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7295A -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7295A
CN113317295A CN202110528314.9A CN202110528314A CN113317295A CN 113317295 A CN113317295 A CN 113317295A CN 202110528314 A CN202110528314 A CN 202110528314A CN 113317295 A CN113317295 A CN 113317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amount
station
drug
super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83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ruisheng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ruisheng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ruisheng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ruisheng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83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7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7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7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9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Zo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包括:接收设置在不同监管区域内的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对来自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监管区域的测报数据集;对每个测报数据集中病虫害种类相同的子区域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根据每个测报数据集中的合并数据,得到每个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与每个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本申请具有对各个监管区域内的病虫害情况及其防治进行全面监管,增加施药监管的覆盖面积、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植株施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林业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常采用农药等物质进行化学防治。在目前的防治工作中,一般由工作人员前往防治区域,并使用施药设备向防治区域喷洒药液。
农药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其使用量,若使用农药量过大,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过多的农药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使用农药量较小,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能较差,因此在使用农药前需要对防治区域进行全面且精确的调查,根据防治区域内的病虫害情况确定需要使用农药的总量。
在目前通过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中,通常需要派遣相应的工作人员前往对应监管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人工确定各个监管区域内的病虫害信息,由于监管区域的整体面积较大,若工作人员较少,对各个监管区域内的病虫害或其信息难以进行较为全面的收集、管理;若工作人员较多,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并且中央服务器接收来自较多工作人员的测报信息,会明显增加中央服务器的负担,导致其能够实现监管的面积较小。
此外,由人工收集来自各个监管区域内的病虫害信息时,工作人员难以做到对整个监管区域内病虫害信息的收集,并且其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对各个监管区域内的病虫害情况及其防治进行全面监管,增加施药监管的覆盖面积、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施药监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包括:
接收设置在不同监管区域内的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其中,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由设置在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药站从与其建立连接的多个测报装置进行获取,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所述子区域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测报装置;
对来自各个所述药站的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测报数据集;
对每个所述测报数据集中病虫害种类相同的所述子区域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其中,所述合并数据包括合并区域和与所述合并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名称;
根据每个所述测报数据集中的所述合并数据,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与每个所述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监管区域分成多个子区域,在每个子区域内均设置有测报装置,测报装置能够对对应子区域中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检测,由设置在各个子区域内的测报装置实现对整个监管区域内病虫害情况全面且准确的监测;另外每个监管区域内均匀设置多个药站,每个药站分别与一部分测报装置建立连接,接收病虫害测报数据,并由药站将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上报,由于病虫害测报数据是由测报装置发送至药站,由药站汇总后进行上报,能够间接接收更多测报装置的病虫害测报数据,有效提高施药监管的覆盖面积。
可选的,所述根据每个所述测报数据集中的所述合并数据,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与每个所述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包括:
根据合并数据得到每个所述合并区域所需药品的第一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第一药量;
根据每个所述合并区域的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一药量,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所述施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所述计划药量;其中,所述施药种类为每个所述第一种类的总和,所述计划药量为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所有所述合并区域中同种药品对应所述第一药量的和。
