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0531A - 用于断路器系统的联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断路器系统的联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0531A
CN113330531A CN201980089761.XA CN201980089761A CN113330531A CN 113330531 A CN113330531 A CN 113330531A CN 201980089761 A CN201980089761 A CN 201980089761A CN 113330531 A CN113330531 A CN 113330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atch
door
racking
moto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97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R·拉库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filed Critical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30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2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between casing, cover, or protective shutter and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64Mountings or coverplates for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e.g. snap mounting in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126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dismounting of circuit breaker or removal of part of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12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with isolation by horizontal withdrawal
    • H02B11/127Withdrawal mechanism
    • H02B11/133Withdrawal mechanism with interlock

Landscapes

  • Trip Switchboard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锁系统(100),该联锁系统包括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110)、可移动入口门(74)和联锁组件(120)。该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110)被构造为将装架组件电机(56)通电和断电。该可移动入口门(74)被构造为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打开的第一位置,该入口门(74)不阻止对手动装架组件插槽(72)的接近,在该关闭的第二位置,该入口门(74)阻止对手动装架组件插槽(72)的接近。该联锁组件(120)被构造为检测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配置和该入口门(74)的该位置,并且仅当该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断开的第一配置中时并且当该入口门(74)位于关闭的第二位置时致动该电机控制组件(110)以便将该电机(56)通电。

Description

用于断路器系统的联锁系统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涉及用于可移除地设置在罩壳中的断路器的联锁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仅允许在断路器处于特定配置中时手动地或自动地从罩壳移除断路器或向罩壳插入断路器的联锁组件。
背景信息
电气开关设备包括(例如)电路开关装置、诸如断路器的电路断流器、网络保护器、接触器、电机起动器、电机控制器和其他负载控制器。诸如电路断流器和(具体地)断路器的电气开关设备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在下文中,讨论将使用断路器作为电气开关设备的示例;应理解,如本文使用,“断路器”是指电气开关设备。
断路器用于保护电路免于由于过流条件而引起的损坏,该过流条件诸如超载条件或相对高电平的短路或故障条件。通常,断路器包括多对可分离接触件、操作机构和跳闸组件。该可分离接触件在断开的第一配置与闭合的第二配置之间移动。可通过设置在壳体外部上的控制装置手动地操作该可分离接触件,或响应于过流条件而自动操作该可分离接触件。也就是说,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和跳闸组件。该操作机构被设计成快速地断开和闭合可分离接触件。操作机构被构造为被闩锁,并且进而将接触件维持在闭合配置。跳闸组件被构造为检测过流条件。当检测到过流条件时,跳闸组件释放操作机构闩锁,进而允许偏置元件将操作机构和接触件偏置于断开配置。此外,跳闸组件被构造为被手动地致动。如本文使用,当跳闸组件被“致动”时,使可分离接触件移动至断开的第一配置。当将跳闸组件维持在“致动”配置中时,可分离接触件被维持在断开的第一配置。为了辅助手动地致动跳闸组件,断路器/跳闸组件包括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也就是说,如本文使用,“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是一种构造或组件,该构造或组件具有暴露的元件并且操作性地联接至跳闸组件,使得当“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被致动时,跳闸组件被致动。
断路器系统包括断路器和罩壳。也就是说,断路器通常设置在五面罩壳中,并且具有用于第六面的门。线路和负载导体延伸到该罩壳中,并且联接至断路器中的导体组件并且与该导体组件电连通。如本文使用,断路器的面向门的侧面,即,当打开该门时断路器的基本上暴露的侧面,“前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断路器设置在作为装架组件的部分的有轮滑架上。该装架组件被构造为移动该滑架,并且因此将断路器移入和移出罩壳。更具体地,该装架组件被构造为在多个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滑架/断路器,该设定位置包括断开连接的第一位置和连接的第二位置。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装架组件还被构造为将滑架/断路器移动到中间的测试位置。
在断开连接的第一位置,断路器设置在罩壳的外部或部分地设置在罩壳的外部,并且断路器未电联接到线路和负载导体。应注意,断路器的位置彼此是相对的。因此,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位于第一位置的断路器基本上设置在罩壳内部,但与位于第二位置的断路器相比,断路器更大程度上设置在罩壳的外部。
在连接的第二位置,断路器设置在罩壳的内部或基本上设置在罩壳的内部,并且断路器电联接到线路和负载导体。连接的第二位置是断路器在处于正常使用/操作时的位置。如本文使用,在这些段落中识别的位置是“设定”位置。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断路器在第一设定位置与第二设定位置之间移动。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断路器在第一位置、测试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当滑架/断路器正在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时,如本文使用,该滑架/断路器位于“过渡区”中。
在中间的测试位置,断路器部分地设置在罩壳的外部或最低程度地设置在罩壳的外部(即,比在第二位置多但比在第一位置少),并且断路器电联接到测试线路导体和测试负载导体。测试线路/负载导体向断路器提供电能,使得能够对断路器进行测试。因此,用户可对通电的断路器执行测试。也就是说,由测试线路/负载导体将断路器通电。应理解,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测试线路/负载导体相对于操作线路/负载导体载运更低量的电能。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断路器不具有“测试位置”,但仍然被构造为被测试。也就是说,在替代性配置中,断路器如上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测试导体也在断开连接配置与连接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当断路器位于第二位置时,测试导体在它们的断开连接配置与连接配置之间移动。因此,其中断路器位于第二位置并且测试导体处于连接配置的配置等效于“测试位置”。
在已知的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是手动装架组件。也就是说,该装架组件包括在一端具有插槽的螺纹杆。该螺纹杆定向成使得该插槽设置在断路器的前面。用户使用致动器工具来致动(即,旋转)螺纹杆。该装架组件包括将螺纹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架和断路器的向前/向后移动的其他机械元件。装架组件的其他元件与本公开不相关。
众所周知,电能可以是危险的。为了最少化对电能的暴露,该断路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联锁组件。一个联锁组件被构造为在断路器位于过渡区中时确保将可分离接触件维持在断开的第一配置。也就是说,当可分离接触件处于断开的第一配置中时,进行/中断连接(例如,与测试线路/负载导体或操作线路/负载导体的连接)更安全。然而,在位于设定位置中的任一设定位置时,需要能够闭合可分离接触件以便进行测试和维修。
一种已知的联锁组件利用设置在装架组件螺纹杆插槽的前面的可移动门。该联锁组件可移动门在上部断开位置与下部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该上部断开位置,插槽被暴露并且能够由致动器工具接近,在该下部闭合位置,插槽未被暴露并且不能由致动器工具接近。联锁组件可移动门操作性地联接至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使得当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被致动。因此,当为致动器工具暴露插槽时,即,当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位于第一位置时并且当可移动断路器时,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被致动并且将可分离接触件维持在断开的第一配置。
然而,当断路器位于设定位置中的一个设定位置时,联锁组件移动联锁组件可移动门或允许联锁组件可移动门移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使用开槽元件和大小被设计成配合在该开槽元件的狭槽内的移动构件来实现。作为示例,联锁组件可移动门是该开槽元件。也就是说,联锁组件可移动门的下边缘包括三个隔开的狭槽;每个狭槽对应于一个设定位置。该移动构件与滑架组件一起沿着联锁组件可移动门的底部移动,或者与滑架组件成限定的关系沿着该底部移动。当滑架位于设定位置时,移动构件与对应的狭槽对准并且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下降至第二位置。当滑架位于过渡区中时,移动构件未与任何狭槽对准并且沿着联锁组件可移动门的底部移动。
因此,在此配置中,用户需要打开将可分离接触件维持于断开的第一位置的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也就是说,一般在移动断路器的操作之前将可分离接触件移动至断开的第一位置;联锁组件进一步确保在移动断路器之前将可分离接触件维持在断开的第一位置。此外,当滑架/断路器位于过渡区中时,联锁组件移动构件将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保持在断开的上部位置。因此,当滑架/断路器位于过渡区中时,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被致动并且将可分离接触件维持在断开的第一位置。当将滑架/断路器移动到设定位置时,联锁组件可移动门将下降(假设从螺纹杆插槽移除了致动器工具)并且将不再致动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因此,用户可将可分离接触件移动至闭合的第二位置。
此配置具有以下另一优势:允许用户知晓断路器何时位于设定位置。也就是说,联锁组件移动构件还可用作或操作性地联接至指示器。此外,联锁组件可移动门的配置指示断路器的位置。也就是说,当将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保持在上部断开位置时,断路器位于过渡区中。
此联锁组件具有以下缺点:不能够与自动(即,电机驱动的)装架组件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装架组件现在包括一体电机,使得该装架组件能够远程地操作。如本文使用,“一体”电机被并入断路器组件、罩壳或联锁系统中的一者中。也就是说,例如,用于在不同的断路器之间移动的机动化致动器的电机不是“一体”电机。然而,使用一体电机不需要使用螺纹杆上的插槽。因此,如果在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位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致动一体电机,则滑架/断路器可在可分离接触件位于闭合的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移动,即,位于过渡区中。也就是说,当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位于闭合位置时,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不致动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并且接触件保持闭合或者可以闭合。这是一个问题。此外,即使用户在断路器系统处起初提起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之后接合一体电机,在滑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情况下也可能会损坏联锁组件。也就是说,滑架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行进时将穿过中间的测试位置。当滑架位于中间的测试位置时,如上文描述,联锁组件可移动门将下降,但一体电机将仍然在操作中。因此,联锁组件移动构件在设置在联锁组件可移动门中的狭槽中时将移动或试图移动。这将损坏联锁组件移动构件和/或联锁组件可移动门。这是一个问题。
因此,需要可与能够手动致动或自动致动的装架组件一起使用的联锁系统。还需要可并入现有的断路器系统中的联锁系统。
发明内容
通过提供一种联锁系统的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来满足这些需要和其他需要,该联锁系统包括可致动电机控件、可移动入口门和联锁组件。该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被构造为将装架组件电机通电和断电。该可移动入口门被构造为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打开的第一位置,入口门不阻止对手动装架组件插槽的接近,在该关闭的第二位置,该入口门阻止对手动装架组件插槽的接近。该联锁组件被构造为检测可分离接触组件的配置和入口门的位置,并且仅当可分离接触组件处于断开的第一配置中时并且当入口门位于关闭的第二位置时致动电机控制组件以便将一体电机通电。
处于此配置中的联锁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可以从以下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中获得对本发明的完整理解,其中:
