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8828A -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8828A
CN113328828A CN202110501379.4A CN202110501379A CN113328828A CN 113328828 A CN113328828 A CN 113328828A CN 202110501379 A CN202110501379 A CN 202110501379A CN 113328828 A CN113328828 A CN 113328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ch candidate
pdcch
candidate
blind decod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1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8828B (zh
Inventor
岁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1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8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8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8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上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终端会通过盲检测,在搜索空间中检测是否有来自网络的PDCCH。具体地,盲检过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根据搜索空间参数计算一组PDCCH候选,并对每个PDCCH候选进行译码尝试,直至所有可能的PDCCH候选译码结束。
然而,由于存在不同搜索空间配置的相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可能映射在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区间上,因此盲检时部分PDCCH候选的译码尝试过程可能产生重叠数据,进而会导致数据冗余操作,这使得终端译码时间较长,增大了终端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有效减少了盲检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搜索空间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盲解码单元,配置为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中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终端可以获取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各实施例,终端在对当前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如果确定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便可以根据两个PDCCH候选的DCI长度和扰码序列组合情况,基于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对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如此,在PDCCH的盲解码过程中,CCE区间相同的存在重叠数据的PDCCH候选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复用数据处理结果,这有效减少了盲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发送端PDCCH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接收端PDCCH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PDCCH接收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PDCCH接收时的解速率匹配处理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子块交织前和交织后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子块解交织结果重映射原理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子块解交织结果重映射原理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
图14为映射在相同CCE区间上的PDCCH候选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PDCCH接收处理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控制信道负责物理层各种关键控制信息的传递,根据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规定,NR标准仅定义了一种控制信道即PDCCH,PDCCH用于承载基站发送给UE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其中,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承载上下行数据传输相关的控制信息,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信息、时隙内上/下行资源的格式信息,以及上行数据信道和信号的功率控制信息等等;动态时隙配置的信息;资源抢占信息等。UE在检测到控制信息后,会根据控制信息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或是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3GPP NR标准也规定了PDCCH的处理过程,即包括在发送端对PDCCH进行相应的信道编码与调制,以及接收端对PDCCH进行相应的解调制和信道解码。具体地,每个下行控制信道PDCCH独立处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发送端PDCCH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PDCCH上承载的原始净荷DCI为A比特,第一步首先通过添加24bit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码来帮助检测传输错误并帮助接收机解码,在加上CRC之后,输出K比特即A+24比特;第二步对CRC编码后的码字通过比特交织进行重新排列,得到新的排列后的K比特;为了支持NR控制消息灵活的码长和码率的需求,NR确定了控制信息采用Polar码,即PDCCH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这种编码方式。第三步根据码块长度K和速率匹配后的码块长度E,确定Polar码对应的母码长度为N=2的n次幂,其中,速率匹配后的码块长度由PDCCH的聚合等级确定,也就是E为基站侧确定的发送PDCCH的长度;第四步Polar编码后的码字N经过比特收集和比特选择,比特收集即把编码得到的N个母码比特流经过子块交织,第五步将子块交织后的E比特流送入z长度为N的循环缓存;然后根据速率匹配的类型,确定循环缓存的起始读取位置,并从循环缓存中的N比特挑选E比特;最终经过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比特会被加扰,第六步基于如Gold序列,产生与输入比特流长度相同的E比特的扰码比特序列,将码块输出的编码比特E比特和扰码比特序列进行比特级乘法(逐比特的异或操作)后得到加扰后的E比特;第七步对加扰后的E比特进行调制,例如:采用调制符号为2个比特的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模式,将加扰后的E比特转换为一组复数表示的E/2个符号;第八步将调制后的符号进一步映射到PDCCH的资源单元上,完成PDCCH的编码和调制处理。
具体地,由于经Polar编码得到的母码码长为N=2的n次幂,需要通过速率匹配实现码长的调整,以适配实际的传输需求,即将编码N比特匹配到基站确定的PDCCH传输可用资源E上。发送端速率匹配时,可以根据母码码长N和基站确定的发送PDCCH的长度E决定对应的速率匹配模式,包括:
如果E大于或者等于N,也就是说,基站挑选的发送PDCCH的长度E大于母码比特流N,则确定速率匹配模式为重复模式(Repetition),即基站发送的E比特长度的PDCCH中存在重复的信息,继而比特选择时需从头(序号0)顺序循环读取E比特。
如果E小于N且K/N≤7/16,则确定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模式(Puncturing),继而比特选择时,跳过头上(N-E)个比特,从(N-E)顺序读取到(N-1)共E个比特。如果E小于N且K/N>7/16,则确定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模式(Shortening),继而比特选择时,从头顺序读取E个比特,最后(N-E)个比特不传输。如下表1为E/N组合对应的速率匹配模式。
表1
E N 速率匹配模式
108 128 打孔或缩短
216 256 打孔或缩短
432 512 打孔
864 512 重复
1728 512 重复
进一步地,由于编码和调制后的DCI到资源单元的映射是通过控制信道单元CCE和资源单元组REG来完成的。NR中一个PDCCH可以使用1、2、4、8、16个连续的CCE,即包含从每个起始CCE索引代表的CCE开始,连续若干个CCE(可以是1、2、4、8、16个),其中使用的CCE的个数又可以称为聚合等级。一个CCE可以包括6个REG,每一个REG可以包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的一个资源块。具体地,由于NR中PDCCH并不是利用整个载波带宽来传输,因此NR下行控制信令引入了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配置定义了一个PDCCH传输的时频资源,即控制信道可用的时频资源,其在频域上包括连续或者离散的物理资源块,时域上包括了连续的1~3个OFDM符号。组成CORESET的最小颗粒度是REG,每个REG在频域上占用一个PRB,时域上长度为一个OFDM symbol;其中,REG在CORESET中按照先时域再频域的顺序进行编号。
