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9465A -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9465A
CN113329465A CN202110556500.3A CN202110556500A CN113329465A CN 113329465 A CN113329465 A CN 113329465A CN 202110556500 A CN202110556500 A CN 202110556500A CN 113329465 A CN113329465 A CN 113329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network
terminal equipment
preset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65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9465B (zh
Inventor
阿斯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65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在所述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终端设备的智能独立组网Smart SA功能,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这样,通过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工作场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关闭Smart SA功能,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从而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还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这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并且提高终端设备侧用户感知的上网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已经逐渐进入互联网用户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支持接入5G网络。5G具有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和独立组网(Standalone,SA)两大部署方案;其中,NSA是依附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4G)基站进行改造而部署5G网络架构,SA则是建设全新的5G基站,部署独立于4G网络的5G网络架构。
目前,由于相关技术在利用智能独立组网(Smart SA)功能决策终端设备的网络驻留优先级时考虑不全面,造成功耗浪费,甚至还影响了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在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智能独立组网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场景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之一:
开启WIFI热点;
开启测速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
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
WIFI连接;
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
在SA网络启动通话;
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包括:LTE网络的传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门限值;或者,LTE网络的传输时延大于预设时延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事件包括: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工作场景不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维持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开启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第一预设场景与第二预设场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设置黑名单场景;
当工作场景属于黑名单场景时,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黑名单场景是根据第一预设场景生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至少一种候选场景下对终端设备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包括:
对终端设备当前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系统性能;
根据目标系统性能,从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目标系统性能对应的候选场景,将所查询到的候选场景确定为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驻网控制装置包括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识别单元,配置为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控制单元,配置为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场景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之一:
开启WIFI热点;
开启测速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
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
WIFI连接;
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
在SA网络启动通话;
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可以包括:LTE网络的传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门限值;或者,LTE网络的传输时延大于预设时延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事件可以包括: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工作场景不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维持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开启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第一预设场景与第二预设场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驻网控制装置还包括建立单元,配置为设置黑名单场景;
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当工作场景属于黑名单场景时,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黑名单场景是根据第一预设场景生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立单元,还配置为在至少一种候选场景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识别单元,配置为对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系统性能;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系统性能,从所述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系统性能对应的候选场景,将所查询到的候选场景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工作场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在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终端设备。通过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这样,通过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工作场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关闭Smart SA功能,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从而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还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这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并且提高终端设备侧用户感知的上网速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驻留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还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驻留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且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与网络设备通过第四代、第五代等移动通信技术建立通信连接,其通信连接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等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终端设备还可以为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演进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Licensed-Assisted Access using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可简称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可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基带单元(Base BandUnit,BBU)、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附近可能存在多个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各个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服务质量值(比如信号质量)来选择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也可称为“驻留小区”),不同的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能存在差别,终端设备应该驻留在服务质量值较好的小区。如图1所示,假定存在三个网络设备,分别为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和网络设备3,终端设备驻留在网络设备1所在的小区1,这时候小区1即为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网络设备2所在的小区2以及网络设备3所在的小区3均与小区1相邻,即小区2和小区3是小区1的相邻小区(也可称为“邻居小区”)。
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始终驻留在服务质量相对较好的小区,网络设备需要终端设备上报测量的结果,比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等,而上报又可以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的上报。其中,周期性上报由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直接上报测量的结果。事件触发的上报又可分为同频系统的事件和不同系统间的事件。下面以同频系统为例,又可以包括:
(1)A1事件,服务小区好于绝对门限值;这个事件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小区间的测量。
(2)A2事件,服务小区差于绝对门限值;这个事件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小区间的测量,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小区切换等操作。
(3)A3事件,邻居小区好于服务小区;这个事件发生可以用来决定UE是否切换到邻居小区。
(4)A4事件,邻居小区好于绝对门限值;
(5)A5事件,服务小区差于一个绝对门限值并且邻居小区好于一个绝对门限值;这个事件也可以用来支持小区切换。
可以理解,随着5G网络的到来,目前终端设备还支持Smart SA功能。其中,SmartSA功能更偏重于功耗优化,会针对终端设备的驻留网络进行智能化调整。这样,在特定场景下,Smart SA功能会使得终端设备降低驻留SA网络的优先级,导致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速率下降、网络稳定性变差等问题。并且很多用户场景如飞行模式、插卡、开机、开启测速(Speed Test)软件、开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热点等大概率是用户希望在5G网络上的。在SA网络上起呼电话后由于SA网络不支持新空口上语音通话(Voice overNew Radio,VONR),网络设备会配置终端设备到LTE网络进行通话,当通话结束后希望回到SA网络,显示5G图标;类似的做法在LTE网络不支持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时类似,当LTE网络上起呼电话,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到2G/3G网络,电话结束后需要回到LTE网络,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体验方式。
另外,如在WIFI连接下、不开数据开关等场景,用户数据不走调制解调器(Modem),Modem处于空闲(Idle)态,SA网络的Idle态与LTE网络的Idle态相当,让Modem驻留到5G网络,这样对用户来说用户的图标体验会好,并且也不会有功耗问题。
然而,诸如此类场景,目前的技术方案统一采用网速判决,导致这些场景下基本都在LTE网络,用户体验不好,综合来说应该是驻留在SA网络,而不是在LTE网络。简言之,目前的技术方案在Smart SA功能决策终端设备的网络驻留优先级时未考虑终端设备的用户使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这样,通过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工作场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关闭Smart SA功能,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从而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这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并且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侧用户感知的上网速率,同时对功耗影响较小,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S202: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智能独立组网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驻网控制装置,或者集成有该装置的终端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终端设备而言,该终端设备还需要支持Smart SA功能。具体地,由于在特定场景下Smart SA功能会使得终端设备降低驻留SA网络的优先级,可能导致终端设备的网络速率下降、网络稳定性变差等问题;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可以识别出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如果该工作场景属于诸如飞行模式、插卡、开机、开启Speed Test软件、开启WIFI热点等特定场景,那么可以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定场景可以称为第一预设场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场景至少可以包括下述的其中之一:
开启WIFI热点;
开启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
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
WIFI连接;
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
在SA网络启动通话;
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Doze模式来说,Doze模式类似于深度睡眠,属于低电耗模式。Doze模式是通过延缓应用程序后台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网络活动减少电量的消耗,类似于打盹的状态。若判断用户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终端设备,就延缓终端设备中应用程序后台的CPU和网络活动,以达到减少电量消耗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延缓并没有杀死进程。
还需要说明的是,“开启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也可以是指Speed Test软件或者软件商店调整至前台应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这里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对驻留在LTE网络的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在特定时间段内对该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信息交互较少的时间段对该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如凌晨、午夜的某一个时间段。
另外,服务质量值是当前驻留在LTE网络的服务小区的一个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服务质量值的具体表征形式。其中,凡是可以反映该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的参数均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服务质量值,例如,该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下述参数的至少一项: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丢包率、误块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号时延、信号抖动等等,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参考值也可以是上述参数经过特定运算后的值,如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R值,R值为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一设定值的和值,第一设定值可以为一个预设的常数值;又如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S值,S值为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设定值的差值,第二设定值可以为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最小接收强度。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所述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可以包括:LTE网络的传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门限值;或者,LTE网络的传输时延大于预设时延门限值。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质量值可以用传输质量或者传输时延来表示。如果LTE网络的信号较差,比如LTE网络传输质量差、时延大,那么这时候可以关闭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还需要说明的是,“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目标事件可以包括: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预设时长可以为5分钟(minute,简称为min)。
也就是说,在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等目标事件触发之后的5min内,可以关闭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但是如果这些目标事件触发之后超过5min,那么将不作处理,维持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进一步地,在识别出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之后,还可能会存在工作场景不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工作场景不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维持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为除了第一预设场景之外的其他场景,那么可以不作处理,这时候维持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设置黑名单场景;
当工作场景属于所述黑名单场景时,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黑名单场景是根据第一预设场景生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预先设置黑名单场景;其中,黑名单场景可以是根据开启WIFI热点、开启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WIFI连接、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在SA网络启动通话、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等中的至少一项组成。如果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在所述黑名单场景之内,那么可以关闭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场景识别方案还可以使得Smart SA功能决策更加精细化,例如可以在特定场景下使能Smart SA功能,优化功耗体验。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开启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第一预设场景与第二预设场景不同。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设置第二预设场景,第二预设场景与第一预设场景不同,且第二预设场景是除了开启WIFI热点、开启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WIFI连接、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在SA网络启动通话、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等之外的其他场景。另外,第二预设场景也可以称为白名单场景。如果检测到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即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在所述白名单场景之内,那么可以将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开启,以实现Smart SA功能处于使能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至少一种候选场景下对终端设备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可以包括:
