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8915B -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8915B
CN113318915B CN202110560719.0A CN202110560719A CN113318915B CN 113318915 B CN113318915 B CN 113318915B CN 202110560719 A CN202110560719 A CN 202110560719A CN 113318915 B CN113318915 B CN 113318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liquid
module
liquid inlet
monitor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07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8915A (zh
Inventor
陈晓峰
徐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07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8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8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8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8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26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36Means for supplying a selected one of a plurality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r several in selected proportions,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01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incorporating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属于点胶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液螺杆阀,包括用于监测胶水输入流量的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胶水混合流量的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胶水输出流量的第三监测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传输模块、第二信号传输模块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传来的信号,且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液体的泵出量的控制模块,和,用于收集出液模块产生的冷凝水的集水模块;三个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共同作用使得此双液螺杆阀实现了整个胶水输入、混合、输出过程的闭环监测和控制;集水模块的设置使得此双液螺杆阀可有效防止冷凝水流到出胶头处。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属于点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点胶,比如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印刷电路板、彩色液晶屏、电子元器件、汽车部件等。大部分生产场景仅需使用单一胶液进行点胶,但有些生产场景需要将两种不同的胶液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使用,此时,胶液混合比例的精确控制对保障生产质量至关重要。
双液螺杆阀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混胶和点胶的点胶阀。但是,现有双液螺杆阀缺乏流量监测模块或流量监测模块精度较低,不能实现胶液混合比例的精确监测,这也导致了现有双液螺杆阀无法精确控制胶液的混合比例。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可精确控制流量的双液螺杆阀。
另外,胶液在混合时会发热,如果温度不降低,混合后的胶液很快就会干掉。为防止混合后的胶液干掉,双液螺杆阀常常需要在点胶阀的出胶头处设置制冷块。但是,由于温差,双液螺杆阀上的制冷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冷凝水,这些冷凝水顺着制冷块流到出胶头处,会严重影响点胶。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可有效防止冷凝水流到出胶头处的双液螺杆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液螺杆阀,所述双液螺杆阀包括第一进液模块、第二进液模块、出液模块、第一监测模块、第二监测模块、第三监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集水模块;
所述第一进液模块包括第一螺杆泵和第一进液块,第一螺杆泵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转子以及第一定子,第一进液块包括第一内腔以及与第一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孔,第一转子从第一进液块的顶端插入第一内腔,第一定子从第一进液块的底端插入第一内腔,随着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第一转子在第一定子的内表面滚动,使得从第一进液孔通入的液体能够从第一内腔的底端泵出;
所述第二进液模块包括第二螺杆泵和第二进液块,第二螺杆泵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转子以及第二定子,第二进液块包括第二内腔以及与第二内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液孔,第二转子从第二进液块的顶端插入第二内腔,第二定子从第二进液块的底端插入第二内腔,随着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第二转子在第二定子的内表面滚动,使得从第二进液孔通入的液体能够从第二内腔的底端泵出;
所述出液模块包括输液管固定座以及位于输液管固定座内部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头端分别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底端相连通,使得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底端泵出的液体能够流入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尾端汇合,形成第三输液管,第三输液管的尾端设有出胶头;
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内部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信号传输模块,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相连通,使得分别从两个第一通孔通入的液体能够分别流入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第一流量传感器有两个,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两个第一通孔处,使得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能够分别监测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包括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内部的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信号传输模块,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作为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一部分,第二流量传感器有两个,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设于两个第二通孔处,使得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能够分别监测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第三监测模块包括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内部的第三流量传感器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第三流量传感器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三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接收第一信号传输模块、第二信号传输模块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传来的信号,并且,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液体的泵出量;
