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3490A -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3490A
CN113343490A CN202110730478.XA CN202110730478A CN113343490A CN 113343490 A CN113343490 A CN 113343490A CN 202110730478 A CN202110730478 A CN 202110730478A CN 113343490 A CN113343490 A CN 113343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upply
heat storage
power station
molten salt
suppl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04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3490B (zh
Inventor
马汀山
吕凯
程东涛
居文平
王妍
杨荣祖
石慧
许朋江
张建元
常东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04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3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3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4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1968 priority patent/WO202327423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3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06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molten; Use of molten metal, e.g. zinc, as heat transfer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20/0004Particular heat storag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2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using renewable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以标煤消耗量最低为目标函数,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之间的供汽负荷分配,并与基准工况标煤消耗量进行对比,若不小于,原基准工况仍为基准;若小于,新的工况作为基准对比工况,继续下一步迭代。本发明提出的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符合工程现场实际,适用于工业供汽电站在满足电、热双变量调度约束条件下进行供汽负荷优化分配,提高整体运行能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供汽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双碳战略的逐步推进,电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以风、光等具备时变特性的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发展,称为电能的主要来源。传统火电优化自身定位,从电量主体向承担电网稳压、调峰、调频、托底保供等综合性服务主体转变,促进新能源电力的高比例消纳;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蒸汽、居民采暖等集中用热需求快速增长。部分地区以地级市为单元,建设工业园区,集中市区相关工业单位,并以燃煤电站作为电、汽等综合用能中心,以产业链互补、避免重复投资、大幅降低能量传输损失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不同于以热水形式的居民采暖,工业供汽受用生产工艺、生产特性、管线长度等影响,工业供汽电站的厂界参数(压力、温度、流量)差异较大,且基本不受地域条件的影响。然而,工业供汽电站同样要参与电网深度调峰,但热电联产机组现有热电解耦技术诸如低压缸零出力、高低压旁路、热水储热、电极蓄热锅炉等均适用于居民采暖机组,工业供汽电站的保热调电需求几无成熟方案可供参考。
熔盐是性能优越的传热蓄热介质,尤其适用于高温条件,在太阳能光热发电和高温工业加热领域已获得普遍应用。熔盐蓄热应用于煤电机组宽负荷工业供汽,已有相关研究。
文献1“罗海华,张后雷,等。基于熔盐蓄热的亚临界火电机组工业供热调峰技术[J],暖通空调,2020”,提出了一套基于亚临界火电机组工业供热调峰的熔盐蓄热系统,利用再热蒸汽加热熔盐蓄热,在供热不足时通过熔盐加热除氧水产生工业蒸汽。热力分析表明,熔盐蓄放热系统可与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参数匹配,实现火电机组热电解耦。
文献2“范庆伟,居文平,等。基于储热过程的工业供汽机组热电解耦研究 [J],汽轮机技术,2019”,针对工业供汽火电机组的热电解耦问题,提出了“多罐 -多换热器”的新型储热系统,以600MW亚临界机组为例,根据储、放热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分阶段设计不同阶段的蒸汽、熔盐的流量配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储热过程中机组的能耗损失约为0.30(g/(kW·h))/MW,在放热过程中,机组的能耗损失约为0.02(g/(kW·h))/MW。在储热过程中机组的能耗损失约为0.30 (g/(kW·h))/MW,在放热过程中,机组的能耗损失约为0.02(g/(kW·h))/MW。
文献3“王惠杰,邢满江,等。基于Aspen Plus的供热机组与熔盐蓄热装置耦合系统分析[J],节能,2019”,根据熔盐蓄热装置和供热机组的耦合原理,提出 2个系统的耦合方案,搭建了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该耦合系统的经济性和升负荷响应能力。计算结果发现,与原供热机组相比,耦合系统的热耗率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升高了49.52kJ/(kW·h)、77.26kJ/(kW·h)、75.22kJ/(kW·h) 和56.04kJ/(kW·h),供热机组负荷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文献4“董学会。配置蓄热装置的供热机组灵活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 2018”,利用Aspen仿真软件搭建某300MW供热机组稳态流程模型及蓄热装置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耦合方式机组的热耗率,深入分析配置蓄热装置后抽凝式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在蓄热时采用混合抽汽而在释热时采用排挤高加抽汽耦合方式对机组经济性影响最小。构建抽凝式供热机组与储热装置整体的动态仿真系统模型,分析蓄热装置在协调控制基础上对供热机组的变负荷效果。结果表明:在增加供热机组利用蓄热罐蓄能快速变负荷功能后,可使负荷响应速率显著提高至2.2~3.03Pe/min,有效缓解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并网发电时带来的压力。
