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8935B -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8935B
CN113338935B CN202110429282.7A CN202110429282A CN113338935B CN 113338935 B CN113338935 B CN 113338935B CN 202110429282 A CN202110429282 A CN 202110429282A CN 113338935 B CN113338935 B CN 113338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body
ore
exploration
delinea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92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8935A (zh
Inventor
李品杰
袁世伦
程战明
徐刚
陈金平
郑顺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92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8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8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8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8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8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22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ores, e.g. mining plac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垂直矿体的走向布设勘探线,在每条勘探线上布置扇形钻孔,步骤二:钻孔施工后,编录形成钻孔柱状图,步骤三:根据钻孔的实测结果,将钻孔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步骤四:然后将钻孔柱状图的见矿情况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步骤五:根据剖面图上各个钻孔的入矿点及出矿点圈定矿体,步骤六:收集已开采中段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特别是位于勘探线上的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该圈定矿体的方法,采用探采资料对比法,验证原资料正确程度及勘探工作合理性,有利于采切工程的布置,使之布置更趋合理,有助于减少爆破矿石,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圈定矿体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体圈定主要是指通过地质研究和工程揭露,追索并查明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分布及规模大小等而进行的工作。在矿产储量计算时,根据探矿工程和取样分析的资料,按照工业部门对矿产利用的指标要求,确定不同质量、用途和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产储量分布范围而进行的工作,也称矿体圈定。
矿山进行基建探矿,利用坑内钻圈定矿体的方法,基本上会是一下七个步骤:一、垂直矿体的走向布设勘探线;二、在每条勘探线上布置扇形钻孔;三、钻孔施工后,编录形成钻孔柱状图;四、根据钻孔的实测结果,如三维坐标及方位角、倾角、孔深,将钻孔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五、然后将钻孔柱状图的见矿情况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六、根据剖面图上各个钻孔的入矿点及出矿点圈定矿体;七、提交进行采矿方案设计。
但是,此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当钻孔孔深较浅或钻孔倾角大于∠-45°,能够进行钻孔测斜时,钻孔的见矿点及出矿点基本是真实的,依据见矿点及出矿点圈定的矿体也是比较客观的;但当钻孔较深或是从矿体底板施工进行探矿时,由于底板围岩硬且较破碎,更兼钻孔孔深较深且倾角小于∠-45°,不能进行钻孔测斜时,钻孔的见矿点及出矿点与实际位置则相差较大,据此圈定的矿体亦与矿体的实际位置有较大人位移,给采矿技术人员布置采切工程带来比较大的困难,不利于经济合理地回采矿体,亦不利于矿石的损失、贫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矿体圈定步骤,在钻孔较深或是从矿体底板施工进行探矿时,由于底板围岩硬且较破碎,更兼钻孔孔深较深且倾角小于∠-45°,不能进行钻孔测斜时,钻孔的见矿点及出矿点与实际位置则相差较大,据此圈定的矿体亦与矿体的实际位置有较大人位移,给采矿技术人员布置采切工程带来比较大的困难,不利于经济合理地回采矿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垂直矿体的走向布设勘探线,在每条勘探线上布置扇形钻孔;
步骤二:钻孔施工后,编录形成钻孔柱状图;
步骤三:根据钻孔的实测结果,三维坐标及方位角、倾角、孔深,将钻孔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
步骤四:然后将钻孔柱状图的见矿情况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
步骤五:根据剖面图上各个钻孔的入矿点及出矿点圈定矿体;
步骤六:收集已开采中段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特别是位于勘探线上的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
步骤七:将基建探矿地质资料与采场二次圈定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重点是剖面资料的对比。
步骤八:将勘探线剖面图上的较深钻孔和从矿体底板施工的钻孔,钻孔孔深较深且倾角小于∠-45°,不能进行钻孔测斜,钻孔均是据实测资料反映到剖面上,标注入矿点与出矿点,进行旋转,当旋转至与二次圈定剖面图上的矿体基本重合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步骤九:以此类推,在所有勘探线上重复同样的工作,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步骤十:对众多的夹角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钻孔偏斜的规律。
步骤十一:根据钻孔偏斜的规律,对基建探矿圈定的矿体进行重新圈定, 形成基建探矿的最终剖面,并作为采准方案设计的依据,进行设计并确定采矿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勘探区布置勘探线时,首先要根据勘探区的岩层产状变化与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然后按照所确定的勘探线距,在勘探区地形地质图上正确布线,再在线上布置勘探工程。