图1是在断路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的断路器系统的示意性等距视图。图1A是类似于图1的断路器系统的示意性等距视图,其中出于清楚起见而移除了断路器和罩壳的一部分。
图2是在断路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联锁系统的示意性前视图。图2A是类似于图1的断路器系统的示意性等距视图,其中出于清楚起见而移除了断路器和罩壳的一部分。
图3是第二闩锁组件的细节示意图。图3A是位于第一位置的枢转构件的细节示意图。图3B是位于第二位置的枢转构件的细节示意图。
图4是替代性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了解,本文在附图中绘示并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元件仅是所公开的概念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以仅用于说明目的。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关的特定尺寸、取向、组件、所使用的部件数量、实施方案配置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视为限制所公开的概念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方向性短语,诸如顺时针、逆时针、左边、右边、顶部、底部、向上、向下及其衍生词,涉及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的取向,并且并不限制权利要求,除非在其中明确地表述。
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的“一个”、“一种”和“该”包括复数指称,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说明。
如本文所用,“被构造为[动词]”意味着所识别的元件或组件具有被成形、设定大小、设置、联接和/或被配置为执行所识别的动词的结构。例如,“被构造为移动”的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另一个元件,并且包括使构件移动的元件,或者该构件另外被配置为响应于其他元件或组件而移动。因此,如本文所用,“被构造为[动词]”叙述结构而不是功能或用途。此外,如本文所用,“被构造为[动词]”意味着所识别的元件或组件旨在并被设计为执行所识别的动词。因此,仅能够执行所识别的动词但无意并未设计为执行所识别的动词的元件未“被构造为[动词]”。
如本文所用,“相关联”意味着元件是同一组件的一部分和/或一起操作,或者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彼此作用。例如,汽车具有四个轮胎和四个毂部盖。虽然所有元件都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而联接,但是应当理解,每个毂部盖与特定轮胎“相关联”。
如本文所用,“联接组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联接件或联接部件。联接件或联接组件的部件一般不是同一元件或其他部件的一部分。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不会同时描述“联接组件”的部件。
如本文所用,“联接件”或“联接部件”是联接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也就是说,联接组件包括被构造为联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部件。应当理解,联接组件的部件彼此相容。例如,在联接组件中,如果一个联接部件是卡扣插槽,那么另一个联接部件是卡扣插头,或如果一个联接部件是螺栓,那么另一个联接部件是螺母。
如本文所用,“紧固件”是被构造为联接两个或更多个元件的单独部件。因此,例如,螺栓是“紧固件”,但是榫槽联接件不是“紧固件”。也就是说,榫槽元件是联接的元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部件。
如本文所用,两个或更多个零件或部件进行“联接”的表述将意味着该零件直接地或间接地连结在一起或一起操作,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零件或部件连结在一起或一起操作,只要出现联结即可。如本文所用,“直接地联接”意为两个元件彼此直接地接触。如本文所用,“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意味着两个部件进行联接以便一体地移动,同时保持相对于彼此的恒定取向。因此,当两个元件进行联接时,那些元件的所有部分都进行联接。然而,描述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联接至第二元件,例如,轴第一端联接至第一轮,意为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设置得比第一元件的其他部分更靠近第二元件。此外,搁置在仅通过重力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的另一个物体上的物体不“联接”到下部物体,除非上部物体以其他方式基本上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也就是说,例如,桌子上的书没有与其联接,但是胶合至桌子的书就与其联接。
如本文所用,短语“可移除地联接”或“临时联接”意味着一个部件以实质上临时的方式与另一个部件联接。也就是说,两个部件以此类方式联接,使得部件的连结或分离是容易的,而且不会损坏部件。例如,用有限数量的能够容易接近的紧固件(即,不难接近的紧固件)彼此固定的两个部件“可移除地联接”,而通过难以接近的紧固件焊接在一起或连结的两个部件不是“可移除地联接”的。“难以接近的紧固件”是在接近紧固件之前需要移除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的紧固件,其中“其他部件”不是接近装置,诸如但不限于门。
如本文所用,“临时设置”是指一个或多个第一元件或组件以在无需解除联接或以其他方式操纵第一元件的情况下允许第一元件/组件移动的方式搁置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元件或组件上。例如,仅仅搁置在桌子上的书(即,书未胶合或固定到桌子上)是“临时设置”在桌子上。
如本文所用,“操作性地联接”意味着联接多个元件或组件(每个元件或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第一元件从一个位置/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配置时,第二元件也在位置/配置之间移动。应当注意,第一元件可以“操作性地联接”到另一个元件,反之则非如此。
如本文所用,“对应”指示两个结构部件的大小和形状设定为彼此类似,并且可在最小的摩擦量下进行联接。因此,“对应”于构件的开口的大小略大于构件,使得构件可在最小的摩擦量下穿过开口。如果要将两个部件“紧密地”配合在一起,那么修改此定义。在那种情况下,部件大小之间的差值甚至更小,从而使摩擦量增加。如果限定开口的元件和/或插入到开口中的部件由可变形或可压缩材料制成,那么开口甚至可以略小于插入到该开口中的该部件。关于表面、形状和线,两个或更多个“对应”表面、形状或线一般具有相同大小、形状和轮廓。
如本文所用,当与移动的元件关联地使用时,“行进路径”或“路径”包括元件在运动时移动通过的空间。因此,固有地移动的任何元件都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此外,“行进路径”或“路径”涉及一个可识别的构造整体地相对于另一对象的运动。例如,假设道路非常平坦,则汽车上的旋转车轮(可识别构造)通常不会相对于汽车的车身(另一对象)移动。也就是说,车轮作为一个整体不会相对于例如相邻的挡泥板改变其位置。因此,旋转车轮相对于汽车的车身不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相反,那个车轮上的进气阀(可识别的构造)相对于汽车的车身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即,当车轮旋转并且运动时,进气阀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汽车的车身移动。
除了下文与“闩锁”相关联之外,如本文所用,两个或更多个零件或部件彼此“接合”的表述意味着该元件直接地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部件向彼此施加力或彼此相抵地偏置。此外,如本文关于移动零件所用,移动零件可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运动期间“接合”另一个元件和/或可在一旦位于所描述的位置时“接合”另一个元件。因此,应当理解,表述“当元件A移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和“当元件A位于元件A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是等同的表述,并且意味着元件A在移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接合元件B和/或元件A在位于元件A第一位置时接合元件B。仅关于闩锁组件并且如本文使用,诸如“闩锁接合扣件”的短语意味着闩锁向扣件施加力或与扣件相抵地偏置,或者扣件处于闩锁的路径中。
如本文使用,“闩锁组件”是指至少包括闩锁(或闩锁构件)和扣件的组件。应理解,闩锁和扣件与其他元件成单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至其他元件。例如,闩锁通常联接至栅栏中的闸,并且扣件通常联接至与该闸相邻的栅栏柱。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闩锁未接合扣件或者闩锁的路径未被扣件锁止,使得闩锁和与其联接的元件自由移动,在该第二位置,闩锁接合扣件或者扣件锁止闩锁的路径,使得闩锁和与其联接的元件不自由移动。可替代地,扣件是相对于闩锁移动的可移动元件。如上述并且如本文使用,当扣件与闩锁相抵地偏置时或者当扣件处于闩锁的路径中时,闩锁“接合”扣件。换句话说,闩锁接合扣件(或反之亦然)或扣件锁止闩锁的路径的配置是等效的,并且如本文仅关于闩锁所使用,当在没有附加的动作(诸如但不限于用户的动作)的情况下无法分离闩锁和扣件时,闩锁与扣件“接合”。
如本文使用,“操作性地接合”意味着“接合和移动”。也就是说,“操作性地接合”在关于被构造为使可移动或可旋转的第二部件移动的第一部件使用时意味着第一部件施加足以致使第二部件移动的力。例如,可以将螺丝刀放置成与螺钉接触。当没有对螺丝刀施加力时,螺丝刀仅“临时联接”到螺钉。如果对螺丝刀施加轴向力,那么将螺丝刀压靠在螺钉上并“接合”螺钉。然而,当将旋转力施加到螺丝刀时,螺丝刀“操作性地接合”螺丝并且致使螺丝旋转。此外,在电子部件的情况下,“操作性地接合”意味着一个部件通过控制信号或电流来控制另一部件。
如本文使用,词语“单体”是指被创造为单件或单元的部件。也就是说,包括单独地创造并且然后一起联接为单元的零件的部件不是“单体”部件或主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数量”应当意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的整数(即,多个)。也就是说,例如,短语“多个元件”意为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
如本文所用,在短语“[x]在其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y]被构造为在其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x]”中,“[x]”是元件或组件的名称。此外,当[x]是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的元件或组件时,代词“其”意为“[x]”,即,在代词“其”之前提到的所述元件或组件。
如本文所用,在诸如“围绕[元件、点或轴线]设置”或“围绕[元件、点或轴线]延伸”或“围绕[元件、点或轴线][X]度”的短语中的“围绕”是指环绕、围绕……延伸或围绕……测量。当用于参考测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时,“约”意为“近似”,即,在与测量相关的近似范围内,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
如本文所用,“大致曲线的”包括具有多个弯曲部分的元件,弯曲部分和平面部分的组合,以及以相对于彼此的角度设置从而形成曲线的多个平面部分或区段。
如本文所用,“大体上”是指与要修饰的术语相关的“以一般方式”,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
如本文所用,“基本上”是指与所修饰的术语相关的“主要地”,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
如本文所用,“在”意为与要修饰的术语相关的“在...上”和/或“在...附近”,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
如本文使用,“使用装置”是指能够在不同的配置下配置的构造/组件,其中至少一个配置是或可能是危险的。例如,断路器是“使用装置”,因为在基本上安全时,在可分离接触件位于闭合的第二位置时流过断路器的电流使得断路器可能是危险的。
如本文使用,“控制装置”是指作为“使用装置”的部分或者与“使用装置”相关联并且操作性地联接至联锁装置的构造/组件。
如本文使用,“联锁装置”(或“联锁组件”)是指一种构造/组件,该构造/组件操作性地联接至“使用装置”(包括其内部元件/组件),并且被构造为在控制装置处于特定位置或配置中时将“使用装置”(包括其内部元件/组件)置于特定配置中。例如,断路器设置在具有入口门的罩壳内。机械连杆将罩壳入口门操作性地联接至断路器的跳闸杆。当打开罩壳入口门时,机械连杆使断路器的跳闸杆移动至跳闸的断开位置并且将断路器的跳闸杆维持在跳闸的断开位置。应理解,当断路器的跳闸杆位于跳闸位置时,断路器接触件维持在断开配置中。因此,将跳闸杆移动至跳闸位置并且将跳闸杆维持在跳闸位置会将断路器接触件移动成断开配置并且使断路器接触件保持在断开配置中。在此配置中,入口门是“控制装置”,机械连杆是“联锁装置”并且断路器是“使用装置”。也就是说,入口门与断路器相关联并且操作性地联接至机械连杆。机械连杆在被致动时重新配置断路器并且只要入口门打开便将断路器(包括其内部元件/组件)维持在特定配置中。因此,“联锁装置”使“使用装置”维持在特定配置中。
此外,如本文使用,“联锁装置”必须使使用装置维持在特定配置中,直到用户使“控制装置”返回至原始配置或其他期望的配置为止。也就是说,在以上示例中,只要罩壳入口门是打开的,断路器便被维持在跳闸/断开配置中。当罩壳入口门返回到原始的闭合配置时,“联锁装置”不再使使用装置维持在特定配置中。也就是说,使“控制装置”返回至原始配置不一定会重新配置“使用装置”。因此,在此示例中,闭合罩壳入口门不会闭合断路器的可分离接触件。
相反地,如本文使用,“安全组件”诸如但不限于自动跳闸组件是一种构造,该构造在致动了“控制装置”之后重新配置“使用装置”,但不使“使用装置”维持在特定配置中。例如,在以上示例中,如果机械连杆仅将跳闸杆移动至跳闸位置,但未使跳闸杆维持在那里,则用户可将跳闸杆重新定位至非跳闸位置并且然后闭合断路器接触件。此类组件将不是“联锁装置”,因为该组件未使“使用装置”维持在特定配置中。
应理解,在下文公开的元件的特定配置是示例性的,并且权利要求书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配置。也就是说,例如,对元件“A”可旋转地联接至元件“B”的描述可陈述元件A包括轴,元件B包括圆形开口,并且通过将该轴插入到该开口中而将元件A/B联接。应理解,其中元件A包括圆形开口并且元件B包括轴的替代性配置是在此段落中公开的示例性配置的等效配置。
在下文论述断路器组件10和联锁系统100或它们的元件的各种运动。这些运动包括但不限于枢转、滑动、平移、旋转和它们的组合。这些运动一般使元件维持在平面中移动。众所周知,此类运动是可互换的或者可使得可互换。也就是说,例如,由在两个位置之间平移的元件导致的元件的配置的变化还可由在两个位置之间滑动的元件作出。因此,如本文使用,一般在平面中发生的任何运动等效于一般在平面中发生的任何其他运动。因此,例如,滑动等效于枢转。
图1示出了断路器系统8,该断路器系统包括断路器组件10、罩壳40和联锁系统100。断路器组件10包括示意性地示出的外壳组件12、导体组件14、操作机构16和跳闸组件18。导体组件14包括选择性地与线路导体和负载导体(两者都未示出)电连通的多个导电构件,如下文论述。导体组件14包括可分离接触组件19。可分离接触组件19包括多个固定接触件20和多个可移动接触件22。操作机构16操作性地联接至可分离接触组件19并且被构造为使每个可移动接触件22在断开的第一配置与闭合的第二配置之间移动,在该断开的第一配置中,可移动接触组件22与相关联的固定接触件20隔开,在该闭合的第二配置中,可移动接触件22联接至固定接触件20并且与该固定接触件电连通。
