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5847B -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5847B
CN113315847B CN202010082897.2A CN202010082897A CN113315847B CN 113315847 B CN113315847 B CN 113315847B CN 202010082897 A CN202010082897 A CN 202010082897A CN 113315847 B CN113315847 B CN 113315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access
intelligen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28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5847A (zh
Inventor
董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Hisen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Hisen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Hisen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28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5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5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5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5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5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76Update or notification mechanisms, e.g. Dyn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移动终端可以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当前未被使用的目标IP地址,并向智能设备发送该目标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配置,即智能设备可以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的IP地址。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系列能够由移动终端直接控制的智能设备(如智能家电)应运而生。当然,为了实现移动终端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智能设备需要与移动终端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相关技术中,智能设备可以先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然后智能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标识和密码先与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最后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基于该物理连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 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为该智能设备配置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
但是,由于无线接入设备与智能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通过相关技术的方法可能导致无线接入设备无法可靠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即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因兼容性问题导致无线接入设备无法可靠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
在所述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配网请求,从所述存储器中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
广播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指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标识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所述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的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将所述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所述目标IP地址。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在所述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基于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配网请求,广播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指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标识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所述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的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将所述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所述目标IP地址。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智能设备。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当前未被使用的目标IP地址,并向智能设备发送该目标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配置,即智能设备可以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的IP地址。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找目标IP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查找目标IP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智能设备因其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自动控制而广受用户欢迎,如目前较为实用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可以称为智能家电)。但是,由于智能设备一般仅具有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而不具备复杂的人机交互接口,因此若要实现移动终端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智能设备需要先借助移动终端辅助连接至移动终端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中。其中,控制智能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对智能设备的配网,且配网过程一般均涉及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的操作。
相关技术中,均是由无线接入设备通过DHCP协议向智能设备发送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配置。但由于DHCP协议可能在某些场景下会被关闭,和/或,由于智能设备和无线接入设备存在较为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均可能导致智能设备无法可靠完成IP地址的配置,进而导致配网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终端间接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置所需的IP地址,来提高IP地址的配置可靠性。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移动终端10、智能设备20、无线接入设备30以及云服务器40。且,参考图1可以看出,移动终端10、智能设备20和无线接入设备30两两之间可以进行通信连接,无线接入设备30还可以与云服务器40建立通信连接,云服务器40可以对无线接入设备30进行控制。
可选的,该移动终端10可以为电脑、可穿戴设备或智能手机等,图1以该移动终端10为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智能设备20可以为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或智能玩具,图1以该智能设备20为智能家居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为洗衣机、冰箱、电视或空调,图1以该智能家居设备为洗衣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无线接入设备30可以为路由器或其他能够实现无线接入的设备,图1以该无线接入设备30为路由器为例进行说明。结合图1,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包括进行网际协议IP地址的配置)的整个流程为:
移动终端10可以与无线接入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并获取无线接入设备30的标识和密码,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可以确定位于无线接入设备30的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其他设备使用的目标IP地址。智能设备20可以通过其Wi-Fi模块建立以自身为无线接入点的热点,移动终端10在接收到配网请求后可以断开与无线接入设备30的连接,并通过智能设备20建立的热点与智能设备20建立连接。然后,移动终端10可以向智能设备20发送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密码和目标IP地址等信息。最后,智能设备2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标识和密码与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并将接收到的目标IP地址配置给自身。至此移动终端10即可以通过无线接入设备30实现对智能设备20的控制。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10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可选的,当需要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通过预设操作触发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相应的,移动终端即可以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然后,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配网请求,进一步确定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步骤202、在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
