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6130A -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6130A
CN113316130A CN202110555398.5A CN202110555398A CN113316130A CN 113316130 A CN113316130 A CN 113316130A CN 202110555398 A CN202110555398 A CN 202110555398A CN 113316130 A CN113316130 A CN 113316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address
wifi
target equipmen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53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进汉
吴东海
刘少华
颜金
邹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53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6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6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61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7300 priority patent/WO2022242258A1/zh
Priority to EP22803588.7A priority patent/EP4344267A1/en
Priority to US18/507,12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8091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WiFi地址传递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能够实现WiFi地址的传递,使得目标设备能够精准得到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进而使得目标设备能够根据WiFi地址主动对终端设备发起WiFi P2P连接,为目标设备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投屏应用中,手机投屏个人电脑(PC)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一般是Windows操作系统,在微软开放的Windows系统通用应用程序接口(API)中,只有连接群组拥有者设备(群组拥有者,Group Owner,简称GO)的API,而没有创建群组(Group)的API,也就是个人电脑在WiFi P2P连接中只能充当用户(Client)角色,只能手机创建Group,手机充当GO的角色,个人电脑主动连接手机。
个人电脑要是想主动去连手机,Window通用API要求必须使用对端(手机等终端)的WiFi地址,即如果要在手机和个人电脑之间建立WiFi P2P连接,个人电脑必须知道手机的WiFi地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个人电脑没有实现创造Group的API,如果要在手机和个人电脑之间建立WiFi P2P连接,个人电脑必须知道手机的WiFi地址,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具体包括:
通过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包括:
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二维码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扫描;其中,所述二维码存储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解析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包括:
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
向查找到的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具体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根据蓝牙地址查找周围的目标设备;
当在预设时间内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失败,则重新获取所述蓝牙地址后根据所述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直至查找到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具体还包括:
根据蓝牙查找结果,保存查找到的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判断所述蓝牙连接状态;
当所述蓝牙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蓝牙通道将WiFi地址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WiFi地址传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蓝牙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蓝牙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以及
WiFi地址传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所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所述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被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所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再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最终通过蓝牙连接将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传递至目标设备,实现WiFi地址的传递,使得目标设备能够精准得到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进而使得目标设备能够根据WiFi地址主动对终端设备发起WiFi P2P连接,为目标设备提供方便,通过蓝牙技术传递WiFi地址也使得目标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P2P连接更加便捷,为用户提供方便。
本发明的更多实施例还能够实现其它未一一列出的有利技术效果,这些其它的技术效果在下文中可能有部分描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了本发明后是可以预期和理解的。本发明内容部分旨在以简化的形式引入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构思和选择,以帮助阅读者更易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所有的上述特征都将被理解为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从本发明公开中收集关于结构和方法的更多的特征和目的。对本发明的特征、细节、实用性以及优点的更全面的展示,将在以下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书面描述中提供,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因此,如果不进一步阅读整个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则无法理解对本发明内容的诸多限制性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步骤S0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步骤S02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步骤S03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现在投屏应用比较流行,很多投屏应用的数据承载就是WiFi P2P连接,WiFi P2P连接是投屏应用的基础。WiFi设备可以工作在5G频段,也可以工作在2.4G频段,工作在5G频段的数据传输速率要快于工作在2.4G频段的数据传输速率。WiFi P2P技术也称作Wi-FiDirect,是WiFi技术家族的一员。Wi-Fi Direct标准是指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这种标准允许无线设备以点对点形式互连,而且在传输速度与传输距离方面则比蓝牙有大幅提升。在P2P连接中,设备有2种角色:GO和Client,其中GO是GroupOwner的简称,意为群组拥有者,Client为用户端,可以简单地理解GO是主设备,Client是从设备。在进行P2P操作时,GO和Client会组成一个Group(群组),其中Group分为两种:Persist(永久性)Group和Tempory(临时性)Group两种。在Persist Group中,GO由指定设备来扮演,而且安全配置信息及Group相关信息一旦生成,后续就不会变化。后续使用时,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息,大大减少了连接时间。而在Temporary Group中,Go和Client的角色分配由Group Formation决定,是设备双方协商的结果。Temporary Group的信息都是临时的,后续每次使用都要临时创建,连接时间要大于Persist Group。