进一步地,终端需要接收基站下发的DCI。基于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接收端PDCCH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接收端PDCCH的处理过程为发送端PDCCH处理的逆过程。具体地,第一步首先进行PDCCH信道估计和QPSK解调,输出M个软比特;其中,这M个软比特为当前PDCCH监测时机内的所有PDCCH信道,即PDCCH候选对应的软比特个数;第二步按照每个PDCCH候选对应的聚合等级,如1,2,4,8或16个CCE,依次进行比特抽取,如先从M个软比特中抽取一个PDCCH候选对应的软比特即E比特;第三步通过扰码序列对该E比特进行解扰,输出解扰后的E比特;第四步对解扰后的E比特进行解速率匹配,将E比特按照相应的速率匹配模式送入长度为N的循环缓存;第五步对解速率匹配得到的N比特进行解子块交织,此时实际上是对聚合等级对应的E比特进行子块结交织;第六步对子块解交织后得到的N比特进行Polar译码,输出K比特,此时的K比特包含原始净荷DCI即信息比特的A比特和CRC校验码的24比特;第七步对K比特进行比特解交织,输出K比特;第八步对比特解交织的K比特进行CRC校验,获得A个信息比特。
由于基站实际发送的PDCCH的聚合等级随时间而变,而且由于没有相关指令告知UE,UE需在配置的CORESET里监听所有可能的聚合等级,即不同的聚合等级情况下去盲检测每个CCE,进一步盲检可能的PDCCH。为了降低盲检的复杂度,需要限制盲检测CCE的集合,NR引入搜索空间。具体地,搜索空间是某个聚合等级下PDCCH候选的集合,一个搜索空间是一组具有相同聚合等级的由CCE构成的候选控制信道,一个终端、一个终端对应的CORESET可以有多个搜索空间,且一个终端可以配置多个CORESET。
具体地,基站会给终端半静态地配置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里规定了UE需要监测PDCCH的时隙位置,各种可能的聚合等级以及每种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者(PDCCHcandidate)个数。在终端侧,在需要监测PDCCH的时隙,根据配置的搜索空间参数,终端需要对所有可能的PDCCH候选计算出起始CCE索引以及PDCCH长度,然后在对应的CORESET内,按照上述的映射过程,抽取出各个REG拼成可能的PDCCH数据进行解码尝试。并且由于终端解码前并不知道基站发送的PDCCH具体映射到了具体哪些CCE和REG,因此需要在搜索空间内逐个尝试,完成PDCCH盲检。
图3为相关技术中PDCCH接收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关技术中PDCCH接收处理过程具体为:
S01、QPSK解调。
对一个PDCCH监测时机内的CORESET解调,输出M软比特,这里如果终端实现方案为先接收CORESET内的全部PDCCH,再从中选择自身对应的可用PDCCH不同,那么M个比特可以是整个CORESET的REG对应的软比特;如果终端实现方案为只接收自身对应的可用PDCCH,那么M比特可以为监测时机内所有PDCCH候选占用的REG对应的M个软比特。
S02、计算所有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
由于一个PDCCH映射到基站配置的搜索空间内的部分资源,长度由聚合等级决定,包含从CCE起始索引参数开始连续若干个CCE(可以是1,2,4,8,16个)。因此,在当前PDCCH监测时机,终端可以根据配置的搜索空间参数,计算出所有可能的PDCCH候选的CCE起始索引参数以及长度,也就是每个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
S03、抽取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解调数据。
从第S01解调得到M比特解调数据内抽取出与当前PDCCH候选的CCE区间对应的时频位置的E比特数据,进行下一步解扰处理。
S04、解扰。
对长度为E的PDCCH候选,使用长度为E的扰码序列与输入E比特做逐比特的异或操作,实现解扰处理。
S05、解速率匹配。
据当前PDCCH候选的数据长度即聚合等级E,对应的N即缓冲区大小可能为128,256或者512,通常设置解速率匹配的缓冲区大小为最大可能的Nmax=512。如果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模式或者缩短模式,由于打孔模式和缩短模式都是通过删除(不传输)原始编码中的部分比特,以达到调整码长的目的,但是基于打孔模式的编码比特对于接收端是未知的,因此解速率匹配时,缓冲区中对应的删除位置要预先填上0即初始化为0;而基于缩短模式的编码比特是固定值(如全0),接收端已知,因此解速率匹配时,缓冲区中对应的删除位置要根据固定值填充,如:初始化为maxLLR。
其中,图4为PDCCH接收时的解速率匹配处理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时,将解扰输出的E比特送入长度为N的循环缓存的第(N-E+1)至第N个位置,然后在对应的E比特之前的第1至第(N-E)个位置填充(N-E)个固定比特0;当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时,将解扰输出的E比特送入长度为N的循环缓存的第1至第E个位置,然后在对应的E比特之后的第(N-E)至第N个位置填充(N-E)个固定比特maxLLR值;当速率匹配模式为重复时即E大于N,此时对解扰输出的E比特每隔N个进行重复叠加。
S06、子块解交织。
示例性的,可以将N比特分成32个子块做子块解交织处理,也就是将发送端交织处理后的比特数据重新转换为交织前的原始数据。图5为子块交织前和交织后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交织前子块编号由0至31按顺序依次排列,交织后子块的顺序不再依次排列,如编号为16的子块重新映射至原来编号为9的子块位置,原来编号为9的子块重新映射至原来编号为10的子块的位置,等等;相应地,解子块交织即将编号为16的子块从交织后的编号为9的子块位置重新映射回原来的位置,也就是数据位置的变换操作。
S07、Polar译码。
S08、比特解交织。
S09、CRC校验。
S10、判断所有PDCCH候选是否完成盲解码;如果完成,结束流程,如果没有完成,则跳转至S03。
可见,盲检具体过程概括为,根据搜索空间参数计算一组待检的PDCCH候选,包括每个PDCCH候选的CCE区间(起始CCE索引和聚合等级),然后在对应的CORESET内对每个PDCCH候选做解调数据抽取,解扰,解速率匹配,子块解交织及随后的译码、比特解交织以及CRC校验等操作,直至完成当前监测时机内所有PDCCH候选的盲解码。
进一步地,如果进行解码时,CRC校验正确,那么终端会认为这个控制信道信息是有效的,继而处理相应信息(例如调度分配、调度授权);如果校验错误,那么终端认为这个控制信息要么传输过程中产生了无法恢复的错误,要么认为这个控制信息是发送给其他终端的,终端将忽略该PDCCH,继续盲检自己需要的PDCCH。
然而,由于NR中一个小区的激活下行带宽可以配置多达10个搜索空间同时进行PDCCH盲检,而且这些搜索空间可以使用相同的CORESET时频域资源。因此在一个有限的时频域资源上多个搜索空间配置的相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有很大的概率出现CCE区间重叠,使得部分PDCCH候选的译码尝试过程可能存在重叠数据,进而导致数据冗余操作的缺陷,使得终端译码时间长,终端处理功耗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数据冗余操作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具体地,终端在对当前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如果确定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便可以根据两个PDCCH候选的DCI长度和扰码序列组合情况,基于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对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如此,在PDCCH的盲解码过程中,CCE区间相同的存在重叠数据的PDCCH候选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复用数据处理结果,有效减少了盲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功耗。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5G)系统。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10,基站10可以与终端20、以及其他终端30进行通信。基站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20进行通信。可选地,该基站10可以为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等,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基站10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执行信息处理方法的终端20可以指接入终端设备、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先确定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进而获取至少一个PDCCH候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媒体访问控制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这些消息中携带了预设配置参数。具体地,该预设配置参数可以包括基站以半静态方式配置的CORESET的大小和时频位置,以及搜索空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集合索引、控制资源集合索引即搜索空间集合关联的CORESET、搜索空间集合类型(公共搜索空间和UE专用搜索空间)、聚合等级大小、候选控制信道数量、检测周期等等一系列搜索空间参数,从而终端可以根据上述预设配置参数进一步进行PDCCH的盲检测。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先根据上述CORESET的大小和时频位置以及搜索空间集合的配置信息进行搜索空间的确定,确定出需要监测PDCCH的时隙位置,也就是当前PDCCH的监测时机,并在该监测时机内确定出至少一个PDCCH候选。
