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0290A -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0290A
CN113320290A CN202110812517.0A CN202110812517A CN113320290A CN 113320290 A CN113320290 A CN 113320290A CN 202110812517 A CN202110812517 A CN 202110812517A CN 113320290 A CN113320290 A CN 113320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ox
cartridge
filled
ink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25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0290B (zh
Inventor
赵升魁
林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 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 Je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20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0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0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0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墨盒填充装置和填充方法,该填充装置用于向待填充墨盒中注入墨水,待填充墨盒包括容纳墨水的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出墨口;填充装置包括补充盒、操作组件、密封组件和移液管,补充盒中容纳有补充墨水,密封组件用于在待填充墨盒与补充盒之间以及待填充墨盒与操作组件之间密封,移液管用于连通补充盒和待填充墨盒;操作组件的一端与出墨口连通,另一端与补充盒连通,当操作组件被操作时,与出墨口连通的一端抽吸待填充墨盒中的流体,同时,与补充盒连通的另一端迫使补充盒中的墨水通过移液管被注入腔体,该填充装置可确保待填充墨盒正好被注入预定量的墨水,且出墨口附近被充满墨水,可有效防止出墨口供应墨水不及时。

Description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填充装置和填充方法,该墨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喷墨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将已被消耗完墨水的墨盒再生是现有处理墨盒空壳的优选方式,该方式可使得墨盒空壳被再次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墨盒再生过程中,向墨盒中注入墨水是关键一步,已知的一种注墨方式被称为“正压注墨”,即通过向补充盒中的墨水施加正压力,进而迫使墨水直接被注入待填充墨盒,该方式简便,但由于待填充墨盒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在注墨过程中需要克服待填充墨盒中的空气阻力,而导致需要施加较大的正压力,而且待填充墨盒中的空气始终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因而,所注入的墨水量可能达不到预定的标准。
已知的另一种注墨方式被称为“负压注墨”,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0920299202.5公开的一种墨水填充装置,该墨水填充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填充墨水的存储箱1、用于连通待填充墨盒7和存储箱1的移液管2、抽气管3以及用于密封待填充墨盒7出墨口的密封装置,抽气管3的一端与存储箱连通。
当需要向待填充墨盒7中填充墨水时,首先将待填充墨盒7倒置,即待填充墨盒7的出墨口71向上,移液管2的一端伸入到存储箱1内的墨水中,另一端从待填充墨盒7的面盖伸入到待填充墨盒7中,利用抽气装置4抽取存储箱1内的空气,进而使得待填充墨盒中7的空气通过移液管2进入到存储箱1中,待填充墨盒7内形成负压,然后再将抽气装置4中的气体注入到存储箱1中,这样,存储箱1内的墨水通过移液管2被注入到待填充墨盒7中。
“负压注墨”方式不需要施加较大的正压力即可实现向待填充墨盒中注墨的目的,实际中,该墨水填充装置首先需要利用抽气装置4抽气,然后再将抽气装置4中的气体注入到存储箱1中,利用进入到存储箱1中的气体压力将存储箱1中的墨水压入移液管2,进而进入待填充墨盒7,该操作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操作人员不易对注入到待填充墨盒7的墨水量进行控制,所述待填充墨盒7中被注入的墨水量可能超出预定值,进而使得填充完毕后的墨盒出现滴墨现象;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此种方式注墨时,出墨口位于注墨方向的上方,那么待填充墨盒7位于出墨口附近的空间可能不会被墨水充满,当填充完毕后的墨盒放入喷墨成像装置使用时,出墨口将会出现墨水供应不及时的缺陷,有必要对现有注墨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后的墨盒填充装置,在简化墨水填充过程的同时,确保待填充墨盒正好被注入预定量的墨水,而不会出现填充的过饱和造成滴墨或者填充的不饱和造成墨盒寿命不达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墨盒填充装置可确保待填充墨盒的出墨口附近被充满墨水,从而防止出墨口供应墨水不及时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墨盒填充装置,用于向待填充墨盒中注入墨水,所述待填充墨盒包括容纳墨水的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出墨口;所述填充装置包括补充盒、操作组件、密封组件和移液管,其中,补充盒中容纳有向待填充墨盒供应的补充墨水,密封组件用于在待填充墨盒与补充盒之间以及待填充墨盒与操作组件之间密封,移液管用于连通补充盒和待填充墨盒;操作组件的一端与出墨口连通,另一端与补充盒连通,当操作组件被操作时,与出墨口连通的一端抽吸待填充墨盒中的流体,同时,与补充盒连通的另一端迫使补充盒中的墨水通过移液管被注入腔体。
