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4322B -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4322B
CN113324322B CN202010130537.5A CN202010130537A CN113324322B CN 113324322 B CN113324322 B CN 113324322B CN 202010130537 A CN202010130537 A CN 202010130537A CN 113324322 B CN113324322 B CN 113324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ying
humidification
determining
working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05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4322A (zh
Inventor
董晓莉
高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05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4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4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4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4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6/1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heated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其中,调节方法包括:获取加湿装置的上电信号;获取加湿装置的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在确定出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获取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和影响加湿效果的其他装置的运行状态自动调节工作环境的加湿速率,从而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发挥多种不同的加湿能力,营造良好湿度环境,提高了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Description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当空气湿度较低时,人体鼻部和肺部呼吸道粘膜脱水,弹性降低,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粘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发生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类疾病。此外,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繁殖速度会加快。过低的湿度条件,对人体不利。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家用加湿电器,需要用户动手操作后才能启动运行,用户体验较差,而且不能根据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加湿能力,智能化程度低,已无法满足当前用户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湿度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环境湿度调节设备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发挥多种不同的加湿能力,提高智能化程度。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环境湿度调节设备能减少或避免调温装置制热时产生的空气干燥问题。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环境湿度调节设备既能满足快速加湿需求,又节约能耗。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环境湿度调节设备提高被测物体周围的加湿效果。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减少或避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在发挥加湿功能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调节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湿度的调节方法,包括:获取加湿装置的上电信号;获取加湿装置的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在确定出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获取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
可选地,状态参数包括初始湿度,根据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的步骤包括:判断初始湿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在初始湿度小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工作环境需要加湿。
可选地,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包括:判断调温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若调温模式为制热模式,确定加湿速率为第一预设速率;若调温模式不是制热模式,确定加湿速率为第二预设速率;第一预设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速率。
可选地,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驱动加湿装置按照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可选地,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获取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
可选地,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多个加湿工作范围进行匹配;根据位置信息所属的加湿工作范围确定加湿位置;每个加湿工作范围根据一个加湿位置对应的适用加湿范围进行设置。
可选地,加湿装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工作环境中,每个加湿装置对应设置有一个加湿位置,在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驱动与加湿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按照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可选地,加湿装置具有电加热模块,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获取预设的设定温度;根据设定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加湿装置,用于提高工作环境的湿度;控制装置,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的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内的加湿装置上电后,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在确定出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能根据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使得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和影响加湿效果的其他装置的运行状态自动调节工作环境的加湿速率,从而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发挥多种不同的加湿能力,营造良好湿度环境,提高了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在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为第一预设速率,在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不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为第二预设速率,其中,第一预设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速率。使用上述方法,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能在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为制热模式时快速增加工作环境湿度,能减少或避免调温装置制热时产生的空气干燥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合理调控加湿能力,能在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为制热模式时以第一预设速率高速运转,从而快速增加工作环境湿度,在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不是制热模式时驱动加湿装置以第二预设速率运转,即可使湿度较低的工作环境快速恢复至合理湿度水平,既满足了快速加湿要求,又节约了能耗,一举两得。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加湿装置可以为多个,在获取到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后,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并且驱动与加湿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按照确定出的加湿速率启动运行。