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0931A -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0931A
CN113340931A CN202110653153.6A CN202110653153A CN113340931A CN 113340931 A CN113340931 A CN 113340931A CN 202110653153 A CN202110653153 A CN 202110653153A CN 113340931 A CN113340931 A CN 113340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temperature
water
cavity
thermoc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3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哲
周珊珊
张洪亮
李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653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0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0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0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模拟构建海水温跃层,以探究温跃层变化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主水槽,主水槽的中部设有分隔层,分隔层将主水槽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中空管体,中空管体的穿过分隔层,中空管体的下部位于下腔体内,中空管体的上部位于上腔体内;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高盐度罐体;供水管,供水管的一端与高盐度罐体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中空管体的底部连通。

Description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海水的温跃层变化,可能影响到仔鱼竖直分布,温跃层分为海水顺温跃层与海水逆温跃层,其中海水顺温跃层是指水温随深度减小,海水逆温跃层是指水温随深度增加。海水逆温跃层一般在沿岸海域形成,由于低温低盐的地表径流水冲击和高温高盐的暖流的下层楔入,在春、秋季会出现海水逆温跃层,即水温随深度增加。
沿岸海域存在多种海洋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如小黄鱼、银鲳、鳀等,它们能够根据自身偏好自主改变垂直栖息水层,不同竖直水层的水平流方向的差异影响到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和输运,进而影响到它们与食物和敌害的相遇率等,从而影响了仔鱼的存活率。海洋温跃层变化可能影响到仔鱼竖直分布,而仔稚竖直分布情况,关系到仔鱼的存活率;因而探明海洋温跃层变化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对于更好地了解资源群体的补充过程以及鱼类种群的整体动态非常重要。
目前,探明海洋温跃层变化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仍然存在困难。常规实施的水平浮游生物拖网采样仅能够收集到海水表面的仔鱼,垂直浮游生物拖网调查虽然可能收集到较深水层的仔鱼,却无法判断所处的具体水深、水温、盐度。常规的调查方法不适用于解析温跃层变化对仔鱼的竖直分布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其能够模拟构建海水温跃层,以探究温跃层变化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包括:
主水槽,主水槽的中部设有分隔层,分隔层将主水槽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
中空管体,中空管体的下端封闭,中空管体的穿过分隔层,中空管体的下部位于下腔体内,中空管体的上部位于上腔体内;
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
高盐度罐体;
供水管,供水管的一端与高盐度罐体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中空管体的底部连通,供水管上设有蠕动泵。本方案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可以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进而调节中空管体中的上部与下部内的海水的温度,来模拟海水顺温跃层与海水逆温跃层。
作为优选,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上进口与第一上出口,下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下进口与第一下出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道、第一水槽及用于加热第一水槽内的海水的加热器,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包括第一主进水管及两条与第一主进水管连通的第一支路进水管,第一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两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其中一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与第一上进口连接,另一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与第一下进口连接,第一上出口与第一下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与第一水槽连通,各第一出水管上也都设有开关阀。
作为优选,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温探头,第一水温探头用于探测第一水槽内的海水温度。
作为优选,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上进口与第二上出口,下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下进口与第二下出口;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进水管道、第二水槽及用于冷却第二水槽内的海水的冷却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包括第二主进水管及两条与第二主进水管连通的第二支路进水管,第二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两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其中一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与第二上进口连接,另一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与第二下进口连接,第二上出口与第二下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与第二水槽连通,各第二出水管上也都设有开关阀。
作为优选,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温探头,第二水温探头用于探测第二水槽内的海水温度。
作为优选,供水管的另一端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往下伸入到中空管体的底部,供水管能够由中空管体中取出。
一种利用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仔鱼模拟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调节初始水温,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将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均调节至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相同;
第二,制备两种盐度的海水,其中一种海水的盐度高于另一种海水的盐度,并用盐度计校准两种海水的盐度;接着,将盐度较低的一种海水倒入中空管体内,将盐度较高的一种海水倒入高盐度罐体内;再接着,等待设定时间T1分钟后,开启蠕动泵,将高盐度罐体内的盐度较高的海水通过供水管缓慢的泵入到中空管体的底部;
第三,将若干条仔鱼缓慢的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放入中空柱体内,等待设定时间T2后,观察并记录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第四,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在时长为T3分钟的时间内,将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加热至t2摄氏度;并且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在加热装置来加热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的过程中,每隔设定时间T4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如此,来模拟构建海水逆温跃层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逆温跃层形成过程中,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第五,通过加热装置来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t2摄氏度,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每隔设定时间T5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共记录3-10次。如此,来模拟构建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海水逆温跃层,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逆温跃层处于稳定状态下,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仔鱼模拟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调节初始水温,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将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均调节至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相同;