移液管的一端位于补充盒中补充墨水的液面以下,另一端靠近出墨口。
所述填充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填充墨盒和补充盒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
操作组件包括与待填充墨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补充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以及位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在运动时,抽取待填充墨盒中的流体并压迫补充盒中的补充墨水进入待填充墨盒中。
活动部包括与待填充墨盒流体连通的抽取件、与补充盒流体连通的压迫件以及可在抽取件和压迫件之间移动的活塞,通过活塞,抽取件从待填充墨盒中抽取流体,压迫件压迫补充盒中的流体。
操作组件还包括位于待填充墨盒和抽取件之间的收集容器,该收集容器用于收集从待填充墨盒中被抽吸出的墨水。
该填充装置的工作方式由活塞运动单位距离使得抽取件抽取的流体体积以及压迫件压迫的墨水体积的差值确定。
可改进的,该填充装置还包括固定座,至少活动部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安装槽中。
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的,该填充装置还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施力组件,所述施力组件还与活动部连接,当操作人员向施力组件施加作用力时,活动部被施力组件驱动而运动。
施力组件包括与活动部连接的连接部、施力件和力传递件,施力件和连接部分别位于力传递件的两端。
力传递件为轴状体,施力组件还包括立板、与力传递件连接的齿轮以及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立板可相对于固定座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力传递件穿过立板。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的,力传递件为省力杠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墨盒填充方法,该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进行填充;所述墨盒包括相互结合的底壳和面盖,底壳用于容纳墨水,面盖上设置有与底壳连通的导气孔,底壳具有所述腔体和出墨口;
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密封出墨口的第一密封件和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二密封件;
所述填充方法包括:
将墨盒倒置,分别利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密封出墨口和导气孔;
将墨盒与补充盒固定连接,移液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件和面盖进入腔体,另一端伸入至补充盒中补充墨水液面以下;
将操作组件的一端与出墨口连通,另一端与补充盒连通;
向操作组件施加作用力,使得墨盒中的流体通过出墨口被吸出,补充盒中的补充墨水通过移液管被压迫至墨盒的腔体中。
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件,在开始上述操作前,还包括将第三密封件与补充盒结合的步骤,使得墨盒、操作组件和补充盒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从下面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安装墨盒后的立体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部分部件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补充盒内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安装墨盒后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A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从下面观察时的立体图。
墨盒100包括相互结合的底壳20和面盖10,墨水被容纳在底壳20中,为便于描述,定义墨盒100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底壳20包括位于前方的前侧板21、位于后方的后侧板23、以及位于前侧板21和后侧板23之间的下侧板25,面盖10与底壳20的上表面24结合,底壳20形成有容纳墨水的腔体28,下侧板25上设置有用于向外供应墨水的出墨口40,所述出墨口40与腔体28连通。
一般的,面盖10上设置有用于与腔体28连通的导气孔,当墨盒100中的墨水被消耗时,外部大气通过导气孔进入腔体,使得腔体28内的气压保持平衡。当墨盒100中需要容纳多种颜色墨水时,如图1A所示,腔体28可被分隔为多个不相通的子腔体28a、28b和28c,每个子腔体中容纳一种颜色的墨水,然而,无论腔体28中容纳一种颜色的墨水还是容纳多种颜色的墨水,本发明提供的填充装置均能适用,下文中将以腔体28中容纳多种颜色墨水为例进行说明。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安装墨盒后的立体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部分部件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补充盒内部的立体图。
墨盒填充装置200包括补充盒50、连接组件60、操作组件70和密封组件80,其中,补充盒50中容纳有用于向待填充墨盒100供应的补充墨水,连接组件60用于将待填充墨盒100和墨盒填充装置200连接起来,如图2A所示,连接组件60连接待填充墨盒100和补充盒50,同时,操作组件70的一部分也通过连接组件60与待填充墨盒100连接;密封组件80用于在待填充墨盒100与补充盒50之间以及待填充墨盒100与操作组件70之间密封,使得待填充墨盒100处于一个密闭空间中。
图2A和图2B中所示方位以待填充墨盒100的方位为准,当需要向待填充墨盒100中注入墨水时,首先将待填充墨盒100倒置,即面盖10与补充盒50面对,出墨口40位于比面盖10更远离补充盒50的位置,且待补充墨盒100还与补充盒50连通;所述连接组件60将待填充墨盒100与补充盒50连接,具体而言,待填充墨盒100被连接组件60固定在补充盒50上。