可选的,获取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每个所述药站内药品的第二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存药量;
计算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所有所述药站内药品的存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存药总量;
根据所述存药种类和对应的存药总量以及所述施药种类和所述计划药量判断所述药站的存药情况;其中,所述存药情况包括充足和不足;
如果所述存药情况为不足,发送存药提醒消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计算得出每个监管区域施药所需药品的施药种类和对应的计划药量,以及每个监管区域中存有药品的存药种类和存药总量,并由此判断该监管区域中药站存放的药品是否是充足的,若对应种类的药品不足,则向药站内的工作人员发送存药提醒消息,提醒工作人员对该种类的药品进行补充,以使补充后的药品存量能够满足对监管区域的施药要求。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存药种类和存药总量以及所述施药种类和所述计划药量判断所述药站的存药情况,包括:
将所述施药种类中每种药品的所述存药总量与该种类药品对应的所述计划药量进行对比;
若所述存药总量大于等于所述计划药量,该种类药品对应的所述存药情况为充足;
若所述存药总量小于所述计划药量,该种类药品对应的所述存药情况为不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判断药站内存放各种药品的存药情况提供方法,对每种药品进行单独判断,明确该监管区域内需要施药的药品种类是否充足。
可选的,所述施药监管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药站中与每个所述存药种类的药品对应的第一存量;
根据所述第一存量和初始量以及药站工作状态,判断药站泄漏情况;其中,所述初始量为所述药站工作状态配置为未加药状态时,每个所述存药种类的药品的含量;所述药站工作状态包括加药状态和未加药状态,所述药站泄漏情况包括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
如果所述工作状态为未加药状态,且所述第一存量小于所述初始量,所述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如果所述工作状态为加药状态,获取所述药站的加药量,并计算下降量;其中,所述下降量等于所述初始量与所述第一存量的差值;
若所述加药量与所述下降量不一致,所述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药站工作状态处于加药状态和未加药状态两种情况下,药站是否发生泄漏,当处于加药状态时,若第一存量小于初始量,说明药站内的药液量减小,药站发生泄漏;当处于未加药状态时,若加药量与下降量不一致,说明药站内减少的药液未全部进入施药设备,药站可能发生泄漏。
可选的,所述施药监管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施药设备的第一剩余药量;
对比所述第一剩余药量和第一预设药量;
若所述第一剩余药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药量,将施药设备工作状态置为未施药状态,并向对应所述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其中,所述施药设备工作状态包括施药状态和未施药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药设备内的第一剩余药量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药量时,施药设备中的药液不能继续支持施药设备进行施药工作,向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对应工作人员可以得知该施药设备内的药液含量较少,并根据加药提醒消息前往药站加药。
可选的,所述向对应所述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还包括:
获取所述施药设备的第一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计算所述施药设备与各个所述药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并获取所述第一距离最小时对应的所述药站的第二位置;
向所述施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加药路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的同时,向施药设备发送第二位置和加药路径,施药设备接收到第二位置和加药路径后,对应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第二位置和加药路径前往对应的药站进行加药,能够有效减少施药设备前往加药时需要运行的时间,有效提高施药设备的加药效率。
可选的,所述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施药设备的第一剩余药量,还包括:
获取所述施药设备的施药量;在所述施药设备工作状态改变时,所述施药量清零;
计算所述施药设备中药液的减少量;其中,所述减少量等于第二剩余药量与所述第一剩余药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剩余药量为施药设备工作状态改变时,所述施药设备内的剩余药量;
根据所述施药量和所述减少量判断施药泄漏情况;其中,施药泄漏情况包括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
如果所述施药量与所述减少量不一致,所述施药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施药量和减少量判断施药设备是否发生泄漏,当施药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时,向对应的工作人员发送泄漏提醒消息,工作人员能够获知该施药设备发生泄漏,需要对该施药设备进行检查,明确泄漏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施药监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施药监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施药监管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施药监管装置能够为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施药监管方法提供算法支持,并且能够存储相应的数据,向对应的药站、施药设备或工作人员发送相应信息,以保证该施药监管方法能够实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施药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施药监管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装置、药站和测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站在监管区域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药站能接收来自多个与该所述药站建立连接的所述测报装置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并将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上报至所述施药监管装置;
