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1531B -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1531B
CN113311531B CN202110518355.XA CN202110518355A CN113311531B CN 113311531 B CN113311531 B CN 113311531B CN 202110518355 A CN202110518355 A CN 202110518355A CN 113311531 B CN113311531 B CN 113311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fiber
sensing
cores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83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1531A (zh
Inventor
张�林
孙宏林
王序涛
杨志群
王慧慧
杨林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183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1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1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1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1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1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042Multicore 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9/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 G01H9/004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using fibre optic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3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transmittance, scattering or luminescence in optical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包括包层和纤芯,包层包围纤芯的外周面,纤芯分为三组,分别用于实现数字通信传输、模拟通信传输和传感功能;控制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以满足通信要求;纤芯结构选用阶跃型、渐变型、沟壑辅助阶跃型、沟壑辅助渐变型中的一种;不同组纤芯的结构可以混搭;不同组纤芯的纤芯半径、所传输的模式数、折射率分布不同。将本发明提供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用于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同时共传的传输系统中,可以将监测所得的数据信息集成并完成终端所在地和控制中心间的信息交互以及终端系统所处特种环境下的组网实现临时通信与组网等多重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背景技术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强烈震动。而目前,在我国的数字油田就是从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所谓数字油田,是数字地球理念在石油行业的一个具体展现,是数字地球理论实际应用的一个分支。智慧油田是由数字油田发展而来,数字油田是智慧油田的基础。数字油田的核心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油田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宏观信息管理:油田数据的覆盖面积大,环境差异大,动态变化范围大,要对油田信息进行客观真实的宏观信息管理,需要借助数字油田的信息集成能力;
(2)油田生产管理:油田资源和设施分散于边远的戈壁、沙漠、海洋等特种环境,管理层难于感知油田的自然环境、建设等真实情况,数字油田可以将信息实时传递给管理者进行分析;
(3)油田自动监控:数字油田支持下的油田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将油井生产信息与地质信息结合优化开采方案,提供闭环监测与反馈。
为了将油田监测所得的数据信息集成并完成油田所在地和控制中心间的信息交互以及油田所处特种环境下的组网实现临时通信等多重任务,需要开发感传一体光纤。
专利公布号为CN111385024A,公布日为2020年7月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多芯少模的传感通信融合接入传输系统》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多芯少模光纤,结合光纤空分复用技术,通过设计和分配纤芯及模式实现光纤传感与通信的融合,并将该技术应用到环境信息的监测与传输,以实现对复杂的环境多参量(温度、弯曲和应变等)实时感知,有助于实时掌握外界因素对于通信情况的影响,可以为信号稳定传输提供帮助。该技术方案仅对多芯光纤的传感、通信纤芯进行了分配,没有模拟信号芯,没有结合传感、数字通信、模拟通信各自的特点对纤芯进行优化设计。无法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同时共传。
专利公布号为CN111404611A,公布日为2020年7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双信号传输光纤及应用该光纤的传输装置和方法》的专利文献中披露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一种双信号传输光纤为载体的正交式模分复用技术[2]可以分别在新型光纤的中芯和环芯上进行传感与通信信号的传输。该技术方案通过波分复用实现在单芯光纤中同时进行传感和通信信号的传输。通信容量和传感能够感知的参数会有限制。
参考文献(Tobita,Y.,et al.Optimum design of 4LP-mode multicore fiberswith low differential mode delay for high spatial multiplicity.2016:IEEE)中记披露了一种通过对具有低差分群延迟的四模多芯光纤进行设计的技术方案,发现六角形布局的四模19芯光纤在包层直径(CD)小于250pm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高的相对芯重因数(RCMF),多芯光纤的RCMF随CD变化。该技术方案只考虑纤芯的空间多重性而进行布局设计,未结合各纤芯具体的功能设计其布局,未能使多芯光纤的优势充分体现。