操作组件70包括第一连接管71、第二连接管72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活动部73,第一连接管71还与待填充墨盒100连通,第二连接管72还与补充盒50连通,最终,待填充墨盒100与活动部73之间、补充盒50与活动部73之间以及补充盒50与待填充墨盒100之间均形成流体连通。
密封组件80包括用于密封出墨口40的第一密封件81、用于密封面盖10的导气孔的第二密封件82以及用于密封补充盒50的第三密封件83,其中,第一密封件81被连接组件60压紧在出墨口40上;连接组件60包括用于与补充盒5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61以及用于与第一连接管71结合的结合部62。
如图3和图4所示,补充盒50包括相互结合的盒体51和顶盖52,补充墨水被容纳在盒体51的容纳腔513中,同样的,容纳腔513也被分隔为多个不相通的子容纳腔513a、513b和513c,每个子容纳腔中容纳有一种颜色的墨水。盒体51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部61结合的结合卡位511、用于与第二连接管72结合的结合孔512以及设置在容纳腔513中的导气腔513d,结合孔512与导气腔513d连通,所述导气腔513d用于将通过结合孔512进入导气腔中的气体引导至补充墨水的液面以上,当然,还可以通过将结合孔512设置的比补充墨水液面高来实现,此时导气腔513d可不再设置。
继续如图3所示,填充装置200还包括与顶盖52结合的移液管53,所述移液管53连通补充盒50和待填充墨盒100,其中,每个子容纳腔对应有一个移液管53,进一步的,顶盖52还设置有分别与每个子容纳腔对应的进气口521/522/523以及与导气腔513d相对的出气口524,所述出气口524与进气口521/522/523均连通,因而,进入导气腔513d中的气体可以分别被引导至每个子容纳腔。
所述第三密封件83用于从外侧密封进气口521/522/523和出气口524,移液管53在不同于进气口的位置刺穿第三密封件83,并使得移液管53的一端穿过顶盖52伸入容纳腔513,另一端穿过面盖10伸入腔体28中,因而,补充盒50与待填充墨盒100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障;优选的,移液管53位于容纳腔513的末端处于补充墨水的液面以下,位于腔体28的末端靠近出墨口40,此种布置有利于使得补充墨水更快的进入腔体28,且出墨口40附近的空间优先被填满。
填充装置200工作时,活动部73在抽取待填充墨盒100中流体的同时,压迫补充盒50中的补充墨水进入待填充墨盒100中,当待填充墨盒100中被抽取的气体量与被补充的墨水量相等时,待填充墨盒100内部始终处于气压平衡状态,此方式可被称为“平衡压注墨”;当待填充墨盒100中被抽取的气体量大于被补充的墨水量时,待填充墨盒100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此方式与“负压注墨”方式相似;当待填充墨盒100中被抽取的气体量小于被补充的墨水量时,待填充墨盒100内部处于正压状态,此方式与“正压注墨”方式相似。
所述“平衡压注墨”使得墨水填充更快捷,可确保注入至待填充墨盒100中的墨水量稳定,尤其是可确保出墨口40附近的空间被墨水填满。如图2A和图2B所示,活动部73包括与待填充墨盒100流体连通的抽取件731、与补充盒50流体连通的压迫件732以及可在抽取件731和压迫件732之间移动(本实施例中为前后方向)的活塞733,因而,抽取件731和压迫件732之间通过活塞733形成联动结构,即抽取件731和压迫件732其中之一抽吸流体,另一个压迫流体。当活塞733运动单位距离使得抽取件731抽取的流体体积与压迫件732压迫的墨水体积相等时,填充装置200以“平衡压注墨”的方式工作;当活塞733运动单位距离使得抽取件731抽取的流体体积大于压迫件732压迫的墨水体积时,填充装置200以“负压注墨”的方式工作;当活塞733运动单位距离使得抽取件731抽取的流体体积小于压迫件732压迫的墨水体积时,填充装置200以“正压注墨”的方式工作。
当待填充墨盒100中还有残余墨水时,为防止残余墨水被抽吸至抽取件731,所述操作组件70还包括位于待填充墨盒100和抽取件731之间的收集容器74,进一步的,活动部73还包括设置在活塞733上的操作部734,以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活塞在抽取件731和压迫件732之间运动。
本发明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200向待填充墨盒100注墨的方法为:
将待填充墨盒100倒置,分别利用第一密封件81和第二密封件82密封待填充墨盒100的出墨口40和面盖10上的导气孔;
利用连接组件60将待填充墨盒100与补充盒50固定连接,同时,移液管53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件82和面盖10进入腔体28,移液管53的另一端伸入至补充盒50中补充墨水液面以下;
将第一连接管71分别与结合部62/出墨口40和抽取件731连接,将第二连接管72分别与结合孔512/补充盒50和压迫件732连接,此时,待填充墨盒100、操作组件70和补充盒50形成密闭空间;
将活塞733从抽取件731向压迫件732移动,位于待填充墨盒100中的空气通过出墨口40被抽取出来/吸出,压迫件732中的空气被活塞压迫进入补充盒50中补充墨水的液面上方,进而导致补充墨水通过移液管53被压迫至待填充墨盒100中。
在开始上述操作前,还需要将第三密封件83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与补充盒50的顶盖52结合,使得待填充墨盒100、操作组件70和补充盒5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还需将移液管53的一端伸入至腔体28的末端靠近出墨口40的位置,并将移液管53的另一端刺破第三密封件83以穿过顶盖52伸入到补充墨水液面以下的准备步骤。
在抽取件731抽取待填充墨盒100中空气的步骤中,如果待填充墨盒100中还残留有墨水,那么这些残余墨水也可能会通过出墨口40被抽出,但残余墨水可被收集容器74收集起来,因而,不必担心残余墨水会被抽吸至抽取件731中。
利用该填充装置200,抽取待填充墨盒100中空气和向待填充墨盒100中注入墨水的步骤同时进行,工作效率比现有的“正压注墨”和“负压注墨”方式均要高;另一方面,抽取件731是直接从出墨口40抽取待填充墨盒100中的流体,因而,出墨口40附近空间的流体将早于腔体28中其他地方的流体被抽吸,通过移液管53注入的墨水将优先到达出墨口40附近的空间,因而,被注墨后的待填充墨盒100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墨水供应不及时的现象。