进一步的,所述勘探线应该尽量垂直地层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构造线方向走向,勘探线方向与地层走向、主要构造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应大于75°。
进一步的,所述勘探线的布置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地质成果,如实时剖面、探槽、物探线等,以便检查和对比,且主导勘探线的布置,一般应在勘探区内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以能够获得勘探区地层的完整剖面与控制构造形态为原则。
进一步的,所述矿体圈定应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可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百分值圈定。
进一步的,所述矿体的连接应先连接地质现象,再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一般用直线,在掌握矿体地质特征的情况下,也可用自然曲线连接,且工程见推定的矿体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的实际最大见矿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矿体的外推边界,一般按各级储量的基本网度的1/2尖推或是1/4平推,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要结合矿床特点,一般不外推,对于薄矿脉型矿体,在矿体中部出现各边单工程样品的米·克/吨值达到要求时,可圈定矿体。并且矿体外推时,同级网度原则上不能推同级储量。
进一步的,所述圈定矿体时,若连续出现多个高于边界品位并低于工业品位的工程,一般只允许将一个工程圈入矿体,其余的应单独圈定表外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探采资料对比法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或开采结束时,根据矿山建设与生产中积累的资料与原地质勘探、开发勘探资料的对比,验证原资料正确程度及勘探工作合理性,同时也为二次圈定提供更充足的勘探资料;
2、在剖面上,使矿体的圈定更符合真实的状态;
3、有利于采切工程的布置,使之布置更趋合理,有助于减少爆破矿石,更有利于减少矿石的损失;
4、有利于提高回采率,减少贫化率,使得圈定矿体工程更加安全稳定;
5、有利于降低采切比、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总结规律前后圈定矿体及二次圈定矿体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步骤一:垂直矿体的走向布设勘探线,在每条勘探线上布置扇形钻孔;
步骤二:钻孔施工后,编录形成钻孔柱状图;
步骤三:根据钻孔的实测结果,三维坐标及方位角、倾角、孔深,将钻孔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
步骤四:然后将钻孔柱状图的见矿情况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
步骤五:根据剖面图上各个钻孔的入矿点及出矿点圈定矿体;
步骤六:收集已开采中段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特别是位于勘探线上的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
步骤七:将基建探矿地质资料与采场二次圈定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重点是剖面资料的对比。
步骤八:将勘探线剖面图上的较深钻孔和从矿体底板施工的钻孔,钻孔孔深较深且倾角小于∠-45°,不能进行钻孔测斜,钻孔均是据实测资料反映到剖面上,标注入矿点与出矿点,进行旋转,当旋转至与二次圈定剖面图上的矿体基本重合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步骤九:以此类推,在所有勘探线上重复同样的工作,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步骤十:对众多的夹角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钻孔偏斜的规律。
步骤十一:根据钻孔偏斜的规律,对基建探矿圈定的矿体进行重新圈定, 形成基建探矿的最终剖面,并作为采准方案设计的依据,进行设计并确定采矿方案。
采矿方案设计中的矿面子积的测定、矿体薄度的肯定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1)矿面子积的测定
通常在用作储量计算的图纸长计算,图纸比例尺没有大于1:1000,常足几何法和供积仪法在储至计算的图野上所区啊顶的矿体范畴外入止面积测定。
(2)矿体薄度的肯定
采样线与矿体中矿戚厚度的确定,根据采样线与矿体走向的交角可有两种情况:a.当采样线与矿体走向垂直时,矿体的真厚度M可按下式换算:M=L sinβ。(L---采样线的矿体厚度,β---矿体的倾角)
b.当采样线与矿体走向斜交时,矿体的真厚度M可按下式换算:M=L sinβcosγ。(L---采样线的矿体厚度,β---矿体的倾角γ---为矿体偏向与采样线方向的夹角)
(3)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a. 当钻孔垂直矿体厚度钻进时,矿体的真厚度可由下式计算:M=L/N。
(M---矿体实厚度,L---真测矿芯长度,N---矿芯采用率)
b.当钻孔倾斜方向垂直于矿戚走向,可按下式计算:M=L/N cos(β-α)
(M---矿体实厚度,L/N---钻孔中矿体银厚度,β---矿体倾角,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地底角)
c.当钻孔截脱矿体处,钻孔倾斜方向不垂直矿戚走向时,矿体厚度按下式计算:M=L/N(sinαsinβcosγ±cosαcosβ)
(M---矿体实厚度,L---真测矿芯长度,N---矿芯采用率,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地底角,β---矿体倾角,γ---钻孔截穿矿体处之矿体偏向间的夹角)
在勘探线剖面、中段地质平面图或矿体投影图上,利用收集到的已开采中段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根据确定的工程指标,结合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勘探工程分部及其见矿情况,进行全面考虑;
先确定单个工程矿体各种边界线位置,然后,将相邻工程对应边界点相连接,完成勘探剖面上的矿体边界圈定,再对矿体边缘相邻工程和全部工程所控制的矿体各种边界线的适当连接和圈定;
将基建探矿地质资料与采场二次圈定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重点是剖面资料的对比,将勘探线剖面图上的较深钻孔和从矿体底板,施工的钻孔,钻孔孔深较深且倾角小于∠-45,不能进行钻孔测斜,钻孔均是据实测资料反映到剖面上,标注入矿点与出矿点,进行旋转,当旋转至与二次圈定剖面图上的矿体基本重合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以此类推,在所有勘探线上重复同样的工作,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对众多的夹角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钻孔偏斜的规律,根据钻孔偏斜的规律,对基建探矿圈定的矿体进行重新圈定,形成基建探矿的最终剖面,并作为采准方案设计的依据,综合以上依据进设计并确定采矿方案的设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垂直矿体的走向布设勘探线,在每条勘探线上布置扇形钻孔;