第二,将同一盐度的海水倒入中空管体内;
第三,将若干条仔鱼缓慢的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放入中空柱体内,等待设定时间T6后,观察并记录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第四,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在时长为T7分钟的时间内,将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加热至t2摄氏度;并且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在加热装置来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的过程中,每隔设定时间T8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如此,来模拟构建海水顺温跃层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顺温跃层形成过程中,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第五,通过加热装置来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t2摄氏度,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每隔设定时间T9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共记录3-10次。如此,来模拟构建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海水顺温跃层,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顺温跃层处于稳定状态下,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模拟构建海水温跃层,以探究温跃层变化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主水槽1,分隔层1.1,上腔体1.2,下腔体1.3,第一上进口1.4,第一上出口1.5;
中空管体2;
加热装置3,第一水槽3.1,加热器3.2,第一主进水管3.3,第一支路进水管3.4,第一水泵3.5,开关阀3.6,第一出水管3.7,第一水温探头3.8;
冷却装置4,第二水槽4.1,冷却器4.2,第二主进水管4.3,第二支路进水管4.4,第二水泵4.5,第二出水管4.6;
高盐度罐体5;
供水管6;
蠕动泵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包括:
主水槽1,主水槽的中部设有分隔层1.1,分隔层将主水槽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1.2与下腔体1.3;
中空管体2,中空管体的下端封闭,中空管体的穿过分隔层,中空管体的下部位于下腔体内,中空管体的上部位于上腔体内;本实施例中,中空管体的下端支撑在主水槽的底面上;
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
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
高盐度罐体5;
供水管6,供水管的一端与高盐度罐体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中空管体的底部连通,供水管上设有蠕动泵7。供水管的另一端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往下伸入到中空管体的底部,供水管能够由中空管体中取出。
本实施例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可以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进而调节中空管体中的上部与下部内的海水的温度,来模拟海水顺温跃层与海水逆温跃层。
具体的,主水槽1由玻璃或玻璃钢制成,为透明水槽。主水槽高位1米。中空管体2呈竖直分布,中空管体的上端开口,中空管体由玻璃或玻璃钢制成,为透明管体。中空管体的高度1.05米。中空管体与分隔层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上设有排水阀门。主水槽内的中空管体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主水槽内的中空管体为两个。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腔体1.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上进口1.4与第一上出口1.5,下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下进口与第一下出口。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出口位于第一上进口的上方,第一下出口位于第一下进口的上方。加热装置3包括第一进水管道、第一水槽3.1及用于加热第一水槽内的海水的加热器3.2。第一进水管道包括第一主进水管3.3及两条与第一主进水管连通的第一支路进水管3.4。第一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3.5。两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3.6,其中一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与第一上进口连接,另一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与第一下进口连接。第一上出口与第一下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3.7与第一水槽连通,各第一出水管上也都设有开关阀。加热装置加热上腔体的海水时,与第一上进口连接的第一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与第一上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与第一下进口连接的第一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一下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如此,通过加热器加热第一水槽内的海水,第一水泵工作,使上腔体内海水与第一水槽内的海水循环流动,从而加热上腔体的海水。加热装置加热下腔体的海水时,与第一上进口连接的第一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一上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一下进口连接的第一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与第一下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如此,通过加热器加热第一水槽内的海水,第一水泵工作,使下腔体内海水与第一水槽内的海水循环流动,从而加热下腔体的海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上进口与第二上出口,下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下进口与第二下出口;本实施例中,第二上出口位于第二上进口的上方,第二下出口位于第二下进口的上方。冷却装置4包括第二进水管道、第二水槽4.1及用于冷却第二水槽内的海水的冷却器4.2。本实施例中,冷却器为制冷压缩机。第二进水管道包括第二主进水管4.3及两条与第二主进水管连通的第二支路进水管4.4。第二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4.5。两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其中一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与第二上进口连接,另一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与第二下进口连接。第二上出口与第二下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4.6与第二水槽连通,各第二出水管上也都设有开关阀。冷却装置冷却上腔体的海水时,与第二上进口连接的第二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与第二上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与第二下进口连接的第二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二下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如此,通过冷却器冷却第二水槽内的海水,第二水泵工作,使上腔体内海水与第二水槽内的海水循环流动,从而冷却上腔体的海水。冷却装置冷却下腔体的海水时,与第二上进口连接的第二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二上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二下进口连接的第二支路进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与第二下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管上的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如此,通过冷却器冷却第二水槽内的海水,第二水泵工作,使下腔体内海水与第二水槽内的海水循环流动,从而冷却下腔体的海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温探头3.8,第一水温探头用于探测第一水槽内的海水温度。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温探头,第二水温探头用于探测第二水槽内的海水温度。