其中,该目标IP地址可以为位于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也即是,移动终端在确定出IP地址范围后,可以进一步从该IP地址范围包括的多个备选IP地址中确定出一个当前未被其他任何设备使用的备选IP地址。
步骤203、基于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智能设备发送目标IP地址。
其中,该目标IP地址可以用于供智能设备进行IP地址的配置。也即是,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目标IP地址后,可以将其IP地址配置为该目标IP地址。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移动终端可以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当前未被使用的目标IP地址,并向智能设备发送该目标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配置,即智能设备可以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的IP地址。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智能设备20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响应于配网请求,广播智能设备的标识。
其中,该标识可以用于指示移动终端通过标识向智能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302、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基于智能设备广播的标识,向对应的智能设备发送携带有密码的连接请求。智能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可以先检测该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其密码是否相同,即检测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是否正确,若相同,智能设备即可以同意该连接请求,即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303、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
其中,该目标IP地址可以为移动终端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的位于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好通信连接后,即可以向智能设备发送其预先确定的目标IP地址。
步骤304、将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目标IP地址。
然后,智能设备可以采用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目标IP地址进行IP地址的配置。至此,智能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可以进行通信。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由于智能设备是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无线接入设备的目标IP地址,即该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移动终端接收无线接入设备为移动终端分配的身份指示信息。
在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操作之前,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建立正常通信连接。在正常通信连接的场景下,移动终端会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为其分配的身份指示信息,该身份指示信息可以用于供无线接入设备可靠识别与其建立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即该身份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移动终端的身份。除此之外,移动终端还可以获取到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可选的,该身份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初始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和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的IP地址。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分配的身份指示信息后,可以将该身份指示信息配置给自身,至此,移动终端即可以与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的,无线接入设备可以通过DHCP协议为移动终端自动分配身份指示信息,该方式也可以称为动态分配;或者,无线接入设备还可以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指示信息获取请求,为移动终端分配身份指示信息,该方式也可以称为静态分配。
步骤402、移动终端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可以安装有能够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客户端(application,APP),当用户针对该APP执行预设操作时,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例如,该预设操作可以为:启动该APP或触发该APP的用户界面中的相关控件。当然,移动终端不仅限于通过针对APP的预设操作接收到配网请求,如,移动终端还可以基于语音相关操作接收配网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接收配网请求的方法不做限定。
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配网请求后,可以响应于该配网请求,基于无线接入设备为其分配的初始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定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即确定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所处网络的网络规模。
例如,假设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初始IP地址为192.168.1.10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移动终端基于该初始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定出该无线接入设备所处网络中合法的IP地址范围可以为:192.168.1.1至192.168.1.254。
步骤403、移动终端在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
其中,该目标IP地址可以为位于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即未被占用)的IP地址。可选的,移动终端确定的IP地址范围可以包括多个备选IP地址,如,假设确定出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到192.168.1.254”,则该IP地址范围共包括253个备选IP地址。移动终端在确定出IP地址范围后,可以进一步从多个备选IP地址中确定出一个未被其他任何设备使用的备选IP地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找目标IP地址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10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31、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对多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
其中,PING是一种用于测试IP地址是否被使用的程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对多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以确定未被使用的备选IP地址。例如,移动终端可以自动调用PING命令对每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其中,对某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时调用的PING命令可以为“PING+备选IP地址”,如,对备选IP地址192.168.1.1进行PING操作时调用的PING命令可以为:PING 192.168.1.1。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从多个备选IP地址中的第一个备选IP地址开始,依次对各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假设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到192.168.1.254”,则移动终端可以从备选IP地址“192.168.1.1”开始,依次对位于该IP地址范围内的253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
步骤4032、将PING操作失败的一个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
PING操作一般会出现PING操作成功(即PING通)和PING操作失败(即未PING通)两种结果,其中PING通表明该备选IP地址正在被使用中,未PING通表明备选IP地址当前未被任何其他设备使用。由于一个IP地址一般只能用于标识一个设备的身份,因此移动终端可以将未PING通,即PING操作失败的一个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供智能设备进行IP地址配置。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将首个PING操作失败的备选IP地址直接确定为目标IP地址。