所述集水模块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腔用于容纳出液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和/或第三监测模块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和第三监测模块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的外侧以及第三监测模块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流道与内腔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口与负压发生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口与负压发生器之间设有止回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远离出水口的一端对准出胶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上设有若干吸水口;所述吸水口的一端与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内腔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内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通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上,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分别内置于两个第一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内设有第二密封圈,两个第二通孔设于第二密封圈上,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内置于第二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还包括制冷块;所述制冷块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作为第三输液管的一部分,第三流量传感器内置于制冷块,使得第三流量传感器能够监测第三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还包裹在制冷块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还包裹在制冷块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模块还包括内置于第三通孔的出胶座;所述出胶座包括第三内腔,第三内腔作为第三输液管的一部分,且出胶头的顶端与第三内腔的底端相连,使得从第三输液管通入的液体能够流入出胶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还包裹在出胶座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液螺杆阀还包括用于监测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中压力的两个压力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胶头为针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模块为PCB主控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传输模块为PCB主控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信号传输模块为PCB主控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为特氟龙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圈为特氟龙密封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点胶方法,所述方法为使用上述双液螺杆阀进行点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液螺杆阀或上述点胶方法在点胶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液螺杆阀,所述双液螺杆阀包括用于监测胶水输入流量的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胶水混合流量的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胶水输出流量的第三监测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传输模块、第二信号传输模块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传来的信号,并且,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液体的泵出量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收集出液模块产生的冷凝水的集水模块;第一监测模块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双液螺杆阀可分别独立监测两种待混合胶水的输入胶量,配合控制模块动态调整,可保证胶液输入的最佳流量;第二监测模块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双液螺杆阀可分别独立监测两种待混合胶水的输出胶量,时刻监测两种待混合胶水的比例状态,配合控制模块动态调整,可保证胶液输出的最佳配比,达到胶液最佳特性;第三监测模块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双液螺杆阀可时刻监测混合胶水的出胶量,保证最佳的出胶量精度;三个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共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双液螺杆阀实现了整个胶水输入、混合、输出过程的闭环监测和控制;集水模块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双液螺杆阀可有效收集在点胶阀的制冷块和出胶头上凝集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积聚在出胶头,进而对点胶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模块的出水口与负压发生器相连;负压发生器可通过负压将集水槽内储存的冷凝水吸出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模块的出水口与负压发生器之间设有止回阀;止回阀可有效防止已排出集水槽的冷凝水回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双液螺杆阀通过将流量传感器均内置于各密封圈,使得流量传感器与胶水之间的距离更近,这有助于提高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监测模块的监测精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密封圈为特氟龙密封圈,特氟龙密封圈可有效密封胶体,防止胶水溢出。
进一步地,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各监测模块均将内置有流量传感器的密封圈进行了模块化处理,需更换或维护流量传感器时,仅需打开监测模块固定座,直接更换内置有流量传感器的密封圈即可,快速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第二监测模块、第三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2~4: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6: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7: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10: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11: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一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二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二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15: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二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6: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二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17: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二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二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9: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2: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3: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5: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第三监测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6: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集水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7: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集水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8: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集水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29:本发明双液螺杆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左视图。
图1-29中,第一进液模块1、第二进液模块2、出液模块3、第一监测模块4、第二监测模块5、第三监测模块6、第一螺杆泵7、第一进液块8、第一驱动装置9、第一转子10、第一定子11、第一内腔12、第一进液孔13、第二螺杆泵14、第二进液块15、第二驱动装置16、第二转子17、第二定子18、第二内腔19、第二进液孔20、输液管固定座21、第一输液管22、第二输液管23、第三输液管24、出胶头25、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26、第一流量传感器27、第一信号传输模块28、第一通孔29、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30、第二流量传感器31、第二信号传输模块32、第二通孔33、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34、第三流量传感器35、第三信号传输模块36、第一密封圈37、第二密封圈38、制冷块39、第三通孔40、出胶座41、第三内腔42、压力传感器43、控制模块44、集水模块45、集水槽46、内腔47、出水口48、流道49和吸水口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一种双液螺杆阀
如图1-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液螺杆阀,所述双液螺杆阀包括第一进液模块1、第二进液模块2、出液模块3、第一监测模块4、第二监测模块5、第三监测模块6、控制模块44以及集水模块45;
所述第一进液模块1包括第一螺杆泵7和第一进液块8,第一螺杆泵7包括第一驱动装置9、第一转子10以及第一定子11,第一进液块8包括第一内腔12以及与第一内腔12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孔13,第一转子10从第一进液块8的顶端插入第一内腔12,第一定子11从第一进液块8的底端插入第一内腔12,随着第一驱动装置9的驱动,第一转子10在第一定子11的内表面滚动,使得从第一进液孔13通入的液体能够从第一内腔12的底端泵出;