可以理解的是,NR中的一个小区的激活下行带宽可以配置多达10个搜索空间同时进行PDCCH的盲检测,使得一个CORESET可以对应多个搜索空间,也就是多个不同的搜索空间可以使用相同的CORESET时频资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CORESET时频资源指为终端配置的进行PDCCH盲检的一个有限的时频资源范围,相应地,终端可以先从一个有限的CORESET时频资源范围内确定出一组待检测的PDCCH候选,该待检测的PDCCH候选可以是该一个有限的时频资源上的多个搜索空间内的PDCCH候选。
如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组待检测的PDCCH候选对应同一CORESET时频资源上的多个搜索空间。由于NR系统中,PDCCH候选的聚合等级随着时间是可变的,该多个搜索空间对应的PDCCH候选集合可以是具有相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也可以存在有不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
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根据上述预设配置参数确定出一组待检测的PDCCH候选中每个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PDCCH候选对应的聚合等级大小、该聚合等级下的候选控制信道数量确定出每个PDCCH候选对应的起始CCE索引和数据长度,以便确定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每个PDCCH候选分别对应一个CCE区间。
进一步地,该预设配置参数也可以包括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终端通过接收来自基站的指示信息,通过该指示信息确定盲检测的每个PDCCH候选对应的DCI格式、扰码序列,由于不同DCI格式对应不同的DCI长度,终端便可以进一步根据DCI格式确定出每个PDCCH候选对应的DCI长度。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从一个有限的CORESET时频资源范围内确定出一组待检测的PDCCH候选之后,便可以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处理。
步骤102、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一个有限的CORESET时频资源范围内不同PDCCH候选之间的CCE区间映射情况、DCI长度以及扰码序列不同组合情况采取对应的方式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有限的CORESET时频资源对应多个搜索空间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多个搜索空间配置相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那么多个搜索空间上相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中可能存在映射至相同CCE区间的PDCCH候选,也就是说,一个有限的CORESET时频资源上多个搜索空间配置的相同聚合等级的PDCCH候选有很大概率上出现CCE区间重叠。
进一步地,如果该CORESET时频资源上出现CCE区间重叠的PDCCH候选,那么PDCCH候选之间可能存在重叠数据,要么是数据全部重叠,要么是数据部分重叠。如果是数据全部重叠,那么表明终端后续需要重复进行多次译码尝试。因此为了避免数据的冗余操作,终端可以在进行PDCCH盲解码之前,先对数据全部重叠的冗余PDCCH候选进行丢弃,仅保留需要进行译码尝试的PDCCH候选,从而减少盲检时的译码尝试次数,提高盲解码效率。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进一步将DCI长度和扰码序列相同,且映射至相同CCE区间的数据全部重叠的冗余PDCCH进行筛选并丢弃,进而确定出真正需要进行译码尝试的待处理PDCCH候选。
进一步地,在执行待处理PDCCH候选的译码尝试过程中,为了减少PDCCH候选盲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降低功耗,终端在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先将当前PDCCH候选的能够表征聚合等级的CCE区间与已完成盲解码的历史PDCCH候选的CCE区间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那么表示两个PDCCH候选之间存在重叠数据,两个PDCCH候选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也就是说,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可以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
示例性地,如果当前使用的CORESET时频资源内,第一PDCCH候选位于搜索空间SS1中,起始CCE索引和聚合等级为{startCCE_0,E1},第二PDCCH候选位于搜索空间SS2内,起始CCE索引和聚合等级为{startCCE_0,E1},那么认为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存在重叠数据,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之间数据可以被共享。
具体地,终端可以结合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和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DCI长度以及扰码序列等参数组合确定出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中能够被复用的具体数据,以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
这里,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和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DCI长度以及扰码序列的参数组合情况可以是DCI长度相同但扰码序列不相同;也可以是DCI长度不相同但扰码序列相同;还可以是DCI长度不相同且扰码序列也不相同。
应理解,如果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相同,那么CCE区间对应的时频位置也相同,进而从相同时频位置处抽取出的解调数据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只要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便存在重叠数据。
具体地,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的前提下,如果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不相同,即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DCI长度与已完成盲解码PDCCH候选对应的DCI长度不相同且扰码序列与扰码序列也不相同;或者DCI长度长度相同但扰码序列不相同,那么表明两个PDCCH候选是采用不同的扰码序列完成数据的解扰过程,那么得到的解扰数据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两个PDCCH候选虽然解扰数据不同,但是由于是从相同时频位置处进行数据抽取出的,那么当前PDCCH候选可以直接复用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比特抽取结果,并基于该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包括基于其自身的扰码序列进行数据的解扰操作以及后续解速率匹配、子块解交织以及Polar译码等解码过程。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映射至相同CCE区间的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PDCCH候选的扰码序列不同时,终端可以基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终端在对当前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如果确定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便可以根据两个PDCCH候选的DCI长度和扰码序列组合情况,基于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对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如此,在PDCCH的盲解码过程中,CCE区间相同的存在重叠数据的PDCCH候选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复用数据处理结果,有效减少了盲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执行信息处理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上不同而在扰码序列上相同,基于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具体地,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的前提下,即使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DCI长度不同,只要扰码序列相同,则表明两个PDCCH候选是采用相同的扰码序列完成数据的解扰过程,那么得到的解扰数据也是相同的。
此时两个PDCCH候选不仅是从相同时频位置处进行数据抽取出的,而且也是基于相同的解扰序列进行数据解扰,那么此时当前PDCCH候选的解调数据的抽取过程以及数据解扰过程均为冗余操作。
为了最大可能地减少数据冗余操作,当前PDCCH候选可以直接复用或者间接利用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并基于该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