对终端设备当前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系统性能;
根据目标系统性能,从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目标系统性能对应的候选场景,将所查询到的候选场景确定为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建立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不同的候选场景下获取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可以使得所建立的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准确,也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场景识别的准确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工作场景的识别,系统性能的具体表征参数和获取方式是有差异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控制方法,通过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这样,通过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工作场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关闭Smart SA功能,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避免切换到LTE网络所导致的终端设备网络速率下降、网络稳定性变差等问题,从而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这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并且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侧用户感知的上网速率,同时对功耗影响较小,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详细流程可以包括:
S301: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工作场景。
S302:开启WIFI热点。
S303: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至前台应用。
S304:LTE网络的传输质量差,时延大。
S305:WIFI连接。
S306:开机、飞行模式、插卡、数据卡切换等事件开启后的5分钟。
S307:电话在SA网络启动。
S308: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S309:其他场景。
S310:关闭Smart SA功能。
S311:不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执行S301,在识别出终端设备的当前场景后,如果检测到当前场景符合S302~S308中的任意一种场景,那么可以执行S310,即关闭Smart SA功能;否则,如果检测到当前场景为除S302~S308之外的其他场景,那么可以执行S311。
具体来讲,首先,识别终端设备的当前场景。
其次,如果检测到如下场景,那么可以关闭Smart SA功能:
(1)开启WIFI热点;
(2)Speed Test或软件商店至前台;
(3)LTE传输质量差,时延大;
(4)WIFI连接;
(5)开机、飞行模式、插卡、数据卡切换等事件后的5min;
(6)电话在SA网络启动;
(7)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再次,如果未检测到上述场景,那么可以不作处理。
简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决策是否关闭Smart SA功能。这里,可以将上述(1)~(7)确定为黑名单场景。那么在识别出终端当前的工作场景后,若是在预设的黑名单场景下,则关闭Smart SA功能,可以使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提升了用户网络通信的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控制方法,通过本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决策是否关闭Smart SA功能,从而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使用场景进行LTE网络和SA网络的动态调整,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并提高终端设备侧用户感知上网速率,且对功耗影响较小,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控制装置4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驻网控制装置40可以包括:识别单元401和控制单元402;其中,
识别单元401,配置为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控制单元402,配置为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场景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之一:
开启WIFI热点;
开启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
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
WIFI连接;
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
在SA网络启动通话;
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可以包括:LTE网络的传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门限值;或者,LTE网络的传输时延大于预设时延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事件可以包括: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2,还配置为在工作场景不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维持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2,还配置为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开启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第一预设场景与第二预设场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驻网控制装置40还可以包括建立单元403,配置为设置黑名单场景;
控制单元402,还配置为当工作场景属于黑名单场景时,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黑名单场景是根据第一预设场景生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立单元403,还配置为在至少一种候选场景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识别单元401,配置为对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系统性能;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系统性能,从所述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系统性能对应的候选场景,将所查询到的候选场景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工作场景。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单元”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模块,还可以是非模块化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驻网控制装置40的组成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5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5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501、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3;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4。其中,通信接口5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存储器502,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5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3,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在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链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处理器5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3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3还配置为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5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50至少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驻网控制装置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驻网控制装置40,通过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工作场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关闭Smart SA功能,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避免切换到LTE网络所导致的终端设备网络速率下降、网络稳定性变差等问题,从而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这特定场景下的网络通信稳定性,并且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侧用户感知的上网速率,同时对功耗影响较小,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驻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在所述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终端设备的智能独立组网Smart SA功能,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场景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之一:
开启WIFI热点;
开启测速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
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
WIFI连接;
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
在SA网络启动通话;
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包括:LTE网络的传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门限值;或者,LTE网络的传输时延大于预设时延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件包括: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工作场景不符合所述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场景与所述第二预设场景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黑名单场景;
