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8789A -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8789A
CN113328789A CN202110643297.3A CN202110643297A CN113328789A CN 113328789 A CN113328789 A CN 113328789A CN 202110643297 A CN202110643297 A CN 202110643297A CN 113328789 A CN113328789 A CN 113328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message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32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8789B (zh
Inventor
邱权冠
苏国章
王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32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8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8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8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 H04B7/18541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for handover of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增设带有转发功能的消息分发网关,使终端通过信关站与核心网的通信不再是面向连接的固定通信,而是面向目标的非固定通信,在卫星通信过程中,即使由于卫星移动导致终端连接的信关站不断改变,因为通信过程由消息分发网关统筹,因此无需终端发送大量的切换信令来确定新的信关站,终端也可以始终保持与对应的接入管理网元的正常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卫星通信方法有效减少了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了终端通过卫星和核心网连接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6G=5G+低轨卫星”的概念提出,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的结合成为了新趋势。相比起地面移动通信,由于卫星位于地面上空,可以提供更大的信号覆盖范围,而且卫星通信不受地形影响,能够很好解决偏远山区、海洋等地区的通信问题;对于发生地面灾害的区域,卫星通信也能提供有力的通信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卫星与地面移动核心网的结合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低轨和中轨卫星相对于地面运动,因此卫星与地面的卫星信关站(也称信关站)的连接会时常发生切换,导致卫星接入网不能保证终端每次发送的数据都经过同一个卫星和同一个信关站。相关技术中,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是面向链接的,也就是说卫星的移动会导致终端需要频繁进行切换,产生大量切换信令,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而且这种面向链接的通信方法网络结构复杂,很容易发生通信过程中终端找不到对应核心网或者是核心网找不到对应终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接入管理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信关记录,确定与所述终端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以使所述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转发链路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如下:响应于所述信关站发送的第一建立请求,向所述信关站发送第一建立应答;向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第二建立请求,并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管理网元的第二建立应答;所述消息分发网关包括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之间建立发送链路的步骤具体如下:响应于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第三建立请求,所述第二网关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第三建立应答;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定时向对方发送自身保存的网元信息和信关记录。
可选地,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网元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以使所述第二网关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信关记录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消息,所述第二网关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关,以使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可选地,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如下:接收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二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标识至少包括国家标识、运营商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以及标识记录,确定与终端匹配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以及标识记录,确定与终端匹配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所述标识记录以及所述接入网元的负载情况,确定与终端匹配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
可选地,所述建立发送链路的步骤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建立会话请求,向数据面网元发送第四建立请求;所述建立会话请求包括所述数据面网元的第三标识;响应于所述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四建立应答,向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建立会话应答,并向所述信关站发送所述第三标识,以使所述信关站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二下行消息,所述第二下行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信关记录,确定与所述终端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第二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接收所述信关站发送的第二上行消息,所述第二上行消息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根据所述第三标识,将所述第二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数据面网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包括信关站、消息分发网关和接入管理网元;所述信关站包括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所述源信关站用于将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分发网关;所述目标信关站用于将所述消息分发网关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所述消息分发网关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并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接入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并用于向所述消息分发网关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在卫星和地面核心网的连接网上加入消息分发网关,在终端至核心网的上行通信中,消息分发网关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并根据第一上消息中的第一标识,将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核心网内对应的接入管理网元;而在核心网至终端的下行通信中,消息分发网关接收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并根据第一下行消息中终端的位置消息,在信关记录中寻找与终端位置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将该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目标信关站,目标信关站再将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终端。