所述填充装置200还可根据待填充墨盒100中所需补充的墨水容积选用相应容积的抽取件731和压迫件732,从而实现只需要对操作组件70操作一次即可向待填充墨盒100中注入预定量的墨水。当操作组件70的一次操作不能向待填充墨盒100中注入预定量墨水时,操作人员可拉动活塞733在抽取件731和压迫件732之间多次往复运动,直至使得注入待填充墨盒100中的墨水量达到预定值,在该过程中,当使得活塞733压迫抽取件731中的空气(向后运动)时,待填充墨盒100在前一次活塞733运动过程中被抽取出来的空气会经过第一连接管71和出墨口40回到腔体28中,由于移液管53的直径较小,这些回到腔体28中的空气基本不会通过移液管53向补充盒50流动,而是在腔体28中流动,进而促使被注入的墨水在腔体28中分散开来,随着活塞733的再一次抽取运动(向前运动),新的墨水被继续注入到腔体28中,虽然在活塞733的再一次抽取运动过程中,前一次被注入的墨水可能会抽取出来,但由于有收集容器74的存在,因而,不必担心被抽取出来的墨水进入到抽取件731中;进一步的,即使操作人员多次操作所述操作组件73使得待填充墨盒100中被注入的墨水量即将达到饱和状态,但随着活塞733的再一次抽取运动,腔体28中的墨水将会被再次抽出并被收集容器74收集,也就是说,利用该填充装置200,待填充墨盒100的腔体不会被注入过量的墨水。
上述实施例以出墨口40被设置在下侧板25、导气孔被设置在与下侧板25相对的面盖10上为例进行了说明,基于所述填充装置200的工作原理,出墨口40和导气孔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位置,例如,出墨口40被设置在前侧板21上,或者导气孔被设置在后侧板23上,无论出墨口40和导气孔被设置在何处,在利用该填充装置200对待填充墨盒100进行填充注墨时,只需要使用密封组件80中的密封件将出墨口40和导气孔密封,并使得待填充墨盒100和填充装置20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即可,此时,连接组件60将变得不再必需,也就是说,此时的待填充墨盒100和补充盒50不必固定连接在一起,二者之间通过移液管53连通即可。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安装墨盒后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填充装置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提升该墨盒填充装置的操作便利性,下面重点介绍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如图5所示,墨盒填充装置200还包括固定座90以及与固定座90连接的施力组件,至少活动部73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90的安装槽91中,施力组件包括与操作部734连接的连接部92、施力件95和力传递件96,连接部92和施力件95分别位于力传递件96的两端,力传递件96可将由操作人员施加至施力件95的作用力传递至连接部92,并由连接部92驱动操作部734运动。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力传递件96为轴状体,其一个末端设置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从动部961,另一个末端与连接部92结合,相应的,施力件95设置有与从动部961结合的主动部951,优选的,主动部951和从动部961均为具有三个突起的花键;进一步的,施力组件还包括立板97、与力传递件96连接的齿轮94以及与齿轮94啮合的齿条93,所述立板97可相对于固定座90活动,齿条93固定安装在固定座90上,力传递件96穿过立板97,连接部92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921,每个活塞733的操作部734被容纳槽921夹持。
当操作人员向施力件95施加作用力时,齿轮94被力传递件96驱动并与立板97相对于齿条93运动,因而,位于力传递件94末端的连接部92通过操作部734驱动活塞733运动,进而实现上述墨盒100的填充。利用上述齿轮94和齿条93结合的方式,可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该填充装置200,减轻操作人员的使用难度。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用于驱动作用部734运动的作用力还可以由操作人员通过杠杆结构施加,此时,力传递件96为杠杆,立板97被固定在固定座90上,杠杆96的支点位于立板97上,在杠杆96中,从支点到连接部92之间的杆部为短臂,也就是说,力传递件96为一省力杠杆,利用该杠杆结构,同样可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该填充装置200,减轻操作人员的使用难度。

Claims (14)

1.墨盒填充装置,用于向待填充墨盒中注入墨水,所述待填充墨盒包括容纳墨水的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出墨口;所述填充装置包括补充盒、操作组件、密封组件和移液管,其中,补充盒中容纳有向待填充墨盒供应的补充墨水,密封组件用于在待填充墨盒与补充盒之间以及待填充墨盒与操作组件之间密封,移液管用于连通补充盒和待填充墨盒;
其特征在于,操作组件的一端与出墨口连通,另一端与补充盒连通,当操作组件被操作时,与出墨口连通的一端抽吸待填充墨盒中的流体,同时,与补充盒连通的另一端迫使补充盒中的墨水通过移液管被注入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移液管的一端位于补充盒中补充墨水的液面以下,另一端靠近出墨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填充墨盒和补充盒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组件包括与待填充墨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补充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以及位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在运动时,抽取待填充墨盒中的流体并压迫补充盒中的补充墨水进入待填充墨盒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部包括与待填充墨盒流体连通的抽取件、与补充盒流体连通