所述测报装置在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分成的每个子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测报装置能检测对应所述子区域中的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并将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上报至与该所述测报装置建立连接的所述药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施药监管系统通过施药监管装置对药站、施药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实现对施药工作过程的监管;并且药站在监管区域内设置多个,测报装置在每个子区域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保证监管区域中的每个子区域都有测报装置采集病虫害测报数据,并且由药站将病虫害测报数据上报,有效降低施药监管装置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每个需要进行施药监管的监管区域均分为多个子区域,在每个子区域中均设置有测报装置,另外在监管区域内较均匀地设置多个药站,每个药站均与多个测报装置建立连接,并且每个测报装置均有药站与其建立连接,每个测报装置可以测量对应子区域中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至与其建立连接的药站,由药站将该数据进行上报;设置在每个子区域中的测报装置能够保证监管区域中所有位置的病虫害信息均被采集,并且设置多个药站进行上报,能够有效减小中央处理器的数据接收压力,使其能够与更多药站建立连接,对更多的监管区域进行监管,增大监管区域的面积;
2.通过计算得出的监管区域所需的施药种类和对应计划药量,与该监管区域中所有药站存有药品的存药种类和存药总量进行对比,判断药站的存药情况,当药站的存药情况为不足时,发送存药提醒消息,提醒对应的工作人员对药品进行补充,保证药站内药品能够满足对监管区域的施药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施药监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施药监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施药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1-3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包括:
接收设置在不同监管区域内的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其中,病虫害测报数据由设置在每个监管区域内的每个药站从与其建立连接的多个测报装置进行获取,每个监管区域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测报装置;
对来自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监管区域的测报数据集;
对每个测报数据集中病虫害种类相同的子区域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其中,合并数据包括合并区域和与合并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名称;
根据每个测报数据集中的合并数据,得到每个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与每个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作为施药监管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接收设置在不同监管区域内的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其中,病虫害测报数据由每个药站从与其建立连接的多个测报装置进行获取。
每个监管区域均分为多个子区域,在每个子区域中均设置有测报装置,并且每个子区域的面积小于等于测报装置的检测范围,位于每个子区域内的测报装置的检测范围能够覆盖对应的子区域,对子区域中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检测。测报装置能够对其检测范围内的病虫害信息进行检测,并将病虫害测报数据上报至与其建立连接的药站,并由药站将与其建立连接的测报装置检测所得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统一上报。
步骤S200,对来自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监管区域的测报数据集。
接收到所有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后,按照监管区域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将来自同一个监管区域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每个监管区域的测报数据集。
步骤S300,对每个测报数据集中病虫害种类相同的子区域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其中,合并数据包括合并区域和与合并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名称。
合并区域由病虫害种类相同的几个子区域合并而成,并将该相同的病虫害种类的病虫害名称与对应的合并区域进行联系,得到多个合并数据。
步骤S400,根据每个测报数据集中的合并数据,得到每个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计划药量。
施药种类包含对应监管区域中需要药品的所有种类,计划药量为对应监管区域中的施药种类中对应种类药品的所需总量。
在本实施例中,将监管区域分为多个子区域,在每个子区域中都设置测报装置对病虫害信息进行检测,由多个药站分别接收与其建立连接的测报装置检测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并且由各个药站进行上报。相比于直接由各个子区域内的各个测报装置上报病虫害测报数据,由多个药站上报病虫害测报数据,能有较多药站进行上报,进而有效增加能够上报病虫害测报数据的测报装置的数量,增加施药监管的覆盖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00中,药站在各个监管区域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每个药站可以与多个测报装置建立连接,并且任意一个测报装置均会有一个药站与其建立连接,保证该监管区域内的所有子区域中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均能够被药站收集并上报。
例如,若在其中一个监管区域内均匀设置了四个药站,该监管区域共分为十五个子区域,则需要对应设置十五个测报装置,可使其中三个药站分别与距离最近的四个测报装置建立连接,使其中一个药站与距离最近的三个测报装置建立连接,并由四个药站把从与其建立连接的测报装置的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上报,保证所有测报装置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全部被收集。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多个药站也能够在施药设备的施药过程中耗尽药液后,施药设备能够尽快前往距离最近的药站进行加药补充药液,有效减少施药设备前往药站加药所需的时间,提高施药设备对监管区域的施药工作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0包括:
根据合并数据,得到每个合并区域所需药品的第一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第一药量;
根据每个合并区域内的第一种类和第一药量,确定每个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计划药量。
对合并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每个合并区域中需要使用药品的第一种类和各种药品的第一药量,将一个监管区域内所有合并区域中所使用的药品的第一种类进行统计,即可得到该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另外根据各个子区域中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可以计算对应子区域中需要各种药品的第一药量,将一个监管区域内所有子区域所需相同第一种类药品的第一药量求和,即可得到该监管区域内与每个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0后,还包括:
步骤S500,获取每个监管区域内各个药站中药品的第二种类和与每个第二种类对应的存药量。
在药站内,每种药品进行分类存储,存储每种药品的药箱上均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能够测量得出每种药品对应的存药量,并将存药量进行上传。