具体地,终端可以进一步结合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和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这一参数组合情况进一步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其中,终端可以确定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E比特,然后将其E比特与母码比特流N进行比较,具体的比较方式可以参考表1,进而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出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速率匹配模式,并结合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按照不同的组合情况以不同的方式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映射至相同CCE区间的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PDCCH候选的扰码序列相同而DCI长度不相同时,终端可以基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执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且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上不同而在扰码序列上相同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相同,复用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具体地,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并且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相同,即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且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或者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且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也为缩短;或者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重复且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也为重复,此时终端确定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解速率匹配以及子块解交织得到的中间结果都可以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即当前PDCCH候选的解速率匹配以及子块解交织过程(如果执行的话)都可被视为数据的冗余操作。
如此,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当前PDCCH候选的解调数据的抽取、解速率匹配以及子块解交织等过程均属于数据冗余操作,此时,终端在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可以直接复用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并基于该子块解交织结果进一步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包当前PDCCH候选的Polar译码、比特解交织以及CRC校验等过程。
综上可见,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并且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相同,终端可以直接复用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执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5、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且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上不同而在扰码序列上相同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不同,对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的改变进行重新映射,并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具体地,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并且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不相同,如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且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或者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且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也为打孔,此时终端确定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解速率匹配以及子块解交织得到的中间结果可以被当前PDCCH候选所间接利用,以进一步来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可以理解的是,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时,在信息比特之前填充固定0比特,而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时,是在信息比特之后填充固定比特maxLLR,可见,扰码序列相同时,打孔和缩短速率匹配模式只是填充的固定比特的位置差异,信息比特的内容是相同的。
如此,即使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不相同的情况下,当前PDCCH候选的解调数据的抽取、解速率匹配以及子块解交织等过程同样属于数据冗余操作,此时,终端在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可以在被进行数据转换后拿来复用。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相同,也就是聚合等级相同,那么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时,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只可能为打孔或者缩短两种情况,不可能为重复这一模式;同理,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时,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只可能为打孔或者缩短两种情况,不可能为重复这一模式;同理,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重复时,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只可能为重复这一种情况,不可能为打孔或者缩短这两种模式。
如下表2为速率匹配模式组合对应的数据复用模式。
表2
Figure BDA0003056466750000101
具体地,终端在对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对应的子块解交织结果进行数据转换处理时,可以按照当前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组合对应的交织关系的改变,对子块解交织结果进行重新映射,进而基于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应理解,由表格一E/N组合对应的速率匹配模式可知(N-E)比特始终对应5个子块(一个子块对应4个比特),那么对于速率匹配模式是打孔的PDCCH候选,即使经过子块解交织仍然保持了前(N-E)比特为全0,后E个比特对应子块5至子块31的交织结果;而对于速率匹配模式是缩短的PDCCH候选,可以预知即使经过子块解交织仍然保持后(N-E)比特是maxLLR,前E个比特对应子块0至子块26的交织处理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且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时,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对应的子块解交织结果为前(N-E)比特为全0,后E个比特对应子块5至子块31的交织结果,那么需要将子块5至子块31转换成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子块0至子块26,然后在后(N-E)比特填充maxLLR,即添加5个子块长度最大的LLR即可。即按照速率匹配模式的改变将子块的位置按照其对应交织关系的改变重新映射即可。