操作机构16还包括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图3)在对应于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配置的断开的第一位置与闭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当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第一配置中时,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位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第一位置,并且当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第二配置中时,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位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第二位置。
众所周知,跳闸组件18被构造为检测过流条件并且致使可分离接触组件19从第二配置移动至第一配置。也就是说,跳闸组件18操作性地联接至操作机构16,并且当检测到过流条件时,跳闸组件18致使操作机构16将可分离接触组件19从第二配置移动至第一配置。此外,如本文使用,跳闸组件18被构造为被“致动”。当跳闸组件18被“致动”时,跳闸组件18将可分离接触组件19从第二配置移动至第一配置和/或将可分离接触组件19维持在第一配置中。操作机构16和/或跳闸组件18包括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30(图3)。跳闸组件构件30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跳闸组件构件30致动跳闸组件18;和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跳闸组件构件30不致动跳闸组件18。因此,如本文使用,跳闸组件构件30要么被“致动”,意味着跳闸组件18也如上文限定被“致动”,要么跳闸组件构件30不被“致动”,意味着跳闸组件18不如上文限定被“致动”。换句话说,跳闸组件构件30的位置对应于跳闸组件18的配置和因此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配置。应理解,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跳闸组件构件30是从操作机构16延伸的连杆(未编号)的部分。此连杆被构造为在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移动时保持操作性地联接至在下文描述的联锁组件120,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罩壳40包括外壳组件42,该外壳组件具有五个大体上平面侧壁(未编号)和一个可移动门(未示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罩壳外壳组件42的侧壁和门设置在大体上平行六面体配置中。也就是说,外壳组件42的侧壁限定大体上封闭空间46(在下文称为“罩壳封闭空间”46)。众所周知,线路导体和负载导体(未示出)从罩壳封闭空间46外部延伸至罩壳封闭空间46内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线路导体和负载导体延伸穿过罩壳外壳组件后方侧壁,即,与门相对的侧壁。该门能够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打开的第一位置,该门枢转远离罩壳封闭空间46,在该关闭的第二位置,该门大体上平行于与该门相对的侧壁。
罩壳40和/或断路器系统8还包括装架组件50。装架组件50被构造为使断路器组件10在上文限定的三个设定位置之间移动。装架组件50被构造为手动地或自动地操作。如本文使用,装架组件50的“手动”操作意味着用于操作装架组件50的动力由用户生成,即,通过体力活动。如本文使用,装架组件50的“自动”操作意味着用于操作装架组件50的动力由一体电机或类似构造生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包括滑架52、手动装架组件54、一体电机56和位置指示器58。装架组件滑架52包括主体60和运动组件66。运动组件66被构造为允许滑架主体60相对于罩壳40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运动组件66包括在平台或轨道(都未示出/编号)上行进的轮子。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运动组件66包括固定至罩壳40的轮子和固定至断路器组件10的经由轮子67行进的轨道。也就是说,在如所示的此实施方案中,轨道是装架组件滑架52并且轮子67是运动组件6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滑架52和因此断路器组件10被构造为在多个“设定”位置之间移动,该“设定”位置包括断开连接的第一位置和连接的第二位置。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滑架52和因此断路器组件10还被构造为移动到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的测试位置。这些设定位置对应于上文限定的断路器组件10的“设定”位置。如果装架组件滑架52不位于识别的设定位置,则如本文使用,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应理解,所公开的配置是示例性的,并且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所公开的元件的类似/等效的位置和/或配置。例如,不是将装架组件滑架52/断路器组件10从测试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本文公开的元件可被配置为朝向/远离断路器组件10移动选定的导体,进而产生等效于本文描述的位置的基本上类似的配置。因此,应理解,本文公开的“位置”表示其中本文论述的元件处于所识别的配置中的配置。也就是说,如本文使用,“设定位置”等效于“设定配置”,其中移动不同的选定元件以便产生其中元件实际上位于“设定位置”的期望配置。
手动装架组件54被构造为使装架组件滑架52在装架组件滑架52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手动装架组件54包括具有插槽72(图3)的旋转棒70和入口门74。本公开不需要对手动装架组件54的配置和机械操作的描述,而是一般将工具(未示出)插入到手动装架组件棒插槽72中。用户旋转工具,并且因此旋转手动装架组件棒70。此运动机械地转换为使装架组件滑架52在装架组件滑架52设定位置之间移动的运动。众所周知,断路器组件10设置在装架组件滑架52上并且还在“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或位于如上文限定的“过渡区”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74可移动地联接至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并且被构造为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在该打开的第一位置,入口门74不覆盖(即,不阻止接近)手动装架组件棒插槽72,在该关闭的第二位置,入口门74覆盖或阻止接近手动装架组件棒插槽7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74包括把手(未示出),并且入口门74的定位由用户控制。也就是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户将入口门74移动至选定位置。入口门74通过下文论述的第一闩锁组件200和/或第二闩锁组件150被维持在选定位置。也就是说,用户必须提起入口门74以接近手动装架组件棒插槽7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7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平移”,即,在维持其相对于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的定向的同时竖直地滑动。
装架组件电机56(在下文称为“电机”56)还操作性地联接至装架组件滑架52,并且被构造为使装架组件滑架52在装架组件滑架52设定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机56操作性地联接至手动装架组件棒70,并且被构造为使手动装架组件棒70旋转。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机56由电信号致动。也就是说,电信号致使电机56开启/关闭并且控制电机输出的方向,并且因此控制电机56移动装架组件滑架52的方向。
如本文使用并且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是被构造为与装架组件滑架52一起移动的机械构造。在图中,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示出为单个构造或构件。应理解,在另一实施方案(未示出)中,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包括多个构造或主体。例如,在另一实施方案(未示出)中,一个主体包括标记(未编号),而另一主体限定下文论述的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联接至连杆(未示出),该连杆将向前/向后运动(即,装架组件滑架52进/出罩壳40的运动)转换为横向的或向右/向左运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包括标记和另一构造,诸如但不限于罩壳40,并且包括与装架组件滑架52的设定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窗口(未示出)。因此,在装架组件滑架52和因此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移动时,该标记在该窗口之间移动。也就是说,例如,当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测试位置”时,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上的标记出现在窗口中,被识别为“测试位置”。如果该标记不位于或不完全位于窗口中,则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揭露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因此,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被构造为指示装架组件滑架52和与其一起移动的断路器组件10的位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包括细长的大体上平面的指示器构件主体78。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指示器构件主体78设置在大体上竖直的平面中。也就是说,大体上平面的指示器构件主体78的平面大体上竖直地延伸。
如图3中所示,联锁系统100被构造为在断路器组件10位于选定的设定位置时或在断路器组件10位于过渡区中时将断路器组件10的元件定位和维持在期望的配置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联锁组件100被构造为检测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配置和入口门74的位置。如本文使用,“检测配置和位置”意味着联锁组件100的元件被构造为选择性地与断路器组件10的其他元件相互作用,并且联锁组件100的元件仅与断路器组件10的处于选定的配置中/位于选定的位置的元件相互作用。因此,由于该相互作用或没有该相互作用,联锁组件100检测断路器组件10的配置/位置。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联锁组件100被构造为激活电机控制组件110,以便仅在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第一配置中时并且在入口门74位于关闭的第二位置时启用电机56。联锁系统100包括还已经被识别为上文陈述的其他组件/构造的部分的元件。例如,入口门74也是联锁系统100的部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联锁系统100包括入口门74、可致动的电机控制组件110和联锁组件120。
可致动的电机控制组件110被构造为启用/禁用电机56。也就是说,电机控制组件110包括电子器件,该电子器件的具体性质与本公开不相关,该电子器件被配置为允许装架组件电机56被致动或阻止装架组件电机56被致动。也就是说,如本文使用,“启用/禁用”是指允许/阻止另一构造被致动;“启用/禁用”不是指致动或不致动另一构造。此外,如本文使用,当电机56被启用时,将电机控制组件110识别为被“激活”。相反地,当装架组件电机56被禁用时,将电机控制组件110识别为被“停用”。因此,电机控制组件110被构造为要么被“激活”要么被“停用”。此外,当电机控制组件电机56被启用时,用户可提供将电机56通电从而致使装架组件滑架52移动的另一信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通过多个传感器112激活/停用电机控制组件110。示例性传感器112是大体上类似的,并且在本文描述了一个传感器;在下文,将通过单独的名称和指示传感器的位置的参考数字来识别传感器,而传感器112的共用元件将共享参考数字。应理解,本文论述的机械传感器是示例性的,并且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能够与电机控制组件110一起操作。传感器112包括具有外部致动开关116的外壳1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致动开关116在未致动的伸出的第一位置与致动的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未致动的伸出的第一位置,致动开关116从传感器外壳114大体上完全伸出,在该致动的按压位置,致动开关116部分地设置在传感器外壳114中。当致动开关116位于第一位置时,传感器112不向电机控制组件110发送激活信号,并且电机控制组件110被停用。相反地,当致动开关116位于第二位置时,传感器112向电机控制组件110发送激活信号,并且电机控制组件110被激活。如本文使用,当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致动开关116位于第二位置。否则,致动开关116位于第二位置。传感器112被构造为将激活信号传送到电机控制组件110,无论通过电线118还是类似的构造或无线地(未示出)传送该激活信号,例如经由无线电、蓝牙或类似的频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74是“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还被识别为联锁组件120的部分和/或是操作性地接合联锁组件120的元件。入口门74包括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和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并且如所示,入口门74包括大体上平面的主体76。如所示,入口门大体上平面的主体76包括具有开口(未编号)的大体上垂直的凸出部77。众所周知,入口门凸出部77被构造为具有锁或类似的穿过其的约束装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是入口门主体76的周边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入口门主体76的周边包括作为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的大体上水平部分132,即,凸缘。在此实施方案中,跳闸组件构件30邻近于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而延伸,并且被构造为在上部第一位置与下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上部第一位置,跳闸组件构件30致动跳闸组件18,在该下部第二位置,跳闸组件构件30不致动跳闸组件18。跳闸组件构件30设置在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上方并且位于该跳闸组件构件接口的路径中。在此配置中,当入口门74位于第二位置时,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不接合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跳闸组件构件30保持在该第二位置。当入口门7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接合或“致动”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将跳闸组件构件30移动至第一位置。此外,只要入口门74保持在第一位置,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便致动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使跳闸组件构件30维持在该第一位置。因此,每当入口门74位于打开的第一位置时,跳闸组件构件30便位于该第一位置并且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断开的第一配置中。