示例的,以从第一个备选IP地址开始依次对位于IP地址范围内的多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为例,图6示出了一种确定目标IP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6所示,参考步骤601,移动终端可以先取位于IP地址范围内的第一个备选IP地址;参考步骤602,移动终端可以对取到的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参考步骤603,移动终端可以检测对备选IP地址的PING操作是否成功,即检测是否PING通;参考步骤604,若PING通,则移动终端可以依序取位于第一个备选IP地址之后的下一个备选IP地址,并对该下一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即继续执行步骤602;参考步骤605,若未PING通,移动终端即可以将未PING通的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即移动终端可以得到一个未被使用的IP地址。
步骤404、智能设备响应于配网请求,广播智能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智能设备上可以设置有配网启动控件,当用户触发该配网启动控件时,智能设备即可以接收到配网请求。或,该智能设备可以配置有遥控器,当用户触发该遥控器上的暗码时,智能设备即可接收到配网请求。在接收到配网请求后,智能设备可以响应于配网请求获取其标识和密码,并启动热点,该热点的标识和密码即为智能设备获取到的标识和密码。为了供其他设备(如移动终端)与其建立连接,智能设备可以将其标识广播出去。
可选的,该标识和密码可以均为在生产智能设备时,由智能设备自动生成并预先存储于其闪存(flash)中的。相应的,智能设备在接收到配网请求时,即可以直接从其闪存中获取其标识和对应的密码。
可选的,智能设备的标识可以由智能设备基于其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MAC)生成。例如,智能设备的标识可以包括:目标字符串和智能设备的MAC地址,该MAC地址一般可以包括12位字符,该目标字符串可以基于智能设备的出厂商家的名称生成。智能设备的密码可以为智能设备采用随机算法生成的一组随机数。需要说明的是,智能设备在生产时,还可以将其标识和密码一并上传至云服务器中,或将其标识包括的部分字符串(该部分字符串需要能够唯一指示智能设备)和密码一并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以供移动终端在进行智能设备配网时,能够可靠安全的获取到智能设备的密码。
步骤405、智能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智能设备将其标识广播出去后,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网络扫描获取到智能设备的标识,然后移动终端可以与无线接入设备断开连接,并向该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发送携带有密码的连接请求。可选的,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携带的密码可以为移动终端从云服务器可靠获取的。
智能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可以先检测该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是否与其密码相同,即先检测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携带的密码是否正确,若相同,智能设备可以同意该连接请求,进而移动终端即与智能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通过验证密码的方式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提高了连接安全性。
步骤406、移动终端基于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智能设备发送目标IP地址。
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后,可以先通过该通信连接向智能设备发送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以供智能设备通过该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与无线接入设备先建立物理连接。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可以向智能设备发送目标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可选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基于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智能设备发送在步骤401接收到的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和DNS的IP地址等身份指示信息,以供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以及DNS的IP地址均可以由移动终端通过APP发送至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向智能设备发送完信息后,可以与智能设备断开连接,并重新连接至无线接入设备。
步骤407、智能设备将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目标IP地址。
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后,首先,智能设备可以先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与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然后,智能设备可以将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以及DNS的IP地址一一配置给自身。至此,即完成了对智能设备的配网操作,智能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接入设备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际协议IP地址配置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404可以在步骤401之前执行。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移动终端可以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当前未被使用的目标IP地址,并向智能设备发送该目标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配置,即智能设备可以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的IP地址。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10(例如Wi-Fi模块)和处理器120。
该处理器120,可以用于: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该无线通信模块110,可以用于:
在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该目标IP地址为位于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向智能设备发送该目标IP地址,该目标IP地址用于供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可选的,IP地址范围可以包括多个备选IP地址。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110,可以用于:
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对多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并将PING操作失败的一个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
可选的,无线通信模块110,可以用于:
从多个备选IP地址中的第一个备选IP地址开始,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依次对各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
将首个PING操作失败的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
可选的,无线通信模块110,还可以用于:
在确定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之前,接收无线接入设备为移动终端分配的身份指示信息,该身份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初始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110,可以用于:根据初始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定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可选的,该身份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网关的IP地址和域名系统DNS的IP地址。无线通信模块110,还可以用于:
基于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智能设备发送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和DNS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和DNS的IP地址均用于供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当前未被使用的目标IP地址,并向智能设备发送该目标IP地址以供智能设备配置,即智能设备可以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的IP地址。由于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的各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图7所示移动终端1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10可以具有比图7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继续参考图7,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30、存储器140、摄像头150、传感器160、音频电路170、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80、蓝牙模块181、以及电源190等部件。