本申请通过增设带有转发功能的消息分发网关,令终端通过信关站与核心网的通信不再是面向连接的固定通信,而是面向目标的非固定通信。在卫星通信过程中,即使由于卫星移动导致终端连接的信关站不断改变,因为通信过程由消息分发网关统筹,因此无需终端发送大量的切换信令来确定新的信关站,终端也可以始终保持与对应的接入管理网元的正常通信,有效减少了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了终端通过卫星和核心网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相关技术中终端与核心网通信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终端与核心网通信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第一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建立转发链路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第二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第三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若终端需要和卫星进行通信,除了终端需要位于卫星的信号覆盖区域内,还需要有至少一个信关站同时处于同一个卫星的覆盖区内。而由于中轨卫星和低轨卫星相对于地面运动,所以卫星可能上一个时刻与一个信关站相联通,下一个时刻就与该信关站断开连接。若终端与核心网的通信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则在卫星移动出当前信关站的服务区域,该服务区域内的所有终端都需要进行链路切换,该过程会产生大量切换信令,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且这种面向连接的通信模式的网络设计比较复杂,容易发生通信中找不到对应的核心网或者是终端的情况。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增设带有转发功能的消息分发网关,终端通过信关站与核心网的通信不再是面向连接的固定通信,而是面向目标的非固定通信,在卫星通信过程中,即使由于卫星移动导致终端连接的信关站不断改变,因为通信过程由消息分发网关统筹,因此无需终端发送大量的切换信令来确定新的信关站,终端也可以始终保持与对应的接入管理网元的正常通信,有效减少了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了终端通过卫星和核心网连接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图1是相关技术中终端与核心网通信的第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110通过卫星120与信关站130建立链路,而信关站130和核心网140之间建立有通信链路,图1中另有信关站150和核心网160,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终端110可以通过信关站130与核心网140进行通信。
参照图2,图2是相关技术中终端与核心网通信的第二示意图,图2表示的是图1中卫星120相对于地面移动的情况,因此图2中的各标号与图1相同,且相同标号指代的设备相同。如图2所示,由于卫星120已经移动出了信关站130的服务区域,终端110此时通过卫星120与信关站150建立错误连接,由于信关站150与核心网140之间没有建立好通信链路,信关站与核心网160之间建立有通信链路,则终端110发送的上行消息则不能到达核心网140,而是到达核心网160,造成通信故障。
参照图1和图2,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是面向连接的固定通信,则卫星移动时终端需要产生大量切换信令来保证终端发送到核心网的同一个接入管理网元。若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是面向目标的非固定通信,那么如何保证终端始终能与同一个接入管理网元通信仍是一个难题。而本申请提出的卫星通信方法正是针对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非固定通信方法,且能够保证终端始终能与同一个接入管理网元通信。
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300包括源信关站310、第一网关320、接入管理网元330和目标信关站340,第一网关为消息分发网关。参照图3,源信关站用于将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消息分发网关;消息分发网关用于将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接入管理网元,接入管理网元用于接收第一上行消息,并用于向消息分发网关发送第一下行消息,消息分发网关还用于将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目标信关站;目标信关站用于将消息分发网关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源信关站310和目标信关站320实际上可以指同一个信关站,也就是说,若卫星在通信过程中没有移动出当前信关站的服务区域,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面对目标的非固定卫星通信方法也能够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卫星通信系统300中可包括多个消息分发网关,如图3所示,消息分发网关包括第一网关320和第二网关350,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假设第一网关与接入管理网元不能直接通信,第二网关与接入管理网元能够直接通信,当第一网关接收到需要发送给接入管理网元的第一上行消息,则可以转发给第二网关,由第二网关发送给接入管理网元,完成终端与接入管理网元的通信。
根据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卫星通信系统增设了消息分发网关,相比与相关技术中由信关站直接与接入管理网元进行通信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由消息分发网关统筹通信过程,消息分发网关将接收到的上下行消息分别发向正确的接收方,首先保证了终端始终和同一个接入管理网元通信,其次通过消息分发网关指定目标信关站,减少了因卫星移动导致终端需要主动切换通信链路的情况,有效节约网络资源。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第一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400-S440;
S400、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第一上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
具体地,消息分发网关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该第一上行消息来自终端,第一上行消息中包含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是指接入管理网元的全球唯一标识。假设当前终端需要通信的接入管理网元为网元A,则第一标识是指网元A的全球唯一标识,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标识,可以精准确定需要进行通信的网元A。
S410、根据第一标识,将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接入管理网元;
具体地,由于第一标识为接入管理网元的全球唯一标识,因此消息分发网关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找到需要通信的接入管理网元,并将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该接入管理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00-S410是在终端已经确定对应的接入管理网元的技术上,描述终端和接入管理网元的上行通信过程。若终端是初次接入核心网,还需要从核心网确定接入管理网元。具体是在初次入网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第二标识至少包括终端支持的国家标识、运行商标识和终端的位置信息,当消息分发网关接收到第一上行消息,则根据该第二标识在核心网中寻找一个匹配的接入管理网元,终端就与该匹配的接入管理网元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分发网关中可以保存核心网中所有接入管理网元的当前负载数以及最大负载数,在终端和接入管理网元的匹配的匹配过程中,可以在匹配决策中加入负载匹配,有利于核心网内的各个接入管理网元负载均衡。
通过步骤S400-S410,消息分发网关统筹完成将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转发给对应接入管理网元的通信过程。