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被构造为在入口门74位于第二位置时激活电机控制组件110,并且未被构造为在入口门74位于第一位置时激活电机控制组件110。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还沿着入口门74的周边设置。也就是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主体76的周边包括竖直表面,该竖直表面具有向内偏移部分142、成角度的过渡表面144和向外偏移部分146。术语“向内偏移”和“向外偏移”是指两个部分之间的偏移;即,这些是相对术语。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与传感器112交互,如上文描述。
也就是说,联锁组件120包括具有致动开关116的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其为如上文描述的传感器112)。应理解,将使用上述参考数字来识别传感器112的元件,但将通过诸如“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的名称来识别传感器。因此,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具有在本文还被识别为“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的致动开关116。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设置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的路径中。也就是说,如所示,当入口门74位于第一位置时,向内偏移部分142邻近于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而设置,但与该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隔开。因此,当入口门74位于第一位置时,不致动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不向电机控制组件110发送激活信号并且停用电机控制组件110。在入口门74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成角度的过渡表面144接合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将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移动至第二位置。当入口门74位于第二位置时,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即,位于第二位置,并且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向电机控制组件110发送激活信号并且激活电机控制组件110。在此配置中,电机56被启用并且电机56是可用的。应理解,通过将传感器112联接至外壳组件或位于传感器112所处的位置处的任何其他构造来“定位”传感器112。
联锁组件120包括第二闩锁组件150(在下文论述第一闩锁组件200)。第二闩锁组件150包括闩锁构件152和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包括细长主体156,该细长主体具有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接口158、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和闩锁16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接口158(在下文称为“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接口”158)被构造为联接、直接联接、固定至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或者被构造为通过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接合。因此,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一起移动。也就是说,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在对应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的位置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操作性地联接至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接口158。也就是说,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联接至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接口158,使得当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位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第二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位于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第二位置。当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位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第一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位于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第一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在下文称为“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是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的包括大体上平面的表面164和成角度的过渡表面166的向外偏移部分。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接合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上的致动开关116,如下文所描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被构造为通过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接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是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的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接口158相对的端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是入口门74中的大体上水平凹部170。也就是说,入口门74包括大体上竖直侧面,并且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是入口门74的竖直侧面中的大体上水平凹部170。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被构造为仅在入口门74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接合。应理解,当入口门74不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邻近于入口门74的大体上竖直侧面而设置或接合该入口门的大体上竖直侧面。
也就是说,第二闩锁组件150如下进行配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被构造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不接合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在该第二位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接合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可移动地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滑动地联接至一种构造,该构造诸如但不限于邻近于入口门74的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当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与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隔开。因此,入口门74能够在其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设置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中,即,设置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凹部170中,并且使入口门74维持在该第二位置。
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150包括弹簧180和可移动的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在此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限定空腔155,并且可移动的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是单独的元件。在此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弹簧180设置在空腔155中。此外,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部分地设置在空腔155中,其中第二闩锁组件弹簧180向外(即,朝向入口门74)偏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
在图4中示出的另一替代性实施方案中,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不包括空腔,而是包括设置在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的远侧端部处的垂直凸出部75。在此实施方案中,可移动的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设置在轨道(未示出)或类似的构造上,这允许可移动的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大体上垂直于入口门74的运动路径而滑动。此外,通过第二闩锁组件弹簧180和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凸出部75来接合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与以上实施方案一样,第二闩锁组件弹簧180朝向入口门74偏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也就是说,朝向第二位置偏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凸出部75与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一起移动并且定位成接合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因此,当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凸出部75接合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并且使该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A’与入口门74隔开。此运动还压缩第二闩锁组件弹簧180。
此外,联锁组件120包括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与之前一样,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包括在本文被识别为“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的致动开关116。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被构造为在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也就是说,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邻近于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的行进路径而定位,使得当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位于第一位置时,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致动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当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位于第二位置时,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不致动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
在此配置中,当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闭合配置中时,使入口门74维持在关闭的第二位置。也就是说,如上文所述,当入口门74位于第一位置时,在入口门74与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可分离接触组件19维持在断开的第一配置中。当将入口门74移动至关闭的第二位置时,第二闩锁组件弹簧180将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移动至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第一位置。也就是说,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设置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中,即,设置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凹部170中。在此配置中,用户能够利用操作机构16将可分离接触组件19从断开的第一配置移动至闭合的第二配置。将可分离接触组件19从断开的第一配置移动至闭合的第二配置还将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移动至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第二位置。当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位于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第二位置时,使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维持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中。因此,当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闭合配置中时,使入口门74维持在关闭的第二位置。
