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7686A -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7686A
CN113307686A CN202110683659.1A CN202110683659A CN113307686A CN 113307686 A CN113307686 A CN 113307686A CN 202110683659 A CN202110683659 A CN 202110683659A CN 113307686 A CN113307686 A CN 11330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rtilizer
soil
compound fertilizer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36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腾
周海军
邓辅财
刘心怡
梁紫瑄
梁宇杰
樊颖瑜
周心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6836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76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7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囊菌剂20‑32份,生物炭5‑15份,氮磷钾肥20‑30份,微量元素1‑5份,纳米零价铁3‑10份,发酵液2‑5份。本发明的土壤防污复合肥料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求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不仅使植物更好的吸收利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能,促进作物根系的快速生长,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有机肥施用而提升土壤重金属和的抗生素污染问题,达到资源减量防污。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多功能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我国在耕地极少的条件下养活了14多亿人口,肥料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肥料的投入是保障作物产量的基础,氮、磷、钾元素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氮、磷元素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提高,钾元素能增强作物抗性。但随着肥料的过量投入,肥料表观利用率较低,不合理施用造成的氨挥发,氮、磷淋溶而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破坏了环境。因此如何提高肥料表观利用率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此,2016年农业部提出化肥零增长目标,通过推广绿肥种植、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等措施,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配方施肥技术是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把握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面源污染风险。然而,当前,现有技术中缺少既能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又能实现治污控污的肥料。因此,研发新型生态肥料,建立科学施肥体系,保障农业稳定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囊菌剂20-32份,生物炭5-15份,氮磷钾肥20-30份,微量元素1-5份,纳米零价铁3-10份,发酵液2-5份。
可选地,所述的氮磷钾肥由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按照1:0.5:0.8的重量比组成。
可选地,所述的微量元素由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锰、氨基酸螯合硼按照1:0.8-1.2:1-1.2:0.9-1.2:1-1.5的重量比组成。
可选地,纳米零价铁的技术指标如下:铁含量≥99.9%;平均粒径:50nm;比表面积:20m2/g;体积密度:2.3g/cm3,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请求保护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在细菌培养液中培养得到菌液备用;
2)微囊菌剂制备:用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通过层层自组装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制得微囊菌剂;
3)按重量份分别称取肥料各组分,将称取的各组分分别磨碎,过80目筛,将磨碎的各组分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造粒,烘干,筛分,包装,即可制得复合肥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微囊菌剂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0.2g/L的聚阳离子加入到菌液中,使其沉积在细菌体表面,再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聚阴离子溶液,使其在聚阳离子的表面进一步沉积;如此重复2-3次,即可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从而制备得到微囊菌剂。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分别划线接种于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28-30℃培养48h,然后分别接入500mL三角瓶,在30℃,150r/min下,培养12h;然后按5%接种量接入到5L种子罐中,在180r/min,pH 7.5,通气量5L/min下,培养24h。
可选地,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荔枝枝叶在50-80℃条件下烘干,简单破碎成长度为0.2-2cm左右的小段,将荔枝枝叶在限氧条件下,以5-10℃/min的速度升温到500-600℃,恒温保持1-3h,冷却至室温,过 80目筛,得生物炭。
可选地,所述的发酵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柑橘皮、大豆秸秆、番茄秸秆、厨余垃圾和生活废水混合发酵,发酵前向上述混合发酵物中加入醋酸和酵母菌,醋酸的添加质量分数为8%~10%,酵母菌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2%~16%,混匀,于25~28℃温度条件下发酵4~ 7天;挤压过滤之后的发酵物,从而将发酵物分离出发酵水。
可选地,所述聚阳离子是壳聚糖;所述聚阴离子是海藻酸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肥料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求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不仅使植物更好的吸收利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能,促进作物根系的快速生长,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有机肥施用而提升土壤重金属和的抗生素污染问题,达到资源减量防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项目致力于推进低碳减排,化肥减量防污施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最大力度达到既不伤害土地还可以使农产品增产的水平,主要是开发及制造一类测土配方绿色生态肥料。通过对土壤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土壤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利用农业废弃物料制备生物炭吸附材料,配合微囊菌剂制备新型复合多功能肥料。基于此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囊菌剂20-32份,生物炭5-15份,氮磷钾肥20-30份,微量元素1-5份,纳米零价铁3-10份,发酵液2-5份。