而在投屏应用中,手机投屏PC(个人电脑)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PC的操作系统一般是Windows操作系统,在微软开放的Windows通用API中,只有连接GO设备的API(应用程序接口),而没有创建Group的API,也就是PC在WiFi P2P连接中只能充当Client角色,只能手机创建Group,手机充当GO的角色,PC主动去连手机。PC要是想主动去连手机,Window通用API要求必须使用对端(手机等终端)的WiFi地址,所以,如果要在手机和PC之间建立WiFiP2P连接,PC必须知道手机的WiFi地址。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再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最终通过蓝牙连接将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传递至目标设备,实现WiFi地址的传递,使得目标设备能够精准得到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进而可以执行其他操作,如实现WiFi P2P连接等。
示例性方法
下面将参考本发明的若干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同时参阅图1-图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2是图1所示的步骤S0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3是图1所示的步骤S1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4是图1所示的步骤S12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请具体参阅图1,图1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01、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是目标设备如何获取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蓝牙SPP技术获取WiFi地址。在蓝牙技术中,常采用SPP协议(SPP为Serial Port Profile的简写,SPP协议即串行端口配置文件),蓝牙串口是基于SPP协议(Serial Port Profile)并能在蓝牙设备之间创建串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设备。所述SPP协议可以在两台支持蓝牙的设备之间建立虚拟串口,通过这个虚拟串口,两台支持蓝牙的设备就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在SPP协议里,把蓝牙设备分为Server端和Client端。在SPP的应用中,Server端等待其它蓝牙设备来连接,Client端要主动去连接Server设备。在Client端连接Server端时,Client端需要获取Server端的蓝牙地址,而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作为Server端,终端设备作为Client端,因此,本实施例中需要先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终端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后才能进一步进行蓝牙SPP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01是通过二维码技术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请具体参阅图2,所述步骤S0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二维码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扫描;其中,所述二维码存储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步骤S12、解析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通过生成二维码进行传递。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个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编码方式,相比传统的条形码,二维码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现在有很多开发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生成二维码。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按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二位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将其蓝牙地址信息生成二维码,终端设备对所述二维码进行扫描并识别,能够快速进行蓝牙地址的在目标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递,提高蓝牙SPP连接的建立速度。此外,二维码技术还具有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的特点,二维码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的百万分之二还要低,二维码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二维码技术进行蓝牙地址的传递。
步骤S02、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具体参阅图3,所述步骤S0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
步骤S22、向查找到的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2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目标设备先创建SPP服务器,并且作为SPP profile中的Server端在蓝牙SPP连接之前都要保持开启并等待连接。所述终端设备则需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并根据所获取的蓝牙地址去查找并连接目标设备。当终端设备查找到目标设备时,终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蓝牙SPP连接请求。目标设备接收并解析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SPP连接请求后,即建立目标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SPP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目标设备提前创建蓝牙SPP服务器,并作为SPPprofile中的Server端保持开启,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后,目标设备能够保持开启便于终端设备进行查找并连接,有利于加快蓝牙SPP连接建立的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蓝牙SPP连接将其WiFi地址发送到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后可以进行其他的操作,如进行WiFi P2P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设时间内根据蓝牙地址查找周围的目标设备;
当在预设时间内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失败,则重新获取所述蓝牙地址后根据所述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直至查找到所述目标设备。
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查找目标设备失败时,还需要回到步骤S01中重新开始进行WiFi地址传递的步骤。
除此之外,步骤S21中还包括:根据蓝牙查找结果,保存查找到的所述目标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保存查找到的目标设备,便于之后的终端设备再次连接相同的目标设备。
步骤S03、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具体的,请参阅图4,步骤S03还包括:
步骤S31、判断所述蓝牙连接状态;
步骤S32、当所述蓝牙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蓝牙通道将WiFi地址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先通过判断蓝牙连接状态,当所述蓝牙连接状态为已连接时,则可以直接发送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实现WiFi地址的传递。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为个人电脑,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个人电脑和手机之间的WiFi的获取过程可以简单总结为:个人电脑创建蓝牙SPP服务器,并且在蓝牙SPP连接连接之前都要保持开启并等待连接;个人电脑使用其蓝牙地址生成二维码;手机扫描二维码得到个人电脑的蓝牙地址,并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向个人电脑发起蓝牙SPP连接请求;保持开启的个人电脑接收到所述蓝牙SPP连接请求并建立蓝牙SPP连接;手机通过所述蓝牙SPP连接将手机的WiFi地址发送至个人电脑,实现获取手机WiFi地址。