具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仔鱼模拟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调节初始水温,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将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均调节至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相同;本实施例中,初始设定水温t1取值为20摄氏度。
第二,制备两种盐度的海水,其中一种海水的盐度高于另一种海水的盐度,并用盐度计校准两种海水的盐度;接着,将盐度较低的一种海水倒入中空管体内,将盐度较高的一种海水倒入高盐度罐体内;再接着,等待设定时间T1分钟后,开启蠕动泵,将高盐度罐体内的盐度较高的海水通过供水管缓慢的泵入到中空管体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1取值为15分钟;泵入到中空管体内的盐度较高的海水的体积与分隔层下方的中空管体的体积相同;倒入中空管体内的盐度较低的海水的体积与泵入到中空管体内的盐度较高的海水的体积相同。
第三,将若干条仔鱼缓慢的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放入中空柱体内,等待设定时间T2后,观察并记录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2取值为30分钟。
第四,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在时长为T3分钟的时间内,将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匀速加热至t2摄氏度;并且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在加热装置来加热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的过程中,每隔设定时间T4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如此,来模拟构建海水逆温跃层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逆温跃层形成过程中,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3取值均为120分钟;T4取值均为30分钟;t2取值为25摄氏度。
第五,通过加热装置来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t2摄氏度,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每隔设定时间T5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共记录3-10次。如此,来模拟构建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海水逆温跃层,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逆温跃层处于稳定状态下,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5取值均为30分钟。
具体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仔鱼模拟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调节初始水温,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将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均调节至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相同;本实施例中,初始设定水温t1取值为20摄氏度。
第二,将同一盐度的海水倒入中空管体内;本实施例中,中空管体内的海水的水面低于上腔体的液面高度,中空管体内的海水的水面比上腔体的液面低5-10毫米。
第三,将若干条仔鱼缓慢的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放入中空柱体内,等待设定时间T6后,观察并记录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6取值均为15分钟。
第四,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在时长为T7分钟的时间内,将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匀速加热至t2摄氏度;并且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在加热装置来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的过程中,每隔设定时间T8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如此,来模拟构建海水顺温跃层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顺温跃层形成过程中,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7取值均为120分钟;T8取值均为30分钟;t2取值为25摄氏度。
第五,通过加热装置来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t2摄氏度,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每隔设定时间T9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共记录3-10次。如此,来模拟构建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海水顺温跃层,并通过记录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探究海水顺温跃层处于稳定状态下,对仔鱼的竖直分布模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T9取值均为30分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主水槽,主水槽的中部设有分隔层,分隔层将主水槽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
中空管体,中空管体的下端封闭,中空管体的穿过分隔层,中空管体的下部位于下腔体内,中空管体的上部位于上腔体内;
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上腔体内的海水或下腔体内的海水;
高盐度罐体;
供水管,供水管的一端与高盐度罐体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中空管体的底部连通,供水管上设有蠕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上进口与第一上出口,下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下进口与第一下出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道、第一水槽及用于加热第一水槽内的海水的加热器,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包括第一主进水管及两条与第一主进水管连通的第一支路进水管,第一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两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其中一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与第一上进口连接,另一条第一支路进水管与第一下进口连接,第一上出口与第一下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与第一水槽连通,各第一出水管上也都设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温探头,第一水温探头用于探测第一水槽内的海水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上进口与第二上出口,下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下进口与第二下出口;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进水管道、第二水槽及用于冷却第二水槽内的海水的冷却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包括第二主进水管及两条与第二主进水管连通的第二支路进水管,第二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两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其中一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与第二上进口连接,另一条第二支路进水管与第二下进口连接,第二上出口与第二下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与第二水槽连通,各第二出水管上也都设有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温探头,第二水温探头用于探测第二水槽内的海水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往下伸入到中空管体的底部,供水管能够由中空管体中取出。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仔鱼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调节初始水温,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将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均调节至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相同;
