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3342A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3342A
CN113343342A CN202110767224.5A CN202110767224A CN113343342A CN 113343342 A CN113343342 A CN 113343342A CN 202110767224 A CN202110767224 A CN 202110767224A CN 113343342 A CN113343342 A CN 113343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construction
building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7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3342B (zh
Inventor
郭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7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3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3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3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BI 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基于BI 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包括:构建原始建筑工程B I M模型;该原始建筑工程B I M模型进行模型划分;获取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对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进行三维图像采集;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构建已施工区域B I M模型;将该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与已施工区域BI M模型进行匹配对比;对该建筑待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进行优化;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无法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化、可视化和可调化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畅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 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量分析管理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贴合性以及建筑施工过程的顺畅性,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分析和管理。
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主要是基于对建筑工程各子项目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分析与管理,并且分析与管理的内容具有分散性,各子项目对应的施工信息具有孤岛效应,由此可见,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无法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化、可视化和可调化,一方面,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无法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进行精准优化,另一方面,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无法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贴合性以及建筑施工过程的顺畅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实现了对建筑工程对应的工程量的精准分析和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模型构建:通过模型构建模块进行BIM模型构建,进而导入该建筑工程对应的设计图,根据该建筑工程对应的设计图获取该建筑工程对应的BIM模型,并将该建筑工程对应的BIM模型记为原始建筑工程BIM模型;
S2、模型区域划分:通过区域划分模块将该原始建筑工程BIM模型按照其施工周期先后顺序划分为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并将划分的各原始建筑子模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
S3、模型基本信息获取:通过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该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
S4、施工图像采集: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
S5、施工基本信息获取:通过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
S6、施工模型构建:通过施工模型构建模块进行已施工区域BIM模型构建,进而导入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和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根据导入的信息,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
S7、模型信息匹对:通过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将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与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进行匹配对比,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并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
S8、施工周期优化:通过周期优化模块对构建的该建筑待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进行优化,并根据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从数据库中调取该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施工周期修正系数,进而获取该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
S9、信息发送: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该建筑工程对应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和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发送至该建筑工程对应的施工管理人员。
优选地,所述模型基本信息包括模型形状信息、模型尺寸信息、模型材料信息和模型施工周期,其中模型尺寸信息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模型材料信息包括模型对应材料型号和各型号材料对应的数量,进而构建该建筑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基本信息集合Jw(Jw1,Jw2,...Jwi,....Jwn),Jwi表示该建筑第i个原始子模型对应的第w个基本信息,w表示模型基本信息,w=a1,a2,a3,a4,a1,a2,a3和a4分别表示模型形状信息、模型尺寸信息、模型材料信息和模型施工周期。
优选地,所述施工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材料信息和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尺寸信息,其中,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材料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使用材料型号和各使用材料型号对应的数量,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尺寸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优选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对将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形状与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对应的形状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
优选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尺寸信息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尺寸偏差影响系数。
优选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材料信息综合偏差影响系数。
优选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周期偏差影响系数。
优选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还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与其对应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并将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与各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工程偏差影响系数进行匹配,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系统,所述所述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分别与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施工模型构建模块、周期优化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和数据库连接,施工模型构建模块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和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连接,区域划分模块分别与模型构建模块和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连接,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周期优化模块和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连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上述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通过将构建的建筑工程BIM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和构建的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无法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化、可视化和可调化的问题,实现了对该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的精准优化,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贴合性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畅性。