示例性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子块解交织结果重映射原理示意图一,如图11所示,假定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具体地,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中,是将打孔模式对应的交织后数据按照交织关系进行子块解交织,得到打孔模式对应的交织前数据子块5至子块31,之后,终端在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终端可以对打孔模式对应的解交织数据子块5至子块31按照缩短模式对应的交织关系重新进行映射,得到缩短模式对应的交织后数据子块0至子块26,之后在再重新进行缩短模式下的子块解交织,从而得到的重新映射的子块解交织结果便可以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以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且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时,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对应的对应的子块解交织结果为后(N-E)比特是maxLLR,前E个比特对应子块0~子块26的交织处理结果,那么需要将子块0至子块26转换成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子块5至子块31,然后在前(N-E)比特填充0,即添加5个子块长度的0即可。即按照速率匹配模式的改变将子块的位置按照其对应交织关系的改变重新映射即可。
示例性的,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子块解交织结果重映射原理示意图二,如图12所示,假定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缩短,当前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为打孔,具体地,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中,是将缩短模式对应的交织后数据按照交织关系进行子块解交织,得到缩短模式对应的交织前数据子块0至子块26,之后,终端在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终端可以对缩短模式对应的解交织数据子块0至子块26按照打孔模式对应的交织关系重新进行映射,得到打孔模式对应的交织后数据子块5至子块31,之后在再重新进行打孔模式下的子块解交织,从而得到的重新映射的子块解交织结果便可以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以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可见,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并且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的速率匹配模式不相同,当前PDCCH候选仍无需进行解码过程中的解调数据的抽取至子块解交织等过程,而是对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进行重新映射,进而直接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获取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之后,即步骤101之后,终端执行信息处理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6、将映射到相同CCE区间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并按照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在本申请地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进一步根据CCE区间对上述待处理PDCCH候选进行排序处理,即将待处理PDCCH候选中,CCE区间相同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将CCE区间相同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进而终端在后续进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只需与前一个PDCCH候选进行CCE区间是否映射相同的判断,进而确定出前一个PDCCH候选盲解码过程中的中间处理结果能否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不用再从整个已完成解码的PDCCH候选中查找,降低了终端功耗。
示例性地,图14为映射在相同CCE区间上的PDCCH候选示意图,如图14所示,阴影填充的CCE区间存在PDCCH候选。在一个监测时机内有四个聚合等级相同地搜索空间关联到同一CORESET时频资源,包括搜索空间SS1、SS2、SS3、SS4。其中,搜索空间SS1中配置的聚合等级为4的PDCCH候选1至3分别映射在CCE区间1、2和4;搜索空间SS2中配置的聚合等级为4的PDCCH候选1至5分别映射在CCE区间1、2、4、5和7;搜索空间SS3中配置的聚合等级为4的PDCCH候选1和2分别映射在CCE区间2和3;搜索空间SS4中配置的聚合等级为4的PDCCH候选1至4分别映射在CCE区间3、4、6和7。
首先,由图14可知,搜索空间SS1中配置的PDCCH候选1至3与搜索空间SS2中配置的候选1至3映射在相同的CCE区间1、2和4,而且对应的DCI长度和扰码序列均相同,那么终端可以将任意一组,如搜索空间SS2中的PDCCH候选1至3确定为冗余PDCCH候选并丢弃,如图14所示的被交叉实线且阴影填充的CCE区间,以避免重复译码尝试,存在数据冗余操作。
进一步地,经过冗余PDCCH候选的丢弃处理,终端将剩余的待处理PDCCH候选中的CCE区间相同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如映射在相同CCE区间2的搜索空间SS1中配置的PDCCH候选2和搜索空间SS3中配置的PDCCH候选1排列在相邻位置;映射在相同CCE区间3的搜索空间SS3中配置的PDCCH候选2和搜索空间SS4中配置的PDCCH候选1排列在相邻位置;映射在相同CCE区间4的搜索空间SS1中配置的PDCCH候选3和搜索空间SS4中配置的PDCCH候选2排列在相邻位置;映射在相同CCE区间7的搜索空间SS2中配置的PDCCH候选5和搜索空间SS4中配置的PDCCH候选4排列在相邻位置。
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对待处理PDCCH候选按照搜索空间的编号顺序以及CCE区间的映射顺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
(1)CCE区间1:SS1 PDCCH候选1;
(2)CCE区间2:SS1 PDCCH候选2and SS3 PDCCH候选1;
(3)CCE区间3:SS3 PDCCH候选2and SS4 PDCCH候选1;
(4)CCE区间4:SS1 PDCCH候选3and SS4 PDCCH候选2;
(5)CCE区间5:SS2 PDCCH候选4;
(6)CCE区间6:SS4 PDCCH候选3;
(7)CCE区间7:SS2 PDCCH候选5and SS4 PDCCH候选4。
进一步地,在将相同CCE区间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之后,终端便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终端可以进一步按照该候选序列表依次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
步骤107、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三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三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第三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三PDCCH候选是在PDCCH候选序列表中先于第一PDCCH候选的前一个PDCCH候选。
进一步地,在按照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执行PDCCH的译码尝试时,为了减少PDCCH候选盲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降低功耗,终端在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先将当前PDCCH候选的CCE区间与前一个已完成盲解码的历史PDCCH候选的CCE区间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那么表示两个PDCCH候选之间存在重叠数据,两个PDCCH候选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也就是说,前一个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可以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
具体地,终端可以结合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和前一个PDCCH候选的DCI长度以及扰码序列等参数组合情况确定出前一个PDCCH候选能够被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复用的具体数据,以执行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
