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8662B -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8662B
CN113338662B CN202110645291.XA CN202110645291A CN113338662B CN 113338662 B CN113338662 B CN 113338662B CN 202110645291 A CN202110645291 A CN 202110645291A CN 113338662 B CN113338662 B CN 113338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ient
coffin chamber
chamber
basement
t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52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8662A (zh
Inventor
谷伟平
蒋利民
张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ub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ub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ub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ub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52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8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8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8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8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8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2Shores or struts; Chocks non-telescop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3/00Monuments; Tombs; Burial vaults; Columbaria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3/00Monuments; Tombs; Burial vaults; Columbaria
    • E04H13/001Accessories for grave sites, e.g. liners, covers, vault low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包括:对古墓室内部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土方开挖及支护,使古墓室的侧面与土料分离;对古墓室的上端面和侧面进行打包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基坑开挖及支护;在基坑的下表面设置地下室的底板;通过在古墓室打包体的底面设置分离层,使古墓室打包体与地面分离;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上轨道,在地面上设置下轨道;将古墓室打包体沿着下轨道分级同步平移至基坑;拆除古墓室内部的临时支撑结构并替换为永久支撑结构;围绕古墓室打包体设置地下室的侧壁,向古墓室打包体与侧壁之间填入砂石,之后设置地下室的顶板;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墓室整体平移和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拥有悠长的文明历史的文明大国,在数千年攸远的发展历程中遗存下了许多古墓室,古墓室中埋藏着许多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瑰宝。由种种原因所致,有些古墓室已经被发掘出来,但是至今还有大量的古墓室未被发现。当今社会的开发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在扩大范围的开发建设的同时,埋藏在地下的古墓室也更容易因扩大的开发建设范围而被人们所发现,在古墓室被发现后,为了进一步进行古墓室的考古研究,需要对古墓室进行及时的抢救性保护。
目前,对于古墓室的保护措施中,为了保存古墓室的本体结构、实物遗存及其历史环境,一般采用的保护措施为原址博物馆措施。对于一些重要的发掘出来的古墓室,一般是建立遗址博物馆进行原地保护,在原址上建立环境相对可控的封闭建筑,是一种相对主动的保护方式,保护效果较好,不仅使古墓室本体避免直接受外部环境的大范围波动造成的损坏,也大大降低了古墓室本体的风化速度。
但是,采用就古墓四现有位置直接建设原址博物馆的措施,会延误原计划的开发建设的进行,甚至需要停止项目的开发,或需要另外寻找场地开发,整体成本高,前面已经开发的部分也容易造成经济的浪费。
为此,需要发明一种在整体保留古墓室原本结构和考古价值的情况下,尽可能不影响开发建设的古墓室保护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古墓室移动不能确保古墓室完整,且保护作用较差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保古墓室整体性和考古价值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包括:
对古墓室内部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结构进行临时支撑;
土方开挖及支护,使古墓室的侧面与土料分离;
对古墓室的上端面和侧面进行打包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
基坑开挖及支护;
在基坑的下表面设置地下室的底板;
通过在古墓室打包体的底面设置分离层,使古墓室打包体与地面分离;
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上轨道,在地面上设置下轨道;
将古墓室打包体沿着下轨道分级同步平移至基坑;
拆除古墓室内部的临时支撑结构并替换为永久支撑结构;
围绕古墓室打包体设置地下室的侧壁,向古墓室打包体与侧壁之间填入砂石,之后设置地下室的顶板;
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
优选地,所述土方开挖及支护,具体包括:确定古墓室的尺寸,选取古墓室与外周土料的整体分离范围;平整古墓室周围场地,对古墓室及古墓室平移路线进行计算和定位;针对古墓室外周和古墓室平移路线进行土方开挖。
优选地,所述对古墓室的上端面和侧面进行打包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具体包括:绕古墓室的外周钻取若干孔口;准备若干粗钢管以及细钢管,在每一根粗钢管的顶部焊接两根细钢管,再将每一粗钢管及与其焊接的两根细钢管一同放入对应的孔口内,并往孔口内的粗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沿着古墓室上表面的外周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并在土方开挖的同时进行人工修坡;在第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将钢板沿着开挖边线进行包裹,再沿着包裹的钢板外侧轮廓焊接横向型钢,同时将横向型钢与细钢管焊接,并在钢板靠近古墓室的一侧灌注水泥浆;在古墓室顶部焊接若干与横向型钢相连接的水平对拉型钢;依次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与人工修坡直至古墓室底部,依次将钢板沿着开挖边线进行包裹,上层钢板与下层钢板之间进行焊接,沿着包裹的钢板外侧轮廓焊接横向型钢,并在包裹的钢板靠近古墓室的一侧灌注水泥浆;沿着钢板包裹的边线焊接若干竖向型钢,每一竖向型钢需与横向型钢及粗钢管同时焊接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
优选地,所述基坑开挖和支护,具体包括:基于古墓室打包体的尺寸计算地下室尺寸;根据预设的古墓室平移后的位置,基于地下室尺寸和周围的地质状况,计算基坑的大小;基坑开挖后获得与古墓室打包体相适配的基坑;对基坑进行支护,具体为设置钻孔桩墙和土层锚杆,并在钻孔桩墙的上端设置支撑梁。
优选地,所述在古墓室打包体的底面设置分离层,具体包括:在古墓室打包体下端土层处间距开设若干贯穿古墓室打包体两端的横向通孔;向横向通孔中插入底部型钢,并向横向通孔和底部型钢的空隙灌注水泥浆;间距开始另一批横向通孔,并依次重复插入底部型钢和灌注水泥浆;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古墓室打包体下表面的底部型钢和水泥浆紧密连接,以形成分离层。
优选地,所述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上轨道,在地面上设置下轨道,具体包括:分离层的外周通过连梁进行整体包覆;设置支撑结构以支撑古墓室打包体;将上轨道的两端焊接到连梁的下表面,在分离层的下表面安装支撑梁以加固上轨道;在地面上对应上轨道的位置安装下轨道,在下轨道上开设预留孔;将顶推装置的一端与上轨道固定,顶推装置的另一端插接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
优选地,所述将古墓室打包体沿着下轨道分级同步平移至基坑,具体包括:启动顶推装置,使古墓室打包体受到推动而沿着下轨道平移;基于古墓室打包体的前进方向,对各顶推装置进行调整,以保持平移;将顶推装置插入下一预留孔中,进行重复进行顶推,直至古墓室打包体进入基坑。
优选地,所述拆除古墓室内部的临时支撑结构并替换为永久支撑结构,具体包括:勘察古墓室整体移位后的状况,划定需要在古墓室内部进行加固的位置,在古墓室内由内而外分段拆除临时支撑结构;使用相应工具对古墓室内各个需加固位置的拱顶进行曲线拟合并做好标记,根据曲线拟合的结果制作拱形支撑件;沿拱形支撑件布设方向敷设垫板作为基础,再以垫板为基础架设立柱,根据立柱架设位置增设横梁;将拱形支撑件与立柱通过对拉螺栓进行连接,并在拱形支撑件与古墓室内拱顶之间铺设橡胶垫;调节对拉螺栓使拱形支撑件顶紧古墓室内拱顶,在拱形支撑件与立柱间的空隙处嵌入钢垫块。
优选地,所述围绕古墓室打包体设置地下室的侧壁,向古墓室打包体与侧壁之间填入砂石,之后设置地下室的顶板,具体包括:在古墓室平移至地下室主体的底板上后,围绕古墓室的外周设置地下室主体的侧壁;在古墓室与地下室主体的侧壁之间填入砂石,直至消除古墓室与地下室主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安装地下室主体的顶板,然后修建连通顶板和古墓室的楼梯,形成地下室入口。
优选地,所述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具体包括:修建渗水井和排水沟;在地下室入口安装照明配电箱,在古墓室中安装照明灯具和指引灯具;在古墓室中安装排风管、排风机,在地下室的上方安装排风口;在渗水井中安装潜水泵,然后安装阀门组和连通外部排水沟的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整体打包平移的方法,使得古墓室能在不破坏整体结构和考古价值的情况下进行移动,以避免延误建设开发的进行。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轨道和下轨道,使得古墓室能实现整体平移。
3.本发明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结构和永久支撑结构的替换,使得移动前临时支撑结构的安装效率高,避免延误建设开发,平移后所替换的永久支撑结构更为稳固,使得安全性更高。