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熔盐储热系统耦合煤电机组的热力系统性能建模、储热过程热源和放热过程冷源优化设计、能耗变化、热-电运行域的变化等内容,鲜有涉及针对工业供汽电站增设熔盐储热工业供汽系统后,在复杂多变的电、热双变量约束下的优化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单位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
步骤2,计算三种供汽模式下的标煤消耗量;
步骤3,根据标煤消耗特性和标煤消耗量进行寻优判定。
上述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工业供汽电站供汽标煤消耗特性如下:
Q={0,Qmax}={0,f1(Nge)} (1)
其中,Qmax为电出力Nge的最大供汽负荷,Qmax=f1(Nge);对于给定的电出力,工业供汽电站对外供汽负荷Q在0和Qmax之间可调;
通过现场性能测试得到工业供汽电站采用机组自身供汽方式,电出力Nge-供汽负荷Q-机组能效特性B的关联特性F1,如下:
B=F1(Q,Nge) (2)。
所述熔盐储热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如下:
Figure RE-GDA0003182829990000041
其中,m为储热用热再蒸汽质量流量,ΔQ为储热系统供汽负荷;hg为工业供汽焓值,hgs为前置泵出口给水焓值,ηem为散热系数,bsa为标煤消耗特性,Q0为高电负荷区间段对外供汽负荷,Nge,0为工业供汽电站高电负荷。
所述三种供汽模式包括工业供汽电站单独供给、熔盐储热系统单独供给、工业供汽电站及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
1)工业供汽电站单独供给,标煤消耗量Bpo如下:
Bpo=F1(Q,Nge) (4)
2)熔盐储热系统单独供给,标煤消耗量Bsa如下:
Bsa=Q×bsa (5)
3)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标煤消耗量B如下:
B=F1(Qpo,Nge)+(Q-Qpo)×bsa (6)
其中,Q为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对外总供汽负荷,Nge为工业供汽电站电出力,Qpo为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模式下的工业供汽电站供汽负荷。
所述寻优判定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3-1,输入边界参数电出力Nge和供汽负荷Q;
步骤3-2,进行判定:Qmax=f1(Nge)是否小于Q,是,进入步骤3-3;否,进入步骤3-9;
步骤3-3,进行判定:Qmax+ΔQ是否大于Q,是,进入步骤3-4;否,判定不具备寻优条件;
步骤3-4,进行判定:ΔQ是否大于Q,是,进入步骤3-9;否,进入步骤3- 5;
步骤3-5,制定寻优基准;所述寻优基准如下:
基准3:机组供汽负荷Qpo0=Qmax,熔盐供汽负荷Qsa0=Q-Qpo0,根据式(4) ~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0 0
基准3:熔盐供汽负荷Qsa0=ΔQ,机组供汽负荷Qpo0=Q-Qsa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1 0
步骤3-6,针对基准1,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3-6-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令Qpo1=Qpo0-1,则Qsa1=Qsa0+1;
步骤3-6-2,进行判定:Qsa1是否大于等于ΔQ,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3-6-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0 0,是,B0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 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3-6-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2=Qpo1-1,Qsa2=Qsa1+1;转入步骤步骤3-6-2进入迭代;
步骤3-6-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3-6寻优的最优结果B0 0
步骤3-7,针对基准2,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3-7-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令Qsa1=Qsa0-1,则Qpo1=Qpo0+1;
步骤3-7-2,进行判定:Qpo1是否大于等于Qmax,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3-7-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1 0,是,B1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 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3-7-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sa2=Qsa1-1,Qpo2=Qpo1+1;转入步骤步骤3-7-2进入迭代;
步骤3-7-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3-7寻优的最优结果B1 0
步骤3-8,进行B0 0和B1 0的比较,输出最优结果Bbest=min(B0 0,B1 0),并得出对应的供汽负荷分配Qsa、Qpo
步骤3-9,根据三种供汽模式制定寻优基准:机组供汽负荷Qpo0=Q,熔盐供汽负荷Qsa0=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2 0
步骤3-10,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3-10-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1=Qpo0-1,Qsa1=Qsa0+1;
步骤3-10-2,进行判定,Qpo1是否等于0or Qsa1是否等于Q,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3-10-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2 0,是,B2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 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3-10-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2=Qpo1-1,Qsa2=Qsa1+1;转入步骤步骤3-10-2进入迭代;
步骤3-10-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3-10寻优的最优结果B2 0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系统,包括:
标煤消耗特性计算模块,所述标煤消耗特性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单位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
