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9056A -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9056A
CN113329056A CN202110482906.1A CN202110482906A CN113329056A CN 113329056 A CN113329056 A CN 113329056A CN 202110482906 A CN202110482906 A CN 202110482906A CN 113329056 A CN113329056 A CN 113329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user terminal
binding
things
thing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29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9056B (zh
Inventor
沈金荣
丁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21104829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9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9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9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包括相互实现互联的用户终端、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物联网平台、绑定信息数据库和用户终端服务器;用户终端分别与用户终端服务器和物联网设备实现交互连接;物联网设备分别与被测对象和物联网平台交互连接;用户终端服务器与绑定信息数据库交互连接,且物联网平台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交互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及其绑定方法;实现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三者一一绑定,用户能通过用户终端获取被采集对象的信息、向物联网设备发送相应操作指令。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及其绑定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新修订的《物联网 术语》:物联网是通过特定的感知设备采集相关的数据,按照约定的协议,将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相互连接,能够对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现有物联网系统多用于实现对现实物体(被采集对象)的状态进行检测;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2110005093.7,专利名称:一种物联网处理系统和方法;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处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远程服务器和现场服务器;现场服务器用于将由传感器采集的各种现场传感信息打包为第一模型信号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及,获取分别针对各种现场传感信息的要素评分信息和针对现场服务器所在区域的总体评分信息,并将三者打包为第二模型信号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用于根据来自多个现场服务器中标定数量的现场服务器的第二模型信号对预设机器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现场状态预测模型,以及,将来自多个现场服务器中标定现场服务器的第一模型信号输入现场状态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输出获得作为标定现场服务器所在区域的状态评价指标。
目前,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与用户终端的账号建立关联,以实现物联网设备与用户终端的信息(用户相关业务信息或是应用数据信息)交互,甚至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或是用户终端的应用)对一个或多个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2011077213.6,专利名称:一种设备与账号的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公开了一种设备与账号的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包括:物联网设备向服务器上传设备信息,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生成第一验证信息,并通过物联网设备转发第一验证信息,用户终端基于第一验证信息得到第二验证信息后,将第二验证信息以及用户终端的账号标识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第二验证信息查找相匹配的设备信息,并将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与账号标识进行关联。
但现有技术方案中仅考虑了物联网设备与客户终端之间绑定关系,缺乏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与客户终端三者的绑定方案。且现有物联网设备与客户终端之间绑定的绑定方案和绑定步骤较为繁琐,实现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及其绑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在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双向通信,实现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绑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包括相互实现互联的用户终端、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物联网平台、绑定信息数据库和用户终端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分别与所述被采集对象、所述物联网设备和所述用户终端服务器实现交互连接;所述物联网设备分别与所述被采集对象和所述物联网平台交互连接,所述用户终端服务器还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交互连接,且所述物联网平台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交互连接。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物联网设备包含入网模块、主控模块、短距离通信模块。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入网模块通过第二私有密钥结合互联网与物联网平台建立直连通信。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主控模块用于处理入网模块信息或/和短距离通信模块的上位信息,并读取硬件设备的唯一设备识别符;所述短距离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通过第一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信。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用户终端获取被采集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由被采集对象自身所具备的独有的、表示自身唯一性的标识;用户终端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物联网设备唯一身份标识由物联网设备的硬件自动生成;由物联网设备通过自身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向用户终端传输;用户终端将被采集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与用户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存入绑定信息数据库内,完成用户终端、被采集对象和物联网设备的绑定;且,用户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由用户在用户终端完成注册时自动分配。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通过用户终端采用第一私有密钥结合短距离通信模块与物联网设备建立通信;
步骤二,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向物联网设备发起绑定请求;
步骤三,物联网设备校验绑定请求,并向用户终端返回物联网设备唯一身份标识;
步骤四,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采用现有图像识别技术获取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或用户手动向用户端输入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
步骤五,用户终端获取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和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并将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被采集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结合用户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传输至用户终端服务器;
步骤六,用户终端服务器将物联网设备唯一身份标识、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结合用户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共同存入绑定信息数据库内,完成绑定。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用户终端获取物联网设备唯一身份标识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与物联网设备的短距离通信模块通过第一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讯;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物联网设备校验所述绑定请求。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完成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前,或,完成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后,还包括:用户终端与物联网设备的短距离通信模块具有默认私有密钥;用户终端在与物联网设备的短距离通信模块建立通信后,能通过用户终端修改物联网设备的短距离通信模块连接所需的私有密钥。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完成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前,或,完成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后,还包括;完成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的绑定;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采用第二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讯;所述第二私有密钥包括账户信息或/和密码信息。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的绑定,即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私有密钥完成绑定,并存储于绑定信息数据库内。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完成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与用户终端和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的绑定后,还包括:能依据用户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私有密钥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获取剩余几种,完成所需信息检索。