4.本发明通过设置由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两层包覆的外部保护结构,使得古墓室能获得更为全面的保护,以保障古墓室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更好地保护古墓室的建筑考古价值。
5.本发明通过设置照明、通风和排水的系统,使古墓室内部和地下室内部的环境更为稳定,使古墓室处于稳定的环境中能避免古墓室受侵蚀和损坏,有利于古墓室的长期存放,同时确保考古人员在进行考古工作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所述水泥浆采用强度等级C30且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本发明选用强度等级C30且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由于古墓室所处环境为地下环境,需要在保护时充分考虑地下水的渗漏以及其他冲击的影响,为此,选用强度等级C30且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能有效地避免地下水和地上的水渗漏至地下室主体3中的古墓室,使得古墓室所处的环境稳定,不容易因水浸泡而加速损坏,且能有效地承受冲击,避免地面和地下的冲击破坏古墓室。同时,地下室与古墓室打包体之间填入的土料选用三七砂石,三七砂石的成本较低,且能较好地模拟原古墓室外部的土地状况,适用于本发明中。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对针对古墓室的整体保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古墓室内部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结构进行临时支撑。
由于古墓室经过长年的放置,结构可能受损,同时,古墓室位于土地中,受外周土地的力而维持结构,因而在对古墓室继续整体平移之前,需要对古墓室的内部进行临时支撑,以防止在平移过程中古墓室出现损坏或分离,从而保障古墓室的整体性。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首先进入古墓室内部,进行临时支撑结构的搭建,以便后续步骤的进行,同时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临时支撑结构由第一水平杆、第二水平杆和立杆通过扣接件相互扣件式搭接而成,若干的第一水平杆、第二水平杆和立杆分别沿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相互搭接,第一水平杆、第二水平杆和立杆之间具有共同的相交处;立杆的下端设置有槽钢,立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枕木;临时支撑结构与古墓室的侧面及上表面的接触处分别设置钢板层;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伸缩部。
步骤S2:土方开挖及支护,使古墓室的侧面与土料分离。
具体地,进行土方开挖,使古墓室所处环境适合进行整体打包和平移。本步骤具体包括:确定古墓室的尺寸,选取古墓室与外周土料的整体分离范围;平整古墓室周围场地,对古墓室及古墓室平移路线进行计算和定位;针对古墓室外周和古墓室平移路线进行土方开挖。
步骤S3:对古墓室的上端面和侧面进行打包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
具体地,在古墓室进行整体平移之前,需要对古墓室进行整体打包,以方便进行整体平移。本步骤具体包括:绕古墓室的外周钻取若干孔口;准备若干粗钢管以及细钢管,在每一根粗钢管的顶部焊接两根细钢管,再将每一粗钢管及与其焊接的两根细钢管一同放入对应的孔口内,并往孔口内的粗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沿着古墓室上表面的外周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并在土方开挖的同时进行人工修坡;在第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将钢板沿着开挖边线进行包裹,再沿着包裹的钢板外侧轮廓焊接横向型钢,同时将横向型钢与细钢管焊接,并在钢板靠近古墓室的一侧灌注水泥浆;在古墓室顶部焊接若干与横向型钢相连接的水平对拉型钢;依次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与人工修坡直至古墓室底部,依次将钢板沿着开挖边线进行包裹,上层钢板与下层钢板之间进行焊接,沿着包裹的钢板外侧轮廓焊接横向型钢,并在包裹的钢板靠近古墓室的一侧灌注水泥浆;沿着钢板包裹的边线焊接若干竖向型钢,每一竖向型钢需与横向型钢及粗钢管同时焊接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
步骤S4:基坑开挖及支护。
基坑为用于存放古墓室的坑,经过挖走泥土后形成,基坑的侧边需要进行加固,以提高安全性。本步骤具体包括:基于古墓室打包体的尺寸计算地下室尺寸;根据预设的古墓室平移后的位置,基于地下室尺寸和周围的地质状况,计算基坑的大小;基坑开挖后获得与古墓室打包体相适配的基坑;对基坑进行支护,具体为设置钻孔桩墙和土层锚杆,并在钻孔桩墙的上端设置支撑梁。
步骤S5:在基坑的下表面设置地下室的底板。
具体地,先对基坑的下表面进行平整,可对泥土进行平整工后,铺设石料,直至足够平整,然后设置与古墓室相适配的地下室的底板,底板有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底板预先设置,以防止平移后的古墓室打包体。
步骤S6:通过在古墓室打包体的底面设置分离层,使古墓室打包体与地面分离。
本步骤具体包括:在古墓室打包体下端土层处间距开设若干贯穿古墓室打包体两端的横向通孔;向横向通孔中插入底部型钢,并向横向通孔和底部型钢的空隙灌注水泥浆;间距开始另一批横向通孔,并依次重复插入底部型钢和灌注水泥浆;不断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古墓室打包体下表面的底部型钢和水泥浆紧密连接,以形成分离层。