所述的氮磷钾肥由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按照1:0.5:0.8的重量比组成。
所述的微量元素由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锰、氨基酸螯合硼按照1:0.8-1.2:1-1.2:0.9-1.2:1-1.5的重量比组成。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在细菌培养液中培养得到菌液备用;
2)微囊菌剂制备:用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通过层层自组装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制得微囊菌剂;所述聚阳离子是壳聚糖;所述聚阴离子是海藻酸钠。
3)按重量份分别称取肥料各组分,将称取的各组分分别磨碎,过80目筛,将磨碎的各组分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造粒,烘干,筛分,包装,即可制得复合肥料。
所述步骤2)中的微囊菌剂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0.2g/L的聚阳离子加入到菌液中,使其沉积在细菌体表面,再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聚阴离子溶液,使其在聚阳离子的表面进一步沉积;如此重复2-3次,即可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从而制备得到微囊菌剂。
所述步骤1)中的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分别划线接种于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28-30℃培养48h,然后分别接入500mL三角瓶,在30℃,150r/min下,培养12h;然后按5%接种量接入到5L种子罐中,在180r/min,pH 7.5,通气量5L/min下,培养24h。
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荔枝枝叶在50-80℃条件下烘干,简单破碎成长度为0.2-2cm左右的小段,将荔枝枝叶在限氧条件下,以5-10℃/min的速度升温到500-600℃,恒温保持1-3h,冷却至室温,过 80目筛,得生物炭。生物炭是生物质原料在缺氧及低氧的环境中经过高温热裂解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碳分子,难熔,稳定,高度芳香化。生物炭具有多孔性能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隙结构,能够实现对肥料养分的良好吸附作用。
所述的发酵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
将柑橘皮、大豆秸秆、番茄秸秆、厨余垃圾和生活废水混合发酵,发酵前向上述混合发酵物中加入醋酸和酵母菌,醋酸的添加质量分数为8%~10%,酵母菌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2%~ 16%,混匀,于25~28℃温度条件下发酵4~7天;挤压过滤之后的发酵物,从而将发酵物分离出发酵水。
以上生物炭及发酵液的原材料荔枝枝叶、柑橘皮、大豆秸秆、番茄秸秆、厨余垃圾和生活废水为本地农业常见作物或生活废弃物,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料的充分利用。
本项目生产的新型复合多功能肥料具备改良土壤、缓解土壤污染、提升土壤肥力以及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诸多优点,经济效益突出。从生态角度出发,本项目所需的原材料来源丰富,原料随处可见之余,还可以实现绿色生产,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对环境带来威胁的污染废弃物。与此同时,此类肥料产品在使用时避免了传统有机肥料在重金属和抗生素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对土壤的测定,会根据检测的结果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对土壤进行定量化施肥,可以有效做到精准减量。
纳米零价铁(nZVI)是指粒径在1~100nm范围内的零价铁颗粒。纳米零价铁具有比表面积大、还原性强、吸附性和反应活性强等特点,可通过不同机制降解各类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无机污染物、放射性元素、有机污染物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1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微生物菌剂20份,生物炭5份,氮磷钾肥30份,微量元素5份,纳米零价铁10份,发酵液4份。
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划线接种于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28-30℃培养48h,然后分别接入500mL三角瓶,在30℃,150r/min下,培养12h。然后按5%接种量接入到5L种子罐中,在180r/min,pH 7.5,通气量5L/min下,培养24h。所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可选择市售产品。
营养肉汁培养基,成分及用量(g/L):牛肉膏3,蛋白胨10,NaCl 5,琼脂20,调整pH7.0-7.2。
具体步骤如下:1)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在细菌培养液中培养好菌液;2)将0.2g/L的聚阳离子(壳聚糖)20ml加入到菌液中,使其沉积在细菌体表面,再将等体积等浓度的的聚阴离子(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其中,使其在壳聚糖的表面进一步沉积。如此重复2-3次,即可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从而制备出细菌固定化的微囊。无菌装袋封口,4度冰箱中保藏。
生物炭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荔枝枝叶在60℃条件下烘干,简单破碎成长度为2cm 左右的小段,将荔枝枝叶在限氧条件下,以5℃/min的速度升温到600℃,恒温保持1h,冷却至室温,过80目筛,得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nZVI)为市购。铁含量≥99.9%;平均粒径:50nm;形状:颗粒状;颜色:黑色;比表面积:20m2/g;体积密度:2.3g/cm3,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氮磷钾肥为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按照1:0.5:0.8的重量比组成。
微量元素为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锰:氨基酸螯合硼按照1:0.8:1.2:0.9:1.5的重量比组成。
发酵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柑橘皮、大豆秸秆、番茄秸秆、厨余垃圾和生活废水混合发酵,发酵前向上述混合发酵物中加入醋酸和酵母菌,醋酸的添加质量分数为8%~10%,酵母菌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2%~16%,混匀,于25~28℃温度条件下发酵4~7天;挤压过滤之后的发酵物,从而将发酵物分离出发酵水。
土壤防污复合肥料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分别称取肥料各组分;将以上称取的各组分分别磨碎,过80目筛,备用;将磨碎的各组分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造粒,烘干,筛分,包装,即可制得新型复合多功能肥料。
实施例2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微生物菌剂26份,生物炭10份,氮磷钾肥25份,微量元素3份,纳米零价铁8份,发酵液4份。
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划线接种于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28-30℃培养48h,然后分别接入500mL三角瓶,在30℃,150r/min 下,培养12h。然后按5%接种量接入到5L种子罐中,在180r/min,pH 7.5,通气量5L/min 下,培养24h。