使用上述方法,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能根据被测物体的位置驱动对应的加湿装置启动运行,从而能有针对性地为被测物体周围快速营造适宜的湿度氛围,提高了被测物体周围的加湿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能耗。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加湿装置还具有电加热模块,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之后,获取预设的设定温度,并根据设定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从而使得加湿装置可以向工作环境输送温度适宜的雾化水流,并使雾化水流的温度可以接近于设定温度,能够减少或避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在发挥加湿功能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调节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加湿舒适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调节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的另一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示意性框图。
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可以为空气调节设备。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一般性地可包括:加湿装置200和控制装置400。其中,加湿装置200用于提高工作环境的湿度。例如,加湿装置200可以产生雾化水流,并促使雾化水流排向工作环境,从而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加湿装置200的加湿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仅以“向工作环境输送雾化水流”这一加湿方式进行示例,但不应视为对加湿方式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可以为多个具有加湿装置200和调温装置的空调。多个空调可以设置在工作环境中的不同位置处,每个空调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设置。加湿装置200和调温装置可以一体成型,例如,调温装置可以形成空调的主体部分,加湿装置200可以形成空调的附加部分。空调可以为立式,例如方形柜机或者圆形柜机,也可以为壁挂式,但不限于此。图1仅以立式的空调进行示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应当完全有能力进行拓展,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加湿装置200,可以设置于调温装置的机壳500上,例如,可以设置于机壳500内。加湿装置200可以设置于调温装置的下部,中部或者上部。例如,加湿装置200可以邻近于调温装置的送风口501设置,例如,大致可以设置于送风口501下方。
加湿装置200可以包括:水箱、雾化电机、引风风机、电加热模块。加湿装置200还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可以设置于加湿装置200的下部,出气口可以设置于加湿装置200的上部。调温装置的机壳500的与进气口相对的部位镂空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网格形状,以便于机壳500外部的气流从机壳500的镂空部位进入进气口。
加湿装置200的出气口可以与调温装置的送风口501相对设置。例如,出气口可以设置于送风口501内侧,从而使得雾化水流能随着调温装置的送风气流一同向外吹送,增加了送风气流的湿度,提高了调温装置的送风舒适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湿装置200可以设置于调温装置的下部,并且远离送风口501,从而使得雾化水流与送风气流互不干扰,使得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分别或同时调节工作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水箱,用于盛放液态水。雾化电机,用于促使液态水转化成雾化水。雾化电机可以设置于水箱底壁上。引风风机,用于促使雾化水形成雾化水流,并促使雾化水流从加湿装置200的出气口吹向调温装置的送风口501内侧。
电加热模块,用于为雾化水流加热,使得雾化水流的温度提高,能够减少或避免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在发挥加湿功能时对调温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可以设置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所在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得到相关信息。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所在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用于表征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的优劣。状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任意多个参数的组合:温度、湿度。检测装置可以为多个,并且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检测装置也可以为一个,并且具有分别用于检测上述多个状态参数的多个不同检测单元。该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于调温装置的机壳500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也可以通过外部的检测装置获取上述状态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湿度可以指相对湿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湿装置200和调温装置也可以相互独立分离设置,例如,调温装置可以形成空调的主体部分,加湿装置200可以形成空调的附加部分并且与主体部分分离独立设置。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也可以为具有多个加湿装置200和至少一个调温装置的空调,其中,加湿装置200可以设置在工作环境中的不同位置处,并用于向周围输送雾化水流。调温装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空间大小、以及温控需求进行设置。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可以包括加湿装置200,例如加湿器。调温装置可以为空调。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可以和空调形成互联的智能家电系统。
在下文中,将以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为具有多个加湿装置200和一个调温装置的空调的实施例进行详述,至于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其他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完全有能力在了解下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故,不再一一举例。
控制装置400,具有存储器420以及处理器410,其中存储器420内存储有控制程序421,控制程序421被处理器410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任一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控制方法。处理器410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DSP)等等。存储器420用于存储处理器410执行的程序。存储器420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20也可以是各种存储器420的组合。由于控制程序421被处理器410执行时实现下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调节方法的示意图。该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调节方法一般性地可以包括:
步骤S302,获取加湿装置200的上电信号。
在不需要加湿功能的情况下,加湿装置200处于停机状态。加湿装置200接收到上电信号之后可以切换至待机状态。处于待机状态下的加湿装置200,在接收到处理器410发送的启动指令后可以切换至运行状态并产生雾化水流。
上电信号至少可以包括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自身确定出的自动上电命令、以及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接收到的由用户发出的手动上电命令。
手动上电命令可以为用户通过语音或者通过触发与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配套的遥控板上的相应按键下发的加湿模式的上电信号,用于指示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按照用户指示将加湿装置200切换至待机状态。
自动上电命令可以为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处理器410发出的加湿装置200的上电信号,用于指示加湿装置200切换至待机状态。例如,自动上电命令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发出。该时间间隔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S304,获取加湿装置200的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加湿装置200的工作环境可以为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所在的室内环境。