所述第二进液模块2包括第二螺杆泵14和第二进液块15,第二螺杆泵14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6、第二转子17以及第二定子18,第二进液块15包括第二内腔19以及与第二内腔19相连通的第二进液孔20,第二转子17从第二进液块15的顶端插入第二内腔19,第二定子18从第二进液块15的底端插入第二内腔19,随着第二驱动装置16的驱动,第二转子17在第二定子18的内表面滚动,使得从第二进液孔20通入的液体能够从第二内腔19的底端泵出;
所述出液模块3包括输液管固定座21以及位于输液管固定座21内部的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的头端分别与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9的底端相连通,使得从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9底端泵出的液体能够流入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的尾端汇合,形成第三输液管24,第三输液管24的尾端设有出胶头25;
所述第一监测模块4包括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26以及位于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26内部的第一流量传感器27和第一信号传输模块28,第一流量传感器27和第一信号传输模块28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监测模块26固定座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9,两个第一通孔29分别与第一进液孔13和第二进液孔20相连通,使得分别从两个第一通孔29通入的液体能够分别流入第一进液孔13和第二进液孔20,第一流量传感器27有两个,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27设于两个第一通孔29处,使得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27能够分别监测第一进液孔13和第二进液孔20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第二监测模块5包括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30以及位于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30内部的第二流量传感器31和第二信号传输模块32,第二流量传感器31和第二信号传输模块3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30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33,两个第二通孔33分别作为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的一部分,第二流量传感器31有两个,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31设于两个第二通孔33处,使得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31能够分别监测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第三监测模块6包括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34以及位于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34内部的第三流量传感器35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36,第三流量传感器35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36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35用于监测第三输液管24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控制模块44能够接收第一信号传输模块28、第二信号传输模块32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36传来的信号,并且,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9和第二驱动装置16控制第一转子10和第二转子17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19中液体的泵出量;
所述集水模块45包括集水槽46,所述集水槽46的内腔47用于容纳出液模块3。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47包裹在出胶头25和/或第三监测模块6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47包裹在出胶头25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47包裹在出胶头25和第三监测模块6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47包裹在出胶头25的外侧以及第三监测模块6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46上开设有出水口48,所述出水口48通过流道49与内腔47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48与负压发生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48与负压发生器之间设有止回阀。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49远离出水口48的一端对准出胶头25。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49上设有若干吸水口50;所述吸水口50的一端与流道49相连通,另一端与内腔47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26内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37,两个第一通孔29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密封圈37上,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27分别内置于两个第一密封圈37。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内设有第二密封圈38,两个第二通孔33设于第二密封圈38上,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31内置于第二密封圈38。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26还包括制冷块39;所述制冷块39上设有第三通孔40,第三通孔40作为第三输液管24的一部分,第三流量传感器35内置于制冷块39,使得第三流量传感器35能够监测第三输液管24中液体的流量。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47还包裹在制冷块39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47还包裹在制冷块39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模块3还包括内置于第三通孔40的出胶座41;所述出胶座41包括第三内腔42,第三内腔42作为第三输液管24的一部分,且出胶头25的顶端与第三内腔42的底端相连,使得从第三输液管24通入的液体能够流入出胶头25。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47还包裹在出胶座41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双液螺杆阀还包括用于监测第一定子11和第二定子18中压力的两个压力传感器43。
作为优选,所述出胶头25为针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模块28为PCB主控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信号传输模块32为PCB主控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信号传输模块36为PCB主控板。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44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为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为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圈37为特氟龙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密封圈38为特氟龙密封圈。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液螺杆阀包括第一进液模块、第二进液模块、出液模块、第一监测模块、第二监测模块、第三监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集水模块;
所述第一进液模块包括第一螺杆泵和第一进液块,第一螺杆泵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转子以及第一定子,第一进液块包括第一内腔以及与第一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孔,第一转子从第一进液块的顶端插入第一内腔,第一定子从第一进液块的底端插入第一内腔,随着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第一转子在第一定子的内表面滚动,使得从第一进液孔通入的液体从第一内腔的底端泵出;
所述第二进液模块包括第二螺杆泵和第二进液块,第二螺杆泵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转子以及第二定子,第二进液块包括第二内腔以及与第二内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液孔,第二转子从第二进液块的顶端插入第二内腔,第二定子从第二进液块的底端插入第二内腔,随着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第二转子在第二定子的内表面滚动,使得从第二进液孔通入的液体从第二内腔的底端泵出;
所述出液模块包括输液管固定座以及位于输液管固定座内部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头端分别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底端相连通,使得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底端泵出的液体流入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尾端汇合,形成第三输液管;