其中,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的前提下,如果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不相同,那么当前PDCCH候选可以直接复用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的比特抽取结果,并基于该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其中,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的前提下,,如果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DCI长度不同,但是扰码序列相同,那么此时当前PDCCH候选的解调数据的抽取过程以及数据解扰过程均为冗余操作,当前PDCCH候选可以直接复用或者间接利用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利用该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报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并且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前一个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相同,终端可以直接复用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报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并且该两个PDCCH候选对应的扰码序列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与前一个PDCCH候选的速率匹配模式不相同,当前PDCCH候选仍无需进行解码过程中的解调数据的抽取至子块解交织等过程,而是对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进行重新映射,进而直接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过程,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之后,可以存储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相关属性参数,包括起始CCE索引、聚合等级、DCI长度、扰码序列、速率匹配模式等,以及解码过程中的中间处理结果,包括解调数据、子块解交织结果等,以供在进行候选序列表中的下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基于相关属性参数判断当前PDCCH候选盲解码过程中的中间处理结果能否被复用,并在判定当前PDCCH候选对应的中间处理结果能够被复用时,利用该中间处理结果协助候选序列表中的下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假定使用n表征候选序列表中的PDCCH候选的顺序,终端在按照PDCCH候选序列表对第一个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即n=1时,可以按照如图3所示的PDCCH接收处理流程进行第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按照PDCCH候选序列表对第一个PDCCH候选以后的其他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即n大于1时,终端可先判断已完成盲解码的前一个PDCCH候选的数据是否能够被当前PDCCH候选所复用。
具体地,终端在进行第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可以先根据CCE区间抽取该第一个PDCCH候选对应时频位置的解调数据并进行解扰,然后根据速率匹配模式(打孔、缩短、重复)完成所有解扰后数据的解速率匹配,子块解交织以及后续Polar译码等过程,完成该第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
进一步地,在完成第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之后,终端存储第一个PDCCH候选对应的CCE区间以及盲解码时的中间处理结果、如解调数据、子块解交织结果等,以供在进行下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进行中间处理结果可否被复用的判断处理,以及判定能够被复用时,将中间处理结果共享至下一个PDCCH候选。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执行候选序列表中的每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可先判断相邻的前一个PDCCH候选是否与当前PDCCH候选的CCE区间相同,如果相同则基于前一个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并在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后,存储当前PDCCH候选的CCE区间以及盲解码过程中的中间处理结果,以供下一个PDCCH候选使用。另一方面,如果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不与当前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那么终端按照如图3所示的PDCCH接收处理流程进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可以将CCE区间相同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在按照该候选序列表对当前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如果判定候选序列表中当前PDCCH候选与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即前一个PDCCH候选盲解码过程中的中间处理结果可被当前PDCCH候选复用,并基于前一个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如此,盲解码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复用前一个PDCCH候选数据处理结果,这有效减少了盲检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PDCCH接收处理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终端在确定出一有限CORESET时频资源中的PDCCH候选集合,并进行冗余PDCCH的丢弃处理之后,终端可以先进行全部待处理PDCCH候选的QPSK解调(步骤201),然后计算待处理PDCCH候选分别对应的CCE区间,并按照CCE区间排列待处理PDCCH候选;其中,可以将CCE区间相同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步骤202),进而实现按照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进行PDCCH的盲解码。在依次对待处理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判断当前PDCCH候选是否与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步骤203);如果是,继续判断扰码序列是否相同(步骤204);如果否,那么终端抽取与当前PDCCH候选的CCE区间对应的时频位置的解调数据(步骤205);并进行解扰(步骤206)、解速率匹配(步骤207)、子块解交织(步骤208)、Polar译码(步骤209)以及比特解交织(步骤210)和CRC校验(步骤211)。
进一步地,步骤204之后,如果扰码序列不同,那么当前PDCCH候选无需执行步骤205,可以直接复用前一个PDCCH候选的解调数据,即直接跳转至步骤206,进行后续的步骤206至步骤211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204之后,如果扰码序列相同,那么终端继续判断速率匹配模式是否相同(步骤212);如果相同,那么当前PDCCH互选无需执行步骤205至步骤208,可以直接复用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即直接跳转至步骤209,进行后续的步骤209至步骤211;另一方面,如果速率匹配模式不同,那么终端可以对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进行重新映射,即进行数据转换处理(步骤213),其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数据便可被当前PDCCH候选直接复用,此时数据转换后便可直接跳转至步骤209,并进行后续的步骤209至211即可。
进一步地,终端在对每一个待处理的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之后,需要进一步判断该PDCCH候选是否为最后一个,即判断全部PDCCH候选是否都完成盲解码(步骤214);如果是,那么结束接收处理过程,如果不是,那么终端继续下一个PDCCH候选的盲解码,即跳转至步骤2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在对当前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如果判定已完成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中,存在与当前PDCCH候选CCE区间相同的,也就是存在可被复用的重叠数据的PDCCH候选,便可以根据两个PDCCH候选的DCI长度和扰码序列组合情况,基于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对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如此,在盲检时PDCCH的译码尝试过程中,CCE区间相同的存在重叠数据的PDCCH候选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复用数据处理结果,有效减少了盲检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20可以包括解调模块21、参数计算模块22、处理控制模块23、数据抽取模块24、解扰模块25、解速率匹配模块26、子块解交织模块27、译码模块28以及转换复用模块29。