的压迫件以及可在抽取件和压迫件之间移动的活塞,通过活塞,抽取件从待填充墨盒中抽取流体,压迫件压迫补充盒中的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组件还包括位于待填充墨盒和抽取件之间的收集容器,该收集容器用于收集从待填充墨盒中被抽吸出的墨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填充装置的工作方式由活塞运动单位距离使得抽取件抽取的流体体积以及压迫件压迫的墨水体积的差值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填充装置还包括固定座,至少活动部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填充装置还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施力组件,所述施力组件还与活动部连接,当操作人员向施力组件施加作用力时,活动部被施力组件驱动而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力组件包括与活动部连接的连接部、施力件和力传递件,施力件和连接部分别位于力传递件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力传递件为轴状体,施力组件还包括立板、与力传递件连接的齿轮以及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立板可相对于固定座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力传递件穿过立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力传递件为省力杠杆。
13.墨盒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墨盒利用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进行填充;所述墨盒包括相互结合的底壳和面盖,底壳用于容纳墨水,面盖上设置有与底壳连通的导气孔,底壳具有所述腔体和出墨口;
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密封出墨口的第一密封件和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二密封件;
所述填充方法包括:
将墨盒倒置,分别利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密封出墨口和导气孔;
将墨盒与补充盒固定连接,移液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件和面盖进入腔体,另一端伸入至补充盒中补充墨水液面以下;
将操作组件的一端与出墨口连通,另一端与补充盒连通;
向操作组件施加作用力,使得墨盒中的流体通过出墨口被吸出,补充盒中的补充墨水通过移液管被压迫至墨盒的腔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件,在开始上述操作前,还包括将第三密封件与补充盒结合的步骤,使得墨盒、操作组件和补充盒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CN202110812517.0A 2020-10-27 2021-07-19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方法 Active CN113320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26443 2020-10-27
CN202022422644 2020-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0290A true CN113320290A (zh) 2021-08-31
CN113320290B CN113320290B (zh) 2022-07-29

Family

ID=77426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2517.0A Active CN113320290B (zh) 2020-10-27 2021-07-19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029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20A (zh) * 1992-12-25 1994-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印墨补充装置、具有印墨补充装置的记录设备及印墨补充的方法
WO2004106072A1 (en) * 2003-05-30 2004-12-09 Inktec Co.,Ltd. Ink refill device and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CN2923317Y (zh) * 2006-07-01 2007-07-18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用墨水填充装置
CN101623956A (zh) * 2009-08-05 2010-01-13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墨水再填充至墨盒的方法及填充工具
CN201728899U (zh) * 2009-12-21 2011-02-02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水填充装置
CN201755947U (zh) * 2010-08-05 2011-03-0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墨盒的灌墨装置
CN102390179A (zh) * 2011-08-05 2012-03-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水定量填充器及使用其向墨盒注入定量墨水的注墨方法
WO2014115978A1 (ko) * 2013-01-25 2014-07-31 오병이어 주식회사 잉크카트리지용 잉크충전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20A (zh) * 1992-12-25 1994-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印墨补充装置、具有印墨补充装置的记录设备及印墨补充的方法