步骤S600,计算每个监管区域内所有药站中存放药品的存药种类,以及每个存药种类对应的存药总量;其中,存药总量等于该监管区域内所有药站中每个存药种类对应的存药量的和。
步骤S700,根据施药种类和计划药量判断药站的存药情况;其中,存药情况包括充足和不足。
判断存药情况的方法包括:
对施药种类中每种药品的存药总量和计划药量进行对比;
若某种药品的存药总量大于等于计划药量,该对应种类的药品足够,其存药情况为充足;
若某种药品的存药总量小于计划药量,该对应种类的药品不足够,其存药情况为不足。
当某种药品的存药情况为不足时,向对应药站内的工作人员发送存药提醒消息,药站内的工作人员接收到存药提醒消息后,需要根据存药提醒消息,向药站内补充缺少的对应种类的药品,并且药品的补充量应该大于等于该种类药品计划药量与存药总量之间的差值,保证该监管区域内的药站能够供给该监管区域内施药设备进行施药,满足对监管区域要求的计划药量。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每隔预设时间获取药站内每种药品的第一存量;
步骤S520,根据第一存量和初始量以及药站工作状态判断药站泄漏情况;其中,药站工作状态包括加药状态和未加药状态,并且当药站的工作状态配置为未加药状态时,初始量进行更新。
如果药站工作状态为未加药状态:
若第一存量小于对应的初始量,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若第一存量等于对应的初始量,药站泄漏情况为未发生泄漏。
如果药站工作状态为加药状态:
获取药站的加药量,计算药站内药液的下降量;其中,下降量等于初始量与第一存量之间的差值;
判断加药量和下降量是否一致,确定药站泄漏情况:
若加药量与下降量不一致,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若加药量与下降量一致,药站泄漏情况为未发生泄漏。
加药量与下降量是否一致的判断方法为:
计算下降量与加药量之间的第一差值,并根据预设差值判断加药量与下降量是否一致;
若第一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差值,加药量与下降量不一致。
当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时,向对应的药站内的工作人员发送药站提醒消息,提示对应的工作人员该药站发生泄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药站内药量的监控,可以明确各个药站的泄漏情况,在发生泄漏时,向对应药站的工作人员发送药站提醒消息,使对应药站内的工作人员对药站进行检修,能够有效减小药站发生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
作为施药监管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800,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施药设备的第一剩余药量。
步骤S900,判断第一剩余药量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流量;若是,将施药设备工作状态置为未施药状态,并向对应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
施药设备工作状态包括施药状态和未施药状态,当施药设备处于施药状态时,施药设备上的喷药机开启,施药设备进行施药工作,当施药设备处于未施药状态时,喷药机关闭,施药设备不能进行施药工作。
第一预设流量为施药设备能够保持进行施药工作的最小药量,当第一剩余药量小于第一预设流量时,施药设备的喷口无法继续喷出药液。
施药设备接收到加药提醒消息后,对应施药设备上的工作人员应该前往药站对施药设备加药,以继续进行施药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800中,还包括:
步骤S810,获取施药设备的施药量;在施药设备工作状态改变时,施药量清零。
步骤S820,计算施药设备中药液的减少量;其中,减少量等于第二剩余药量与第一剩余药量之间的差值,第二剩余药量为施药设备的工作状态改变时,施药设备内的药量。
步骤S830,判断施药量与减少量是否一致,确定施药泄漏情况:
若施药量与减少量一致,施药泄漏情况为未发生泄漏;
若施药量与减少量不一致,施药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施药量和减少量是否一致的判断方法为:
计算减少量与施药量之间的第二差值;
根据第二差值和预设差值判断施药量和减少量是否一致:
若第二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差值,施药量和减少量不一致;
若第二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施药量和减少量一致。
当施药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时,向对应的施药设备发送施药设备提醒消息,提示对应的施药设备发生泄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施药设备进行持续监控,可以明确各个施药设备的泄漏情况,当对应的施药设备接收到施药设备提醒消息后,工作人员应该对对应的施药设备进行检查。
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900中,还包括:
步骤S910,获取施药设备的第一位置。
步骤S920,计算施药设备与各个药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并获取各个第一距离最小时对应药站的第二位置。
步骤S930,向施药设备发送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加药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当施药设备将自身携带的药液耗尽后,会自动将其工作状态置为未施药状态,并且向对应的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第二位置和加药路径,提醒对应施药设备上的工作人员将该施药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药站进行加药,缩小施药设备加药时的移动距离,提高施药设备加药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施药监管装置。参照图2,作为施药监管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施药监管装置10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2上并能够在处理器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并且处理器1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如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施药监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施药监管系统。参照图3,作为施药监管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该系统包括施药监管装置10、药站20、测报装置30和施药设备40。
药站20在每个监管区域内均匀设置有多个,药站20能从与自身建立连接的各个测报装置获取病虫害测报数据,并且将病虫害测报数据汇总并上报至施药监管装置10,施药监管装置10能根据病虫害测报数据计算得出对应监管区域内所需药品的施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计划药量。另外,药站20还能测量自身的存药种类、存药量、加药量和第一存量等,并上报至施药监管装置10。
测报装置30在每个子区域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测报装置30能够检测其所在子区域中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并将该病虫害测报数据发送至与该测报装置30建立连接的药站20。
施药设备40能测量自身喷出药液的施药量、自身药箱内的第一剩余药量以及自身的第一位置等,并上报至施药监管装置10。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置在不同监管区域内的各个药站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其中,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由设置在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的每个所述药站从与其建立连接的多个测报装置进行获取,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所述子区域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测报装置;