本发明解决了技术背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在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双向通信,实现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绑定,即实现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使得用户能通过用户终端获取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向物联网设备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1-用户终端、12-被采集对象、13-物联网设备、14-物联网平台,15-绑定信息数据库、16-用户终端服务器;21-入网模块、22-主控模块、23-短距离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专利,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包括相互实现互联的用户终端11、被采集对象12、物联网设备13、物联网平台14、绑定信息数据库15和用户终端服务器16;所述用户终端11分别与所述被采集对象12、所述物联网设备13和所述用户终端服务器16实现交互连接;所述物联网设备13与所述被采集对象12和所述物联网平台14交互连接,所述用户终端服务器16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15交互连接,且所述物联网平台14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15交互连接。
具体的,用户终端11与用户终端服务器16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绑定信息数据库15与用户终端服务器16能部署在同一实体计算机或云计算机。用户终端11与物联网设备13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结合第一私有密钥建立通信。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通过第二私有密钥结合互联网建立直连通信。但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绑定信息数据库15与用户终端服务器16能部署于不通实体计算机或云计算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绑定信息数据库15与用户终端服务器16一例部署于实体计算机另一例部署于云计算机。
具体的,物联网设备13包含入网模块21、主控模块22、短距离通信模块23。入网模块21通过第二私有密钥结合互联网与物联网平台14建立直连通信。主控模块22用于处理入网模块信息21或/和短距离通信模块23的上位信息,并读取硬件设备的唯一设备识别符,充当物联网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短距离通信模块23与用户终端11通过第一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信。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终端11获取被采集对象12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被采集对象唯一身份标识由被采集对象自身所具备的独有的、表示自身唯一性的标识,例如车辆车牌、产品自身唯一编码等;由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结合现有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或用户手动向用户终端输入。
用户终端11获取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由物联网设备13的硬件自动生成;由物联网设备13通过自身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向用户终端11传输。
用户终端11将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与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存入绑定信息数据库15内,完成用户终端11、被采集对象12和物联网设备13的绑定;
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由用户在用户终端11完成注册时自动分配。
具体的,在用户终端11获取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11与物联网设备13的短距离通信模块23通过第一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讯;所述用户终端11向所述物联网设备13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物联网设备13校验所述绑定请求。
具体的,在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前,或,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后,还包括:用户终端11与物联网设备13中短距离通信模块23具有默认私有密钥;用户终端11在与物联网设备13的短距离通信模块23建立通信后,能通过用户终端11修改物联网设备13的短距离通信模块23连接所需的私有密钥。
具体的,在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前,或,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后,还包括;完成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的绑定;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采用第二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讯;所述第二私有密钥包括账户信息或/和密码信息。所述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的绑定,即所述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私有密钥完成绑定,并存储于绑定信息数据库15内。
具体的,在完成物联网设备13与用户终端11、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的绑定后,还包括:能依据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私有密钥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获取另两种或一种,完成所需信息检索。
实施例三
更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详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1采用第一私有密钥结合短距离通信模块23与物联网设备13建立通信。
步骤二,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1向物联网设备13发起绑定请求。
步骤三,物联网设备13校验绑定请求,并向用户终端11返回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
步骤四,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1采用现有图像识别技术获取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或用户手动向用户端输入被采集对象13唯一身份标识;
步骤五,用户终端11获取被采集对象12的唯一身份标识和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并将被采集对象12的唯一身份标识和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结合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传输至用户终端服务器16。
步骤六,用户终端服务器16将被采集对象12的唯一身份标识和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结合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共同存入绑定信息数据库15内,完成绑定。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思想的具体支持,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实现互联的用户终端(11)、被采集对象(12)、物联网设备(13)、物联网平台(14)、绑定信息数据库(15)和用户终端服务器(16);所述用户终端(11)分别与所述被采集对象(12)、所述物联网设备(13)和所述用户终端服务器(16)实现交互连接;所述物联网设备(13)分别与所述被采集对象(12)和所述物联网平台(14)交互连接,所述用户终端服务器(16)还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15)交互连接,且所述物联网平台(14)与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15)交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物联网设备(13)包含入网模块(21)、主控模块(22)、短距离通信模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网模块(21)通过第二私有密钥结合互联网与物联网平台(14)建立直连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控模块(22)用于处理入网模块信息(21)或/和短距离通信模块(23)的上位信息,并读取硬件设备的唯一设备识别符;所述短距离通信模块(23)与用户终端(11)通过第一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信。
5.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终端(11)获取被采集对象(12)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由被采集对象自身所具备的独有的、表示自身唯一性的信息特征;
用户终端(11)获取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由物联网设备(13)的硬件自动生成;由物联网设备(13)通过自身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向用户终端(11)传输;
用户终端(11)将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与用户终端(11)唯一身份标识存入绑定信息数据库(15)内,完成用户终端(11)、被采集对象(12)和物联网设备(13)的绑定;
且,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由用户在用户终端(11)完成注册时自动分配。
6.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1)采用第一私有密钥结合短距离通信模块(23)与物联网设备(13)建立通信;
步骤二,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1)向物联网设备(13)发起绑定请求;
步骤三,物联网设备(13)校验绑定请求,并向用户终端(11)返回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
步骤四,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1)采用现有图像识别技术获取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或用户手动向用户端(11)输入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
