref]T
步骤1.2,同时将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小信号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由步骤1.2所建立的小信号模型求解特征值;
步骤2.2,筛选出所有特征值中哪些是次同步振荡模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根据所选直驱风机的类型,利用开关函数的调制理论去推导间谐波公式,所得间谐波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967557980000041
式中:ng为永磁同步电机转速;pg为电机极对数;f0为电网基频;
步骤3.2,并选出哪些间谐波频率是在次同步频段内;
步骤3.3,同时选出占主导分量的间谐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通过对比计算得到的间谐波频率与次同步振荡模态频率大小,若频率相近则进一步判别;
步骤4.2,在满足间谐波频率与次同步振荡模态频率相近下,去计算所得的次同步振荡模态的阻尼是否较小,若较小则进一步判别;
步骤4.3,在满足前两点前提下,再进一步判别间谐波分量是否足够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若在满足步骤4下,则判定该次同步振荡模态属于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之一,在标记该模态后,接着将其他模态进行判定,直至找出所有可能引发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模态。
CN202110254641.XA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Active CN113346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4641.XA CN113346513B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4641.XA CN113346513B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513A true CN113346513A (zh) 2021-09-03
CN113346513B CN113346513B (zh) 2023-10-10

Family

ID=7746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4641.XA Active CN113346513B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651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4237A (zh) * 2021-10-20 2021-12-1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及其运行模式控制方法
CN114374208A (zh) * 2022-01-13 2022-04-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预判方法及装置
CN116626433A (zh) * 2023-07-26 2023-08-22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测量波形的次同步振荡识别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903A (zh) * 2018-09-13 2018-12-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直驱风机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判断方法
CN109617121A (zh) * 2018-12-26 2019-04-1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针对次同步振荡的风电并网系统安全运行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903A (zh) * 2018-09-13 2018-12-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直驱风机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判断方法
CN109617121A (zh) * 2018-12-26 2019-04-1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针对次同步振荡的风电并网系统安全运行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4237A (zh) * 2021-10-20 2021-12-1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及其运行模式控制方法
CN114374208A (zh) * 2022-01-13 2022-04-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预判方法及装置
CN116626433A (zh) * 2023-07-26 2023-08-22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测量波形的次同步振荡识别方法
CN116626433B (zh) * 2023-07-26 2023-09-29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测量波形的次同步振荡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513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9958B (zh) 一种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8631338B (zh) 一种用于抑制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Xue et al. A complete impedance model of a PMSG-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and its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MMC-HVDC connected offshore wind farms
CN113346513B (zh) 一种辨识直驱风机强迫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CN109103903A (zh) 一种用于直驱风机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判断方法
CN110797883B (zh) 基于阻抗法的风电场柔直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1769573B (zh) 基于能量补偿的直驱风机次/超频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8154315B (zh) 一种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并网变流器次同步振荡风险分析方法
CN111525611A (zh) 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双馈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CN109217371B (zh) 考虑锁相环影响的电压源型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93291B (zh) 一种适用于不平衡条件下复合型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法
CN110676874B (zh) 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直驱式风机次同步振荡电气量分析方法
CN112290603A (zh) 一种虚拟稳态同步负阻抗的vsg功率解耦控制方法
Pang et al. Stator harmonic current suppression for DFIG system considering integer harmonics and interharmonics
CN105790270A (zh) 通过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方法及装置
Zhan et al. Design of LCL filters for the back-to-back converter in a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CN109921421A (zh) 基于谐波电流传递函数的双馈风电机组输出谐波电流模型建立方法
CN111130136A (zh) 一种基于附加虚拟阻抗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7579529A (zh) 一种基于并网变换器锁相环优化的同步机次同步抑制方法
CN109039180B (zh) 双馈感应发电机并网过程的分数阶控制方法
CN113098033B (zh) 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heng et al. Coordinated derived current control of DFIG’s RSC and GSC without PLL under unbalanced grid voltage conditions
CN112952901B (zh) 一种针对多风机并网系统的分散式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2886611B (zh) 一种直驱风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Frasetyo et al. Islanded wind farm microgrid stability control using synchronverter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