总之,目前针对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同时共传的传输系统,需要开发出可以实现集成数字通信、模拟通信、传感网络于一体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为了将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同时共传的传输系统中监测所得的数据信息集成并完成终端所在地和控制中心间的信息交互以及终端系统所处特种环境下的组网实现临时通信等多重任务,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实现集成数字通信、模拟通信、传感网络于一体的,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包括包层和纤芯,所述包层包围所述纤芯的外周面,所述纤芯分为三组,分别用于实现数字通信传输、模拟通信传输和传感功能;控制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以满足通信要求。
进一步讲,本发明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中:
所述纤芯结构选用阶跃型、渐变型、沟壑辅助阶跃型、沟壑辅助渐变型中的一种。
每个纤芯内所传输的模式数≤21模(但不限于21模)。
不同组纤芯的结构可以混搭;不同组纤芯的纤芯半径、所传输的模式数、折射率分布不同;同组纤芯的纤芯半径、所传输的模式数、折射率分布均相同。
不同组纤芯之间的纤芯半径的差值范围为0μm~80μm,不同组纤芯之间的芯包相对折射率差的差值范围为0~5%;
用于数字通信传输的纤芯结构为沟壑辅助渐变型结构,具有低群延迟和低弯曲损耗的特性;用于模拟通信传输的纤芯半径选用较大的纤芯半径,可以具有大有效模场面积和低弯曲损耗的特性,以满足模拟信号传输具有的低非线性的特性。
通过调节不同组纤芯之间的距离,满足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小于-10dB/km,使得同一根光纤中容纳多组纤芯,提高了光纤的空间利用率。
所述包层和纤芯材料均不掺杂,并选用不同物质材料组合。或是所述包层和所述纤芯的材料组合有下述情形之一:
a)所述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b)所述包层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二氧化硅;
c)所述包层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d)所述包层的材料是:一部分区域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另一部分区域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本发明提出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每个纤芯可实现特定的目标功能,包括数字通信传输、模拟通信传输和传感,且不同的纤芯有不同的目标功能。将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置于保护套内形成一种用于传输系统可实现数字通信、模拟通信和传感的光缆。例如:利用该光缆实现油田传输系统中油井、中心基站、控制中心、邻近基站和各终端之间的传输;其中,实现数字通信传输功能的纤芯记为数字信号传输芯,实现模拟通信传输功能的纤芯记为模拟信号传输芯,实现传感功能的纤芯记为传感芯;所述传感芯用于监测油井的温度、振动等环境变量,并由数字信号传输芯将数据汇集到所述中心基站,数字信号传输芯承担与所述控制中心之间完成传感监测数据的交互和控制指令传递,模拟信号传输芯承担所述邻近基站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实现邻近基站覆盖区域内各终端的临时通信与组网。当然,本发明提出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所述的油田传输系统,还可以用于任何的具有数字通信传输、模拟通信传输和传感等功能的通信网络中,例如:医学类通信网络、海洋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生物通信系统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感传一体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应用于油田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七芯感传一体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不同类型的光纤群延迟扫描结果;
图5是不同类型的光纤有效模场面积扫描结果;
图6是不同类型的光纤组合的芯间串扰随芯间距关系;
图7是系统仿真结果图;
图8是沟壑辅助型渐变光纤结构的设计折射率分布;
图9是根据图8的折射率分布计算出的C波段群延迟结果;
图10是本发明中纤芯数量及芯间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包括包层和纤芯,所述包层包围所述纤芯的外周面。其本质是多芯光纤,但光纤内各芯的功能有所差别,所述纤芯分为三组,包括实现数字通信传输功能的数字信号传输芯,实现模拟通信传输功能的纤芯记为模拟信号传输芯,实现传感功能的纤芯记为传感芯;通过对各类型纤芯的设计以及芯间排布(即控制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以满足通信要求)的优化设计而成,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利用上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实现油田传输系统中油井、中心基站、控制中心、邻近基站和各终端之间的传输;所述传感芯用于监测油井的温度、振动环境变量,并由数字信号传输芯将数据汇集到所述中心基站,数字信号传输芯承担与所述控制中心之间完成传感监测数据的交互和控制指令传递,模拟信号传输芯承担所述邻近基站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实现邻近基站覆盖区域内各终端的临时通信与组网。
三种不同功能的纤芯为了极大程度得满足各自的使用功能,可以采用不同种结构,不同类型的芯间排布,所述纤芯结构选用阶跃型、渐变型、沟壑辅助阶跃型、沟壑辅助渐变型中的一种,不同组纤芯的结构可以混搭。目前只考虑每个纤芯内最多可传输模式数小于等于21模(但不限于21模)。所述光纤内部的不同组纤芯的纤芯半径、所传输的模式数、折射率分布不同,不同组纤芯之间的纤芯半径的差值范围为0μm~80μm,不同组纤芯之间的芯包相对折射率差的差值范围为0~5%;通过调节不同组纤芯之间的距离,满足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小于-10dB/km,使得同一根光纤中容纳多组纤芯,提高了光纤的空间利用率。同组纤芯的纤芯半径、所传输的模式数、折射率分布均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纤芯的折射率大于等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
对于阶跃型结构光纤,纤芯半径rcore的范围是2μm<rcore<80μm,芯包相对折射率差Δncore范围为0.1%<Δncore<5%。
对于渐变型结构光纤,纤芯半径R的范围是3μm<rcore<80μm,芯包相对折射率差Δncore范围为0.1%<Δncore<5%。
对于沟壑辅助型阶跃结构光纤,纤芯半径R的范围是2μm<rcore<80μm,芯包相对折射率差Δncore范围为0.1%<Δncore<5%。
对于沟壑辅助型渐变结构光纤,纤芯半径R的范围是3μm<rcore<80μm,芯包相对折射率差Δncore范围为0.1%<Δncore<5%。