步骤S7: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上轨道,在地面上设置下轨道。
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朝向的若干个平行的上轨道,使上轨道与古墓室打包体一体式设置,在地面上设置若干与上轨道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下轨道,上轨道抵靠下轨道,使得古墓室打包体可随着上轨道沿着下轨道进行平移。本步骤具体包括:分离层的外周通过连梁进行整体包覆;设置支撑结构以支撑古墓室打包体;将上轨道的两端焊接到连梁的下表面,在分离层的下表面安装支撑梁以加固上轨道;在地面上对应上轨道的位置安装下轨道,在下轨道上开设预留孔;将顶推装置的一端与上轨道固定,顶推装置的另一端插接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滚轴的间距为35cm,在古墓室打包体平移过后,将古墓室打包体后方的滚轴取出,放置到古墓室打包体前方的上轨道处,以降低滚轴的数量需求。
步骤S8:将古墓室打包体沿着下轨道分级同步平移至基坑。
采用分级同步平移的方法,能降低古墓室打包体每次移动的量,以更好地进行古墓室打包体平移发现的校正,且顶推装置的长度可设置得更短,以避免顶推装置在顶推过程中出现损坏,顶推装置的数量与下轨道相适配,若干个顶推装置同时工作,通过调整其中的部分顶推装置,可调整古墓室打包体的平移方向。本步骤具体包括:启动顶推装置,使古墓室打包体受到推动而沿着下轨道平移;基于古墓室打包体的前进方向,对各顶推装置进行调整,以保持平移;将顶推装置插入下一预留孔中,进行重复进行顶推,直至古墓室打包体进入基坑。
步骤S9:拆除古墓室内部的临时支撑结构并替换为永久支撑结构。
本步骤具体包括:勘察古墓室整体移位后的状况,划定需要在古墓室内部进行加固的位置,在古墓室内由内而外分段拆除临时支撑结构;使用相应工具对古墓室内各个需加固位置的拱顶进行曲线拟合并做好标记,根据曲线拟合的结果制作拱形支撑件;沿拱形支撑件布设方向敷设垫板作为基础,再以垫板为基础架设立柱,根据立柱架设位置增设横梁;将拱形支撑件与立柱通过对拉螺栓进行连接,并在拱形支撑件与古墓室内拱顶之间铺设橡胶垫;调节对拉螺栓使拱形支撑件顶紧古墓室内拱顶,在拱形支撑件与立柱间的空隙处嵌入钢垫块。
步骤S10:围绕古墓室打包体设置地下室的侧壁,向古墓室打包体与侧壁之间填入砂石,之后设置地下室的顶板。
先将古墓室打包体平移到地下室的底板后,再进行古墓室侧壁的设置,使得古墓室侧壁不阻碍古墓室打包体的平移,在古墓室侧壁完成后,再填入砂石,以更好地模仿古墓室原来在土地中的受力情况。本步骤具体包括:在古墓室平移至地下室主体的底板上后,围绕古墓室的外周设置地下室主体的侧壁;在古墓室与地下室主体的侧壁之间填入砂石,直至消除古墓室与地下室主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安装地下室主体的顶板,然后修建连通顶板和古墓室的楼梯,形成地下室入口。
步骤S11: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
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能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从而保护古墓室修筑人员和考古人员,同时能降低古墓室被渗漏的地下水,以及腐蚀性气体损坏的风险。本步骤具体包括:修建渗水井和排水沟;在地下室入口安装照明配电箱,在古墓室中安装照明灯具和指引灯具;在古墓室中安装排风管、排风机,在地下室的上方安装排风口;在渗水井中安装潜水泵,然后安装阀门组和连通外部排水沟的排水管。
首先,本发明采用整体打包平移的方法,使得古墓室能在不破坏整体结构和考古价值的情况下进行移动,以避免延误建设开发的进行。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轨道和下轨道,使得古墓室能实现整体平移。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结构和永久支撑结构的替换,使得移动前临时支撑结构的安装效率高,避免延误建设开发,平移后所替换的永久支撑结构更为稳固,使得安全性更高。此外,本发明通过设置由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两层包覆的外部保护结构,使得古墓室能获得更为全面的保护,以保障古墓室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更好地保护古墓室的建筑考古价值。最后,本发明通过设置照明、通风和排水的系统,使古墓室内部和地下室内部的环境更为稳定,使古墓室处于稳定的环境中能避免古墓室受侵蚀和损坏,有利于古墓室的长期存放,同时确保考古人员在进行考古工作时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古墓室内部通过设置临时支撑结构进行临时支撑;
土方开挖及支护,使古墓室的侧面与土料分离;
对古墓室的上端面和侧面进行打包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
基坑开挖及支护;
在基坑的下表面设置地下室的底板;
通过在古墓室打包体的底面设置分离层,使古墓室打包体与地面分离;
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上轨道,在地面上设置下轨道;
将古墓室打包体沿着下轨道分级同步平移至基坑;
拆除古墓室内部的临时支撑结构并替换为永久支撑结构;
围绕古墓室打包体设置地下室的侧壁,向古墓室打包体与侧壁之间填入砂石,之后设置地下室的顶板;
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
其中,所述土方开挖及支护具体包括:确定古墓室的尺寸,选取古墓室与外周土料的整体分离范围;平整古墓室周围场地,对古墓室及古墓室平移路线进行计算和定位;针对古墓室外周和古墓室平移路线进行土方开挖;