联锁组件120还包括第一闩锁组件200,该第一闩锁组件被构造为在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使入口门74维持在第一位置,并且被构造为在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设定位置时释放入口门74以移动至第二位置。如本文使用,在参考闩锁组件使用时的“释放”意味着闩锁组件的闩锁和扣件元件彼此不再接合,或不再设置在彼此的路径中,并且锁存元件自由移动。也就是说,“释放”不移动闩锁构件,而是将闩锁组件的元件配置成使得闩锁构件自由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闩锁组件200包括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入口门闩锁构件弹簧204、枢转构件206、多个凸轮表面208、第一闭合弹簧210、第二闭合弹簧212和枢转构件弹簧214。第一闩锁组件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在下文称为“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被构造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入口门闩锁构件202接合入口门74并且使入口门74维持在入口门第一位置,在该第二位置,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释放入口门74,进而允许入口门74移动至入口门74第二位置。关于接合其他元件的元件,并且如本文使用,“最小接合”意味着将通过接合所产生的偏置减小至最小/可忽略的偏置或者不存在偏置,例如,不再联接元件并且不施加偏置。
也就是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包括主体220,该主体具有入口门接口222和枢转构件接口224。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220邻近于入口门74而被可移动地安装,并且如所示,被可旋转地/枢转地安装。因此,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220包括枢轴支座226,诸如但不限于开口。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入口门接口222被构造为接合入口门74的下侧。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枢转构件接口224相对于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入口门接口222设置在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枢轴支座226的另一侧上。因此,如所示,在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入口门接口222向上移动时,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枢转构件接口224向下移动,并且反之亦然。
入口门闩锁构件弹簧204邻近于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而设置/定位,并且接合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进而朝向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第一位置偏置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入口门闩锁构件弹簧204基本上弱于本文论述的其他弹簧。也就是说,入口门闩锁构件弹簧204不直接或间接地施加足以影响除了入口门闩锁构件202之外的联锁系统100中的任何元件的偏置。也就是说,入口门闩锁构件弹簧204仅被构造为将入口门闩锁构件202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否则,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的位置由枢转构件206的位置控制,如下文论述。
枢转构件206包括细长主体230,如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细长主体是大体上U形。也就是说,枢转构件主体230一般包括两个向上延伸的“耙齿”和大体上水平的“弯曲部”(都未编号)。枢转构件主体230包括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凸轮234和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以及设置在凸轮234与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之间的枢轴支座238(示出为开口)。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枢转构件主体枢轴支座238包括轴239。应理解,枢转构件主体枢轴支座轴239实际上联接至罩壳外壳组件42,但如本文使用,将枢转构件主体枢轴支座轴239识别为枢转构件206的部分。枢转构件主体230被构造为在入口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入口门74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该入口门打开的第一位置,枢转构件主体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致动跳闸组件构件30,在该入口门关闭的第二位置,枢转构件主体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不致动跳闸组件构件30。如下文所描述,当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第一位置。此外,当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设定”位置时,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第二位置。因此,可在本文将枢转构件主体230描述为位于“过渡区”位置或“设定”位置,如本文使用,该“过渡区”位置或“设定”位置分别对应于在此段落中描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枢转构件主体枢轴支座238设置在枢转构件主体230的“弯曲部”上,并且在此配置中,枢转构件主体2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摇晃”。此外,在此实施方案中,枢转构件弹簧214是设置在枢转构件主体枢轴支座轴239的一侧上的压缩弹簧,使得将枢转构件主体230偏置于第一位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枢转构件弹簧214是联锁系统100中的最强的弹簧,并且具有足以克服第二闭合弹簧212的偏置的偏置。
通过枢转构件弹簧214将枢转构件主体230偏置于第一位置,但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和枢转构件206的移动受到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影响(即,控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由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中的多个凹部240(示出两个)限定。如上文所述,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与装架组件滑架52一起移动。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中的凹部240包括向下偏移表面241、成角度的表面242(其为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和“峰”24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峰是大体上平面的。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被构造为沿着接合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的凸轮路径移动。换句话说,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邻近于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而设置并且沿着其表面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第一位置凸轮表面208A、测试位置凸轮表面208B(其作为中间凸轮表面具有两个侧面,一个表面用于每个方向上的运动)和第二位置凸轮表面208C。
一般来讲,当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设置在凹部的向下偏移表面241处时,未接合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并且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入口门打开的第一位置或移动至该入口门打开的第一位置。如本文使用,并且仅关于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在[X]表面处”是指在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具有基本上竖直向下延伸的充分长度(如图2中所示)的情况下设置在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接触和或接合所识别的表面的地方或设置在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将接触和/或接合所识别的表面的地方。因此,如图2中所示,当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设置在凹部的向下偏移表面241处时,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设置在凹部240中但不具有充分长度来接触该凹部的向下偏移表面241。应理解,在此配置中,没有凸轮表面208接合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因此,考虑到上文描述的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和枢转构件206的配置,通过枢转构件弹簧214产生作用于这些元件的力,如所述,该力将枢转构件206偏置于其第一位置。此外,凹部的向下偏移表面241定位在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上,使得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设置在凹部的向下偏移表面241处。
凹部的成角度的表面242定位在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上,使得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基本上靠近“设定”位置时,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设置在凹部的成角度的表面242处。因此,在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与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一起朝向“设定”位置移动时,凹部的成角度的表面242(即,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接合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此接合克服了枢转构件弹簧214的偏置,并且允许枢转构件206朝向第二位置移动。
凹部的峰244定位在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上,使得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设定”位置时,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设置在凹部的峰244处。与之前一样,在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与凹部的峰244之间的接合克服了枢转构件弹簧214的偏置,并且允许将枢转构件206维持在其第二位置。
枢转构件弹簧214具有枢转构件弹簧力。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闭合弹簧210具有第一闭合弹簧力,并且第二闭合弹簧212具有第二闭合弹簧力。第一弹簧力与第二弹簧力的组合小于枢转构件弹簧力。第一闭合弹簧210被构造为接合入口门74以将入口门74朝向入口门74第二位置偏置。第二闭合弹簧212被构造为接合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将跳闸组件构件30朝向跳闸组件构件30第二位置偏置。
在此配置中,并且鉴于如上文描述的联锁组件120的其他元件的配置,当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设置在第一位置(其中未将入口门74维持在入口门第二位置)时并且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枢转构件弹簧214的偏置将枢转构件206偏置于第一位置。此外,如果入口门74位于其第一位置,则入口门闩锁构件弹簧204使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和因此入口门74维持在第一位置。然后,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移动到设定位置和/或位于设定位置时,第一闩锁组件凸轮表面208接合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进而克服枢转构件弹簧214的偏置并且允许枢转构件206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在枢转构件206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枢转构件主体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接合入口门闩锁构件枢转构件接口224,进而将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移动至其第二位置。
因此,第一闭合弹簧210的偏置接合入口门74,并且将入口门74偏置于入口门74第二位置。此外,第二闭合弹簧212接合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将跳闸组件构件30偏置于跳闸组件构件30第二位置。此外,当枢转构件206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枢转构件主体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接合入口门闩锁构件枢转构件接口224,并且将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移动和维持在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第二位置。也就是说,此相互作用移动入口门闩锁构件202以便“释放”入口门74。
因此,当使用手动装架组件54时,用户起初将入口门74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第一闩锁组件200然后使入口门74维持在第一位置。当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移动到设定位置时,并且在用户从插槽72移除了致动工具之后,第一闩锁组件200然后将入口门74移动至第二位置。这继而致使第二闩锁组件构件主体156移动至其第二位置,如上文描述,这允许用户将可分离接触组件19移动至闭合的第二配置。也就是说,当断路器组件10位于设定位置(例如,“测试位置”)时,用户能够闭合可分离接触组件19。当用户再次将入口门74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且将致动工具插入插槽72中)并且将断路器组件10/装架组件滑架52移动到过渡区中时,第一闩锁组件200再次使入口门74维持在第一位置。