所述解调模块21,用于进行QPSK解调特;所述参数模块22,用于计算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中多个PDCCH候选分别对应的CCE区间,并按照CCE区间排列多个PDCCH候选;其中,可以将CCE区间相同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并配置给处理控制模块23;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3用于当终端按照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进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时,判断当前PDCCH候选是否与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如果不是,则终端独立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完整盲解码过程;如果是,那么需要结合前一个PDCCH候选与当前PDCCH候选的DCI长度、扰码序列以及速率匹配模式组合情况,基于前一个PDCCH候选的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对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具体地,在映射至相同CCE的前提下,如果当前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的扰码序列不相同,那么终端可以直接基于前一个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即只需通过解扰模块25、解速率匹配模块26、子块解交织模块27和译码模块28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或者如果当前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的扰码序列相同、速率匹配模式相同而DCI长度不同,那么终端可以直接复用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即终端只需通过译码模块28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或者如果当前PDCCH候选与候选序列表中的前一个PDCCH候选的扰码序列相同、速率匹配模式不相同且DCI长度不同,那么终端先对前一个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的改变进行重新映射,然后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此时终端需要通过转换复用模块29进行子块解交织结果的转换处理,进而通过译码模块28完成当前PDCCH候选的盲解码。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7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20可以包括搜索空间获取单元210和盲解码单元211,
所述搜索空间获取单元210,配置为获取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所述盲解码单元211,配置为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中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盲解码单元211还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上不同而在扰码序列上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盲解码单元211还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相同,复用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盲解码单元211还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不同,对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的改变进行重新映射,并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搜索空间获取单元210还配置为:
将映射到相同CCE区间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盲解码单元211还配置为:
按照所述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盲解码单元211还配置为: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三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三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不同,基于所述第三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三PDCCH候选是在所述PDCCH候选序列表中先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前一个PDCCH候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图18为本申请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三,如图18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2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212、存储有处理器212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213,进一步地,终端2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14,和用于连接处理器212、存储器213以及通信接口214的总线215。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212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终端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13,该存储器213可以与处理器212连接,其中,存储器21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21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两个磁盘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总线215用于连接通信接口214、处理器212以及存储器213以及这些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213,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212,用于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存储器21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212提供指令和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对当前PDCCH候选进行盲解码时,如果确定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与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映射至相同的CCE区间,便可以根据两个PDCCH候选的DCI长度和扰码序列组合情况,基于已被盲解码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中间结果执行对当前处理的PDCCH候选的盲解码。如此,在PDCCH的盲解码过程中,CCE区间相同的存在重叠数据的PDCCH候选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复用数据处理结果,有效减少了盲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操作,提高了终端译码速率,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其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芯片运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具体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应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上不同而在扰码序列上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相同,复用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不同,对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的改变进行重新映射,并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映射到相同CCE区间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并按照所述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第三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三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三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三PDCCH候选是在所述PDCCH候选序列表中先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前一个PDCCH候选。
7.一种终端,包括:
搜索空间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搜索空间,所述搜索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PDCCH候选;
盲解码单元,配置为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二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一PDCCH候选是当前处理中的PDCCH,所述第二PDCCH候选是已被盲解码的PDCC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解码单元还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DCI长度上不同而在扰码序列上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解码单元还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相同,复用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解码单元还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二PDCCH候选在速率匹配模式上不同,对所述第二PDCCH候选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按照交织关系的改变进行重新映射,并复用重新映射后的子块解交织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搜索空间获取单元还配置为将映射到相同CCE区间的PDCCH候选排列在相邻位置以生成PDCCH候选序列表;