营养肉汁培养基,成分及用量(g/L):牛肉膏3,蛋白胨10,NaCl5,琼脂20,调整pH7.0-7.2。
具体步骤如下:1)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在细菌培养液中培养好菌液;2)将0.2g/L的聚阳离子(壳聚糖)20ml加入到菌液中,使其沉积在细菌体表面,再将等体积等浓度的的聚阴离子(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其中,使其在壳聚糖的表面进一步沉积。如此重复2-3次,即可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从而制备出细菌固定化的微囊。无菌装袋封口,4度冰箱中保藏。
生物炭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荔枝枝叶在70℃条件下烘干,简单破碎成长度为0.2 cm左右的小段,将荔枝枝叶在限氧条件下,以8℃/min的速度升温到550℃,恒温保持2h,冷却至室温,过80目筛,得生物炭。
氮磷钾肥为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按照1:0.5:0.8的重量比组成。
微量元素为氨基酸整合锌:氨基酸整合铜: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鳌合锰:氨基酸螯合硼按照1:1:1.1:1.1:1.3的重量比组成。
发酵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柑橘皮、大豆秸秆、番茄秸秆、厨余垃圾和生活废水混合发酵,发酵前向上述混合发酵物中加入醋酸和酵母菌,醋酸的添加质量分数为8%~10%,酵母菌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2%~16%,混匀,于25~28℃温度条件下发酵4~7天;挤压过滤之后的发酵物,从而将发酵物分离出发酵水。
土壤防污复合肥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应用实施例
实验例∶实施例1-2制得的土壤防污复合肥。
供试作物∶玉米。
处理方式∶对比例每亩使用70公斤普通复合肥,每个小区50M2,每个实例重复3次,施肥方法为测深施肥方法,施肥量一致,按照70kg/亩施入。对结果按照统计学要求进行相关的水稻品质和产量统计,并统计实际亩产量,具体结果如下
表1大田试验结果肥料
肥料 产量 产量比较
实验例1 980kg/亩 20.99%
实验例2 960kg/亩 18.52%
普通复合肥 810kg/亩 -
检测施肥前土质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以及施肥后(生长期)土质中重金属含量和抗生素,包括铅、镉、多环芳烃、四环素类抗生素,结果显示土壤中有效重金属含量减少92%以上,从6.04mg/kg,降低至0.490mg/kg。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减少60%以上,从1.0mg/kg,降低至0.04mg/kg。由上述结果可见,新型复合多功能肥料中的各组成分持续释放肥力,提高玉米免疫力,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可以有效减少有机肥施用而提升土壤重金属和的抗生素污染问题,达到资源减量防污的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囊菌剂20-32份,生物炭5-15份,氮磷钾肥20-30份,微量元素1-5份,纳米零价铁3-10份,发酵液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磷钾肥由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按照1:0.5:0.8的重量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由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锰、氨基酸螯合硼按照1:0.8-1.2:1-1.2:0.9-1.2:1-1.5的重量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纳米零价铁的技术指标如下:铁含量≥99.9%;平均粒径:50nm;比表面积:20m2/g;体积密度:2.3g/cm3,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在细菌培养液中培养得到菌液备用;
2)微囊菌剂制备:用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通过层层自组装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制得微囊菌剂;
3)按重量份分别称取肥料各组分,将称取的各组分分别磨碎,过80目筛,将磨碎的各组分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造粒,烘干,筛分,包装,即可制得复合肥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分别划线接种于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28-30℃培养48h,然后分别接入500mL三角瓶,在30℃,150r/min下,培养12h;然后按5%接种量接入到5L种子罐中,在180r/min,pH 7.5,通气量5L/min下,培养24h。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微囊菌剂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0.2g/L的聚阳离子加入到菌液中,使其沉积在细菌体表面,再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聚阴离子溶液,使其在聚阳离子的表面进一步沉积;如此重复2-3次,即可将上述菌液包埋于微囊中,从而制备得到微囊菌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荔枝枝叶在50-80℃条件下烘干,简单破碎成长度为0.2-2cm左右的小段,将荔枝枝叶在限氧条件下,以5-10℃/min的速度升温到500-600℃,恒温保持1-3h,冷却至室温,过80目筛,得生物炭。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柑橘皮、大豆秸秆、番茄秸秆、厨余垃圾和生活废水混合发酵,发酵前向上述混合发酵物中加入醋酸和酵母菌,醋酸的添加质量分数为8%~10%,酵母菌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2%~16%,混匀,于25~28℃温度条件下发酵4~7天;挤压过滤之后的发酵物,从而将发酵物分离出发酵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阳离子是壳聚糖;所述聚阴离子是海藻酸钠。
CN202110683659.1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3076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3659.1A CN113307686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3659.1A CN113307686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7686A true CN113307686A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7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3659.1A Pending CN113307686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76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7527A (zh) * 2021-11-12 2022-02-1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改良污染土壤的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4659A (zh) * 2022-10-31 2023-01-2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改性纳米零价铁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4405A (zh) * 2013-09-22 2014-01-01 长治学院 一种南方红豆杉根际高效解磷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4387200A (zh) * 2014-12-08 