应进一步注意,当入口门位于第一位置时,不致动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和/或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并且如上文描述,当不致动传感器148、190时,无法激活电机56。因此,当手动装架组件54在使用中时,无法使用电机56。相反地,当入口门74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当手动装架组件54不在使用中时,传感器148、190被致动并且可激活电机56。因此,联锁组件120被构造为检测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配置(经由第二闩锁组件150)和入口门74的位置(经由第一闩锁组件200和/或传感器148、190),并且仅在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第一配置中时并且在入口门74位于关闭的第二位置时激活电机控制组件110以便启用电机56。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联锁组件120包括模式选择器组件250,该模式选择器组件被构造为控制装架组件50的操作方法。如上文所述,装架组件50手动地或自动地操作。模式选择器组件250被构造为将装架组件50的操作方法限制于全部启用配置、手动启用配置、电机启用配置和全部禁用配置中的一者。如本文使用,在“全部启用”配置中,装架组件50手动地或自动地操作。如本文使用,在“手动启用”配置中,装架组件50手动地操作。如本文使用,在“电机启用”配置中,装架组件50自动地操作。如本文使用,在“全部禁用”配置中,装架组件50不手动地或自动地操作。
模式选择器组件250包括细长构件252、入口门构件254、偏置组件256和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是如上文描述的传感器112,并且包括致动开关116,即,“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被构造为在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
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固定至入口门74,包括与该入口门成单体,并且与其一起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从入口门74的竖直侧横向地延伸。因此,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具有对应于入口门74的运动的行进路径。
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252包括细长主体260,该细长主体具有入口门构件接口262、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和偏置组件接口26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先前的句子中识别的每个接口262、264、266是来自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的突出部。入口门构件接口262和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以一种方式彼此隔开,使得这些接口262、264被构造为置于下文陈述的不同位置。此隔开还取决于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和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的位置。在图中示出了此类隔开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包括成角度的凸轮表面268。如与其他传感器112一起论述的,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成角度的凸轮表面268在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移动时移动(例如,滑动)经过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也就是说,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被构造为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被构造为在全部启用位置、手动启用位置、电机启用位置与全部禁用位置中的任一者之间移动。
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全部启用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入口门构件接口262未设置在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的路径中,并且入口门74在入口门74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并且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致动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因此,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此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如上文描述。换句话说,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此位置时,用户能够利用手动装架组件54或装架组件电机56。这是模式选择器组件250的“全部启用”配置。
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手动启用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入口门构件接口262未设置在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的路径中,并且入口门74在入口门74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并且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不致动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因此,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此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不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如上文描述。换句话说,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此位置时,用户能够仅利用手动装架组件54。这是模式选择器组件250的“手动启用”配置。
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电机启用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入口门构件接口262设置在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的路径中,并且入口门74无法从入口门第二位置移动。因此,在入口门74无法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致动工具无法联接至手动装架组件棒插槽72并且无法使用手动装架组件54。此外,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致动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因此,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此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如上文描述。这是模式选择器组件250的“电机启用”配置。
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全部禁用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入口门构件接口262设置在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的路径中,并且入口门74无法从入口门74第二位置移动,并且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不致动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因此,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位于此位置时,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不向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如上文描述。这是模式选择器组件250的“全部禁用”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偏置组件256包括被构造为在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偏置的两个弹簧270、27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偏置组件接口266是从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的大体上径向/垂直的延伸部。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偏置组件接口266设置在模式选择器组件偏置组件弹簧270、272之间。在此配置中,模式选择器组件偏置组件256被构造为接合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偏置组件接口266,并且将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偏置于选定位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被偏置于全部启用位置。
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包括多个开口280,并且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包括多个模式选择器开口282。应理解,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或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中的仅一者包括多个开口,并且另一者包括单个开口。如图3中所示,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被示出为具有单个开口280,并且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被示出为具有多个开口282。当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开口280与罩壳开口282对准时,使销、搭扣或类似的构造通过开口280、282并且相对于断路器组件外壳组件12将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维持在一个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罩壳开口282的位置是隔开的,使得当使销通过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开口280和搭扣开口(未示出)时,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设置在选定位置,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选定位置诸如全部启用位置、手动启用位置、电机启用位置和全部禁用位置中的一者。
处于此配置中的联锁系统100解决了上述问题。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鉴于本公开的全部教导,可形成对那些细节的各种修改和替代方案。因此,所公开的特定布置仅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全部范围及其任何和所有等同物给出。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断路器系统(8)的联锁系统(100),所述断路器系统(8)包括罩壳(40)、装架组件(50)和断路器组件(10),所述罩壳(40)限定封闭空间(46),所述装架组件(50)包括滑架(52)、手动装架组件(54)、电机(56)和位置指示器(58),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被构造为在多个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多个设定位置包括断开连接的第一位置和连接的第二位置,其中,如果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未位于识别的设定位置,则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所述手动装架组件(54)被构造为使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手动装架组件(54)包括具有插槽(72)的旋转棒(70),所述电机(56)被构造为使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包括指示器构件主体(78),所述指示器构件主体(78)被构造为与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一起移动,所述断路器组件(10)包括可分离接触组件(19),所述可分离接触组件(19)包括多个固定接触件(20)和多个可移动接触件(22),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能够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配置中,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与所述固定接触件隔开并且不与所述固定接触件电连通,在所述第二配置中,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联接至所述固定接触件(20)并且与所述固定接触件电连通,所述断路器组件(10)还包括操作机构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和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30),所述断路器组件(10)设置在所述滑架(52)上,所述联锁系统(100)包括:
可移动入口门(74),所述可移动入口门被构造为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的第一位置,所述入口门不阻止对所述人工装架组件插槽(72)的接近,在所述关闭的第二位置,所述入口门阻止对所述人工装架组件插槽(72)的接近;和
联锁组件(120),所述联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允许手动使用所述装架组件(54),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允许使用所述电机,并且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位于过渡区中时将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维持在所述第一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锁系统,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被构造为检测所述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所述配置和所述入口门(74)的所述位置,并且所述联锁组件包括第一闩锁组件(200),所述第一闩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将所述入口门(74)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设定位置时释放所述入口门(74)以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200)包括入口门闩锁构件(202);