S420、接收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第一下行消息包括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消息分发网关接收由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该第一下行消息中包括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是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数据。
S430、根据位置信息和信关记录,确定与终端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
具体地,信关记录为当前消息分发网关记录的信关站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区域的信关站数据量、各个信关站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数据等等。当消息分发网关收到第一下行消息,根据第一下行消息中终端的位置信息,在信关记录中寻找最接近该终端位置的信关站,并将该信关站确定为目标信关站。
S440、将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目标信关站,以使目标信关站将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终端;
具体地,消息分发网关将该第一下行消息发送给目标信关站,目标信关站根据第一下行消息中终端的位置信息,准确定位到需要进行通信的终端,并将第一下行消息发送给对应终端。
通过步骤S420-S440,消息分发网关统筹完成将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转发给对应终端的通信过程。
如上述图3展示的卫星通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分发网关可能有多个,以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来表示。若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上行消息后,发现需要通信的接入管理网元没有与自身直连,则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网元信息,寻找与该接入管理网元直连的第二网关,将第一上行消息发送给第二网关,让第二网关转发给接入管理网元。
类似地,若第二网关接到第一下行消息后,发现需要通信的信关站没有与自身直连,则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信关记录,寻找与该目标信关站直连的第一网关,将第一下行消息发送给第一网关,让第一网关转发给目标信关站。
可以理解的是,消息分发网关之间的转发链路可能涉及两个以上的消息分发网关,消息分发网关根据存储的网关信息和信关记录判断需要转发的路径。
通过上述步骤S400-S440,在消息分发网关的角度对本申请提出的卫星通信方法进行了说明:消息分发网关将收到的第一上行消息或第一下行消息转发到对应的接收方,使终端和核心网的通信不受卫星移动影响,无需终端产生大量信令占用网络资源,并能够使终端和核心网所发送的消息都准确到达对应的接收方处。
而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无论是面向连接的固定通信还是面向目标的非固定通信,都需要系统中各部分建立转发链路才能进行通信,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建立转发链路的方法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5中以通信系统中各部分传送的消息作步骤划分,如图5所示,建立转发链路的步骤具体说明如下:
S500、响应于信关站发送的第一建立请求,向信关站发送第一建立应答;
具体地,上文已经提到,消息分发网关可以是多个;上文也提到,针对终端本次通信过程,信关站可以分为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因此信关站也可以是多个。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信关站和消息分发网关的通信链路的建立过程适用于所有信关站和所有消息分发网关,为了方便阐述,图5中将消息分发网关分为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来阐述。在本步骤中,信关站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一建立请求,在第一建立请求中携带着该信关站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第一网关将该信关站的位置保存下来,也就是保存在信关记录中。然后第一网关向该信关站发送第一建立应答,则该信关站和第一网关建立起通信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信关站与第二网关建立通信链路的过程也与上述过程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关站和消息分发网关之间可以设置安全验证,通过第一建立请求和第一建立应答携带安全验证,则可以互相验证消息接收方是否合法,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S510、向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第二建立请求,并接收来自接入管理网元的第二建立应答;
具体地,类似于信关站与消息分发网关的通信链路建立,本步骤中接入管理网元和消息分发网关的通信链路的建立过程适用于所有接入管理网元和所有消息分发网关。在本步骤中,第一网关向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第二建立请求,然后该接入管理网元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二建立应答;在第二建立应答中携带着该接入管理网元的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接入管理网元的全球唯一标识、所属的国家标识、运营商标识和支持的用户容量等(如果在5G核心网中,相关参数也可以包含所属切片标识),第一网关将该接入管理网元的相关参数保存下来,也就是保存在网元信息中,则该接入管理网元和第一网关建立起通信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管理网元与第二网关建立通信链路的过程也与上述过程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管理网元和消息分发网关之间可以设置安全验证,通过第二建立请求和第二建立应答携带安全验证,则可以互相验证消息接收方是否合法,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S520、响应于第一网关发送的第三建立请求,第二网关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三建立应答;
具体地,系统中存在多个消息分发网关,消息分发网关包括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之间建立发送链路的步骤具体为: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第三建立请求,第二网关向第一网关发送第三建立应答,则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建立起通信链路。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卫星通信系统中任意两个消息分发网关。在链路建立完成后,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定时向对方发送自身保存的网元信息和信关记录,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更新自身保存的数据。
通过步骤S500-S520,建立了信关站、消息分发网关和接入管理网元之间的转发链路,终端可以通过信关站和消息分发网关与接入管理网元进行通信。
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适用于终端和数据面网元之间的通信,首先需要建立消息分发网关与数据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链路,具体方法在步骤S540中阐述。
S530、响应于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建立会话请求,向数据面网元发送第四建立请求;建立会话请求包括数据面网元的第三标识;响应于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四建立应答,向接入管理网元发送建立会话应答;
具体地,以第一网关和数据面网关的通信链路建立为例,第一网关接收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建立会话请求,建立会话请求中携带着需要通信的数据面网元的第三标识,还可以携带数据面网元的地址,则第一网关接收到请求后,根据第三标识向该数据面网元发送第四建立请求,数据面网元则向第一网关发送第四建立应答,表示该通信链路建立成功。第一网关则向接入管理网元发送建立会话应答,表示已经与数据面网元成功建立通信。另外,第一网关向信关站发送数据面网元的第三标识,信关站则将该第三标识发送给需要通信的终端。
通过步骤S500、S520和S530,建立了信关站、消息分发网关、数据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链路,终端可以通过信关站和消息分发网关与数据面网元进行通信。