步骤S306,根据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
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初始湿度。初始湿度是指加湿装置200切换至待机状态后的工作环境的湿度。
根据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的步骤可以包括:判断初始湿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在初始湿度小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工作环境需要加湿。
湿度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置,例如,若湿度阈值为70%,表明用户希望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运行时能使工作环境的湿度达到或维持在70%及以上。
步骤S308,在确定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获取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为多功能空气调节设备,可以同时调节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例如,当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开机后,加湿装置200和调温装置可以同时上电,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自动确定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并驱动调温模式按照确定出的调温模式运行。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初始温度,初始温度是指加湿装置200切换至待机状态后的工作环境的温度。
获取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初始温度与预设的调温装置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判断上述差值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上述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确定调温模式为制冷模式;若上述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调温模式为制热模式;若上述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并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确定调温模式为停机模式。其中,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一温度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置。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2~15℃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2℃,3℃,5℃,8℃,10℃或者15℃。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15℃~-2℃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可以为-15℃,-12℃,-10℃,-8℃,-6℃,或者-4℃。
调温模式至少可以包括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停机模式。其中,停机模式是指调温装置处于停机状态的模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调温装置和加湿装置200可以分别独立地开启或运行。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可以通过直接采集调温装置的运行信息来获取。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调温装置运行时可以将工作环境的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获取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初始温度与预设的调温装置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零;若差值大于零,确定调温模式为制冷模式;若差值小于等于零,确定调温模式为制热模式。
设定温度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置。例如,若设定温度为25℃,表明用户希望调温装置运行时能使工作环境的温度达到或维持在25℃。
步骤S310,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的步骤可以包括:判断调温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若调温模式为制热模式,确定加湿速率为第一预设速率;若调温模式不是制热模式,确定加湿速率为第二预设速率;第一预设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速率。
使用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其加湿装置200上电后,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并且在确定出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能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使得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和影响加湿效果的其他装置的运行状态自动调节工作环境的加湿速率,从而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发挥多种不同的加湿能力,营造良好湿度环境,提高了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智能化程度。
加湿速率可以通过引风风机的转速和/或雾化电机的雾化功率进行调节。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即,确定引风风机的转速、和/或雾化电机的雾化功率。
每一加湿速率可以与一个引风风机的转速值相对应。引风风机的转速越大,单位时间内加湿装置200向工作环境输送的雾化水流的量越多,加湿速率越快。
加湿速率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引风风机的转速值的数量可以与加湿速率的数量配置成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加湿速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可以分别为第一预设速率和第二预设速率,引风风机的转速值也可以为两个,并且可以分别为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其中,第一预设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第一预设速率可以与第一预设转速相对应,第二预设速率可以与第二预设转速相对应。
每一加湿速率可以与一个雾化电机的功率值相对应。雾化电机的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加湿装置200所产生的雾化水的量越多,引风风机所能向工作环境输送的雾化水流的量越多,加湿速率越快。雾化电机的功率可以包括两个,例如,可以分别为第一预设雾化功率和第二预设雾化功率。第一预设雾化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雾化功率。第一预设速率可以与第一雾化功率相对应,第二预设速率可以与第二雾化功率相对应。
使用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在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为制热模式时快速增加工作环境湿度,能减少或避免调温装置制热时产生的空气干燥问题。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合理调控加湿能力,能在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为制热模式时以第一预设速率高速运转,从而快速增加工作环境湿度,在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不是制热模式时驱动加湿装置200以第二预设速率运转,即可使湿度较低的工作环境快速恢复至合理湿度水平,既满足了快速加湿要求,又节约了能耗,一举两得。
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驱动加湿装置200按照加湿速率启动运行。即,驱动加湿装置200切换至运行状态,并驱动引风风机按照确定出的转速运行,并且/或者驱动雾化电机按照确定出的雾化功率运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获取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位置。
其中,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多个加湿工作范围进行匹配,根据位置信息所属的加湿工作范围确定加湿位置。每个加湿工作范围根据一个加湿位置对应的适用加湿范围进行设置。
位置可以为被测物体在工作环境这一空间的所在处。工作环境所在空间可以预设有立体坐标系。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置可以为被测物体在工作环境的地面的所在处。工作环境所在地面可以预设有平面坐标系。位置信息可以为被测物体的位置坐标。被测物体可以为人体,即用户。被测物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加湿位置可以指加湿装置200的安装位置,即加湿装置200的位置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加湿装置200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于工作环境中,每个加湿装置200对应设置有一个加湿位置,每个加湿位置对应有一个加湿工作范围。多个加湿装置200的加湿工作范围的并集可以形成整个工作环境所在空间。处于加湿位置的加湿装置200可以为对应的加湿工作范围内的工作环境输送雾化水流。加湿工作范围可以指位于对应加湿位置处的加湿装置200运行时的工作范围,并且加湿装置200运行时能使对应加湿工作范围内的工作环境湿度达到湿度阈值以上。