标煤消耗量计算模块,所述标煤消耗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三种供汽模式下的标煤消耗量;
寻优判定模块,所述寻优判定模块根据标煤消耗特性和标煤消耗量进行寻优判定。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标煤消耗量最低为目标函数,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分配,并与基准工况标煤消耗量进行对比,若不小于,原基准工况仍为基准;若小于,新的工作作为基准对比工况,继续下一步迭代。本发明提出的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的优化方法,符合工程现场实际,适用于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在满足电、热双变量调度约束条件下进行热负荷优化分配,提高整体运行能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熔盐储热工业供汽系统的结构图。
其中:1-锅炉,2-高压缸,3-中压缸,4-低压缸,5-凝汽器,6-凝结水泵,7- 低圧加热器组,8-除氧器,9-前置泵,10-给水泵,11-高压加热器组,12-高温熔盐储罐,13-高温熔盐升压泵,14-高温熔盐放热器,15-低温熔盐储罐,16-低温熔盐升压泵,17-低温熔盐吸热器,18-供汽用升压泵,19-工业供汽联箱,20-进汽调节阀,21~23-阀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电出力Nge和对外供汽负荷Q给定,以机组总标煤消耗量最低为目标,在原供汽方式和熔盐储热系统之间进行供汽负荷优化分配。
步骤1,得出工业供汽电站采用机组自身供汽方式的电出力Nge-供汽负荷Q- 机组能效特性B的关联特性。
工业供汽电站在电出力Nge和对外供汽负荷Q的电热双供应条件下,机组所消耗的燃料总量,可反映热力循环的整体能效,以标煤消耗量B指征。
通过现场性能测试的技术手段,得出工业供汽电站采用机组自身供汽方式,对外供汽负荷Q随电出力Nge的关联特性,见式(1)。
Q={0,Qmax}={0,f1(Nge)} (1)
式中,Qmax=f1(Nge),为电出力下的最大供汽负荷,t/h。
对于给定的电出力,工业供汽电站对外供汽负荷Q在0和Qmax之间可调。
通过现场性能测试的技术手段,得出工业供汽电站采用机组自身供汽方式,电出力Nge-供汽负荷Q-机组能效特性B的关联特性,见式(2)。
B=F1(Q,Nge) (2)
步骤2,计算熔盐储热系统单位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bsa如下:
Figure RE-GDA0003182829990000101
其中,m为熔盐储热系统的热源质量流量,t/h;bsa为标煤消耗特性,t(标煤消耗)/t(工业供汽);ΔQ为储热系统设计供汽负荷,t/h。
hg、hgs分别为工业供汽焓值、前置泵出口给水焓值,kJ/kg;hrh、hss分别为进入低温熔盐吸热器17的热再蒸汽焓值以及出低温熔盐吸热器17的蒸汽放热后疏水焓值,kJ/kg。
Nge,0、Q0分别为工业供汽高电负荷区间段的电出力MW、对外供汽负荷t/h。
工业供汽机组在高电负荷Nge,0区间段时,热再抽汽除满足对外供汽负荷Q0外尚有富裕,再抽取热再蒸汽m作为熔盐储热系统的热源,此时多抽取的热再蒸汽m引起标煤消耗量增加,即为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标煤消耗。
步骤3,工业供汽电站设置熔盐储热工业供汽系统后,共有三种供汽模式:
1)工业供汽电站单独供给,标煤消耗量Bpo如下:
Bpo=F1(Q,Nge) (4)
2)熔盐储热系统单独供给,标煤消耗量Bsa如下:
Bsa=Q×bsa (5)
3)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标煤消耗量B如下:
B=F1(Qpo,Nge)+(Q-Qpo)×bsa (6)
步骤4,进行寻优判定
步骤4-1,输入边界参数电出力Nge和供汽负荷Q。
步骤4-2,进行判定:Qmax=f1(Nge)是否小于Q,是,进入步骤4-3;否,进入步骤4-9。
步骤4-3,进行判定:Qmax+ΔQ是否大于Q,是,进入步骤4-4;否,判定不具备寻优条件。
步骤4-4,进行判定:ΔQ是否大于Q,是,进入步骤4-9;否,进入步骤4- 5。
步骤4-5,制定寻优基准。所述寻优基准如下:
基准1:机组供汽负荷Qpo0=Qmax,熔盐供汽负荷Qsa0=Q-Qpo0,根据式(4) ~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0 0
基准2:熔盐供汽负荷Qsa0=ΔQ,机组供汽负荷Qpo0=Q-Qsa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1 0
步骤4-6,针对基准1,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4-6-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令Qpo1=Qpo0-1,则Qsa1=Qsa0+1。
步骤4-6-2,进行判定:Qsa1是否大于等于ΔQ,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4-6-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0 0,是,B0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 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4-6-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2=Qpo1-1,Qsa2=Qsa1+1。转入步骤步骤4-6-2进入迭代。
步骤4-6-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4-6寻优的最优结果B0 0
步骤4-7,针对基准2,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4-7-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令Qsa1=Qsa0-1,则Qpo1=Qpo0+1。
步骤4-7-2,进行判定:Qpo1是否大于等于Qmax,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4-7-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1 0,是,B1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 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4-7-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sa2=Qsa1-1,Qpo2=Qpo1+1。转入步骤步骤4-7-2进入迭代。
步骤4-7-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4-7寻优的最优结果B1 0
步骤4-8,进行B0 0和B1 0比较,输出最优结果Bbest=min(B0 0,B1 0),并得出对应的供汽负荷分配Qsa、Qpo
步骤4-9,列出三种供汽模式,工业供汽电站单独供给,熔盐储热系统单独供给,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
制定寻优基准:机组供汽负荷Qpo0=Q,熔盐供汽负荷Qsa0=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2 0