对来自各个所述药站的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测报数据集;
对每个所述测报数据集中病虫害种类相同的所述子区域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其中,所述合并数据包括合并区域和与所述合并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名称;
根据每个所述测报数据集中的所述合并数据,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与每个所述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测报数据集中的所述合并数据,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施药种类和与每个所述施药种类对应的计划药量,包括:
根据合并数据得到每个所述合并区域所需药品的第一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第一药量;
根据每个所述合并区域的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一药量,得到每个所述监管区域的所述施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所述计划药量;其中,所述施药种类为每个所述第一种类的总和,所述计划药量为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所有所述合并区域中同种药品对应所述第一药量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监管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每个所述药站内药品的第二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存药量;
计算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内所有所述药站内药品的存药种类和每种药品对应的存药总量;
根据所述存药种类和对应的存药总量以及所述施药种类和所述计划药量判断所述药站的存药情况;其中,所述存药情况包括充足和不足;
如果所述存药情况为不足,发送存药提醒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存药种类和存药总量以及所述施药种类和所述计划药量判断所述药站的存药情况,包括:
将所述施药种类中每种药品的所述存药总量与该种类药品对应的所述计划药量进行对比;
若所述存药总量大于等于所述计划药量,该种类药品对应的所述存药情况为充足;
若所述存药总量小于所述计划药量,该种类药品对应的所述存药情况为不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监管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药站中与每个所述存药种类的药品对应的第一存量;
根据所述第一存量和初始量以及药站工作状态,判断药站泄漏情况;其中,所述初始量为所述药站工作状态配置为未加药状态时,每个所述存药种类的药品的含量;所述药站工作状态包括加药状态和未加药状态,所述药站泄漏情况包括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
如果所述工作状态为未加药状态,且所述第一存量小于所述初始量,所述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如果所述工作状态为加药状态,获取所述药站的加药量,并计算下降量;其中,所述下降量等于所述初始量与所述第一存量的差值;
若所述加药量与所述下降量不一致,所述药站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监管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施药设备的第一剩余药量;
对比所述第一剩余药量和第一预设药量;
若所述第一剩余药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药量,将施药设备工作状态置为未施药状态,并向对应所述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其中,所述施药设备工作状态包括施药状态和未施药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对应所述施药设备发送加药提醒消息,还包括:
获取所述施药设备的第一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计算所述施药设备与各个所述药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并获取所述第一距离最小时对应的所述药站的第二位置;
向所述施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加药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施药设备的第一剩余药量,还包括:
获取所述施药设备的施药量;在所述施药设备工作状态改变时,所述施药量清零;
计算所述施药设备中药液的减少量;其中,所述减少量等于第二剩余药量与所述第一剩余药量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剩余药量为施药设备工作状态改变时,所述施药设备内的剩余药量;
根据所述施药量和所述减少量判断施药泄漏情况;其中,施药泄漏情况包括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
如果所述施药量与所述减少量不一致,所述施药泄漏情况为发生泄漏。
9.一种施药监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施药监管方法。
10.一种施药监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施药监管装置、药站和测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站在监管区域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药站能接收来自多个与该所述药站建立连接的所述测报装置的病虫害测报数据,并将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上报至所述施药监管装置;
所述测报装置在每个所述监管区域分成的每个子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测报装置能检测对应所述子区域中的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并将所述病虫害测报数据上报至与该所述测报装置建立连接的所述药站。
CN202110528314.9A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3317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314.9A CN113317295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314.9A CN113317295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7295A true CN113317295A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15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8314.9A Pending CN113317295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729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06870U (zh) * 2011-12-30 2012-09-05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林业虫害智能在线测报系统