在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位置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包括:驱动与加湿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200按照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当被测物体为多个用户时,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多个,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出的加湿位置可以为多个,此时,可以驱动与多个加湿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加湿装置200按照确定出的加湿速率启动运行。当被测物体为一个用户时,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可以为一个,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出的加湿位置可以为一个,此时,可以驱动与加湿位置相对应的一个加湿装置200按照确定出的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使用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根据被测物体的位置驱动对应的加湿装置200启动运行,从而能有针对性地为被测物体周围快速营造适宜的湿度氛围,提高了被测物体周围的加湿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能耗,仅需要向工作环境中的指定区域输送雾化水流即可取得良好的加湿效果。
加湿装置200具有用于为雾化水流加热的电加热模块,在根据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调节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预设的设定温度,根据设定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
电加热模块的功率值越大,加湿装置200向工作环境输送的雾化水流的温度越高。
电加热模块的功率值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模块的功率值可以为两个,并且可以分别为第一预设加热功率和第二预设加热功率。其中,第一预设加热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加热功率。
根据设定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的步骤包括:判断设定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若设定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为第一预设加热功率,若设定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为第二预设加热功率。其中,设定温度(同上文提到的设定温度)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调温装置进行预先设置,例如,若设定温度为25℃,表明用户希望调温装置运行时能使工作环境的温度达到或维持在25℃。
使用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根据设定温度确定电加热模块的功率,从而使得雾化水流的温度接近于调温装置的送风气流的温度,能够减少或避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在发挥加湿功能时对调温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防止工作环境温度产生较大波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定温度也可以由用户对加湿装置200进行预先设置,例如,若设定温度为25℃,表明用户希望加湿装置200运行时能向工作环境提供25℃的雾化水流。第一预设加热功率和第二预设加热功率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任意值,也可以为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根据工作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自动确定。当第二预设加热功率为零时,表示电加热模块不启动。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控制流程图。
步骤S402,获取加湿装置200的上电信号。上电信号至少可以包括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自身确定出的自动上电命令、以及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接收到的由用户发出的手动上电命令。加湿装置200接收到上电信号之后可以切换至待机状态。处于待机状态下的加湿装置200,在接收到处理器410发送的启动指令后可以切换至运行状态并产生雾化水流。
步骤S404,获取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初始湿度,和/或初始温度。
步骤S406,判断初始湿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408,若否,执行步骤S416。湿度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置。
步骤S408,确定工作环境需要加湿。
步骤S410,确定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即,获取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获取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初始温度与预设的调温装置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差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确定调温模式为制冷模式;若差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调温模式为制热模式;若上述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并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确定调温模式为停机模式。
步骤S412,判断上述调温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若是,执行步骤S414,若否,执行步骤S418。
步骤S414,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为第一预设速率。第一预设速率可以与引风风机的第一预设转速和/或雾化电机的第一预设雾化功率相对应。
步骤S416,确定工作环境不需要加湿。
步骤S418,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为第二预设速率。第一预设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速率。第二预设速率可以与引风风机的第二预设转速和/或雾化电机的第二预设雾化功率相对应。第一预设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第一预设雾化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雾化功率。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另一控制流程图。
步骤S502,获取加湿装置200的上电信号。
步骤S505,获取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初始湿度,和/或初始温度。
步骤S506,判断初始湿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08,若否,执行步骤S520。湿度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置。
步骤S508,确定工作环境需要加湿。
步骤S510,确定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
步骤S512,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
步骤S514,获取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工作环境所在空间可以预设有立体坐标系。位置信息可以为被测物体的位置坐标。被测物体可以为人体,即用户。被测物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S516,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位置。加湿装置200可以为多个。加湿位置可以指加湿装置200的安装位置,即加湿装置200的位置坐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多个加湿工作范围进行匹配,根据位置信息所属的加湿工作范围确定加湿位置。每个加湿工作范围根据一个加湿位置对应的适用加湿范围进行设置。加湿工作范围可以指位于对应加湿位置处的加湿装置200运行时的工作范围。
步骤S518,驱动对应的加湿装置200运行。即,驱动与加湿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200按照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步骤S520,确定工作环境不需要加湿。