步骤4-10,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4-10-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1=Qpo0-1,Qsa1=Qsa0+1,
步骤4-10-2,进行判定,Qpo1是否等于0or Qsa1是否等于Q,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4-10-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2 0,是,B2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 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4-10-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2=Qpo1-1,Qsa2=Qsa1+1。转入步骤步骤4-10-2进入迭代。
步骤4-10-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4-10寻优的最优结果B2 0
综上,步骤4-5和步骤4-10的寻优结果及工业供汽负荷分配,即为工业供汽电站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系统最优运行方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标煤消耗特性计算模块,所述标煤消耗特性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工业供汽电站以及熔盐储热系统单位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
标煤消耗量计算模块,所述标煤消耗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三种供汽模式下的标煤消耗量;
寻优判定模块,所述寻优判定模块根据标煤消耗特性和标煤消耗量进行寻优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 /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单位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
步骤2,计算三种供汽模式下的标煤消耗量;
步骤3,根据标煤消耗特性和标煤消耗量进行寻优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供汽电站供汽标煤消耗特性如下:
Q={0,Qmax}={0,f1(Nge)} (1)
其中,Qmax为电出力Nge的最大供汽负荷,Qmax=f1(Nge);对于给定的电出力,工业供汽电站对外供汽负荷Q在0和Qmax之间可调;
通过现场性能测试得到工业供汽电站采用机组自身供汽方式,电出力Nge-供汽负荷Q-机组能效特性B的关联特性F1,如下:
B=F1(Q,Nge)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储热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如下:
Figure RE-FDA0003182829980000011
其中,m为储热用热再蒸汽质量流量,ΔQ为储热系统供汽负荷;hg为工业供汽焓值,hgs为前置泵出口给水焓值,ηem为散热系数,bsa为标煤消耗特性,Q0为高电负荷区间段对外供汽负荷,Nge,0为工业供汽电站高电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供汽模式包括工业供汽电站单独供给、熔盐储热系统单独供给、工业供汽电站及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
1)工业供汽电站单独供给,标煤消耗量Bpo如下:
Bpo=F1(Q,Nge) (4)
2)熔盐储热系统单独供给,标煤消耗量Bsa如下:
Bsa=Q×bsa (5)
3)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标煤消耗量B如下:
B=F1(Qpo,Nge)+(Q-Qpo)×bsa (6)
其中,Q为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对外总供汽负荷,Nge为工业供汽电站电出力,Qpo为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共同供给模式下的工业供汽电站供汽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优判定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3-1,输入边界参数电出力Nge和供汽负荷Q;
步骤3-2,进行判定:Qmax=f1(Nge)是否小于Q,是,进入步骤3-3;否,进入步骤3-9;
步骤3-3,进行判定:Qmax+ΔQ是否大于Q,是,进入步骤3-4;否,判定不具备寻优条件;
步骤3-4,进行判定:ΔQ是否大于Q,是,进入步骤3-9;否,进入步骤3-5;
步骤3-5,制定寻优基准;所述寻优基准如下:
基准3:机组供汽负荷Qpo0=Qmax,熔盐供汽负荷Qsa0=Q-Qpo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0 0
基准3:熔盐供汽负荷Qsa0=ΔQ,机组供汽负荷Qpo0=Q-Qsa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1 0
步骤3-6,针对基准1,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3-6-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令Qpo1=Qpo0-1,则Qsa1=Qsa0+1;
步骤3-6-2,进行判定:Qsa1是否大于等于ΔQ,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3-6-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0 0,是,B0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3-6-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2=Qpo1-1,Qsa2=Qsa1+1;转入步骤步骤3-6-2进入迭代;
步骤3-6-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3-6寻优的最优结果B0 0
步骤3-7,针对基准2,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3-7-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令Qsa1=Qsa0-1,则Qpo1=Qpo0+1;
步骤3-7-2,进行判定:Qpo1是否大于等于Qmax,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3-7-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1 0,是,B1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3-7-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sa2=Qsa1-1,Qpo2=Qpo1+1;转入步骤步骤3-7-2进入迭代;
步骤3-7-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3-7寻优的最优结果B1 0
步骤3-8,进行B0 0和B1 0的比较,输出最优结果Bbest=min(B0 0,B1 0),并得出对应的供汽负荷分配Qsa、Qpo