(2)本发明通过将施工基本信息和施工现场三维图转化为已施工区域BIM模型的方式,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对应施工信息的直观性,通过构建已施工区域BIM模型,为后续对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与该建筑工程对应的原始设计工程区域偏差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基础,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了后续工程偏差的分析效率。
(3)本发明通过对待施工区域工程进行周期优化,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待施工区域施工进度管理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对待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周期的优化,有效的保障了待施工区域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待施工区域工程施工的稳定性,避免了因施工周期过长或施工周期过短造成的资源浪费或工程质量等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模型构建:通过模型构建模块进行BIM模型构建,进而导入该建筑工程对应的设计图,根据该建筑工程对应的设计图获取该建筑工程对应的BIM模型,并将该建筑工程对应的BIM模型记为原始建筑工程BIM模型;
S2、模型区域划分:通过区域划分模块将该原始建筑工程BIM模型按照其施工周期先后顺序划分为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并将划分的各原始建筑子模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
S3、模型基本信息获取:通过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该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
具体地,所述模型基本信息包括模型形状信息、模型尺寸信息、模型材料信息和模型施工周期,其中模型尺寸信息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模型材料信息包括模型对应材料型号和各型号材料对应的数量,进而构建该建筑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基本信息集合Jw(Jw1,Jw2,...Jwi,....Jwn),Jwi表示该建筑第i个原始子模型对应的第w个基本信息,w表示模型基本信息,w=a1,a2,a3,a4,a1,a2,a3和a4分别表示模型形状信息、模型尺寸信息、模型材料信息和模型施工周期。
S4、施工图像采集: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
S5、施工基本信息获取:通过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
具体地,所述施工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材料信息和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尺寸信息,其中,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材料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使用材料型号和各使用材料型号对应的数量,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尺寸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S6、施工模型构建:通过施工模型构建模块进行已施工区域BIM模型构建,进而导入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和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根据导入的信息,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施工基本信息和施工现场三维图转化为已施工区域BIM模型的方式,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对应施工信息的直观性,通过构建已施工区域BIM模型,为后续对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与该建筑工程对应的原始设计工程区域偏差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基础,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了后续工程偏差的分析效率。
S7、模型信息匹对:通过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将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与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进行匹配对比,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并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
具体的,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对将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形状与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对应的形状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
其形状具体匹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1、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进而将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与该建筑工程对应各原始建筑子模型进行匹配对比,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对应的原始建筑子模型数量,并将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按照原始建筑子模型的划分方式划分为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并将该建筑工程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j,...m,并将各施建筑工子模型对应的原始建筑子模型记为比对模型,将各比对模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j′,...m′;
A2、根据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分割的各施工建筑子模型,进而按照预设顺序在各施工建筑子模型进行检测点布设,并将布设的检测点分别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x,...y,同时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各检测点按照其布设顺序进行依次连接,进而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形状轮廓;
A3、按照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检测点的布设方法进行各比对模型检测点布设,进而将各比对模型布设的检测点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为1′,2′,...x′,...y′,并将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各检测点按照其布设顺序依次进行连接,进而获取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形状轮廓,并获取各比对模型对应轮廓面积;
A4、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形状轮廓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形状轮廓进行对比,进而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形状轮廓与各比对模型形状轮廓对应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并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形状轮廓与各比对模型形状轮廓对应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与各比对模型对应的轮廓面积进行对比,进而统计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081
αd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形状偏差影响系数,Fd,d′表示该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形状轮廓与其对应的第d′个比对模型形状轮轮廓对应的重叠区域的面积,Md′表示该建筑工程第d′个比对模型对应的轮廓面积,d表示施工建筑子模型编号,d=1,2,...j,...m,d′表示比对模型编号,d′=1′,2′,...j′,...m′;
A5、根据统计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091
α′表示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工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m表示施工建筑子模型数量。
本发明中,施工建筑子模型与比对模型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检测点与各比对模型检测点也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在代入计算时,施工建筑子模型与比对模型的代入计算的顺序保持一致。
具体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尺寸信息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尺寸偏差影响系数。
其尺寸信息的具体匹配对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B1、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尺寸信息,进而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B2、获取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尺寸信息,进而获取各比对模型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进行对比,进而统计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各尺寸信息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092