所述盲解码单元还配置为按照所述PDCCH候选序列表依次执行PDCCH候选的盲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解码单元还配置为:
当第一PDCCH候选与第三PDCCH候选映射到相同的CCE区间时,响应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与所述第三PDCCH候选在DCI长度和扰码序列中的至少一项上不同,基于所述第三PDCCH候选的数据比特抽取结果执行对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盲解码;其中,所述第三PDCCH候选是在所述PDCCH候选序列表中先于所述第一PDCCH候选的前一个PDCCH候选。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501379.4A 2021-05-08 2021-05-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28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1379.4A CN113328828B (zh) 2021-05-08 2021-05-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1379.4A CN113328828B (zh) 2021-05-08 2021-05-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828A true CN113328828A (zh) 2021-08-31
CN113328828B CN113328828B (zh) 2022-11-29

Family

ID=7741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1379.4A Active CN113328828B (zh) 2021-05-08 2021-05-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88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9897A (zh) * 2022-01-21 2022-05-1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6073948A (zh) * 2021-11-04 2023-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2730A (zh) * 2019-02-14 2019-06-28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使用功率检测和基于冗余减少的误差检验的未知站点标识信息的信道信号解码
US20190380113A1 (en) * 2016-11-28 2019-1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177306A1 (en) * 2017-07-17 2020-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96725A1 (en) * 2018-02-12 2020-12-1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Method of allocating channel estimation number for search spa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10067268A1 (en) * 2018-01-21 2021-03-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80113A1 (en) * 2016-11-28 2019-1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177306A1 (en) * 2017-07-17 2020-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067268A1 (en) * 2018-01-21 2021-03-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00396725A1 (en) * 2018-02-12 2020-12-1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Method of allocating channel estimation number for search spa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952730A (zh) * 2019-02-14 2019-06-28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使用功率检测和基于冗余减少的误差检验的未知站点标识信息的信道信号解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0631 On remaining issues of search spaces and blind detec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948A (zh) * 2021-11-04 2023-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存储介质
CN114489897A (zh) * 2022-01-21 2022-05-1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4489897B (zh) * 2022-01-21 2023-08-08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828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66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eav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120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RU275443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WO2010150512A1 (ja)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制御チャネル送信方法および制御チャネル受信方法
CN106961317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696936B (zh)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130051354A1 (en) De-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traffic channel in long term evolution
US201502638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eav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288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WO20081365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RU2739718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ной сторон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ющей стороны
CN112804042B (zh) 一种nr系统中检测pdcch的方法
JP2022031789A (ja) 極性符号化のための方法及び機器
US119686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JP7161549B2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08781369B (zh)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终端
CN113824532B (zh) 发送数据帧的方法、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964437B (zh)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终端、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89009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3572572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KR20220028123A (ko) sidelink 레이트 매칭 및 자원 매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비
CN108631977B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CN108966349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857456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02531B (zh) 信道盲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