目标设备要与终端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前,一般都会先发起扫描,当扫描到终端设备时,才会发起WiFi P2P连接。如果第一能快速扫描到终端设备,就会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直接获取第二终端的WiFi地址,并进行单一WiFi扫描,能够快速扫描到终端设备,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一般是Windows操作系统,在微软开放的Windows系统API中,只有连接GO设备的API,个人电脑在WiFi P2P连接中只能充当Client角色,只能手机创建Group,手机充当GO的角色,个人电脑主动连接手机。个人电脑要是想主动去连手机,个人电脑必须知道手机的WiFi地址,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为个人电脑,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本实施例中个人电脑获取手机的WiFi密码后,个人电脑可在WiFi P2P连接中充当Client角色,通过手机创建Group,手机充当GO的角色,个人电脑主动连接手机,建立个人电脑和手机之间的WiFi P2P连接,便于两者进行数据传输,且能够快速扫描到手机,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性装置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WiFi地址传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蓝牙地址获取模块10、蓝牙连接模块20和WiFi地址传递模块30。具体的,蓝牙地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所述蓝牙连接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所述WiFi地址传递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地址获取模块10还包括二维码识别单元,其用于识别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具体的,所述目标设备将其蓝牙地址信息生成二维码,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二维码识别单元对所述二维码进行扫描并识别,能够快速进行蓝牙地址的在目标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递,提高蓝牙SPP连接的建立速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传感器是预先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设置,用于检测内部设备的运行温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所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移动终端的限定,具体的移动终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WiFi地址传递程序时,实现如下指令:
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WiFi地址传递程序时,实现具体如下指令:
将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生成二维码供所述终端设备扫描;
解析所述二维码,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传递至终端设备;
创建蓝牙SPP服务器,并作为SPP profile中的Server端保持开启等待连接;
接收并解析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SPP连接请求,建立目标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SPP连接;
根据建立的蓝牙SPP连接,所述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通过建立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SPP连接,在所述蓝牙SPP连接将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发送至目标设备,实现WiFi地址的获取,使得目标设备能够得到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进而使得目标设备能够主动连接终端设备,为目标设备提供方便,通过蓝牙技术获取WiFi地址也使得目标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建立WiFi P2P连接更加便捷,为用户提供方便;通过二维码技术进行蓝牙地址的传递,有利于加快蓝牙SPP连接的建立速度;通过目标设备提前创建蓝牙SPP服务器并作保持开启,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后进行查找并连接,有利于加快蓝牙SPP连接建立的速度。本发明通过结合运用二维码技术和蓝牙SPP技术,使得目标设备快速、准确获取终端设备的WiFi地址,便于终端设备在WiFi P2P连接中主动寻找目标设备并建立WiFi P2P数据传输通道,给予用户较好的体验。
除非特别声明,应该理解,诸如“处理”、“计算”、“运算”、“判断”等等之类的术语是指计算机或计算系统,或类似的电子计算设备的动作和/或进程,所述计算系统或类似的电子计算设备操纵和/或转换表示为计算系统的寄存器和/或存储器内的物理(如,电子)量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类似地表示为计算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其他这样的信息存储器、传输或移动终端内的物理量的其他数据。在此上下文中,实施例不受限制。此处可以使用术语“耦合”来指正被讨论的组件之间的任何类型的关系,直接的或间接的,并可以应用于电气的、机械的、流体的、光学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其他连接。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此处只用于便于讨论,没有特定时间的或按时间顺序的意义,除非另有陈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本公开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前面的描述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广泛的技术。因此,尽管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是结合其特定示例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真正的范围不应该受这样的限制,因为在研究附图、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书之后,其他修改对熟练的实践者将变得显而易见。

Claims (10)

1.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具体包括:
通过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包括:
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二维码时,对所述二维码进行扫描;其中,所述二维码存储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解析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包括:
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
向查找到的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具体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
当在预设时间内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失败,则重新获取所述蓝牙地址后根据所述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直至查找到所述目标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蓝牙地址查找所述目标设备,具体还包括:
根据蓝牙查找结果,保存查找到的所述目标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判断所述蓝牙连接状态;
当所述蓝牙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蓝牙通道将WiFi地址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
8.一种WiFi地址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蓝牙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地址;
蓝牙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地址,建立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得到蓝牙连接状态;以及