步骤二:钻孔施工后,编录形成钻孔柱状图;
步骤三:根据钻孔的实测结果,三维坐标及方位角、倾角、孔深,将钻孔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
步骤四:然后将钻孔柱状图的见矿情况反映到剖面图和平面图上;
步骤五:根据剖面图上各个钻孔的入矿点及出矿点圈定矿体;
步骤六:收集已开采中段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包括位于勘探线上的采场的二次圈定地质资料;
步骤七:将基建探矿地质资料与采场二次圈定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包括剖面资料的对比;
步骤八:由于勘探线剖面图上的较深钻孔和从矿体底板施工的钻孔, 孔深较深且倾角小于∠-45°,不能进行钻孔测斜;因此标注入矿点与出矿点,进行旋转,当旋转至与二次圈定剖面图上的矿体基本重合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步骤九:以此类推,在所有勘探线上重复同样的工作,并记录旋转后的钻孔与原钻孔之间的夹角;
步骤十:对众多的夹角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钻孔偏斜的规律;
步骤十一:根据钻孔偏斜的规律,对基建探矿圈定的矿体进行重新圈定, 形成基建探矿的最终剖面,并作为采准方案设计的依据,进行设计并确定采矿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勘探区布置勘探线时,首先要根据勘探区的岩层产状变化与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然后按照所确定的勘探线距,在勘探区地形地质图上正确布线,再在线上布置勘探工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探线应该垂直地层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构造线方向走向,勘探线方向与地层走向、主要构造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应大于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探线的布置应利用原有的地质成果,包括实时剖面、探槽和物探线,以便检查和对比,且主导勘探线的布置,应在勘探区内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以能够获得勘探区地层的完整剖面与控制构造形态为原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矿体圈定应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百分值圈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体的连接应先连接地质现象,再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用直线;在掌握矿体地质特征的情况下,用自然曲线连接,且工程见推定的矿体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的实际最大见矿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体的外推边界,按各级储量的基本网度的1/2尖推或是1/4平推,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要结合矿床特点不外推;对于薄矿脉型矿体,在矿体中部出现各边单工程样品的米·克/吨值达到要求时,圈定矿体;如若矿体外推时,同级网度不能推同级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定矿体时,若连续出现多个高于边界品位并低于工业品位的工程,将一个工程圈入矿体,其余的应单独圈定表外矿。
CN202110429282.7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Active CN113338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9282.7A CN113338935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9282.7A CN113338935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8935A CN113338935A (zh) 2021-09-03
CN113338935B true CN113338935B (zh) 2022-07-29

Family

ID=7746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9282.7A Active CN113338935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8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6179B (zh) * 2021-12-23 2023-08-04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有限单元的矿床钻探信息处理及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7386360A (zh) * 2023-09-06 2024-01-12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一种地层走向和目标矿物勘测方法
CN117057633B (zh) * 2023-10-13 2024-01-0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确定低品位多金属矿品位指标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24097A1 (ru) * 1972-07-17 1974-04-15 С. Я. та, Д. К. ченко , С. И. Ливинцова Способ гео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разведки, например внутришахтной
RU2008108595A (ru) * 2008-03-04 2009-09-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Южно-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тура рудных залежей
CN102279980A (zh) * 2010-06-13 2011-12-1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质勘探矿体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79826A (zh) * 2011-07-15 2013-01-16 徐白山 深部矿产资源的耙式勘探工艺方法
WO2018061561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Jx金属探開株式会社 金属化合物の存在推定方法、金属鉱床の探鉱方法、資源開発方法、採鉱方法、二次硫化銅の産出方法、資源産出方法、鉱山開発方法およびボーリング方法
CN108415079A (zh) * 2018-03-05 2018-08-17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凿岩冲击声识别的岩层分界面圈定方法