WO2004106072A1 (en) * 2003-05-30 2004-12-09 Inktec Co.,Ltd. Ink refill device and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CN2923317Y (zh) * 2006-07-01 2007-07-18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用墨水填充装置
CN101623956A (zh) * 2009-08-05 2010-01-13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墨水再填充至墨盒的方法及填充工具
CN201728899U (zh) * 2009-12-21 2011-02-02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水填充装置
CN201755947U (zh) * 2010-08-05 2011-03-0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墨盒的灌墨装置
CN102390179A (zh) * 2011-08-05 2012-03-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水定量填充器及使用其向墨盒注入定量墨水的注墨方法
WO2014115978A1 (ko) * 2013-01-25 2014-07-31 오병이어 주식회사 잉크카트리지용 잉크충전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0290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03C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补充装置和方法
EP108091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ink into ink cartridge
US8585192B2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onnection unit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6733115B2 (en) Ink-jet pen with two-part lid and techniques for filling
US8485652B2 (en) Liquid supplying and collecting apparatus
JP5419616B2 (ja) 気泡混入防止機構および該機構を備える液体材料吐出装置並びに液体材料吐出方法
US6585007B2 (en) Method for filling liquid into liquid container and apparatus adapted to use such method
WO2021063327A1 (zh) 墨盒结构、注墨方法及其打印机
CN113320290B (zh)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方法
US10384454B2 (en) Refilled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filled cartridge
KR101331443B1 (ko) 잉크 리필 장치
KR20070116933A (ko) 액체 용기
KR20070116934A (ko) 액체 분사 장치
US10618298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US7303267B2 (en) Actuator for automatic ink refill system
JP6229329B2 (ja) 再充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065371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US10618305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US10766270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US10882325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JP36063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供給機構
US604222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iming ink supply tubes in an ink jet printer
WO2005092626A1 (en) Inkjet cartridge refil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220220120U (zh) 一种具有自动补墨功能的喷墨盒
CN215174019U (zh) 定量加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1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505, building 3, No. 798, qinzheng Road,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19, 4th floor, phase III plant, No. 13, Pingdong 4th Road,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Applicant before: E-JE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301, 3 / F, forming workshop (building a), No. 8, Pingdong Second Road, Nanping,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E-J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room 505, building 3, No. 798, qinzheng Road,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