第二,制备两种盐度的海水,其中一种海水的盐度高于另一种海水的盐度,并用盐度计校准两种海水的盐度;接着,将盐度较低的一种海水倒入中空管体内,将盐度较高的一种海水倒入高盐度罐体内;再接着,等待设定时间T1分钟后,开启蠕动泵,将高盐度罐体内的盐度较高的海水通过供水管缓慢的泵入到中空管体的底部;
第三,将若干条仔鱼缓慢的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放入中空柱体内,等待设定时间T2后,观察并记录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第四,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在时长为T3分钟的时间内,将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加热至t2摄氏度;并且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在加热装置来加热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的过程中,每隔设定时间T4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第五,通过加热装置来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t2摄氏度,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每隔设定时间T5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共记录3-10次。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的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的仔鱼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调节初始水温,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来调节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将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均调节至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相同;
第二,将同一盐度的海水倒入中空管体内;
第三,将若干条仔鱼缓慢的由中空管体的上端口放入中空柱体内,等待设定时间T6后,观察并记录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第四,通过加热装置来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在时长为T7分钟的时间内,将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加热至t2摄氏度;并且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在加热装置来加热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的过程中,每隔设定时间T8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第五,通过加热装置来保持上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t2摄氏度,通过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保持下腔体内的海水温度为初始设定水温t1摄氏度;每隔设定时间T9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中空柱体内各仔鱼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共记录3-10次。
CN202110653153.6A 2021-06-11 2021-06-11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Pending CN113340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153.6A CN113340931A (zh) 2021-06-11 2021-06-11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153.6A CN113340931A (zh) 2021-06-11 2021-06-11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0931A true CN113340931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3153.6A Pending CN113340931A (zh) 2021-06-11 2021-06-11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093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194A (zh) * 2007-11-08 2008-03-26 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台的热泵双水循环系统
CN104792811A (zh) * 2015-05-21 2015-07-22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温盐跃层模拟装置
CN109781768A (zh) * 2018-12-25 2019-05-2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海洋温盐跃层变化人工干预方法
CN111109181A (zh) * 2020-01-13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河流生境模拟装置
CN111729703A (zh) * 2020-07-07 2020-10-02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装置
CN112857058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南京尚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宽温区的可调控循环升降温多用途炉及升降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194A (zh) * 2007-11-08 2008-03-26 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台的热泵双水循环系统
CN104792811A (zh) * 2015-05-21 2015-07-22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温盐跃层模拟装置
CN109781768A (zh) * 2018-12-25 2019-05-2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海洋温盐跃层变化人工干预方法
CN111109181A (zh) * 2020-01-13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河流生境模拟装置
CN111729703A (zh) * 2020-07-07 2020-10-02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装置
CN112857058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南京尚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宽温区的可调控循环升降温多用途炉及升降温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田昭彦 等: "《水产饵料生物学》", 31 March 1989, 农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ibbs et al. Hydrodynamic and water column properties at six stations associated with mussel farming in Pelorus sound, 1984–85
CN104764629B (zh) 一种水质监测取样器及取样方法
CN109060609B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测定装置
CN202807433U (zh) 样品盛装装置
CN113340931A (zh)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装置及仔鱼模拟试验方法
CN104996332A (zh) 高密度牡蛎培育设备
CN112053012B (zh) 有非淹没植被河道植被区及非植被区流速横向分布预测方法
CN206014948U (zh) 一种细胞循环培养过程的检测系统
CN201518663U (zh) 海水大型螺类食性选择行为试验装置
CN109220367B (zh) 一种重量感应式观叶植物自动浇水花盆
CN206165520U (zh) 单体牡蛎稚贝循环水培育装置
CN110595931B (zh) 置换法自动监测悬移质泥沙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86172A (zh) 密度温度分层模拟实验水槽装置
CN204177712U (zh) 一种野外斜坡地表双环入渗仪
CN215346521U (zh) 一种用于青虾家系选育的试验装置
CN202083113U (zh) 具有出水温度检测装置的储水箱
CN204742207U (zh) 一种高密度牡蛎培育设备
CN109633082A (zh) 一种用于研究盐沼植被生长受潮汐影响的智能试验装置
US20130055796A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a Liquid Medium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N113583805B (zh) 螺旋藻立体培养系统
CN211604517U (zh) 一种模拟水动力变化条件下海水入侵运移的实验装置
CN109566496A (zh) 海水珍珠贝越冬吊养笼具及养殖方法
CN118020682A (zh) 埋栖性贝类生理实验装置及养殖方法、实验方法
CN112630122B (zh) 测试不同水位垂向入渗速度的入渗仪及调节方法
CN101743916A (zh) 中华鲟幼鱼麻醉后恢复时间的测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