2015-03-04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4447001A (zh) * 2014-12-08 2015-03-25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5950509A (zh) * 2016-05-27 2016-09-2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59420A (zh) * 2017-12-05 2018-03-06 纪凡平 一种水稻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9593677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沈阳农业大学 耐低温降解纤维素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575269A (zh) * 2020-06-03 2020-08-2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生物碳杂化微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50519A (zh) * 2020-10-16 2021-01-2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生物类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292952A (zh) * 2020-09-28 2021-02-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灌区盐碱农田土壤养分库容与地力快速提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4405A (zh) * 2013-09-22 2014-01-01 长治学院 一种南方红豆杉根际高效解磷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4387200A (zh) * 2014-12-08 2015-03-04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4447001A (zh) * 2014-12-08 2015-03-25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5950509A (zh) * 2016-05-27 2016-09-2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59420A (zh) * 2017-12-05 2018-03-06 纪凡平 一种水稻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9593677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沈阳农业大学 耐低温降解纤维素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575269A (zh) * 2020-06-03 2020-08-2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生物碳杂化微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92952A (zh) * 2020-09-28 2021-02-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灌区盐碱农田土壤养分库容与地力快速提升方法
CN112250519A (zh) * 2020-10-16 2021-01-2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生物类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灵广: "《为菌正名》", 30 November 2015, 河南大学出版社 *
肖强等: "纳米材料在土壤与植物营养领域的应用进展", 《中国土壤与肥料》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7527A (zh) * 2021-11-12 2022-02-1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改良污染土壤的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4659A (zh) * 2022-10-31 2023-01-2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改性纳米零价铁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4659B (zh) * 2022-10-31 2023-06-23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改性纳米零价铁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2112B (zh) 一种生物炭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9655B (zh) 一种含益生菌生物炭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372B (zh) 一种生物炭土壤改良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1095B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
CN106565357B (zh) 一种以稻秆发酵物为原料制备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方法
CN103274829A (zh) 一种西红柿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5758A (zh) 一种生物质炭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6105B (zh)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0974A (zh) 一种提高土壤释水保肥的磁化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4183A (zh) 一种多功能液体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1116273A (zh) 一种水稻秸秆生物炭基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2806230A (zh) 一种水稻育秧专用有机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4000A (zh)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7686A (zh) 一种土壤防污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6409B (zh) 防治根腐病功能性生物炭基营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9835881A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09471A (zh) 一种矿源生物炭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6804A (zh) 一种含双层包膜的微生物复合肥
CN102249754A (zh) 甘薯淀粉废水资源化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
CN112209778A (zh) 一种新型炉渣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430A (zh)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改善土壤环境中的应用
CN102040430B (zh) 一种具有杀虫效果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10627582A (zh) 一种固体炭基肥和液体药肥一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13372168A (zh) 一种生物腐植酸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21648B (zh) 一种包含复配菌种的生物质有机缓释肥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