使用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及其调节方法,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内的加湿装置200上电后,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确定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在确定出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能根据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确定加湿装置200的加湿速率,使得本实施例的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能根据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和影响加湿效果的其他装置的运行状态自动调节工作环境的加湿速率,从而能根据实际加湿需求发挥多种不同的加湿能力,营造良好湿度环境,提高了环境湿度调节设备10的智能化程度。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环境湿度的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加湿装置的上电信号;
获取所述加湿装置的工作环境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
在确定出所述工作环境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工作环境中的调温装置的调温模式;
根据所述调温模式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调温模式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调温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
若所述调温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确定所述加湿速率为第一预设速率;
若所述调温模式不是所述制热模式,确定所述加湿速率为第二预设速率;所述第一预设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初始湿度,所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加湿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初始湿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
在所述初始湿度小于所述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工作环境需要加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调温模式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驱动所述加湿装置按照所述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调温模式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获取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多个加湿工作范围进行匹配;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属的所述加湿工作范围确定所述加湿位置;每个所述加湿工作范围根据一个所述加湿位置对应的适用加湿范围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加湿装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环境中,每个所述加湿装置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加湿位置,在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驱动与所述加湿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加湿装置按照所述加湿速率启动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加湿装置具有电加热模块,在所述根据所述调温模式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速率的步骤之后,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设定温度;
根据所述设定温度确定所述电加热模块的功率。
8.一种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包括:
加湿装置,用于提高工作环境的湿度;
控制装置,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方法。
CN202010130537.5A 2020-02-28 2020-02-28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Active CN113324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537.5A CN113324322B (zh) 2020-02-28 2020-02-28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537.5A CN113324322B (zh) 2020-02-28 2020-02-28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4322A CN113324322A (zh) 2021-08-31
CN113324322B true CN113324322B (zh) 2022-10-28

Family

ID=7741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0537.5A Active CN113324322B (zh) 2020-02-28 2020-02-28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432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4463B2 (ja) * 2000-09-05 2010-01-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2004353915A (ja) * 2003-05-28 2004-12-1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加湿装置
CN106931591A (zh) * 2017-02-21 2017-07-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加湿装置的加湿方法
CN108759006B (zh) * 2018-06-08 2020-12-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加湿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4322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77682A1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加湿方法、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08592319B (zh)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60808A1 (zh) 一种空调联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9945392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78784B (zh)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及除湿设备
WO2022206998A1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805064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986322A (zh)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232538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WO2022237170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87221B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湿度调控方法
CN113310125A (zh) 具有加湿模块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24322B (zh) 环境湿度调节设备及其调节方法
CN109959115A (zh)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5356B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加湿方法、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1912071A (zh) 空调加湿器及其加湿方法
CN209840288U (zh) 一种空调加湿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系统
CN105509158A (zh)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智能空调
CN113390167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89112B (zh) 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系统
CN114234290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JP2011185559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06247562U (zh) 一种智能家居模糊控制装置
CN110865546A (zh) 一种联合温度调节的智能家电系统
JP3072848B2 (ja) 高湿度用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