本发明的芯感传一体光纤,其中,所述包层和纤芯材料均不掺杂,并选用不同物质材料组合,或是所述包层和纤芯的材料组合有下述情形之一:
a)所述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b)所述包层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二氧化硅;
c)所述包层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d)所述包层的材料是:一部分区域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另一部分区域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七芯的感传一体光纤为例,其光纤结构如图3所示。处于中心位置的纤芯为数字传输芯,围绕着中心位置外侧的六个纤芯分别为模拟信号传输芯与传感芯。三种不同功能的纤芯对传输模式不做限制,且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光纤结构,如阶跃型光纤、渐变型光纤、沟壑辅助型阶跃光纤、沟壑辅助型渐变光纤等。
在油田应用场景下,考虑到两节点间传输距离通常是在40km内,所以针对不同功能的纤芯进行设计时关注的核心物理量有所差异。对于模拟信号传输芯,由于入射功率高,为了降低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所以着重考虑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对于数字信号传输芯,当传输波特率和传输距离确定时,其复杂度与光纤本征群延迟成正相关,复杂度的高低直接关乎实时传输实现的可能性。相较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功率小两个量级,在较短传输距离下非线性效应不明显。因此,模拟信号传输芯的核心关注指标是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数字信号传输芯是本征群时延。本实施例中,用于数字通信传输的纤芯结构为沟壑辅助渐变型结构,使其具有低群延迟和低弯曲损耗的特性;用于模拟通信传输的纤芯半径在可选范围内选用较大的纤芯半径,可以具有大有效模场面积和低弯曲损耗的特性,以满足模拟信号传输具有的低非线性的特性。
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用途的纤芯,分别扫描了各类型光纤的特征参数,并绘制了各参数与核心指标的图表,图4示出了不同类型的纤芯不同参数下群延迟扫描结果,表1是与图4对应的光纤参数及性能指标,图5示出了不同类型的纤芯不同参数下有效模场面积扫描结果。表2是与图5对应的光纤参数及性能指标。
表1
Figure GDA0003155469490000051
表2
Figure GDA0003155469490000052
表1和表2中,rcore(μm)表示纤芯半径,Δncore(%)表示相对芯包折射率差,Δntrench(%)表示沟壑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α表示渐变系数,w1(μm)表示纤芯与沟壑的宽度距离,w2(μm)表示沟壑宽度,DMGD(ps/km)@C band表示C波段上最大群延迟,Bending Radius(mm)表示0.5dB/turn下的弯曲半径,Aeff(μm2)@1550nm表示1550nm下的基模有效模场面积。
对于数字信号传输芯和模拟信号传输芯,分别选取扫描参数范围内各类型光纤的最小群延迟和最大模场面积的参数组合,综合结果可知,沟壑辅助性光纤对群延迟的调控能力最强,其次是阶跃型光纤,但二者对群延迟的压缩能力相差18倍。在有效模场面积方面,相同目标有效模场面积下,阶跃光纤相较于其他两类结构区域更小,有利于多芯光纤的芯间排布,此外,其弯曲特性表现也更优。
在多芯光纤中,芯间串扰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直接影响芯间串扰的物理量是芯间距。由于相较于用于传感的单模光纤,数字信号传输芯与模拟信号传输芯的芯径都更大,相应的对芯间距的要求更好,所以选择这两类用途的纤芯的芯间串扰等效作为多芯光纤的芯间串扰。
由图4和图5扫描结果及分别对应的表1和表2可知,数字信号传输芯不同类型结构的芯间距对串扰的容限为阶跃结构>沟壑辅助型结构>渐变结构,模拟信号传输芯不同类型结构的芯间距对串扰的容限为沟壑辅助型结构>阶跃结构>渐变结构。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光纤结构参数。
基于光传输系统仿真搭建了链路传输模型,本实施例对比了数字信号传输芯为阶跃型和低群延迟的沟壑辅助型在10G波特率,64抽头数条件下Q值(品质因数Q值)随传输距离的变化曲线。模拟信号传输芯为沟壑辅助型阶跃光纤,模拟信号功率为13dBm,数字信号功率为0dBm。图7示出了系统仿真结果。
由图7所示的系统仿真结果可知,数字信号传输芯为阶跃光纤时,在传输距离超过15km时,系统传输Q值极剧下降,在传输距离达到40km时,Q值最低,仅为8。而数字纤芯为沟壑辅助型结构时,此时Q值仍维持在20附近。因此,在此种传输背景情况下,本实施例选用数字信号传输芯为沟壑辅助型渐变光纤。图8是沟壑辅助型渐变光纤结构的设计拉制折射率分布,图9是根据图8的折射率分布计算出的C波段群延迟结果,C波段上最大群延迟为5.2ps/km。
如根据实际情况,对波特率、传输距离等因素有更宽松的容限,也可选用不同类型光纤,满足通信系统传输Q值即可。
特别强调的是,本发明提出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不仅可以用于上述的油田传输系统的组网,还可以推广延伸至医学类通信网络、海洋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生物通信系统等的网络中。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可以将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同时共传的传输系统中监测所得的数据信息集成并完成终端所在地和控制中心间的信息交互以及终端系统所处特种环境下的组网实现临时通信等多重任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纤芯数可根据容量要求做具体限定,芯间排布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变,如图10所示,其数量可以为6芯、7芯、19芯甚至更多,同一功能的纤芯需同质。不同功能的纤芯数目可不同,不同功能的纤芯需异质结构。图10中,(a)为六芯正五边形排布,(b)是七芯正六边形排布,(c)是七芯正三角形排布,(b)是十六芯方格形排布,(e)是十九芯正六边形排布。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包括包层和纤芯,所述包层包围所述纤芯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芯分为三组,分别用于实现数字通信传输、模拟通信传输和传感功能;控制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以满足通信要求;模拟信号传输芯承担射频信号传输;