CN109801359A (zh) * 2018-12-18 2019-05-2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矿床区域内揭露隐伏矿体的钻孔部署方法
CN110082839A (zh) * 2019-05-27 2019-08-0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一种隐爆角砾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方法
CN111520141A (zh) * 2020-03-19 2020-08-11 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步骤采场回采的深孔布置工艺
CN112001007A (zh) * 2020-08-19 2020-11-27 青海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青龙滩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以下的金矿找矿方法
CN112329252A (zh) * 2020-11-12 2021-02-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24097A1 (ru) * 1972-07-17 1974-04-15 С. Я. та, Д. К. ченко , С. И. Ливинцова Способ гео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разведки, например внутришахтной
RU2008108595A (ru) * 2008-03-04 2009-09-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Южно-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тура рудных залежей
CN102279980A (zh) * 2010-06-13 2011-12-1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质勘探矿体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79826A (zh) * 2011-07-15 2013-01-16 徐白山 深部矿产资源的耙式勘探工艺方法
WO2018061561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Jx金属探開株式会社 金属化合物の存在推定方法、金属鉱床の探鉱方法、資源開発方法、採鉱方法、二次硫化銅の産出方法、資源産出方法、鉱山開発方法およびボーリング方法
CN108415079A (zh) * 2018-03-05 2018-08-17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凿岩冲击声识别的岩层分界面圈定方法
CN109801359A (zh) * 2018-12-18 2019-05-2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矿床区域内揭露隐伏矿体的钻孔部署方法
CN110082839A (zh) * 2019-05-27 2019-08-0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一种隐爆角砾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方法
CN111520141A (zh) * 2020-03-19 2020-08-11 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步骤采场回采的深孔布置工艺
CN112001007A (zh) * 2020-08-19 2020-11-27 青海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青龙滩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以下的金矿找矿方法
CN112329252A (zh) * 2020-11-12 2021-02-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偏线钻孔确定大红山铁矿隐伏矿体空间位置的探讨;王志成等;《现代矿业》;20100228(第2期);第108-1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8935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8935B (zh) 一种圈定矿体的方法
CN111750822B (zh) 一种采煤诱发的覆岩与地表沉陷协同动态预测方法
CN106894761B (zh) 利用时间域地震体的地质导向模型的地质导向方法
CN104809266A (zh) 一种基于样条曲线的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精确预测方法
CN110424955B (zh) 一种复杂断块内部挖潜方法
CN105464592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
CN111997585A (zh) 一种基于穿层孔测井的煤矿透明工作面构建方法
CN110671093A (zh) 一种基于钻孔摄像的覆岩活动规律综合探测方法
CN111179415A (zh) 一种钙结岩型铀矿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CN103218850A (zh) 一种真三维采矿爆破单元体模型建立方法
CN112329252A (zh) 一种3Dmine建模矿体边界精确控制方法与应用
CN106320978B (zh) 基于井下定向孔的煤层等高线绘制方法
CN108254802A (zh) 一种受次级断裂构造影响的金属矿床边界的圈定方法
CN113376695B (zh) 一种适用于煤层底板复杂陷落柱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CN108508180B (zh) 一种隐伏面状构造的构造面的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
CN103282797B (zh) 计算断层落差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08311B (zh) 巷道超前探测数据的多参数空间成图法
CN109164486B (zh) 一种油气有利目标区的识别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1413747A (zh) 低山地貌区隐伏塌陷的预测方法
CN112160740B (zh) 一种基于元素录井的水平井目的层微构造的确定方法
CN111414705B (zh) 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
CN112001007A (zh) 一种青龙滩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以下的金矿找矿方法
CN114740547A (zh) 一种逆冲走滑断裂褶皱分级分区解析与三维表征方法
CN112796661A (zh) 一种中深孔钻孔轨迹较正方法
REN et al. Geomodeling technology under multifactor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