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包括主体(220),所述主体具有入口门接口(222)和枢转构件接口(224);并且
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被构造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接合所述入口门(74)并且将所述入口门(74)维持在所述入口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释放所述入口门(74),进而允许所述入口门移动至所述入口门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200)包括枢转构件(206);
所述枢转构件(206)包括主体(230);
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包括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凸轮(234)和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
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被构造为在入口门(74)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入口门(74)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入口门打开的第一位置,所述枢转构件主体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30),在所述入口门关闭的第二位置,所述枢转构件主体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不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30);
其中,当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所述枢转构件主体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不接合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枢转构件接口(224),由此,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被偏置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
其中,当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所述枢转构件主体第二位置时,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接合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枢转构件接口(224)并且将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维持在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200)的凸轮表面(208)的数目由所述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238)中的凹部(240)的数目限定;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的多个凸轮表面(208)被构造为沿着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的凸轮路径移动;
其中,当第一闩锁组件的多个凸轮表面(208)完全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时,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移动至所述枢转构件主体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闩锁组件的多个凸轮表面(208)包括第一位置凸轮表面(208A)和第二位置凸轮表面(208C);
所述第一凸轮表面(208A)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所述装架组件滑架第一位置时完全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并且
所述第二凸轮表面(208C)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所述装架组件滑架第二位置时完全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入口门(74)包括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
所述入口门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
所述入口门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3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100),所述联锁系统还包括:
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110),所述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被构造为启用/禁用所述装架组件电机(56);和
所述联锁组件(120),所述联锁组件被构造为仅在所述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所述第一配置中时并且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关闭的第二位置时激活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以便启用所述电机(5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入口门(74)包括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
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激活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并且
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未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激活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12);
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12)包括致动开关(116);
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12)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
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12)定位成使得当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不致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当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致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模式选择器组件(250);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250)包括构件(252)、入口门构件(254)和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包括致动开关(116);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被构造为在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4)固定至所述入口门(74);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252)包括主体(260),所述主体具有入口门构件接口(262)和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被构造为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100),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第二闩锁组件(150);
所述入口门(74)包括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150)包括闩锁构件(152);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包括主体(156),所述主体具有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和闩锁(162);
所述入口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被构造为仅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接合;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被构造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不接合所述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接合所述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包括致动开关;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并且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定位成使得当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不致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当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致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
12.一种断路器系统(8),所述断路器系统包括:
罩壳(40),所述罩壳限定封闭空间(46);
装架组件(50),所述装架组件包括滑架(52)、手动装架组件(54)、电机(56)和位置指示器(58);
断路器组件(10);
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被构造为在多个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多个设定位置包括断开连接的第一位置和连接的第二位置,其中,如果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不位于识别的设定位置,则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
所述手动装架组件(54)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所述手动装架组件包括具有插槽(72)的旋转棒(70);
所述电机(56)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设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
所述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包括指示器构件主体(78);
所述指示器构件主体(78)被构造为与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一起移动;
所述断路器组件(10)包括可分离接触组件(19);
所述可分离接触组件(19)包括多个固定接触件(20)和多个可移动接触件(22),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能够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配置中,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与所述固定接触件(20)隔开,并且不与所述固定接触件电连通,在所述第二配置中,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联接至所述固定接触件(20)并且与所述固定接触件电连通;
所述断路器组件(10)还包括操作机构接触位置指示器构件(17)和能够手动致动的跳闸组件构件(30);
所述断路器组件(10)设置在所述滑架(52)上;
联锁系统(100),所述联锁系统包括可移动入口门(74)和联锁组件(120);并且
所述联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允许手动使用所述装架组件(54),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允许使用所述电机,并且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位于过渡区中时将所述可移动接触件(22)维持在所述第一配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可移动入口门(74)被构造为在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的第一位置,所述入口门(74)不阻止对所述人工装架组件插槽(72)的接近,在所述关闭的第二位置,所述入口门(74)阻止对所述人工装架组件插槽(72)的接近;并且
所述联锁组件(120)被构造为检测所述可分离接触组件(19)的所述配置和所述入口门(74)的所述位置,并且所述联锁组件包括第一闩锁组件(200),所述第一闩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过渡区中时将所述入口门(74)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设定位置时释放所述入口门(74)以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200)包括入口门闩锁构件(202);
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包括主体(220),所述主体具有入口门接口(222)和枢转构件接口(224);并且
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被构造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接合所述入口门(74)并且将所述入口门(74)维持在所述入口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释放所述入口门(74),进而允许所述入口门(74)移动至所述入口门第二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包括枢转构件;
所述枢转构件(206)包括主体(230);
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包括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凸轮(234)和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
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被构造为在入口门(74)打开的第一位置与入口门(74)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入口门打开的第一位置,所述枢转构件主体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130),在所述入口门关闭的第二位置,所述枢转构件主体跳闸组件构件接口(236)不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202);