步骤3-9,根据三种供汽模式制定寻优基准:机组供汽负荷Qpo0=Q,熔盐供汽负荷Qsa0=0,根据式(4)~式(6)计算总标煤消耗量B2 0
步骤3-10,进行迭代寻优,过程如下:
步骤3-10-1,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1=Qpo0-1,Qsa1=Qsa0+1;
步骤3-10-2,进行判定,Qpo1是否等于0or Qsa1是否等于Q,是,迭代寻优过程终止;否,根据式(4)~式(6)计算B1
步骤3-10-3,进行判定:B1是否大于等于B2 0,是,B2 0仍作为基准工况;否,B1作为新的基准工况;
步骤3-10-4,继续以1t/h的变化幅度改变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的供汽负荷,Qpo2=Qpo1-1,Qsa2=Qsa1+1;转入步骤步骤3-10-2进入迭代;
步骤3-10-5,迭代寻优过程结束,输出步骤3-10寻优的最优结果B2 0
6.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煤消耗特性计算模块,所述标煤消耗特性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工业供汽电站和熔盐储热系统单位供汽的标煤消耗特性;
标煤消耗量计算模块,所述标煤消耗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三种供汽模式下的标煤消耗量;
寻优判定模块,所述寻优判定模块根据标煤消耗特性和标煤消耗量进行寻优判定。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30478.X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343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478.XA CN113343490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PCT/CN2022/101968 WO2023274239A1 (zh) 2021-06-29 2022-06-28 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478.XA CN113343490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490A true CN113343490A (zh) 2021-09-03
CN113343490B CN113343490B (zh) 2023-02-24

Family

ID=7748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0478.XA Active CN113343490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3490B (zh)
WO (1) WO20232742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718A (zh) * 2022-01-26 2022-05-3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7423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0083A1 (zh) * 2011-10-23 2013-05-02 西安交通大学 抽凝式热电联产与纯凝汽火电联合调度系统与方法
CN107013892A (zh) * 2017-05-17 2017-08-04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熔盐储热的燃机余热锅炉装置
CN110827057A (zh) * 2019-09-29 2020-02-21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算热价成本的热电归热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55532A (zh) * 2020-03-10 2020-06-09 中石化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自备电站的优化操作控制方法
CN111287811A (zh) * 2020-03-31 2020-06-16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真空在线寻优方法
CN111401771A (zh) * 2020-03-25 2020-07-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多供热方式的经济调度方法
CN112766554A (zh) * 2021-01-12 2021-05-0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热电站功率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032715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抽汽供热耗煤的在线测定方法
CN113027543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调峰需求的汽轮机进汽节流寻优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5534A (zh) * 2020-03-31 2020-06-09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燃煤机组工业供汽系统的储汽调峰系统及方法
CN113343490B (zh) * 2021-06-29 2023-02-2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0083A1 (zh) * 2011-10-23 2013-05-02 西安交通大学 抽凝式热电联产与纯凝汽火电联合调度系统与方法
CN107013892A (zh) * 2017-05-17 2017-08-04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熔盐储热的燃机余热锅炉装置
CN110827057A (zh) * 2019-09-29 2020-02-21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算热价成本的热电归热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55532A (zh) * 2020-03-10 2020-06-09 中石化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自备电站的优化操作控制方法
CN111401771A (zh) * 2020-03-25 2020-07-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多供热方式的经济调度方法
CN111287811A (zh) * 2020-03-31 2020-06-16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真空在线寻优方法
CN112766554A (zh) * 2021-01-12 2021-05-0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热电站功率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032715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抽汽供热耗煤的在线测定方法