βe d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第e个尺寸信息对应的偏差影响系数,bd,cd,hd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长度、宽度、高度,bd′,cd′,hd′分别表示第d′个比对模型对应的长度、宽度、高度,e表示尺寸信息,e=b,c,h,b,c和h分别表示长度、宽度和高度;
B3、根据统计的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各尺寸信息偏差影响系数,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尺寸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101
β′表示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工程尺寸综合偏差影响系数。
具体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进行匹配对比对,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材料信息综合偏差影响系数。
其材料信息具体匹配对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C1、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进而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使用材料型号和各使用材料型号对应的使用数量;
C2、获取各比对模型对应材料信息,进而获取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材料型号和各型号材料对应的数量;
C3、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使用材料型号与各比对模型对应对应的材料型号进行对比,若某施工建筑子模型某使用材料型号与其对应的比对模型对应的材料型号不一致,则将该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该材料型号记为异常材料型号,进而统计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异常材料型号的数量,根据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异常材料型号的数量,进而从数据库中提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型号偏差影响系数;
C4、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使用材料型号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k,...g,进而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各使用材料型号对应的使用数量,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各使用材料型号对应的使用数量与其对应的各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各材料型号对应的数量进行对比,进而统计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数量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102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103
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数量偏差影响系数,Td r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第r个型号使用材料对应的使用数量,Tr′ d′表示第d′个比对模型第r′个型号材料对应的数量,r表示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型号编号,r=1,2,...k,...g,r′表示各比对模型材料型号编号,r′=1′,2′,...k′,...g′;
C5、根据统计的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数量偏差影响系数和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型号偏差影响系数,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材料信息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111
λ表示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材料信息综合偏差影响系数,φd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型号对应的偏差影响系数。
具体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周期偏差影响系数。
其施工周期具体匹配对比过程为:获取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和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将各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周期偏差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112
γ表示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施工周期偏差影响系数,Zd表示第d个施工建筑子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Zd′表示第d′个比对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
具体地,所述模型信息匹对还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与其对应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并将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与各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工程偏差影响系数进行匹配,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
其中,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52241160000121
P表示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构建的建筑工程BIM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和构建的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量的分析与管理方法无法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化、可视化和可调化的问题,实现了对该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的精准优化,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贴合性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畅性。
S8、施工周期优化:通过周期优化模块对构建的该建筑待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进行优化,并根据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从数据库中调取该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施工周期修正系数,进而获取该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
其中,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的获取方法为将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原始设计施工周期乘以施工周期修正系数,进而获取该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对待施工区域工程进行周期优化,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建筑工程待施工区域施工进度管理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对待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周期的优化,有效的保障了待施工区域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待施工区域工程施工的稳定性,避免了因施工周期过长或施工周期过短造成的资源浪费或工程质量等问题的出现。
S9、信息发送: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和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发送至该建筑工程对应的施工管理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该建筑工程比对分析结果发送至该建筑工程对应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而有效的保障了该建筑工程对应的建造质量,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管理人员对该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该建筑工程施工的顺畅性和合理性。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系统,包括模型构建模块、区域划分模块、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施工模型构建模块、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周期优化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分别与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施工模型构建模块、周期优化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和数据库连接,施工模型构建模块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和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连接,区域划分模块分别与模型构建模块和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连接,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周期优化模块和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各施工建筑子模型材料型号偏差影响系数、各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工程偏差影响系数和各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施工周期修正系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上述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模型构建:通过模型构建模块进行BIM模型构建,进而导入该建筑工程对应的设计图,根据该建筑工程对应的设计图获取该建筑工程对应的BIM模型,并将该建筑工程对应的BIM模型记为原始建筑工程BIM模型;