其中,图7示出的处理器120是移动终端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2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0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2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另外,处理器120与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130耦接。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10可以通过Wi-Fi模块11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可选的,移动终端10可以通过该Wi-Fi模块110与云服务器40,以及智能设备20之间分别连接,实现与云服务器40和智能设备20的通信。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移动终端1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正面的触摸屏1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1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正面的显示屏132。其中,显示屏1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其中,触摸屏1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1与显示屏132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1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移动终端1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40存储有使得移动终端1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4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网际协议配置方法的代码。
摄像头15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2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6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61、距离传感器162、指纹传感器163、温度传感器164。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70、扬声器171、麦克风17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7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71,由扬声器17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7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7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8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中麦克风17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RF电路18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2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该RF电路180直接访问云服务器40,以与云服务器40进行通信。且还可以通过该RF电路180与智能设备20直接建立连接,以实现与智能设备20的通信。
蓝牙模块1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移动终端1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移动终端1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智能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25、处理器230以及无线通信模块210(例如图8示出的Wi-Fi模块)。
该存储器25可以用于:存储智能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该处理器230可以用于:响应于配网请求,从存储器230中获取智能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该无线通信模块210,可以用于:
广播智能设备的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移动终端通过标识向智能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目标IP地址为移动终端在其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的位于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将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目标IP地址。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由于智能设备是从移动终端侧获取配置所需无线接入设备的目标IP地址,即该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为智能设备间接发送配置所需IP地址,而不是由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直接发送,因此有效避免了因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无线接入设备为智能设备配置IP地址失败的问题。通过该方法使得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可靠性更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智能设备包括的各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图8所示智能设备2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智能设备20可以具有比图8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继续参考图8,该智能设备2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1、用户输入/输出接口22、控制器23以及供电电源24。
参考图7,控制器23包括处理器230、ROM 231、RAM 232、通信接口21以及通信总线。控制器23用于控制智能设备20的运行和操作,以及内部各部件之间通信协作以及外部和内部的数据处理功能。
通信接口21在控制器23的控制下,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通信。如: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信号发送至显示设备上。通信接口21可包括Wi-Fi模块210、蓝牙模块211、NFC模块212等其他近场通信模块中至少之一种。可选的,智能设备20可以通过Wi-Fi模块210与移动终端10进行通信,并访问云服务器40,与云服务器40进行通信。
用户输入/输出接口22,其中,输入接口包括麦克风221、触摸板222、传感器223、按键224等其他输入接口中至少一者。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触摸、手势、按压等动作实现用户指令输入功能,输入接口通过将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指令信号。
输出接口包括将接收的用户指令发送至其他设备的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红外接口,也可以是射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20包括通信接口21和输出接口中至少一者。智能设备20中配置通信接口21,如:WiFi、蓝牙、NFC等模块,可将用户输入指令通过WiFi协议、或蓝牙协议、或NFC协议编码,发送至其他设备。
供电电源24,用于在控制器23的控制下为智能设备20各元件提供运行电力支持。可以电池及相关控制电路。
存储器25,用于在控制器23的控制下存储驱动和控制智能设备20的各种运行程序、数据和应用。存储器25,可以存储用户输入的各类控制信号指令。例如,存储器25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控制器23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网系统,参考图1,该配网系统可以包括:移动终端10、智能设备20、无线接入设备30和云服务器40。其中,该移动终端10可以为图7所示的移动终端,该智能设备20可以为图8所示的智能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
基于本申请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
在所述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目标IP地址以及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所述目标IP地址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配置,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范围包括多个备选IP地址;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
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对所述多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
将PING操作失败的一个所述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
从所述多个备选IP地址中的第一个备选IP地址开始,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依次对各个所述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
将首个PING操作失败的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之前,接收无线接入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分配的身份指示信息,所述身份指示信息包括:初始IP地址和子网掩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IP地址和所述子网掩码,确定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指示信息还包括:网关的IP地址和域名系统DNS的IP地址;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
基于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子网掩码、所述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DNS的IP地址,所述子网掩码、所述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DNS的IP地址均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配置。