US20160150744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pesticide to a crop
US20180295831A1 (en) * 2017-04-12 2018-10-18 Bayer Ag Pest control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9496622A (zh) * 2018-10-18 2019-03-22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害虫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施药信息的确定方法、植保系统
CN111210889A (zh) * 2019-12-30 2020-05-29 广州享药户联优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药箱的药品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63625A (zh) * 2020-05-08 2020-08-21 山东贵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对农作物喷洒药物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582055A (zh) * 2020-04-17 2020-08-25 清远市智慧农业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的航空施药航线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753646A (zh) * 2020-05-12 2020-10-09 江苏大学 一种融合种群季节消长信息的农业害虫检测分类方法
CN112241762A (zh) * 2020-10-19 2021-01-19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病虫害图像分类的细粒度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06870U (zh) * 2011-12-30 2012-09-05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林业虫害智能在线测报系统
US20160150744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pesticide to a crop
US20180295831A1 (en) * 2017-04-12 2018-10-18 Bayer Ag Pest control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9496622A (zh) * 2018-10-18 2019-03-22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害虫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施药信息的确定方法、植保系统
CN111210889A (zh) * 2019-12-30 2020-05-29 广州享药户联优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药箱的药品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82055A (zh) * 2020-04-17 2020-08-25 清远市智慧农业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的航空施药航线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563625A (zh) * 2020-05-08 2020-08-21 山东贵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对农作物喷洒药物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753646A (zh) * 2020-05-12 2020-10-09 江苏大学 一种融合种群季节消长信息的农业害虫检测分类方法
CN112241762A (zh) * 2020-10-19 2021-01-19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病虫害图像分类的细粒度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9733B (zh) 害虫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联的方法
US11145007B2 (en) Digital modeling and tracking of agricultural fields for implementing agricultural field trials
CA2810335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commodities inventory for animal feed rations
KR102601820B1 (ko) 태깅된 컨테이너 추적
CN206563897U (zh) 一种农药和化肥的施放监控系统
CN113317295A (zh)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13048B (zh) 一种农药喷洒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26952A (zh) 一种施药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39731B (zh) 一种施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6034251A (ja) 液体散布システム
CN109197275A (zh) 杂草种类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施药信息的确定方法
Sadler et al. Emitter flow rate changes caused by excavating subsurface microirrigation tubing
Taylor et al. Precision forestry: operational tactics for today and tomorrow
WO2016131038A1 (en)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outputting radiation dose rate information
CN106774084A (zh) 一种农药和化肥的施放监控系统
CN106780092A (zh) 一种农药和化肥的施放监控服务器和方法
Elliott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spatial pattern of Nothofagus cunninghamii (Hook.) Oerst. attacked by Platypus subgranosus Schedl in Tasmania's cool temperate rainforest
CN115879835B (zh) 一种国家储备林建设成效监测方法、系统及云平台
CN113303305B (zh) 一种施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Rogers et al. Effect of collector size on center pivot water depth catch
Rowe Risk analysis: A tool for policy decisions
CN113439732A (zh) 一种施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174738A1 (en) Seed trait ver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herbicide applications on non-resistant varieties and crops
CN113615669A (zh) 一种施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96313A (zh) 区域性四害数量检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