S2、模型区域划分:通过区域划分模块将该原始建筑工程BIM模型按照其施工周期先后顺序划分为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并将划分的各原始建筑子模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
S3、模型基本信息获取:通过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该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
S4、施工图像采集: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
S5、施工基本信息获取:通过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
S6、施工模型构建:通过施工模型构建模块进行已施工区域BIM模型构建,进而导入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和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基本信息,根据导入的信息,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对应的BIM模型;
S7、模型信息匹对:通过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将建筑工程各原始建筑子模型与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进行匹配对比,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并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
S8、施工周期优化:通过周期优化模块对构建的该建筑待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进行优化,并根据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从数据库中调取该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施工周期修正系数,进而获取该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
S9、信息发送: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该建筑工程对应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和建筑工各待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修正施工周期发送至该建筑工程对应的施工管理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基本信息包括模型形状信息、模型尺寸信息、模型材料信息和模型施工周期,其中模型尺寸信息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模型材料信息包括模型对应材料型号和各型号材料对应的数量,进而构建该建筑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基本信息集合Jw(Jw1,Jw2,...Jwi,....Jwn),Jwi表示该建筑第i个原始子模型对应的第w个基本信息,w表示模型基本信息,w=a1,a2,a3,a4,a1,a2,a3和a4分别表示模型形状信息、模型尺寸信息、模型材料信息和模型施工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周期、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材料信息和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尺寸信息,其中,已施工区域对应的材料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使用材料型号和各使用材料型号对应的数量,已施工区域对应的尺寸信息包括已施工区域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对将各原始建筑子模型对应的形状与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BIM模型对应的形状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形状偏差影响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尺寸信息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尺寸偏差影响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材料信息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已施工区域工程材料信息综合偏差影响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信息匹对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与其对应的各比对模型对应的施工周期进行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周期偏差影响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信息匹对还用于将各施工子建筑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与其对应各比对模型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匹配对比,进而统计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并将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综合偏差影响系数与各工程量偏差等级对应的工程偏差影响系数进行匹配,进而获取该建筑工程已施工区域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偏差等级。
9.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分别与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施工模型构建模块、周期优化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和数据库连接,施工模型构建模块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和施工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连接,区域划分模块分别与模型构建模块和模型基本信息获取模块连接,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周期优化模块和模型匹配与分析模块连接。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67224.5A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43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7224.5A CN113343342B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7224.5A CN113343342B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342A true CN113343342A (zh) 2021-09-03
CN113343342B CN113343342B (zh) 2022-02-15

Family

ID=77482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7224.5A Active CN113343342B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334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7591A (zh) * 2022-02-28 2022-04-15 深圳市筑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物建造质量追踪分析管理系统
CN114580752A (zh) * 2022-03-08 2022-06-03 武汉大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进度智能管理系统
CN114638099A (zh) * 2022-03-12 2022-06-17 武汉芳家盛世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进度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CN115099620A (zh) * 2022-06-23 2022-09-23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房建施工信息收集分析系统
CN116011778A (zh) * 2023-02-03 2023-04-25 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水利河道施工管理系统
CN116029030A (zh) * 2023-02-01 2023-04-28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仿真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307537A (zh) * 2023-02-24 2023-06-23 河南创优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工程模型进行施工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7094610A (zh) * 2023-10-20 2023-11-21 山东汇源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施工管理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320A (zh) * 2014-12-03 2015-06-03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150310135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4d vizualization of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deling with photographs
CN105975665A (zh) * 2016-04-28 2016-09-28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能源监控系统
CN107705291A (zh) * 2017-09-07 2018-02-16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外脚手架安全性自动检查方法
CN108537440A (zh) * 2018-04-09 2018-09-14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方案工程管理系统