WiFi地址传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将WIFi地址传递至所述目标设备。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蓝牙技术的WiFi地址传递程序,所述WiFi地址传递程序被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WiFi地址传递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55398.5A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316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5398.5A CN113316130A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77300 WO2022242258A1 (zh) 2021-05-20 2022-02-22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EP22803588.7A EP4344267A1 (en) 2021-05-20 2022-02-22 Wifi addr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8/507,122 US20240080917A1 (en) 2021-05-20 2023-11-13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for transferring wifi addre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5398.5A CN113316130A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6130A true CN113316130A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7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5398.5A Pending CN113316130A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0917A1 (zh)
EP (1) EP4344267A1 (zh)
CN (1) CN113316130A (zh)
WO (1) WO20222422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258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709584A (zh) * 2022-10-27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28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资源自助获取的方法、终端与系统
CN107864469A (zh) * 2017-10-31 2018-03-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US20200104081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00768A (zh) * 2020-06-17 2020-10-2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24304A (ko) * 2013-04-16 2014-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222835A (zh) * 2017-06-23 2017-09-29 郑君 一种支持多终端的无线高速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40504A (zh) * 2020-09-29 2020-12-04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Wifi网关配置免记装置
CN113316130A (zh) * 2021-05-20 2021-08-27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28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资源自助获取的方法、终端与系统
CN107864469A (zh) * 2017-10-31 2018-03-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US20200104081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00768A (zh) * 2020-06-17 2020-10-2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258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WiFi地址传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709584A (zh) * 2022-10-27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6709584B (zh) * 2022-10-27 2024-05-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2258A1 (zh) 2022-11-24
US20240080917A1 (en) 2024-03-07
EP4344267A1 (en) 202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80917A1 (e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for transferring wifi address
CN109525990B (zh)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6568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bluetooth for WLAN service authentication and discovery
CN105284176B (zh) 用于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US10516666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253080B1 (en)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KR101332813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의 무선 접속 채널의 형성 방법
CN104378145A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TW201929498A (zh) 資訊傳輸方法和裝置
US20140177615A1 (en) Method for scanning a wireless fidelity (wi-fi) direct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the same
WO2019134595A1 (zh) 配置系统、客户端设备、嵌入式设备配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207034B (zh) 手机与电视投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465123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09093308A1 (ja) 接続制御方法、接続制御サーバ装置、接続制御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565892B (zh) 一种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01151A (zh) 网关设备管理iot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1547552B1 (ko) 이동단말과 인터넷전화기 간의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382457B (zh) WiFi P2P连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2512A (zh) 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0787575B1 (ko) 단말기 프로파일 정보 자동 업데이트 방법과 이를 위한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가입자식별모듈 카드 장치
JP2021177659A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62949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511441A (zh) 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0968963B1 (ko) 스마트카드 및 통신 단말에서 정보를 갱신하는 방법
CN114978950B (zh) 基于fpga、cpu协同的网络算法调用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