其中,当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所述枢转构件主体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不接合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枢转构件接口(224),由此,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被偏置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
其中,当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位于所述枢转构件主体第二位置时,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入口门闩锁构件接口(232)接合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主体枢转构件接口(224)并且将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202)维持在所述入口门闩锁构件第二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的凸轮表面(208)的数目由所述装架组件位置指示器(58)中的凹部(240)的数目限定;
所述第一闩锁组件的多个凸轮表面(208)被构造为沿着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的凸轮路径移动;
其中,当第一闩锁组件的多个凸轮表面(208)完全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时,所述枢转构件主体(230)移动至所述枢转构件主体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闩锁组件(200)的多个凸轮表面(208)包括第一位置凸轮表面(208A)、测试位置凸轮表面(208B)和第二位置凸轮表面(208C);
所述第一凸轮表面(208A)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位于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第一位置时完全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并且
所述第二凸轮表面(208C)被构造为在所述装架组件滑架位于所述装架组件滑架(52)第二位置时完全接合所述枢转构件主体凸轮(234)。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入口门(74)包括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
所述入口门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30);并且
所述入口门跳闸组件构件接口(130)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致动所述跳闸组件构件(30)。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联锁系统(100)包括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110),所述可致动电机控制组件被构造为启用/禁用所述装架组件电机(56);并且
所述联锁组件(120),所述联锁组件被构造为仅在所述可分离接触组件(19)处于所述第一配置中时并且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关闭的第二位置时激活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以便启用所述电机(56)。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入口门(74)包括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
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激活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并且
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未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激活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
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包括致动开关(116);
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被构造为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
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148)定位成使得当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不致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当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入口门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40)致动所述入口门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模式选择器组件(250);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250)包括构件(252)、入口门构件(254)和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包括致动开关(116);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258)被构造为在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入口门构件(252)固定至所述入口门(74);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252)包括主体(260),所述主体具有入口门构件接口(262)和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
所述模式选择器组件构件主体(260)被构造为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系统(8),其中: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第二闩锁组件(150);
所述入口门(74)包括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150)包括闩锁构件(152);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包括主体(156),所述主体具有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160)和闩锁(162);
所述入口门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被构造为仅在所述入口门(7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接合;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156)被构造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不接合所述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闩锁(162)接合所述第二闩锁组件扣件(154);
所述联锁组件(120)包括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包括致动开关(116);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被致动时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信号提供激活信号,并且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未被致动时不向所述电机控制组件(110)提供激活信号;并且
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190)定位成使得当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不致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并且当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15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主体电机控制组件致动器接口(264)致动所述第二闩锁组件闩锁构件位置传感器致动开关(116)。
CN201980089761.XA 2018-12-27 2019-12-26 用于断路器系统的联锁系统 Pending CN1133305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33,252 US10840034B2 (en) 2018-12-27 2018-12-27 Interlock system for a circuit breaker system
US16/233252 2018-12-27
PCT/EP2019/025488 WO2020135930A1 (en) 2018-12-27 2019-12-26 Interlock system for a circuit breaker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0531A true CN113330531A (zh) 2021-08-31

Family

ID=69143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761.XA Pending CN113330531A (zh) 2018-12-27 2019-12-26 用于断路器系统的联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0034B2 (zh)
EP (1) EP3903335A1 (zh)
CN (1) CN113330531A (zh)
CA (1) CA3125210A1 (zh)
MX (1) MX2021007917A (zh)
WO (1) WO20201359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587658S1 (en) * 2005-05-10 2009-03-03 Abb S.P.A. Circuit breaker
USD959388S1 (en) * 2020-01-15 2022-08-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witch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35681A (en) 1961-02-01 1966-02-15 Ite Circuit Breaker Ltd Mechanism for positioning circuit breaker in compartment
US7825344B2 (en) 2007-07-09 2010-11-02 Stevenson Robert L Remote racking of horizontally displaceable circuit breakers
US8304672B2 (en) 2009-12-21 2012-11-06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Wireless remote racking mechanism
US8395065B2 (en) 2010-09-02 2013-03-12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Portable remote racking device for a circuit breaker
US8420964B2 (en) * 2010-10-12 2013-04-16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racking assembly and coupling therefor
US8953305B2 (en) * 2012-12-04 2015-02-10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levering assembly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3335A1 (en) 2021-11-03
CA3125210A1 (en) 2020-07-02
US20200211793A1 (en) 2020-07-02
WO2020135930A1 (en) 2020-07-02
US10840034B2 (en) 2020-11-17
MX2021007917A (es)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7627B1 (en) Remote control and racking device for medium-voltage circuit breakers
EP2339603B1 (en) Interlock apparatus of ground switch for vacuum circuit breaker
KR100876535B1 (ko) 차단기의 보조접점장치
CN102725918A (zh) 马达控制中心及其子单元
CN111433877B (zh) 固态断路器和组合式电动机起动器中的可熔断安全断开
CN113330531A (zh) 用于断路器系统的联锁系统
EP2372737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close latch interlock assembly therefor
EP3357077B1 (en) Articulated clinch joint fo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EP2472547B1 (en) Lock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WI696748B (zh) 用於保護動力電動切換設備和使用者的機械門互鎖裝置
KR102166909B1 (ko) 배전반
CN108511219B (zh) 用于控制电子开关的触头的装置
EP4109486A1 (en) Safety device and three-pole base
EP1724804B1 (en) Reset module for an electrical safety device
US10008355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breaker pole with forcing, and breaker gear
US10958047B2 (en) Interlock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N107316786B (zh) 具有框架指纹区域的电路断路器
CA2975492C (en) Ground fault trip assembly
EP3130001B1 (en) Multi-purpose mounting for a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US9177736B2 (en) Switch cover limiting manual switch activation
CN219534378U (zh) 一种远程脱扣机构及隔离开关
JP3811934B2 (ja) コントロールセンタの母線接地装置ユニット
US110944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engagement of arc reduction technology
KR101198971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안전장치
EP2242071A2 (en) Motor opera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