6.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配网请求,从所述存储器中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和密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
广播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指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标识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所述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的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
将所述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所述目标IP地址。
7.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于指示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的配网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
在所述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
基于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目标IP地址以及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所述目标IP地址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配置,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范围包括多个备选IP地址;所述在所述IP地址范围中查找目标IP地址,包括:
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对所述多个备选IP地址进行PING操作,并将PING操作失败的一个所述备选IP地址确定为目标IP地址。
9.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配网请求,广播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指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标识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在所述连接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密码相同时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IP地址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IP地址范围中,查找的位于所述IP地址范围内且当前未被使用的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用于供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密码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
将所述智能设备的IP地址配置为所述目标IP地址。
10.一种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
CN202010082897.2A 2020-02-07 2020-02-07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3315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2897.2A CN113315847B (zh) 2020-02-07 2020-02-07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2897.2A CN113315847B (zh) 2020-02-07 2020-02-07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5847A CN113315847A (zh) 2021-08-27
CN113315847B true CN113315847B (zh) 2022-08-05

Family

ID=7736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2897.2A Active CN113315847B (zh) 2020-02-07 2020-02-07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5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1283B (zh) * 2023-11-08 2024-04-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7761B2 (en) * 2013-04-18 2017-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P address allocation in split brain ICR scenario
CN104580079A (zh) * 2013-10-16 2015-04-29 宇宙互联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631435B1 (ko) * 2014-09-05 2016-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홈 어플라이언스,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6412886A (zh) * 2015-08-13 2017-02-15 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安全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33691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CN105933469B (zh) * 2016-06-17 2020-11-2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设备的入网方法及装置、智能设备
CN110072235B (zh) * 2018-01-24 2021-1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413627B (zh) * 2018-10-18 2022-08-1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配网方法及配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5847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8383B2 (ja) 起動パケットを用いて起動制御を行う方法及び関連装置
EP34841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wireless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40455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ly controlling device, and plug-and-play device
CN103458399B (zh) 智能wifi模块及将支持wifi连接的设备配置进wifi网络的方法
US20200008056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07147549B (zh) 智能家居设备联网方法及装置
CN108040091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540245B2 (en) Home applian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pplication for registering the home appliance to server
CN10851334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2517785A (ja) ピアツーピア通信を使用した汎用デバイスコントローラ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345891B2 (en) Firs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co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3490218A (zh) 配对方法、配对装置、蓝牙遥控器、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187480B (zh) 配置文件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233527B2 (ja) リソースプールの設定方法、使用方法、および設定装置、端末
CN105246074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10101771B2 (en) Remote control docking station and system
CN113099450A (zh) 智能设备及其配网方法、移动终端及配网系统
CN110418311B (zh) 一种基于多个终端的互联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495769B (zh) 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智能电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20200053281A (ko) 홈 어플라이언스 및 이와 연결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13315847B (zh) 网际协议地址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343695A (zh) 网络连接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和介质
US2022001433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ference value and terminal
CN113552808A (zh) 一种电子家居设备配网方法、电子家居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US1087368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7 Donghai West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hai West Road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No. 17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