所述对古墓室的上端面和侧面进行打包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具体包括:绕古墓室的外周钻取若干孔口;准备若干粗钢管以及细钢管,在每一根粗钢管的顶部焊接两根细钢管,再将每一粗钢管及与其焊接的两根细钢管一同放入对应的孔口内,并往孔口内的粗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沿着古墓室上表面的外周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并在土方开挖的同时进行人工修坡;在第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将钢板沿着开挖边线进行包裹,再沿着包裹的钢板外侧轮廓焊接横向型钢,同时将横向型钢与细钢管焊接,并在钢板靠近古墓室的一侧灌注水泥浆;在古墓室顶部焊接若干与横向型钢相连接的水平对拉型钢;依次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与人工修坡直至古墓室底部,依次将钢板沿着开挖边线进行包裹,上层钢板与下层钢板之间进行焊接,沿着包裹的钢板外侧轮廓焊接横向型钢,并在包裹的钢板靠近古墓室的一侧灌注水泥浆;沿着钢板包裹的边线焊接若干竖向型钢,每一竖向型钢需与横向型钢及粗钢管同时焊接以形成古墓室打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开挖和支护,具体包括:
基于古墓室打包体的尺寸计算地下室尺寸;
根据预设的古墓室平移后的位置,基于地下室尺寸和周围的地质状况,计算基坑的大小;
基坑开挖后获得与古墓室打包体相适配的基坑;
对基坑进行支护,具体为设置钻孔桩墙和土层锚杆,并在钻孔桩墙的上端设置支撑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古墓室打包体的底面设置分离层,具体包括:
在古墓室打包体下端土层处间距开设若干贯穿古墓室打包体两端的横向通孔;
向横向通孔中插入底部型钢,并向横向通孔和底部型钢的空隙灌注水泥浆;
间距开始另一批横向通孔,并依次重复插入底部型钢和灌注水泥浆;
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古墓室打包体下表面的底部型钢和水泥浆紧密连接,以形成分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分离层的下表面设置上轨道,在地面上设置下轨道,具体包括:
分离层的外周通过连梁进行整体包覆;
设置支撑结构以支撑古墓室打包体;
将上轨道的两端焊接到连梁的下表面,在分离层的下表面安装支撑梁以加固上轨道;
在地面上对应上轨道的位置安装下轨道,在下轨道上开设预留孔;
将顶推装置的一端与上轨道固定,顶推装置的另一端插接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古墓室打包体沿着下轨道分级同步平移至基坑,具体包括:
启动顶推装置,使古墓室打包体受到推动而沿着下轨道平移;
基于古墓室打包体的前进方向,对各顶推装置进行调整,以保持平移;
将顶推装置插入下一预留孔中,进行重复进行顶推,直至古墓室打包体进入基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古墓室内部的临时支撑结构并替换为永久支撑结构,具体包括:
勘察古墓室整体移位后的状况,划定需要在古墓室内部进行加固的位置,在古墓室内由内而外分段拆除临时支撑结构;
使用相应工具对古墓室内各个需加固位置的拱顶进行曲线拟合并做好标记,根据曲线拟合的结果制作拱形支撑件;
沿拱形支撑件布设方向敷设垫板作为基础,再以垫板为基础架设立柱,根据立柱架设位置增设横梁;
将拱形支撑件与立柱通过对拉螺栓进行连接,并在拱形支撑件与古墓室内拱顶之间铺设橡胶垫;
调节对拉螺栓使拱形支撑件顶紧古墓室内拱顶,在拱形支撑件与立柱间的空隙处嵌入钢垫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古墓室打包体设置地下室的侧壁,向古墓室打包体与侧壁之间填入砂石,之后设置地下室的顶板,具体包括:
在古墓室平移至地下室主体的底板上后,围绕古墓室的外周设置地下室主体的侧壁;
在古墓室与地下室主体的侧壁之间填入砂石,直至消除古墓室与地下室主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
安装地下室主体的顶板,然后修建连通顶板和古墓室的楼梯,形成地下室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地下室的照明、通风及排水的系统,具体包括:
修建渗水井和排水沟;
在地下室入口安装照明配电箱,在古墓室中安装照明灯具和指引灯具;
在古墓室中安装排风管、排风机,在地下室的上方安装排风口;
在渗水井中安装潜水泵,然后安装阀门组和连通外部排水沟的排水管。
CN202110645291.X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338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291.XA CN113338662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291.XA CN113338662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8662A CN113338662A (zh) 2021-09-03
CN113338662B true CN113338662B (zh) 2022-09-20

Family

ID=7747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5291.XA Active CN113338662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8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5380A (zh) * 2022-03-02 2022-06-03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地下通道拓宽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81936A (en) * 1978-12-18 1980-06-20 Kenzaishiya:Kk Moving method of historical relics