通过调节不同组纤芯之间的距离,满足相邻组纤芯间的芯间串扰小于-10dB/km,使得同一根光纤中容纳多组纤芯,提高了光纤的空间利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结构选用阶跃型、渐变型、沟壑辅助阶跃型、沟壑辅助渐变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每个纤芯内所传输的模式数≤21模(但不限于21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特征在于,不同组纤芯的结构可以混搭;不同组纤芯的纤芯半径、所传输的模式数、折射率分布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特征在于,不同组纤芯之间的纤芯半径的差值范围为0μm~80μm,不同组纤芯之间的芯包相对折射率差的差值范围为0~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和纤芯材料均不掺杂,并选用不同物质材料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和所述纤芯的材料组合有下述情形之一:
a)所述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b)所述包层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二氧化硅;
c)所述包层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d)所述包层的材料是:一部分区域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另一部分区域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纤芯的材料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CN202110518355.XA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Active CN113311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8355.XA CN113311531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8355.XA CN113311531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1531A CN113311531A (zh) 2021-08-27
CN113311531B true CN113311531B (zh) 2022-12-06

Family

ID=77373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8355.XA Active CN113311531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153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8015B2 (ja) * 2010-02-26 2015-04-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ES2392527B1 (es) * 2011-05-13 2013-11-11 Universidad Pública de Navarra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medida de la distribución de magnitudes físicas en una fibra óptica
JP5557399B2 (ja) * 2012-08-30 2014-07-23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を含む空間分割多重装置及び自己ホモダイン検波方法
CN10390153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多芯光纤、采用该多芯光纤的传感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KR101541850B1 (ko) * 2013-08-06 2015-08-05 한국과학기술원 멀티레벨 변조방식용 트렌치형 멀티코어 광섬유 설계 방법
JP6611250B2 (ja) * 2016-03-14 2019-11-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及び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の設計方法
EP4127803A1 (en) * 2020-03-30 2023-02-08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ybrid sensing-communic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CN111404611B (zh) * 2020-04-01 2021-07-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双信号传输光纤及应用该光纤的传输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1531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1488B (zh) 色散位移光纤
CN105425335B (zh) 一种通信用抗弯多芯光纤
CN102141649B (zh) 具有较大有效面积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US6483975B1 (en) Positive dispersion optical fiber having large effective area
US6879764B2 (en)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having low dispersion slope
CN102193136A (zh) 多芯光纤
CN103827708A (zh) 用于空间多路复用的渐变折射率少模光纤设计
CN108474903A (zh) 多芯光纤
CN106575013A (zh) 多芯光纤、光缆及光连接器
CN110109219B (zh) 一种低串扰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
CN1268949C (zh) 具有负色散、负色散斜率和大的有效面积的光纤
CN109932778A (zh) 反谐振光纤及其演化方法
EP3018508B1 (en)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and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cable
CN209690556U (zh) 反谐振光纤
CN112346170B (zh) 基于空分-模分复用技术的双沟槽环绕型多芯少模光纤
CN109937372A (zh) 耦合少模光纤以及相应的光链路和光学系统
CN108702212A (zh) 光纤传输系统
CN111474626A (zh) 一种多芯光纤
CN102200610B (zh) 适用于超高速长距离密集波分复用的色散优化单模光纤
CN100374887C (zh) 色散受控的高阶模多模光纤
CN213482499U (zh) 一种新型多模式轨道角动量长距离传输光纤
CN113311531B (zh) 一种用于传输系统的多芯感传一体光纤
CN106371166A (zh) 一种混合型多芯光纤
CN108152879B (zh) 一种串扰可控的多芯光纤
CN211928230U (zh) 一种基于纳米孔辅助的弱耦合少模光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