当所述工作场景属于所述黑名单场景时,关闭所述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所述黑名单场景是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场景生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至少一种候选场景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包括:
对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系统性能;
根据所述目标系统性能,从所述候选场景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系统性能对应的候选场景,将所查询到的候选场景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工作场景。
9.一种驻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驻网控制装置包括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识别单元,配置为识别终端设备的工作场景;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工作场景符合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优先驻留到SA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场景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之一:
开启WIFI热点;
开启Speed Test软件或软件商店;
LTE网络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门限值;
WIFI连接;
开启目标事件后的预设时长;
在SA网络启动通话;
Doze模式或深度睡眠下未开数据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驻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件包括:开机事件、飞行模式事件、插卡事件或者数据卡切换事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所述工作场景不符合所述第一预设场景的情况下,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所述工作场景符合第二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终端设备的Smart SA功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场景与所述第二预设场景不同。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56500.3A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29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6500.3A CN113329465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6500.3A CN113329465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65A true CN113329465A (zh) 2021-08-31
CN113329465B CN113329465B (zh) 2023-03-14

Family

ID=7741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6500.3A Active CN113329465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94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6035A (zh) * 2022-04-24 2022-08-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02870A (zh) * 2022-08-08 2022-09-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0422A (zh) * 2003-10-24 2005-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多模终端接入的方法
WO2018119805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手机选网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17157A (zh) * 2020-03-20 2020-07-1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20152A (zh) * 2018-03-27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188577A (zh) * 2020-09-27 2021-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8713A (zh) * 2020-12-07 2021-04-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网络制式的确定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04749A (zh) * 2020-11-24 2021-05-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响应寻呼消息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0422A (zh) * 2003-10-24 2005-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多模终端接入的方法
WO2018119805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手机选网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20152A (zh) * 2018-03-27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417157A (zh) * 2020-03-20 2020-07-1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8577A (zh) * 2020-09-27 2021-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4749A (zh) * 2020-11-24 2021-05-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响应寻呼消息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688713A (zh) * 2020-12-07 2021-04-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网络制式的确定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6035A (zh) * 2022-04-24 2022-08-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02870A (zh) * 2022-08-08 2022-09-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02870B (zh) * 2022-08-08 2022-12-0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65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1967B (zh) 使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的电子装置及其提供通信服务的方法
US9615316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modified 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s and procedures when access terminals exhibit little or no mobility
US8346315B2 (en) Power-aware selection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KR101536851B1 (ko) 멀티 모드 무선 디바이스에서의 온도 구동형 무선링크 선택
CN113329458B (zh)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050181734A1 (en) Automatic connection of a mobile device to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60353516A1 (en) Idle Mode Operation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3109559B (zh) 用信标发射机来改进毫微微蜂窝小区覆盖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29465B (zh)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402274B1 (en) Idle mode operation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during data communications
US11165469B2 (en) RF-antenna architectur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7846723B (zh) 无线局域网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090280A1 (en) Scheduling request throttling for multi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10068085A1 (en)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US9642074B2 (en) Managing performance of a small cell search function in a multi-subscription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218402B2 (e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all setup
CN113316227B (zh) 一种搜网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WO2016190952A1 (en) Idle mode operation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during a voice call
CN113329423B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29464A (zh) 驻网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84402A (zh) 切换注册ims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329463A (zh) 功耗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9422B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6226B (zh) 网络搜索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07819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peer-to-peer disco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