CN1069545A (zh) * 1991-08-12 1993-03-03 兖州矿务局科研所 高潜水塌陷区抗变形可搬迁房屋
WO2014069714A1 (ko) * 2012-10-31 2014-05-08 Jang Young-Hwan 철판을 이용한 흙막이 시공공법
CN208763449U (zh) * 2018-07-17 2019-04-19 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平移活动顶推反力装置
CN110670901A (zh) * 2019-09-23 2020-01-10 东南大学 一种采用钢套箱对古墓室整体搬迁的保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81936A (en) * 1978-12-18 1980-06-20 Kenzaishiya:Kk Moving method of historical relics
CN1069545A (zh) * 1991-08-12 1993-03-03 兖州矿务局科研所 高潜水塌陷区抗变形可搬迁房屋
WO2014069714A1 (ko) * 2012-10-31 2014-05-08 Jang Young-Hwan 철판을 이용한 흙막이 시공공법
CN208763449U (zh) * 2018-07-17 2019-04-19 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平移活动顶推反力装置
CN110670901A (zh) * 2019-09-23 2020-01-10 东南大学 一种采用钢套箱对古墓室整体搬迁的保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各大媒体争先报喜讯,鲁班为千年南朝古墓成功"搬家"》;未公布;《慧正资讯》;20200416;1-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8662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6064B (zh) 一种大跨度连拱隧道半明半暗的施工方法
CN108842819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线路隧道施工方法
CN109723443B (zh) 隧道施工方法
CN112575670B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穿越巨型溶洞的t形刚构桥及其施工技术
CN110566223B (zh) 一种深埋pba地铁车站断面设计方法
CN115182737A (zh) 深埋地铁车站竖向正交顶出式风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US11959243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large-span station with two-wing open type half-cover excavation and half-reverse construction
CN107675704A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装配式护壁及其施工工艺
CN111101540A (zh) 一种明挖隧道上穿既有电力隧道施工方法
CN113338662B (zh) 一种对古墓室进行整体分离、平移及保护的施工方法
CN114484073B (zh) 一种人工顶管施工方法
CN115539048A (zh) 一种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方法
CN112983461A (zh) 坡积体中偏压隧道洞口的施工方法
CN108978709B (zh) 一种空间受限环境下城市综合管廊分支施工方法
CN110486062B (zh) 一种软土中机械暗挖多层多跨地下工程的方法
CN1041009C (zh)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隧道的施工工艺
CN114319432B (zh) 一种半地下地铁站施工工艺及半地下地铁站
CN112627002B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穿越巨型溶洞的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技术方法
CN115217112A (zh) 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
CN114687345A (zh) 基坑围护墙外侧地表沉降或地下管变形的修复方法
CN113481775A (zh) 岩溶地区泡沫混凝土回填路堤的施工方法
CN110144903B (zh) 一种基坑支护遇防空洞的施工工法
Yang et 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n surface settlement in sand and gravel strata caused by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applying pipe-roof pre-construction method (PPM)
CN113338340A (zh) 一种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
CN220910657U (zh) 一种燃气管道用水平管幕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