步骤五,用户终端(11)获取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和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并将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被采集对象(12)的唯一身份标识结合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传输至用户终端服务器(16);
步骤六,用户终端服务器(16)将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结合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共同存入绑定信息数据库(15)内,完成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户终端(11)获取物联网设备(13)唯一身份标识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11)与物联网设备(13)的短距离通信模块(23)通过第一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讯;所述用户终端(11)向所述物联网设备(13)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物联网设备(13)校验所述绑定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前,或,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后,还包括;用户终端(11)与物联网设备(13)中短距离通信模块(23)具有默认私有密钥;用户终端(11)在与物联网设备(13)的短距离通信模块(23)建立通信后,能通过用户终端(11)修改物联网设备(13)的短距离通信模块(23)连接所需的私有密钥。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前,或,完成物联网设备(13)和用户终端(11)的绑定后,还包括;完成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的绑定;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采用第二私有密钥建立直连通讯;所述第二私有密钥包括账户信息或/和密码信息;
所述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的绑定,即所述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私有密钥完成绑定,并存储于绑定信息数据库(1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被采集对象、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绑定的系统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被采集对象(12)、物联网设备(13)与用户终端(11)和物联网设备(13)与物联网平台(14)的绑定后,还包括;能依据用户终端(11)的唯一身份标识、被采集对象(12)唯一身份标识、物联网设备(13)的唯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私有密钥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获取剩余几种,完成所需信息检索。
CN202110482906.1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3329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906.1A CN1133290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906.1A CN1133290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056A true CN113329056A (zh) 2021-08-31
CN113329056B CN113329056B (zh) 2023-12-01

Family

ID=7741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2906.1A Active CN1133290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90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032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短距离通信的组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67A (zh) * 2013-05-29 2014-12-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物联网终端快速配置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CN10457313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鲜于庆 一种物联网行为数据采集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7147631A (zh) * 2017-04-28 2017-09-0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中的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7888603A (zh) * 2017-11-23 2018-04-06 国民认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智能设备注册、认证方法及物联网
CN108696479A (zh) * 2017-04-07 2018-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认证系统和物联网认证方法
CN109360374A (zh) * 2018-12-20 2019-02-19 湖南晖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摔倒自动预警系统
CN109672683A (zh) * 2018-12-25 2019-04-23 深圳市安信认证系统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绑定方法、绑定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818137A (zh) * 2020-06-24 2020-10-23 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67A (zh) * 2013-05-29 2014-12-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物联网终端快速配置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CN10457313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鲜于庆 一种物联网行为数据采集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8696479A (zh) * 2017-04-07 2018-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认证系统和物联网认证方法
CN107147631A (zh) * 2017-04-28 2017-09-0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中的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7888603A (zh) * 2017-11-23 2018-04-06 国民认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智能设备注册、认证方法及物联网
CN109360374A (zh) * 2018-12-20 2019-02-19 湖南晖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摔倒自动预警系统
CN109672683A (zh) * 2018-12-25 2019-04-23 深圳市安信认证系统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绑定方法、绑定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818137A (zh) * 2020-06-24 2020-10-23 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032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短距离通信的组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056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2476B (zh) 房源信息发布及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11176794B (zh) 一种容器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96969A (zh) 基于物联网识别码实现物联网设备入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58098A (zh) 用于在移动终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992938A (zh) 一种多用户访问计算机数据的方法
CN105516395A (zh) 网络地址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3329056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终端的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443738A (zh) 流动人口登记方法和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9614430B (zh) 基于wlan的可配置数据采集及数据校验系统和方法
CN105791445A (zh) 一种自助服务方法和设备
CN112738019B (zh) 设备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CN111934881B (zh) 数据确权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5141624A (zh) 登录方法、账号管理服务器及客户端系统
CN115379308B (zh) 一种基于卫星远程通信的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CN107393012B (zh) 数字艺术景观装置的独立显示模块输出方法及服务设备
CN109346080A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6145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2195842B (zh) 一种虚拟传感网络的组织方法
CN105116883A (zh) 建立扫地机器人与终端对应关系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9818924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铁路专用系统的装置
CN110599615A (zh) 一种在线考勤方法和考勤终端
CN110719195A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社群的群组协作共享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5908117B (zh) 一种二维建筑模型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6050548B (zh) 一种联邦学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639215B (zh) 终端设备近场匹配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