CN109388902A (zh) * 2018-10-26 2019-02-26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bim技术的场地布置施工方法
CN110717672A (zh) * 2019-10-10 2020-01-21 贵州百胜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系统
CN111209619A (zh) * 2019-12-27 2020-05-29 莫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bim模型的支吊架自动设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01765A (zh) * 2020-03-24 2020-07-10 重庆德生鼎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进度监管系统
CN111981200A (zh) * 2020-08-24 2020-11-24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复杂管道综合支撑体系设计施工一体化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10135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4d vizualization of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deling with photographs
CN104680320A (zh) * 2014-12-03 2015-06-03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975665A (zh) * 2016-04-28 2016-09-28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能源监控系统
CN107705291A (zh) * 2017-09-07 2018-02-16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外脚手架安全性自动检查方法
CN108537440A (zh) * 2018-04-09 2018-09-14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方案工程管理系统
CN109388902A (zh) * 2018-10-26 2019-02-26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bim技术的场地布置施工方法
CN110717672A (zh) * 2019-10-10 2020-01-21 贵州百胜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系统
CN111209619A (zh) * 2019-12-27 2020-05-29 莫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bim模型的支吊架自动设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01765A (zh) * 2020-03-24 2020-07-10 重庆德生鼎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进度监管系统
CN111981200A (zh) * 2020-08-24 2020-11-24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复杂管道综合支撑体系设计施工一体化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TAEK OCK等: "SMART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BEMS) SIMULATION CONCEPTUAL FRAMEWORK", 《网页在线公开:HTTPS://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7822355》 *
付欢等: "基于BIM 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
李露: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造价效果分析", 《科技经济市场》 *
谈荣等: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建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7591A (zh) * 2022-02-28 2022-04-15 深圳市筑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物建造质量追踪分析管理系统
CN114580752A (zh) * 2022-03-08 2022-06-03 武汉大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进度智能管理系统
CN114638099A (zh) * 2022-03-12 2022-06-17 武汉芳家盛世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进度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CN115099620A (zh) * 2022-06-23 2022-09-23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房建施工信息收集分析系统
CN115099620B (zh) * 2022-06-23 2023-12-05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房建施工信息收集分析系统
CN116029030A (zh) * 2023-02-01 2023-04-28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仿真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011778A (zh) * 2023-02-03 2023-04-25 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水利河道施工管理系统
CN116011778B (zh) * 2023-02-03 2023-08-15 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水利河道施工管理系统
CN116307537A (zh) * 2023-02-24 2023-06-23 河南创优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工程模型进行施工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7094610A (zh) * 2023-10-20 2023-11-21 山东汇源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施工管理系统
CN117094610B (zh) * 2023-10-20 2024-01-09 山东汇源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施工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342B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3342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量分析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545681A (zh) 一种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智能过程分析与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057013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建筑工程动态造价分析与控制系统
CN113407651A (zh) 一种进度信息反馈及偏差实时展示方法
CN113408034B (zh) 一种基于bim建筑三维模型技术的工程施工智能云管理平台
CN110991985A (zh) 一种项目进度数据处理方法
CN113656864B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760160A (zh) 一种在空间信息库中进行多尺度地形图缩编的系统
CN111178680A (zh) 风电场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4648400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财务数据智能采集分析管理系统
CN113127965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和云计算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7357941A (zh) 一种可实时对水雨情数据进行检验的系统和方法
CN116205613B (zh) 一种用于差旅自动巡检系统的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6894639B (zh) 一种物联网多信息融合计划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807661A (zh) 基于三维视频采集的项目进度监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948929B (zh) 一种配电网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7172549A (zh) 一种施工预算生成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439A (zh) 基于车辆预定路线计算工作量的算法
CN114676931B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台技术的电量预测系统
CN115577971A (zh) 一种基于算法模型的员工能力动态价值评估系统
CN103279555A (zh) 基于业务系统的pi点自动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11400421A (zh)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高精地图制作方法及其制作系统
CN111768282A (zh)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70256B (zh)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465381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数据共享调度管理云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50081 No. 1-8, floor 15, unit 1, buildings 1, 2, 3, 4 and 5, group x, Guiyang Century City, No. 6, Jinyang South Road,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Baisheng Su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81 No. 1-8, floor 15, unit 1, building 1, 2,3,4,5, group x, Guiyang Century City, No. 6, Jinyang South Road,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