CN113027543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调峰需求的汽轮机进汽节流寻优控制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NG QIAO等: "Mechanism of Specific Heat Capacity Enhancement of Molten Salts Based Nanofluids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 A Molecular Study", 《2019 OFFSHORE ENERGY AND STORAGE SUMMIT (OSES)》 *
向守泽: "真空盐能耗浅议", 《中国井矿盐》 *
吕凯等: "330MW高背压供热机组热力特性研究", 《汽轮机技术》 *
吴正宽: "小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在各种供热情况下节能效果的探讨", 《动力工程》 *
王慧杰等: "基于Aspen Plus的供热机组与熔盐蓄热装置祸合系统分析", 《节能技术与应用》 *
罗海华等: "基于熔盐蓄热的亚临界火电机组工业供热调峰技术", 《暖通空调》 *
范庆伟等: "基于储热过程的工业供汽机组热电解祸研究", 《汽轮机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23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562718A (zh) * 2022-01-26 2022-05-3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62718B (zh) * 2022-01-26 2023-09-0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490B (zh) 2023-02-24
WO2023274239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7811B (zh) 一种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最佳运行真空在线寻优方法
US20210310365A1 (en) Solar aided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participating in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633560B (zh) 一种含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站优化调度方法
CN113343490B (zh)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1401771B (zh)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多供热方式的经济调度方法
CN108510122B (zh) 基于最优双约束条件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CN113283121B (zh) 一种熔盐储热工业供汽系统的流程及容量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1159624B (zh) 一种计算新汽和抽汽联合供热机组供热煤耗率的方法
CN113361828B (zh) 多机组、多供热模式的热电厂供热负荷分配优化方法
CN105201564A (zh) 一种基于主蒸汽流量的汽轮机滑压优化的控制方法
Wang et al. Peak shaving and heat supply flexibility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CN110005488B (zh) 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节能优化方法
CN111706411A (zh) 一种背压机组改造为抽凝机组的热力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7103178B (zh) 一次调节抽气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调峰能力计算方法
CN103699786A (zh) 一种热电厂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耗差分析方法
CN106371319A (zh)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10056858A (zh) 一种火电机组加热器端差自适应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12964492A (zh) 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梯级供热机组的供热耗煤在线测定方法
CN210088956U (zh) 一种基于热网循环水流量和温差优化的供热系统
CN110659803A (zh) 一种基于低压缸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提升效果的计算方法
CN113673778B (zh) 耦合工业供气系统的气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206309434U (zh) 太阳能热与热电厂耦合发电和热储能组合系统
CN113325713B (zh) 采用匹配抽汽外供技术的供热机组最佳运行方式确定方法
CN212479352U (zh) 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
CN110082140B (zh) 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能效的定量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Assignee: Haimen Power Plant of Huaneng (Guangdong)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ssignor: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918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Operation of an Industrial Steam Supply Power Station Coupled with Molten Salt Heat Storag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0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Assignee: Jining Huayuan Thermal Power Co.,Ltd.

Assignor: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11000015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Operation of an Industrial Steam Supply Power Station Coupled with Molten Salt Heat Storag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1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