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内部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信号传输模块,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相连通,使得分别从两个第一通孔通入的液体分别流入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第一流量传感器有两个,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两个第一通孔处,用于分别监测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中液体的流量;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固定座内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通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上,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分别内置于两个第一密封圈;
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包括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内部的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信号传输模块,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作为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一部分,第二流量传感器有两个,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设于两个第二通孔处,用于分别监测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所述第二监测模块固定座内设有第二密封圈,两个第二通孔设于第二密封圈上,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内置于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三监测模块包括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以及位于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内部的第三流量传感器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第三流量传感器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三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所述第三监测模块固定座还包括制冷块;所述制冷块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作为第三输液管的一部分,第三流量传感器内置于制冷块,使得第三流量传感器能够监测第三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
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信号传输模块、第二信号传输模块和第三信号传输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液体的泵出量;
所述集水模块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腔用于容纳出液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和/或第三监测模块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和第三监测模块的外侧;或者,所述内腔包裹在出胶头的外侧以及第三监测模块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流道与内腔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与负压发生器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与负压发生器之间设有止回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远离出水口的一端对准出胶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液螺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设有若干吸水口;所述吸水口的一端与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内腔相连通。
9.一种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液螺杆阀进行点胶。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液螺杆阀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胶方法在点胶中的应用。
CN202110560719.0A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Active CN113318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0719.0A CN113318915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0719.0A CN113318915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8915A CN113318915A (zh) 2021-08-31
CN113318915B true CN113318915B (zh) 2023-04-28

Family

ID=7741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0719.0A Active CN113318915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89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6602U (zh) * 2009-11-24 2010-10-06 上海辛帕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双组份胶粘剂混胶装置
CN107029943A (zh) * 2017-04-24 2017-08-11 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双液螺杆点胶阀
CN107755193B (zh) * 2017-11-30 2023-02-14 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 双液制冷控压点胶装置
CN208466338U (zh) * 2018-04-19 2019-02-05 江门思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胶头出胶重量的点胶机装置
CN211678518U (zh) * 2018-07-24 2020-10-16 广东斯坦德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模块式双液混合螺杆阀
CN209680061U (zh) * 2018-12-26 2019-11-26 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双组份混料管的冷却系统
CN111992451A (zh) * 2020-09-03 2020-11-27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双组份螺杆泵
CN112090685A (zh) * 2020-09-03 2020-12-18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点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8915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7766B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流量的混液方法
CN201596602U (zh) 双组份胶粘剂混胶装置
CN104749085B (zh) 粒子分析仪液流系统及粒子分析仪
CN113318915B (zh) 一种设有集水装置的双液螺杆阀
CN108620293B (zh) 一种真空灌胶方法及真空灌胶机
CN103480183B (zh) 浆料脱泡机构
CN215586979U (zh) 一种可精确监测混液比例的双液螺杆阀
CN112844954B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流量的双液螺杆阀
CN215612782U (zh) 一种可精确监测流量的双液螺杆阀
CN112827767B (zh) 一种可精确监测流量的双液螺杆阀
CN215612781U (zh) 一种可精确监测输入流量的双液螺杆阀
CN210293682U (zh) 用于注油及抽油的设备
CN216150284U (zh) 一种可精确监测输出流量的双液螺杆阀
CN109915355B (zh) 机油泵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0006676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113075341B (zh) 一种用于液相色谱仪连续供液的方法及装置
CN207673521U (zh) 蠕动泵、喷洒系统及无人机
CN215647596U (zh)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药水自动投料装置
CN209856018U (zh) 机油泵试验装置
CN220900830U (zh) 灌胶设备
CN208760200U (zh) 一种液态金属供墨系统的液位控制组件
CN115867698A (zh) 具有液体环泵的洗涤物护理器具
CN218902486U (zh) 一种新型双液混合螺杆阀
CN220911435U (zh) 一种闪蒸汽余热回收的节能装置
CN117085589B (zh) 一种切削液自动配比及智能供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163 No.3, phase I, standard plant, No.588 Wu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63 No.3, phase I, standard plant, No.588 Wu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TERUITE ROBO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89, Wutaisha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163

Applicant after: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63 No.3, phase I, standard plant, No.588 Wu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