上文中提到,终端可以通过信关站和消息分发网关与数据面网元进行通信,该通信过程与终端与接入管理网元通信的流程相似,下面简单阐述。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第二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600-S640:
S600、消息分发网关接收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二下行消息,第二下行消息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
S610、消息分发网关根据位置信息和信关记录,确定与终端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
S620、消息分发网关将第二下行消息发送至目标信关站;
S630、消息分发网关接收信关站发送的第二上行消息,第二上行消息包括第三标识;
S640、消息分发网关根据第三标识,将第二上行消息发送至数据面网元。
通过步骤S600-S640,本申请实施例完成终端与数据面网元的通信过程。
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第三步骤流程图,图7是以图3所示的卫星通信系统来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700-S730:
S700、终端至接入管理网元的上行通信;
具体地,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经过信关站、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到达接入管理网元。
S710、接入管理网元至终端的下行通信;
具体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经过第二网关、第一网关和信关站,到达终端。
S720、终端至数据面网元的上行通信;
具体地,终端发送的第二上行消息经过信关站、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到达数据面网元。
S730、数据面网元至终端的下行通信;
具体地,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二下行消息经过第一网关、第二网关和信关站,到达终端。
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10,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820,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及一个存储器为例。
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执行如上任意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方法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申请提出的卫星通信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接入管理网元;
接收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信关记录,确定与所述终端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
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以使所述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转发链路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如下:
响应于所述信关站发送的第一建立请求,向所述信关站发送第一建立应答;
向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第二建立请求,并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管理网元的第二建立应答;
所述消息分发网关包括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之间建立发送链路的步骤具体如下:
响应于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第三建立请求,所述第二网关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第三建立应答;
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第二网关定时向对方发送自身保存的网元信息和信关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元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以使所述第二网关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管理网元;
根据所述信关记录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消息,所述第二网关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关,以使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如下:
接收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二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标识至少包括国家标识、运营商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以及标识记录,确定与终端匹配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以及标识记录,确定与终端匹配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所述标识记录以及所述接入网元的负载情况,确定与终端匹配的所述接入管理网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发送链路的步骤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建立会话请求,向数据面网元发送第四建立请求;所述建立会话请求包括所述数据面网元的第三标识;
响应于所述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四建立应答,向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发送建立会话应答,并向所述信关站发送所述第三标识,以使所述信关站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数据面网元发送的第二下行消息,所述第二下行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所述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信关记录,确定与所述终端最接近的目标信关站;
将所述第二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接收所述信关站发送的第二上行消息,所述第二上行消息包括所述第三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标识,将所述第二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数据面网元。
8.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关站、消息分发网关和接入管理网元;
所述信关站包括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
所述源信关站用于将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分发网关;
所述目标信关站用于将所述消息分发网关发送的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消息分发网关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管理网元,并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所述接入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并用于向所述消息分发网关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消息。
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
CN202110643297.3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28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3297.3A CN11332878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3297.3A CN11332878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789A true CN113328789A (zh) 2021-08-31
CN113328789B CN113328789B (zh) 2022-04-19

Family

ID=7742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3297.3A Active CN11332878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87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9446A (zh) * 2022-06-13 2022-10-18 爱浦路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的核心网云服务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WO2023065855A1 (zh) * 2021-10-21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网络中的控制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289A (zh) * 1997-04-15 1998-11-18 环球星有限合伙人公司 低地球轨道分布式信关通信系统
CN102045692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制面与媒体面分离的网络架构实现的通信网络
CN104104427A (zh) * 2013-04-07 2014-10-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式卫星移动通信信关站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WO2016205765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pproaches for high speed global packet data services leo/meo satellite systems
CN108988934A (zh) * 2018-07-31 2018-12-11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分段连接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数据业务传输方法
CN109560861A (zh) * 2018-12-24 2019-04-02 南京六九零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的导航与通信融合数据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289A (zh) * 1997-04-15 1998-11-18 环球星有限合伙人公司 低地球轨道分布式信关通信系统
CN102045692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制面与媒体面分离的网络架构实现的通信网络
CN104104427A (zh) * 2013-04-07 2014-10-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式卫星移动通信信关站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WO2016205765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pproaches for high speed global packet data services leo/meo satellite systems
CN108988934A (zh) * 2018-07-31 2018-12-11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分段连接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数据业务传输方法
CN109560861A (zh) * 2018-12-24 2019-04-02 南京六九零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的导航与通信融合数据传输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855A1 (zh) * 2021-10-21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网络中的控制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09446A (zh) * 2022-06-13 2022-10-18 爱浦路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的核心网云服务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5209446B (zh) * 2022-06-13 2023-07-25 爱浦路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的核心网云服务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789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5124B (zh) 卫星终端端对端通信链路的建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US7200380B2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scheme selection
CN113328789B (zh)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4607260B2 (ja) 移動ユニットを更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1835395B (zh) 卫星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设备
KR950012826B1 (ko) 무선 주파수(rf) 데이타 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업링크 네크워크 제어 기능 분산 및 단말기 전력 레벨 조절 오버헤드 최소화 방법 및 장치
US10687271B2 (en) Network accessing method
CN112188454B (zh) 基于NB-IoT网络的短距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176964B1 (ko) 연속 포지셔닝 과정에서 포지셔닝 시스템 성능을 향상시키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221693B (zh) 卫星接入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8564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dge computing service
US7885664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triggers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a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lated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CN107580365B (zh) 卫星通信的区域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230370823A1 (en) Network capability exposure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3002077B2 (ja) 周回衛星を用いる移動体衛星通信システム
US200602346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 packet transmission for AGPS
US9599717B2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scheme selection
CN112822791B (zh) 信息上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CN113347674B (zh) 一种地面和卫星融合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4630346B (zh) 基于无线智能控制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装置
US20080167018A1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scheme selection
WO2021064425A1 (en) Routing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2261580B (zh) 一种车载终端基于地理位置的业务接入方法
CN114040448B (zh) 基站负载均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6625450B1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gateway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